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可持续发展[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8:1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论文--可持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论文--可持续发展》。

第一篇:毛概论文--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2014年,中国GDP实现63.65万亿元,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从供给方面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延续回落趋势,全年累计同比增长8.3%,增速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累计同比增速从1月份的2.49%下跌至12月的2.0%,2015年1月,CPI当月同比增速跌至0.8%。全部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2015年1月,PPI当月同比增速跌至-4.30%。

乍一看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往年相比有所下跌,但总体经济依旧是平稳增长,然而呈现发展趋向的下跌则是因为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所导致.这样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增长迅速,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环境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商品结构层次低,产品竞争力弱,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局面呢?那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和素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如果经济发展能力不足,那么采取的则是以消耗资源,不理睬环境来换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但是却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破坏。比如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如果经济发达,但是素质发展没到一定程度,那么就会出现以下类似的情况,比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日本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是人类反思的成果,是在全球环境破坏,生态失衡,污染严重下的一种模式。但是这听起来挺有讽刺意味的,本该作为每个国家地区贯彻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在种下的罪恶种子发芽结果后才被仓皇抛出,当作“亡羊补牢”的救星。

对国家来讲,经济是重心,所以,要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既然要符合可持续发展,那么经济就要又快又好地发展了。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以高消耗换取高发展,既浪费了资

源又污染了环境,得不偿失。必须得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率。怎样优化结构?势必要以高新产业为先导,以基础制造业为支撑,全面发展服务产业为新的格局。高新产业的经济促进力是可观的,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使得生产发生质的变化,使得高效率高收益低成本得以实现,加快了世界的运转效率。就拿电脑芯片来说,因为有了科技的发展,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得以集成到一个小小的硅片上,使得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运行计算速度越来越快,继而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基础制造业作为经济依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而服务业可以增强经济活力,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在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平衡,使得各个方面相互协调。这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具体的我就不展开了,我就简单阐述下。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差距要使之不变大,要努力缩小距离,推进城市化进程,即要缩小收入差距,教育差距,医疗差距,还有消费差距,公共设施投入差距,就业差距。在经济发展时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好就业问题,解决好城乡贫困问题,还要解决好分配差别问题。同时要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比如不滥砍乱伐,不乱排污水废物等等。在照顾国内产业的发展的同时要搞好对外开放。完善经济体制,综合利用国内资源,为我国现代化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提供持久可靠的资源保障。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同时兼顾,而且还要积极应对改革开放中的全球化冲击,把冲击当成一种挑战勇敢面对继而在世界竞争中脱颖而出

要想可持续发展长久下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国民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娃娃抓起。人之初性本善,小孩是很容易接受新思想的,所以,从小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巧妙而生动的方式传输给他们并且给予争取的引导,恰当的教导,那么他们势必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所以国家应该要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的工作要做好,多对学生科普知识,提高学生修养,使得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而能真正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去,而不是只在口头上讲。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对待问题要持有批判、怀疑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问题。现在我们的社会中,素质低下的人不在少数,这肯定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会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国家无论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都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在道德上给予批评教育,如若不行,在法律上给予惩罚。同时,国家应该加强宣传工作,使得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利用电子媒体、书籍报刊的影响力积极将这一观念传输给国民,让他们深刻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国家还可以落实到一些细的方面。比如评选可持续发展模范,完善监督体制等等。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讲,官员的素质整治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防腐工作,加大打击力度,带动清廉作风,让官员对国民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力,以身作则。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长久坚持下去的发展模式,这是无可非议的。为了国家能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后代能过幸福的生活,为了人类文明能持续下去,我们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第二篇:毛概论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能源短缺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指导中国发展。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问题

引言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目前,科学发展观提出,对中国经济发展起了明显指导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破坏环境来促进发展的情况还存在。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想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 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和能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法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结语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 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蔡建国,2007年,《东亚区域合作:能源、环境和安全》,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章第六节; 程发良、孙成访,2009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戴利诸大建、胡圣,2006年,《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章3、4节与第二章3节;

江金权,2005年,《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第一章; 李恒瑞,2006年,《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孙久文、张伯瑞,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论; 王君、龙炜楚,2008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六章; 于海量,2007年,《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七章、第十章; 张冬生、黄兴华,2009年,《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第二编; 周毅,1997年,《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

