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教学反思吴朝刚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杨万中学
吴朝刚
《散步》教学反思
本课《散步》的教学,知识上没什么难点,课文分析上也并不太难,但人物文章的主题思想却是可以挖掘的,可以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学生思想情感的激发上,让他们通过学习课文得到一些启示和触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宠的比较多,他们往往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却体会不到父母亲人对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大人的话,把不理解父母归结为“代沟”,更有甚者和父母关系僵化甚至敌对。这一切,我认为可归结为孩子的“不成熟、不懂事”,那如何让学生变得成熟与懂事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利用一切可用的方式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课也便成了德育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散步》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进行亲情教育的文章。除了让学生研读文本,从文章字里行间去挖掘情感因素之外,我还充分利用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有多媒体资料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百度,再进行加工编辑,成为自己课上所需的材料。回头看看,本节课中的情感激发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这些多媒体的运用,或许,没有音乐与画面渲染的气氛,光阅读文本,学生们的情感还不至于那么深入,从而最后学生的感悟也不像现在这样深刻。所以,在这节课上,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上完这一堂课,我欣喜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一次“洗礼”,就连班上平时最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并在发言时表达了对父母的歉疚之情,而且之后确实有了可喜的转变:可以说这堂课在情感目标上的实现是十分成功的。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而无私的母爱.在教学中,我除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外.还重视学生说的训练和情感培养,先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把课文读熟,理解文中的重点句段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对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句段各抒己见.说的时候要着重抓住“我”和“母亲”的情绪做对比:“我”因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砸东西,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母亲”不但不责怪“我”,反而等“我”情绪恢复平静后抚慰“我”,还说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经过对比,学生懂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更体现出 “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热爱、怀念之情。
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说:“又是一个深秋或清明节,假如你是作者‘我’,在‘母亲’的坟前,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演说,真情流露。妈妈!我来看你了,是妹妹推着我来的。又是一个深秋,我带来了你喜爱的菊花,我终于明白你坚决要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的原因了,但晚了,还没出门,你就晕到被送去医院,想到你的病已经变成这样,谁知道这一去竟是诀别,连你临终的话语我也没能亲自听到,妈妈,可我清楚你要对我说什么,你是要告诉我要像菊花那样坚强的活着,好好的带着妹妹活着.........”
本文情感深挚,辅导学生用心的读,用情地读,就会被“母亲”对“我”的爱所深深的打动,你会跟着“我”一起痛,一起哭,一起怀念,一起在爱的支持下,坚强地面对人生。
通过对《秋天的怀念》的阅读,让学生受到了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还提高了学生的自读能力。
《陈太丘与友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增长能力。活动有五个环节:
1、故事激趣,以古代几个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读代讲,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3、让小组之间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
4、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课堂上展示现代文与古文互换才艺PK。
5、出示几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事件,让学生学会化解矛盾,掌握说话的艺术。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非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是我在教读语文课时的最深的感悟。我认为这三点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非死教知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多读书;二是学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分析元方人物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会怎样?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系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及积累过程,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在学中体验、感悟、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精辟的点评,在分角色表演时安排时间不当等。
《我的老师》教后反思
首先,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好,没有做到从容,镇定。应该少量的设计一点反馈性的练习题,以备课堂需要。同时,这样既重视了能力训练,又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考察,这不正好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了吗?
其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需求具有他相应的灵活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努力实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个体化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能够欣赏他人对文本的见解,也能自由开放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素质,把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在七年级一班上的《再塑生命的人》这一课,课堂上,我提问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结果让我很是吃惊,有些学生竟然没有写对几个。对此,我进行了深深地思考,学生已经预习过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没有认真预习。因为,只要态度认真,字词是都会学好的。
如何让学生认真起来呢?首先要严格要求;再就是及时检查;还要加上对检查的结果采取措施。否则,时间长了,学生就不在乎了。
今天,在课堂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真的让人感到糟糕极了。即使是搞形式也做不到,组长也没有起到组织作用,结果也没有讨论出来什么问题。对此,也是由于在平时老师的要求不够,同时也没有训练好。所以,要想搞好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就必须在平时认真对待,让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学生是很脆弱的,作为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必须讲究方法。切勿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实验教材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实验教材带来的课外阅读,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绝不是光靠课堂上老师讲课能形成的。凡是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均得益于课外阅读。个性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来自老师的一言堂,那样只会束缚学生。学生必须从不同作品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形式。其次,树立课程大于教材的观念。课程改革提出:活化课程次源,树立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尤其是中华经典之作,更是多少代人流传下来的不朽的精华,我他一定要继承发扬它,只有阅读,才能使它不朽、永桓。最后,课外阅读能提高人的修养。“知书达理”这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读书能明白事理,会办事,会做人。优秀的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对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有了新的上升。
这次实验给我带来太多的变化,太多的启迪。初中时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阶段。托尔斯泰主张:“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各个最优秀作家的书。”所以,只有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
