第一篇:专题三: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卢梭《爱弥尔》读后感
——卢梭主要著作间的关联
思路
任何一个学者他的思想主张不可能是孤零零的,一定与他的成长背景、兴趣与专长(比如洛克曾经学医,精通医术,所以他的《教育漫画》中非常重视儿童的体质,许多关于身体养育的论述)、生活时代背景、政治立场、宗教立场密切相关,这些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弥漫在他的全部思想中,这些规律在卢梭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他成长过程中形同孤儿,无所羁绊,他当过学徒、熟悉钟表匠等技术;他从小跟随父亲阅读古典名著;出生在日内瓦,深受新教传统的熏染;处于时代交接处,思想言论必然既有划时代的一面又充满了矛盾,卢梭未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矛盾,但这是他自己也无法掌控的;由于深受世俗的批判和攻击,许多人还是曾经的好友与同胞,他的思想与精神状况都难免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他所有的著作之间一定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何况卢梭本人也曾亲口说过,他的某些作品本就是为了另一些作品立言论证的。
一、对卢梭的批判
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多数评论家都在揭露卢梭身上的各种缺点和缺陷。他们指责说:他反复无常,摇摆不定(宗教信仰的问题:他一会从新教改到天主教,又从天主教皈依新教这是矛盾的渊源,下面详述)他与不时给他资助的华伦夫人关系暧昧(一边叫她妈妈,一边做她的情夫,有段时间还与花匠克洛德•阿奈共同占有她);尤其是他抛弃自己的孩子,这是卢梭作为一个教育学论著作者最令人难以容忍的罪过。
在卢梭当时生活的时期,对他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的,就像他的有的人骂他是一个“疯子”,卢梭后期确实由于政治上的屡次迫害和生活的窘迫,数次流亡以致敏感多疑,神经衰弱,健康和身体都受到严重摧残,但是他前期的作品掀起的轩然大波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疯子”。
二、卢梭的几大矛盾
生前悲惨VS死后哀荣:如今在法国,有一条以卢梭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改叫让一雅克街,成为一道让人朝拜的风景。但在当时,卢梭隐居在这里是在经历了被围攻、批判、追捕和流亡等一系列人生灾难之后,已经由一位社会名流堕落为一贫如洗的“人民公敌”,在世俗眼中,可谓“下场悲惨”。而他的对手们并没有因此罢休,仍不断制造谣言,诽谤侮辱,其中,就有大哲学家伏尔泰。1776年12月26日,伏尔泰在闻听卢梭的“死讯”后给他朋友写信说:“让·雅克·卢梭死得其所。有人认为,是一只狗把他撞死的,这消息并不真实„„据说,12月12日,他同一个名叫罗米利的老日内瓦人斗胆翻越城墙进入巴黎,他饱餐了一顿,因消化不良,像狗。” 卢梭著作的出版,在生前带给他的只有误解、封杀、逮捕、驱逐与各种侮辱,他就在不断地游荡与躲避中坚持自己的信念,跟许多好友绝交,最后圣经衰弱形同疯子。死后他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领袖,罗伯斯皮尔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作为革命的纲领和行动指南。对他个人的研究与对他的著作的研究此起彼伏,成为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的重要人物。雅各宾派掌权之后他的遗体被迁葬在法国先贤祠,那是一个葬有60多位法国伟人,可能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八宝山”。
与启蒙运动者的矛盾:他是一个不合作主义者“卢梭始终拒绝与现存政权做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妥协”—卡尔马克斯《致施韦泽的信》;他是启蒙运动的巨人代表,可是他却遭到启蒙运动同盟军的最无情的侮辱攻击。他与另一派启蒙运动的分歧在于宗教观念(无神论—自然神论)猛烈攻击他的首当其冲是伏尔泰;而卢梭卢梭之所以会被所有自称“百科全书式”的名人指斥为疯子,是因为他的思想言论是反政府的,反传统的,别人都在称颂现代文明的歌舞升平,歌颂科学与艺术给文明社会带来的一派和谐景象时,卢梭在公开征文中明确表示,现代文明社会只是一种假象,他掩盖了社会腐败堕落的事实,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虽然改变了人的外在生活环境,却败坏了其内在的天性。有人说当伏尔泰还在为了文明跟愚昧无知做斗争的时候,卢梭就已经痛斥这种人为的文明了。当人们在极力维护专制制度的权威地位时,他强烈地批判现有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不公正以及对人性的摧残。当启蒙运动中的许多人大肆宣扬无神论,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运动者把神从历史中赶了出来,代之以理性的进步,批判宗教对人精神的束缚时,卢梭却公开表示“我是信仰上帝的”。卢梭这一举动被伏尔泰、狄德罗等讥讽为“教唆人类倒退”,卢梭自此与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运动者决裂。
宗教信仰方面的摇摆与叛变:卢梭出生在日内瓦,那里是新教之都,在16岁是时。卢梭为了躲避学徒师傅的毒打,逃离日内瓦,独自流浪,后来得到一位牧师的介绍,认识了对他一生影响巨大的女人—华伦夫人。这是一位美丽善良、开放奢靡的上层贵妇,刚刚皈依天主教,她受到撒丁国王的庇护和资助,卢梭受到华伦夫人母亲般的爱护,后来安排他去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卢梭开始皈依天主教。这是一次由于谋生需要和情感上的引导而做出的宗教改叛。后来又改皈依新教。这种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摇摆使他注定被教会所不容。
《爱弥尔》论述内容的自相矛盾也很多:
