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08:5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

第一篇: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

学校合同管理制度

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合同管理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的规定,循序渐进与顺势而为相结合,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一、学校合同管理的目标是: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学校合同行为,努力做到低成本控制、低风险运行,高起点定位,高效率管理,确保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二、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运行,责任到人,全面监督的合同管理体制。

三、学校可根据合同承办部门的需要,联系法律专家参加合同的起草、修改和审核重大合同,参与重大合同谈判、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并根据具体法律服务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费用。

四、校长办公室是学校合同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合同承办部门的合同管理工作。

第二篇:内控管理制度之操作手册-合同管理办法

合同管理办法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的合同管理,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使合同谈判、签订、履行、监督的过程和程序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合法权益,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1.2.订立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任何公司和个人不得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不得损害公司利益。

1.3.参与合同谈判、审查、签订、履行的人员或知悉合同内容的公司员工,均负有保守合同秘密的义务。

1.4.本办法所指合同包括合同正本、附件、补充协议(含会议纪要、备忘录)及其它与合同有关的承诺函、签证、函电等形式的书面文件。

1.5.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以及所属全资和控股公司,非控股的参股公司可以参照执行。劳动合同的管理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1.6.任何公司和个人一律不得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担保协议或担保行为。

2.合同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2.1.公司财务部为合同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的合同管理工作。公司须根据需要设专职或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为公司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和财务相关知识,接受财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2.2.合同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2.2.1.制定、修改合同管理制度;

2.2.2.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起草,并提供法律意见,为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2.2.3.参与重大法律文件的起草、修改;

2.2.4.监督、检查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2.2.5.负责合同的审查和合同档案的管理;

2.2.6.监督指导公司的合同管理工作并督促公司建立合同管理台帐; 2.2.7.参加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 10

2.2.8.负责组织法律方面业务培训; 2.2.9.其他相关的法律事务。

2.3.公司合同管理人员任职须备案,并应具备以下任职资格:

2.3.1.忠于职守,诚信勤勉,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3.2.具有全日制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3.3.具有2年以上的法律工作经验或合同管理经验; 2.3.4.具有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2.4.公司合同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2.4.1.指导、协助、监督合同承办人依法签订或变更合同,参加本单位重大合同的谈判、起草与签订,按本办法规定须报审、备案的,负责向公司上报、备案;

2.4.2.对公司财务部门所提出的问题,在规定期限内书面答复,所做出的答复必须客观、真实; 2.4.3.审查合同,保证合同的完整性与合法性;

2.4.4.检查合同履行的情况,协助合同承办人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2.4.5.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向公司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报告; 2.4.6.参与处理本公司合同纠纷;

2.4.7.建立合同台帐,保证合同台帐的完整、真实、准确,并于每一季度结束后5天内上报财务部门;

2.4.8.负责制订、收集有关法律、法规及示范合同文本等信息。

2.5.公司所签订的每一份合同须有一名人员作为主要承办人。承办人应对自合同洽商起至合同履行完毕的全过程负责,期间出现的与合同有关的问题须及时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以承办人为主进行解决。2.6.合同承办人员的职责:

2.6.1.寻找、确定合同相对方,进行初步接洽; 2.6.2.参与合同洽商及合同条款的拟订或修改;

2.6.3.提请有关部门审查其经办的合同并对经办的合同内容给予必要的书面说明或解释; 2.6.4.跟踪、检查所经办合同的履行情况,对已经由财务部门审查通过而因故未签订的合同须书面说明理由;

2.6.5.及时向公司分管领导通报合同在履行中发生的问题,并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 / 10

2.6.6.参与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2.6.7.保管好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及时交送合同管理人员存档。

3.合同谈判

3.1.谈判前,承办人应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公司对该合同项目在价格、质量、付款方式、履约期限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谈判目标。

3.2.合同的谈判应由承办人组织实施,承办人或者合同管理人员认为需要合同管理人员参加谈判的,合同管理人员可以参加谈判,负责谈判过程中法律事项的论证和磋商。

3.3.法律关系复杂、金额较大、合同履行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要求或提议,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在谈判合同文本时介入。重要合同的谈判,承办人应做好谈判记录,作为合同档案存档。

4.合同的拟订

4.1.谈判结束,由承办人依据我方制定的格式合同拟订各类合同文本,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合同文本进行修改。4.2.合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4.2.1.合同名称、签约各方的名称、签约目的和依据;

4.2.2.正文: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格或酬金、履行期限、地点、方式,提出异议时间、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办法、担保人、担保方式,还应包括根据法律规定或按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双方要求约定的条款,涉外合同约定书写文字和效力,合同所适用的法律等;另外须增加合同各方的开票信息及收付款信息。

4.2.3.结尾和附则:结尾部分包括合同的份数、合同生效条件和有效期限,并有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名,注明签约日期,同时加盖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附则应写明合同的附件及开户帐号等其他有关事项。

4.3.拟订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4.3.1.自拟的合同应做到条款齐全、责任明确、逻辑性强,语言严谨、简练、准确; 4.3.2.合同中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重要概念应设专款解释; 4.3.3.合同中涉及数字、日期时须注明是否包含本数; 4.3.4.除特殊情况外,合同文本应当正式打印或印刷制成; / 10

4.3.5.在与合同对方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时,应尽量约定产生纠纷时的管辖地为我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如无法约定管辖地为我方住所地的,可选择由第三地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仲裁;

5.合同的审查

5.1.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合同签订前实行部门会审和公司领导审批制,会审和审批遵循下列程序:

5.1.1.合同承办人员起草合同,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查后签署书面意见; 5.1.2.由财务等相关部门对合同商务条款进行审查,提出书面意见; 5.1.3.由合同管理人员进行法律审查,提出法律意见;

5.1.4.如涉及专业技术等条款,应当送有关部门审查,并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具书面意见; 5.1.5.合同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并对合同进行相应修改; 5.1.6.根据财务部门的意见再次修改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定稿。

