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

时间:2019-05-14 08:1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

第一篇: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

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

大凡京剧爱好者,无一不知梅兰芳京剧艺术,即便“圈外之人”,也略知一、二,可见其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梅派艺术享有“雍容华贵、端庄凝重、意境和美、深沉含蓄”之盛誉,而其众多脍炙人口的唱腔则是构成其艺术特色的核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唱腔是梅派艺术得以为人们所认识、理解、鉴赏、传播的主要“载体”。研究唱腔,掌握行腔要领,以求字正腔圆、韵正味浓,不仅是众多“梅迷”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且也是从事京剧艺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工作者一再涉及的课题。研究梅派唱腔,前提条件是要对梅派的整体艺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领会。作为京剧旦角艺术中的一大流派,梅派艺术也和其它流派艺术一样,首先它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不能不反映出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痕迹,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是不足为怪的;其次,梅派独树一帜,是与其它流派相比较、相区别而言,其精髓在于它的个性部分;再次,它作为流派是这一艺术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它的发展随创始人梅兰芳大师的谢世而终结,而后人在终结基础上的再创作、再发展,就成为别的东西或新的流派。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梅派艺术的个性,在抓住个性的基础上,再联系旦角艺术乃至整个京剧艺术的共性,才能探抵梅派艺术的真谛,既要防止停留于泛泛而论,又要防止把那些属于共性的东西误解为梅派。孙家斌先生针对京剧界要不要继续保留上口字、尖团字的争论,在《中国京剧》杂志1993年第三期上撰文说:“任何事物的特色遭到破坏,该事物存在的个性也就消失了”。他认为,取消上口字、尖团字,就等于取消了京剧特色。我们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但我认为这一观点也适用于如何对待流派的问题。混淆流派的特色,磨削流派的“棱角”,甚至以“借鉴”、“移植”为名随意掺进别的成分,自作聪明地进行“改进”和“包装”,是十分有害的。

梅派艺术的特色究竟何在?这恐怕是一个一时难以说得清、道得明的问题——至少我等肤浅之辈如此。况且,梅派艺术也和其它戏曲艺术一样,对其真正的理解和领会,必须通过长期而反复的耳闻、目睹和意会,甚至身临其境地实践,才能逐步掌握真谛,而且其中许多内容是难以言传和书述的。这里我斗胆进行“书述”,企图循前辈、专家的引导,结合自身浅陋的学梅实践,对梅派艺术作一番自己都感到有所吃不准的描写。

有人说,京剧是一门“圆”的艺术,字正腔圆、劝人为善,从舞台布景、服装设计、唱念做打等,无不宗“圆”,连杀人的刀枪也是圆而不露锋芒。当然,圆与方是相比较而存在,无方就显不出圆。在许多剧目的具体情节、人物唱念中,“方”的成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金玉奴》不团圆的结局、《白门楼》吕布的被杀、《群.借.华》人物的勾心斗角等,都具“方”的特征。然而不管怎么说,京剧的总体和主流是“圆”。在这中间,梅派艺术“圆”的特征更加突出、更加典型:在艺术表演的目的上,突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劝人为善,提倡中庸之道、和为贵;在表演的对象上,人物正面而善良,雍容大度,端庄美丽;在表演的手法上,更是“圆”字当头,赏心悦目,美感非常。梅派艺术“圆”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试述之:

一是含起伏于平缓之中。许多剧种包括京剧的其它一些流派,在表演人物情感时,往往形神并重、同步,甚至形重于神。设计了大量火爆、惊险、怪异以及挑逗的动作,以取得哄动或刺激效应。例如,在表演人物的怨恨时,大幅度的舞蹈动作,疾速的水袖甩动,配以发泄式的行腔、念白,把舞台气氛推向白热化,观众也随之进入紧张、压抑的情感之中。梅派则不然,情感表演的形、神两个方面,重在“神似”。比如,《西施》中人物在表达“青春易损”、“红颜空有亡国恨”的心境时,《穆桂英挂帅》中人物在表达“小儿女探 军情尚无音信”的担心时,虽然心潮起伏,但行腔、台步却极为平缓。再如《抗金兵》中人物数度表达“恨金兵”的心情,《生死恨》中人物历尽磨难、屡遭迫害,可谓刻骨铭心,但在行腔或身段中并未有大幅度的起伏。

二是寓意浓于典雅之中。梅派所表演的人物,不乏爱情专诸、一往深情、矢志不移者,领略其境不可谓不刻骨铭心、感天动地,梅兰芳在表演此类人物时都崇尚典雅、避免失态。如《俊袭人》中人物对“呆公子”多情意浓、《洛神》中人物对雍邱王旧情难忘、《西施》中人物对“眼中人”日夜思念,梅大师在表演时均以含蓄深沉的唱腔和自重端庄的身段来表达。即使是《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先是应皇帝之命,侍宴百花亭,充满期待,后是皇帝不守信用,驾转西宫,从而充满怨恨。梅在表演剧中人经历的这个变化过程中,既未显得起先时的得意轻佻、望眼欲穿,也未出现失宠后的妒恨失态、怨言连篇。三是置情动于形静之中。动与静,以静为动、以静寓动是梅派突出的表演手法。《太真外传》中人物被皇帝逐出宫门,一曲“二黄”怨而不怒;马嵬之缢,成了屈死的冤魂,一曲“反二黄”平静而出。并未像别的剧种或别的流派表演的此类人物,大幅度翻滚、甩袖、疾步,高强度的念白、行腔。《生死恨》中大段“二黄” 唱腔在夜纺中进行,如诉如泣、悲之不极、愤之不火、痛之不绝、冤之不憾,真乃绝唱!

四是表丽美于端庄之中。梅派剧目中人物多美貌女子。在梅先生的表演下,均美而不俗、丽而不艳、俏而不妖、娇而不佻。《贵妃醉酒》中杨贵妃有“沉鱼落雁” 之美、“闭月羞花” 之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故“三千宠爱一身专”,可谓春风得意。然而梅先生饰演的杨贵妃决无妖媚、挑逗、狎邪之感。以端庄表美,崇尚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是梅派表演艺术的一大特色。再如《洛神》中甄妃化为洛水之神后,在洛水之畔与雍邱王相会,深沉含蓄,意味深长,令人美感非常。

五是抒激情于深沉之中。《霸王别姬》中人物面临楚军败局已定忧心如焚,《凤还巢》中人物面对继母露骨偏心而敢怒而不敢言,《西施》中人物身陷吴宫,报国无期。这里各有一段“南梆子”翻高行腔,但均不显得声嘶力竭、歇斯底里,而是表露得体,无火爆之感。《穆桂英挂帅》中责文广、《生死恨》中骂胡儿、《宇宙锋》中斥昏王,均没有出现连珠炮式的行腔。《宇宙锋》中赵女对父亲寡廉鲜耻行为的对抗,以“反二黄慢板”行腔表达之,这是其它剧种和流派中难见的。

梅派艺术是“圆”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该艺术核心部分的唱腔,更是充分体现了“圆”。唱腔及行腔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圆”,以及如何体现“圆”,却是很难具体表述的。一幅画,人们至少可以看出画中的人物、山水或别的什么东西,尽管这仅仅是表像的,但对于音乐来讲,用书、画的方式连表像也难以表达。对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问题,至今未见有专著问世。与梅先生合作几十年的著名琴师徐兰沅先生有一口诀:“行腔不做作,寸劲适当足;音节要相连,不叫板捆住。少用棱角式,重要在满足;非真也非虚,似有也似无。明缓暗偷气,内中皆有骨;脱尽摩仿处,现出真面目”。这段口诀比较生动形像,对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作了总体概括。对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的具体表述,限于笔者水平的肤浅,只能作如下一鳞半爪的表述:

一、旋律质朴,流畅自然

多年来,笔者用心反复聆听和研究了梅派唱腔的几乎全部,对主要唱腔基本上做到了熟知。但至今尚未琢磨出梅派唱腔的旋律特征,难以确认什么是可以打上“梅记”标签的所谓“旋律模块”(虽然梅先生一生首创了许多新腔即新的唱腔旋律),就旋律本身,笔者觉得无从探寻“梅味”。许多流派创始人(例如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是有其身流派唱腔的特征旋律的,唯有梅先生,他创造的无数新腔都化入了他的唱腔体系中,很难单个认定什么是他的特征旋律。这是不是引证了梅先生所说的“对于舞台上的艺术,一向是采取平衡发展的方式,不主张强调出某一部分的特点来的,这是我几十年来的一贯作风”。梅先生的演唱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具有端庄娴雅的古典美,平和中正、圆熟匀称、蕴藉流畅、恰到好处。

我认为,领略梅派唱腔的特点,必须在总体上把握,必须在熟知梅的大部甚至全部唱腔的基础上,才会对其旋律特点有所领悟。而企图走捷径,设想从众多的唱腔旋律中找出小段或音节来贴上梅腔的标签,这种方法看来是难以取得成功的。我觉得,梅派唱腔旋律不是众多“模块”的排列、堆砌,而是浑然一体的整体架构。梅先生主张:歌唱音乐,结构第一,如同作文、做诗、写字绘画、研究布局、章法,因而繁简、单双安排得当,工尺高低衔接好比上下楼梯必须拾级而登,顺流而下,才能和谐酣畅,要避免几个字:怪、乱、俗等。梅派唱腔艺术整体的形成,是在前辈艺术家陈德霖、时小福的艺术基础上,吸收了王瑶卿的艺术之长,逐渐磨去了过于方正的棱角之处,以自己的润腔方式和行腔规律,创出了从容含蓄、韵味醇厚的唱腔体系。他从不用任何加“花”的手段,如颤音、滑音和装饰音,也不行险腔和怪腔,也不强调使用闪、垛、顿、拖等讨俏的技法,而是使其自然流畅。已故著名梅派票友包幼蝶先生认为,梅派唱腔有单纯朴素、大方自然、明朗圆满、干净利落、吐字清楚、虚实分明的特点。他在研究梅派行腔、润腔方面造诣极深,独创了一套能充分表达梅派行腔、润腔要领的记谱方法。常州已故王(少卿)派琴票朱正修先生宗梅、研梅数十年,他在生前给我的一次来信中谈及了梅派“摇板、“散板” 唱腔的特点和规律:第一、每个唱字大部分只有一个主音,个别字有装饰音,但装饰音很短,不能唱得太长,有的人虽然腔唱得不错,但装饰音不对,或唱得太长,这样就面目全非了;第二、不管唱腔每个字上有否装饰音,都是每个音节用柔的圆弧唱法相连,这往往是有否“梅味” 的要点;第三、每个字之间是紧紧连接,不能拉得太开;第四、“摇板” 腔的 最后不要拖得太长。朱先生的这些描述虽然是针对梅派“摇板”、“散板”唱腔来说的,但我认为,其精神实质的有些方面同样适用于对整个梅派唱腔的描述。梅派唱腔易学难工。易学的原因在于唱腔的旋律比较通俗、流畅、大众化,没有险腔和怪腔,因而比较容易学,单就某一唱段旋律的掌握,恐怕用不了多大功夫;难工的原因在于其难以捉摸的特点,出“梅味” 的行腔、润腔技法难以掌握,难得要领。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学梅者感到梅腔平淡无味而丧失兴趣,再加上梅腔极少讨俏的“花腔”和卖弄嗓子的“高腔、“险腔”,因而导致一些原先爱好梅派的人半途而废地改学别派。

梅兰芳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十分重视旋律及板式的布局,一以贯之地体现自然、匀称、美感。长达二十四句、近二十分钟的《洛神》“西皮”唱段,由一句“导板”、五句“慢板”、六句半“原板”、四句半“二六”、五句半“快板”和一句半“散板”组成,是“西皮”完整的成套唱腔。而且在“原板” 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句后,分别依次插入“回回曲”、“山坡羊”、“万年欢”、“一枝花”和“香柳娘”五支伴舞曲牌,使这段通篇无高腔、奇腔的长篇唱段在美妙幻境、轻歌漫舞中结束,并未使使观(听)众感到冗长、乏味。

二、谱简腔繁,主辅相引

京剧唱腔曲谱会因记谱方法的不同而导致同一唱段曲谱的简、繁之别,然而如果用同一种方法记录旦角

不同流派的唱腔,则梅派唱腔的曲谱会显得相对简单,其原因在于梅派行腔、润腔的许多细微之处具有“隐性” 的特点,难以用曲谱、符号来表示,腔繁就繁在这里。而且,梅派唱腔有明显的主、辅音

之别,尤其是落字音与非落字音之间,主、辅之别更为明显。例如:“西皮慢板”中各旦角常用的旋律:5653 61│16(25)7 7 6(765 366)│,如果是“十字句”唱词,则第一音节中眼的5、末眼的6和第二音节头眼的7为落字音。梅在唱法上通过轻重、时值的处理,重点突出这三个主音,其它音则处理得比较轻微、短促,主辅之间形成突出主音的“弧”,故在记谱时甚至可以把辅音记成主音的装饰音,曲谱相对简单就突出出来了。而其它流派就不同了,例如程派对同节拍的诸音在力度、时值的处理没有明显的主、辅区别,而尚派的处理方式则更不相同,主、辅音力度的处理,甚至有轻重倒置的现象。我认为,不同流派在演唱上表现出来不同风格和特点,主要在于润腔方法的不同,而主辅音处理是润腔的方法之一。就演唱角度论,有些艺术家把创造新的流派的重点不是放在创造新腔上,而是着眼于创造一种新的润腔方式,于是出现可以用同一旋律唱出不同流派特色的情况,甚至可以把这一流派的代表作通过改变润腔方式,变成另一种流派。研究一下张(君秋)派与梅派唱腔,其旋律走向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明显区别的在于润腔方法的不同。甚至一曲梅腔经他一唱,就变成了张派味。他生前演出过许多梅派剧目,唱腔旋律基本未改,但经他一唱,“梅味”变成了“张味。”

在出字行腔上,梅派对主辅音的处理,是非常讲究层次的。比如《西施》中“月照宫门第几层”中“层”的行腔:6层506 725 ˇ6 6 6 6│6 66 5066 466 2.323│5(643)2.323 554.5 631│ 5 5。(曲谱中夹注的唱词不占时值,唱词均注于紧靠的落音后。下同)。每个节拍的第一个音一般可处理成主音,其它则可以辅音处理,对其中的一些辅音甚至可用省略的方式让伴奏去带过。当然,还要注意板眼、节奏的强弱、轻重。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频率平缓,连弧推进

梅派声腔显示的音频,较为平缓,很少大起大落。它的精彩之处往往不在于频率的畸高畸低、突快突慢,而在于“处事不惊”,“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其频率连线呈平缓推进的连弧形。不像有的流派呈“锯齿形”或“颠跳形”。音频的连弧推进是形成梅腔“圆”的艺术的一大因素。例如《霸王别姬》“南梆子” 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一句,“看”之腔为 3 3 2,形看成了从高到低的上弧(这里从高到低的连弧称上弧,为“⌒” 形,由低到高称下弧,为倒“⌒” 形);“大” 之腔为 3