第一,道德与理性的关系:卢梭在第一卷中说“用理性去教育孩子,是洛克的一个重要原理,我发现,再没有谁比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对官能教育的强调,在之后的论述中又说道德的养成与理性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没有理性作指导,道德也很难成为孩子自觉行动的指南。
第二,卢梭一方面批判培养公民的教育,强调教育要培养“人”。但是又强调父亲的三大应偿付的债务:对于人类:生育人;对于社会:培养合群的人;对于国家,造就公民,并且明确提出“如果不偿付他就是有罪的。”卢梭要造就的毕竟还是适应于经过改造之后的社会制度的新人,社会秩序的构建和教育人不可能绝对绝缘,这是教育的规律,卢梭想绕也绕不开的,卢梭自己也许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理想主义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因为这部著作本身就是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学生,一套理想的教育体系,最终培养出一个理想的新人。
第三,卢梭一方面情调遵循自然,反对任何人为的强制,一直在呼吁孩子的独立主体。但是有要求爱弥尔“应该服从的只有我”。并且在所有的教育情境中,卢梭都会人为设计,连参与进来的一些对爱弥尔施加影响的人卢梭都会明确说这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三、《爱弥尔》与其他著作中的交叉
李平沤在《如歌的教育历程—卢梭《爱弥儿》如是说》中说“《爱弥尔》是一本哲学著作,他的目的在于论证作者在他的其他著作中提出的这一命题:‘人天生是善良的’”。
李平沤在《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中也提到,两篇论文是《社会契约论》的先导,卢梭自己在《忏悔录》中也说:“《社会契约论》中的一切大胆的言论,早在《论不平等》这篇论文中就已经讲过了。”
卢梭的社会理想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道德为尊的理想社会,包括三大环节:家庭、教育、国家制度。这三者由他的几部著作分别完成,但同时又是相互补充、论证的:
㈠ 《爱弥尔》与《社会契约论》、《新爱洛伊丝》
1761—1762年,卢梭有三部著作相继问世:《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尔》。三部著作都具有教化的性质。
《新爱洛伊丝》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卢梭以爱洛伊丝与他的教师圣普尔相爱的曲折凄美、哀婉动情的故事,表达了他理想的中的家庭、社会关系:维持家庭的是纯洁的爱情和忠诚的义务,主导人际社会关系的是善心、友谊和淳朴的风俗(这个方面在《爱弥尔》和《论科学与艺术》中也一直强调)。
《社会契约论》是关于国家构建的一个政治理想图示。卢梭所要探索的主题从个人这一方面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每个人既要接受国家的权力约束、行为受到限制,但是,同时却享有有真正的自由?卢梭从批判既有的国家政治制度,推导出组建代表公民意志的国家的社会契约的理念,是一种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拆解和理想秩序的建立。理想的国家秩序建立之后或者说理想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除了政治制度的改造之外,就需要关注人的教育,即改造个人,培养新人。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着重对社会的改造,光改造社会是不够的,还要改造人,教育新人。与他同年先后出版的《爱弥尔》承担了这一使命。通过一个教师教育培养一个孩子的过程,表达了卢梭对教育哲学、伦理的思考。
《爱弥尔》开篇名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彻底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强制性的、灌输性教育理念,认为流行的教育是摧残人性的教育。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的自然善性,良知、教育内容应当适合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特性、教育方法应当尽量给孩子以自由、让孩子在最贴近大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在卢梭的理想社会中,应当由充满自然善性、自由发展的人组成,所以,教育应当是使人的自然善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引导、启迪人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智慧大门。
所以这样综合起来看,我们才会更深切地理解为什么一本论述教育的著作的出版会引起这么大的轩然大波,使得卢梭遭到迫害,高等法院查禁了此书,并要逮捕他,他不得不仓皇出逃。巴黎大主教颁布训谕反对他,新教徒也不同情他,他在日内瓦受到了谴责,于是逃亡到讷沙泰尔州的领地莫蒂埃。
⒈卢梭思想的哲学基础(《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卢梭是持原罪说的,只不过不是个人有原罪,而是社会制度。腐败堕落、不可救药的不是人的内在本质,而是外在社会对人心本原(道德良心)的疏离。所谓文明社会其实充满浮华虚伪,早已肮脏不堪,这一观点一直贯穿在《论科学与艺术》中。社会的已然状态必须否定,社会历史必须向起点倒退,然而并不是退回到原始的洪荒时代,而是一种价值重建—道德理想国。道德理想国是满怀理想主义而构建的,特点是:重建道德共同体,重建世俗社会、政治结构、文明规范。对现有社会制度的解构和人的道德的肯定与强调是卢梭所有著作的共同基调。这本书中认为卢梭整个政治理论的逻辑基础有两个:一是个人的内心良知—道德,这一支点多由《爱弥尔》提供,一是集体的聚合良知—公共意志,这一点多由《社会契约论》提供。
⒉对贵族阶层的蔑视,对国家意志的抨击
