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四大名著

时间:2019-05-14 08:5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眼中的四大名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眼中的四大名著》。

第一篇:我眼中的四大名著

我眼中的四大名著

纵观中国小说史,四大名著自然首屈一指,无与伦比,其极高的文学造诣令人叹为观止,也让后人大有不可超越之感。我也想了了几语,谈谈自己的看法,也算品读一番。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此乃元末明初罗贯中所作,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当然也是至今为止一部最为著名的历史小说。此为古代战争史歌的千古绝唱,是空前绝后的伟大创造。难怪清人将领进关之时尽皆人手一册,作为兵书战策予以拜读。此书之中罗贯中描写战争的场面堪称经典,而作战在古代又大多为男儿之事,像是汉代的木兰替父从军之事在中国古代是少见的,所以《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男人的海洋,后人记得了三国演义的一句话叫:“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经久不衰之语,所以说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男人来征战。其中有各式各样的男人,自然也就塑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男人的人物形象:曹操、诸葛亮、孙权、司马懿、袁绍、赵云、吕布、周瑜,还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在所列的这些人物之中最典型和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便是曹操和诸葛亮了,因为人们有一句俗语这样说来令人甚为赞许,那就是: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男人;吕布与貂蝉、周瑜和小乔,此些言情之处虽然与三国间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比起略有逊色,但也是别具特色,令人感动不已的,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为了大汉天下便身赴凤仪亭去了,与西施、王昭君可谓是大相径庭了;而小乔与周瑜是在曹操南下赤壁之战之时才将情感进一步深化的,所以他们之间并无生离死别、轰轰烈烈的曲折,可谓郎才女貌,温馨浪漫之类了。《三国演义》为什么脍炙人口,喜闻乐见?又作为大众品位的文学作品经久不衰,为人称道呢?原委十分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一目了然,因为它是历史,是现实的写实的东西,其中对人学、人性是表露无疑的,所谓奸诈、阴谋诡计、平易近人、善良、宽厚、小肚鸡肠、曲意奉承、好面子、拍马屁、心理战术、睿智、神机妙算、韬光养晦、委曲求全、顾全大局、海纳百川,利益攸关者可以不计前嫌,朋友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等等等等,此些人性尽皆在三国之中可以定型,可以对应,可以找寻,可以归类;所以有一句话叫做老不读三国,因为年老体衰之人如若老奸巨猾是不大让人喜欢的,何况是受人尊敬了!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水浒传》,此是与罗贯中同一时期的施耐庵所作,当然罗贯中还是施耐庵的学生。至于《水浒传》是施耐庵所作还是师徒二人合作所作就不必去考虑了。如果在今天自然要搞得清清楚楚,因为这其中涉及一个知识产权所属问题。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北宋末年方腊、宋江起义为其故事源泉,不过此书之中与历史却有一定异处,一百零八单将尽皆施耐庵虚构之人,也有宋朝话本说书艺人所传之人。最要说明之处在于,《水浒传》之中,高俅把张叔夜给杀了,而历史上,张叔夜却为宋徽宗灭宋江起义之功臣,似乎没有高俅半点干系。《水浒传》各个章节亦可独立成故事,此为其绝妙之处。《水浒传》是一批批人被朝廷逼迫无奈上梁山水泊的,农民起义本来是轰轰烈烈的,在晁盖手中就是不能攻占东京灭了大宋再造新政权的话,也完全可以据守八百里水寨,占山为王落得个逍遥自在,可是宋江卖屁股,仁义过天。硬是把“江山”给断送了,可怜了梁山好汉,当然这其中有着许多甚为深刻的历史命题,那就是造反与招安,草寇和英雄,忠义和愚忠的思想在其中,按宋江的说法,他何尝不想荣华富贵,登基大宝,他曾经豪情壮志的大呼:“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如此气魄业已难能可贵了,可是他是小吏,是忠心耿耿的大宋臣子,朝廷如何的糟糕,如何的乌七八糟,那是朝廷的事情,这便是汉代堂堂的大儒董仲舒惹的祸了,董仲舒给后来的千秋万代留下了三纲五常,其中说君为臣纲,像是崔杼弑君之事便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之举,是要遭后人唾骂的,所以宋江不敢反,最终也没有反,心中想着为兄弟们谋个好前程,为后人留个好名声,便招安了,并且甚为主动。可是大宋朝廷并不领情,设计让宋江和方腊去打,实乃狗咬狗,一嘴毛,他们二者在大宋朝廷眼中是草寇,除此之外别无他说,所以朝廷在隔岸观火之后,坐收了渔翁之利。方腊起义斩尽杀绝,宋江草寇为其所害。所以说《水浒传》是一个悲剧而非喜剧。从《水浒传》可以看出宋朝宋徽宗政权业已摇摇欲坠了,《水浒传》尚且可以看作是北宋末年的一部史诗,不过是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和线索而已,但其中却没有一个英雄好汉是农民出身又是一大怪事了,这并不奇怪,所谓见怪不怪,因为北宋时期自从王安石变法以后农民下海经商者颇多,农民成为小商业主比比皆是,城市小市民阶层成为话本说书的主要观众,在他们眼中是鄙视农民的,如此一番制约过后,所以无“农民身影”上梁山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者,此小说作者对农民的偏见与歧视也暗含其中。如此看来,难免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既然是农民起义为故事线索,又不突出农民实乃匪夷所思之极。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西游记》乃是明朝中期的吴承恩所作。