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8:4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

第一篇: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

土壤学 1997年

一.名词解释

1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过程。2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3土壤潜性酸: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H+、AL3+,只有转

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

活性酸: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钟的H+。

4碱化过程:交换性钠交换性镁不断进入土壤吸收复合体的过程。又称钠质化过程,该过程使土壤

呈强碱性反应。

5胡敏酸: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之一,呈棕黑色至黑色,碱可溶,水和酸不溶,分子量在中等。富啡酸:,呈黄色至棕色,水、酸、碱都可溶,分子量最低。胡敏素:

黑色

不溶,最高。6 PF:将土水势用土水势的水柱高度厘米数的对数表示。氧化还原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钟,一种物质释放出电子被氧化,伴随着另一种物质取得电子被还原。

源 土壤自生固氮菌: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分为好气性细菌和嫌气性细菌,它们都需要有机质作为能 9土壤结构性常数:描述土壤结持性状的各项常数,(土壤的结持状态是随水量而变化的,呈现各项性状的含水量上下限,对每一种土壤是恒定的)包括上塑限、下塑限、塑性值、粘着点、脱粘点等。土壤胶体:大小在1—100毫微米(在长宽高的三个方向,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固体颗粒可以是矿质颗粒,有机质颗粒,也可以是矿质和有机两种胶体复合而成的矿质有机复合体。

二.试述粘粒矿物的形成机理及影响粘粒矿物种类的因素。我国南北方土壤粘粒矿物有何不同?为什么 三.在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中,有机质本身的C/N比对这一过程有何影响?他与土壤有效氮的供应有何关系?如何利用这一关系来调节土壤中打的氮素情况?

影响:①有机质的矿化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氮是组成微生物体细胞的要素。C既是微生物活动的能源,又是构成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与氮以一定比例配合,共同组成其体细胞。对于一定类型的微生物,参与体细胞组成的C和作为能源的C也有一定的比例关系。②一般认为微生物每分解25—30份C大约需要一份N,如果有机质钟C/N大于25:1—30:1,则氮元素含量相对不足,不能使微生物将加入的有机碳转化为吱声的组成,微生物要么从土壤中吸取有效态的氮作为补偿,以维持其应有的C/N,造成微生物和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有效N素,要么抑制其自身的生长,使有机质的分解受到抑制,有效氮控制了有机质的分解速率,C/N比打不仅矿化作用慢,而且形成腐殖酸的相对比也小。

微生物利用的氮可由有机质供应,还可吸取土壤中的氨泰或硝态氮。当有机质本省的C/N比值超过某一数值,微生物在有机质矿化过程中就会产生氮素营养不足的现象,使土壤中原有矿质态有效氮也被微生物吸取而被同化,植物不仅不能从有机质矿化过程中获得有效氮的供应,反而使土壤中原来所含的有效氮也暂时失去了植物的有效性,产生了土壤有效氮素的微生物通话固化现象。C/N比小于某一值,矿化作用产生的纯矿化氮较高,除满足微生物自身在营养的同化需要外,还可使植物从有机质矿质过程中获得有效氮的供应。

调节:①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使C/N比值从极快的速度下降,当c/n比小于某一值时,矿化作用一开始,植物就可能立刻从有机质矿化过程钟获得有效氮的供应,如:可适量施用石灰,以提高土壤pH ②改良排水条件:保持土壤一定湿度而又使之充分通气以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的活动,对水田,还可以适当的搁田,晒田办法来提高土温。

③在实施秸秆还田时,应注意速效氮肥的补充,种植豆科作物前,为充分发挥极疽菌的固氮能力,可先在土壤中适当加些草屑,利用草屑C/N比大的特点,使土壤中的矿质态氮先转化为有机质态氮,减少有效氮的供应量。

2003年

二.名词解释

1.clayification粘化作用: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累计的过程。

2.soil profile土壤剖面: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之为土壤剖面。

3.盐基离子:K+Ca2+Na+Mg2+NH4+ 的过程。4.灰化作用: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的条件下,土壤中铁铝鱼有机酸性物质整合淋溶淀积

5.当量孔径:根据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做光滑的实心圆球,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即为该粒级的当量孔径。

6.土壤呼吸系数: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的土壤上,CO2产生的容积对氧消耗的容积的比率。

三、问答题

1简述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在作物水分利用中的意义。

①吸湿水:受土壤吸附力作用保持的水,被吸附在土粒表面,移动性差,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即为无效水,对作物水利用意义不大。

②毛管水:形态为液态,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分布在毛管孔隙,移动性好,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水分,为有效水。

③重力水:受重力支配,容易进一步向土壤剖面深层运动的水分,分布在大孔隙,移动快,有效时间短,被作物利用效率低。

2简述土壤类型分化的必然性。

土壤的统一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土壤与环境因素特别是生物因素统一的发生发展过程,土壤与环境的统一不仅表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的进行过程中,而且表现在具体土壤的发育和演化过程中。土壤的个体发育,土壤的系统发育,土壤的演替,由土壤发生学的观点来考察土壤,可以确信,土壤发生类型必然要和他们所处的环境相统一,与成土因素处于动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着一定的土壤发生类型。不同的土壤发生类型,既存在着时间阶段的前后贯联,也存在空间条件的区别与联系。土壤发生类型是看做以母质为起点,同环境因素不断的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物质运动中相对静止的片刻所表现的特征,它是土壤系统发育的阶段。3简述氧化还原条件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①氧化还原主要影响土壤中变价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如高价铁锰化合物(Fe3+Mn4+)为难溶性,植物不容易吸收。在还原条件下,高价铁锰还原成溶解度较高的低价化合物(Fe2+Mn2+),对植物的有效性增强。

②氧化还原状况还影响养分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它的有效性。如土壤Eh>480mv时,以硝态氮为主,适于旱作物的吸收;当Eh>220mv是,则以铵态氮为主,适合水稻作物的吸收,但容易引起反硝化作用,造成N的损失。③但在土壤开放系统中,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吸附、呼吸等一系列反应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例如在土壤强还原条件下,高价铁Fe3+还原低价铁Fe2+,同时硫酸根SO42-还原成硫化物S2-,此时,同时可能发生硫化亚铁FeS的沉淀反应,使铁的有效度下降。4简述土壤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壤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包括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松紧度和孔隙状况等