卢梭的作品中有很深沉的蔑视或者说仇视贵族阶层的思想。早期的卢梭并不是这样,巴黎是文化首都,巴黎的沙龙是制造年轻人名声最快最便捷的途径,马尔蒙泰尔、格里姆、还有后期的博马舍,1714年,年轻人的雄心驱使卢梭前往巴黎,但是他并没有像这些人一样,在沙龙里发迹。在与贵族沙龙接触过程中,自由散漫、以自由为人的本质的卢梭便开始憎恨那些沙龙贵族,他那种“病态的敏感”也逐渐养成了。他对贵族阶层日益增长的敌意,肯定与他的个性和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出生丧母,12岁与父亲被迫分离,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如同孤儿,四处飘荡、没有任何情感束缚的生活使得他对自由有深深的感情,他生性敏感甚至多疑、冲动、爱幻想,孤傲自尊以至于他受不了任何拘束,不肯受束缚和奴役的性格就此形成,看不惯上层社会骄奢淫逸、装腔作势的生活方式。深层的原因是阶级地位方面,贵族和大资产者在沙龙中骄奢淫逸的生活是以人民的贫困为代价的,而卢梭觉得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
对外在强加于人的意志的抨击:卢梭在《爱弥尔》中写过,孩子们只能享受部分的自由,成年人在文明状态中也只能享受部分的自由,只不过孩子们获得自由的限制是来自于自然的物的隶属,是因为他的能力和体力的柔弱导致的,不存在善恶的因素,而成年人则是属于社会的人的隶属,正是这种隶属,造成了社会的罪恶根源,不平等的强权压制出现了,而要根治这一弊端,卢梭指出“那就是要用法律来代替人,要用那高于个别意志行动的真正力量来武装公意。”
所以在《爱弥尔》中卢梭说“穷人是不需要受什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反之,富人从他的环境中所受的教育是最不适合的,对他本人和对社会都是不相宜的。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富有的人,我们深信:这样做至少是可以多培养一个人至于穷人,他是自己能够成长为人的。”(P27—28)卢梭认为人民阶层的生长环境是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最适宜,没有虚伪、矫揉造作、利益熏染等等的丑恶现象。而且他说富人从他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对让他本人和社会都是不相宜的,暗含着对当权者的抨击,富人大多是掌握权势者,他们营造的社会环境根本不适合教育人们成长为理想的人。
他明确的提出了“法律”的阶级性:《爱弥尔》讲道“所有一切国家的法律的普遍精神都是袒护强者,欺凌弱者;袒护富人,欺凌穷人。这个缺点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没有例外的。”《社会契约论》“论财产权”一章中说至于在基本公约下,是否真的人人都能享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平等”呢?卢梭认为,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实践上,情况就千差万别了,就要看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清明,政府是好是坏了。“在坏政府治理下,这种平等只是虚有其表,它只能保持穷人处于贫困,保持富人处于据有。事实上,法律总是有利于有财富的人,而有害于一无所有的人”
⒊对私有财产的追溯P29 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后,财产观念必将产生,这是人类思想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卢梭在爱弥尔中主张,应当使孩子从小获得这一观念。但是采取什么办法,卢梭反对直接灌输、叫他长大以后如何学会如何敛财。而是从“追溯财产的起源开始”,是孩子通过劳动,对财产、特别是对土地占有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文中描述了一段关于他和爱弥尔种蚕豆的对话很有意思。用很简单的对话阐明了财产权的起源—转让—产权获得的原理。(上卷97—98)田间劳动可以获得一些关于财产的起源的概念,因为劳动是他只要愿意就可以做到的,而且自己具有的,当他在劳动过程中播种种子,他就占领了这块土地。卢梭要让爱弥尔指导知道财产的来源是“第一个以劳动占有那块土地的人的权利”。之后的财产来源无非就是产权和交换,而且应该到此为止,不应该企图获得其他的财富。这也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财产权的论述“他的那份一经确定之后,他就应该以此为限,并对集体不能再有更多的权利要求。”
卢梭认为人们对土地的占有不能凭空说占有就占有,而必须看该占有者是否确实在这块土地上劳动与耕耘。这是在缺乏法律依据时,所有权能收到别人尊重的唯一标志。所以卢梭在两篇文章中同时抨击了努涅兹•巴尔波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侵占其他民族的土地,反对侵占别人土地和别国土地的行为。卢梭劳动与财产之间的关系似乎是受到了洛克财产观念的启发,洛克也认为财产是由劳动得来的,但是他最终目的在于以自然权利为基础论述了私有财产的正当性,而卢梭则公开声明人类不平的的起源就在于私有制度的确立。
(论不平等P32—33爱弥尔P97 加笔记)⒋对自由的崇尚,对人天生善良的笃定 PS:“野蛮人是善良”的论题:自梦田在《随笔集》中的《论加尼巴尔人》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颂扬了野蛮人的道德品质,贬损文明人的道德品质,卢梭也继承了这一点,他在《爱弥尔》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还有《论科学与艺术》中都有论述。他们在这些人身上,发现了现代社会已经看不到的美德。勇敢、有情趣、身体强健还有献身集体等等美德。(问题:野蛮人-自然人-社会人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爱弥尔》是公认的对自由教育的典型代表。卢梭设计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孩子——孤儿爱弥尔,让他在连在情感上都无所羁绊,同时设想了一套完整的从幼儿——青年时期的教育体系,中心原则就是依照儿童本来的身心规律和大自然赋予的特性自然施教,充分考虑孩子的自由平等权利。认为自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由此可见,在一切财富之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自由是大自然赋予的,人生而具有的宝贵财富,而且不能够认为转让。《社会契约论》有一段引用率非常高的名言:“放弃自己的权力,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了人类的权利,甚至是放弃了做人的义务。对于一个放弃了一切的人,是无法加以任何补偿的,这样一种弃权是不合人性的;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
