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时间:2019-05-14 08:2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提高各级人民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 分类与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业、矿山、商贸、建筑等行业的企业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民航、铁路、道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确定,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分级标准执行。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超出事发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处置能力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省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要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把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并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并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环节,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认真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和事发地人民政府的作用。

(4)依法规范,职责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实施应急管理、处置工作,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各级人民政府对各有关部门以及各有关部门对所属机构和工作人员都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防止职责交叉。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6)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公共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对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定期进行演习,并做好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7)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要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有关设施、重复购置应急处置物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共享。1.6 应急预案体系

本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省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该类预案是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两种以上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涉及若干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该类预案是省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省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本部门的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

(4)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及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基层政权组织的应急预案由基层政权组织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

(5)企事业单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该类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

(6)举办大型会展、游园、灯会、群众集会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各类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省政府是本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在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省政府有关主管负责人按照业务分工和在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中兼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必要时,省政府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省政府秘书长和有关副秘书长协助省政府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处理有关工作。

2.2 办事机构

省政府办公厅设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履行值守应急职责,及时掌握和报告省内外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办理向省政府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和国务院总值班室交办事项;办理省政府有关决定事项,督促落实省政府领导有关批示、指示,承办省政府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活动和文电等工作;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提出省政府应急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建议;负责组织编制省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审核专项预案,协调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指导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应急体系、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协助省政府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导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等工作;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信息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承办省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2.3 应急指挥机构

省政府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设立省本级的突发公共事件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具体指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2.4 工作机构

省政府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决定事项。

2.5 设区市和县(市、区)应急领导机构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2.6 专家组

省政府和省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建立应急工作的各类专业人才库,并可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专业人才库和专家组的成员由有关部门和单位熟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恢复重建及相关法律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分析本省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应急管理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并在必要时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运行机制 3.1 预测与预警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 预警级别与公布

根据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的预警信息,由省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布;III级(较重)、IV级(一般)的预警信息,分别由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内容。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3.2 应急处置 3.2.1 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报告。特殊情况下,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值班人员可以直接向省政府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都有义务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或通过“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报警。3.2.2 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同级党委和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事发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和省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按照职责和规定的程序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2.3 应急响应

对依照本预案和有关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需要由省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省本级的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由省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或省政府派出的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有关地区、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需要两个以上的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由省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3.2.4 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3.3 恢复与重建 3.3.1善后处置

要迅速采取措施,救济救助灾民,保证当地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及时组织调查、统计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核实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现场的消毒和疫情监测、控制、污染物的收集、清理和处理工作;按规定组织实施法律援助;保险监管机构要督促有关保险机构,按照保险法律的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及时理赔。

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对应急处置工作中征用的劳务和物资、装备给予补偿,并及时返还征用的物资和装备。征用的物资和装备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损坏或丢失的,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负责修复或依法予以赔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人员被抽调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其工资和奖金由原单位照发,原福利待遇不变;城镇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和农村村民参加应急处置工作的,由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因参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导致伤残或死亡的,其抚恤事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3.3.2 社会救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救助制度。在进行应急处置、恢复重建需要社会救助时,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信息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救助信息。鼓励单位和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向事发地进行捐赠。3.3.3 调查与评估

要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况、起因、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对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应急处置过程,有关人员的责任,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恢复重建措施等进行调查评估。

3.3.4 恢复重建

根据受灾地的受灾情况、恢复重建能力及可利用资源,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3.4 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和公共利益。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发布、散布未经核实或没有事实依据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和传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由省政府组织并通过本省的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或有关政府网站,以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应急保障

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并认真落实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等方面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4.1 人力资源

在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后,省专业应急指挥机构有权调动各系统和各设区的市、县(市、区)的应急队伍,执行跨系统、跨地区的应急任务。

