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入菩萨行论》济群法师开示1、2讲学习笔记
《入菩萨行论》第001讲
内容摘要
前言:
一、《入菩萨行论》的地位、内容和特点
1、《入菩萨行论》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它对于我们修学大乘佛法,对于大乘佛教的建设至关重要。
2、《入菩萨行论》就是要进入菩萨道的修行,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进入菩提道的修行,它的核心、关键是什么。它是一部以菩提心为核心建立菩萨道修行的论典。
3、汉传佛教虽作为大乘的佛教,但是真正走上菩萨道修行的人很少,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菩萨道修行的关键要素,即菩提心。
二、导师为什么要讲《入菩萨行论》?
1、从导师个人的角度来说。
① 导师个人一直觉得《入菩萨行论》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只是因为弘法的事情比较多,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深入学习、研究这一部论典,所以想通过上课这样的一个因缘来促进自己对对这一部论典的学习。
② 导师意识到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的缺失,主要是因为缺少菩提心的精神,所以从2003年开始弘扬菩提心的教法,主要讲菩提心在大乘修行中的重要性,以及菩提心的内容和特征。期间还让学员在大藏经里搜集菩提心的内容,并把它们都摘录出来,发现菩提心在大乘的经论中确实非常重要。《入菩萨行论》是弘扬菩提心教法的一部巨著,它对菩提心在菩萨道的整个修行,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论述,同时也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论典。所以导师觉得对这一部论的学习,不仅是对大家的菩提心的修行会有帮助,同时对导师本人对菩提心的修行,也是一次成长,也是一次修行,也是一次促进。
2、从汉传佛教建设的需要来说,需要讲这部论。因为汉传佛教缺失大乘精神。
3、汉传佛教缺失大乘精神的主要原因。
① 主要是跟我们对大乘精神的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教界有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习了大乘经典,就是大乘的行者了,而忽略了菩提心。学跟发心、跟行为,有相当程度的脱节。
② 汉传佛教非常重视见地,各种宗派都有非常甚深的见地,都有它的一套非常完整、系统的理论。但是有关菩提心的修行,在这些祖师们的著述里,内容虽然有,但非常的薄弱。但是大乘佛法最核心的特征是菩提心,而不是这些见地。我们唯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才能够算是大乘行人。如果缺少菩提心,即便修的是华严的见地、法华的见地,其实也说不上是大乘行者。因为修这些见地,是为了自己解脱,并不是为了要利益一切众生。
③ 汉传佛教的系统里,多数人都会受菩萨戒。但是受戒都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发起菩提心。因为严格地受菩萨戒,按印度或者按西藏的传统,先要受菩提心戒,这意味着你选择了以尽未来际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目标。当我们的生命确定生起这样的一份愿望之后,我们还需要受愿菩提心戒、菩提心戒,还要有一段的时间去实践、去修习,修到一定时候了我们再受菩萨戒,也就是受行菩提心。唯有这样受菩萨戒,才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乘行者。
④ 认识到真正的大乘精神是菩提心。
A、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是大乘佛子的标识。当然大乘无自性空的见地,会消除世间和出世间的对立,所以菩萨因为有了这种大乘的见地之后,自然就能够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所以他既能够出世间,又能够积极入世。
B、发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开始。作为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首先都要发菩提心,然后再去修六度或者修空观,修习相关法门。有了菩提心、这个法门的修行,它才能够成为大乘的修行。
C、菩提心贯穿着菩萨道的修行。皈依三宝贯穿着整个佛法的修行,皈依三宝就是要成就三宝的品质。而三宝的核心就是菩提心,觉醒的心。我们成佛也就是成就无上菩提,即最高的觉悟、最高的觉醒。从发心,选择、开发、发起觉醒的心,到走上觉醒之道,到最后完全觉醒、觉悟。《入菩萨行论》能够以菩提心为核心,建构了整个大乘修学体系。大乘精神就是菩提心。我们忽略了菩提心,所以导致大乘精神的缺失。如果我们要张扬大乘精神,弘扬大乘精神,那就一定要弘扬菩提心。只有弘扬菩提心,才能真正地开显大乘精神。
《入菩萨行论》第002讲
内容摘要
4、缺失菩提心带来的弊端。
① 缺失菩提心,会导致学人在修行上偏向于自了。
A、在我们汉传佛教的这个系统里,敢于以菩萨的身份自我承担的人是很少的。我们没有办法想象,我们也可以成为菩萨,我们也可以成为大菩萨。我们虽然在学习大乘经典,但是我们对菩萨的内涵,对菩萨身份的认识还是不足。我们没有真正地去认识菩提心,没有去真正地发起菩提心。所以,我们的思想境界要提高上去,就不仅仅要有见地,同时还要真正地发菩提心。
B、这个世界上,人之所以对动物这么残酷,关键的原因是在于,人他只想到自己,自我的需要,没有考虑到众生的痛苦和需要。虽然世间上人对自我的考虑,跟声闻的人追求自我解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只想着自我的解脱,这个心还是比较狭隘,不够广大。