同时自由也不是任意的,不受约束的自由,而是只服从于法律状态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一种个别意志行动。卢梭是反对任何强加给人的个人意志或国家意志的,“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爱弥尔》中对孩子撒谎的本质原因定义为孩子本性诚实天真,是教师们教育不当导致的撒谎行为:“孩子的撒谎,完全是老师造成的,因此,他们宁可让孩子背诵功课和撒他们得谎,也不愿意让孩子们保持的天真和诚实”
《社会契约论》中开篇主旨“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人天生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是卢梭一切理论的理论基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人类社会一开始形成,私有财产一经确立,不平等现象就随之而来。是现实社会不公平、黑暗腐败的政治制度造成人的道德缺失的。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一经确立,人们是有得有失的,失去的是自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所获得的那是社会的自由以及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道德的自由”这个概念。“唯有道德的自由才是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爱弥尔》一书也时常讲到幸福是将需要与欲望控制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问题:道德的自由-自然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各自内涵,以及区别联系)
㈡《爱弥尔》与两大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论不平等》)《论科学与艺术》、《论不平等》、《爱弥尔》三部著作是不可分开的,应该合起来成为一部完整的著作。这是卢梭自己的描述:1762年1月12日,卢梭在致马尔泽布先生的信中表述:“先生,如果我把我在那棵树下所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情形能好好的描述四分之一的话,我就能多么清楚地向人们展示我们社会制度的种种矛盾,多么有力地揭示我们制度的一切弊端,多么简要地阐明人生来就是善良的,他之所以变坏,完全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我在那棵树下一刻钟之内悟出的许许多多真理,我能记得的,都零零星星分散的写进了我的三部著作,及第一篇论文和关于不平等的论文以及关于教育的论文。这三部著作是不可分开的;三部著作应该合起来成为一部完整的著作。(《论科学与艺术》7)”
这三篇著作综合的主旨可以概括为:文化是为腐化堕落的社会披上合理的外衣,社会文明掩盖了更多虚伪狡诈的真相。文明人腐败了,而要人类退回到原始状态作原始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人类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卢梭著《爱弥尔》回答了这一问题。
《论科学与艺术》贬斥了科学与艺术对社会风俗的惑乱,揭露了所谓文明社会的的缺陷和虚伪,首次提出他的道德至上论,(对人的心灵和社会秩序的建构作用)歌颂的是斯巴达的公民,以斯巴达公民对比现在的文明人;
《论不平等》通过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批判,赞美的是人类历史的“黄金时代”即原始时代的野蛮人或原始人的生活状态;
《爱弥尔》则塑造了不受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的新人。⒈ 对文学艺术与文明社会的抨击: 《论科学与艺术》的中心论点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能去世社会风俗日趋淳朴,反而会惑乱人心,扰乱人们的道德心灵,是社会风俗日趋败坏。原文:“文明是假象,掩盖了社会腐败堕落的事实,科学与艺术的进步,虽然改变了人的外在生活环境,却败坏了其内在的天性。”,他还说科学与艺术“用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了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里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
所以,卢梭选择将爱弥儿放到乡下进行教育,使他逃离充满罪恶、欲望和虚伪的城市,他说“城市是坑陷人类的深渊”,同时表示教师绝对不能是医生、哲学家和僧侣。认为医术是门虚假的艺术,使人乱了心神、对死亡感到恐惧,只顾自己的生命而忘却了责任,忘了自己应该怎样死去。在给爱弥尔选择课程时,他越过了现成的书本知识,历史、地理、文学等传统学科也被他刨除,这些书本知识都是以某些人的意志为制定标准而形成规定的一些“傻话”。