这是一部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中孙悟空是神通广大、敢于造反之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小说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孙悟空是猴子并非人,他是有灵性的石猴不是普通的猴子,小说之中孙悟空是腾云驾雾,来去自如、神通广大的,他的理想是逍遥津,水帘洞,可是偏偏被如来佛祖给拿住了,压在五行山下,被唐三藏搭救后,无拘无束不听唐三藏教化又被观音套上了紧箍咒,从自由自在到羁绊约束,孙悟空慢慢地倾向了人性,他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明辨是非,看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而唐三藏却视之为屡教不改,残害生灵,还口口声声说,我命在天。是封建社会典型的迂腐不化之人。如此一番对比就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在作品之中的爱憎分明和愤世嫉俗便水落石出了。吴承恩喜爱孙悟空,把自己的人生期望寄托给了孙悟空,这人世间本无这般人物,可作者独创了如此人物,让后人不得不佩服吴承恩的才能。不过在历史上唐玄奘确有其人,而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尽皆虚构之人,唐三藏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旅行家、外交家和翻译家,他一双铁脚,凭着舍身求法的精神意志,从大唐到天竺,求取真经,至于普度众生实乃佛教之说,那就不再言说了,但唐三藏的故事是感人的,他还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旅行游记《大唐西域记》,这便是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故事场景的最早蓝本了。《西游记》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作品行文思绪,开创了神话一派,是一大创造。《西游记》的价值不在于西天路上取经这一件史实,而在于此番经历是仙境之中的仙境,浪漫之中的浪漫。如同一场真实的梦幻,让后人可以在其中纵横驰骋、飞逝遐想,是现实人世间不可预见,难以碰到的奇思妙想,浪漫天地。这便是此作品经久不衰、引人入胜、巧夺天工之处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之中无法遇见和做到的,《西游记》之中的以孙悟空为代表的一派天上人间的神仙妖魔都可以做得到,人们虽然无法实现但完全可以在《西游记》之中去追寻去向往,这是世界古典小说乃至现代文学作品不可达到和超越的一点,《西游记》的魅力便在于此了。《西游记》自小说到影视作品的跨越之后,便深受人们的喜爱,收视率和重播率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影视作品之中的王牌冠军,当然其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堪称经典,所以旧版影视作品《西游记》是经典,不可打破也无法打破,小说《西游记》其中的神话、玄幻令人惊叹不已,此为世界神话小说中巅峰之作。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红楼梦》,前80回为清代曹雪芹所作,后40 回大多认为乃是刘鹗续写,此乃中国古典小说之最高峰。后人评其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传神化手法去写实记事是曹雪芹明确的追求。《红楼梦》自问世之时,就惊动了当时的大清王朝,当时有一说法叫“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其影响非凡,令人惊叹。人们对《红楼梦》的喜爱、评论和研究,历久不衰,渐成专门学问,称之为“红学”。如此深远持久、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能与其竟相媲美者寥寥无几,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凤毛麟角、捉襟见肘、无可能敌的了!难怪后人叹曰:《红楼梦》是天才的导演与天才的演员共同精心合作的大作!因为《红楼梦》的艺术造诣太高所以三言两语是不可参透的,《红楼梦》是小说人物艺术塑造的范本,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家族观念的缩影,要明白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和家族观念的确非得看看《红楼梦》,《红楼梦》之中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恋人,所以说红楼梦是爱情戏并非以偏盖全,也是情理之中的。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四个别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是多重名的作品也是奇书之处了。人们都说,要理解一部作品,需要了解其作者。《红楼梦》是千古奇书自然要如此了。曹雪芹祖上是汉人,后来成为包衣满人。所以说他骨子里留着汉人的血,又经历了家族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际遇流连、颠沛徘徊,心中自然有着矛盾和复杂的思绪了,所以他的行文方式是一大奇特之处,可谓自编自导、自演自义、自哭自泣、自悲自哀了一场又一场,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才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匠心独运的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宛如一弯大海,深不可测,一望无际。他别具一格的行文方式,古今罕见。仿佛就像是向人们真情告白,深沉倾诉一般,把清代以前的文明演绎的精美绝伦,把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感慨的惊天动地,把思想和艺术结合的天衣无缝,曹雪芹笔下那一幕幕情景,一股股温情,一串串思绪,一点点感伤都告诉我们富贵场之中,温柔乡之间原来不过红楼一梦而已。这便是曹雪芹手中的《红楼梦》魅力之所在了。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名著之中的名著。