C、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没有菩提心,在修学上就会导致偏向自了。这是造成我们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缺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是导致很多人虽然学大乘,修大乘,但不能成为菩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② 没有菩提心,就会缺少慈悲心,会使我们当前的教界,僧人,佛教徒,对别人,对社会缺少一份慈悲关爱。
在过去的社会,这种现象相对还会好一点,因为出家人跟出家人之间,还有一份法的情谊。我们都共同走在解脱道上,没有这种利益,没有这种对立,所以它有一份法的情谊。我们的书院也是如此。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真正修学佛法,真正重视解脱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僧人跟僧人之间,这种法的情谊,法的连结,越来越弱了。如果没有这个法的情谊,又没有这一份菩提心,那么就会导致教团僧众,就会很冷漠。
③ 缺少菩提心,导致社会大众、教界,缺乏一种弘法的意识。
出家人、佛教的信徒,真正有弘法和分享意识的,不是很多。很多人喜欢造佛像,积累福德,这更多的还是出于一种自我的需要。出家人更多地偏向自了,其实出家人是有弘法责任的,自己修行,同时还要弘法。但是这种风气在我们汉传佛教界里,因为受到禅宗,受到净土宗的影响,所以多数人,他都缺少这样的一种意识。那么这个跟对菩提心的重视不够是有关系的。因为缺少弘法,所以整个社会,就没有形成一个学法的氛围和风气。缺少学法的氛围和风气,所以佛教界迷信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多。
所以在佛教界,一方面要通过提倡菩提心; 另外一方面,要培养佛教界的一种弘法的意识和风气,能够让大家认识到,弘法这是一件最有价值的事。从我们自身来说,是一种菩提心的实践。同时,我们在弘法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自己菩提心的增长。
5、弘扬《入菩萨行论》,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需要。
①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菩提心是一颗觉醒而又利他的心。
A、这个时代非常需要觉醒的智慧。
a、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高度无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社会大众,他们都会陷入到一种混乱的观念和情绪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看不到方向,所以非常的辛苦,非常累,很多人有心理疾病,如焦虑,有压力,恐惧,没有安全感,孤独,还有忧郁症。
b、我们每个人生命内在所具备的这种觉醒的智慧,觉醒的心,是可以帮助我们从混乱中走出来,导向宁静,导向解脱,导向喜悦。
c、所以菩提心,是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一种真正的需要,也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唯一的出路。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我们很难从这种,生命的这样一个迷惘状态里走出来。
B、菩提心的另外一个特征——利他,可以解决社会现象中的各种问题。a、这个社会,是一个自我高度张扬的时代,它会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和纠纷,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竞争。这种恶性竞争的根源是我执。所以才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很多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导致了如军事竞赛、环境、社会等各种问题的出现。
b、菩提心的这种无我利他的思想,不管是从个体的生命来说也好,还是从社会的健康发展来说也好,它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利他的过程中,就能够弱化我执。在弱化我执的过程,就是在一个开智慧的过程。另外,无我利他说明社会实质上是无我的,是一个缘起的社会。所谓缘起的社会,就是人与人的存在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的,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够考虑到别人的存在,这样就没有冲突,自然就和谐了。
所以,弘扬菩提心,它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它也是唯一能够究竟地解决现代这个社会问题的,一个最彻底的手段。
6、弘扬《入菩萨行论》,可以重建汉传佛教的大乘精神。
① 在所有的论典里,《入菩萨行论》可能是对菩提心的阐述是最完整的。在一般的经论里,通常发心就是一个配角。如《金刚经》开始讲发心,但对于怎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什么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问题是没有说的,很多经论基本上也都是这样。所以一般的人很容易就把这个开头就给忽略掉了,重点会放在后边。