1、大形成从3到1的上弧,1有后装饰音7,形成了对下一个弧呼应连接的态势;“王”之腔为 6 5 6│3 ˇ6.6 5 6 5│,6 5 6│3王由一个下弧和一个上弧组成,一个“小气口”后,行6.6 56 5之腔,同样是一个下弧和一个上弧;“在帐” 之腔3 6 5│3 5,在 帐先是一个上弧,然后紧接一个下弧;“中”之腔 7 6,其中6中有一个前装饰音2,形成了一个上弧;“和衣” 之腔7.6 7.6 5和 衣│6,由两个上弧和一个下弧组成;“睡稳”之腔6 3 5│6─,睡 稳依次由一个上弧、一个下弧、一个上弧组成。必须注意,有时弧间虽然有“气口” 断开,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呼应、连续推进的态势,即使弧中断开,也呈平滑相连之势。连弧行腔,往往大弧套小弧,大弧带小弧,小弧引大弧,小弧推大弧。

梅腔不仅两个音或数个音用连弧,而且对单独一个音也常常用“打弧” 的方法唱。我们知道,主音加装饰音实际是打弧,尾音也是打弧。包幼蝶先生的《太真外传》曲谱,就是用弧线表示装饰音和尾音的,还用弧线表示音的高切入、低挑出,非常直观、形象,有的音还用“s ”弧表示。例如“西皮原板”中“拽长袖”的“袖”字落5,需高切入,就用“╮”形弧表示;“南梆子 中“凡尘”的“凡” 字落1,需低挑出,就用“╯”形弧表示。“二六”中“挽翠袖”的“袖” 字落

7、“弄影”的“影”字落

6、“乱迸”的“迸”字也落6,都要打“s” 弧,“空中

”的“中”字落6,先高切入,紧接着打“s”弧,唱准了十分动听。《贵妃醉酒》是一曲优美的绝唱,这不仅在于旋律设计的精到、独特——通篇用“四平调”,更在于梅先生高超的润腔手法,使人感到分外动听、悦耳。这出戏的第一段唱,梅先生在“海”、“轮”、“转”、“见”、“兔”、“空”、“恰”及“娥”字的行腔中,用2365、3565、3532旋律进行“弧圈”式润腔的方法,活现出一轮明月当空的夜色美景,令人陶醉、神往,也把杨贵妃心旷神怡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小腔细腻,规律可循

唱工技巧中有许多不为人注意的小腔(徐兰沅先生称小音法)。行腔时用好小腔,犹如琴师的手法一样,在特定的地方运用小技法能起到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神妙作用,犹如天空行云、清溪流水。

梅先生的小腔十分丰富、细腻,并有规律可循。归纳他的小腔法大致有颠、挑、压、落、断音等。

颠音。比如《凤还巢》有这么一句“散板”“老爹爹知道了定然的不依” 唱腔 :5(老)1(爹)1(爹).2 65 3(知)3(道)5 6(了)3(定)5 5(然)5(的)5(不)35 7(依).6 5 “ 5 5 ”‖引号中的两个装饰音,便是颠音。从7.6 5起用5音延长到结束,如果不将5音颠两下,就不生动;《坐宫》“导板”“夫妻们”唱腔:2(夫)1(妻)1(们)6 1-2-“ 2 2.3 ”7 6,2音到转腔时,用双颠(引号中)做准备,这样能使腔儿互有呼应,承转自然;《宇宙锋》中一句“散板”“抓花容” 腔 :3(抓)-2(花)2(容)6 1 2-2.1 6 1.1 6 1 2-“ 2 1 1- ”,采用了 “一挑两颠” 法:2 为一挑;1 1为两颠。不仅使唱腔得以美化,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感情。

挑音。梅腔中的音往上行谓挑音,有不花而干净的特征。《凤还巢》“南梆子” 中的“反将她”一腔为6(反).1 6.1 │“2(将).5” 32 1(她)6 1│,引号中的5音,就是从2到5的挑,这音要直上,不加任何装饰,听起来淋漓尽致。《洛神》“慢板”中“乘清风”的“乘清”两字的腔为5(乘)1(清),5音有后装饰音3,1有前装饰音2,这两个装饰音也要用挑的方法唱。

压音。为了分清唱腔的层次,增加人物的妩媚情感,在拖腔中用压的办法,这样会感觉到腔虽长而不散。《天女散花》“二黄慢板”中“长夜冥冥”的第二个“冥”字腔为7(冥)-7-│“7”,引号中的7音就是压音。这种情况比较多。再如《黛玉葬花》“西皮慢板”中“扑绣帘”的“帘”字腔3音拖一板后用了一个 3音,这也是压音。

落音。在唱腔的一个段落之处(无论是半句还是整句),在腔尽结尾的一刹那,要有落音或断音。梅派行腔要求“落”要柔美,“断”要干净。应当注意,“二黄”句句有“落”音,“西皮”则 有“断”有“落”,“落”得要自然,“落”音也叫“尾音”。比如《西施》“二黄导板”转“慢板”共四句中有多次落音,“水殿风来秋气紧”的“紧”,行腔到2-,2音延长以26结束;“月照宫门第几层”的“层”,行腔到5 5,5音延长以63结束;“十二栏杆”的“杆”,行腔至 1,1音延长以26结束;“俱凭尽”的“尽”,腔至6 6,6延长以26结束;还有“独步虚廊夜沉沉”的“沉”、“何年再会眼中人”的“人”,其末腔分别延长均以63结束。应该明确,一旦落音,就必须打住,不能再拖泥带水。腔的结尾还有一种似有似无的“尾音”,比如《太真外传》“二六”唱段中“挽翠袖”的“袖”字,腔末5音应有一个尾音3;“落盆心”的“心”字,腔末1音应拖一个尾音6。该剧“原板”中“寒黄素英”的“黄”,腔末6音应拖尾音3。经笔者对包幼蝶《太真外传》曲谱的初步研究,腔末尾音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1的尾音为6;2的尾音为3、6;3的尾音为6;5的尾音为6、3;6的尾音为3。不过,不是所有腔末音都有尾音,尾音不能滥用,这要根据需要,也不能太长或太明显,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断。“断” 是梅派行腔的又

一个要领。何谓“断”,就是至此打住,不要拖泥带水。比如《宇宙锋》“老爹爹发恩德” 腔:5(老)1(爹)│6ˇ7(爹)6(5 36)│2(发)2(恩)376 5(德)65│,第一个“爹” 行腔到

6、第二个“爹”行腔到

6、“德” 行腔到65,都要打住,不能拖沓。《穆桂英挂帅》“导板” 中 “大炮三声”的“炮”字,行腔到7 6时,就要“断住”,继续拖或加其它花腔,就是画蛇添足。“断”的情况在梅派唱腔行腔中极多,需要认真领会和掌握,灵活运用。

五、字腔一体,贴切新颖

梅先生精通音律,吐字讲究五音、四呼、四声,但不拘泥,在字音与唱腔的相互衔接一体上,十分讲究。他以皮黄的唱法为底功,在这个基础上又吸收昆曲的唱法,字咬得灵活、清真,他唱每一个字都是出口就由字头转到字腹,听起来非常自然,接近生活。梅先生在字腔处理上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认为: 其