《春》教学反思
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习惯于“满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习惯于老师当主角,学生当配角。一节课下来,老师疲惫不堪,学生被动接受,觉得语文课越来越索然无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去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呢?这节课,我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这比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案走,效果不是更好吗?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要备好课,就得深入钻研课文,做到吃透、吃准,胸有成竹;同时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学生的问题或进行深入的引导,或尽快、准确的予以回答。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校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内主体参与的程度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的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了下来。但是在解决本文的难点——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品位的时候没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品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确实还不够,平时缺少对学生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语文课也少了很多的语文味。所以这是我以后在课堂上注意改正的地方。
《观沧海》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近日上了《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特做反思如下:
一、课前反思
在课前,我仔细研究作为初一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放弃了上届学生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讨论颈联内涵的做法,而定位于在朗读中体会乡愁。诚然,颈联作为备受称赞的名句,仔细研讨无可厚非,但作为初一新生,要他们理解过于深刻的句子,似无必要,而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事实证明,教学目标的这一改变,使得学生反响较上届要好,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而不是一知半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备课时,我了解到初一学生应有一种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所以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特地将以前写的另一首《天净沙 中秋》投影到屏幕,学生都呈惊讶状,课堂气氛出现高潮,而这都在我的预料之内。
二、课中反思
在讲《天净沙 秋思》时,本来按课前制定的教学方案是分析到曲中出现的意象后,逐个分析体会乡愁。但学生在列举意象时漏了“瘦马”,于是,我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紧抓“瘦马”不放,由马瘦讲到人瘦,由物质讲到感情,最后归结为乡愁,这样只讲了一个意象就把“曲”的主题讲清了,学生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这一篇文章写于1982年,创作背景离现在的学生很遥远,但是只有联系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安排了课前预习,找来宗璞的《哭小弟》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背景,为深入学习课文,准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本篇课文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是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酝酿阅读感受,发现问题。第二课时,学生交流感受,提出并研讨问题。然后,将本文同前面的几篇课文作简单比较,让学生了解、认识本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最后布置作业。在教学本文之后,我发现第一课时导入很自然,以图片谈话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之后,按照常规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整体感受,一方面我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此文理解的层次深浅,另一方面自然过渡到对紫藤萝的印象提问,进而找出描写紫藤萝的语句进行品味,感受紫藤萝之美,边读边品味。学生学习兴趣浓,整节课也上得比较流畅自然。而第二课时,我发现自己忽视了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也不不按计划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而是直接过渡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很短暂,对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没有让学生充分解读,合作交流,所以学生的理解也浮于表面,主要由教师讲解了。由于担心学生理解的不够深,不够透彻,所以,第二课时教师讲得过多了。
我曾在网上读到这一段话:对一篇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主要是靠了学生的智慧,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不为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提供可能”的话,那课堂上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就无从体现了。从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来看,在这一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这一点,做好反思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做下去。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风风雨雨中我们已走过了多年,这个课例禁不住又一次让我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生活中我们学说要尊重别人的意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强调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学生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感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学特别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事实上,语文课堂,要充分尊重所有人的意见很不容易,作为老师,习惯了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的思维,习惯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可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背景,思想、性格、心理等完全不同,以后从事的职业也不会相同,为什么我们做教师的总是要他们“心往一处想”呢?反过来说,学校毕竟是教育人的地方,也有必要用生动活泼的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个人认为,潜移默化比较好,如果是生硬的说教是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的。这位教师既充分肯定了学生“善于思考生活”的优点,又巧妙地借用故事和课后思考题,引发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新的定位和反思,对学生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乐于接受,才教有所获。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
《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半功倍。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化石吟》教学反思
《化石吟》这堂的教学,使我深有感触,让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实在不容易,要做很多的准备。这篇课文我抓住了重点性的语句展开教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那么,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问题抛出,学生陷入沉思,教室陷入静寂,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突然,教室后面跳动起极不和谐的音符——几个学生骚动起来,甚至在窃窃私语。我正要发怒,转念一想,已经第四节课了,学生能坐到现在也不容易,于是,我压住火气问:
“你们几个干啥呢?” “照片,恐龙照片。”
什么,恐龙照片?我一激灵,来了精神,马上让学生把恐龙照片传到讲台上。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女生竟然送来厚厚的一叠照片,翻开一看,全是恐龙照片。
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我何不趁此机会挖掘出我的课堂需要的资源呢?于是,我让这个女生介绍了与这些照片有关的旅游见闻。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巨大的恐龙化石,它镶嵌在高高的山崖上。我还欣赏了栩栩如声生的恐龙,由此我想,在几百万年以前,一定生活着很多恐龙„„”
一石激起千曾浪,台下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三叶虫化石和鱼化石,我想,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后来,地壳发生运动,板块之间的挤压让我们这个地方隆起,成了连绵不断的山脉。”
如及时的甘霖,轻轻挥洒在干涸的土地上,所有学生都睁大好奇的眼睛聆听着这美丽的神话一样的遐想。是啊,这不是活生生的教材吗?