⒉对道德的歌颂,道德是理智的引导:《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认为道德是人天生固有的,寻求到的只需向自己内心探求“道德啊!你是心灵淳朴的人所探讨的最崇高的科学,难道非要花许多力气才并经过许多过程才能寻到你吗?你的原则不是铭刻在每一个人心里吗?不是只需要反躬自问,并在欲望沉静的时候聆听良心的声音,就能知道你的法则吗?这才是真正的哲学。”P43 卢梭在《爱弥尔》中再一次表达了这一思想:“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天国的声音。是你在妥妥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蒙昧无知然而是聪明和自由的人,是你在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同上帝;是你使人的天性善良和行为合乎道德。没有你,我就感觉不到我身上优于禽兽的地方,没有你,我就只能按照我没有条理的见解和没有准绳的理智可悲地做了一桩错事有一幢错事”(下卷p417)
第二篇: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范文通用1
《爱弥儿》是一本教育名著。让我开拓了在教育方面的视野。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这种思想贯穿于整本爱弥儿中,例如第一卷开头他这样写道:“出自造物主手的东西,都是好多,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他所提出的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方法是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这样主张教爱弥儿唱歌:“声音要唱得准,唱得稳,唱得柔和而响亮;他的耳朵要听得出牌子和韵调;但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拟声音乐和舞台音乐是不适宜于在他那样的'年纪时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词,如果他要唱的话,我就尽量拿适合于他年纪的有趣的歌词给他唱,而且歌词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样简单。”我个人极欣赏这段话,而想起自己曾在听一些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流行歌曲时的鼓掌,真是脸红啊!相信卢梭是不愿意听到那些含混其辞的天真童音的,这与他所推崇的“自然”太相悖了。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不难看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殊途同归的。
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当寒冷的季节来临时,我们不用把孩子关在家里以防他感冒,而应该教育他多参加户外活动,学会热时脱衣,冷时加衣,出汗时换衣。当孩子读书后,我们不应该去担心他不爱学习,而应该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当网络世界进入孩子的生活时,我们不能一味地禁止、杜绝,而应该变“堵”为疏导,引导孩子文明上网、正确上网。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范文通用2
《爱弥儿》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所著的一部关于教育的名著,主要记叙了一名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的人生经历,把他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教育经历等从客观的角度记录下来,是一部值得珍藏在心中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阅读的经典。
“当一个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见的东西的和别人准备拿给他的东西时,最好还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东西那里,而不要把东西拿过来给他。”这是整本书中让我触动的第一句话。教育应该是让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人,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教育都应该是长远的、可持续的,孩子将来必定要独立面对生活,因此,孩子从小不能过于娇惯,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养成是他们将来耐以生存的根本。
孩子虽然还不理解什么是依靠,什么是独立自主,但是孩子可以从潜意识里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帮忙解决,那么他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长远”的影响,长大后遇到困难也没有勇敢面对的勇气;反之,如果父母从小让孩子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孩子长大后遇到事情不会第一个想到求助,而是独立面对,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加迷人的魅力,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善于巧妙的将生活安排妥当,即使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也不容易被击倒。
书中,另一句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一个孩子受了什么样的创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除非他希望别人听见他在哭,他是很少哭的'。”孩子喜欢用“哭”向他人传递自己“委屈”的心情,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同情,对于某些轻微的情况,孩子是要独立面对的,作为教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的“信号”,要用恰当的方式回应,善于鼓励孩子独自面对一些能够面对的情况。