第三篇:毛概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对辽宁省大石桥市青花峪村新农村建设的考察

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班级1007班

任课教师朱丽颖

姓名李扬扬

学号20102079

2012年11月4日

对辽宁省大石桥市青花峪村农村建设的考察

李扬扬

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社会实践选题的目的1.了解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担当感,增强我们的爱党爱国意识。

2.走入农村基层,了解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让我们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民成长等方面做贡献。

3.通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家为了支持农村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

4.在实际实践中锻炼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我们服务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并为之不懈努力的意愿。

1.2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对于青花峪村而言,借此课题,能产生许多积极的意义:

1.很好的展示当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采取的积极措施、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伟大成绩,并推动当地经济向着更高更快更稳的发展、打破瓶颈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

2.可以形成明星城镇示范效应,通过对青花峪村这一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及大力宣传带动其他乡镇甚至是全国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一同致富、缩小城乡差距。

3.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更好的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积极思索如果解决,推动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给后来者以借鉴。

4.会对青花峪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起到一定的、积极的宣传作用。

5.通过社会实践成果可以为相关部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依据。

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身而言,通过赴青花峪村进行社会实践,我们也将获益:

1.能够让我们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刻的理解、学习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及其实施情况。

2.社会实践能提升我们的联系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紧急事件的应急应对能力,使我们加速成长,争取早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3.通过社会实践,激发我们了解学习国家其它相关政策及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的学习欲望,不断提升我们的理论学习水平与思想道德素养。

4.通过我们的社会实践,最终形成一份良好的社会实践报告并大力宣传,鼓励大学生通过发现农村在扶贫、环保、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策的理解,增强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准备。

5.让我们有机会提前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有助于我们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做出应有贡献的复合型人才。

2.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2.1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包括实践的时间、地点及主要路线)

7月16日:

上午8:07-9:47,从沈阳北站乘T5306次列车到大石桥火车站。10:00-11:00,乘车从大石桥火车站到青花峪村,到达后安排住宿,大家休整。与青花峪村村委会联系并确定交流方式及流程,并积极与当地媒体取得联系。

下午12:30-13:40,召开社会实践团队全体第一次会议,明确此次社会实践目的与任务,重申时间纪律。同时为下午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交流做认真准备。14:00-15:30,与青花峪村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请他们为我们介绍青花峪村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并介绍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采取的积极措施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喜人成绩。15:40-17:30,实地走访青花峪村,亲身感受青花峪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青花峪村在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方面的努力,形成我们对青花峪村大致的、全面的印象与认识。

晚上18:30-20:00,回到住宿地,对当天实践内容相关材料、照片进行整理。召开实践团队第二次会议,对当天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交流。明确第二天社会实践相关要求和内容。

7月17日:

上午8:00-09:40,前往辽宁营口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相关负责人见面,请他为我们介绍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况、企业理念、发展历史、人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对公司发展的积极作用。9:50-11:20,参观青花耐火材料研究院,了解耐火材料高科技研究情况,深入认识科学技术与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下午14:00-17:00,考察参观营口青花镁砖厂,了解高唱近些年的发展情况,认知该厂生产设备的不断改进,并与工厂员工交流,讨论企业的发展。晚上18:30-20:00,在住宿地召开实践团队第三次会议,讨论今天社会实践成果,交流社会实践感受,整理、保存实践相关资料。强调第二天社会实践相关要求和内容。

7月18日:

上午8:00-9:30,前往青花峪村医院,与医生、病人亲切交流,和他们讨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施行过程中青花峪村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了解青花峪村村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情况。

9:40-11:30,参观青花峪村老年活动中心,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情况,体验文化娱乐设施,与老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和老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为老年活动中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贡献我们的力量。

下午14:00-17:30,深入青花峪村村民家中,了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正确政策引领下村民们的居住情况、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条件改善情况,与他们亲切讨论青花峪村近些年的变化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了解情况,了解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并请他们为我们完成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卷调查。

晚上18:30-20:00,回到住宿地,召开实践团队第四次会议,认真讨论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成果和不足,做好社会实践材料记录的工作。一起明确第二天的社会实践内容重点与注意事项。

7月19日:

上午8:00-10:00,走进青花峪村小学和幼儿教育机构,参观教育设施,通过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进一步全面了解青花峪村在教育方面的进步,感受青花峪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了解农村教师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等问题,有机会的话并为学生们做一堂支教课。与孩子和老师们留影纪念。

10:10-10:40,参观青花峪村生物质气站,考察青花峪村作为营口地区燃气进户的第一村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并结合机械专业相关知识提供我们对于生物质气站设备改进的建议。