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联动协调机制,构建以当地的公安、消防、医疗救护队伍,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以及军队、武警部队和民兵为基本力量,以社区自救互救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体系。该体系的组成单位和人员平时由所在部门、单位管理,参加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但应当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的培训和演练,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由同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调动使用。

4.2 财力保障

要保证所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需要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实行分级负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根据事发地实际情况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请求,省财政适当给予支持。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确保专款专用。

4.3 物资保障

要建立健全全省的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存、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工作所需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基本物资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由实物储备向有关生产企业生产潜力信息储备的储备方式转变,通过建立应急生产启动的运行机制,实现应急物资的动态储备。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单位要确定人员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并按规定对应急物资及时进行更新和补充,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窃、挪用或失去使用性能。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4.4 基本生活保障要做好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灾区人员的饮食、穿衣、居住和医疗问题及时得到解决。4.5 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根据需要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保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

红十字会等社会卫生力量要积极配合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4.6 交通运输保障

要依法建立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事发地现场及相关通道实施交通管制,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开设应急救援快速通道,保证应急交通运输工具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在交通基础设施受到危害、损害时,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尽快抢修,恢复交通,并根据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决定紧急调集、征用交通运输工具,及时输送、疏散人员和物资。4.7 治安维护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警戒和治安管理,根据需要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安排警戒人员;维护社会秩序,依法严厉打击盗窃、哄抢公私财物,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应急处置工作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协助有关部门及时疏散灾民和伤亡人员;依法采取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居)民委员会要发动和组织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协助公安部门实施应急治安保障工作。4.8 人员防护

要指定或建设与当地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难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能够安全、有序的转移和疏散。

在应急工作中,事发地人民政府及其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征用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营业场所,作为临时应急避难场所。

要为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规定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4.9 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组织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省与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互通,省政府有关部门互连,反应迅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根据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及应急工作的需要,建立有关的应急保障数据库,为应急指挥提供文字、图像等形式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处理工作。

4.10 公共设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分别负责煤、电、油、气、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4.11 科技支撑

要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以及先进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不断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装备,提高应急工作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提高我省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并注意发挥企业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研究开发作用。

4.12 现场救援与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在进行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时,规划、设计和建设单位要充分考虑、兼顾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现场救援工作的需要。

省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应当定期调查可用于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的社会存量及分布情况,并确定预备调用的对象。预备调用装备的所有者要确定人员负责对装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并及时更新、补充。在该装备用于应急处置工作时,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

4.13 法制保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使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监督管理 5.1 预案演练

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协同省专业应急指挥机构和省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实施。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设置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定期组织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进行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并在必要时修改和完善有关应急预案,改进和完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5.2 宣传与培训

宣传、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过印刷出版物、电子出版物和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载体,广泛宣传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可公布的应急预案的内容,以及有关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方面的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省教育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各类学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知识的教育规划和计划,并对规划和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知识要纳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并逐渐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培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当接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知识的培训,掌握应急工作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专业知识。5.3 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处置义务,截留、挪用或贪污应急资金、物资,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附则

6.1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省政府制定,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与组织实施。省政府有关部门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6.2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河北省燃气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附件1:

河北省燃气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燃气具有易燃、易爆、有害的特性,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提高我省燃气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突发事件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1.1 目的

提高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及燃气经营企业应对燃气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运转有序、反应迅速、措施科学、处置有力的应急体系,将突发事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2工作机制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原则。省、市、县各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燃气经营企业均应建立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并对各市、县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以及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设区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拟定本行政区域内燃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预案批准后的组织实施;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制订本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组建专业抢险队伍,配备完善的抢险装备。

1.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本预案。

1.4适用范围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燃气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燃气泄漏、爆炸、火灾、中毒等突发事件或者有可能造成以上突发事件的险情;省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认为需要应急处置的燃气突发事件。

2、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燃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包括各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组织以及各燃气经营企业的应急组织。

2.1各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组织与职责

2.1.1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工作制度及办法,建立河北省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河北省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副厅长 组