这一篇仅仅是阅读一部经典的最初体验,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语言,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而且对各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无论做任何游戏,只要我们使他们相信那不过是一场游戏,他们就会毫无怨言,甚至还会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的。”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范文通用3
卢梭在他的《爱弥儿》第一卷里写道:“母不母,则子不子。”
是啊,母不母,则子不子。如卢梭说的那样:“他们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没有很好地尽她的义务,则对方也将不好好地尽他的义务。”如果一个母亲没有好好地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那么她的孩子必定也不会好好地去做他该做的事。
当然,还应该加上:“父不父,则子不子。”
一个熟人,和我一样是一个高三孩子的母亲。孩子很不听话,已经上高三了,却成天上网,连睡觉都躲在被子里用手机上网。老师常把她找去,让她管好孩子,可没什么效果。一天,她问我的老公:“你的孩子那么听话,学习那么自觉,从来不需要人催,你是怎么教育他的?”老公回答说:“这个一下子可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父母只顾着自己玩,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其实,这位母亲就是一位贪玩的母亲。有一次,住校读书的儿子打电话给她,说这个双休日学校放假,他要回家吃饭。但到了双休日,这位母亲却在同事家打了两天麻将,让儿子自己去吃快餐。
儿子之所以打电话给她,就是希望妈妈双休日能和自己在一起,并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感受感受在学校里不能感受到的亲情。但是妈妈的做法却让儿子大失所望。我可以想象那个小家伙是如何怨气冲天地去了学校的,也可以想象当他的.妈妈教训他的时候他是如何理直气壮地顶撞的。因为当妈妈的没有尽职尽责,说出的任何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都没有任何说服力,不能让儿子服气。
“母不母,则子不子。”还强调了作为母亲的榜样作用。一个母亲,不仅作母亲要是称职的,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对待事业与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要为孩子作出榜样。很难想象,一个泼妇似的母亲,她的孩子会有多高的教养,一个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的孩子会爱学习,长大了对待工作会有多么负责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以坚贞不拔的勇敢精神去完成自然赋予她们的极其高尚的使命的好母亲们,卢梭这样写道:“根据最简单的道理得出来的结论,根据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人曾加以反驳的事例,我敢向这些可敬的母亲保证,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丈夫的坚定不移的爱情,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的孩子的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人人的尊敬,保证她们分娩顺利,毫无痛苦和不良的后果,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最后,还保证她们终有一天将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女儿学她们的榜样,看到其他的丈夫叫他们的妻子以她为模范。”
第三篇:卢梭 爱弥儿 英文 读后感
In his nove l Emile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ousseau vividlywrote his theory of natural education。
He wrote in his bookasfollows :God makes all things good;man meddles with them and they become evil.he will have nothing as nature made it, not even man himself, Allthat we lack at birth, all that we need when we come to man's estate, is the gift of education.This education comes to us from nature, from men, or from things.Thus we are each taught by three masters.if their teaching agrees, he goes straight to his goal, he lives at peace with himself, he is well-educated.As we have just known, nature is the goal.Nature, we are told, is merely habit.The natural man lives for himself;he is the unit, the whole, dependent only on himself and on his like.his theory of natural education is inconceivable to believe at that time, but now,weall see it as anexcellent accomplishment ,especially for the field of educat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nowadays, we must take care ofchildren to be good citizens nature.I appreciatehistheory andhope gettingmoreknowledge from himinthe future.