下午14:00-15:30,走访村子周边,结合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青花峪村在发展经济同时的环境保护情况,以及青花集团为青花峪村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

15:40-18:00,来到较为贫困家庭或者留守子女家庭,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尽力为他们做一些农活,并送上我们的慰问品,祝愿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来,并了解村委会在扶贫助贫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果情况。

晚上18:30-20:00,在住宿地召开实践团队第五次会议,全面整理几天的实践成果,准备好第二天与接待人员召开座谈会的相关资料。

7月20日:

上午8:00-11:00,与村委会及青花集团相关接待人员召开座谈会,与他们分享几天来我们社会实践的成果与感受,并结合机械专业知识为青花峪村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与走访人员亲切道别致谢并建立长期友好联系,期待更一步的交流合作。

下午13:00-14;00,做好返程准备,从青花峪村乘车到大石桥火车站。15:01-16:57,从大石桥火车站乘2051次列车返回沈阳,结束赴青花峪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考察任务。

2.2社会实践的内容

1.与青花峪村村委会相关领导进行交流,请他们为我们大致介绍青花峪村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所做出的努力,并调研走访当地在经济、设施、环境、文明建设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取得的成就,并仔细分析。

2.参观学习青花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花耐火材料研究院、营口青花镁砖厂,并结合自身机械专业的优势,对当地工业的发展,优化与不足等进行调研分析等。

3.考察当地的学校、幼儿教育机构,了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教育事业水平显著的提升。走访当地的医院,了解医疗水平的提高对村民的积极影响。并以调查问卷或抽样采访等形式,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积极影响。

4.参观文化娱乐设施,如老年活动中心、清华艺术团、公园式水库,实地考察政府为了丰富居民文化水平的精神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5.深入基层,与村民亲切交流,深层次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老百姓带去的实惠。并请他们为我们完成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

6.调查了解当地较为贫困家庭情况,并了解村委会在扶贫助贫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了解农村教师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等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相信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7.参观生物质气站,学习青花峪村利用秸秆通过废物利用的方式大幅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在村子周边对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情况。

8.最后与相关领导或者负责人进行座谈,分享我们的感受,并提出我们对贵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建议。

3.实践感悟

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的青花峪村,被誉为辽宁“华西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

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这一举措的正确,如今青花峪是“吃水自动来,污水地下排,车行柏油路,人在楼里住”。村办企业青花集团,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碱性耐火材料集团、省内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大户。在青花集团的带动下,全村企业已发展到2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5家,年产值超亿元的3家。我们从村民身上感受到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这一举措的充分肯定。而这正是十六大中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的重要部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有活力、动力,更能充分调动起全民建设的热情,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能够早日实现。

在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地考察后,发现如今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非常完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发展比较完善,这些无一例外是新农村建设这一阳光政策的积极作用结果。而这些成绩也不能离开新世纪的新农村建设的新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免除农业税”,“三农问题”。其中“三农问题”更是被作为了工作重点。该村正是认真贯彻了十七大报告中的关于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的精神: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那个,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惠民政策,是每个领导班子所必须做的,而且得做好,做到村民满意度百分之百,使人民真切感受到政策的阳光美好,提高自身投身建设的积极性,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尽管我国在尽力提高城镇化率,现在仍然以农村人口居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成为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党中央的工作重点,无不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经过这次社会实践,为我深入认识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相关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志愿服务中,增强我的奉献意识,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我更加坚定的学习科学文化只是,争做四有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尽自己的一份力。

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综合能力,为以后成为一个社会人做好了准备,更加理解到了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帮助到了他人,也帮自己成长。

参考文献:

[1] 袁银传.《从十六大到十七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四篇:毛概论文

内容摘要

铜川,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铜川市总人口约792600人,地貌结构比较复杂,山、原、梁、峁、沟谷、河川均有分布。境内山峦纵横,峪谷相间,台原广布,梁峁交错,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网状结构。丰富的地貌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铜川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历史上名人辈出,文化遗产丰富。关键字

传统文化

历史

人文 调查目的

了解居住的传统文化背景,研究在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文化古国,每一处山川,每一处秀水都有其独特而富有美丽的地方,了解自己的文化,继承良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扬。调查对象

铜川境内的文化古迹,传统工艺,民间艺术,人文文化。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寻访相关地区。

正文:

一、基本概况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交通便利,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省辖市,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距西安市区 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西安至黄陵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陇海大动脉相连。铜川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月季变化明显。