所以说:

打开《三国演义》:参透人性的所思所想,把古代男儿驰骋沙场的热血豪情一睹为快,一览无余。

打开《水浒传》:感受忠义良善和奸诈邪恶的交响曲,和哥们义气,男儿豪情,敢作敢为,轰轰烈烈的赤胆忠肝。

打开《西游记》:驰骋在浪漫神话世界之中,逍遥游,无穷尽;美梦有,可成真。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碰不到的。

打开《红楼梦》:品位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感受来自东方文明的精彩纷呈,其中的兴衰荣辱令人叹为观止,惊叹不已。

第二篇: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

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 《西游记》读后感

众所周知,《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翻开了《西游记》,就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中国人的思考和曹雪芹当时的想法有些相同吧!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叛逆得无所畏惧了,但最终还是受到了其师傅紧箍咒的压制。孙悟空其实就是封建社会革命者的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叛逆有创意,他始终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不受约束,但是他摆脱不了长期累积起来的力量的制约,就像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摆脱不了封建势力的统治。

总之,我觉得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创新的精神。如今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对于“英雄”这个词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读《西游记》,让我觉得中国人缺少这种甘为英雄的精神,太安分守己,缺乏敢于竞争的精神。

《红楼梦》读后感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加鲜明。作品呈现的古典画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响,使我们得以从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情感领域巨大而微妙的异同。我们悲喜交加地看到,人类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样是在向前进化着,尽管进化的轨迹是如此沉重而迟缓,一步一个脚印,前仆后继,包括血和生命的代价,转眼间焦头烂额,各奔东西。