①土壤质地方面:a.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粘质土小,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增温快,夜间散热而降温也快,因而昼夜温差大,被称为“暖土”。b.粘质土:蓄水多,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小,土温上升慢,成为“冷土”。c.壤质土:蓄水量始终,热容量较大,土温上升适中,“暖性土”。

②土壤含水量:由于水的热容量比土壤的热容量大,故土壤含水量大时,土壤热容量相对较大,土温上升慢;而土壤含水量少时,土温上升快。

③松紧度方面:土体结构松散,土壤导热率低,土温上升慢; 土体紧实时,大,快。

④ 孔隙度方面:由于空气的比热容比有机质和矿物质低,故当土壤孔隙度大时,土壤的热容量低,土温变化大,土温上升快。当土壤孔隙度小时,土壤热容量高,土温上升慢。5举例说明土壤微生物在养分循环钟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固氮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土壤微生物在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①根瘤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在自然界N素循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豆科植物上使用根瘤菌剂可以提高N量,是开辟肥源增加土壤N素的有效途径。

②自生固氮菌: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也能在常温常压下借助自己体内的固N酶将大气中游离的N分子固定成N化合物,合成自己躯体的蛋白质,并以其生命活动中分泌到体外的含N代谢物和菌体死亡后的分解物供给植物可利用的N素养料。

③解磷菌:我国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态无机磷量很低,促进土壤微生物对磷素的转化,是为植物提供有效磷的一个重要方面,含磷有机物通过微生物转变成磷酸盐,解磷微生物依靠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把难溶无机磷酸盐转化为有效P ④固氮蓝藻:蓝藻可以利用光能将C、N、H合成自身的有机体,蓝藻中有不少种类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的N素,这就是固氮蓝藻。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分泌一定量的氨基酸,多肽,糖类和激素促进固氮细菌的生长,其死亡腐解后,释放N营养物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作物营养条件。

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脱氮作用的防止

硝化作用是硝化细菌和某些异养微生物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将NH4+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在有机质含量高,通气不良的土壤中,硝酸又易被反硝化细菌作用而被还原成N2O或N2从而导致土壤脱N而引起N素的损失,直接影响到N素的吧保蓄和供应。

四、论述题

1温度与水分条件对土壤发生和发育的影响

①温度 温度状况将影响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一般来说,温度每增加10℃,反应速率可成倍增加。温度从0℃增长到50℃时,化合物的接力度可增加7倍。这就说明了反应速率可成倍增加。为什么再热带地区岩石矿物风化速率和土壤形成速率、风化壳和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都要大的多。②水分 a.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土壤中物质的迁移主要以水为载体进行的,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温度的差异,物质的运移有很大差别。b.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化。土壤中许多化学过程都必须有水的参与,因此,土壤中水分状况会影响这些过程的速率和产物的数量,进而影响土壤一系列的理化性质。c.在其它成土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表土有机质含量常随大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湿度较大可促进风化常务的迁移,也有利于矿物的风化。因此在湿润地区土壤的风化度较高,而在干旱地区土壤风化度较弱。

③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共同影响

a.水热两因子在土壤发生和发育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共同作用的,这样才能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热带地区,只有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高温才能促进原生矿物的深度风化,形成砖红壤。而在缺水的条件下,风化强度较弱,土壤向燥红土方向发展。b 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腐殖化也是水热共同影响的结果

c温度和湿度对土壤形成的共同作用的总效应总是复杂的。这多数取决于水热条件和当地土壤地球化学状态的配合情况。

2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及其转化过程

①土壤氮素可分为有机态氮和无机态氮,其中无机态氮占大约5%,主要为NO3-和NH4+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为速效氮,是植物能直接吸收和利用的生物有效态氮。有机态氮是土壤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一般占全氮量的95%以上,按其溶解度的大小及水解度的难易分为水溶性,水解性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三类。②氮素的转化过程

a.有机氮的矿化。占土壤全氮量的95%以上有机氮,必须经过微生物矿化作用才能转化为无机态氮(NH4+ NO3-),矿化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把复杂的含氮化合物经微生物酶一系列作用下,逐渐分解成简单的氨基化合物,称之为氨基化阶段;二然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各种简单氨基化合物分解成氨,成为氨化阶段。

b.铵的硝化:土壤中铵态N在亚硝化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成为硝化作用。即有机氮矿化释放的氨在土壤中转化为NH4+离子,部分被土壤粒表面和有机质表面功能基吸附。另一部分被植物直接吸收。左后大部分NH4+通过硝化作用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c.无机态N的固定:矿化作用生成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某些简单的氨基态氮(-NH2)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同化成为生物有机体组成部分,称为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形成新的有机态氮化合物。一部分作为产品从农田中输出,而另一部分和微生物的同化产物一样,再一次经过有机氮氨化和硝化作用,进行新一轮的土壤氮循环。

d.铵离子的矿物固定:土壤中产生的另一个无机态氮固氮反应叫铵态N的矿物固定作用。指的是离子直径大小与2:1型粘粒矿物晶架表面空穴大小接近的铵离子(NH4+)陷入晶架表面的空穴内,暂时失去了它的生物有效性,转变为固定态铵的过程。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中大小不同的各级土粒所占百分数不同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

2.同晶置换: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的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同型异质替代)

3永久电荷:由于同晶替代是在粘粒矿物形成时产生在粘粒晶格的内部,所以这种电荷一产生后就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而成为粘粒矿物的永久性质,因此成为永久电荷。

4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质的总称。

5基质势 :在不饱和的情况下,土壤水受土壤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其水势自然低于纯自由水参比的标准的水势。这种用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势叫

6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三、简答题

1.举例简述土壤pH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关系。

①土壤pH在6.5左右时,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度都较高,并适宜多数作物的生长。②pH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N,S,K的有效度较高 ③pH在6—7的土壤中,P的有效度最高。pH<5是,因土壤中活性Fe、Al增加,已形成磷酸铁铝沉淀,而在pH>7时,则易产生磷酸钙沉淀,P的有效性降低。