“化石,让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化石,向我们展示了生物进化的过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至此,这堂课的难点在生成的资源中化解了。它之所以化解得那样自然,那样轻松愉快,不着痕迹,我想是我的教学机智帮助了我自己。
《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
刚刚上完《看云识天气》一文后,我感触颇多。在这里我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
云的形状,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来完成。这样把云的各种开头各种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展现得一目了然,脉络清晰。可以通过表格设计,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明确概念。
上完课后,我才明白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在“看云识天气”这一方面就做不好。比如从云的形状来判定云的种类,我就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好,怎么能很好地教给学生呢 下去后,多找一下关于“看云识天气”的云的开头光彩的图片,多分析,多比较,充实自己,适当的机会,在班上办一个云的形状,光彩的图片展览,成立一个气象预报小组,使本节课的外延更广泛,更美好。
多补充一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厚薄,颜色,移速等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这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物候知识,是他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让学生多积累一些谚语,是很有好处的。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谚语:“天上钩勾云,地下雨淋淋”,“炮台云,雨淋淋”,“云交云,雨快临”等朗朗上口的谚语,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切教学过程最终都必须以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为目的。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不断发展,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如何使说明文说得更科学,更有时代的气息,这就要求教师以主导作用之火,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本文教学中怎样表现它的时代气息?可在教学中设计要学生修改,加工文章结尾的训练──“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这样的设计,可以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总之,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看到了不足,但我很庆幸的是,我找到了针对不足而采取的方法措施。让我们共勉吧!
《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皇帝的新装》我设计两课时,在这两节课中,我做到以下几点:
1、以语文课堂的三个维度为基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教给学生品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同时通过归纳文章的主旨,渗透思想教育。
2、为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出发点,①通过指导学生默读、齐读、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③通过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也有一些遗憾:
1、第一课时开头我精神有些紧张,所以声音不够大声,但几分钟之后就转入良好的状态;
2、第二课时品析骗子、官员等人物形象时,我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了一些,所以下一个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时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朗读过程中不入戏,而我没能及时的指导和点评;
3、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只有8分钟,效果不是很好。
通过这两节课让我有了更深的思考,要上好一节课,须做到:
1、教师首先要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文本。
2、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较好的教学过程。
3、教师课堂上要有随机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4、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优点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标准的普通话,整洁美观的板书,带有鼓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大方且具有亲和力的教态等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朝着这些目标去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塞翁失马》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节课之前,我曾设想着用最简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我想既然是古文,又是一则寓言,我就采用了“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透寓意”三大板块来完成。怎样让学生能轻松读懂字音、且又能“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先让一名学生起来朗读课文,然后让其余的学生指出需要纠正的字词,老师再补充学生点不到的重点字词,齐读字词,再齐读下课文。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板块。但在实施起来,能主动起来纠正字词的只有两名学生,我只能帮着提出其他的字词,感觉学生对于这样的纠正没有激情。接着我让他们划分句子的节奏,先教学生划分第一句,然后按方法再划下去。这一小块费了好多时间,导致下面的的“读透寓意“这一板块我只是浅点即止,没有引导着学生深入体会。课后我也觉得这一小环节确实做得太多余,指导老师们都认为只要学生读书没有破句错句就不必要去划分节奏,我纯粹是为了划节奏而去划节奏。我觉得划节奏这一小环节要是处理得合理,下面的教学我会做得好的。
“读懂寓意”第二板块,我采用了“合作交流”提出质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三条求助热线“
1、注释或工具书
2、同学
3、小组长用纸条的方式记录下来送交老师”来完成。我以为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同学和老师解决本文的文义应没问题,但讨论的时候,学生没有热情,漫不经心的,且交到我手里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句子也没多少,于是解决重点句子后,我满怀信心,让他们概据课文内容来弄个讲故事比赛,适当加入一些表情及心理特征等。但讲故事这一环节弄不上去,当时我才明白原来他们对课文内容还不够明白,一名女生上台讲后,男生没人肯上来,当时时间也差不多了,这一环节就这样被我忽忽带过去了。一下子转到了“读透寓意”这一环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是让一二名学生说说“祸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能转化吗,是不是一定能相互转化?”,并没有深入去探讨。整节课下来,自己感觉很不爽,觉得哪个环节都衔接得非常别扭,生硬,自己的语调没有亲和力,难让学生走进状态。总觉得学生有些放不开,或许是跟我引导的问题有关,或许也跟我个人魅力有关,或许„,总之,很困惑。
第二篇:七年级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
祥符中学 谢文敏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首先需要注意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
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因此,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我采取提供关键词及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2
Section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笔者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小地图,标出最重要的街道,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再次布置了一道题,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学校的简单地图,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导游词也撰写得很流畅,着实让我高兴了一场。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我们老师时常督促。
对于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健忘的毛病,则需要不断反复,随时抽
查。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把以往几个星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单元小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词汇的好习惯。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第三篇:七年级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4篇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
最近上课上的比较慢,每节课处理的问题也不多。主要是想让基础差的同学尽量的能向前赶一赶。可事与愿违自己感觉让学生分析的已经很细很透彻了,可一问每个组会的'还是那么两三个。我也问过他们我怎么做才能加深他们的记忆才能会,可他们也一脸茫然也不知道。有些组里的同学也跟我反映说这个简单的题目我给她讲了五六遍了,他还是一点也不明白。面对这样的学生有时真的束手无措。
数学它不像其他学科,只要记住就行了。这门课除了要牢记公式定理之外,还需要你去应用。如果你只记住了不会用也等于零,怎么让这些学生能够真正学进去呢?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2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做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1、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教师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但是在备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教学设计还要更多的体现学生的参与,力求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需要教师日常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本文注意了以读为主,但是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要注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鼓励。同时要读深入,边品边读,注重品位文章的语言文字。
4、在文章的教学细节上我还有些体会:首先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还要注意汇报的条理,实词、虚词、重点句子,本节课汇报环节有些凌乱,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其次对于文章韵脚的`处理欠妥当,应该放到文章分析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的训练;再次还应该让学生整体疏通一遍文意,更有益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对于课堂的时间安排再紧凑些,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掌握。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3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首先需要注意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因此,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我采取提供关键词及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2
Section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笔者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小地图,标出最重要的街道,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再次布置了一道题,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学校的简单地图,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导游词也撰写得很流畅,着实让我高兴了一场。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我们老师时常督促。
对于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健忘的毛病,则需要不断反复,随时抽查。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把以往几个星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单元小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词汇的好习惯。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4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等。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在此谈几点浅薄认识:
1、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让他们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
2、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历史、时事、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
3、教学过程可以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性探索实践转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应当走过这样的过程:“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用在哪?”学生要学习新事物,除了自身对新事物的兴趣外,还要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价值。
4、课堂提问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师问生答的问答式教学。教师问得浅显直露,无思维价值,探索的空间太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师问生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灌输另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从而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探索性思维泯灭,哪里还有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等问题状态之中,学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因此,我觉得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换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我们就能撑起一片蓝天,用我们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我们,家长就会信任我们,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5
一、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故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掌握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一)由“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入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听读课文:(课文朗读录音)
1、提出听读要求:①给生字词注音;
②思考:你认为米妮是什么样的人?