5.2.公司不得分拆合同或以其他方式逃避公司的审批。分拆合同是指公司将原为同一交易或同一项目或可以由一个对方当事人在一份合同中履行的合同分拆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来履行。是否为分拆合同,由财务部门依据公司领导的授权根据本办法来判定。5.3.合同管理机构或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的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3.1.对合同主体的审查

5.3.1.1.审核对方是否依法登记的企业法人,或依法产生和存续的经济组织; 5.3.1.2.审核签订的合同是否符合合同主体的经营范围; 5.3.1.3.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是否有欺诈嫌疑; 5.3.1.4.对对方合同主体履约资格和能力的审查。5.3.2.对合同内容合法性的审查

5.3.2.1.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 5.3.2.2.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一致,权利义务是否对等; 5.3.2.3.合同的内容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3.3.对合同条款完备性的审查

5.3.3.1.根据合同性质审查合同应具备的条款是否完备,对可能发生的、容易引起纠纷的情形是否作了规定。/ 10

5.3.4.对合同条文用词和管辖权约定的审查 5.3.4.1.文字是否准确、无误;

5.3.4.2.关键条文的用语和容易产生误解的条文是否表述准确; 5.3.4.3.是否约定管辖权为我方住所地。5.3.5.对违约责任条款的审查 5.3.5.1.对违约事实认定的审查; 5.3.5.2.对违约责任的审查; 5.3.5.3.对处理纠纷条款的审查; 5.3.5.4.对不可抗力免责条件的审查。5.3.6.对合同解除权的审查

5.3.6.1.是否约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5.3.6.2.是否约定了解除权行使的方式和期限; 5.3.6.3.是否约定了合同解除后的善后措施。5.3.7.对涉外合同的审查 5.3.7.1.适用法律的审查; 5.3.7.2.合同订立程序的审查; 5.3.7.3.合同条款的审查; 5.3.7.4.处理经济纠纷条款的审查。

5.4.财务部会同业务部门根据各具体情况,制订采购、销售、建设施工等方面的标准格式合同,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在公司推广使用,各部门须全力推进格式合同文本的实施。5.5.财务部门审查上报的合同,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5.6.初审确认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认为需修改或补充合同内容的,退回重新修改、补充;必要时,可要求公司提交完整资料或书面说明;

5.7.由财务部门进行修改的,应将涉及到合同主要条款的修改内容与公司合同管理人员或合同承办人员沟通,由公司合同管理人员或合同承办人员将修改内容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协商,在合同双方取得一致后,将协商结果反馈给财务部门。如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由公司总经理决定争议部分的条款,并由公司总经理在合同会签单上说明理由;

5.8.财务部门审查确认合格的,及时反馈给公司,由公司按修改后的文本与对方签订。重大合同须经过公司总经理确认同意后方可签订。/ 10

5.9.财务部门审查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自收到合同之日起计;对发回重新修改或要求提交相应书面资料的,自公司重新上报合同或提交补充书面资料之日起计。如需延长的,由公司总经理决定。

6.合同的签订

6.1.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凡以公司名义与外单位发生经济关系的,原则上都必须签订书面合同。

6.2.合同审查完毕后,按以下程序办理:

6.2.1.对于可免于会签的合同,承办人填写《合同审批表》报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后,附上合同文本一起报公司总经理部主管领导签发,同时由总经理部主管领导授权相应人员签订合同;对于需会签的合同,承办人或合同管理人员准备好《合同会签单》并附上合同文本一起报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签发,同时由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授权相应人员签订合同;

6.2.2.公章管理部门凭总经理的签字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单份合同文本达二页以上的须加盖骑缝章;

6.2.3.合同需要公证、鉴证的,由承办人或合同管理人员向法定机关申请办理。

6.2.4.不得以部门或个人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不得和非法人的单位或法人单位的部门签订合同,特殊情况下,经财务部门同意后可以签订。

6.2.5.凡公司对外签署的合同,我方正本不少于两份,承办部门留存一份原件,签约当日或次日,将一份正本交送公司财务部。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原件须交给合同管理人员统一送交档案室存档。

6.2.6.任何人必须取得总经理书面授权委托方能对外订立书面合同。

6.2.7.公章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查对合同材料,对于无总经理签字同意的合同,一律不得加盖合同专用章或公章。

7.合同的履行

7.1.合同依法签订,生效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有关部门都必须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并督促合同对方履行义务。

7.2.合同签订后,承办人应及时将合同内容告知各有关部门,并检查、落实合同履行情况。/ 10

7.3.涉及公司应收款的合同,承办人应及时会同财务部按合同规定收款,防止收款不及时或未收款的情况发生。

7.4.合同有效期超过一年(含一年)者(除长期投资合同外),负责合同履行的部门应自合同生效之日起,每三个月向公司主管领导书面报告一次合同履行情况,长期投资合同每半年汇报一次。

8.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8.1.合同在履行过程中,遇到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允许变更、解除合同的条件时,可以变更、解除合同。

8.2.变更、解除合同的审批权限和程序,与原合同签订的审批权限和程序相同。

8.3.我方认为需要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条件下,书面通知对方当事人,要求对方在限期内作出答复,并在合理期限内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

8.4.合同承办人收到对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正式文件、信函、电报后,必须及时请示领导立即处理,并在有效期限内(如合同规定的期限或对方函件中要求的期限)正式答复对方。8.5.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现对方在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付款日期等方面不符合合同约定,承办人应及时以公司名义向对方提出书面异议或变更、解除合同的要求,并将有关情况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

8.6.提出异议、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挂号、特快专递寄发或由对方签收,投递或签收凭证作为合同组成部分交由合同管理人员保管。对于重大合同变更、解除的通知,应向公证机关办理公证送达手续。

8.7.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尚未达成或未被批准之前,原合同继续有效,仍应履行。8.8.变更、解除合同的日期,以当事人双方所达成协议的约定为准。8.9.合同的变更、解除应注意以下事项:

8.9.1.主体变更,应征得合同各方的同意;有担保条款的合同变更,应征得原担保单位的同意并在变更协议上加盖担保单位印章;

8.9.2.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合同,变更、解除协议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8.9.3.经公证、鉴证的合同,所达成的变更、解除协议,应报原公证、鉴证机关备案; 8.9.4.中外合资、联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涉外等合同的变更、解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应依特别规定办理。/ 10

9.合同纠纷的处理

9.1.合同履行中,如遇下列情形之一者,有关人员应于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2日内向公司主管领导作出书面报告: 9.1.1.发生经济损失或争议的;

9.1.2.变更、中止或解除合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影响公司声誉的; 9.1.3.我方违约或我方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的;

9.1.4.对方直接向公司索赔或通过仲裁、诉讼向公司索赔的; 9.1.5.我方直接向对方索赔或通过仲裁、诉讼向对方索赔的。

9.2.处理合同纠纷,应坚持协商解决的基本原则,在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责任,妥善解决。

9.3.对经过协商仍无法解决的纠纷,应由承办人或合同管理人员将有关情况的书面说明报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查后,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法律意见书并在收到情况汇报后5日内反馈回公司,公司须将按法律意见书处理争议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财务部门。

9.4.合同纠纷协商处理的,应考虑协商不成时,有申请仲裁或起诉的足够时间,以免丧失法定时效。对确实无法协商解决的纠纷,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在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内提起诉讼或仲裁。

9.5.争议发生后,合同承办单位应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下列证据(原件或复印件),并配合调查取证,指派代表参与仲裁、诉讼或出庭作证。应提供的证据如下:

9.5.1.合同文本效力(包括变更、解除合同协议、电报、信函、图表、视听资料、广告、授权委托书及其他有关资料等);

9.5.2.提货、托运、验收、发票等有关票证票据; 9.5.3.承付、托收凭证,有关财务帐目; 9.5.4.产品的质量标准、封样、样品或鉴定报告; 9.5.5.有关违约的证据材料; 9.5.6.其他与处理纠纷有关的材料。

9.6.处理合同纠纷的文件(协议书、调解书、仲裁决定书、判决书等)在签字或生效后,应复印若干份,分别送交本公司与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执行有关系的部门(包括财务部门)收执。合同承办人或合同管理人员负责该文件执行情况的了解或履行。对于对方当事人应在/ 10

规定期限届满时执行,而没有执行上款所述文书中的有关决定的,合同承办人或合同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或财务部门汇报。

9.7.对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的,由财务部门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9.8.合同纠纷处理并执行完毕,应及时通知合同承办人或合同管理人员,将有关材料汇总归档。

10.合同文书的管理

10.1.公司对合同文书一律进行编号建立台帐,合同台帐应记载:序号、合同号、签约日期、合同标的、承办人、履行情况及合同、变更、解除和是否违约等事项。合同台账由公司合同管理员负责编制,并按季度报送财务部门备案。

10.2.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承办单位应将有关合同资料及时归档。

10.3.合同档案的范围:合同文本(正、副本)、对方资信证明、有关合同的往来文书、信函、电报、电话记录、广告、授权委托书及招、投和中标书等其他各种相关的凭证、原件或复印件。10.4.合同档案由合同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编号、装订、存档。合同管理人员负责将合同档案立卷后移交档案室。

11.奖惩措施

11.1.经财务部门组织检查后,对合同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合同管理工作成绩较差的部门和个人,由公司总部予以通报并给予相应处罚。

11.2.合同履行不力,或失职行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将视情况由直接责任者和承办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11.2.1.不按本合同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签订合同,造成公司损失的; 11.2.2.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而未签订的;

11.2.3.合同承办人在签订、履行合同时未尽职尽责,出现与本人职责明显不符的重大遗漏、错误的;

11.2.4.遗失或擅自销毁合同或附件的;

11.2.5.应当或可以追究对方违约责任而擅自放弃的; 11.2.6.未按规定进行授权、超越授权或滥用授权签约的; 11.2.7.有关法律文件未经审核的; / 10

11.2.8.发生纠纷后,隐瞒或不及时向有关机构汇报或不及时采取措施的。

11.3.凡有下列行为,损害公司利益的,除追究当事人经济责任外,触犯刑律的,将报送国家司法部门处理:

11.3.1.利用虚假合同内外勾结、徇私舞弊的; 11.3.2.虚报价款、以次充好的;

11.3.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货物交验、工程验收等)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的; 11.3.4.有意隐瞒事实真相,或用虚假材料欺骗合同审查人员,蒙混过关的; 11.3.5.在合同签订或履行当中,与对方或第三人恶意串通或收受贿赂的; 11.3.6.泄漏合同意向、商业秘密或有关机密的; 11.3.7.使用非法手段签订合同的; 11.3.8.其它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12.第十二章附则 12.1.本办法释义

12.2.本办法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12.3.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经修订的,自修订版发布之日起实施。/ 10

第三篇:内控制度之一:合同管理制度(范文模版)

土地储备中心合同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单位的合同行为,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防范合同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单位订立合同、协议及其他合意性法律文件(含意向书、承诺书、确认书及对合同的批复,以下简称合同),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我单位是指土地储备中心(含归口管理的部门)、及其所属企业单位。第四条 中心班子会议负责对合同统一审查,未经审查,不得订立合同。

第五条 订立合同应当确定承办机构和承办人,并应当积极履行以下合同承办管理职责: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提出,对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及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调查;

(二)组织合同项目的洽谈和谈判;

(三)办理授权委托申请;

(四)起草合同文本;

(五)负责合同的报送审查、备案;

(六)负责对合同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七)负责对合同变更、解除及纠纷的处理;

(八)合同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应当做好保密工作,严格执行保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六条 中心综合股(办公室)履行下合同审查备案管理职责:

(一)建立健全区机关单位合同管理制度;