员: 城市建设处、办公室、工程质量监督与行业发展处、房地产监管处、建设材料装备处、省燃气供热管理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协调组、专家组、后勤保障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燃气供热管理办公室,各组分别由领导小组各组员单位和城市各有关部门组成。

(1)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的规定;拟定全省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制定省级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全省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网络;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燃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及调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应急预案有效地开展工作,根据工作实际检查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及时地做出相应决策;配合当地政府对燃气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向上级机关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并核发相关通报。

(2)应急办公室职责: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工作,指导协调各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和问题提出紧急处理意见和建议,并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补充;指导有关单位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传达应急组织体系的各项指令,汇总报告事件情况。(3)协调组职责:负责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并及时向抢险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协调各处、室、办和城市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等单位进行救援工作。

(4)专家组职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专家组应迅速赶赴事件现场,及时提出抢险技术方案;实事求是、公正准确地查清事件原因、性质和责任;总结事件教训,提出科学、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协调抢险人员的防护装备和其他所需物资;配合当地组织现场人员的撤离和受灾群众的安置,联系有关部门提供生活必需品。

2.1.2设区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体系,建立本地区应急组织体系,由主要负责人任抢险应急组织体系负责人,并设置应急办公室、专家组、协调组、应急救援组、设备保障组和警卫治安组等机构。主要职责:拟定本地区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制度;指导本地区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及时了解掌握本地区燃气突发事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告事件情况;指挥协调本地区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指导和监督本地燃气企业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及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应急技术研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等。

2.2各燃气经营企业的应急组织与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所在地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抢险组织机构,成立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完善的抢险设备、交通通讯工具,并定期组织演练,积极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出现燃气突发事件及时向所在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进行抢险。

3、预防机制

(1)县级以上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研究燃气安全应急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建立健全燃气应急组织和队伍,检查本地燃气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加强燃气安全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2)燃气经营企业定期检查本单位燃气应急预案、交通、通讯、仪器、抢险工具和专业人员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抢险应急演练,并设专人对抢险器材、设备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能随时处于工作状态。落实巡查、巡线、入户检查制度。

(3)应急工作应由多部门配合,各市、县(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地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与公安、卫生、消防、民政等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4、应急响应 4.1突发事件分级 燃气突发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燃气突发事件:造成一次性死亡 30 人以上的事故;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气24小时以上的事故

重大燃气突发事件:造成一次性死亡 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事故;造成2万户以上,3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气24小时以上的事故。

较大燃气突发事件:造成一次性死亡 3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事故;造成1万户以上,2万户以下居民连续停气24小时以上的事故。

一般燃气突发事件:造成一次性死亡 1人以上,3人以下的事故。

4.2 应急响应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照事件等级分级响应。事件发生后,发生事件的企业及其所在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件等级逐级上报。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发生一般燃气突发事件的,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立即启动本地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向担负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关部门下达指令,各有关单位接到指令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施救。

发生较大及以上燃气突发事件的,由事故所在地设区市燃气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本级预案,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及时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根据情况派员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相关信息。

发生重大及以上燃气突发事件的,接到报告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立即向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等;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确定是否启动省级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各成员单位迅速到岗,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并部署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主管厅长带队、事故相关处室组成督察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实地督察,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配合当地政府研究处置对策,协助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及时组织专家协助事故调查工作。

4.3响应程序

4.3.1先期处置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燃气突发事件后,事发地的市、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应立即赴事件现场,启动本级政府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公安、消防、医疗卫生等相关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先期处置,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下列必要措施:

(1)立即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辖区内应急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3)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通报相关市、县;(6)及时向省燃气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和支持请求。

4.3.2 应急决策

省燃气应急指挥机构接到重大、特别重大燃气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1)立即向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告事件信息;

(2)省燃气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及成员赶赴事件现场,配合当地政府进行现场指挥;

(3)对事发地的市、县(市、区)政府提出的应急处置要求,责成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通知有关专家、应急救援队伍、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准 备,赴现场救援;