现代人仍能从灰飞烟灭中感受到强烈的力与美,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共鸣的感情中正夹杂着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疏远与隔膜。这个时代一多半的男人择偶时会选择薛宝钗,至于癫狂情痴的怡红公子,失去他显赫的门第,他在一多半女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不值。现代人的眼泪肯定越来越少,比过去至少少一条黄河的水份。不知道这意味着情感的荒芜干旱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人们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多变,也更加蒙昧狡猾。他们经常处于言不由衷、情感与理智相悖离的状态,胸怀理想但并不听从理想的召唤。他们有七情六欲,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驰。如果说古典情感时代个人情爱的悲剧来自家族和社会,几无可调,但毕竟是在前进着。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坟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假如成为事实,接踵而来的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婚后一个爱招惹女人一个爱吃醋,这样下去婚姻能维持多久?其实金玉良缘只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为报答三生石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下世为人的绛珠仙子决定把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这一感人至深的引子,使得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美的哀婉和感伤。华丽唯美的描情绘景、工整严谨的诗词行文,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规范……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作者都将古典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但是社会的进步,已经彻头彻尾地改变了中国人对感情的态度,速食爱情,闪婚,闪离,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是恰好证明了物质恋爱超越精神恋爱的社会现实吗?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古人两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中国人有这样的决心但很缺乏。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多次下达《求贤令》。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其次感触最多的是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但是作为一个人,他追求的只不过是吃好的喝好的,过自己想过的安乐日子而已。他的表现正好反映了中国人安于平凡的特征,很多老百姓把过上安稳日子视为最大的幸福并安于此,不再有更高的追求。在我看来,这才是近代中国被列强蹂躏践踏的真正原因,闭关锁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国人能安居乐业罢了。

再看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而各国国君呢,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魏国智谋的确很强,曹操的用兵堪

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可惜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性格上的一些共性的特征。俗语说:人心隔肚皮。既然古人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教训,那肯定是有不少互猜互疑的例子,也有很多阴险的人物,就像曹操和司马懿。然而周瑜的嫉妒心理在中国人身上也不少见,嫉妒邻居的有钱,活活烧死人家的儿子的悲惨事件也有发生过。

以上是中国人的一些缺点,当然,中国人也有令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比如抗震救灾中国人的英勇与无私,对同胞的深情厚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等等。我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中国人,但愿大家能在生活中改变一下自己,只要我们都真诚待人,都锐意进取,国家必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百家讲坛——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之——《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观后感整理

一、《三国演义》之美中不足

《三国演义》是建立在动荡不安的三国历史之上,作者采用“三分历史,七分虚构”的方法,再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君臣之间重情重义的鸿篇巨制。周汝昌先生强调:“讲小说实际上就是讲文化。”他认为看待任何一部小说都应该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思想感情的前提下去接受小说存在的意义,也就不会偏执的想要用现代科学方法或者西方的解构主义之法,试图对小说进行一次彻底的解构。了解一部小说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就应该从小说的审美意识形态作用和小说自身作为“稗史”对“正史”的补充修正的重要意义。

周汝昌先指出:“《三国演义》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合理的分配了’天、地、人’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即“三才主义”的完美体现。”“三才主义”,是指作为一代明君典范的刘备,他凭借拥有“五虎将”之“人才”,在动荡年代得已占据一方天地,而作为一代“奸雄”的曹操,无疑在于他把握了汉朝的命脉,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名,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支持,至于孙权所掌握的东吴,在江南富庶之地,得以在曹刘争霸天下中赢得一些安稳之地,即占据了“地利”优势。“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主义”,是《三国演义》获得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

最后,周汝昌先生在讲解《水浒传》时,相比之下,提出了《三国演义》美中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天、地、人”三方面实际上是悬空的,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作家在构建文本时,带有明显主观倾向的美好愿望;二是,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三国演义”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数是凭借语言来加以塑造,很少涉及人物内心深处的心里活动,这一点可能是受到“话本”阶段流传的影响,以至于到后来,读者对于其中一些重要人物形象的评价,往往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

二、浅谈《水浒传》之“黑气”

周汝昌百家讲坛系列节目中,讲解《水浒传》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洞里释放的一股黑气,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一百零八将,那么,为什么是黑气呢?”