第四篇:卢梭的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尔》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卢梭的《爱弥尔》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
《爱弥尔》认为我们生来软弱,生来愚昧,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育不同而互相冲突的话,那么对他的教育就不好;如果三种教育都趋向于同一个目的的话,那么他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爱弥尔》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
作为一位教师,读完《爱弥尔》后,我深受这本书的影响。卢梭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本为了追索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去了解了大思想家卢梭,在读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后,始知卢梭是现代西方民-主思想的缔造者,而由此续读《忏悔录》,可竟然就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
如果要以此来写一篇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论文,岂不是也要推导出此成果。。以泪洗面,继而泣血。请先让神来扁斥我吧!请接受我的忏悔吧!我心方得稍安。(说到这儿,这就有点儿象某些教徒,每天做了坏事儿后找神父去忏悔,换得内心安定,忏悔完了后又接着做坏事。)痛悔久久之后,偶才终得淡定,于是便有了下以下文字。
特别提示:以下文字与胸有关,而且是女人的胸,如果您有道德洁癖,请您绕道而行: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对女人的胸十分迷恋。
他在自己的《忏悔录》中表明了对胸部有缺陷的女性——埃皮奈夫人始终毫无兴趣。他说:“她很瘦,脸色很苍白,胸部一平如掌。单是这一个缺陷就使我凉了半截;我的心灵和我的感官是从来都不晓得把一个没有乳峰的女人看作一个女人的”。他向来觉得徐丽埃坦是一个“最美妙的人儿”;但是当他发现她有一只奶头是瘪的时,他立刻改变了看法:“最美妙的人儿”一下子转而变成了“一个畸形的怪物,只是大自然的次品”。
在卢梭看来,女性胸部的美对于女性自身的完美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胸部的美,就如同画龙未曾点睛,一个女人,就没有了女人的的鲜活和味道。
读罢卢梭的文字,余等心深有戚戚焉!看来先贤之所以如此伟大,就是因为与我等草民想到一块了!,正在对卢梭的这一思想如醍醐灌顶之时。
又见搜狐网站有如下一条,说是美国著名调查机构PEW在一个“胸围与幸福指数”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女性胸围A杯的离婚率为37%,胸围B杯的离婚率为16.3%,胸围C杯的离婚率为4%,而胸围达D杯的女性离婚率1%都不到。
话外音:怪不得《让子弹飞》的女主角赵铭,成为多少男人的梦中情人,导致多少家庭不和,就因为赵铭的是F杯。
而又更据说马云在看到这条信息后,如获至宝,立即调查了淘宝网各种罩杯的销售量,而后以PEW的离婚率为关键指数,辅以多种经济数学模型,迅速推演出离婚、再婚对于新房购买、装修、大宗电器采购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最后逐渐扩展出一份沉甸甸的报告——《淘宝宏观经济前瞻》,真真堪称为:中国最“胸”狠的宏观经济预测报告!此报告一出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浮云!再也不敢当号称为经济动向的晴雨表。马云的研究成果尚不细表,话题已经跑得远啦。
且说就是偶等小民,竟然也由此突然一拍大腿,灵光乍现,茅塞顿开,(顺便提醒一下,偶的这等智慧,往往就是存储于大腿之中,所以偶尔痴人疯语,偏差事实,可以不予理会,当然这是后话)。
偶生生于马云的经济学干扰中,得出一条已被困惑许久的“男女异性-交往,究竟有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一命题的真正结论,偶终于在伟大的民-主思想家卢梭的醒示下,得出了答案。
先感激,后涕零,礼数是一定得有的。【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④禁止写成流水账!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我与地坛读后感800
史铁生是一位残疾作家正当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命运却让他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一他失去了双腿.这会是一种多么难言的痛苦啊又会有一种多么哀伤的心情直到他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于是便有 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有了《奶奶的星星》有了《合欢树》有了《我与地 坛》.《我与地坛》表达的感情是痛苦的复杂的.深沉的.作者讲述在双腿残废之初自己的悲痛欲绝心绪的荒芜冷落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自己一次又一次在死亡边缘徘徊偶然走进了那个与自己同样荒芜冷落的园子--一地坛.这座古园映照了作者的生活也记载了他深深的车辙它可以理解作者的心情可以感受作者的悲痛因此它向他展示了石门中的落日寂静却安详高歌的两燕苍凉却张扬着生命的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似乎讲述着青春的童话还有飘摇的落叶清纯的草木坦荡的荒藤浮夸的琉璃和似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蜂地空屋似的蝉蜕.