(二)审查本区机关单位对外签订的合同文本,并进行登记和归档;

(三)对区政府及其各机关单位签订后的合同进行备案管理;

(四)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并向区政府报告实施情况;

(五)协助解决合同争议纠纷。第二章 合同拟订

第七条 订立合同前,承办单位应当进行合同相对方资信的初步调查,审查对方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个人身份信息、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是否齐全合法;审查相对方的民事行为能力、资产、资质、信用及经营等状况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第八条 订立的合同,应当由机关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签订。委托代理人签订的,必须持有法定代表人证明和授权委托书。

第九条 订立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以参照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示范文本。

第十条 合同一般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合同主体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合同标的或者项目的详细内容;

(三)数量;质量;

(四)价款或者报酬及支付方式;

(五)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及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

(八)合同变更、解除及终止的条件;

(九)合同争议解决方式;

(十)生效条件、订立日期。

第十一条 订立合同不得有下列内容:

(一)超越职权范围的承诺或者义务性约定;

(二)违反法律规定以单位作为合同保证人;

(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约定。

第十二条 订立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时,应当优先选择本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涉外合同应当优先约定适用我国法律和仲裁规则;

(二)合同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应当做好保密工作,按照保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三条 合同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合同承办单位应当征求社会意见;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应当召开由有关单位、专家和政府法律顾问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第三章 合同送审

第十四条 订立合同,承办单位应当在合同拟签订时间前5日内将合同拟订文本等相关资料送交办公室递增班子会审查。

第十五条 合同承办单位在合同报送审查时, 应当填写合同审批表(见附件),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一并报送以下材料:

(一)合同草拟文本(含电子版);

(二)合同主体资格、资信证明及履约能力材料;

(三)依法需要论证、评估、前臵审批的材料;

(四)对合同条款内各方的特别义务或义务不对等内容的书面说明材料。办公室收到合同审批表及上述材料后,方对合同进行审查。第十六条 办公室对无标的、价款、各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的合同或无实质内容的格式合同,退回送审单位。由送审单位对合同内容进行补充后,再次报送审查。

第十七条 办公室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一)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二)合同条款是否完整;

(三)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强制性规定;

(四)合同标的、价款、履行期限等实体问题是否合法、合理、合规及可行性;

(五)合同是否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六)其他需要审查的事项。

第十八条 办公室就合同有关问题向合同承办单位提出询问的,承办单位应当即时回复;不能即时回复的,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复。

第十九条 送审的合同文本,办公室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内容复杂的可延长3个工作日。但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合同文本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的,其调查时间不计算在合同审查时间内。

第二十条 办公室出具合同审查意见、并将修改后的合同文本反馈合同送审单位,经送审单位及合同相对方确认均无异议后,由送审单位反馈办公室,办公室根据送审单位所需订立合同份数出具合同正式文本,并逐一加盖骑缝章。加盖骑缝章后,送审单位不得再对合同条款进行任何改动。未经办公室加盖骑缝章,不得订立合同。经送审单位及合同相对方协商后合同条款仍需修改的,由送审单位反馈修改内容,办公室对修改内容进行二次审查,审查通过后,按照前款程序执行。

第二十一条 合同签订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心不予以承认,产生一切法律后果由签订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人及相关人员自行承担:

(一)未经办公室审查即签订合同的;

(二)未按照办公室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即签订合同的;

(三)经办公室审查后,对未提出修改意见的条款进行私自修改后签订合同的;

(四)订立的合同未经办公室加盖骑缝章的。

第二十二条 办公室在合同审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心法律顾问的作用。中心法律顾问由办公室负责统一聘请、联系和协调管理,下属单位原则上不再单独聘请法律顾问。各单位在起草、订立重大合同或解决合同纠纷过程中,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由办公室视情况统一委派。

第四章 层级审批

第二十三条 合同签订实行层级审批管理制度。对重大合同,送审单位应根据中心班子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报上级主管部门研究通过后签订。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所指复杂合同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

(一)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所签订的合同;

(二)可能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合同;

(三)涉及多部门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四)涉外合同;

(五)其他在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的合同。第二十五条 合同订立后,合同内容的变更、权利义务的转让、合同的解除或终止的审查程序依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合同订立后,合同承办单位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5日内将合同正式文本一份送交办公室备案。第五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材料,应当及时收集、立卷归档:

(一)合同正式文本、补充协议、依法不再履行的合同;

(二)合同订立的依据、批准文件;

(三)合同相对方身份证复印件或双方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

(四)合同订立双方洽谈的主要情况(记录),对方的执照、资质、资信、证书、委托书等资格证明文件;

(五)合同涉及的评估、招投标等文件资料;

(六)价款或酬金计算依据、预算资料等;

(七)投资、合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等;

(八)来往电函、会谈纪要;

(九)合同审批表;

(十)法院的判决书、仲裁机构的裁决书;

(十一)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

第二十八条 合同承办人在对合同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过程中,应审查各类合同是否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经过了相应的审核、批准环节。

第二十九条 应做好合同档案的使用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合同档案在单位合同检查、清查、合同损失调查、合同项下的资产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十条 合同承办人应协助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合同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移交合同签订、履行及争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

第三十一条 单位应当结合合同履行的期限、标的额、标的物的性质、合同重要程度、合同的风险层级等因素,确定合同档案的存放保管期限。

第三十二条 合同档案保管情况列入档案管理检查范围。

第三十三条 合同档案的归档文件整理方法参照机关文书档案整理方法。第六章 风险预警

第三十四条 合同订立后,订立机关应全面履行合同,并负责及时处理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合同订立机关应督促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如发现对方不按约定履行合同,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和分管区领导报告有关情况,并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相对方提出异议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

第三十五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的一般合同风险由单位自行负责处理。

第三十六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对方严重违约,或者发生合同变更、合同转让等异动情形,可能影响实现合同目的或者产生其他重大法律风险时,应当进行合同风险预警报告。第三十七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风险,应当向办公室进行报告:

(一)合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事人双方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

(二)订立合同一方,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方的;

(三)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发生预期违约、届期违约、或者根本违约情形的;

(四)收到对方的催告、异议、律师函或涉及法律问题的通知的;

(五)合同一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六)合同一方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七)合同一方丧失商业信誉;

(八)合同一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约能力的其它情形;

(九)发生重大情势变更事项的;

(十)出现不可抗力情形的;

(十一)其他需要进行风险预警的重大情形。第三十八条 合同风险预警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争议合同文本及相关补充协议;

(二)合同订立和履行情况的说明;

(三)合同风险的主要内容及我方初步处理预案;

(四)需要论证的问题明细;

(五)证据材料及清单;

(六)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第三十九条 办公室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合同风险预警报告提出法律意见。

对特别重大的合同风险预警报告,办公室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开专家论证会。召开论证会的时间不包括在5个工作日内。

第四十条 对需要聘请律师参与处理合同风险或非诉讼合同谈判的,由办公室根据情况委派专业律师。

第四十一条 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重大风险,机关单位应当向分管区领导汇报。

第四十二条 办公室参与处理的合同风险,机关单位在处理完毕后1日内,应当将处理情况书面报告送交办公室备案。第七章 争议处理

第四十三条 合同难以继续履行或发生纠纷时,应首先采取协商、调解方式解决。经协商或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协商或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按合同约定的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所称合同争议,仅指机关单位与对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经过协商无法解决,需要进入或已经进入仲裁或者诉讼程序的合同争议。

第四十五条 发生合同争议需要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应当在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前将有关情况向办公室报告。

第四十六条 合同对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应当在收到应诉通知1日内,向办公室报告并提交有关资料。

第四十七条 发生合同纠纷时,应按下列要求收集处理合同争议的证据资料,为进行仲裁或诉讼做好必要准备:

(一)合同文本,包括附件、变更或解除的协议、有关电报、信函、图表、视听资料等;

(二)有关票据、票证;

(三)质量标准的法定或约定文本、封样、样品、鉴定报告、检测结果等;

(四)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八条 需要聘请律师参与合同争议处理的,办公室应根据机关单位的申请,在3个工作日内委派专业律师。

第四十九条 机关单位应及时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第五十条 机关单位应配合律师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做好出庭准备。

第五十一条 办公室对被委托律师参与诉讼、仲裁的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律师法律服务质量。

第五十二条 对诉讼或仲裁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办公室,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第五十三条 在合同争议处理完毕后,应当在5日内将解决合同争议形成的调解书、协议书、裁定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归档,并将一份副本或复印件送交办公室备案。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办公室会同党廉办、财务股等相关部门,每季度对各机关单位合同签订、履行和备案情况进行一次督查。

第五十五条 合同承办、订立和审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依法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实施问责;构成违纪的,视情节轻重,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分。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十八条 本制度2017年3月28日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内控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1、为加强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宁乡县学校建设项目计划管理制度。

2、建设计划以提高全县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为目标,以加强基础建设、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为保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通过建设,使项目学校成为省、市、县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

3、建设计划坚持“省市引导、县级政府为主、教育局实施”的原则,采取县政府、县教育局和项目学校分级管理的方式,以学校管理为基础,县级政府管理为主。同时,各部门、单位和社会有关方面有效参与和支持。

4、实施建设计划所需资金主要由县政府统筹。地方财政安排相应的经费予以支持。

第二章 管理职责

5、由教育局制定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规范要求,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等,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统筹指导建设计划的相关工作;

(二)制定相关政策、管理规定和绩效考核办法等;

(三)组织专家复核地方上报的项目学校名单、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书及项目建设进展报告等;

(四)按计划组织开展政策发布、业务咨询和培训等工作;

(五)建立项目建设信息采集与绩效监控系统,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六)协调、指导项目学校的项目建设工作,组织开展调研督查、检查、项目验收、挂牌表彰、成果宣传等。

6、县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上级领导要求,组织本地区项目学校的申报、评审和推荐工作;

(二)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本地区项目学校的项目建设工作,监督本地区项目学校按项目建设任务书完成建设任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负责统筹落实和筹集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四)向省市相关部门报送本地区项目建设阶段进展报告和项目完成总结性报告。

7、县教育局是项目学校的主管单位,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上级有关领导的要求,指导所属学校进行项目申请,确保落实相关政策;

(二)负责指导、检查所属项目学校的项目工作,监督项目学校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按要求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报送所属项目学校项目建设阶段进展报告和项目完成总结性报告。

8、项目学校法人代表为项目建设监督人。项目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本校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检查等工作,接受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检查和审计。

第三章 申报评审与组织实施

9、申报评审工作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建设计划执行,包括核定申报指标、预审推荐、组织复核、统一社会公示、正式发文公布等环节。

(一)县政府、发改、财政、教育等部门核定申报指标申报的项目学校控制数。

(二)地方预审推荐。教育局组织项目学校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和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有关文件要求,上报申报材料,提出基本建设思路、初步设想和计划方案。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确定本地区拟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统一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三)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组成专家组,根据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基本条件,对各地推荐申报的项目学校申报材料进行复核,根据需要对项目学校申报信息进行现场核查。

(四)统一公示。复核结束后,在报纸或媒体、网站上公布拟立项支持的项目学校名单,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接受社会监督和质询。

(五)正式发文公布。公示期满后,教育局会同县发改、财政等部门公布项目学校名单。

10、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根据已批准项目学校的重点建设任务等因素,下达财政专项资金总预算控制数及预算控制数。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据此组织项目学校及其举办者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并填写项目建设任务书,以及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管理办法。

11、教育局协同发改、审记、财政等部门组织专家对修订后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评审论证,复核并将通过评审论证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达到要求的予以批复。批复后,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12、项目单位按照上级批复的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组织实施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过程中一般不得自行调整。如确需调整的,项目单位须报经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核准后,由省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核定。

