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传播即博弈吗_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_概要范文

时间:2019-05-14 07:4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传播即博弈吗_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_概要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传播即博弈吗_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_概要范文》。

第一篇:[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传播即博弈吗_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_概要范文

本期话题

(2007)04-0028-05[文章编号]1002-5685 国际新闻界2007.4 传播即博弈吗?

———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 □陈力丹 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872)[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所观察到的决策主体相互作用的现象。虽然不少经济学家怀疑博弈论是否能运用到经济学以外的领域,但是它强大的解释能力还是使之被运用到诸如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现在,新闻传播学也开始涉及博弈论了。

见。因为是即时写作,这里只对行文做了简单的语法整理,没有对内容进一步完善。

“传播”与“博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博弈论为研究决策和目标竞争过陈俊妮:

程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当有用的研究取向,但它并不是关于传播的理论。它在小约翰的《人类传播理论》中是被放在“人际传播理论”这一章,可见小约翰对它在传播领域里的运用还是相当谨慎的。博弈涉及的方式包括三方面:所获得的信息量,相互之间用于传播的总量,以及相互之间合作竞争的程度与范围。后来的学者

斯泰因法特(ThomasSteinfatt)和米勒(Gerald(JohnvonNeumann)和摩根Miller)根据诺伊曼

斯特恩(OskarMorgestern)“囚徒的困境”一例,分析得出策略的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观察对方的行动,第二种是总结以往情况,进行策略评估,第三种就是直接交流。他们的结论是:直接的交流是解决传播冲突的最好方式,原因在于:第一,由于交流只是在符号层面进行,避免了实际冲突中的种种后果;第二,直接交流可

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传播即

博弈”的观点被提出,当时在讨论中亦有不同意见。此后,“博弈”概念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文章和大众传媒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传播中有多少属于信息的博弈?信息的博弈无处不在吗?学术研究需要严谨,不能在使用概念上赶时髦。面对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博弈”,传播与博弈的关系。接着要分析我们是否存在不加甄别地使用“博弈”概念的问题。

为此,人大新闻学院05级传播学、传媒经济方向的16位博士研究生就此进行了一次笔谈。这个问题不需要强行得出结论,通过讨论,可以开阔思路,引导大家关注传播学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使传播研究的深入。以下选择了其中6位博士生关于这个问题的书面意

[收稿日期]2007-03-20

[作者简介]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

流动站站长。28

国际新闻界2007.4

以减轻竞争的激烈程度;第三,直接交流可以改变对方看问题的视角,最后达到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损失。

一般来说,运用到博弈理论的大都是具有多重动机的情况,也就是说,所论情况并不是简单的此是彼非、此非彼是的结果,而是不同的动机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最常见的博弈情况一个是大家所熟知的“囚徒困境”,还有一个是“胆小鬼”。“胆小鬼”所设置的情况是两个人对峙,为避免一方被视为“胆小鬼”,那么有三种情况:双方都避让或都不避让,或一方避让一方硬闯,最后通过博弈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勇敢者(即不避让的一方)以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的,他所倚仗的是大家对莽撞者的畏惧。这样的结论与我们通常所断想的不利于胆小者的结论是相反的,它是通过矩阵设计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博弈论会在经济领域得到大量运用的原因。

我认为在传播学领域,博弈论更适合解释人际传播方面的动机和行为。因为它研究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采取行为和应对行为的过程,只有在这种传播关系的研究中,它的逻辑和思辨才有的放矢。直接的交流模式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中才能得到印证或检验。

我曾经看过《新闻专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博弈》一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新闻媒体怎么兼顾专业主义和爱国主义。文章除了在标题中提及“博弈”二字,在文章正文中并未就博弈进行分析,也没有“专业主义”与“爱国主义”究竟在博弈什么,怎么体现博弈等。这不过是使用“博弈”这个词,使文章看起来更有理论性和时髦。我认为,“专业主义”与“爱国主义”二者在战争时期如何平衡的问题没有必要与博弈论挂钩,这里不需要博弈论,反而使博弈论被庸俗化、简单化了。我想,这也是目前一些文章使用“博弈”概念说明一般传播现象的一个问题。

传播与博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博弈论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人际传播问题的一种工具,并且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因为它涉及了人际传播中的多重动机及不同行为导致的后果,如何通

本期话题

过权衡来达到最大利益和最小伤害,也就是说,它相当于在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关系链中寻求两权相害取其轻、两权相益取其重的效果。这种模式并不是在传播的所有方面都涉及。因此,博弈论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而且,博弈论作为研究经济行为的工具,它直接与利益相关联。这与传播有很大区别。传播领域中,人际传播是与动机、利益有最复杂联系的一种,博弈论因此可以比较有效地解释这些问题。现在很多文章中套用“博弈”这个词而撇去了博弈论的逻辑分析过程,这其实是对“博弈”概念的滥用。如果博弈论没有一个应对行为的过程,只是简化为一个是非取舍的问题,那它也就难以成为一种理论了。

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 博弈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戴元初:

理性决策人之间,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的决策选择过程。而博弈论则是对决策选择策略的研究。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两方或多方理性决策人,他们之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够形成博弈的局面:

一、一方决策对另一方决策的结果有影响;

二、这种决策往往是互动的;

三、双方互动是受规则限制的。

传播学研究的是人类传播现象,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传播渠道不一,传播方向各异,传播效果不同,甚至有的传播各方不知觉。在大众传播领域,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极不明晰,面对大量无名的、无组织的受众,传播者并不能及时地获取受众的信息反馈。作为个体的受众的决策,对于传播者的传播策略选择,基本没有影响。非传播对象的各种经济和政治的利益集团的好恶,对传播者的策略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人际传播之外,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受众之间都不是及时互动的。