2、听完录音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全班56个人,分成14个小组,四人一组自主合作学习。
1、思考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写米妮的勤劳的?找出这些语句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两次写到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③作者又是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的?
④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交流活动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
(五)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话题目:我跟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断练习,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1、创设情景一:放录相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描写其舞蹈动作的优美;
创设情景二: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情景一: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情景二:让学生有话可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精彩片断
在教授本课时,有两处最精彩的片断。
1、说话练习片断:学生根据两个题目大胆发言,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在家从不干家务,过着“衣来伸身,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学生还大胆地承认了自己考试舞弊的行为;还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自己的缺点,还指出了同学的不足……敢于坦露自己的心底,把缺点摆出来加以解决。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2、学生对习作评价片断
这一环节形成了本堂课的最高潮,学生涌跃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比较准确。现将几个同学的发言实录下来。
①对胡迪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她的习作写的好,几个动词用的好,比喻句也很形象。
学生乙:她从侧面进行了描写,写了观众的反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有,突出了舞姿的优美。
学生丙:我认为应该要重点写动作,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学生丁:我同意学生丙的看法。我认为文中的句子要尽量避免重复,用词也要避免重复。
②对姚铮铮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我很喜欢她的语言,很幽默,令人发笑,她的每篇文章的语言都是这样的,值得我学习。
学生乙:她写了自己的高兴心情,还写了她回家路上见到和想像的情景,这是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
学生丙:这种写法与课文中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的写法相似。
学生丁:写的太短了,还可以写长一些。
③对廖智勇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廖志勇读得很有感情。他写了受到老师批评后的心情。不过,他是我们班学习最认真表现也最好的学生,应该没挨过老师的批评,本文是他想像出来的崐。
学生乙: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更突出了他的心情。
学生丙:我受到批评后的心情和他写的一样,我认为他写的很真实。
三、教学反思
1、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教材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这种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这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
2、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童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基于这一点,我设计的两个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专家点评
本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对教材处理得好,把它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的“范例”和“中介”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观,与以往的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材观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教学按“知识──能力──素养”逐层推进,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努力,这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三是通过设计题目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要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对教材的语言进行品味思考。这堂课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6
七年级(下)语文冀教版教材,其理念与新课标的理念一致,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课后试题开放灵活,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便于创新能力的发挥。
课本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版块:古诗文的积累;口语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针对这四个版块和考试常规模式,我在日常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古诗词的考查形式除保留传统的直接默写题型外,也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讲解诗人创作的背景,使学生对诗作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涵义。同时,利用多次练习狠抓学生的书写,使其字型规范,在考试中少丢甚至不丢无谓的分数。采用此种方法教学,学生和我感觉很有成效。
2.文言文考查的内容重点是文学常识、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联系实际谈自身体会。在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利用古人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看似枯燥的古文,同时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并在课下实施强记,通过练习考查,使学生在此方面务必做到不丢分。在实际教学中,自我感觉还应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苦记。
3.新教材选择的现代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比较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这些文章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些课文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的能力,筛选信息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课文发表自身见解的能力,并对一些课文进行适当取舍,选择一些文章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感觉这样上课课堂气氛比较好,效果也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好。以后我将在此方面继续努力,争取形成一套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
4.针对考试中常见的几种写作题型,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系列教学的模式,运用片段联系,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使学生对作文形成“亮点”意识,并逐步告知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亮点”的方法。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或思想实际进行写作,做到联系生活实际,确保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文章再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在期末考试前,我还针对考试中常见的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几种写作题型,花费一定时间,从应试角度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学生尽可能写好考场作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感觉既照顾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学生的考试。
新的教材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让语文与社会生活越发“亲密接触”。它决定了教师教学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自我探索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争取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7
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不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对话、合作学习等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用英文表达自己对不遵守规矩的人的态度;能熟练使用目标语言谈论某些规章制度;能使用目标语言谈论校园内一些公共场合的规则。我就本次公开课的要求做如下反思。
一、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1a。1a导入本单元的话题部分重要语言结构。1a活动利用学生常见的班规、校规为线索介绍新语言,便于激活学生背景知识,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建构。活动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习词汇、丰富语言表述,二是让他们接触、体会表示禁止的规章的'表达方式。祈使句5个,词汇7个。
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设计。目标设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而设计的,有目标1。2。;分重点和难点,难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否定祈使句的正确运用,重难点突破。
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次设计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动漫。声情兼有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听得见,看得见,学得容易。适时、视课堂教学而运用,不滥用多媒体,不做多媒体的奴隶。