④在强酸和强碱土壤中,有效性Ca和Mg的含量低,在pH6.5—8.5的土壤中有效度较高

⑤Fe、Mn、Cu、Zn等微量元素的有效度,在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中高,而在pH>7的土壤中,活性Fe、Mn、Cu、Zn离子明显下降,并常出现Fe、Mn离子供应不足,⑥在强酸性土壤中,钼的有效度低,Ph>6时,其有效度增加,硼的有效度与pH关系较复杂,在强酸性土壤和pH7.0-8.5的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度均较低,在pH6.0-7.0和pH>8.5的碱性土壤中,有效度较高。3.什么是土壤结构性?评价土壤结构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① 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尤其是团粒结构的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②在评价土壤结构性是,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土体的整体来看。如土壤结构体的类型、数量、土壤总孔度等。二是从结构体的个体来看,主要是团粒和微团粒的数量品质。好的土壤结构性表现在土体以及团粒内外的孔隙分配。具有较多的孔隙容量,又有适当的大小孔隙的分配。特别是团粒结构发达的土壤具有多级孔隙,有利于通气蓄水,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调节好植物根系活动,从而提高土壤保肥供肥,协调植物生长状况的能力。2.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概念: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即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的之间的关系曲线,即表示土壤水能量和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影响因素:①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其水分特征曲线各不相同,差别很明显。土壤的粘粒含量越高,同一吸力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越大,或同一含水率下的吸力值越高。这是因为土壤中粘粒含量增多会使土壤中的细小孔隙发育的缘故。由于粘质土壤孔径分布较均匀,故随着吸力的提高,含水率缓慢减少。砂质土壤,绝大部分孔隙都比较大,当吸力达到一定值后,这些大孔隙中的水首先排空,土壤中仅有少量水存留,故水分特征曲线呈一定吸力以下缓平,而较大吸力时陡直的特点。

②土壤结构:土壤越紧实,则大孔隙数量越少,而小孔径的孔隙越多。因此,同一吸力值下,干容重越大的土壤,想一个的含水率一般也大一些。

③温度:温度升高时,水的粘滞性和表面张力下降,基质势相应增大,或说土壤水吸力减少,则含水率减少。

④水分变化过程:滞后现象:对同一土壤,即使在恒温条件下,由土壤的脱湿过程和吸湿过程测得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也是不同的现象。滞后现象在砂土中比在粘土中更明显。这是因为在一定吸力下,砂土由湿变干时,要比由干变湿时含有更多水分。产生滞后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土壤颗粒的胀缩性以及土壤孔隙的分布特点。4.试比较土壤饱和导水率与非饱和导水率的差异

饱和导水率:当孔隙被水填满,在一定压力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非

:在孔隙未被水填满,„„

区别:①对特定的土壤来说,饱和导水率为一稳定值,非饱和导水率为土壤含水量和基质势的函数。②一般饱和导水率的值>非饱和

③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导水率有直接关系 对于饱和导水率而言,砂土>细质土壤;

对于非饱和,在低吸力水平时,砂土>粘土;高吸力水平时,粘土>砂土。

④饱和导水率的推动力主要是重力梯度和压力势梯度;非饱和: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5.什么是土壤CEC?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CEC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一价离子的阳离子数表示,与土壤胶体的比表面和表面电荷有关。

不同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是不同的。因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实际上是土壤所带的负电荷的数量,那么不同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是不同的。因为阳离子交换量实际上是土壤所带的负电荷数量。那么影响土壤负电荷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胶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胶体,所带的负电荷差异很大。因此阳离子交换量也明显不同。含腐殖质和2:1型粘土矿物较多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也大;而含高岭石和氧化物较多的土壤,„必定较少

②土壤质地。土壤中带电的颗粒主要是土壤矿物胶体即粘粒部分。因此,土壤粘粒的含量越高,即土壤质地越粘重,土壤负电荷越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③土壤pH。由于土壤pH的改变会导致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因此pH是影响可变电荷的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土壤pH的升高,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大。6.什么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有什么重要意义?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所具有的能同时且不断的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以及其他生长条件的能力。

意义:①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②也是不同母质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是由母质向土壤演化过程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下形成的。③它是土壤生产力的基础,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④只要科学的对土壤用养结合,不断补偿和投入,完全有可能保证土壤肥力的永久持续利用。

9.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P2。5

7.什么事粘化过程?描述褐土的主要剖面特征P8。19 粘化过程是土壤坡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淀积年化。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和母质层。褐土特征

8.简述土壤水分蒸发过程的阶段性及其防止措施。P1。2

阶段:①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的阶段。稳定蒸发阶段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其蒸发能力决定的。可近似为水力蒸发强度Eo。此阶段含水率的下限一般认为该值相当于主管水断裂量的含水率,或田间持水率的50%—70%。②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蒸发速率急剧降低,有利于土壤墒情的保持

③水汽扩散阶段。土壤输水能力极弱,不能补充表土蒸发损失的水分。土壤表层形成干土层。在次阶段,蒸发面不是在地表而是在土壤内部。其蒸发强度的大小主要由干土层水汽扩散的能力控制,并取决于干土层厚度。一般来说,其变化速率十分缓慢而且稳定。

防治措施:①在第一阶段采取各种耕作保墒措施,如旱中耕,使浅表薄层土壤迅速变干。脱离于下层湿土层的毛管联系,减少蒸发,使耕层土壤能保持较多水分。保墒措施在第一阶段最佳,第二阶段次之②用地膜覆盖物来减少土壤蒸发。③在进行农用灌溉时,使表土不经常处于过度湿润的状态,只要土壤持水能允许,灌水次数不宜过频,尽量深灌。④在地下水含盐高的地区进行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是蒸发速率降低,防止盐渍。

九、论述题

1.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P9。1 2.高产肥沃土壤有什么特点?如何培肥土壤?P11.5 3.论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并回答土壤中植物残体C/N比与土壤有机质累计间的关系P11.4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1.粘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矿物。组成粘粒的次生矿物成为粘土矿物。

2同晶置换: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的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同型异质替代)3可变电荷:由于同晶替代是在粘粒矿物形成时产生在粘粒晶格的内部,所以这种电荷一产生后就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而成为粘粒矿物的永久性质,因此成为永久电荷。

4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质的总称。

5土壤水势:为了把可逆地等温地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纯水中移动无穷小量的水到土壤水分中去,每单位数量的纯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6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能同时且不断地供应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以及其他生长条件的能力

7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的时候土壤含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8土壤活酸性:指的是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中的H+ 9土壤容重: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干土的质量和重量。g/cm3或t/m3

10土壤结构性:指的是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性质以及相互排列方式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的综合性质。三简答题题

1.影响吸湿水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①土壤质地:土壤粘粒含量多,吸水力强,吸湿水多,②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升高,水的粘滞性和表面张力下降,水吸力下降,吸湿水少:反之,下降,少 ③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愈紧密,中小空隙尤其是非活性孔隙增多,吸湿水增多,反之吸湿水少 ④土壤胶体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吸湿水的含量 2.论述粘土矿物固定铵态氮的生态意义?