一、阳平高唱。阳平的京音调值是35,湖广音调值是213,韵白调值是45。按常规,阳平高唱容易形成倒字,(阳平的调性,京音是“中升调”,湖广音是“降升调”中州韵是“中降调”),因而,旦角中的其它流派例如程派一般是不高唱或尽量避免高唱的。程砚秋先生的咬字,多湖广音,多取法于余叔岩,故行腔有含蓄不尽之趣;而梅先生咬字京音较多,具有亲切、活泼之感。梅先生敢于创新,他的阳平高唱形成了唱腔上的许多亮点和精彩之笔。例如《女起解》“反二黄慢板”首字“崇”、《三堂会审》“散板”首字“来”、《黛玉葬花》“西皮慢板”中两句的首字“随”和“红”,等等,均用的是高唱法。他在句首第一字的阳平字用高唱法比较多。不仅如此,对句中的阳平字用高唱法也比较多。例如,《太真外传》“二六”唱段中三组阳平字:“前来”、“蟾蜍”、“嫦娥”,均用全曲最高音唱出,形成了整段唱腔的风格之一。

其二、京音化趋势明显。梅先生在推进京剧音韵京音化问题上一直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他在传统声腔与现代汉语音的结合上不乏成功范例。比如,《霸王别姬》“南梆子”中有二十多个去声字,其中“睡、外、步、落、色、适、听”等字就是用的京音;梅先生在晚年创作的《穆桂英挂帅》,京音化更加明显其中的“非、娘、女、我、猛、飞、戈” 等字就不上口,这出戏的唱词相当大的部分用的是京音,“大炮”的“大”字用京音唱就非常突出,一般艺术家都上口的“戈”字(上口读guo),梅先生唱京音ge音,这是少见的。其

三、归韵方法独特。早先的艺术家在字的归韵收声上,总是把一个字的切音(字头)唱得长,本音(字腹)出现却很短暂。如“王(wang)”字把“乌(wu)”音的时值放得长,而字腹a却连同wang音在很短时值内出现,这不仅不能发挥字腹元音发声的优势,而且弄浑了字音。梅先生改变了这种归韵陋习,他唱每一个字都是一出口就由字头转到字腹,然后以字腹行腔到韵尾(收声),听起来自然贴切。

其四、字调运用灵活。四声声调用得正确与否,牵涉到“倒字”问题。一些艺术家为了避免“倒字”,往往在唱腔设计上放不开手脚,宁肯唱腔有所缺憾,也不愿出“倒字”。梅先生却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方法,他在与他的“班底”研究新腔时,常常遇到唱腔旋律与词意内容很得体,但唱起来个别字音却唱倒了,如果把这个字音扶正,唱腔旋律的完整顺畅又受到了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用“小音法”技巧予以扶正。如果这种方法不奏效,就用“先正后倒”或“先倒后正”的办法进行纠正。例如,《霸王别姬》“西皮原板”中“且放宽心”的“心”是阴平,须高唱,如果简单从事就唱成5(且).6 32 3(放)05 61│6 35 6(宽).1 23│5(心),(“且” 落第一音节板上的5,“放” 落第一音节中眼的3,“宽” 落第二音节中眼的6,“心” 落第三音节板上的5),这样的处理确实没有“倒字”,但梅先生觉得这个腔枯竭得很。于

是就改成5(且).6 32 3(放)05 61│6 35 6(宽).1 43│ 3(心)2 03 436 33│5(“心” 落第三音节板上的3,其它字落音不变),这样处理“心” 字出口是倒的,但在最后以5音收腔,“心”音又归正了,唱腔比前面的动听多了。梅先生创腔并不完全“以字就腔”,也不完全 “以腔就字”,而是要在腔能够完美表达人物情感并实现唱腔自身美感的前提下,才“以腔就字” 或 “以字就腔”。这里补充一下笔者对“小音法”扶正的理解:《女起解》“流水”有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苏” 落2音,“三” 落1音,而这两个字均为阴平字,如果不加处理,“三” 就容易误唱成上声的“伞”字,有倒字的味道,如果在1音上加装饰音2,成21音,即可避免;再如《霸王别姬》“二六”“且听军情报如何”一句,“军情”两字一阴一阳,但都落6音,不加处理,阳平的“情”变成了阴平的“清”,也倒了,如果在“情”的落音6上,加前装饰音5,变为落56音,则可避免这个问题。

六、嗓音宽亮,宜带厚实

梅派韵味的形成,嗓音因素也很重要。对于每个人的嗓音,固然有自然因素,但很大因素却取决于如何做到科学练嗓、科学用嗓。梅先生的嗓子属宽亮型,同时比较厚实饱满。徐兰沅先生说:“按京剧旦角的嗓子分类:一是宽亮嗓子;二是立音嗓子;三是闷音嗓子……,立音嗓子像当年的陈老夫子德霖先生,现在的尚小云先生。闷音嗓子如程砚秋先生”。宽亮嗓子音色宽圆而亮,立音嗓子尖细而高,闷音嗓子厚而发暗。我们在票友活动时,发现有的人总喜欢定高调子,西皮要定F调,二黄要定降E调,甚至更高,从而造成发声尖而细,这可能就是立音嗓子;还有一种情况则相反,定调要比标准音低一度甚至更低,这可能就是闷音嗓子。这两种嗓子均不利于形成梅腔特色。

我们看到戏校的学生练嗓往往是用两个音:i和a。前者练高音,后者练宽音。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发i声即“衣齐辙”的字音容易拔高(比如《洛神》“西皮导板”第一句中“屏翳”的“翳”字);而发a音使“发花辙”字音拔高则较为因难(比如《打渔杀家》“西皮导板”中“海水发” 的“发”字)。要注意i和a音的同步发展,否则难以达到嗓音圆润的效果。据徐兰沅先生讲,梅先生在演出前或演出的间歇中,总喜欢哼唱《贵妃醉酒》中的一句“导板”:“耳边厢又听得驾到百花亭”,实际上他在有意识地保持宽亮型嗓子。这句唱词中“驾”和“花”字的韵母为a,而“厢”和“到”字的韵腹也为a,从这件事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练嗓的重要。

有人讲,张君秋先生的嗓音是“枣核形”,如果这个比喻成立的话,则我把梅先生嗓音比喻成“橄榄形”。有志练就梅韵的人,就要在行腔发声时要有使自己嗓音成为一颗“橄榄” 的意识。要注意不是一片“橄榄”,而是一颗“橄榄”;“橄榄”两头不是尖的,不是又瘦又长又尖的“纺缍”。这些比喻可能是不恰当的,这儿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笔者涉题太大,深感以上阐述实为皮毛,且多谬误、臆断,谨请老师、同好不吝赐教。

第二篇:京剧唱腔知识教案

京剧唱腔

一、什么是唱腔

唱腔,汉族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指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如歌谣体、曲牌体)的演唱法的总称。重金属音乐中,有一般通俗歌曲唱腔、死亡金属或黑金属的低沉咆哮式嘶吼唱腔等。

二、基本唱腔

唱腔(京剧)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由唱腔、打击乐、曲牌三个部分组成。

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为主。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二

六、流水、快板。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板式仅二

六、散板、摇板。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板式有原板、慢板、导板、回龙、散板、摇板,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加的二