第四章 资金管理

13、县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和筹集项目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

14、项目学校应统筹安排使用不同渠道的专项资金,科学、规范、合理地编制本校建设项目的总预算及预算。项目预算是项目学校综合预算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总体预算。

15、项目学校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提出的目标组织项目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专项资金当年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16、专项资金按财政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支付,纳入项目学校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并设置单独账簿进行明细核算,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17、凡纳入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经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方可列支。

18、凡使用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项目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第五章 监督检查与验收

19、建立省市监督检查、地方监管和项目学校自我监测的三级监控考核体系,对项目学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实行事前科学论证、事中监控指导、事后效益评价的全过程审核、监控和考核。

(一)县教育局负责指导项目的实施,检查和监督项目学校的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县财政切实履行各项资金及政策支持承诺,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与进度。

(三)项目学校负责项目建设日常工作和过程管理,设立专门机构,建立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评机制。

20、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中止或取消项目等处理。

(一)编报虚假申报信息,骗取项目学校建设权;

(二)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三)擅自改变项目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四)项目经费的使用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

(五)无违规行为,但无正当理由未完成项目总体目标延期两年未验收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的行为。

21、项目完成后,项目学校应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由县政府、发改、财政等部门初审后,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申请项目验收。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成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以及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资金管理情况与存在的问题等。

第五篇:企业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各部门及下属单位: 内部会计控制是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而有效的会计控制制度,有利于落实单位经营自主权;有利于加强单位经营管理;有利于贯彻单位内部经营责任制;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会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有利于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定的制定,参照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管理要求,目前先制定了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存货控制、固定资产控制、担保控制等控制规范,剩余的有关内部控制规范也将随企业经营业务的需要逐一补充。各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办理相关业务。西安中轻造纸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轻工业西安机械设计研究院 西安造纸机械厂 二0 一一年八月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各单位。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负责。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五条 单位财务部门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第六条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第七条 单位每项资金使用最终须经法人代表批准,财务总监、负责人等审签,出纳人员方可办理支付业务。

(一)支付申请: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经授权的审批人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经济合同协议,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

(二)支付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还应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三)支付审核:审核人应当对批准后的资金支付申请进行审核,审核资金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企业是否妥当等。审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等相关负责人员办理支付手续。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审核无误的支付申请,按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日记账。第八条 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资金。第三章 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 第九条 单位财务部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第十条 单位财务部应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或超过现金开支限额的业务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第十一条 财务部门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第十二条 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第十三条 主管财务的领导应当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相关人员对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第十四条 单位开户银行的定期对账单,需经财务负责人核对签字后方可报出。第十五条 财务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对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核算和报告。第四章 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 第十六条 财务部应加强与资金相关的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薄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第十七条 因填写、开具失误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预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第十八条 财务部应当设立专门的账薄对票据的使用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第十九条 财务部门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由出纳保管,法人名章和发票专用章由会计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第二十条 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进行相关登记。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单位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行为,防范采购与付款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采购,主要是指单位外购商品并支付价款的行为。若发生外购服务并支付价款的控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的单位。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采购与付款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第二章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五条 单位对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岗位都需建立明确的规范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采购与付款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请购与审批;

(二)询价与确定供应商;

(三)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查;

(四)采购与验收;

(五)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六)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鉴于单位本部及下属部门目前人员精练的状况,上述岗位事项在相关部门间可交叉监督兼职,但绝对不允许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第五条 单位本部的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固定资产、(不含装备类资产)低值易耗品及零星物品的采购,生产车间、项目部设计室负责产品生产、外协加工件的材料、半成品的采购。第三章 请购与审批 第七条 采购资金的申请与支付按货币资金规范要求执行。第八条 总经理办公室按季编报低值易耗品等办公用品采购预算,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送财务部。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也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办理。第四章 采购与验收 第九条 负责采购的部门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及计量方法等有明确的要求,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及所购商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符合使用要求。第十条 负责验收的人员必须对所购商品进行验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在相关凭据上鉴证,做好相应的账薄登记。第十一条 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甚至单位负责人报告,有关部门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第五章 付款控制 第十二条 财务部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等规定办理采购付款业务。第十三条 财务部审核人员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规范性进行严格审核。第十四条 发生预付款项,财会人员应对照合同、协议及时催督经办人,定期与供应商核对账款,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负责分管财务的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财务账目及相关商品采购合同、库存余额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第十六条 采购组织部门对已执行的合同,协议等单据、凭证、文件要妥善保管,严禁未经许可随意销毁。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单位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行为,防范销售与收款过程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销售,主要是指单位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单位提供服务并收取价款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单位有销售业务的相关部门。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及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第二章 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五条 单位建立的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必须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第六条 本单位的销售、发货、收款三项业务分别在相关的部门分别设立。

(一)销售部门(或岗位)负责处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催收货款。

(二)发货部门(或岗位)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是否齐全,并办理发货的具体事宜。