铵态氮的矿物固定作用指的是离子直径大小与2:1型粘粒矿物晶格表面孔穴大小接近的铵离子(NH4+),陷入晶架表面的孔穴内,暂时失去了它的生物有效性,转变为固定态铵的过程。有利于土壤氮素的保存和转变。具体意义没找到。。。

3.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4.试比较土壤饱和导水率与非饱和导水率的差异

5.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矿物结构、同晶置换、电性、CEC、保肥性等方面的差异。P3.7 6.是土壤CEC?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 7.什么是富铝化过程和灰化过程?P8.20 富铝化过程:又称脱硅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它是热带、热带地区由于矿物的风化,形成弱碱性条件,随着可溶性盐,碱土金属盐基及硅酸的大量流失,而造成铁铝在土体内相对富集的过程,包括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作用。灰化过程:是在寒温带、寒带针叶林植被和湿润条件下,土壤中铁铝与有机酸性物质螯合、淋溶、淀积的过程。

8.简述土壤水分蒸发过程的阶段性及其防止措施。P1。2 9.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P2。5

五、论述题

1.论述土壤中反硝化作用发生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P12.7 2Please explain why “Soil is alive”?

一、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①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解和转化,包括矿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

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易降解,终端产物是CO2和H2O,纤维素和非纤维素不容易降解,蛋白质比较容易降解,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甘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大多数植物有机酸易降解,而脂肪、蜡质、树脂等可在土壤中保留很长时间,木质素易在土壤中积累。②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

A.植物残体矿化:由植物残体中的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及部分累死的有机物引起

B.残留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碳,相对缓慢分解,木质素,蜡质或在第一阶段未被矿化的植物残体碳或多或少会发生物理和化学转化。

③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

分3个阶段

A。腐殖质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使其芳香结构核心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是整个复合体解体 B。释放的简单有机物物质被分解矿化和转化,酚类聚合物被氧化。

C。脂肪酸被分解,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类)参与新腐殖质的形成。

二、胶体吸附

①阳离子吸附与交换

A。自然条件下,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胶体表面通常吸附着多种带正电荷的阳离子,这种吸附所涉及的作用力主要是土壤表面负电荷与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库仑力)B。阳离子交换包括解吸和吸附两个过程 ②阴离子吸附

A。静电吸附,由土壤胶体表面带有正电荷引起的

B。负吸附,指电解质溶液加入土壤后阴离子浓度相对增大的现象。C。专性吸附

三、土壤空气的对流扩散P121 ①土壤空气对流指土壤与大气间总压力梯度推动的气体的整体流动。②土壤从大气中吸收O2,同时排出CO2的气体扩散。

四、土壤的缓冲P180 土壤缓冲性为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在一个溶液中,当弱酸及弱酸性弱酸及弱酸性盐或弱碱及弱酸盐共存时,则该溶液具有对酸或碱的缓冲缓冲作用。土壤酸碱缓冲体系有:碳酸盐体系,硅酸盐体系,交换性阳离子体系,铝体系,有机酸体系。

五、养分循环 ①氮素循环P192 大气中的氮以分子态氮(N2)和各种氮氧化物(NO2、N20、NO等)形式存在,他们在微生物同化作用下或通过物理、化学作用进入土壤,转化为土壤和水体的生物有效氮—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_N),然后从土壤和水体中的生物有效氮回归到大气中,这构成了氮素循环。②磷循环与转化

A。磷循环主要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中进行,其过程为植物吸收土壤有机态磷,动植物残体磷返回土壤再循环;土壤有机磷(生物残体中磷)矿化;土壤固结态磷的微生物转化;土壤粘粒和铁铝氧化物对无机磷的吸附、解吸、溶解、沉淀 B。磷矿化归纳起来主要是沉淀和溶解反应,吸附和解吸反应,以及有机磷的矿化和无机磷的生物固定等

3.论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并回答土壤中植物残体C/N比与土壤有机质累计间的关系P11.4 4.我国土壤类型从北到南和从东到西的大致分布规律是什么?P9.2 2006年

一、名词解释

1.硅铝铁律:

2.激发反应:由于加入了有机物质而使土壤原有机质的矿化速率加快或变慢的反应。3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把土壤水的能量指标与数量指标所作的关系曲线 4粘粒矿物2005 5.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课本P113

三、论述题

1、论述砂质土壤和粘质土壤在保水特性和抗旱能力方面各有什么差异

2、论述土壤孔隙状况与植物生长的关系P9。1

3.论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并回答土壤中植物残体C/N比与土壤有机质累计间的关系P11.4

4、简述土壤水分蒸发过程的阶段性及其防止措施。P1。2

5.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矿物结构、同晶置换、电性、CEC、保肥性等方面的差异。P3.7 2007年

一、名词解释

5.CEC: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数量。

6.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的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8土壤剖面:从地表向下挖掘所暴露的垂直切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

10.反硝化作用: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后还原成N2O等气体逸失的过程。

七、简答题

2、试述不同质地土壤肥力特征的差异。P5.11 5.我国土壤酸碱性有何分布规律?原因何在?P7。16 2008年

一、名词解释

1.土水势:为了把可逆地等温地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纯水中移动无穷小量的水到土壤水分中去,每单位数量的纯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2: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消损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3:钙积过程: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移动累积的过程。

4:土壤生产力:指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五、简答题

1、简述团粒结构的肥力意义是什么?P4.10

2、土壤为什么具有缓冲酸碱的能力?P7.15课本P184

3、简述C/N比对有机质分解有何影响。

有机物质组成的C/N比对其分解速率影响很大。

①对于微生物来说,同化一份氮到体内,必须相应需要约24份碳。显然,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后,由于N的含量太低而不能使S微生物将加入的有机碳转化为自身组成,为了满足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体对氮的养分需要,S微生物必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态氮,此时S矿质态氮的有效性控制了S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最终的结果是在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竞争S矿质态氮。为了防止植物缺氮,在使用含氮量低的小麦水稻等作物秸秆时应同时适当补充施速效氮肥。②随着有机物质的分解和NO2的释放,S中有机质的C/N降低,微生物对N的要求也逐步降低。最后,当C/N降至大约25:1以下,微生物不在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使得矿质态氮的含量比原来的有限制的提高。但无论有机物质的C/N如何变化,当它被翻入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反复作用后,在一定条件下,它的C/N比或迟或早都会稳定在一定的数值。一般耕作土壤表层有机质的C/N在8:1到15:1,平均10:1到12:1之间,处于植物残体和微生物C/N之间。