古称“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铜川夏、商隶属古雍州。秦属内史地。前155年(西汉景帝二年)开始设置县,隶属左冯翊。三国魏时隶属北地郡。446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设置铜官县,隶属北地郡。575年(北周建德四年),铜官县改名同官县,隶属宜州。隋、唐曾隶属雍州、京兆郡。从925年(五代后唐同光三年)起,历经宋、金、元、明、清,均隶属耀州。

民国初年,同官属西安府。1913年(2年),属陕西省关中道。1927年(16年),属关中区。1936年(25年)7月,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0年(29年)初,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44年(33年)4月,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35年)7月,同官改称铜川。1947年(36年)10月,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5月,根据中共路东工委指示,成立同官县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11月,归属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二、名胜古迹

【耀州唐三彩窑窑址遗址博物馆】 【宋耀州窑窑址遗址博物馆】 【耀州窑博物馆】 【柳公权墓】 【大香山寺】

大香山又名叫三石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45公里处,平均海拔1414.3米。山势东西走向,主峰分东峰、中峰、西峰依次排列,酷似一个巨大的笔架,又象一个巨大的香炉。

【药王山】

位于铜川耀县城东1.5公里处,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药王山本名五台山,由5座山峦组成,为纪念医学大师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

【药王山碑林】

药王山碑林位于陕西省耀县药王山(原名磬玉山)。山上建有药王(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庙,庙前五通高大石碑上刻有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内容,山上还有纪念孙思邈碑碣百余通。

【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耀县城东1.5公里处。

【姜女祠】

铜川姜女祠位于印台区金山山麓,距铜川古城约1.5公里。

【玉华宫】

玉华宫景区位于陕西铜川市印台区,距铜川市37公里,属桥山山系,海拔2401.67米,总面积2482公顷,森林覆盖率90.4%。天然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

三、民俗风情 婚嫁 【订婚】

旧社会订婚凭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订媳妇,先由男方家备酒筵请媒人,谓之“央媒”。经媒人说合,择吉日备酒肉,由媒人送往女方家,谓之“上门”。女方家若允婚,即把礼品收下;若拒婚,则不收礼品。嗣后,男方家再择吉日,带着4件、6件、8件、12件不等的厚礼,由长辈同媒人一起前往女方家,女方家让女出拜。午间,款待以酒菜面条,谓之“带汤”。若设酒席盛情招待,谓之“大带汤”。

新中国成立以后,婚嫁习俗逐渐发生大的变化:一是实行婚姻自由,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父母包办买卖成婚者急剧减少。二是订婚年龄普遍推迟。三是城市中的婚姻介绍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应运而生,工作活跃。

【结婚】 铜川结婚前夕,男方要邀请四邻青年男女,商量有关事宜。根据女方妆奁多少,预先安排搬取人员,并请男性年长者(须有原配偶)或者村长负责带领。婚日,迎亲者(有男有女)偕吹鼓手前往女家,女家酒食款待。随后,由抬妆奁人员先将嫁妆抬走。此时,新娘须着男方带来的红衣,头戴凤冠,盖以红布(又名盖头),静候上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封建买卖婚姻已被废止,结婚仪式比较简单。迎亲不用花轿,一般用拖拉机、汽车。嫁妆逐渐向高档耐用品发展。男女双方筵席一般比较丰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举行集体婚礼已在城乡兴起,即由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筹备,在“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由主办单位将结婚者集中在一起,用糖茶招待,唱歌跳舞,婚礼仪式后欢度蜜月。

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农村亦有)青年结婚在添置衣被、首饰、家具、家用电器、用小轿车迎亲及结婚筵席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摆阔气之风渐盛。离婚率也逐年上升。

【回门】

结婚次日午饭后,女家下帖,迎女婿及女儿回家,谓之“回门”。第三日,女家设筵席款待女婿,邻居备酒肉前往祝贺,谓之“看女婿”。下午,夫妇同归。

丧葬

【初丧】

人死后先为死者穿着寿衣(老衣)。一般男子穿衣、袍、褂等最多7件,女子则以5件为度,谓之“小殓”。之后,在炕下烧纸,移尸灵床,铺以能响动之草,面盖白纸,谓之“苫脸纸”。灵床停堂中至第三日下午入殓。棺内下垫黄土,上铺红褥,两旁用纸包香末或柏树叶垫实。尸体上再盖红单,并用新棉花蘸酒拭死者面孔,最后盖棺,谓之“大殓”。

