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关于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改革的建议(工商联医药业商会)范文
关于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推进 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改革的建议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顺利实施,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门诊药费、住院费用相应降低,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医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卫生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在基本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更为突出。如基本药物目录繁多,缺乏统一管理;基本药物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无法完全反映药品质量和成本;基本药物补偿机制不到位,部分“廉价”基本药物不能保证正常供应;基本药物品种较少,剂型单一,难以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多样化选择;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不规范,药价虚高呈普遍现象;基本药物制度缺乏动态管理,不利于药品研发创新和供应保障;替代“以药补医”的运行新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对使用基本药物缺乏主动性。
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医改有关政策中政府调控的“计划”多了点,“市场调节”少了些,未能客观及时反映生产服务成本变化和市场供求变化。
缓解“看病贵”是党和政府实施医改的主要目标任务之 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进一步巩固两年来医改所取得的成效,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
一、完善基本药物价格形成机制和报销机制,探索“企业定价格、政府核报销”的新思路。一是药品购销价格在政府指导下由企业自主制定。企业本着遵循市场、依据品牌、注重疗效、把握成本的原则确定价格。对于那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价格合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必将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进而推动医药研发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确定药品报销比例。政府对于不同价格的同一品种药物,本着“价高低报、价低高报”的原则,确定不同的报销比例,引导医疗机构和患者合理自主选择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对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二、完善基本药物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建立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病种病情变化、药品疗效、新药研发情况,对药品目录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使基本目录中的药品更加客观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同时,基本药品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政府招投标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竞争。
三、出台扶持生产和经营基本药物医药企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基本药物生产和流通企业面临企业间恶性低价竞争、生产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政策补贴不到位、税负较高等不 利局面,使部分医药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一些基本药物也常常因此而“断货”。为扭转这种状况,建议政府今后在制定和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时,充分考虑基本药物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实际困难,在税收政策上给与大力扶持。
四、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逐步规范药品使用标准。政府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通过合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完善符合患者诊疗需求的药品处方管理办法,使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通过技术劳务价值而非开大处方得以体现。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承办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
二O一二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