八、论述题

1、质地不良土壤如何改良?P11.6

2、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何重要作用?如何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P10.3 2009年

一、名词解释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疏松表层。

2、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关系曲线。其关系曲线称 2010年

一、名词解释

3、土壤耕性:只由耕作表现出来的土壤物理性质,它包括①耕作时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即耕作的难以问题②耕作后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土壤物理性状,即耕作质量问题。

4、土壤缓冲性:指土壤不仅具有抗衡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从广义上讲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对营养元素、污染物质、氧化还原同样具有缓冲性,具有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可以看作一个能表征土壤质量及土壤肥力的指标。

五、简答题

4、空气组成有哪些特点?P6。13

5、如何增加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反映了植物枯枝落叶、根系等有机质的加入量与有机质的分解而产生损失量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适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① 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作物秸秆,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等。在我国有些地方还施用饼肥、重沙、鱼肥、河泥、塘泥的②

③ ④ ⑤习惯。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肥源。

旱地改成水用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高。与单一作物连作相比,实行绿肥的或牧草与作物轮作课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是土壤肥力不同,其积累有机质的效果有较大差异。在肥力高的土壤上,绿肥一般只起到维持土壤有机质的水平;而在肥力低的土壤上,绿肥则有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良好效果。

免耕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和微生物碳与有机碳的比,并使土壤有机质水平表现出提高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免耕有效的抑制了土壤过度通气,减少有机质氧化降解

施用一些氮肥也是将土壤有机质保持在合适水平的一项措施。首先氮肥能增加作物微生物量及由此增加进入土壤的作物残体量。其次,施用铵态氮肥可以导致土壤酸化,这也能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

在注重耕地土壤有机质数量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土壤有机质中要有合适比例的不同生物活性的有机质组成,以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又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养分。

第二篇:中科院土壤学历年真题2000-2012

中科院生态所2000土壤学试题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1.土壤质地与机械组成

2. 土壤矿化作用与腐殖化作用 3.土壤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4.土壤有效水、土壤凋萎系数 5.土壤的导热性和导热率 6.土壤塑性与塑性指数

7.潜育化作用和潴育化作用 8.土壤缓冲作用

9.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10.土壤肥力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何谓成土因素?主要成土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成土因素对土壤发育、土壤类型分布以及土壤特征的影响。

2、简述南方(华南地区和长江领域)的主要地带性土壤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简述水稻土中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及提高施入土壤中化学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4、简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循环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2005年土壤学真题

名词解释

1土壤质地2原生矿物3可变电荷4稀释水专5土壤热容量 简述题:

1阐述土壤发生层(不含R层)及各层的特征 2 简述黑土成土过程 3简述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4简述土壤氮素形态的转化、5简述土壤形成的因素

6简述如若有机质矿质化与腐殖化过程。

中国科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土壤学试题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自然界土壤由___、___、___ 三相物质组成。

2、由完整的土壤发生层次组成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___。

3、粘土矿物是在___中形成的次生矿物。

4、____是最早出现于土壤母质中的有机体,但自然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___。

5、外来有机物不断输入土壤,经微生物_____形成腐殖质;土壤原有有机质不断____而离开土壤。

6、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空隙)的质量称为____,而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空隙)的质量称为____。

7、以单个形式存在的矿质土粒称为___,而许多矿质土粒及有机质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土粒称为__

8、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称为____。

9、____是由土壤孔隙总量和大小孔隙的分配所决定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腐殖化系数

2、土壤结构单位

3、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

4、达西定律

5、土壤母质

6、土壤熟化过程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土壤圈的概念及其与地球表层其它组成部分的关系。

2、简述气候对风化成土作用的影响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的组成。

3、简述提高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途径。

4、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的调节作用。

5、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四、论述题(任选1题,40分)

1、微生物在土壤有机碳转化中的作用。

2、土壤养分循环研究在土壤持续利用中的意义。

中科院生态所2006土壤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土壤 土壤肥力 粘土矿物 电荷零点 土壤污染 土壤缓冲容量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消化作用 富铝化作用 土壤诊断层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高岭石,蛭石和绿泥石的结构特征和主要性质 2。简述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3。简述土壤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意义

4。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为那6级?请写出所有土纲(14个)5。什么是土壤的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举例说明异同点 三。综合每题25分

1,什么是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以某一系列地带性土壤为说明它们在土壤类型,分布区域,主要性质和利用管理。

2,是给出了一种土壤的质地和颜色,有机质含量,CEC量,是分开写的,分别有H AL Mg K Na Ca 各自的含量,要求写出以上性质的测定方法,二,计算 盐基饱和度,交换性酸量,铝离子饱和度,有效阳离子交换量。还有根据以上性质猜测是什么土壤,为什么说出理由,还要估计土壤的PH值和粘土矿物的组成

中国科学院200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考试试题

一、选择或填空题,每题5 分,计30 分 一般地,酸性旱田土壤淹水后,其pH(上升/不变/下降)。()在“卡钦斯基”、“美国农部”和“中国”三个“土壤粒级分类”中,“砾”的尺寸都是 大于()。3 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是我国土壤中的三个土类,请指出哪个是地带性土壤?()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之中,哪些在土壤中存在矿物晶格固定?()5 土壤固相部分一般分为三部分,它们是:()、()、()。6 对于所有植物而言,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Na+、Fe3+、H+ 中,哪些是必

须营养元素?哪些是有益营养元素?()()

二、概念解释题,每题 5 分,计10 分 土壤肥力(土壤学家和农学家的定义)。2 地下水临界深度。

三、计算题,每题 10 分,计20 分 根据,土壤孔度=孔隙体积/土壤体积,推导得出:土壤孔度=1-容重/密度。2 某土壤20cm 表层有机碳平均含量为8.7g/kg,请计算1 公顷20cm 表层土壤有 机质含量为多少吨,容重按1.3g/cm3 计算。

四、实践题,每题 10 分,计30 分 请指出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的三项基本措施,并简单解释其原理。2 请指出提高氮肥有效性的三项措施,并简单解释其原理。3 为什么开垦后的耕地其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下降?