如果把博弈的概念拿来说明一般的传播现象,甚至以“传播即博弈”的观点来说明一般传播现象,其解释不免牵强附会。

29 本期话题

接收者 传播者 有意无意

国际新闻界2007.4 人际传播和冲突管理的所有研究。感知 未感知

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有很多,人际交往中的决策过程只是影响人际传播因素的一部分,博弈论提供观察人际传播中的人际交往决策过程的不同研究视角。冲突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组织管理和传播、组织和个人行为等。博弈论强调的冲突解决的最好办法是交流,在冲突管理中确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若只用博弈论视角研究冲突管理,那就可能导致研究的片面化和绝对化。

模仿麦克卢汉的类似论断,得出“传播即,或冠以“博弈”的概念的文章,多数只是博弈”

使用了这个概念,鲜有以博弈论作为理论范畴对新闻传播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理论分析的。对于一般的传播行为或现象,我们要根据具体研究对象而采取适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博弈及博弈论这两个本来很专业的概念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正“欣欣向荣”,这种对学术概念的滥用基本还停留在形式的学术语言上,是作为一种学术标签在随意使用。

AC BD

曾有研究者用方格来说明人类传播关系,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四种可能:A(有意传播并被感知,如问好-应答);B(有意传播未被感知,如问好-无应答);C(无意传播被感知,如咳嗽-问候);D(无意传播未被感知,如咳嗽-无回应)。以上四种情况,唯有A类的一部分(仅是一部分)可以用博弈论的观点来研究和阐释,而B、C类的传播现象则无法用博弈论的观点或理论去分析。

从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角度说,某一种方法的应用自有其适用范围,无限扩展其应用范围只能产生两种结果,或是明确的错误,或是无用的废话。过去我们中国的一些假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庸俗化的解释后,再去分析一切社会现象,最终成为笑柄的历史还没有远去,今天对于博弈论引入传播学的“泛博弈”倾向,无形中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线性继承者。

鉴于上述理由,我有理由认为,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博弈论给传播学研究带来新视野

博弈论本身并不是关于传播的理刘宁洁:

论。但它关于冲突的研究,“参赛者根据对手的(即做出选择)导致奖励或惩罚的行动来出招

结果”的解读,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当有用的研究取向。

首先,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下,传受关系相对固定,媒介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新闻信息内容的“卖方市场”,受众基本不能自由地选择信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媒介环境的改变,受众的自主选择对于传播效果的强弱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媒介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研究受众选择行为,如何选择,对传播效果的掌控十分重要。在此情况下,博弈论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受众的个体信息选择的因素中,人际传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受众往往希望了解他所处的舆论圈、人际关系圈的信息,以免由于选择不当导致

不应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术语标签 博弈和博弈论的提出给经济学研究周俊:

和其他许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博弈论对一些传播现象的研究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但并不适用于分析或解释所有的传播现象和行为。

对传播学研究领域,博弈论最适用的研究范畴可能是人际传播和冲突管理。博弈论内含着关系因素的研究,探索人与人之间采取行动和应对行动的过程,同时,也研究冲突中如何决策的过程。这与人际传播和冲突管理研究的宗旨是较为一致的。博弈论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可以在人际传播和冲突管理研究领域应用,但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不能用博弈论去涵盖

30

国际新闻界2007.4

被孤立、被排挤的窘境。根据博弈论观点,人们会根据别人的选择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会根据他所认知的别人的选择和他们所认为的别人认为的他的选择做出决策选择,这就是博弈论对于个体信息选择行为的解读。虽然个体的选择行为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效果,但个体选择行为的累积则会产生质的影响。

其次,博弈理论中的“囚徒困境”对于媒介市场竞争提供了启示。“囚徒困境”是博弈理论当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很多人在阐述博弈论时都会提到这个理论。假设警察局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但获得的证据并不十分确切,对于两者的量刑就可能取决于两者对于犯罪事实的供认。警察局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他们串供。两名囚徒明白,如果他们都交代犯罪事实,则可能将各被判刑5年;如果他们都不交代,则有可能只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如果一人交代,另一人不交代,交代者有可能会被立即释放,不交代者则将可能被重判8年。对于两个囚徒总体而言,他们设想的最好的策略可能是都不交代。但任何一个囚徒在选择不交代的策略时,都要冒很大的风险,一旦自己不交代而另一囚徒交代了,自己就将

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对于囚徒A而言,不管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他的最佳策略都是交代。对于囚徒B而言也是如此。最后两人都会选择交代。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博弈论的主要阐发者约翰・纳什的姓来命名,即“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

本期话题

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博弈理论基于两个假设前提:

一、个人选择决策行为,即个体的选择是理性的,政策环境相对固定。

二、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自主承担选择所带来的收益或惩罚。这两个前提是理想化的状况。在现实情况下,传播过程有着太多其他因素的介入,例如个体情绪、信息不对等、认知偏差、行政指令干扰等,这都使得不能简单地运用博弈模型来解读一切传播活动。

“他山之石”是博弈论给传播学研究带来的研究新视野,但过分简单地用博弈理论模型“传播现象首先是一生套到传播活动上,忘记

种社会交往现象”,难免有失偏颇。将博弈论引入传播学领域需要一定的前提 第一,博弈现象主要在关系存在冲任悦:

突的时候发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揣测并且制订反馈机制即是博弈的过程。因此,博弈论研究的是在信息不明朗的状况下,传受双方如何编码、解码并且有效反馈的一个过程。这一理论曾经在早期的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今天已经不再盛行。