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有导入、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做练习、学生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并有课堂测评,学生总结和布置作业等。运用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高效课堂的四大环节明显凸出。教学实施过程流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学生又是时间的主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完全有收获。
三、存在问题
课堂教学实施到最后时,出现了时间上的分配问题,词汇教学部分所用的时间过多,学生是掌握了,目标也达到了。但是造成了教学难点突破用的时间太少,形同走马观花态势,如果把时间往这部分挤一挤,就更妥当。这就是不足之处。
四、改进措施
对于本次公开课的不足之处,我经过了组内的评课后,已达成共识。我作为授课教师,应该首要调整教学策略。不应一味追求把时间和课堂留给学生,就大胆放手;应帮助学生学习、扶持学生学习,还应要更加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做到审时度势,尽可能彰显教师引导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得有效果有收获,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的公开课,我收获了很多。组内各教师的建议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也想了很久,且认真反思。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效果、有收获和学得快乐,教师就必须给予正确合理科学的引导;能让课堂教学有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特别注意不足之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七年级英语,教学反思,学习目标,表达方式,公开课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8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5)(6)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担任初一下英语教学。现就一学期来的英语教学作一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能克服不足,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它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本课主要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课堂任务的需要,布置学生搜集资料,需要使用到网络等现代化设备,由此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整理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以前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并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9
要正确理解“活”与“实”的辩证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意师生的互动,创设学习情境,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等。在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活”,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实”,看起来花红热闹,实际上学生还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地学。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正确理解“活”与“实”的辩证关系。
所谓“活”,是指的教学形式要活,课堂学习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要敢于探究,敢于异想天开;所谓“实”,是指学习过程要实,供学生学习研究的内容要实。实是活的前提和目的,活是实的基础和保证,片面强调一个方面,都会大大削弱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等等,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为了合作而合作,研究的内容或者缺少一定的思维量,或者缺少必要的价值,这样的活,就不是真正的活。所以,作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在关键点上启发学生,创设供学生思考研究的情境,使学习过程实在,使学习效果实在。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0
今天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一节,学生昨天就说,老师,明天讲应用题呀?唉哟,不会呀!为了缓解学生这种畏难情绪,我今天所讲的例题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
1.在引入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必要性。也就是说,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之前我了解到,不少学生喜欢NBA篮球赛,于是,就先给学生演示了几张NBA篮球赛的照片。其中,有麦克"乔丹,还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篮球明星姚明。当学生们看到姚明时,自豪感油然而生。(看来数学课有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嘛!呵呵......)由此引出篮球联赛时的积分问题。
2.结合前两天学校统计各班订《中学生时事报》的问题,我自编了一道应用题:学校统计各班订《中学生时事报》的情况,全年34元,半年17元。初一(2)班共有10人订阅,共计306元。问:订半年的同学多少人?订全年的.同学多少人?
由于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学生感到很熟悉,没有了陌生感,学生也敢解题了。他们觉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应该可以解决!紧接着,我又让他们回忆去年秋季运动会上各班的积分情况统计,就我们班的得分情况,我让学生们自己编一道应用题。因为是自己班级的事情,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不到5分钟,就有5、6个学生举手。总结他们编的题,大致有以下两类:
秋季运动会,初一(2)班共得17分,有2名同学取得第一名,有1名同学获得第二名,问:第一名加多少分?第二名加多少分?注:假设第三名以下不积分。(XXX)秋季运动会,初一(2)班有3人参加,都为班级加了分。第一名加6分,第二名加5分,共17分,第一名有几人?第二名有几人?注:注:假设第三名以下不加分。(XXX)其中,有一位学生编的应用题不严谨:秋季运动会,初一(2)班有5人参加,但不是每人都得奖,第一名加6分,第二名加5分,共17分,第一名有几人?第二名有几人?(孟杰)她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有多少人获奖,问题就不能得解。学生自编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消除他们对应用题的畏难情绪!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1
在完成《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我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并贴近生活,具有可实践性。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教学不足。
首先,本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核心。在本教学设计中本人先精心准备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活动,深入简出,让学生根据生动活泼的图片进行会话,学生很快就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熟练运用现在进行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坚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坚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其次,本人注重小组合作。例如,在练习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she/he doing?这几个句型时,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练习,三个人明确分工,有的做动作,有的问,有的答,他们精彩的表演反馈出他们合作的成功与喜悦。在本课的写作这环节中,我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写一篇文章,然后小组内互相修改,推荐出一篇好文章,并表演出来。在小组内有的演爸爸,有的演奶奶,还有的演一只小狗,他们生动的把一个家庭中的活动表现出来。小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猛烈地碰撞,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最后,我来谈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虽然本人设计了多个任务让学生来运用现在进行时,学生也能熟练掌握,但缺乏设置大情景和没有主线,导致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得很生硬。还有,本人所采用的任务,对授课班而言,相对简单,挑战性不够,使得学生的参与有广度但没深度。此外,本人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例如语速过快,表达不清等。
总而言之,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我从中领悟到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那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我要以此作为我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2
课堂教学是依靠教师与学生的默契配合,通过多种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复杂过程,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师往往对学生缺乏的是信任,总是认为没有教师的教学学生怎么能学会?总是不放心地一遍遍讲解,殊不知在我们的讲解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却逐步降低,学习的潜力一直被压抑。
其实,学生的生命成长靠自身,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靠的是自身。我们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每个学生的起点并不是零,每个孩子具有其自身发展的能力。生本教育为我们展现的是生命自我成长的精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积极性,让死的课堂活起来,在这方面,长城中学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学校领导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课堂交给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进行课改,很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本课堂改革必定会有很好的未来,一定会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精彩绽放。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3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历史上日本曾经做过对不起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因此这节课除了要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传统服装——和服。使学生对日本初步感知。