五、综合运用题,每题 15 分,计30 分 比较团粒结构的土壤和非团粒结构的土壤的主要肥力特性的不同点。2 比较旱田和水田在种植期间土壤水分运动方式。

六、综合论述题,30 分 综合论述你心目中的肥沃土壤应该具备哪些主要性状。

2008年中科院842土壤学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40分)

土壤、土壤肥力、土壤缓冲容量、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田间持水量、同晶替代、土壤质量

二、填空(30分)

共11个题目,30个空。都是比较基础的题目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土壤污染的可能来源(15分)

2、为什么说磷肥(如磷酸三胺等速效磷肥)在中性土壤中利用率比碱性和酸性

土壤中高。(15分)

四、实验设计题(20分)

粘土与砂土比较,哪个对酸的缓冲性大,为什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五、综合论述题(30分)论述耕层中氮素的来源与去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 分,共计30 分)

1、同晶替代

2、腐殖化系数

3、土壤萎蔫系数

4、土壤热容量

5、土壤自净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计20 分)

1、土壤矿物按矿物的来源可分为原生矿物和。

2、土壤微生物根据其对营养和能源的要求,一般将其分为化能有机营养型、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和。

3、土壤孔度通常是根据土壤容重和密度来计算的,其计算公式是。

4、土壤中存在三种类型的水分运动,分别是饱和水流、非饱和水流和。

5、中国土壤质地分类中细粘粒的粒径是。

6、在强酸性土壤中,土壤活性酸的主要来源是。

7、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 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的土壤分类。

8、一般来说,含高岭石较多的土壤,其阳离子交换量较。

9、土壤的粘结性是指同种物质或同种分子相互吸引而粘结的性质,而土壤的粘着性则是指 性质。

10、悬迁作用又称为,它是指土体内的硅酸盐粘粒分散于 水中形成的悬液的迁移。

三、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计20 分)

1、简述土壤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

2、简述土壤微生物在硫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及土壤硫素损失的途径。

四、论述题(25 分)

水旱轮作系统是我国主要的作物生产系统之一。土壤季节间的干湿交替变化 是这一系统的显著特征,这引起了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在不同作物季节 间的交替变化,构成独特的农田生态系统。从水旱轮作过程中土壤化学性状变化 的角度,论述水旱轮作对土壤磷、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五、分析题(25 分)

某人在调查大田蔬菜土壤硝态氮浓度时发现,5 月份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表 层土壤(0-20 厘米)硝态氮浓度值为20mg/kg,而下层土壤(20-40 厘米)硝态氮浓度为50mg/kg;而6 月份,在同一田块、同一地点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表层土壤(0-20 厘米)硝态氮浓度值为40mg/kg,而下层土壤(20-40 厘米)硝态氮浓度为35mg/kg。表明,5 月份表层土壤硝态氮浓度小于下层土壤,而6 月份相反试

问有这种可能吗?如果你认为有这种可能,请分析原因及其理由。

六、实验设计题(30 分)

石灰性土壤种植玉米常发生缺锌和缺磷现象。有研究还证实,过量施用磷肥,可能加剧石灰性土壤种植玉米的锌缺乏。据此,请设计一个你感兴趣的试验,解 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求研究目的明确,技术路线可行、研究内容能够支撑研究目 的。重点要考虑研究方法与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可行、供试土壤合理、分析指标 合理)。__

第三篇: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3.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A.20万元 B.20.5万元 C.21.5万元 D.22万元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A.私人资本所有制 B.法人资本所有制 C.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D.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

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决策,其根本目的是()A.加快ZF职能转变 B.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

C.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D.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7.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转向非农产业,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象日益普遍,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截至2016年6月,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已超过30%,流转土地4.6亿亩。当前,为解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不再种地、种地的人又没有相应权利这一突出问题,我国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作出的重大制度创新是 A.实行农村耕地保护制度

B.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9.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集中表现在 A.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 B.设立完全由外国人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C.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争夺垄断地位 D.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10.第一次世界发现,德国战败,1918年12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说,大战结果是“公理战胜强权”,并把美国总统威尔逊称作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陈独秀在1919年5月4四出版的《每周评论》中的一篇文章又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导致陈独秀的认识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A.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日本对德宣战,出兵山东

C.苏俄宣布废除从前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美国不愿放弃在华种种特权

1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其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科学概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释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完整论述

D.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的系统提出

12.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康、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这表明 A.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国民党军队 B.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C.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D.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3.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决定事业的成败。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 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B.低层次的信念代表了一个人基本信仰 C.相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的信念始终一致 D.各种信念没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人生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的客观规律,其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历史标准 B.政治标准 C.经济标准 D.文化标准

15.自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就职以来,两岸制度化沟通和协商谈判机制中断。其根本原因在于

A.台湾当局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 B.美国高规格“礼遇”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境 C.台湾当局减少了赴台旅游大陆游客的配额 D.台湾在美国测试新的导弹防御系统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经历了长期和频率的战争与冲突,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被称为“火药库”。2016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电,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平作出不懈努力。中东问题的核心是 A.巴勒斯坦问题 B.教派冲突问题 C.恐怖主义问题

D.伊朗核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北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8.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前提下,高度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是

A.历史人物不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B.历史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等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C.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往往能够首先发现或提出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 D.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

19.马克思指出,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A.用资本手段获取市场暴利 B.用剥削手段榨取剩余价值 C.用野蛮手段进行殖民掠夺 D.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20.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使用,使资本有机构成为断提高。然而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实际上是

A.一个社会增长财富和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 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趋势 C.社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D.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21.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A.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D.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22.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主要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

A.思想路线的核心

B.兴国、文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C.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D.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2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国同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共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截至2016年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旨在

A.探索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 B.沿线各国共同繁荣

C.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遍的区域经济合架构 D.统敌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4.2016年7月以来,中央陆续派出环保督察组进驻各地进行现场督察,掀起了一场新治污问责风暴,环保督察,从环保部门牵头到中央主导从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政为主”,这是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有利于

A.完善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B.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C.强化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 D.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16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A.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B.构建和谐世界的内在要求 C.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D.分析世界发展历程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得出的结论

26.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其主要内容是

A.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B.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C.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D.着力增强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27.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不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的方式有

A.控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B.在中国设立银行 C.控制中国的关税和盐税 D.在中国设立出版机构宣传西学

28.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躯,一生以革命为已任,立场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表现在

A.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国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B.发动了推翻北流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领导了辛亥革命

29.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常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样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浣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国人帮”后两年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A.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B.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中缝、组织路线