第二,博弈产生的前提是冲突,在信任机制十分健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博弈现象,因为这传播的过程是通畅的。因此,“传播即博弈”样的观点,实际上假定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紧张、具有冲突的,这样的假定本身就不科学,有失偏颇。

第三,博弈进行的过程是一个出招和拆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行是在信息不明朗,存在隐含信息的时候才会发生,即传播者在编码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暗示或

模棱两可的讯息,那么接受者才会需要对这些不清晰的讯息加以揣测,进行博弈。因此,假如信息的传递准确清晰,则不存在博弈的现象。比如在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中,双方可以即时地沟通,进一步地解释,在这种情形下,形势越来越明朗,信息越来越清晰,博弈也就不会发生。

第四,博弈热的背后有文章。目前一些文 um)。它反映了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行为

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透露了这样一个道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博弈理论还认为直接的交流是解决传播冲突最好的方式,这样的交流能够避免直接“出招”带来的伤害。在媒介市场中竞争的个体之间的竞争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博弈。是争个你死我活,还是通过适当交流、有效合作达到共赢的局面,是“囚徒困境”案例给予媒体竞争的启示。但是对于“传播即博弈”的观点,我却不这么认为。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须依赖

31 本期话题

章用博弈的概念来解释一般传播现象,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同时也体现出今天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的一些变化:

国际新闻界2007.4 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就是信息的不通畅和不“熵”的状态下,博弈均衡,在信息混乱的所谓

论的功用尤其得以彰显,而对于决策者而言理想的状况就是信息状态在有利于己方的前提下,予以维持,并通过博弈的决策获得最大的利益。传播学也研究这样的信息状态,但对于传播研究的目的,某种程度上正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整理混乱的信息状态,弥合信息传播的不均衡,这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从这个意

义上说,博弈论有效的条件与传播学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在很多情况下是有冲突的,如果简单地用博弈论的方法解释一切传播现象,势必会带来一些悖论。

第三,从行为和价值的角度分析,博弈论在传播学的研究中也不是普遍适用的。博弈论的价值取向是解决竞争中的决策问题,归根结底是要以经济人假设作为出发点,也就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于己最优的方案,是一种利益最大化主导的理论研究工具。而从当前的传播学研究来看,行为主义的研究是主流,即对于行为效果、行为模式以及行为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学界所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基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追求。这种价值取向下的研究,当然也要重视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思维模式,但如果仅限于此,那么传播学在整个学术版图上的位置可能就要发生改变。

不赞同博弈论在传播学研究中的泛化,并不等同于反对博弈论在传播学中的运用。今天厘清博弈论在传播研究中的范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通过讨论,能让我们更好地借鉴、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其实在很多问题上,博弈论可以为传播学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比如在具体媒介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竞争行为中、媒体与政府关系中、舆论的形成和舆论对客体的影响中,都可能涉及到博弈。尤其是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各种个人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发生作用的领域,博弈论也许可以提供全新的思路,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可能会给研究者带来益处。

[责任编辑:刘小燕]

1.人际传播虚拟化的危机。本来可以面对

面解决的问题,现在更多地依赖网络,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少了,发短信代替了打电话,MSN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现象使信息传播中的“冲突”更加容易发生,也因此有了博弈的可能。

2.传受双方地位的平等化。如果反馈机制

不通畅,即使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冲突,博弈也不可能发生。因此博弈论在传播领域中热闹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今天的传播过程中,受众一方越来越活跃,可以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反馈信息,进行博弈。

第五,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博弈论引入传播学领域需要一定前提。如果分析当下产生的一些传播学问题和新现象,可以拿它来作为一种理论工具。

“博弈”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不宜泛化 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模型、思维刘晓鹏:

方式和决策方法,对于传播学研究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认为“传播即博弈”,显然是将这一理论泛化了,因为它并不能用来普适地重新解释一切信息传播现象。

首先,信息传播领域涉及多重关系和不同层面,博弈论的有效解释力和应用只涉及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博弈论的解释力集中体现在竞争关系中,而在传播学所研究的范畴中,这种关系模式不是主流。在信息传播中,传者与受者,以及传者之间、受者之间等关系中,真正处于竞争和冲突关系的是少数。从不同层面来看,传播媒介之间,个体的传播行为和媒介从业者之间的某些行为中可能存在类似“囚徒困境”这样经典的博弈论场景,但这只占整个传播行为的很小的比例。

其次,从条件和目的分析上,博弈论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可用性也是有限的。博弈论运用