2、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火山的国家,此处介绍日本先进的防震能力。也要向学生说明在汶川地震中日本也给予帮助,展开搜救。要让学生知道历史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应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并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在野外,家庭,商场,剧场等场景对学生进行防震训练。让学生选择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如果选错了就会有石块掉下来,画面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盎然。
3、依托教材中对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都知道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但宽容和博大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历史中,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步伐,就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向其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5、日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资源小国。它掠夺世界海洋资源、把污染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进口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等也值得我们深思。要让学生知道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4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在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有关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黄河大合唱》的几个部分,如《黄水谣》《保卫黄河》这几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由介绍历史背景到聆听这段历史的`痛苦呻吟,由对《黄河大合唱》的整体感知到对音乐作品的领会、感受,学生对这样宏大的作品的主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上课时,分析课文的主题,学生基本都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都说在朗诵这首歌词时要体现出一种在压迫下的呻吟,要展现出人民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愤,要表现出全民团结抗战的激情。学生能谈到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基本可以掌握。
在教《黄河颂》时,我还根据自己的见解和简单的音乐了解给学生唱了《黄水谣》、《黄河大合唱》、《满江红》等几首歌,让学生在宏观的角度先感知作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为下面的分析课文奠定的基础,虽然在介绍背景和作品时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七年级下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历史上日本曾经做过对不起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事,因此这节课除了要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要渗透德育和情感教育。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国花——樱花、国家象征——富士山、传统服装——和服。使学生对日本初步感知。
2、通过对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火山的国家,此处介绍日本先进的防震能力。也要向学生说明在汶川地震中日本也给予帮助,展开搜救。要让学生知道历史已经过去,中日两国人民应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并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在野外,家庭,商场,剧场等场景对学生进行防震训练。让学生选择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做,如果选错了就会有石块掉下来,画面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盎然。
3、依托教材中对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都知道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但宽容和博大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历史中,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步伐,就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向其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5、日本既是经济强国,又是资源小国。它掠夺世界海洋资源、把污染企业建在发展中国家,进口我国的一次性筷子等也值得我们深思。要让学生知道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2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切不可从“抽象”再次走向“抽象”。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在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有关背景,从九、一八事变到《黄河大合唱》的几个部分,如《黄水谣》《保卫黄河》这几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由介绍历史背景到聆听这段历史的痛苦呻吟,由对《黄河大合唱》的整体感知到对音乐作品的领会、感受,学生对这样宏大的作品的主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上课时,分析课文的主题,学生基本都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们都说在朗诵这首歌词时要体现出一种在压迫下的呻吟,要展现出人民在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愤,要表现出全民团结抗战的激情。学生能谈到这些,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基本可以掌握。
在教《黄河颂》时,我还根据自己的见解和简单的音乐了解给学生唱了《黄水谣》、《黄河大合唱》、《满江红》等几首歌,让学生在宏观的角度先感知作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为下面的分析课文奠定的基础,虽然在介绍背景和作品时用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在教学效果上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3本学期我担任初一(5)(6)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担任初一下英语教学。现就一学期来的英语教学作一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能克服不足,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它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本课主要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课堂任务的需要,布置学生搜集资料,需要使用到网络等现代化设备,由此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整理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以前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并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即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4《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做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1、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教师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但是在备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教学设计还要更多的体现学生的参与,力求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需要教师日常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本文注意了以读为主,但是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要注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鼓励。同时要读深入,边品边读,注重品位文章的语言文字。
4、在文章的教学细节上我还有些体会:首先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还要注意汇报的条理,实词、虚词、重点句子,本节课汇报环节有些凌乱,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其次对于文章韵脚的处理欠妥当,应该放到文章分析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的训练;再次还应该让学生整体疏通一遍文意,更有益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对于课堂的时间安排再紧凑些,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掌握。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5七年级(下)语文冀教版教材,其理念与新课标的理念一致,注重了知识的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着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课后试题开放灵活,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便于创新能力的发挥。
课本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四个版块:古诗文的积累;口语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针对这四个版块和考试常规模式,我在日常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古诗词的考查形式除保留传统的直接默写题型外,也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讲解诗人创作的背景,使学生对诗作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涵义。同时,利用多次练习狠抓学生的书写,使其字型规范,在考试中少丢甚至不丢无谓的分数。采用此种方法教学,学生和我感觉很有成效。
2.文言文考查的内容重点是文学常识、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对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联系实际谈自身体会。在教学中,我一方面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利用古人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看似枯燥的古文,同时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并在课下实施强记,通过练习考查,使学生在此方面务必做到不丢分。在实际教学中,自我感觉还应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苦记。