30.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 “灋”。“灋,刑也,水之如平,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罪罚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A.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B.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法律富含这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 D.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31.公共生活中个****利与他****利发生冲突在所难免,比如学生宿舍里有人看书,有人休息,有人要听音乐……对解决权利冲突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每个人都有行使个****利的自由,但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这是因为

A.不尊重他****利,就有可能丧失自己的权利 B.尊重他****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C.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 D.尊重他****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32.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与2016年2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建立五大战区及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

A.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 B.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选择 C.加强国际军事合作与交流的重大步骤 D.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战略决策

33.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离欧盟全民公投,脱欧阵营以51.9%对留欧阵营48.1%的微弱得票优势胜出,英国成为首个投票脱离欧盟的国家,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变化。导致英国“脱欧”的因素主要有:

A.英国不愿受欧盟某些监管规则束缚 B.英国始终反对欧洲一体化 C.欧洲遭遇史上最大难民潮冲击 D.英国“疑欧主义”传统

三、材料分析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看,为何人们会对AI技术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与评价(2)如何理解“用好AI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农村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2)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长征的胜利既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出发点”

(2)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讲述了8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很快引起社会热议,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就超过了3560万次,人们发现,走入镜头的工匠们,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立足于本职工作,敬业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者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奇迹。在2016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令人高山仰卧=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36年一直从事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工作,以国为重、扎根一线,是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面对很多企业试图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他说:“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这也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

“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在工匠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凤林在36年的工作中,攻克了200多项技术难关,经他的手焊接了140多火箭的发动机,焊接的焊缝总长度达到12万多米,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他先后获得过部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组伦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等奖等30多种奖励,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的工作或许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但是“工匠精神”却不可能被代替,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而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薪火相传的能工匠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我们今天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留念,而且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需要,也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需要,它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业追求与人生态度。

摘编《中国青年报》(2015年5月11日)、央视网(2016年4月22日、10月9日)等(1)“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5分)(2)为什么说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5分)38 领导人峰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

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除了G20成员,还有8个嘉宾国领导人以及7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人们希望中国智慧能为长期疲软的世界经济准确把脉,找到病根,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良方。

中国一直是G20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今年肩负起G20峰会主席国的重任,跃变为全方位的协调者和强有力的主导者。本届峰会尚未开幕,习近平主席就和奥巴马总统先后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中国和美国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不仅提前向峰会送上一份“大礼”,也为会议定下了以建设性伙伴关系处理各项议题的基调。

在中国的精心组织和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聚焦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制定并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等28份成果文件,明确了世界经济的前进方向和具体行动计划,以期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疆界;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在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具有重要开创性意义;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虽然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现实挑战不同,但推动经济增长的愿望相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利益相同,各方应该“彼此包容、守望相助”,“坚定前行、共抵彼岸”。习近平主席特地用“桥”来比喻二十国集团,称其为“友谊之桥”、“合作之桥”和“未来之桥”。

中国在本次峰会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高度认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赞赏杭州峰会,称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推动峰会在“说易行难”的可持续发展议题上制定行动计划,更是历史性的贡献,向世界展示出卓越领导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9月5日、9月6日)(1)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分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主题的现实意义。(6分)(2)习近平主席用“桥”比喻二十国集团,体现出中国怎样的外交理念与世界情怀?(4分)

2017政治答案

1-16:ACDBC

BDCAA

BBAAD

A 17.ABC 18.ABC 19.CD 20.BCD 21.ABCD 22.BCD 23.ABCD 24.ABCD 25.ACD 26.ABCD 27.ABC 28.ACD 29.ABCD 30.AC 31.ABCD 32.ABD 33.ACD(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看,为何人们会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与评价? 【答案】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具有客观性、价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答案】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1)如何理解农村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 【答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就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民富起来,不让一个人掉队,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没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脱贫,就不是全面的小康。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说明了消除贫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2)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 【答案】东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启示:一是坚持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扶贫开发提供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为大规模减贫提供条件。四是坚持政府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六是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在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实施特惠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所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长征的胜利既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的出发点”? 【答案】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长征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2)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 【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都是一场伟大的长征。在革命年代,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1)“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5分)【答案】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和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主张通过积极的劳动创造奉献人生、改变世界,这有助于在公众中引导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工匠精神具有特殊意义,它契合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助于诠释和展现中国精神的力量。工匠精神是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尤其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

(2)为什么说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5分)【答案】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需要。工匠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强调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工匠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敬业”和“诚信”,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高度一致。

(1)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分析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主题的现实意义。(6分)【答案】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现在,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区域贸易安排丛生,导致规则碎片化。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

(2)习近平主席用“桥”比喻二十国集团,体现出中国怎样的外交理念与世界情怀?(4分)【答案】习近平用“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未来之桥”比喻G20,表达的是中国与世界同命运、共患难、谋共赢的至诚。中国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并提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12字精神”,其中突出了“共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体现我们为了更紧密的伙伴关系而来,要秉持共赢理念,不断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凝聚合力。我们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来,要引领世界前进步伐,带动全球发展潮流,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2010数学分析考研真题答案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按数列极限定义证明:lim

证明:2n2n31n22n0.nn31考试科目代码:636考试科目名称:数学分析————4分任给0,要22n,只要,即只要nn2n31————10分

取N2n2nnNlim0.————12分 ,则当时, ,所以, 33nn1n

1二、(14分)若f(x)在点x0连续,证明f2(x)也在点x0连续.证明:设f(x)在点x0连续,则01,0,xx0, f(x)f(0x),————4分 f(x)f0x————20(x)1fx()8分 ,同时f(x)f(0x)

于是f2(x)f2(x0)12f(x0).————12分 所以f2(x)在点x0连续.————14分

三、(14分)证明f(x)axb(a0)在(,)上一致连续.证明:x,x,,f(x)f(x)axx,————4分

0,取a,当xx时,就有f(x)f(x),————12分所以f(x)axb(a0)在(,)上一致连续.————14分

四、(16分)设f(x)在[0,1]上可导且导函数连续.证明:

limnxnf(x)dxf(1).n0

1第1页(共5页)