(5)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交通、运输、通讯、气象、物资、资金、环境保护等支援工作;

(6)调集有关应急装备、物资等投入应急救援;

(7)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

4.4 指挥协调

突发事件救援现场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成立由事发地的市级政府负责、有关省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的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事 故救援。现场救援指挥部可成立若干工作组:(1)抢险救援组:由安全监管、公安、消防、质监等部门组成,负责组织专业抢险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根据需要,调遣后续增援队伍。

(2)医疗救护组:由卫生等部门组成,负责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工作。

(3)治安警戒与交通管制组:由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 负责实施现场警戒,维护治安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做好事发地交通管制工作,确保运输畅通。

(4)疏散安置和生活保障组:由事发地政府及其民政、公安等部门组成,负责人员紧急疏散安置及应急工作人员食宿等生 活保障工作。

(5)物资经费与通信保障组:由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通信管理等部门组成,根据需要负责调集、征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的物资、设备、房屋、场地等用于应急;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确保通信畅通。

(6)综合信息组:由事发地政府、安全监管人员组成,负责事故信息综合整理工作。

(7)环境监测组:由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组成,负责环境质量监测和气象资料的提供,环境污染的控制、处置工作。

本预案启动后,省燃气应急指挥机构协调指挥的主要任务 是:(1)根据现场抢救工作需要和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的布局,协调调动有关救援队伍、装备、物资,保障事故抢救需要;

(2)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现场抢救工作,协助当地政府提出 救援方案,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责成有关方面实 施;

(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适时通知有关 方面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配合、支援救援工作;

(5)必要时,按照有关规定协调武警部队参加应急救援。4.5 现场紧急处置

在对突发事件实施抢险救援的过程中,现场救援指挥部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迅速组织事件发生地周围的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做好撤离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

(2)迅速切断燃气来源,封锁事件现场和危险区域。迅速撤离、疏散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相邻装置、设备,严禁一切火源、切断一切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态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3)突发事件现场如有人员出现伤亡,立即调集相关的医疗急救人员、医疗设备进行医疗救治,适时进行转移治疗;(4)设置警戒线和划定安全区域,对事件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分析、有毒气体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

(5)及时制定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方案(灭火、堵漏等),并组织实施;

(6)现场救援人员必须做好人身安全防护,避免烧伤、中毒、噪音等人身伤害;

(7)保护国家重要设施和目标,防止对江河、湖泊、交通干线等造成重大影响。

4.6 信息发布

省燃气救援指挥机构协助事故发生地市、县政府对外发布事件信息。发布的信息应做到及时、准确。

4.7 应急结束

(1)现场救援指挥部和事发地政府确认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经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

(2)抢险应急状态终止后,各有关单位应及时作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基本内容是:事件发生及抢险经过;事件原因;事件造成的后果,包括伤亡人员情况及经济损失等;预防突发事件采取的措施;应急预案效果及评估情况;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突发事件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5、保障工作

5.1 各市、县(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燃气经营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燃气突发事件抢险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2 各市、县(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燃气企业,要按照政府统一部署,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燃气突发事件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增强预防燃气突发事件常识和防范意识,提高防范和应急反应能力。

5.3 各市、县(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本辖区内的燃气突发事件抢险应急工作基本人员力量进行摸底检查,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组织跨地区的应急求援。

各市、县(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好三支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基本人员力量:

(1)燃气抢险力量:主要由燃气企业专业抢险队伍人员组成,担负事发现场的抢险和安全保障。

(2)专家咨询力量:主要由从事科研、设计、施工、质检、安监等工作的技术专家组成,担负事发现场的安全性鉴定、研究处置和应急方案、提出相应对策和意见的任务。

(3)应急管理力量:主要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各级管理干部组成,负责落实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命令、指示,组织各有关单位对燃气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并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及信息交换的任务。