32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 本 期 要 目 四大奠基人似乎已经成为传播学的常识.然而根据当年施拉姆选择的 标准,有许多研究者尤其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些社会学家更有理由成为传播 学的奠基人.回溯传播思想史, 在施拉姆选择标准的学术外表之下, 还有更 深刻的意识形态原因.施拉姆关于四大奠基人的神话窄化了传播研究的知 识地图,挑战这种话语霸权,对我们重新考量传播学理论视角的多元化问 题,以便释放出传播研究的活力具有重大意义.《西方宣传概念的变迁: 起源与早期的争论》 现代宣传理念起源于 “一战” 之后围绕宣传出现了人文主义的, , 专业主 义的, 科学研究的三种不同话语.正是在不同话语的争论中, 宣传成为现代 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宣传的不同话语出现, 标志着宣传概念已逐渐获得 了合理性.冷战使宣传成为国家的功能之一, 对方的宣传活动成为证明己方 宣传必须存在的最有力证据, 功利性目的压倒了关于宣传的合理性的讨论.在冷战中, 反宣传本身又变成另一种宣传.宣传自 “一战” 后成为政府和商业 领域的常规做法.《传播即博弈吗? —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 —— 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帮助我们理解 所观察到的决策主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它强大的解释能力使之被运用到诸 如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中.新闻传播学也开始涉猎博弈 论.“博弈” 概念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文章和大众传媒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传播中有多少属于信息的博弈?信息的博弈无处不在吗?学术研究需要严 谨, 不能在使用概念上赶时髦.首先要清楚什么是 “博弈” 传播与博弈的关 , 系如何.人大新闻学院 16 位博士生就此进行了一次笔谈.讨论该问题不在 于要强行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开阔思路, 引导大家关注传播学界出现的新问 题, 新情况, 促使传播研究走向深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学科特点及其发展状态 —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先生》 —— 中国新闻史研究是新闻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本质上属于历 史研究.如何把握新闻史研究的学科属性, 评估新闻史研究的发展状态, 值 得新闻学界尤其新闻史学界深入思考.近日,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教 授就以下问题与访者进行了对话:新闻史研究与历史学研究两者之间的关 系, 新闻史研究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 广播电视史与新闻史是 什么关系, 中国新闻史研究现状如何, 当前新闻史研究的不足或难点空白点 在哪些方面, 新闻史研究如何才能创新, 新闻史学会在新闻史研究中起到哪 些作用, 新闻史研究的前景如何.

第二篇:《网络传播》2011第10期:信息公开透明化与网络谣言的博弈

信息公开透明化与网络谣言的博弈

刘鹏飞

网络媒体兴起以后,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意见表达者,随着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SNS社交网络、尤其是微博和3G手机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舆论空前活跃的时代,由网络舆论引发或推动的大量热点事件层出不穷。

但与此同时,网络“双刃剑”的作用也不断得以显露,网络谣言的产生就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常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就网络谣言话题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激烈的争论,并对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危害和对策基本形成了初步共识:

一方面,网络谣言的产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市场背景,甚至包括社会管理机制、思想观念、媒体素养和社会监督不完善等深层原因,难以避免和完全根除;其次,网络谣言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正常信息传播秩序。如2010年“金庸逝世”谣言就惊动了全国媒体。

另一方面,对于克服谣言危害的对策,多数观点认为,首要对策在于推动信息公开透明化,建立健全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压缩谣言滋生和蔓延的空间;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执行;最后,提高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和网民的责任意识和媒体素养,完善社会立体式监督体系和自律机制。

“谣言止于公开”。在互联网的生态治理中,信息公开透明化是克服网络谣言的有效手段。网络谣言整治的过程,也是我国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发展的过程。

在信息公开透明化和网络谣言的博弈中,政府可以通过权威信息的及时公开,维护政府公信力。企业能够在舆情应对和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中,实现品牌价值的维护。网民则争取通过网络表达,表达观点看法和利益诉求。

这种博弈的乐观成果是最终将有效监督贪污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抵制网络谣言的滋生,打击非法商业竞争和行为等。但如果信息公开的推进过于迟缓,事实往往不能赢得与网络谣言的赛跑,这种博弈的消极后果就是谣言满天飞,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丧失公众的信任;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经营一蹶不振;网络商业行为大行其道,社会真实意见构成和网民合法权益在恶化的互联网环境中受到冲击。因此,我们要预防出现消极的后果。

一、信息不透明将滋生网络谣言

在人类历史中,“谣言”是“一种关于事件的未经验证的叙述或解释,它传播于人与人之间,并与公共关系中特定的对象、事件或议题相关。但是,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和技术手段,和网络谣言并没有与生俱来和根本的联系。谣言也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在古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信息常常不透明,口头舆论场占据优势,政治谣言和战争谣言等屡见不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每则谣言都有听众”,可见谣言具有惊人的威力,发布谣言者或有意而为,或不知所为,或为其所害。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谣言更为常见。网络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的平台,排除了当面交流的诸多障碍性因素,但却获得一种强烈的现场感,由此更关注信息内容本身,增强了人们获知真相的期待。社会监督的链条缺失,降低了防备心理,使谣言更容易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迅速扩散并产生大范围的社会影响,可能导致“破窗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因此,信息不透明产生的真空给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而网络传播加剧了这种可能性。

从社会心理学分析,通常而言,人们转发小道消息的动机包括:排解情绪、警示危机、分享信息、寻求真相、引起注意、摆脱尴尬沉默、满足好奇心和娱乐等,也可能是源于日常习惯和从众行为。

莫斯科维奇的《群氓的时代》、勒庞的《乌合之众》认为群体行为的根本特点就是非理性,容易陷入到一种无意识的混沌状态当中,群体也可能变得非理性和野蛮。自由开放的网络使人们拥有了更多表达和影响他人的可能性,放大了人们个性表达、传播和反馈的心理预期。谣言传播不再受制于低效的人际传播,任何人都可以使一条谣言在瞬间传遍全世界。正因如此,网络谣言才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性谣言的广泛性和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网络谣言的散布处于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因个人情绪,或嫉妒,或愤世嫉俗,或仇视他人等不良情绪,而 发表的谣言;第二种,出于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而产生的谣言;第三种,面对现实的某些重大灾难和不稳定的天气变化等引发的谣言;第四种,出于恶意指责,相互攻击而故意发表的谣言。

尚且不管谣言是出于那种动机,其危害都是可怕的,小则被眼泪淹没,大则拿生命澄清清白;小则心有余悸,大则人心惶恐;小则内部一笑了之,大则颠覆政权;小则官员引咎辞职,大则社会**„„这其中,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二、信息公开与网络谣言博弈态势