3.新教材选择的现代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比较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这些文章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些课文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的能力,筛选信息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课文发表自身见解的能力,并对一些课文进行适当取舍,选择一些文章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讲解,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感觉这样上课课堂气氛比较好,效果也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好。以后我将在此方面继续努力,争取形成一套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
4.针对考试中常见的几种写作题型,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系列教学的模式,运用片段联系,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使学生对作文形成“亮点”意识,并逐步告知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亮点”的方法。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或思想实际进行写作,做到联系生活实际,确保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文章再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在期末考试前,我还针对考试中常见的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几种写作题型,花费一定时间,从应试角度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学生尽可能写好考场作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感觉既照顾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兼顾了学生的考试。
新的教材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让语文与社会生活越发“亲密接触”。它决定了教师教学要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教学思路,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自我探索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争取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6课堂教学是依靠教师与学生的默契配合,通过多种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复杂过程,反思我们的教学,教师往往对学生缺乏的是信任,总是认为没有教师的教学学生怎么能学会?总是不放心地一遍遍讲解,殊不知在我们的讲解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却逐步降低,学习的潜力一直被压抑。
其实,学生的生命成长靠自身,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靠的是自身。我们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每个学生的起点并不是零,每个孩子具有其自身发展的能力。生本教育为我们展现的是生命自我成长的精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积极性,让死的课堂活起来,在这方面,长城中学的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学校领导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课堂交给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进行课改,很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本课堂改革必定会有很好的未来,一定会让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精彩绽放。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7要正确理解“活”与“实”的辩证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意师生的互动,创设学习情境,保护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等。在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学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活”,忽视了教学过程的“实”,看起来花红热闹,实际上学生还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地学。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正确理解“活”与“实”的辩证关系。
所谓“活”,是指的教学形式要活,课堂学习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要敢于探究,敢于异想天开;所谓“实”,是指学习过程要实,供学生学习研究的内容要实。实是活的前提和目的,活是实的基础和保证,片面强调一个方面,都会大大削弱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等等,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为了合作而合作,研究的内容或者缺少一定的思维量,或者缺少必要的价值,这样的活,就不是真正的活。所以,作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在关键点上启发学生,创设供学生思考研究的情境,使学习过程实在,使学习效果实在。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8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首先需要注意英语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次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因此,在课文复述这个环节,我采取提供关键词及利用图片、简笔画或图片与文字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熟悉课文。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同学记忆。例如《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2
SectionB 3A的导游词中,每一句都包含一个刚学的方位介词短语,内容非常的抽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辨清导游行走的方向和路径,设计了一幅简单的图片,把文中提到的街道、公园、旅店和花园都包括在内,并按着方向用箭头和虚线把行程显示出来。然后一边说导游词,一边手指着箭头移动,非常形象地完成了一次“导游”。这样示范一遍后,学生立刻觉得文章生动起来,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立体的场景。学生们口头练习了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看着图片把这段文字顺利地讲出来。
《新目标》教材以任务型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中有很多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完成的任务,如撰写一则招聘启事,设计一张电影海报等。在学习方位介词时,笔者让他们设计出从学校到自己家里的小地图,标出最重要的街道,再用英语口头表达出应该怎样走才能从学校出发抵达各自的家。由于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他们都很兴奋,立刻动笔画起来。同时,笔者让一位英语成绩好并擅长绘画的同学在黑板上做示范,并让该同学讲解如何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考察他们是否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后,再次布置了一道题,让他们画出从学校走到学校的简单地图,还要求配上合适的导游词。批改作业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准确地运用方位介词。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仅图片画得很美,导游词也撰写得很流畅,着实让我高兴了一场。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纵论国内国际的是是非非。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权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是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我们老师时常督促。
对于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健忘的毛病,则需要不断反复,随时抽查。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把以往几个星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单元小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词汇的好习惯。
在这一年的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维持课堂纪律,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进行。到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何种姿态面对学生。老师在不能体罚的情况下,还能采取哪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9一、教学设计
《地毯下的尘土》是一篇充满了神奇浪漫的想像、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作品。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内容也比较简单,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故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一是掌握动作、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是引导学生自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一)由“你最欣赏你的同学、朋友身上的什么品质?”入手,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也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听读课文:(课文朗读录音)
1、提出听读要求:①给生字词注音;
②思考:你认为米妮是什么样的人?
2、听完录音后交流:米妮的形象
(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想敢说,不人云亦云)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全班56个人,分成14个小组,四人一组自主合作学习。
1、思考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写米妮的勤劳的?找出这些语句并加以分析?
②文中两次写到米妮观望窗外的风景意在说明什么?
③作者又是怎样写米妮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的?
④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交流活动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作准备)
(五)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话题目:我跟米妮比一比
米妮,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勇于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力争不断完善自己!)