六、流水、快板等。二黄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2”定弦变为“15”定弦)是反二黄。与二黄相较,降低了调门,扩展了音区,曲调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强,更适于表现悲壮、凄怆的情绪。反二黄的板式与二黄相同。另有四平调,也叫“二黄平板”,由吹腔演变而来。板式只有原板、慢板两种,但曲调灵活,能适应不同句式,可表现多种感情。不论委婉缠绵、轻松明快或沉郁苍凉,都可使用吹腔,旋律与四平调相近,伴奏用笛子。原是曲牌体,逐渐演变为板腔体。唱腔中伴有过门。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高拨子,亦称“拨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调之一。原用弹拨乐器伴奏,后改用胡琴。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曲调昂扬激越,适合于表现悲愤的情绪。以上诸腔为各行角色所通用,仅在发声、音区、唱法上有所不同。另有一些唱腔属于特定角色行当通用。如南梆子从梆子演变而来,仅旦角、小生唱,曲调委婉绮丽,适于表达细腻、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导板、原板。娃娃调(西皮、二黄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一用之。南锣及其他杂腔、小调,为丑角、花旦专用。

三、结合演唱

在戏曲音乐结构中,声乐部分是它的主体。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认为人声歌唱比器乐伴奏更为亲切动人,更易唤起观众的理解与共鸣。其原因在于乐器所奏出的音乐,虽然也能传情,却不能表意。戏曲音乐刻画人物形象,主体依靠声乐,即优美的唱腔与动人的演唱。戏曲中无论演唱的是曲牌还是板腔,都可以分为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和戏剧性唱腔。抒情性唱腔的特点是字少声多,旋律性强,长于抒发内在的感情;叙事性唱腔的特点为字多声少,朗诵性强,适用于叙述、对答的场合;戏剧性唱腔多为节拍自由的散板,节奏的伸缩有极大灵活性,因而长于表现激昂强烈的感情。这三类曲调的交替运用,构成了戏曲音乐变化多端的戏剧性。中国戏曲有很多传统剧目,其所以能在舞台上久唱不衰,主要得力于其中脍炙人口的唱腔。

戏曲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在演唱上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清晰准确地表达字音与词义,是唱功的第一要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演唱一般包括发声、吐字、用气、装饰唱法等。其目的在于表达戏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唱出曲情,以情动人,才是演唱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唱与念,是戏曲声乐的两大组成部分。历代有成就的演员,皆是唱念俱佳。唱念字音是表情达意的基础。汉语四声字调,抑扬顿挫,也是念白音乐美的基础。各种念白形式,如京剧的韵白、京白、方言白,就是语言与音乐的不同程度的结合。

戏曲众多的演员,在演唱上的贡献,莫过于唱腔上的流派创造。演员和乐师在本剧种腔调基础上创造的流派唱腔,更具有音乐作曲的实践意义。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与琴师徐兰沅合作创腔,就是典型的事例。京剧中旦行的梅(兰芳)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老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越剧中小生行的尹(桂芳)派、范(瑞娟)派,旦行的傅(全香)派、戚(雅仙)派,都是在唱腔艺术上享有声誉的流派。

四、京剧唱腔

西皮:戏曲腔调,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一般认为出于梆子腔,明末清初秦腔流传至湖北襄阳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成襄阳调,后称为湖广腔,又称西皮。西皮腔流传亦甚广,湘剧、桂剧等中称为“北路”,粤剧中称为“梆子”,滇剧中称为“襄阳调”。京剧西皮则是早在乾隆四十四年秦腔演员魏长生入京后,在徽秦合流的基础上,于道光年间湖北演员王洪贵、李

六、余三胜等入京,带来所谓楚调,再一次促成徽汉合流而形成的。西皮腔属板腔体,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抑扬扬格,即所谓“眼起板落”。旋律多跳进,曲调起伏跌宕,节奏形式多样,速度较快,胡琴定弦为la,、mi,唱腔最后大多结束在宫音上,具有宫调式的特征(旦角为徴调),与二黄相比,具有高亢、激越、活跃、明快的情调特点,又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的情感。西皮的板式类别丰富,有“原板”、“慢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导板”、“摇板”、“散板”等,也有反调。

二黄:京剧唱腔的主要腔调之一。原系清初在长江中下游,即今天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带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声腔。其渊源众说不一。一说系由明末清初的弋阳腔,经吹腔、高拨子、四平调发展成为二黄腔。一说系由安徽的石牌腔(吹腔),传至江西宜黄而成宜黄腔。从声腔曲调上分析,两者均与京剧二黄有某些共同点,说明彼此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湖北、安徽等省地处我国腹地,为我国几大方言及各次方言区的交接地带,即除较靠南的粤语、客家话、闽南、闽北话以外,是北方话中北方、西北、西南、江淮四个次方言和吴语、湘语、赣语的汇集点,很易极变腔调,成为近代我国声腔产生的摇篮。二黄腔流传甚广,涉及南部大半个中国。赣剧、湘剧、桂剧、粤剧等称为“南路”,川剧、滇剧等称为“胡琴”。京剧二黄则为18世纪末(清乾隆五十五年后)相继进入北京的徽班,经过徽秦、徽汉两次合流而形成的。二黄腔属板腔体,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扬扬扬格,亦即所谓“板起板落”。旋律多级进,曲调流畅平和,节奏较稳定,速度较慢,胡琴定弦为Sol、re,唱腔最后大多也结束在此两音上,具有商调或商、徴结合的调式特征。与西皮腔比,具有低回凝重、稳健深沉的情调特点。二黄板式类别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导板”、“散板”、“摇板”“垛板”等,并发展出庞大的反调系统,称为“反二黄”。

反二黄:京剧曲调。在二黄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调式交替和暂转调,形成双重调式性或直接转入上五度宫调系统,直至形成独立调性的唱腔结构,谓之反二黄。胡琴定弦由二黄的sol、re变为反二黄的do、sol,音高不变,唱名变化,前者内弦唱名变为后者外弦唱名,故得反调之名。反二黄板式结构与二黄相同,板式也比较丰富,有“原板”、“慢板”、“导板”、“散板”、“摇板”、“垛板”等。反二黄成套的唱腔中,导板有时借用二黄的,然后由过门转入反调,其间可见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反调形成的轨迹。反二黄上下句落音和二黄基本相同,但由于旋律的高低对比,变化,使落音较灵活。反二黄的音域相对比二黄宽,旋律迂回曲折,跌宕有致,不仅鱼油中低音区低回深沉的情调,更有高音区悲愤激励、苍凉凄楚的情调,尤其是大段的成套反二黄唱腔,常成为京剧唱腔中最具特色的、表现力最为丰富的唱段。

四平调:戏曲腔调,京剧中亦称二黄平板。四平调的结构,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其上句为扬抑扬格,下句为抑扬扬格,加上词组内各字的节奏交叉,它兼有西皮与二黄的结构特点。从调式上看,上句落re、下句落do,和西皮相同。从旋律及过门特点上看,又和二黄接近,这些均和它的历史渊源和产生流行之地有密切关系。四平调板式有原板、慢板两种,并用二黄同类板式的过门。胡琴定弦亦和二黄相同。四平调的特点在于句法变化比较复杂,因此常可以容纳不恨规则的长短句子,可以是轻快飘逸、闲散叙事的,也可以是委婉缠绵、华丽多姿或苍凉愤切的等等。著名的唱段有《贵妃醉酒》中的“海岛冰轮初转腾”,《锁麟囊》中“怕流水年华春去缈”,《西厢记》中“先只说迎张郎娘把诺言来践”等。