窸窸窣窣生长的响动.地坛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在地坛他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地坛留住了作者留住了一个用感情写字的作家.作者常说:这古国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深爱着地坛他更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作者表达的对母亲的爱是深重而沉痛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惟一的几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可事实终究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就默默的忍受着.用母亲无私的爱包容儿子包容儿子的命运;于是她只有一天一天的熬过去一天一天的祷告:“出去活动活动去地 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于是她只能漫长的等待.她疼爱儿子并且理解儿子她知道儿子需要一点时间独处需要这个过程.然而她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等待母亲只能漫长的等待……母亲不知道她的儿子是多么想让她一超分享自己的快乐儿子忧郁的心中重新闪现出了快乐的影子要是母亲看到她该多么高兴啊.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母亲的去世终究让他明白了: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扩展阅读篇】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 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发感(论证)感点(桥梁)结感(升华)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孩子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这一部很重要。很多孩子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过江龙进来的文章都学会了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第二步:述读--引
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
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了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
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些孩子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所选的题材和 感点貌似相似,仔细一对比,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样就让读者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切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注意点:
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第五篇:卢梭《爱弥儿》读后感(定稿)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该书于1762年发表,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爱弥儿》出版后轰动了整个欧洲,影响巨大。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卢梭的《爱弥儿》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
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
卢梭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极严格的,他是这样说的:“人们也许希望他的教师曾经是教过一次学生的,这个希望是太大了;同一个人只能够教一次学生,如果说需要教两次才能教得好的话,那么他凭什么权利去教第一次呢?一个人有了更多的经验,当然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他是不可能这样做下去的。不论是谁,如果他相当成功地把这种事业完成一次之后,他就会感到其中的辛酸,因此就无心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了;至于说他头一次就做得很糟糕,那就可以预断第二次也一定是很坏的。”我觉得这个观点对于身为教师的我们来说,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当我们在教育上遇到了问题时,而又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时,有时会采用一些消极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负责任的教师会继续探索解决之道,而一部分人就会避重就轻,绕过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来说,教师或许只是我们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对于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来说,可能我们一时的偷懒,就会在他们的教育上造成一个重大的缺憾,而又没有第二次的弥补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