(六)创设情景,迁移训练,培养能力
作文片断练习,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1、创设情景一:放录相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描写其舞蹈动作的优美;
创设情景二: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情景一: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情景二:让学生有话可写)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二、精彩片断
在教授本课时,有两处最精彩的片断。
1、说话练习片断:学生根据两个题目大胆发言,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在家从不干家务,过着“衣来伸身,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学生还大胆地承认了自己考试舞弊的行为;还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自己的缺点,还指出了同学的不足……敢于坦露自己的心底,把缺点摆出来加以解决。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2、学生对习作评价片断
这一环节形成了本堂课的最高潮,学生涌跃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比较准确。现将几个同学的发言实录下来。
①对胡迪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她的习作写的好,几个动词用的好,比喻句也很形象。
学生乙:她从侧面进行了描写,写了观众的反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有,突出了舞姿的优美。
学生丙:我认为应该要重点写动作,少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学生丁:我同意学生丙的看法。我认为文中的句子要尽量避免重复,用词也要避免重复。
②对姚铮铮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我很喜欢她的语言,很幽默,令人发笑,她的每篇文章的语言都是这样的,值得我学习。
学生乙:她写了自己的高兴心情,还写了她回家路上见到和想像的情景,这是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
学生丙:这种写法与课文中写米妮的心理活动的写法相似。
学生丁:写的太短了,还可以写长一些。
③对廖智勇习作的评价:
学生甲:廖志勇读得很有感情。他写了受到老师批评后的心情。不过,他是我们班学习最认真表现也最好的学生,应该没挨过老师的批评,本文是他想像出来的崐。
学生乙:他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更突出了他的心情。
学生丙:我受到批评后的心情和他写的一样,我认为他写的很真实。
三、教学反思
1、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掌握了教材内的知识以后,再将知识进行迁移训练。这种教学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由知识向能力素质形成的中介。这符合教学改革的理念。
2、童话这种体裁创作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童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蓝本。基于这一点,我设计的两个说话训练题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寓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骄之气,不够勤劳、缺乏生存能力等现象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灵魂受到洗礼。这要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
3、在知识训练中,学生通过片断作文训练,将课内的知识转变为一种实践活动,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去思考去表达的能力,从而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专家点评
本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对教材处理得好,把它作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的“范例”和“中介”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观,与以往的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教材观是截然不同的;二是教学按“知识──能力──素养”逐层推进,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努力,这是一种大语文观,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三是通过设计题目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要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多对教材的语言进行品味思考。这堂课在这方面有些欠缺。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0课堂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精神不集中、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不愿多做思考、提问题时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或是得到一问一答式的回答等等。面对这个现实,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在此谈几点浅薄认识:
1、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让他们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
2、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挖掘学生潜力,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认知结合起来,不妨讲一些课外知识,比如历史、时事、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共同讨论分享,增长学生的知识;
3、教学过程可以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性探索实践转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应当走过这样的过程:“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用在哪?”学生要学习新事物,除了自身对新事物的兴趣外,还要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价值。
4、课堂提问由问答式教学向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学习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师问生答的问答式教学。教师问得浅显直露,无思维价值,探索的空间太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师问生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灌输另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从而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探索性思维泯灭,哪里还有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等问题状态之中,学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
因此,我觉得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换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我们就能撑起一片蓝天,用我们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我们,家长就会信任我们,我们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1在完成《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我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并贴近生活,具有可实践性。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教学不足。
首先,本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核心。在本教学设计中本人先精心准备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活动,深入简出,让学生根据生动活泼的图片进行会话,学生很快就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熟练运用现在进行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坚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坚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其次,本人注重小组合作。例如,在练习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she/he doing?这几个句型时,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练习,三个人明确分工,有的做动作,有的问,有的答,他们精彩的表演反馈出他们合作的成功与喜悦。在本课的写作这环节中,我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写一篇文章,然后小组内互相修改,推荐出一篇好文章,并表演出来。在小组内有的演爸爸,有的演奶奶,还有的演一只小狗,他们生动的把一个家庭中的活动表现出来。小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小组学习最大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猛烈地碰撞,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最后,我来谈谈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虽然本人设计了多个任务让学生来运用现在进行时,学生也能熟练掌握,但缺乏设置大情景和没有主线,导致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得很生硬。还有,本人所采用的任务,对授课班而言,相对简单,挑战性不够,使得学生的参与有广度但没深度。此外,本人的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例如语速过快,表达不清等。
总而言之,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我从中领悟到了一种思想,一种理念,那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我要以此作为我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七年级下教学反思12最近上课上的比较慢,每节课处理的问题也不多。主要是想让基础差的同学尽量的能向前赶一赶。可事与愿违自己感觉让学生分析的已经很细很透彻了,可一问每个组会的还是那么两三个。我也问过他们我怎么做才能加深他们的记忆才能会,可他们也一脸茫然也不知道。有些组里的同学也跟我反映说这个简单的题目我给她讲了五六遍了,他还是一点也不明白。面对这样的学生有时真的束手无措。
数学它不像其他学科,只要记住就行了。这门课除了要牢记公式定理之外,还需要你去应用。如果你只记住了不会用也等于零,怎么让这些学生能够真正学进去呢?
第五篇: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
斗古中学 七年级(6)班张学政
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年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
第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
第二,教师应有组织、领导能力
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要让学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须为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演绎的剧本。因些,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尊重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
1/
2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
第四、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由于人数较多,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今后还可适当增加。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第五、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
2012年6月25日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