近年来的多数网络舆情热点,一旦涉及贪污腐败、“官二代”、“富二代”等敏感话题,一些未经证实的以讹传讹的猜测,导致更多人信以为真,如河北大学交通肇事案、郭美美事件、“7.23”甬温线动车事故中等均出现过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这一方面说明,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信息不透明和网络传播能力从不同方面放大了社会矛盾隔阂。

前几年网络上充斥着“俯卧撑”、“被自杀”、“被就业”、“华南虎照”等网络“罗生门”事件,还有“躲猫猫”、“鞋带上吊死”、“喝粥死”、“喝开水死”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网络流行语。这集中凸显了权力背后公众知情权的社会焦虑,也暴露出地方有关部门“信息公开透明化”误入歧途,歪嘴和尚念错了经。

另外,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于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网络谣言随即滋生蔓延,混淆公众视听,误导受众,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恐慌,如非典疫情、河南钴60事件、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等。

近年来不少网络谣言和炒作,还来自于“网络推手”的一手包办和策划。网络推手、网络打手和网络公关,善于策划和包装,通晓网络的操作规则,熟息大众的接受心理,利用网民人气,在兼并扮演导演和意见领袖的角色,利用网络把关力量,对网络舆论产生影响,并逐渐走向组织化、规模化和商业化,如“以丑为美”,打造各种网络红人、制造热点话题等。网络推手还巧妙地借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心理环境,急功近利地以透支公信力为代价,有目的地实施短期行为,如2010年农夫果园砒霜门事件、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章光101事件等,都被媒体指出疑似竞争对手在幕后攻击。

2011年以来,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网络舆情和网络谣言多发地区分布也不尽平衡。较多分布于东部、中部、西南、华北地区,而这些地方也是突发舆情高发地区。据初步分析,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利益群体多元化,本地网友表达诉求更频繁。浙江省今年连续出现多起重大舆情事件,其中伴有未经证实的流言出现,政府公信力受到质疑。

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网络舆情与谣言多发并存,在一些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中,还出现很多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信息发布,激化了矛盾,因之而起的谣言,本身就反映出对相关部门的长期不满。另外,近年来,涉外舆情在互联网上多发,一些未证实消息“出口转内销”,也引起舆论关注。

随着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互联网环境逐步得到治理,我国政府和企业部门对于网络舆情的逐步重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信息公开。尽管网络谣言仍时有发生,局部领域和地区仍然很严重,但整体局面有所改观,在涉警舆情和党政机构微博领域的迹象最为明显。以“抢盐”事件为例,全国各地的网络舆论和微博上的网友言论却多以辟谣为主,不少人认为网络具有“自净”功能。另外,民间辟谣力量的出现,也引起舆论关注。这些也是信息公开透明化的有一个重要方面。

三、信息公开透明的常态化趋势

近年来,网民通过自媒体发布各种信息和言论,有关部门、企业、组织和媒体,随即对消息真实性进行验证、调查或“辟谣”,已经成为、并将长期成为社会监督的常见现象。这种趋势也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时代的社会舆论格局。

在新时期,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将受到更充分的尊重和保障。与之相对,权利与义务也要实现法律上的对等,如果网民的自由表达可能伤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严重伤害了公共利益,这种自由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合理制约。

如3月份“抢盐”事件发生后,一时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市民跟风地加入抢盐队伍中去。最终各地政府和盐业公司紧急调运存盐,稳定市场,及时发布各种辟谣信息。浙江杭州警方和广州警方先后逮捕了多名谣言制造者,平息了这场**。但这起引起社会恐慌的谣言 **,不禁让人想起江苏响水县化工厂爆炸谣言事件、2011年蜱虫咬死人事件等。

而值得肯定的是,我们也从近年来的大量案例中,看到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努力。迟报、瞒报的情况逐步减少,政府、企业、媒体和网友的观念、心态和媒体素养也不断提高。

“速报事实,慎报原因,持续发布,再报进展”,有效避免重蹈以往频频“失语”和“雷语”的覆辙。网络舆情应对和突发事件处置相结合,网上问题在网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妥善解决,理顺信息发布和舆情沟通机制,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互联网生态,避免网络谣言的危害,进一步提升创新社会管理水平。

今年8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再次强调信息公开的重要性。面对网络监督的常态化,政府和企业应该逐步改变被动应对的状况,面对网络舆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

四、信息公开进入公共关系时代

为防控网络谣言的不利影响,政府和媒体机构主要通过加强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密切跟进网络热点议题;针对可能引发社会恐慌的谣言,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消解公众的疑惑和不安等。但整治网络谣言又往往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社会各界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在互联网制度建设、媒体自律、法律监管、各种新技术手段和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共同加大力度,才能有效预防网络谣言的产 生,防止其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营造和维护更加规范有序的互联网环境。

2010年7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设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将以“公众、公平、公开、公信、公益”为支撑点,与社会和公众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信息沟通,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化解社会矛盾。这种迹象表明,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都已经开始逐步设立“公共关系局”或“公共关系部”推动信息公开透明化。

2011年09月16日,中央决定,把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赋予协调和指导社会管理工作的职责,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和企业开始从单维度“外宣”和“维稳”进入了新的多维度“公共关系”管理时代。信息公开透明化的有序推进,不但有利于克服网络谣言,更将会提高创新社会管理水平,使我国互联网更加健康和有序,社会更加繁荣进步。

(作者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第三篇:深层链接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论文

目前,深层链接作为链接方式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领域,关于深层链接侵权的案件也逐步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探讨。其中,备受瞩目的是深层链接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如何对深层链接行为进行规范。文章从“深层链接”的本质着手,重点分析了深层链接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规范深层链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深层链接