(三)财会部门负责销售款项的结算和记录,监督管理货款回收。上述岗位不允许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全过程。第七条 销售部门的销售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其业务在严格的授权批准权限内按相关的程序,责任进行控制。第八条 财务部门的收款人员(出纳)严格按照货币资金规范管理要求进行管理。第九条 负责物品销售的审批人,在其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第十条 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销售与收款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销售与收款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一级部门或领导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和人员经办销售与收款业务。第三章 销售和发货控制 第十一条 销售部门对其业务要有明确的责任制,每一应有预算、目标。第十二条 销售部门对单位商定的销售价格,折扣政策,付款政策应严格执行。第十三条 销售部门在选择客户时,应充分了解和考虑客户的信誉。财务状况等有关情况,降低账款回收中的风险。第十四条 负责销售和发货业务的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销售和发货业务。销售谈判。销售合同订立前,单位应指定专人就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具体事项与客户进行谈判。谈判人员至少在两人以上,并与订立合同的人员相分离。销售谈判的全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合同订立。经单位授权的有关人员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应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金额重大的销售合同的订立应征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合同审批。在单位销售合同审批制度规范下,审批人员应对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严格把关。组织销售。销售部门应按照经批准 的销售合同编制销售计划,向发货部门(或岗位)下发销售通知单,同时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并经审批后送财会部门,由财会部门根据销售发票通知单向客户开出销售发票,编制销售发票通知单的人员与开具销售发票的人员应相互分离。组织发货。发货部门(或岗位)应对销售发货单据进行审核,严格按照销售通知单所列的发货品种,规格、数量、时间等进行货物的发运。第十五条 销售、发货部门(或岗位)对销售与发货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销售登记制度,并加强销售合同,销售计划,销售通知单,发货凭证、运货凭证、销售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第四章 收款控制 第十六条 财务部应将销售收入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售现款。第十七条 财务部应当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折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应当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务部门应当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可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第十八条 对于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相关部门应报告有关部门或领导,对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确认为坏账。对发生的各项坏账,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在履行规定的审批程序后作出会计处理。第十九条 财务部门对注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做到账销案存。已注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当及时入账,防止形成账外款。第二十条 财务部门对应收票据取得和贴现必须经分管财务的领导书面批准。财务部门对应收票据要指定专人管理,对即将到期的应收票据,应及时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已贴现票据应在备查薄中登记,以便日后追踪管理。第二十一条 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单位负责财务和销售的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销售与收款进行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成本费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单位对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耗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费用,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要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即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即计入所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所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单位。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成本费用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五条 负责成本费用业务的财会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对不相容岗位须分离、制约和监督。第六条 办理成本费用核算的财会人员应具有良好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第七条 财务部对成本费用核算建有明确的职责、权限、程序以及相关的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第八条 财务部负责人行使成本费用审批权。经办人按照审批人的意见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第三章 成本费用预测、决策与预算控制 第九条 财务部根据本单位历史成本费用数据,同行业同类型标杆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的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运用量本利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变动成本计算和定量、定性分析、价值链成本比较分析等专门方法,对未来企业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制订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管理目标。第十条 成本费用预测,本着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明确合理的期限,充分考虑成本费用预测的不确定因素,确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第十一条 成本费用预测要服从单位整体战略目标,考虑各种成本降低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成本费用方案。第十二条 财务部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将单位成本费用目标具体化,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第四章 成本费用执行控制 第十三条 材料采购成本,按照单位制定的内控---采购与付款的规定确定材料供应商和采购价格制造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采用弹性预算等方法,加强对制造费用的控制。第十四条 财务部负责人具体负责成本费用支出审批并授以具体经办人员,会同相关部门对成本费用开支项目和标准进行复核。第十五条 对未列入预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如需支出,应按照规定程序申请追加预算。对已列入预算但超过开支标准的成本费用项目,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送财务部。第十六条 财务部财会人员在办理费用支出业务时,应根据经批准成本费用支出申请,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第五章 成本费用核算 第十七条 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应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办理。成本费用核算应与客观经济事项相一致,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价,不得人为降低或提高成本。成本费用应当分期核算。一定期间的成本费用与相应的收入应当配比。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应当前后一致。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核算应当考虑重要性原则。第十八条 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成本费用核算方法选择品种法。第十九条 单位应加强对成本费用监督检查,并组织对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予以考核,通过对目标成本节约额,目标成本节约率等指标和方法,综合考核整体成本费用预算或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及借款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担保,是指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担保合同协议,按照公平、自愿、互利的原则向被担保人提供一定方式的担保并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行为。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单位。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担保内控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 第一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五条 单位担保业务由企划部分管,企划部对担保业务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担保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担保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一)担保业务的评估与审批。

(二)担保业务的审批与执行。

(三)担保业务的执行和核对

(四)担保业务相关财产保管和担保业务记录。第六条 经办担保业务的人员,应当掌握与担保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风险意识。第七条 担保业务审批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控制,最终须经单位负责人签字批准。经办人员严控遵守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担保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权限审批的担保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第八条 单位建立担保业务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担保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未履行审批程序或不按规定执行担保业务的部门或经办人,将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第二章 担保评估与审批控制 第九条 单位对担保业务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担保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担保政策,防范担保业务风险。第十条 单位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必须要求:

(一)审查担保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需要。

(二)评估申请担保人的资信状况,评估内容包括:申请人基 本情况,资产质量,经营情况,行业前景,偿债能力,信用状况等。

(三)审查担保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第十一条 被担保人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不得提供担保:

(一)担保项目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二)已进入重组,托管,兼并或破产清算程序的;

(三)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的;

(四)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的;