5.4 发生燃气突发事件或突发险情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如实地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件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和扰乱现场秩序。5.5 燃气行业各单位、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突发事件的抢险应急工作,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群体性事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职工、群众讨薪维权、债权人追债诉讼、企业周边矛盾纠纷、历史形成的整合托管、关闭等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要求是: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三、工作原则

1.加强领导、分级负责。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企业按管辖权范围,分级负责,落实到人,协调有力,高效有序。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在xx的统一领导(或指导)下,由涉事单位负责问题的应急处置和妥善解决。

2.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健全稳定预警工作机制,及时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好各种预案,及早应对,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力争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3.依法处置、防止激化。坚持依法办事、依法处置,注 意工作方法和策略,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和宣传、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

4.快速反应,相互配合。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坚持“科学、慎密、稳妥、有力”的要求,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相关方面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安全保卫、指挥处置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

5.加强教育,正确引导。把法制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贯穿事件处置的全过程,引导群众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理性、合法、正当的渠道和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6.遵守纪律,严格保密。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洁纪律,统一宣传口径,统一信息发布,慎重处理新闻媒体的采访报导,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信息,不得泄密。

四、突发事件界定及分级

(一)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界定

本预案所称“突发群体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群体人数达一定规模,严重影响或可能严重影响xxxxx及下属二三单位正常工作秩序、阻碍***工作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包括以下方面:

1.因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保费用、劳动用工、住房公积金、企业向职工借款、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企业实施***、2 xxx职工分流安置等问题引发的群体讨薪维权、罢工和群体上访申诉事件。

2.因企业用地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环境污染、地面塌陷、房屋开裂、水资源枯竭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过激行为和上访申诉事件。

3.因拖欠工程、设备、材料款和债权债务等引发的群体性过激行为和上访申诉事件。

4.因xxx托管、兼并收购等引发的群体性过激行为和上访申诉事件。

5.因安全环保事故引发的群体性过激行为和上访申诉事件。

6.职工群体聚众堵塞交通干线、城市干道的群体性事件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恶性事件。

7.其他突发 “群体事件”。指突然发生,具有一定规模,严重影响或可能严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二)突发事件级别

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危害性和影响范围,将突发事件分为三个级别:重大事件(Ⅰ级);较大事件(Ⅱ级);一般事件(Ⅲ级)。

1.重大事件(Ⅰ级):发生xx人以上群体到xxx政府上访并滞留;发生xx人以上到xx及省级相关部门群体性上访并滞留或严重干扰办公秩序的;发生xx人以上到xx总部或到当地州市政府机关群体性上访并滞留或造成严重干扰 办公秩序的;发生xx人以上群体信访或到当地县级政府机关上访并滞留;围堵生产、办公场所,严重干扰生产办公生活秩序的;发生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聚众堵塞交通干线、城市主干道的

2.较大事件(Ⅱ级:):发生xx人以上群体到xxx政府上访并滞留的;发生xx人以上到xxxxx及省级相关部门群体性上访并滞留或干扰办公秩序的;发生50人以上到二级企业总部或到当地州市政府机关群体性上访并滞留或造成干扰办公秩序的;发生80人以上群体信访或到当地县级政府机关上访并滞留;围堵生产、办公场所,干扰生产办公生活秩序的;存在发生群体性治安事件风险的;有聚众堵塞交通干线城市主干道风险的。

3.一般事件(Ⅲ级):发生xx人以下到xx政府上访并滞留的;发生xx人以下到xxxxx及省级相关部门群体性上访并滞留;发生xx人以下到二级xx总部或到当地州市政府机关群体性上访并滞留的;发生xxx人以下群体信访或到当地县级政府机关上访并滞留;围堵生产、办公场所,干扰生产办公生活秩序的;有发生群体性治安事件或存在事态升级风险的。

五、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成立xx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组(简称应急工作领导组):

组长:xxx 4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应急工作领导组职责:

1.负责处置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和组织领导。2.研究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问题,作出决策,下达指令,并视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协调、调度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力量和资源,指挥(指导)开展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

4.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处置效果,及时调整应急措施。

(二)设置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简称应急办)xx应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xx办公室。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职责: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信息收集,应急值班。根据应急领导组的布置向上报告情况,向下发布指令。

(三)设置具体工作组

为积极稳妥、高效有力地做好处置突发事件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在xx应急工作领导组下设置现场处置、舆论宣传、后勤保障和后期处置四个具体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

由于不同类型的事件,现场处置方式和程序不同。根据 xx***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性质和类别,设立七个现场处置组。负责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配合或直接处置工作;搜集、研判、报告事件的动态信息,密切掌握事态发展动向,准确报告情况;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群众、线索排查、收集固定证据和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1)职工权益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负责因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劳动用工、职工权益等方面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2)债权债务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负责因社会债权人、金融债权人在推进债务处置、化解过程中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3)周边关系及信访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负责因土地、环境保护、地表沉陷、房屋开裂、水资源枯竭等周边关系引发群体事件的处置工作。

(4)xx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对口突发事件:xx托管、转型升级、整合关闭、去产能等引发群体事件的处置工作。

(5)安全环保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负责因安全环保事故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6)舆情应对处置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负责xx舆情风险及新闻宣传应急处置工作。(7)企业改革及法律事务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负责企业整体改革改制引发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配合做好其他突发事件的法制宣传、解释工作。

2.舆论宣传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职责:全面掌握事件真实情况,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向社会发布事件真实情况,统一口径,做好群体性事件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掌握舆论动态,正确引导舆论,对外信息发布等。做好与媒体记者的对接工作,确保媒体报道真实性,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坚决澄清事实和反驳歪曲性报道和谣言。

3.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职责:结合群体事件的处置进展情况做好后勤保障、统筹协调和安保工作。

4.后期处置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xxxxxxx xxxx 职责:针对事件处置后可能出现反复采取措施,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依法协调配合查处违法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查找事件原因,评估风险,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有效防控风险;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应急处置、处置结果及损失进行全面评估与总结,书面作出报告。按责任追究制度,进行问责。

以上各专业组副组长及成员,可由组长根据涉及问题方面及政策等工作需要提名、调整、补充。

六、突发事件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当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时,事发单位应及时向xx报告,xx向xxx和上级政府汇报。报告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起因等基本情况;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及现场处置指挥员的联系方式;造成影响的范围;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二)启动预案。发生突发群体性事件后,根据事件的性质,涉事单位相关领导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启动企业应急预案,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控制事件发展态势。针对事件状况、态势,研究制定处理方案,并成立统一、高效、强有力的现场工作组,整合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果断决策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三)现场处置。

1.预案启动后,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按照领导组的指示,及时通知各相关工作组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工作。办公室做好通讯联络、命令传达、信息反馈工作。

2.现场处置组立即按应急办法,调派人力,做好治安保卫、维护现场秩序工作,及时了解引发事件的起因和相关情况,准确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并迅速报告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认真做好疏导、劝解工作,做好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劝返工作。3.宣传教育组立即做好应急准备,统一宣传口径,加强与地方宣传部门联系,做好与媒体的对接工作,引导好舆论。

4.后勤服务组根据现场处置需要,及时提供物资、资金、人力支持,做好医疗、救护、治安保障,做好食宿、交通、人员疏散安置工作。

5.后期处置。事件处理完毕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开展相关问责工作,写出事件处理报告,报xx备案。

具体处置程序见附件。

七、工作要求

(一)做好预防工作。认真贯彻xx《xxxxx***维护稳定工作方案》各项工作要求,深入排查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化解矛盾纠纷。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置、防止激化”的原则开展工作,遇事冷静、沉着应对、处置得当,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控制和平息突发事件,防止事件升级扩大,最大限度地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