② 在一般的经论里,发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但是在这一部论典里,它是贯穿着整个修行。通过这样的一个学习,它会帮助我们认识到,发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修学中的一个核心地位。这样的一个建构和论述,会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修学中的一个核心地位。
③ 一般的经论中,发心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没有一套系统性和操作性的方法。而《入菩萨行论》操作性很强。在《入菩萨行论》里,寂天菩萨他是运用了一套既非常理性,又非常感性的语言,让你觉得你必须这样做,你要不这样做,你就没有退路。
④ 《入菩萨行论》所运用的禅修方法,基本上是属于一套观察修和安住修。运用我们的理性思惟,通过正确的思考,来改变我们的观念,获得一种正确的认知。然后通过认知再去调整我们的心行,把我们的凡夫心,一步一步地调整出来,从错误的观念到正确的观念,从错误的心行到正确的心行。然后一步步地舍凡夫心,发菩提心。
我们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迷惑的系统,凡夫心的系统,一个是生命觉醒的系统。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如何从这个迷惑的系统,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然后一步一步走上生命的觉醒。那这个过程中,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用正确的思惟,去替代我们错误的思惟。用正确的心态去替代我们不良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调整。所以在《入菩萨行论》里,为我们建构了一套操作性非常强的这样一个方法,使我们对菩提心的修行,不再是一个说法,也不再是一个理论,它是会成为我们菩提心修行的,一个操作性非常强的,这样的一个指导。宗喀巴大师撰写的《道次第》,就是受到《入菩萨行论》很大的影响,广泛的引用《入行论》,尤其其中的自他相换法。自他相换就是来自于《入菩萨行论》。
所以对《入菩萨行论》的弘扬,对于我们认识菩提心的重要,以及汉传佛教菩提心的弘扬,大乘精神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入菩萨行论》济群法师开示3、4讲学习笔记
《入菩萨行论》第003讲
内容摘要
三、本论的作者——寂天菩萨
1、寂天菩萨是南印度梭罗史吒国国王善铠的儿子,从小就得到过文殊锐智成就法的传承,依此修行亲见文殊菩萨,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后在他父亲去世时,受文殊菩萨引导,放弃继承王位而到那烂陀寺出家。
2、寂天菩萨内勤修学、外似放逸,他在接受文殊菩萨的教法,修习禅定之余,同时还在编辑两部论典:《学处集要》、《一切经集要》。这两部论典把大乘经论里有关菩萨道修行的内容,分门别类地编辑在一起,再加上他个人的一些思考、整理,这也正是后来撰写《入菩萨行论》的思想基础和源泉。
3、在一次寺庙举办的背诵经典大会,寂天菩萨背诵了自己撰写的《入菩萨行论》,在背到智慧品时,身体腾空而起,大家都看不到他了。这让所有看不起他的人,认识到他们看错人了。
4、后来寂天菩萨离开了那烂陀寺,来到南印度一个叫吉祥的功德城,那烂陀寺专门派两个比丘请他回去,但他不回去。但把《入菩萨行论》的内容留下来了。寂天菩萨应该出生在玄奘之后,估计在七世纪末。
四、本论的内容及结构
《入行论》由十品组成,菩提心的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安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回向品。这十品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为菩提心的生起创造心理环境、心灵环境,就是菩提心的利益品、忏悔罪业品、受持菩提心品。
① 首先讲究菩提心的利益。A、《入菩萨行论》、《道次第论》都非常重视利益,导师在讲《道次第》的时候,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归纳:一种发心,两种利益,三类设教。一个发心就是菩提心,两种利益就是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
B、大乘的很多经典里,像《金刚经》、《华严经》都会广泛地提到读诵受持经典的功德。功德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利益的说明非常符合我们凡夫心的需要。因为在这个世间上,没有利益的事情没有人去干。
C、佛菩萨非常了解我们凡夫的心理,所以“先以欲钩牵”。菩提心的利益品,就是告诉我们发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和利益,它对我们生命的重大意义。这是我们选择菩提心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营造心灵环境。
② 菩提心是最珍贵的心,我们在充满着迷惑和烦恼的心灵状态中,生起菩提心是很难的,所以首先要集资净障。在印度传统的修行里,集资净障通常使用的是《普贤行愿品》里所说的: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这七支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集资净障。
A、因为《普贤行愿品》的每一个所缘都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以无限的所缘心去修一件善行,它所成就的功德就是无限的。相反,我们凡夫充满着我执我见,心量很有限,所以成就的功德是有限的。我们用有限的心,想要积累成就佛陀无限的功德,是没有办法达到的。