高拨子:戏曲腔调,源自于徽调中的拨子腔,于明末清初时,南来的西秦腔和当时安徽流行的昆弋腔等腔调融合演变而成。主要继承了梆子腔高亢激越的特点,但旋律情调则显得高亢中带有悲愤,激越中带有苍凉,和梆子腔有所不同,显然受了徽调中其它南方腔调的影响。京剧高拨子用大筒胡琴伴奏,定弦do、so,具有二黄反调的情调特征。其板式有导板、碰板、回龙、原板、散板、摇板、垛板等。尤其是垛板,节奏铿锵,旋律跳动结集,后拉长腔,听来别有一番风味。著名的唱段有《徐策跑城》中的“忽听家院一声

禀”,《杨门女将》中“风萧萧雾漫漫”,《野猪林》中“一路上无情棍实难再忍”等。

南梆子:京剧曲调,梆子腔的南化,其结构特征以七、十字句三个词组首字为标志,为抑抑扬格。比西皮多一抑格,因而比西皮更接近梆子腔。南梆子有导板和原板,且只用于旦角与小生。南梆子旋律和情调与西皮相似,然而它更妩媚柔婉、明快秀丽,因而抒情性更强。胡琴用西皮定弦,过门除前奏的前半部分有其特征外,后半部分及小过门均和西皮相似。著名的唱段有<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春闺梦》中“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望江亭》中“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等。

吹腔:戏曲腔调。渊自于徽调中的吹腔。于明末清初时,由弋阳腔演变成四平腔,后又受昆山腔影响而成。旧名枞阳腔、石牌调、安庆梆子、芦花梆子。其结构最初为联曲体,后受青阳腔滚调影响,发展为接近板腔体的七、十字句的形式。吹腔仍保留着历史上用笛伴奏的传统,板式以一板三眼为主,但有一种被称为“批”的腔调,是一板一眼的。另有散板。吹腔曲调悠扬动听,流畅温和,表现的情感亦较多样。

娃娃调:京剧曲调,本为娃娃生所唱,后亦用于其它行当,属西皮腔系,为快三眼板式,结构和西皮同类板式相同,唯调门较高,演唱音区也相应提高,曲调更为高亢激昂,有时也显得迂回华丽。老生、小生、老旦均可唱娃娃调,旦角有时反串小生亦唱娃娃调。著名唱段如老生《辕门斩子》杨延昭演唱的“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小生《四郎探母·巡营》杨宗保演唱的“杨宗保在马上忙传将令”、旦角《铁弓缘》陈秀英演唱的“母女们走慌忙阳关路上”等。

第三篇:《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

教学目的:

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重点了解京剧唱腔以及它们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京剧唱腔。

教学难点:掌握唱腔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教具:多媒体音像设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运用直观法(在上课前十分钟里放一段京剧),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是什么剧种?(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京剧唱腔联奏》。

你为什么得出老师放录像的剧种是京剧的结论?你了解京剧吗?你知道京剧一些名家的名字吗?你知道京剧一些特别有影响的剧目吗?你会演唱几句京剧唱段吗?你知道京剧在世界戏剧表演领域的地位吗?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点,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京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其意义不仅是了解一个戏曲剧种,更在于加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三百多种。京剧乃其中佼佼者。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二、新课讲授:

京剧是由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京剧音乐在所有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占重要的地位。京剧唱腔是京剧音乐的中心,唱腔是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京剧唱腔具有旋律性强,优美抒情,富于变化和对比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同学们注意:京剧唱腔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西皮腔——西部甘肃、陕西等地的秦腔流入湖北演化而成。

二黄腔——起源于南方。(有人说湖北、有人说安徽、未有定论)。两类不同的声腔有着不同的特征,反映在节奏上和所表现的情绪上。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这两段唱腔,那就是通过两段唱腔的对比,你认为西皮腔的节奏和二黄腔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曲调所表现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西皮的旋

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京剧唱腔联奏》,了解了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通过这次京剧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粹”京剧。

第四篇:(简案)行云流水般的京剧西皮唱腔(精选)

(简案)行云流水般的京剧西皮唱腔

作者:张腰蜜(作者“ai”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论坛社区版主)

配图: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编者风信子

教学目标:

1、能分辨出京剧唱段中的西皮流水唱腔

2、能分辨各唱腔的行当

3、会模仿各行当的运声,从而对京剧的唱腔产生兴趣

教学设计:

一、《京调》音乐元素的来由

欣赏《京调》,学唱主题一,为什么叫京调?

欣赏《苏三起解》,特别学唱第一、二句

对比欣赏《京调》主题一和《苏三起解》,了解京调的作者创作灵感来自京剧西皮流水唱腔中的《苏三起解》,得出为什么叫《京调》的原因。

渗透青衣唱腔特点:假嗓、高、亮、清丽、柔美

二、欣赏各流水唱腔

《断密涧》 渗透老生和花脸的唱腔特点:老生 本嗓,苍劲,清晰

花脸 本嗓,脑后鼻音重,粗犷豪放

〈坐宫〉 巩固旦和老生的唱腔特点

〈打龙袍〉老旦的唱腔特点: 本嗓,似老生的苍劲,有青衣的柔美,音调比青衣等年轻旦角要低

〈红娘〉 旦角中的花旦俏丽唱腔

总结西皮流水特点:速度快,有板无眼,又叫西皮跺板,强调每一拍都是强拍,唱段酣畅淋漓,铿锵有力,常表现悲愤、恼怒或俏皮等激动情绪。

三、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与〈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唱段,辨哪段是西皮流水,为什么?

四、简略学习四大唱法的运声,分辨〈我是中国人〉的行当:花脸 老旦 青衣 老生

五、初习〈我是中国人〉

六、总结学习内容,对下次的京剧学习提出希望。

第五篇:论“京剧唱腔”在中国诗词歌曲中的运用——以《卜算子.咏梅》为例

论“京剧唱腔”在中国诗词歌曲中的运用——以《卜算子.咏梅》为例

摘要:如今我们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呈现着一个发展的态势,民族声乐也不例外,而且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进程之中,更是出现了大量京剧风格的作品,这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一大进步,而且这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与广泛的推崇。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出学习者的个人特点,同时也是对民族声乐学习者综合学习的磨炼与检验。这篇文章以京剧唱腔《卜算子·咏梅》为例,同时借鉴著名教授金铁霖先生的经验之谈,对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京剧唱腔;中国诗词歌曲;卜算子.咏梅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national vocal music als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and in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also appeared a lot of Peking Opera styles of work, this is a big step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and it is also a new field, has received a warm welcome and widespread praise highly.Peking Opera styles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not only can fully display the learner'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and test of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learners comprehensive learning.This article in the Peking Opera singing “bligh operator, xumei” as an example,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famous professor JinTielin Sir,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the Peking Opera styles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study.Key words: Peking Opera singing;Chinese poetry songs;Operator·xumei

前言 1966年年底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这个期间,《卜算子·咏梅》的京剧唱腔被创作出来,回首看看过去,《卜算子·咏梅》唱段已经过了42载了,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没有消失与众人的眼中,而且还在时间的发展中,《卜算子·咏梅》的京剧唱段如陈年老酒一般,愈久弥香。在现代,它受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与广泛的推广,演唱的不仅是京剧演员,而且还有歌唱演员,同时,其受欢迎的程度还可以从网络上的点击量可以表现出来。我很感谢大家对作品的喜欢与热爱,这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肯定,也是对我自身的肯定,对于我而言,有着极大的意义。作品——《卜算子·咏梅》能够让大家喜欢,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与肯定,能够出版并置于《毛泽东诗词唱段精选》的卷首,是我的荣幸。

京剧风格是现代声乐作品在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风格,即京剧与歌曲相结合的民族声乐作品,并且成为各类声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民族声乐者在求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习的一个种类,而如何去学好把握这种新的歌曲风格正是目前民族声乐者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与困境。本文通过将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加之孙玄龄谱写的《卜算子·咏梅》作为例子,来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研究。