【开吊】

入殓的次日,即丧后第四日,开始吊唁。丧家用白纸糊门,并剪白纸为长絮,用竿棍竖立于大门外。还需用宽幅长条白纸书写“讣告”,张贴于大门之外。男女均着孝服。柩前挂白帐,帐前设祭桌,上摆祭品,两旁设男女草垫座位。亲友来吊唁者,给以白帽布,谓之“散孝”。

【出殡】

开吊后,选吉日出殡。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摆设酒肴祭奠,亲属在灵位前跪拜奠酒。然后,举行家祭礼,按照家族辈份先后顺序,跪拜奠酒。在整个祭奠过程中,由穿孝衣的子女及孙男孙女分别跪于灵前(男女各为一行)两侧号啕大哭。翌晨出殡,待行起柩礼毕,长子捧纸盆摔路旁,执幡前行,其他子女侄子按长幼尾随在后。吹鼓手为前导,亲朋前后送丧。至墓下葬,安置冥器,在小桌上列祭器,叫做“墓用”。旁边立纸糊童男童女。实土成冢。孝子行安主礼,抱主归家。

【葬后礼】

葬后还有暖墓、覆山、全山、应

七、生日、百期、一周年、二周年等礼仪,直到三周年过后才除孝。未换服前谓之“重服在身”。守重服者不拜年,过春节门上不贴红纸对联。有的地方孝子穿孝服手执香,要向邻居和主要亲属家去谢孝,以后方能进出人家大门。谢孝时,遇到年老者要叩首跪拜,对方应以揖礼答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进行殡葬改革,城市提倡火葬,农村改革土葬,实行公墓。一再提倡葬礼从简,可以送花圈、开追悼会,丧主不必穿白孝服,只佩戴黑纱,以示哀思,但是旧的葬礼习俗仍在延续。1986年前后,各乡村普遍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向群众进行移风易俗教育,具体帮助丧主办理丧事。

生育

【催生】

产前,娘家需准备贺喜的礼物,如婴儿的衣帽、产妇月子中的食物等。快到临产时,娘家妈要去看女儿,谓之“催生”。分娩后主家要给娘家通知,谓之“报喜”。娘家得讯后,即送所备婴儿衣物及食品。

【满月】

称作“弥月之喜”。女孩满月,外婆家只送喜饼、小孩衣帽及一块3尺蓝布(叫做“尿布”),以示祝贺。男孩满月则除外婆家送礼外,主人一般摆设酒筵,招待亲朋、邻居。是日,需抱着小孩游村“碰干大”(即义父),凡碰到第一个合适的人便分别认作干大、干妈、干爷、干婆(只认一人),并请到家款待。而干大等人则要送衣服、项链、银牌之类的贺礼,继送灯笼、裹肚数年,长成结婚也得备礼庆贺。干娃每年须向干大等拜年,年老临终时亦要献礼送葬。新中国成立后,“碰干大”(包括其他)之风渐息。

【全灯】

男女孩长到12周岁时,逢元宵节要通知亲友前来全灯。外婆家则要给女儿和外孙各送一套衣服和鞋袜、帽子及一对大红灯,其他亲戚配烛送礼。有的还送时钟、台灯、衣料等物。主家则喜容相迎,酒菜款待。

【寿诞】

新中国成立前,不论男女年过50即称“大寿”。诞辰日,除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外,对有钱有势的人巴结奉迎者亦多前来祝贺。寿主大摆筵席,款待来宾,但一般农民,多是从60岁开始。当日,全家子女欢聚一堂,为老人行跪拜礼、敬酒,以示祝贺孝敬。新中国成立后,祝寿者多为自己的子女,敬献礼品以寿糕最为风行。

四、传统文化 傅玄

西晋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东南)人,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

玄少时避难于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玄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沈与玄书曰:「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过之,乃今不及',信矣!」

其后追封清泉侯。子咸嗣。

《晋书·傅玄传》

令狐德棻

北周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初政治家,史学家,编修《周书》。

《全唐书》

令狐德棻

高门聊命赏,群英于此遇。放旷山水情,留连文酒趣。夕烟起林兰,霜枝殒庭树。落景虽已倾,归轩幸能驻

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著有《唐新本草》。对我国医药学贡献的“二十四个第一” 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与希波克拉底齐名的世界三大医德名人之一,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一生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柳公权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体”创始人,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范宽

北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北宋山水画家,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井勿幕