(五)与其他企业存在经济纠纷,可能承担较大赔偿责任的。第十二条 被担保人要求变更担保事项的,单位应当重新履行评估与审批程序。第四章 担保执行控制 第十三条 单位有关部门或经办人员应根据职责权限,按规定的程序订立担保合同协议。第十四条 担保合同协议明确要求被担保人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与相关资料,并及时报告担保事项的实施情况。第十五条 负责担保业务的经办人应建立担保事项台账,详细记录担保对象,金额、期限、用于抵押和质押的物品、权利和其他有关事项。第十六条 单位在担保合同协议到期时,应该全面清理用于担保的财产、权利凭证,按合同协议约定及时终止担保关系。第五章 借款 第十七条 单位借款必须纳入财务管理,按借款用途专项使用,坚持适度筹措原则,注意防范财务风险,禁止借款从事股票、基金、债券、期货、外汇等高风险业务。禁止用短期借款进行固定资产及股权性投资。第十八条 已纳入单位预算,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需新增流动资金借款,需经领导班子会议审议,法人代表批准,对于单位对外融资而采取的向职工借款方式融资的,需经职工代表会议审议报上级集团公司审批。第十九条 单位向银行申请财务部必须40 个工作日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借款原因、用途及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来源、担保单位和方式等。经单位领导班子会议审议,批准后方能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固定资产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固定资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单价超过2000 元的有形资产。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单位。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五条 本单位固定资产业务岗位按资产分类,设在企划部和总经理办公室。即:房屋、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等装备类资产归企划部管理,车辆、计算机等管理类资产归总经理办公室管理。归口管理部门建有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职责、权限,确保在办理固定资产业务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第六条 负责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经办人员,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第七条 负责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经办人员,在明确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限,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第八条 审批人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的权限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固定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汇报。第九条 固定资产业务有明确的业务流程,即: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取得与验收,使用与维护、处置等。第三章 取得与验收控制 第十条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第十一条 外购固定资产严格按请购与审批制度,相关部门(或人员)在所授的职责权限内运作。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必须规范、透明。一般固定资产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充分了解和掌握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重大固定资产采购,采取招标方式进行。第十二条 外购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协议,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有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制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外企业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对经营租赁、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薄记录备查,避免与本企业财产混淆,并应及时归还。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调配等手续。第十三条 财务部按照会计准则制度,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购买或建造成本。第十四条 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单位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第四章 使用与维护控制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要注意维修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分管固定资产核算的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确保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完整,以便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和盘点。第十六条 财务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统一规定,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计提固定资产范围、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率等规定。上述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第十七条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保养、维修、大修理制定相应的措施。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每年至少一次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盘点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应当进行固定资产账薄记录的核对,保证账账相符。固定资产的盘点应将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并与账薄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要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第十九条 发生的盘盈、盘亏要逐笔查明原因,并编制处理意见,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主管领导或授权人,经批准后送财务部调整有关账薄纪录, 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第二十条 对于未使用、不需用或使用不当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报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对封存的固定资产,应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查,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存货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单位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存货业务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律示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存货,是指单位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单位代销、代管存货、委托加工、代修存货也适用于本规范。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厂、院、公司(以下简称单位)和下属单位。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存货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存货的安全完整负责。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五条 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包括:

(一)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

(二)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

(三)存货的保管与相关记录。

(四)存货发出的申请,审批与记录。

(五)存货处置的申请,审批与记录。第六条 存货业务的经办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第七条 供销部门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经办人必须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办理存货业务。第八条 供销部门(含仓储管理人员)管理单位存货,其余部门和人员接触存货时,必须由相关部门授权,必要时须经主管领导授权。对于贵重物品、危险品或需保密物品的存货,应有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第三章 请购与采购控制 第九条 存货采购参照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相关规定办理。第十条 供销部门根据仓储计划、资金筹措计划、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编制采购计划,对存货的采购实行预算管理,合理确定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的比例。第三章 验收与保管控制 第十一条 供销部门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技术规格等方面按要求进行检查与验收,保证存货符合采购要求。第十二条 外购存货应经下列验收程序:

(一)检查订货合同协议,入库通知单,供货企业提供的材质 证明、合格证、运单,提货通知单、原始单据与待检验货物之间是否相符。

(二)对待验货物进行数量复核和质量检验。

(三)对验收后数量相符、质量合格的货物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对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货物,应及时办理退货、换货或索赔。

(四)对不经仓储直接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存货,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检验。第十三条 拟入库的自制存货,生产部门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产成品方可作为存货办理入库手续。第十四条 供销部门建有存货保管制度,仓储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第十五条 仓储管理人员对入库的存货建立存货明细账,详细登记存货类别、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并定期与财务部门就存货品种、数量、金额等进行核对。第十六条 存货采购应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初始计量,正确核算存货采购成本。第五章 领用与发出控制 第十七条 生产部门、基建部门领用材料,应当持有生产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核准的领料单,超出存货领料限额的,须经主管负责人批准。第十八条 存货发出需经供销部门批准,大批产品、贵重物品或危险品的发生应经主管负责人批准。仓储管理员根据经审批的销售通知单发出货物,并定期将发货记录同共销部门和财务部核对。第六章 盘点与处置控制 第十九条 财务部与供销部每年至少一次组织相关人员对存货进行盘点(时间一般定在9-10 月)时间应该为结合财务决算工作每年11-12 月进行盘点 第二十条 盘点工作,应先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人员,有序摆放存货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第二十一条 存货盘点要及时编制盘点表,盘盈、盘亏情况要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单位负责人召集的一定会议通过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第二十二条 供销部门通过盘点、清查、检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存货的状况,及时发现存货的残、次、冷、背等情况。供销部门对残、次、冷、背的存货处置,应当选取择有效的处理方式,并经主管负责人批准后作出相应的处置。第二十三条 存货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财务部根据存货的特点及单位内部存货流转的管理方式,确定存货计价方法。严禁人为调节存货计价而影响当期损益。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变更。第二十四条 财务部与供销部门应结合盘点结果对存货进行库龄分析,确定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经主管负责人审核后,根据批示进行会计处理,并附有相关书面记录材料。

下载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效规避和防范公司经营风险,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保监会制定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及公......

    IT内控管理制度(总则)

    IT内控管理制度(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公司IT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规范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等行为,提高信息系统对公司现代化管理的支撑水平,降低因内部控制制措施缺失或不够......

    学校内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管理制度

    学校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管理制度 1. 出纳员负责登记明细账 ;会计负责登记总账2. 出纳员负责现金支付;校长负责稽核,会计负责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3. 出......

    横江镇中心学校内控合同管理制度

    横江镇中心学校合同管理制度 为维护学校合法权益,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

    企业合同内控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合同 合同授权审批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明确企业合同审批权限,规范企业合同订立行为,加强对合同使用的监督,防范和降低因合同的签订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特制定......

    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内控

    1 ***单位预算业务管理制度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章 预算编制 第四章 预算执行 第五章 决算和预算绩效管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

    2014-5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效规避和防范公司经营风险,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保监会制定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

    单位采购内控管理制度

    单位采购内控管理制度 单位采购内控管理制度1 为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流程控制,促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根据《财政部关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