B、《普贤行愿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积累成佛的资粮,快速地消除业障,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打开心量,这很关键。因为菩提心所要成就的是无限的心,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我要接纳一切众生,让我们的心真正能够做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a、佛菩萨的心,就是空性的状态。
b、我们的心本来是无限的,跟佛菩萨无二无别,但是因为有我执和法执,内心形成了很多设定,执著于这些设定,我们就会从无限进入有限。
c、《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就在于帮助我们撤消心灵上所有的设定,学会以无限的所缘为对象、以尽虚空遍法界为对象。当我们生起这样一个所缘心,设定当下就被解除了,心灵就会从有限进入无限。具足无限的心,就有能力发菩提心了。
③
《普贤行愿品》里的忏悔品、受持菩提心品,为我们提供了菩提心的环境建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发起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受持愿菩提心的戒、受持菩萨戒,所以叫受持菩提心品,前面三品的宗旨主要是要帮助我们引发、生起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还是世俗菩提心。在世俗菩提心里,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2、我们已经发起菩提心了,但是肯定不纯净,我们的菩提心同时还会伴随着凡夫心的贪嗔痴,而且贪嗔痴的力量非常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菩提心很容易被贪嗔痴所染污,所以需要修不放逸品、护正知品和安忍品,强化菩提心在心目中的力量。
① 不放逸品。
所谓放逸就是放纵自己的贪嗔痴,偏离了菩萨的行为准则。所以不放逸品讲,要遵守菩萨学处,避免陷入贪嗔痴,要对治烦恼。如果不对治烦恼的话,就会染污了我们的菩提心,甚至导致菩提心的退失。
② 护正知品。
告诉我们安住菩提心需要保有正知正念,使自己内心不再陷入到烦恼中。持戒的根本在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保有正知正念,事实上是不会犯戒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正知正念,就非常容易犯戒。所以护正知为我们的修行提供了重要基础,从根本上来守护戒律、持戒,以此保证菩提心不被贪嗔痴所染污。
③ 安忍品。
安忍品是通过忍辱的修行,帮助我们消除修行中的心理障碍。
以上的这三品,主要是保证我们已经生起的菩提心和受持的菩萨戒,不被染污、不会退失,在这三品里,重点都是我们的心理建设。
3、精进品、静虑品、智慧品和回向品的内容是让菩提心增长、提升乃至圆满。
① 精进品就是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提升。受持了菩提心之后,一方面要精进地去修习菩提心的前行,集资净障到不放逸品、护正知、修忍辱;另一方面要对治懈怠,对治不精进的因素。
② 静虑品讲的是禅修,能进一步巩固菩提心,让菩提心得到更好地增长。在个人的行持上,需要有一个比较简朴的环境,通过禅修来训练、思惟菩提心的力量。静虑品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修行内容,那就是自他相换法,通过自他相换,帮助我们更好地成就菩提心。
③ 智慧品是菩提心的升级,帮助我们从世俗菩提心提升到胜义菩提心,从有漏进入无漏,这一品内容的修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④ 回向,把修行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
这十品内容提供了菩提心的生起到圆满的过程。入行论操作性强,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五、本论的影响
1、在印度佛教史和西藏佛教史上,《入菩萨行论》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并留下了很多注释。
2、在汉传佛教史上,宋朝有一个叫天息灾的论师曾经做过翻译,叫做《菩提行经》。但佛教到了宋朝,已经从一个鼎盛时期开始走向衰落了,宋朝时的翻译,文字不是很流畅,读起来也不太容易,虽然是这么精彩的一部论典,但是被翻译出来之后,在佛教界根本就没有引起重视。
3、到了近代,隆莲法师翻译过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大德——贾曹杰的注解,叫《入菩萨行论广解》。
4、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入菩萨行论》在汉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五明佛学院也在讲《入菩萨行论》;台湾的如石法师翻译过《入菩萨行论》,我们这次上课采用的版本,就是如石法师的翻译。
① 相对隆莲法师的翻译来说,如石法师的翻译更通俗一点,隆莲法师的翻译很精彩的,文字也很优美,但是如石法师的翻译更通俗一点,现代人接受起来更容易一点。
② 如石法师也作了关于《入菩萨行论》的导论、译注、集要,我们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时候,这些也是可以参考的。
5、有一个叫佩玛·丘卓的比丘尼,最近也讲解过《入菩萨行论》,书名叫《生命不再等待》。其实在网络上还有不少藏传佛教的一些大德们,讲的关于《入菩萨行论》的内容都可以参考。
总之,《入菩萨行论》的弘扬,确实对汉传佛教大乘精神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才选择这一部论,好好地讲一讲,接下来要进入论的内容。
论序
一、申敬礼述宗旨
前言:通常在造论之前,都有一个皈敬颂,也就是需要对三宝生起皈敬之心,这是接受论典的基础和前提。
①
佛教的经典之所以对佛教徒才有效,关键在于信仰,因为我们皈敬三宝,所以才对佛法信受奉行,其他宗教同样也是,皈敬是接受的前提。