一、关于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定义

有人将具有歌曲与京剧二者结合演唱特点的声乐作品形式叫作“戏歌”,当然,也可以叫做“京歌儿”,然而在我看来,这种称法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专业性,难以表达出这种声乐作品的本质及其特点。我认为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是在参照传统京剧艺术的基础和前提上,对民族声乐进行创作的声乐作品形式,如《贵妃醉酒》、《北京是故乡》、《卜算子·咏梅》等作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

正如我们所知晓的,民族声乐的根基是传统艺术,其发展离不开传统艺术,然而,仅仅通过这种方式去演唱京剧风格的声乐作品是远远达不到实际要求的,所以,如何将有关于戏曲的声乐作品的演唱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前进呢?下面我们通过以京剧唱腔的《卜算子·咏梅》为例,同时以自身的演唱经验作为辅助,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咏梅》创作时的环境

1966年底,我创作出《卜算子·咏梅》这个唱段,当时的目的很纯粹,第一是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自己唱,所以想唱就必须要自己去搜寻些可以唱的;第二是由于自身对这首词的喜爱,内心有唱出来的念头。

1966年6月掀起了文化大革命,在这场黑暗的暴风雨下,基本上所有的活动都被压制叫停了。不仅仅是社会出现了各类组织,学校中也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大型组织以及一些小组织,学校中教学等活动自然也就被动中断了,也因此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听到琴声和歌唱。

但是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之中,又开始能够听到歌唱声了,这些演唱活动通过一些组织的保护逐渐发展起来,从小做起,如清唱、小型的演唱活动等,演唱的唱段一般是《红灯记》等,其出现的场合一般是誓师大会、成立会等,而且还有一些毛主席语录唱腔,革命歌曲也被编入演出活动之中。

1966年11月的时候我们开始长征,在我们的这个小队伍中,一共有十来个人,其中有5名是老师,分别是张关正、曹宝荣、吕炯光、杨凌云和我;其他的则是学生,他们分别是张忠义、李树萍、黄乃强、林燕、曲守森、李维康、张竞红以及她的弟弟张乃涵。在长征的路途中,虽然过得并不容易,却也开心,尤其是在演出活动中,我们一起唱戏、唱歌等。但到了灵丘县时,我们被叫回学校了。到学校后一是一片冷清的场景,人们各做各的事,无暇顾及他人,甚至在一些大房间被学生分隔成了好几个小屋子。虽然除却劳改队之外都是自由的,但是却如果没有在搞政治学习,就都是处于一个穷极无聊的状况下。而表演活动也没有更新,一直都是原先的那几个唱段。

在此背景下创作了《卜算子·咏梅》。当时,我自己是有写唱段的念头的,而且由此看电视时看到一个画家的访谈节目,他说的一些话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创作欲望和对美的追求,这是每一个时代中都会有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不管是开放的环境还是封闭的环境,都会产生这种欲望,在开放的环境中能够给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因此可以创作出好作品,但在压抑的环境中,其实也是能狗创作出好的作品的,因为作为一个创作者他有追求艺术的欲望。

只有是历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对于这段话都会有自己的感触。任何时代,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1967年的一件事在我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学校动员老师和学生们加入香山大队中去加入夏收活动,中途歇息的时候,我们就在香山玩乐,途经凉亭的时候我们停下来在那儿休息了,而林燕、李维康、李树萍他们就在凉亭中唱了起来,而且还越唱越带劲,最后长了一个现代戏《黛诺》里边的一段“山风吹来一阵阵”,刚唱完就有掌声响了起来,原来是几个女游客,她们说唱得真好听,希望我们能够再唱一段。但她们不知道的是,这不是样板戏,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是不允许不被容忍的,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婉拒离开。这个场景我印象很深刻,感触颇深。

《卜算子·咏梅》是在一个自由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没有人逼迫,也不是为了活动而写,它只是一个恰好是当时的人们渴求的作品,所以可以说这是《咏梅》能有这么长久的生命力,能够被人们一直喜欢的一个原因。而前面也提到过创作《咏梅》的目的是很纯粹很简单的,客观原因是当时没有新的唱段可以给自己唱,而主观方面则是由于自身对毛主席这首词的喜爱,心中有很强的欲望将其唱出来。

三、唱好京剧风格的声乐作品的意义

时代发展,京剧风格的声乐作品也层出不穷,成为一个受到热烈欢迎的全新的音乐形式,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的体现,同时也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另外,其产生还有利于专业声乐作品的丰富,如民族声乐的演唱和表现方法,能够很好的显现出民族声乐的特点。而作为新时代的民族声乐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是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优秀的民族声乐传承下去的,让更多的国人体验到民族声乐的美,更要推广到世界各地。民族声乐、戏曲唱腔这两者都属于我国的民族艺术,他们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是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所以这两者之间既有异性也有共性。而京剧风格的声乐作品,对于民族声乐学习者而言,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对民族声乐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情感的把握上、发声方法的灵活应用上、表情动作上、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些可以说既是民族声乐学习者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也是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需求。在时间的长河中,我国的戏曲艺术承受住了风雨的打击,发展为一个经典而独特的民族艺术,它是我国民众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与传承,值得我们我一个华夏儿女自豪。如今,我们处于世纪变革的时代,生活节奏快速化,而传统的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忽视,民族声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风格单一等,所以民族声乐与京剧风格这两者结合起来,将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从而使戏曲艺术重新得到传播,而民族声乐也可以在演唱中维护民族风格、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发展。

四、分析“京剧唱腔”在《卜算子.咏梅》中的运用

在京剧风格的声乐作品中的京味也就是韵味,它是演唱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韵味它是通过演唱者的切身体验,达到诗词情感与个人相融合的一个状态,是每一个演唱者个人特色的体现。它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优美的声音、色彩的变化、真切的情感以及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技巧等,同时,其断与连、抑扬顿挫、柔与刚、轻重缓急的处理等也是重要的表现方面。就像戏曲中的“弹性拍值”,其意思就是指在在乐谱拍值和速度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变化,这和民间艺人学习吹管子时的道理是一样的,首先需要按照严格按照谱子的要求来操作,当熟练了之后在进行自由灵活的变化。这样,即使是同一个曲子,每个人吹出来也会有不同的味道。歌唱也是这个道理,在熟练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的特色,每个人演唱出来就会有不同的味道,让作品具有演唱者个人的韵味。如《卜算子·咏梅》第一句“风雨送春归”中,“风”字要唱得简短急促而有力,“雨”字在演唱过程中它的感觉要拉长,气息由弱到强的渐变,音的颤动从疏到密,“弹性拍值”的方法在这个字上得到充分的利用。然后再停在主音上,把“送”字唱出来,接着再将“春归”二字自然而然的接在“送”字后面。

“飞雪迎春到”这一句中,“飞”字的处理方式与前一句中的“风”字相同,而“雪”的后半拍要记得加上“-”的标记,在演唱过程中,要把这个音唱满而且要唱成强音,之后进行换气,把“迎春到”以加重的方式唱出来,让“到”字在情感表达上达到自信的效果。

后面的节奏则要进行变化,四一拍的节奏,让人感悟出节奏感。“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一句在演唱过程中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做到掷地有声。尤其是“俏”字的表达,拖腔,由弱变强,刚柔并济,既表现出自信心又将京剧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段的主基调是平稳流畅,“春”和“报”的后面为空拍,所以在停顿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决绝,展现出自信的风采。后面的乐句则要保持流畅自然的换气。最后的“时”则给演唱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伴奏中的ff的G大和弦广阔雄壮,这与后面的双pp的“她”形成一个极为鲜明的对比,能够极度地显示出梅花的纯洁与高尚。