(二)做好宣传引导。发挥宣传阵地作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闭路电视、宣传栏,为职工提供政策咨询和引导,有针对性地把***的政策、法规及其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完整地把***方案宣传到位。要深入职工家中走访,听取职工意见,解答职工疑问。建立党员联系职工制10 度。

(三)对行为过激,出现围堵、冲击办公场所、拦截公务车辆和限制工作人员人身自由等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报司法机关依法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控制局势,做好事发现场违法犯罪行为的取证工作,加强依法打击力度。

(四)抓好应急学习培训工作。要按预案要求,分批分期逐级举办各级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业务骨干、治安保卫人员、信访维稳人员和现场处置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和处置突发群体事件工作方法培训,做到程序清楚、衔接流畅、配合协调,责任明晰,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责任追究

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将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按有关党规、党纪、政纪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贯彻执行党、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和重大工作部署不力的。

(二)对本职范围内矛盾排查不彻底,下情掌握不清,信息沟通不灵,出现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而未及时发现和掌握情况的或者信息漏报、迟报、瞒报的。

(三)不按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工作机制,不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落实预防工作相关措施,对责任范围内出现的可能引发群体性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的。

(四)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推诿扯皮,躲避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对限期整改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的。不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贻误时机,使本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的损失未能避免或者减少的。

(五)无正当理由而未按规定和要求到达现场处置问题的。

(六)出现群体性事件后,作出错误决策或者滥用职权,处置不及时和方法不当致使群体性事件矛盾升级、事态扩大的。

(七)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不采取有效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

责任追究由公司纪检监察部门负责

附件:职工利益引发群体事件的处置程序;债权债务引发群体事件的处置程序;企业周边关系引发群体事件的处置程序;安全环保引发群体事件的处置程序;职工聚众堵塞交通要道和城市主干道的处置程序;舆情风险应急程序。

第四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综述:

为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善后事项环节有条不紊,快而不乱的进行,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稳定,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故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出预案,组织应对措施内容,其中包括事件危害程度评估、处理进度管理,事后赏罚环节及评估效果,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事件应急准备

1.1.实施前人员方案准备

应急措施实施准备阶段,首先需要人员配备以及拟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具体有:

 成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担任组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 小组拟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1.2.实施前情况预计以及材料准备

实施前准备阶段首先了解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

 向公司各部门和人员采集信息、向上汇报情况,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 对事件涉及人员的信息进行分析及调查,确定起始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1.3.实施时间、进度计划

 根据拟定的处理方案,做到及时提示、提前控制,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 1 态中(此处将制定表格填写);

 做出实施进度计划,根据计划实施(此处将制定表格填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出现耽误进程情况则需要做后续总结补充。

2.事件应急措施实施阶段

2.1.公司对内应实行的措施

 彻底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必要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或评估;  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谈话及控制;

 对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涉及重大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应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案件的查处工作;

2.2.公司经营活动管理

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积极应对投资者咨询、来访及调查;  暂时停止公司与本次事件相关的重大投资等经营活动;

 对于公司经营亏损或面临退市,积极与各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沟通,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事件应急处理后恢复阶段

3.1.工作及运营恢复准备

 应急领导小组应尽快消除突发事件的影响,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应分析和总结经验;

 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评估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

3.2.善后事项

应急领导小组拟定关于善后事项的处理意见,包括遭受损失情况以及恢复经营的建议和意见,由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后执行。3.3.事后管理问题的完善

 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要恪守保密原则,有关突发事 件处理工作中的情况,不得随意泄露;要忠实履行职责,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决服从公司统一安排,不得损害公司利益及形象;

 公司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部门的管理章程,充实内容,提高实施的科学性;

4.事后赏罚环节

 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部门和个人,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公司将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事件处理细节总结

对此次事件处理的进度、存在问题、经验等进行总结并提交总结报告;

第五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宁波市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体系文件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HGY A030033-01