② 此外,我们今天能够听到佛法的真理,需要心怀感恩。因为有了佛菩萨的出世,有了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我们才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在听闻佛法之前,需要生起礼敬之心,需要礼敬一切佛菩萨。
1、表达对佛菩萨的礼敬,以及造这一部论的宗旨。
① 我们要礼敬已经证得法身,和圆满果位的佛陀,以及海会围绕佛陀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们。
学佛事实上就是向佛菩萨学习,首先对佛菩萨生起礼敬之心,它代表着佛菩萨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它直接关系到佛菩萨对我们所能够产生的影响,礼敬也是在强化这个分量和影响。
②
我们应该礼敬所有教导过我们的师长,还有菩提心教法、菩萨道的历代传承诸师,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走上菩提道的师长们。我们都应该礼敬,都要心怀感恩。
③ 寂天菩萨表明,《入菩萨行论》是依据佛陀的教法、依据历代祖师大德们有关菩萨道修行的内容来造的。
④ 寂天菩萨要在这部论典里,要用一种最简明的方式,把菩萨修行的内容完整地概括出来,这是菩萨所要遵守的戒律和行仪。
菩萨道的内容非常广泛,散见在不同的经论里,尤其在瑜伽唯识的系统里,比如《大乘庄严经论》、《瑜伽师地论》。对一般的学人来说,去广泛地研究这些论典,掌握菩萨的修行,可能会有难度。通过对这部论的学习,可以正确认识菩萨道,并懂得怎么去实践。
二、示自谦明目的
此论未宣昔所无
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
为修自心撰此论
1、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他造这一部论没有什么创见,所有内容都来自于佛陀的经教,来自于祖师大德的论述——龙树、提婆、无著、世亲这些诸大菩萨们。① 其实我们学习佛法,要做的就是“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在如来的真实义之外有创见,那就意味着不是佛法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契理契机。契机就是针对这个时代的需要,针对众生的根机,用一种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契理就是“愿解如来真实义”。
② 佛法的弘扬在契理上不要有创见,但是在契机上可以有创见,针对各个时期,众生的不同根机,我们需要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需要有善巧的表现方式。
2、作者自谦地告诉我们,因为文学水平不高,所以表达不会很精彩。实际上《入菩萨行论》的表达是非常精彩的。
3、寂天菩萨谦虚地表示,写这部论不敢说可以利益别人,但创作的过程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学习菩提心的机会。
① 这里蕴含着作者的一份谦虚。因为寂天菩萨对菩萨道的修行有长时间的积累,《入菩萨行论》是建立在《学集》、《经集》的基础之上,这两部论典引用了一百多种经论的内容,代表着作者长期对菩萨道的广泛研究。
② 寂天菩萨的所有研究,都围绕着怎么修习菩提心,怎么把经论的内容跟个人的修行结合起来。作者撰写这部论,代表着他菩提心实践的积累、心得、思考,而不是单纯的理论式的编辑、思考。
4、寂天菩萨以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遵循着这个创作过程,使得他的信心得以增长。导师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本着理解、接受、运用的方法,要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修行的过程,而不仅是学习。
5、寂天菩萨撰写这部论典,不仅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广泛地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他的发心,但是他不敢认为能够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所以再次谦虚地告诉我们,根机、兴趣与他相同的学人,如果有缘见到这一部论典,或许能够从中受益。
作者撰写这部论典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创作的过程,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第一品 菩提心的利益
前言:
1、在这一品里,首先告诉我们菩提心生起的所依,然后进一步总说菩提心有哪些利益。
2、认识菩提心的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认识到了菩提心的利益后,才能发起菩提心。
① 我们只有了解到生命究竟蕴藏着多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去解答,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
A、从唯物论的观点来看,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样我们看不出生命有什么价值。
B、一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选择,关键在于你对生命认识的深度。如果你对生命的认识没有深度的话,那么你所认识的人生价值也是很肤浅的。就如我们凡夫对生命的认识很有限,能够选择的空间很小,能够看到的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作为生命的存在,究竟蕴含着多大的价值 ②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佛菩萨才有能力告诉我们,生命真正的价值所在。