(一)“深层链接”的界定

从技术上而言,网络链接可分为“普通链接”和“深层链接”两种类型。在普通链接中网站的内容和网页所显示的网址是完全匹配的,用户通过网站链接进入网站页面后,可以真实的知道自己所在网页的网址。普通链接中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无太多争议,深层链接确有所不同。深层链接(deep—link)是指设链网站所提供的链接服务使得用户在未脱离设链网站页面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被链接网站上的内容,此时页面地址栏里显示的是设链网站的网址,而非被链接网站的网址。但该内容并非储存于设链网站,而是储存于被链接网站。1简而言之,设链者以自己的网页外观形式呈现其他网页所拥有的实质内容,并且对于这些内容,设链者并没有在服务器上储存下来,只是提供指引作用。

(二)深层链接的现实困境

深层链接的行为特性,使得深层链接颇具争议,尤其集中在深层链接行为是否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问题上。对于深层链接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有学者认为用户通过深层链接可以直接获得侵权作品,设链者的行为就是一种“上传”行为,此行为构成直接侵权。还有学者认为用户虽然可以通过深层链接获得作品,但是在这一行为中起实质性作用的却是被链接的网站,深层链接只是作为一种通道而存在,构成帮助侵权。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问题也存在较大争议。2004年正东唱片、新力唱片、华纳唱片诉世纪悦博音乐作品一案,对于界定深层链接是否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有着突出的意义。世纪悦博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音乐网站,该网站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大陆专区、港台专区及欧美专区等版块,每个版块下又排列着相应的歌手名称和演唱的曲目。这些歌曲被设置了深层链接,用户通过点击歌曲名称,可以直接将第三方网站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中,并且,这些歌曲是第三方网站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非法上传的。唱片公司认为,世纪悦博公司这种未经许可提供深层链接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其提起诉讼。一审法院认为,世纪悦博公司在设置深层链接的过程中对歌曲的信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和加工,从而吸引用户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世纪悦博公司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提供链接通道服务,而是一种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为,这意味着,设置深层链接是对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直接的侵犯。对此,世纪悦博公司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世纪悦博公司的深层链接行为在本质上依然属于链接通道服务,但是,它在未履行相应注意义务的情况下仍然帮助被链接网站实施侵权行为,依据《民法通则》第130条有关“共同侵权”的规定判决被告败诉。对于被告法律的责任,一审的判决认为世纪悦博公司在未经三大唱片公司允许的情况下,公开在互联网上传播其作品,在主观上具有过错,客观上给唱片有限公司造成了损害后果,构成了对唱片有限公司权利的侵犯,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二审法院认为世纪悦博公司作为大型的音乐网站在设置深层链接时应当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但其放任了自己的行为,参与、帮助了被链接网站实施侵权行为,主观过错明显,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深层链接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关系之探析

著作权法通过赋予权利人一系列的专有权利来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如复制权、演绎权、广播权等,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落入专有权利控制的范围,是判断侵权方式的关键所在。如果一种行为落入某种专有权利的控制范围之内,则该行为构成直接侵权。否则只能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过错,即明知或应知他人侵权而帮助或引诱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从而构成“间接侵权”。2本文认为要分清深层链接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首要的问题是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构成要件入手,分析深层链接有没有落入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范围之内,如果落入则构成直接侵权,如果没有落入,需要通过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进一步分析深层链接的侵权形式。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构成要件

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为:“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通过该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主要有两个构成要件:第一个构成要件为“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这里我们着重强调“提供”二字。一种行为之所以触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首要的前提是行为人在未经著作权人的允许下向公众“提供”了侵权作品,如果没有提供行为,何来后续的侵权之说?那么,什么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提供”行为呢?这里的“提供”是否要以别人实际下载或者浏览为构成要件呢?这里我们有必须追溯到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源头,根据当时的立法目的和立法背景,来理解“提供”二字的含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是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的主要来源,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八条中“提供”的英文表达为“makingavailable”,它的意思是指“使可获得”,这里是指使他人获得作品的“可能性”,并非他人已经实际获得作品。只要行为人未经权利人的允许将他的作品“上传”或者以其他方式“放置”到面向公众开放的互联网或计算机中,在不存在法定免责的情形下,不论有人是否实际浏览和下载,行为人的行为就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第二个构成要件为“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这一构成要件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广播权”主要的区别,它体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交互式”的传播特点,突出用户的主动性。用户可以从一个作品的开始进行观看,也可以从中间观看,这一切都取决于用户自己的意志,这与传统的“点对多”的传播方式中用户被动接受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这两大构成要件,是信息网络传播权区别于其他专有权利的主要特征。当行为人在未经权利人允许的情况下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权利人的作品,使公众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有获得该作品的可能性,又不存在法定的免责情形时,行为人的行为就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犯。否则,只能从行为的主观条件出发,看其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二)“深层链接”没有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在对信息网传播权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深层链接是否落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之内,构成直接侵权呢?本文认为深层链接行为没有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其原因如下:首先,深层链接是为扩大侵权作品的范围提供了便利,这一点毋容置疑,但是,这是否就符合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第一个构成要件呢?答案是否定的,上文中我们已经指出“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中的“提供”含义为“使可获得”,表示一种“可能性”,即可能使公众获得该侵权作品。那么深层链接是提供这种可能性的本质原因吗?扩大侵权作品传播范围的基础是以侵权作品的存在为前提,在设链者设置深层链接之前,该作品上传行为已经完成,深层链接只是扩大了该侵权作品的传播范围,这并不意味着扩大了传播范围等同于“提供”作品。本质上决定公众获得歌曲文件“可能性”的仍然是被链接的网站,而不是设置链接的网站。如果被链接的网站删除了歌曲文件,或是关闭了网络服务器,那么设置链接的网站即使保持原有的链接,也无法使得公众通过点击这些链接来获得歌曲文件。3所以,即使设链者对侵权作品进行了相关整理,并扩大了传播范围,但其行为的本质仍然没有脱离提供链接的范畴,没有向公众“提供”作品,不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第一个构成要件。从国际来看,这一观点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澳大利亚在其现有法律中新增“向公共传播权”这一新的专有权利,这一做法与中国有着相似之处。鉴于两国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处理方式,所以澳大利亚法院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其中澳大利亚的“环球音乐公司诉Cooper案”与我国的“三大唱片公司诉世纪悦博音乐作品案”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Coorper公司是音乐网站www。mp34sfree。net的经营者,环球音乐公司认为Coorper公司未经允许对其网站上的歌曲设置深层链接的方式是一种“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获得录音制品”的行为,要求Coorper承担侵权责任。澳大利亚主审法院认为:Cooper网站提供的深层链接虽然能够使用户下载并获得文件,但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被链接的网站,Cooper网站只是提供了一种便利,它并没有使公众“获得”该作品,不是公众传播行为。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法院并不认为深层链接是一种“提供”作品的行为,尽管设链者可能对被链接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整理,但是深层链接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链接通道。除此之外,美国《Nimmer论版权》这一权威的版权法著作认为“信息定位服务”提供者责任时明确的指出:提供指向有侵权文件网站的链接不构成“直接侵权”。4综上,深层链接并没有向公众“提供”作品,其本质上仍然是链接行为,所以深层链接并不满足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构成要件,没有落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之内,不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犯。