仔细想来,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严肃、庄重,更多时候表示的是歪风邪气,比如说现代社会上出现的“黑社会”、“黑帮”。与此相反,在《西游记》中,就连白骨精的出现,也都是一股洁白的烟雾先出现在人们眼前,那么《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出场为什么会是一股浓浓的黑气,这有什么含义呢?在我看来,至少代表了某种暗示意义。

实际上,作者从一开始就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一百零八将。既然一登场,代表的就是消极的色彩,就算作者没有直接表示态度,但在作者潜意识里面,就已经后建好了壮士们最终的结局。“黑气”,代表的就是不正之气,既然是不正之气,必然会有被打压或者消失的一天。也许作者从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这样进行文本创造,但潜意识中的封建思想的桎梏,已经完全渗透了他的创作,在这里也已经注定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注定会以悲剧收场。

悲剧有很多种形式,而梁山好汉的悲剧是从杏黄旗树立的那一刻开始的。一面“替天行道”杏黄旗,高高的挂在梁山泊之上,只是我们现在不得不追问,“天”到底是什么意思?“替天行道”到底是为谁做事?

纵观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天”主要代表着“皇权”,而代表自然的“天空”

是很难出现的,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天”完全与自然意义的“天”没有丝毫的联系。宋江一伙人,从一开始,就是立志要“替天行道”,就是为皇帝清楚奸臣,为天子扫荡起义势力,最后注定以“招安”的方式,将悲剧推向高潮。

因此,作者实际上从动笔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水浒传》,必然以悲剧落幕。

第四篇: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

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使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里面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桃园结义的三兄弟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三兄弟中的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耍一把青龙偃月刀,骑着一匹赤兔马,他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天下无敌。而且他很讲义气,孙权要他投降,要是不投降就杀了他,可是关羽还是不肯投降,结果英勇就义了。他是一个多么难能可贵的忠臣啊!刘备也很重情义,但操之过急。他一看自己的兵力强大了,就一心帮关羽报仇,不料中了孙逊的计谋。张飞有些鲁莽,而且没有防人之心,在为关羽报仇的途中,因为喝多了酒,就被范疆和张达这两个小人杀害了。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他是世上难得的人才。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个忠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正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了辅佑刘备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操劳过度,年仅五十四岁就病逝了。

后来,公孙渊在辽东造反,魏明帝曹壑病死了,最后司马氏统一了天下。真是没想到,周瑜、曹操和刘备谁都没有一统天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另外,我还懂得了做事不要太鲁莽,要经过慎重考虑才能定夺。

第五篇:我读四大名著之

我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读完后我有许多收获。《三国演义》讲叙了在三国时期,三个大国:魏国、蜀国、吴国中的明争暗斗,但最终全归于晋国的故事,其中的人物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当读过诸葛亮草船借箭后,我的心为这一震。三天,三天内交出十万支箭,那要动多少人手才行呢?但诸葛亮第一天没有行动,第二天还是没有行动。他可是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就要人头落地了,一代英才就这样死了吗?还是他另有妙计?故事情节抓住了我的心。往下看,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终于有了行动,但他只是用草船,我心想:这跟箭有什么关系呢?我急不可待地往下看,原来诸葛亮早有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诸葛亮可真是聪明绝顶啊!

当读完诸葛亮草船借箭,我不禁呼道:“妙计,妙计!”虽然马谡自负失街亭,但诸葛亮胆大心细,以草船借来了十万支箭,这一计不伤一兵一卒,用得妙用得巧,用得准,让曹操以为已经把他们全杀死了,可见诸葛亮做事情小心谨慎。

读过《三国演义》之后,我会向诸葛亮学习,多读书,多积累知识,热爱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国家。长大了我一定要报答祖国对我们的恩情。绝对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我们的内政,绝对不容许敌人侵犯我们神圣的领土。

下载我眼中的四大名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眼中的四大名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眼中农信社

    我眼中农村信用社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在信达分社锻炼了35天,这35天里,每一刻都有对农信社有更深的感悟,每一天都有新的成长。在各位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探索着,努力着,感恩着......

    四大名著材料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的开篇词。2、《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四大名著

    1.1 1. 下列不属于《红楼梦》的第一男女主人公的是()。B、王熙凤 2.《红楼梦》之前的小说经常弄不清作者的原因是()。A、读者不关注作者情况 3.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判官......

    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歇后语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自有妙计草船借箭——巧用天时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

    四大名著

    七十四班马鹏 《三国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本名,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

    四大名著 文档

    四大名著作者及简介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写作的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指四部著名小说的统称。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欧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