A、佛菩萨对生命有着彻底的了悟,这种了悟来自禅修,来自明心见性,通过对生命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找到了最有价值的元素,这个元素就是菩提心。
B、发现菩提心,是佛陀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他为我们找到了生命的永恒价值!佛陀通过多劫以来的深思惟,看到了菩提心蕴含着最大的利益,无量的众生都依托这个心,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所以,只有了解到生命中蕴含的价值,我们才知道活着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价值是什么。
③ 菩提心是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心理,如果这个认识能够确立起来,那么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将会成为必然的选择。
A、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对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B、菩提心的利益品,要为我们建立至高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去选择最有价值的生命、最有价值的人生。C、所以首先讲菩提心的利益,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第三篇:入菩萨行论13、14课笔记
第十三课
一、加行所缘广大
A.总说菩提心是一切安乐的根本因。
1.用比喻的方式说明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边:菩提心如甘露妙药,能遣除所有的痛苦。
2.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即便佛陀的智慧也难以衡量。3.菩提心的功德值得赞叹
4.修持菩提心的功德相当广大,修持菩提心是极为殊胜的方便法门,殷重劝请大家修持菩提心。B.修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功德 1.愿菩提心的功德广大。2.行菩提心的功德更大。
3.劝请观察思维自己平时的行为,有没有菩提心。4.修持菩提心功德极大,因此劝请修持菩提心。
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A.众生的愚痴之行,求乐反成痛苦之因
B.菩提心的三个方面:大慈心,大悲心和大智慧,菩提心能使无量的众生得到安乐.指出《入菩萨行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实修法门,也是修其他的大法的基础。殷重劝请大家修持菩提心:所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
三、自行利益
A.对比菩萨的帮助众生与世间人帮助众生的不同:
1、动机不同
2、心态不同
B.反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心态,劝请学习前辈高僧大德无条件的利他菩提心 【本课总结】
1.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暂时、究竟安乐的根本因,是遣除所有痛苦的胜妙甘露。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即便佛陀的智慧也难以衡量。
2.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功德就已经超过了供养无量佛陀,现在我不但是在心里面“想”,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中这样去“做”,这个功德肯定更大,这一点是毋庸臵疑的。
3.众生都愿意遣除一切的痛苦,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因果取舍方面非常愚痴,行为上行持痛苦的因,反而成了不断寻找痛苦。4.菩提心具足大慈心,大悲心和大智慧,将所有的快乐赐给我们、遣除我们所有的痛苦、消除我们相续中的愚痴,是最大的善。因为它断除了所有违品、建立所有的顺缘,这就是世间人最喜欢的东西。5.既然菩提心有如是功德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像我们这样业力深重的人为什么不希求、为什么不修持呢?我们一定要杜绝相续中的自私自利心,在日常生活中,应将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菩提心上面。《入菩萨行论》实际上完全是一种实修法门,也是修其他法的基础。6.和普通世人不同,菩萨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帮助众生,不管你对他好还是不好,甚至故意无端加害,菩萨都不顾一切地帮助。第十四课
一、是殊胜施主 A. 解释何为殊胜施主。
B.广说颂词,从时间、所多方面对比世间一般善行布施与菩萨的布施,说明发了菩提心的大士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处,是殊胜施主。C.劝请大家发菩提心
1.劝请大家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
2.我们在座的人既然学习菩提心,就一定要发菩提心。
3.开示世间善心有局限,大乘佛教的菩提心没有设限,从而劝请改掉凡夫的毛病和习气,发起菩提心。
二、是殊胜福田
A.对发了菩提心的人生恶念,如果没有对治, 此人一定会堕入地狱,且堕地狱的时间也相当长。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殊胜也是特别严厉的对境。