(三)“深层链接”可能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从上文中我们可得知,深层链接行为不可能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犯,那么是否可能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间接侵犯呢?目前我国著作权法中虽然没有“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明确划分,但是我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共同侵权”与“间接侵权”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共同侵权”的解释是:“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由此可以看出,间接侵权可以分为两种典型类型:“一是教唆和引诱他人侵权,即‘引诱侵权’;二是故意帮助他人侵权,或明知他人行为构成侵权,但仍然给予实质性帮助的,即‘帮助侵权’”。5在著作权法中,行为人对于专有权利的直接侵犯不以其是否具有过错为判定标准,而在“间接侵权”中行为人并没有直接侵犯权利人的“专有权利”,只是他的某些行为与侵权行为存在一定的关联,这里主观过错是判定侵权的构成要件标准。在上文我们所提到的正东唱片、新力唱片、华纳唱片诉世纪悦博音乐作品深层链接一案中,世纪悦博公司在对音乐进行分类时,完全有能力对被链接信息的合法性进行逐条甄别,有能力注意到被链接信息的合法性,但是其确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主观上具有过错,客观上又从事了帮助他人实施直接侵权的行为。应担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综上,当深层链接的作品是侵权作品,设链者主观上存在过错时,设链者将承担“间接侵权”责任。

三、如何规范“深层链接”行为深层链接的特殊属性使得深层链接无法直接适用于我国的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对深层链接如何规范也成为学者讨论的重点所在。

笔者认为,在“深层链接”定性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可适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条款进行规制。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商品的经营者不得对商品做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但是适用这一法条的前提是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从深层链接的设置原理来看,设链者绕过被链者的主页,直接链接到被链者网站具有具体内容的分页面上,通常被链者的一些分页面上缺乏显著的标识信息来源的提示,这往往会引起网页访问者的误认和混淆。网站经营者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的访问量和广告点击率,现在设链者故意引发的误认和混淆必定影响到被链网站的收入,两者之前很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审理了“北京金融城网络有限公司诉被告成都财智软件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原告主要提供金融信息服务,2000年6月原告在其网站上的“外汇频道”栏目中发布自己制作的“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外汇币种走势图”,被告绕过原告的网站对这一信息设置了深层链接,并置于自己相似的栏目下,原告认为被告的故意混淆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法院经审理认为互联网经济主要是一种注意力经济,网站的访问量直接关乎网站的经济效益,现在成都财智软件有限公司的做法必然导致原告网站访问量的分流。原、被告都是网站经营者,彼此间存在商业上的竞争关系,被告的做法构成不正当竞争。

所以,当两个网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时,如果其中的一个网站未经对方允许设置深层链接时,法院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对这一行为进行规制。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深层链接本质上仍然是提供链接通道的行为,尽管,有时设链者对被链接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整理,但是这并不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提供”行为,不能落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没有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不构成直接侵权。只有在被设置链接为侵权作品,设链者又存在主观过错的情况下,其才应当承担“间接侵权”责任。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直接套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来处理深层链接行为。我国立法对“深层链接”问题的处理尚未形成统一规定的背景下,法院可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当然适用这一规定的前提是二者存在竞争关系。

第四篇:网络信息传播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健词】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知识创新

【论文摘要】在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拙上,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具有创新价值知识的类型,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知识创新重要的信息源。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产生、传播、收集、整理和利用的过程。信息从信息生产者出发.经过中间环节。最后被信息接收者利用再产生新的信息形成一个信息传播链。信息传播是科学研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积累、是科学赖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为人们供获取比传统、大众传播更鲜活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交流与沟通。因为网上空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从而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拥有独特性质和运行方式。

1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和本质。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以多媒体、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活动。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2)网络信息传播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行为而不断完善、变化和发展(3)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人类社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交流、扩散和利用;(4)网络信息传播有目的性期望产生影响,引起反映。网络信息传播要求信息传播方和接收方必须要有可交流、能沟通的意义空间。