1目的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有效整合处理突发事件的各类资源,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完善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和有序地处置公司突发事件,维护公司安全,实现防范系统化、决策科学化,最大限度地保障全体员工和财产的安全,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和办公秩序。

2编制依据

根据《浙江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宁波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预案。

3定义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影响公司全局或局部工作、对公司员工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构成重大威胁、需紧急处理的事件。

4适用范围

本预案为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适用于对公司在办公、生产、自然灾害等方面突发事件的预防、通报和应急处置。公司职能部门或分子公司为应对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可依照本预案制订专项预案。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5.1成立公司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我公司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5.2.领导小组组长:张革松

5.3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5.4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应急电话:0574-87979380公司突发安全事故种类

公司突发安全事故含公司重大火灾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属重大安全事故。

7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

7.1报告制度实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

7.2公司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公司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员工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公司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提交公司突发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7.3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纪律处分或视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具体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1重大火灾安全事故

8.1.1发生重大火灾安全事故,公司应指挥员工紧急集合疏散,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消防大队。

8.1.2公司利用警报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组织员工按顺序疏散,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及时将员工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8.1.3组织员工参与救火,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及时报打119、120请求援助。

8.1.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2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8.2.1严禁超速行驶和醉酒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应指挥员工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将事故报应急领导小组、交警大队、保险公司。

8.2.2公司要迅速抢救受伤员工,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员工送至救治,及时报打110、119、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8.2.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3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

8.3.1公司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

8.3.2公司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将事故报应急领导小组。

8.3.3公司要迅速组织员工抢救,及时报打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8.3.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8.4.1公司生产车间要定期检查用特种设备完好情况,做好操作工的培训工作,适时进行资

格证书的审查。

8.4.2事故发生后,迅速将事故报应急领导小组。

及时抢救受伤员工,并报打110、119、120请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

8.4.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5外出大型活动安全事故

8.5.1公司各部门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申报公司,经同意后方能实施,公司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

8.5.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受伤员工,及时将事故信息报应急领导小组。

8.5.3及时报打110、120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

8.5.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6外来暴力侵害事故

8.6.1公司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公司者,公司前台(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公司,并由向其发出警告。

8.6.2公司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等暴力侵害时,应先制止、制服,同时及时报打110、120请求援助。

8.6.3对受伤员工及时救治。

8.6.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7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8.7.1发生食物中毒安全事故,迅速将事故报应急领导小组、卫生防疫部门,及时报打110、120请求援助。

8.7.2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8.7.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8.7.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8.7.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8.8流行传染病安全事故

8.8.1公司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员工,应立即通知员工并将其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员工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员工,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回公司上班。

8.8.2公司发现患有特殊传染病的员工,要迅速对其进行隔离,及时报打110、120电话请求援助,并通知患者的亲属,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8.8.3公司对传染病所在地及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密切接触的员工进行隔离观

察,防止疫情扩散,并作好疫情的跟踪工作。

8.8.4及时将发生的疫情上报公司,迅速将事故报应急领导小组、卫生防疫部门。9附则

本制度由办公室制定、解释、修订。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产科急症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高危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达到控制孕产妇死亡的目标,根据相关医疗保健制度、工作职责和技术服务规范,结合我院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XXXXXX信息系统应急处理总体预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处理XXXXXX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各收费站要积极与各协作单位做好沟通配合,建立联合应急处置机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及时做好防范,预知预控各类突发事件苗......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校园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目前,刚果(布)政局比较稳定,但是考虑到2016年大选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变故,为做好万全准备,做好最坏打算,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下: 一、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红河镇庄皋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进一步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完善学校的安全防卫制度,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制订本应急预案。一、应急事件处理领导小组......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我校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晚间营业中停电的处理规范。(1)晚间营业时突然停电,所有营业员要保持冷静,不慌乱,立即上报上一级领导和维保部门,并停止一切营业活动,锁好现金柜,请顾客协助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