B.教诫那我们该怎么做才不致于堕落:
1、了解因果,善知取舍2.尽量不要对其他众生产生恶念3.生了恶念后,要忏悔对治。4.要“生净信”
C.对无著菩萨释义的广说。
三、不为痛苦所害
发了菩提心的人不会在违缘面前退却,反而会转为道用,从而使善根越来越增上。
四、称为应礼处与皈依处:
1、有了菩提心的人,对他的身体值得恭敬、值得顶礼,2、对有菩提心的人顶礼有大功德
3、对发心菩萨加害也能结安乐缘。【本课总结】
1.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所有众生的怙主,是殊胜施主。菩萨对众生恭敬布施的行为从对境上讲,是无量无数的有情。从时间上讲,是漫漫无期连续不断从现在乃至到佛果之间。从所施的事物上讲,也是善逝的无上安乐,从所行的利益上讲,也是满足一切愿望,而不是极少数众生一天两天的愿望。从行为上讲,也是以毕恭毕敬的方式施予。纵然虚空找到了边际,菩萨对众生恭敬布施的行为,永远没有止境。2.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真正的殊胜福田。如果我们对他供养、恭敬、起信,功德是相当大的;反过来说,如果对他生嗔恨心、毁谤,或是骂他、打他,过失也是非常大的。对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一刹那恶念也会一大劫堕地狱。相反,如果任何众生对具有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清净的信心,那么它的果报已经远远胜过恶心的果报。我们应了解因果,善知取舍。尽量不要对众生产生恶念或不好的行为。生了恶念后,要忏悔对治,同时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注意,将所有的众生视为佛菩萨来对待,这是极为重要的。
4.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灾难、疾病、痛苦、挫折,但他并不像凡夫人那样一遇到违缘善心就退了,反而自己的善心与日俱增、蒸蒸日上,一直都不会退失。究其原因,由于他的大悲心、对善法的意乐极为强烈,即使再大的困难和违缘出现,他也不会“知难而退”。
5.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相续中具足了珍贵的菩提心,他就值得恭敬、值得顶礼!因为这样的恭敬,可令自己解脱轮回、获得究竟的安乐。而如与菩萨结恶缘,虽然暂时受了一些报应,但由于他的悲心和愿力,在很快的时间内一定会获得成就解脱。
第四篇:济群法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1(积极、消极)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一——消极、积极
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们的静修营正式进入主题讲座阶段,从五大要素的修学来说,主题讲座主要是要帮助我们树立一种正见,所谓正见,就是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同时还有对世界的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建立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呢,我想在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对佛教没有误解,我们愿意去接受佛法。因为长时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包括,社会的因素,教育的因素,使得我们很多人对佛教有很多的误解。
有的人会觉得佛教是悲观的,消极的,或者说,认为佛教是出世的,也有人认为佛教不太关心现实人生,更关心死亡,是更关心死亡的佛教,也有人认为佛教,学佛的人是无情的,什么亲情,感情,爱情,什么情都不要等等,我想,因为这种种误解,影响到我们对佛教的认识,在差不多十年前,我就做过样的一个系列讲座,题目是“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主要是针对当前社会对佛教的存在的误解,提供一种正确的认识,这个系列的讲座,包括哪一些内容呢,比如说佛教是消极的还是积极,佛教是悲观,还是乐观,佛教是禁欲还是纵欲,佛教是重生还是生死,佛教是无情是多情,等等一共列了七八个问题,那我想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所以过了这么将近十年的时间,我再把他找出来,重新做了深入的思考,静修营我就把它提出来和大家分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消极还是积极,消极和积极代表着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包含着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当我们说道消极的时候,我们会跟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消极“厌世”,消极这两个字,他本身应该是属于一个中性词,在古文里面,其实它无所谓褒贬。但是,如果把消极和厌世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消极就会变成一个贬义词。
消极,积极是什么意思呢?消极——多半指的是不求进取,不努力,不作为,就是人你的行为在这件事情上你停止了,不往前走,这是一种消极的表现。与消极的表现相对的就是积极进取,有为,努力,这就是积极的表现,我们刚才讲过消极和积极,事实上它蕴含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的态度。
如果就这个词的本身来说,消极积极其实是无所谓的褒贬,如果和具体的事情连接以后,消极积极就会有褒贬的含义。比如:我们对于一些,积极的正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