2.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信息的可传导性,使得传播与反馈存在着依附的复杂关系,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由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通过自组织过程控制实现复杂系统的平衡状态。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中的单一接收者角色转向双向或多向传播中的传播与接收的融合。(2)由原来传播者规定菜单式转向受众自主点菜式变呆板的从上到下的“推送‘’信息转向受众自由地“拉出”信息。一推一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受众观。(3)在网络空间接收者不仅能主动地获取信息,还能主动地发布信息与传播者完全出于平等的地位。

二、知识创新需要网络信息传播

1.什么样的知识更具有创新价值

(1)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使主体最经济地分配注意力,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提高了思维的效率,有利于思维的升华和灵感的产生。

(2)断层的和不确定性知识。知识是有逻辑的.但逻辑并不是越细越好,适当的知识断层有利于产生学习矛盾。正处在猜想、假设中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创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扩大了思维想象的空间.使思维不受既成答案的干扰可以进行自主的假设、推论和创造。(3)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能以广博的知识为依托、为底蕴,使得创新的范围更广、更深。

(4)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将专门的知识纳入到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性。思维的跳跃性越强,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2.网络信息传播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的过程,信息是知识创新重要原料.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得到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知识创新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给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带来重要的影响。

(1)知识创新的综合性。知识创新中交叉学科将继续发展,学科间的界线将变得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走向新的高层次的综合学科。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更加普遍和流行。知识创新的综合性,必然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跨学科性。

(2)知识创新的多样性。知识创新的学科差异性和很强的探索性决定了知识创新是多样性的:既有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有一些全球性的、或由国家利益导致的、需要巨大投入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的信息需求主体的多样性既有“大“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也有“小“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

(3)知识创新速度的变化。科学进步速度日益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缩短知识创新成果商业化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来自科学前沿的最新的信息的传递必须十分及时、迅速。

(4)知识创新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知识创新将更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国际化和网络化趋势使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转变为对全球信息资源的需求。

知识创新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新特点‘使得传统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型的信息需求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新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统信息传播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能即时交流网络信息传播资源组织方式灵活。是由于这些优点使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成为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个新的、重要的信息源。

第五篇:试论网络信息传播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论文

【论文关健词】网络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知识创新

【论文摘要】在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拙上,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具有创新价值知识的类型,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知识创新重要的信息源。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产生、传播、收集、整理和利用的过程。信息从信息生产者出发。经过中间环节。最后被信息接收者利用再产生新的信息形成一个信息传播链。信息传播是科学研究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和积累、是科学赖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概念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为人们供获取比传统、大众传播更鲜活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交流与沟通。因为网上空间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交互性。从而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拥有独特性质和运行方式。

1网络信息传播的含义和本质。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以多媒体、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活动。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对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2)网络信息传播在原来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通过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行为而不断完善、变化和发展

(3)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人类社会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交流、扩散和利用;

(4)网络信息传播有目的性期望产生影响,引起反映。网络信息传播要求信息传播方和接收方必须要有可交流、能沟通的意义空间。

2。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信息的可传导性,使得传播与反馈存在着依附的复杂关系,并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过程。由源源不断的信息反馈,通过自组织过程控制实现复杂系统的平衡状态。网络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中的单一接收者角色转向双向或多向传播中的传播与接收的融合。

(2)由原来传播者规定菜单式转向受众自主点菜式变呆板的从上到下的“推送‘’信息转向受众自由地“拉出”信息。一推一拉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受众观。(3)在网络空间接收者不仅能主动地获取信息,还能主动地发布信息与传播者完全出于平等的地位。

二、知识创新需要网络信息传播

1。什么样的知识更具有创新价值

(1)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使主体最经济地分配注意力,将尽可能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提高了思维的效率,有利于思维的升华和灵感的产生。

(2)断层的和不确定性知识。知识是有逻辑的。但逻辑并不是越细越好,适当的知识断层有利于产生学习矛盾。正处在猜想、假设中的知识不仅能激发创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扩大了思维想象的空间。使思维不受既成答案的干扰可以进行自主的假设、推论和创造。(3)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多学科、多类型、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且能以广博的知识为依托、为底蕴,使得创新的范围更广、更深。

(4)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将专门的知识纳入到更普遍、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之中使知识在内容上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等级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跨度性。思维的跳跃性越强,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2。网络信息传播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的过程,信息是知识创新重要原料。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得到和利用所需的信息。知识创新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给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带来重要的影响。

(1)知识创新的综合性。知识创新中交叉学科将继续发展,学科间的界线将变得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走向新的高层次的综合学科。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更加普遍和流行。知识创新的综合性,必然要求信息内容的综合性、广泛性、跨学科性。

(2)知识创新的多样性。知识创新的学科差异性和很强的探索性决定了知识创新是多样性的:既有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有一些全球性的、或由国家利益导致的、需要巨大投入的科学问题。所以它的信息需求主体的多样性既有“大“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也有“小“科学研究课题的信息需求。

(3)知识创新速度的变化。科学进步速度日益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缩短知识创新成果商业化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来自科学前沿的最新的信息的传递必须十分及时、迅速。

(4)知识创新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知识创新将更多地在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开放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交流与合作。这种国际化和网络化趋势使知识创新的信息需求转变为对全球信息资源的需求。

知识创新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新特点‘使得传统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型的信息需求网络信息传播正在成为信息传播中的新宠。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统信息传播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传播形式多样;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能即时交流网络信息传播资源组织方式灵活。是由于这些优点使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成为知识创新活动的一个新的、重要的信息源。

下载[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传播即博弈吗_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_概要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力丹论文回顾之]传播即博弈吗_关于传播与博弈关系的讨论_概要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