第二遍演唱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时,这中间的停止就如同一种力量的集聚,进而爆发出的高音能够给人以震撼。

不管是什么样的声乐作品,每一个演唱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原作品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把原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下足功夫,要有到位的理解,把握其情感与内涵,只有这样在演唱的过程中,才能够展现出作品的情感,才能使自己与作品真正地合二为一。《卜算子·咏梅》是一首为孙玄龄先生根据毛主席的词而创作的声乐作品,并在时代的发展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演唱者在进行演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词作者的生平、词的创作背景等,要把这些因素有效的与演唱工作联系起来。

五、传统的积累与唱腔写作的经验

在京剧和民族声乐两者都注重“字”。从汉语构成的方面而言,它们都是由声调、声母、韵母这三个部分构成的;在语言这个方面,则注重字的发音,一定要准确即咬字准确、清楚,声母的发音要到位,且利落果断。而吐字清晰则是指将母音唱清楚,韵母的发音要标准。以“关”字为例,其声母为g,母音是u,再保持这个口型到1jan,最后归韵。戏曲的唱词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的,通常是采取韵律很强的韵文,这样能够使声调保持统一,从而具有和谐性和美感,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整个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韵律感。有的字往往是一字多音,这种情况下音拖多长那么母音也跟随着唱多长,然后归韵。但在民族声乐中,母音的唱法就没有那么长,母音不太突出,一般是咬字结束后就立马归韵。没有戏曲那么讲究。《卜算子·咏梅》原本是在京剧的西皮腔的基础上写的,因此在韵律上有较高的要求,每个字音字调要必须去仔细分析研究,例如“风雨送春归”这一句就要求每个字都分割为两个字去读,f一邑ng y一证s—bngch—fin g—oi,需要准确的找到每个字头发音的着力点,然后再将这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并且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到将字头、字腹、字尾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不断的进行练习。在具体的演唱操作中,散板部分和拖腔部分要讲究咬字吐字。

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创作的想法,实际上却并没有创作的条件,可能也写不出《卜算子·咏梅》这个唱段。于我而言,这个创作的条件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传统的积累。1956年,我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这为我的创作作了坚实的传统积累。很幸运的是我这一届,正是戏曲学校发展步入正轨的时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也接触到了很多的传统戏剧。我记得仅在《京剧剧目初探》这本书中我们班学过和伴奏过的戏差不多就有二百多个,这其中还不含现代戏和新编戏。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唱,之后才能够进行乐器的学习。学习的内容则是包含各个方面的,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的平台,有利于我们学习传统戏。到毕业的时候我们音56班都有比较好的归处,并且都在自己的职位上表现得很出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京剧音乐的教学管理等方面,徐瑾忠、曹宝荣等同学都有比较显著的成绩和著作。正是由于在戏曲学校中的学习为传统戏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在《卜算子·咏梅》这个唱段中,才能够在唱腔上有自然流畅的表现。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文化课的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之后在对传统诗词等作品就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而且,在节假日的时候,学校都会将老师和学生的优秀的书画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观赏,其中,有的诗词甚至还是师生自己创作的。所以说,学校对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视,帮助了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是没有这些文化修养方面的学习,那么在演唱中将不可能打到现在的这个高度,因此,这是《卜算子·咏梅》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其二就是在创作唱腔的经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代戏逐渐出现,并且朝着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这给当时的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环境。到1964年的时候,现代戏可以说基本上成为戏曲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块了,传统戏和现代戏在发展中都慢慢地向现代戏的方向前进了。那时候在舞台上出现的现代戏基本上也都成为了戏曲学校的教学内容,老师们一边自己学习,一边又教给学生。像《草原小姊妹》、《审椅子》等剧目这些已经是京剧,但另外一些地方戏,如《打铜锣》、《游乡》等剧目,则要通过修改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教学课堂中去。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我参加过《焦裕禄》、《让马》等剧目的创作。而且当时的活动比较多,因此也就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其中,而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如前文中所提及的,在长征的途中我们几个人也有了一次大型表演的机会,在现场临时编了一段“锣鼓响,举红旗,涞源今日逢大喜”,这是由张关正写的词,我写的腔,演唱的则是李维康,这个场景到如今我仍然记忆犹新,恐怕他们也是吧。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毛主席语录歌》出现,随后就出现了不同的音乐形式都对此进行了模仿,从而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潮流。京剧音乐也不例外,我们基本上都有创作过这样的。但是现在回首过去,却有一种荒谬感,觉得可笑。从戏曲音乐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知道那是对戏曲音乐发展的一个很大的打击与阻碍。当时,一段滚段或者是汉调,都觉得是有了比较大的进展,能给人完全不同之感,但今天白话文章也可以成为京剧唱段,恐怕当时谁也想不到吧。

其实,在当时中国戏曲学校也是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唱段的,若我没有记错的话,音乐科六年级的学生李权创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个剧目就很突出,谱子很不错,唱段是花脸。当时,我们班的张关正表演的这个唱段,其表演受到了热烈的反响,每一次的表演,观众们的呼声、鼓掌声都如雷贯耳。如今,白话文已经开始可以谱曲,所以谱写长短句的诗词的难度也就不难么高。京剧在思想上对唱腔的突破,再加上铆现代戏唱腔的创作经验,这些都是《卜算子·咏梅》的创作基础。

六、从<咏梅》的创作中受到的启发

通过对《卜算子·咏梅》在京剧曲调写作长短句的唱腔的创作上我有较深的感触,其一,唱腔和词句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而是比较灵活的。在京剧中也有这种关系,唱词的上下旬可能不是一定的,乐段中的对称感觉可以通过在音乐中找寻的方式予以弥补。唱词中的曲调决定了上下词的感觉,所以,曲调有着关键的作用,在京剧唱段的唱词中,能够冲破七字句和十字句的局限。京剧音乐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一定音乐风格的主流中,能够包含其他不同风格的音乐。而且,在词句上的改变与突破也会引起音乐结构的变革。其二,我国的民族古典艺术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的新的古典艺术,具有其自身特点,所以戏曲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跟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我国的戏曲音乐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最明智也最有前景的发展的方法应该是在被人们逐渐感知熟悉后再进行创新与改变。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是背负着很大的压力的,必须要把握好变革的这个度,否则可能会受到观众的抗拒。当《卜算子·咏梅》流传开来时,对于我自身而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戏曲中,戏曲音乐是其众多构成部分之一,所以,其发展变化的道理和上面谈到的并无不同。《卜算子·咏梅》是一个吻合传统京剧风格基本要求的作品,同时,它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作品。其曲调的改变不是很突出,但是在结构上则有了一定创新。同样,这也属于在京剧音乐这方面所作出的突破与发展。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找出它和京剧唱腔、唱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讲解,能够为其他人的学习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在2008年第三届中华民族声乐研讨会上的讲话》[J]. [2]傅惜华编.《中国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M].人民音乐出版社. [3]杨荫浏著.《语言音乐学初探》[M].人民音乐出版社. [4]杜亚雄,秦德祥著.《中国乐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5]孙玄龄著.《声响年华》[M].中华书局.

[6]曲谱出自许明,朱为中主编.《中国声乐经典教材》[M].吉林人民出版社. [7]白宁.《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J]. [8]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M].长春出版社

下载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京剧梅派唱腔及行腔要领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