证明:由于f(x)在[0,1]上连续,因此存在Mmaxf(x)————2分

0x1

xn111n1n

f(x)xf(x)dx 0xf(x)dx0n1n10

111n1

f(x)xf(x)dx,————8分0n1n1

又因

11M

0,————12分xn1f(x)dxMxn1dx

00n

2所以

11nn

f(1)xn1f(x)dxf(1)————16分limnxf(x)dxlim

00nnn1

五、(16分)证明级数

sinnx

在区间(0,)内条件收敛.nn

1

sinnxsin2nx1cos2nx1cos2nx

证明:,————4分 

nn2n2n2n

n1

由于数列单调趋于零,且部分和数列cos2kx有界,2nk1

由Dirichlet判别法知,

cos2nx

收敛,————10分 2nn1

sinnx1

又发散,所以级数在区间(0,)内发散————13分

nn1n12n

原级数收敛性显然,因此原级数在区间(0,)内条件收敛.————16分

六、(14分)证明函数序列sn(x)(1x)xn在[0,1]上一致收敛.证明:sn(x)在[0,1]上收敛于s(x)0,由

sn(x)s()1xn, x————5分

nn

1及(1xx)xxnn1, 

n

易知sn(x)s(x)在x取到最大值,从而————10分

n1

nn11

dsn,s1n1n0n0.n1n1

所以, 函数序列sn(x)(1x)xn在[0,1]上一致收敛.————14分

nn

uxy

七、(16分)通过自变量变换11,变换方程

vxy

22z22z2zx(xy)y0.x2xyy2

解:

zz1zzz1z

2,,————3分 xuxvyuy2v

2z2z22z12z2z

,————6分 x2u2x2uvx4v2x3v

2z2z22z12z2z

22423,————9分 2

yuyuvyvyv2z2z112z12z,————12分 

xyu2x2y2uvx2y2v2

代入原方程,得

x

注意到v

y

x2y2

11z2z

20,uvxyv

u11xyu

,即xy,于是就有

vxyxyxy

x

y

x2y2

xyxy

xy

112

xy4xy

xy

u

v2u24uvuv4.v

从而得变换后的方程

2z2z

.————16分 

uvu4uvv

x2y2z22az,若从z轴的正向

八、(16分)计算ydxzdyxdz,其中L为曲线

L

xza(a0)

看去,L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解:设是L所围的平面xzaa0的部分,方向由右手法则确定(即取上侧).上任一点的单位法向量

cos,cos,cos,————6分

由Stokes公式,

L

ydxzdy

cos

xdz

x

ycosyzcos

dS————13分

zx

dSa2.————16分

九、(16分)设D是两条直线yx,y4x和两条双曲线xy1,xy4所围成的区域,F(u)是具有连续导数的一元函数,记f(u)F(u).证明

4F(xy)

dyln2f(u)du,D1y

其中D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证明:由Green公式,得

F(xy)

dyfxydxdy————4分

DDy

y,则此变换将区域D变为 x

作变换uxy,v,vDuvu————9分 1u4,1v

4变换的Jacobi行列式为J

x,y

1,于是————11分

u,v2v

fuF(xy)

dyfxydxdyDyDD2vdudv

uv

fudu

ln2fudu

12v

所以

4F(xy)

dyln2f(u)du.————16分

D1y

十、(16分)证明含参变量积分I

0

etcos2xtdt满足方程

dI

2xI0.dx

证明:记 fx,tetcos2xt,则 fxx,t2tetsin2xt.这时有————2分

fxx,t2tetsin2xt2tet,x,0t,而反常积分I

0

tetdt收敛,由Weierstrass判别法,

0

fxx,tdx2

0

tetsin2xtdt

关于x在,上一致收敛.应用积分号下求导定理,得到————8分

dI

2tetsin2xtdtetsin2xt

0dx



2x

0

etcos2xtdt

2xI.————14分

所以

dI

2xI0.————16分dx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答案

二O 一四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代码及科目名称: 437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矫正社会工作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2、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是为着专业养成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过程,学习是它的基本特性。它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知、觉、行合一的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探索性研究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

5、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1)建立关系;(2)收集资料;(3)制订计划;(4)社区行动;

2、(1)贫困家庭的救济与扶助;(2)家庭心理辅导;(3)家庭能力建设;

3、(1)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2)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3)订立工作计划、介入干预和最后总结与检讨

4、(1)医疗救助和弱势群体的医务社会工作;(2)弱势人群的长期照顾及医务社会工作;(3)临终关怀和善终照顾服务医务社会工作;

5、(1)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2)注意语言的选择;(3)提供合作性的目标;(4)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6、优点:(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的效度较高;(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缺点:(1)概括性较差;(2)信度较低;(3)对研究对象的影响;(4)所需时间较长;(5)伦理问题;

7、(1)问话;(2)解构式问话;(3)开启空间的问话;(4)发展故事的问话;(5)意义性问话;(6)、故事的建构;(7)回响与强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2)道德及品格的辅导;(3)学业指导;(4)健康成长指导;(5)就业辅导;(6)生活方式辅导;(7)社会交往指导;(8)婚姻服务;(9)特殊青少年服务;

2、社区服务的内容:(1)救助福利性服务;(2)社区事务性服务;(3)市场化的营利性服务; 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1)社区服务的性质定位问题;(2)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问题;(3)社区服务的行政化问题(4)(5)社区工作的发展:(1)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的性质并进行分类;(2)发展公共服务;(3)发展社区志愿服务;(4)社区福利服务的职业化;

四、案例分析(20分)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王阿婆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年老多病,身边无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生活无人照料。

2、介入策略:

(1)与王阿婆的5个子女进行联系,要求他们通过协商,确定照顾王阿婆的实施方案:或将王阿婆接到他们自己家中照顾;或轮流定期到王阿婆的住处料理她的日常生活;或为王阿婆请一个保姆料理日常生活;或将王阿婆送入敬老院,实施院舍照顾。必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王阿婆的子女切实负起照顾和赡养责任。(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王阿婆做检查治疗,或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服务。

(3)组织社区志愿者经常上门看望王阿婆,与王阿婆聊天,加强精神慰藉。

下载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据结构考研真题及其答案

    一、选择题 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B )。【北京邮电大学2000 二、3 (20/8分)】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C )【中科院计算所 19......

    2017考研政治真题答案

    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地区进......

    考研真题

    华 中 师范 大 学二○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美术学院美术学理论 考试时间:元月6日上午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25中国美术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土壤学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土壤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答案 一、 1、土壤是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可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加以改变的陆地疏松表层。 2、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

    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2011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您准备考教育学,那么教育学考研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凯程老师特别把历年教育学考研真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更多年份的真题,同学......

    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

    2017年法律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7年法律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

    2014考研翻译真题答案汇总

    46. It is also the reason why when we try to describe music with words, all we can do is articulate our reactions to it, and not grasp music itself. 【句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