清末陕西省蒲城县(今陕西铜川市印台区)人,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

四、继承发扬

铜川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十分重视,文化古迹保留完整且定期修葺。民风淳朴,随处可见秦腔秦韵时而婉转,时而昂扬。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和三月初五时,会举办药王山庙会和大香山庙会,场面壮观,人群络绎不绝,香火鼎盛。

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老人,对于传统文化他们的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传统文化的糟粕要坚决摒弃,而好的部分也应该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不会断层。询问和调查了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根立本的关键,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应该继承;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仍然有其糟粕部分,理应去除;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不适宜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无法继续继承和发扬。

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现今社会飞速发展,物质文明空前壮大的时期,如何使我们的精神不空虚,如何使我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的冲突逐渐缓和,是我们应该思考并且付诸实践的任务。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无不受之影响。同时,我们很多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也来源于此,所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长久以来的行为习惯,不是所有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的都是对的,它仍就有它不对的地方,我们在继承的同时应该将其中不适宜的地方加以改造,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五篇:毛概论文

浅谈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要:自然灾害长久以来一直是制约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008年以来,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本文从自然灾害和经济之间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环境的因素,探讨如何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对于我国防灾减灾,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字:地质灾害、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自然灾害和人类长久以来的关系,都是人类长久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在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话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自然灾害的预防中,只有充分考虑防灾减灾策略的可操作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同时,减轻地质灾害也是发展,“减负等于加正”,在减灾中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社会化;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和水平。

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现况和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我国是一个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近年来自然灾害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世纪50至60年代平均400~500亿元,70至80年代平均500~600亿元,进入90年代已增到1 000亿元以上,1996年达到2 300亿元左右。建国以来,截止1990年,因灾害死亡人口约5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8 000多亿元(1990年价),平均约占GNP的5.09%,财政收入的27.02%。巨大的灾害损失,不仅直接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冲击了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

在“减负”的过程中,我们需根据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行有目的性的预防,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下中国的自然灾害基本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灾害的种类非常多,除了火山以外,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国都存在,包括洪涝灾害、干旱,以及现在的地震。二是分布的地域非常广,在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的人口均受到地震、洪涝、海洋等灾害的威胁。三是发生的频率非常高,受季风性气候影响,一些主要的气候灾害,尤其是区域的洪涝灾害和局部的灾害非常严重,基本上每年都会有洪涝或干旱灾害;另外,因为中国处在太平洋、亚欧、印度洋板块交汇的地方,地震时常发生。四是灾害的损失非常严重。因此,在灾害发生以前,预先有无充分的准备,对于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灾害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涉及到政府各级相关的职能部门、抗灾救灾系统和全民。因此,灾害的预防,对各个地区,尤其是对大城市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宏观上的决策和预案,还是微观上的计划和措施,要做的工作很多。

二、自然灾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灾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减灾是一项战略性的社会发展事业,减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减负等于加正”,减灾也是发展,在“减灾”中可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尽管我国政府重视了减灾工作,但自然灾害的损失仍在以接近、甚至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增长,对此,人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为获取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益,就不能不把减轻灾害损失提到重要位置。

从近年来发生的大的自然灾害的一些情况下来看,2008年中国雪灾总共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270.8千公顷;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坏房屋86.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7月2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209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2010年四月舟曲泥石流,震级7.1级,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2010舟曲泥石流也同样对人民的财产和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已经不能忽略,从历史资料来看,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人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限制的作用。自然灾害的频发,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如今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经济发展的和谐共处。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沿海地区的台风造成的灾害,西部地区频发的地质灾害,如何“减负”来达到“加正”的目的,正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的原因,预计今年冬天是近一百年来最寒冷的冬天,这又是对于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考验,如何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如何做到最小的经济损失,如何做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综观自然灾害影响的方方面面:从人口伤亡到社会各界的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间接经济损失和衍生灾害损失;从构筑物的破坏到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灾区的损失到社会经济功能的损伤等,均充分表明自然灾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对于防灾减灾提出了明确指示:加大对于防灾减灾的投资力度。吸收防灾减灾的专业性人才,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机制,实现灾害危害的最小化,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达到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灾害的特点,对于我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今年7月27日至28日,“西部复杂山体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表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等。”针对灾害的相关特点,有以下三个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1、注意处理好经济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经济开发需要资源作为后盾,在经济开发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以危害环境为代价来谋取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处理好了经济开发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我们才能实现最终的“可持续”。

2、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工程的关系。

灾害需要预防,预防需趁早。只有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在灾害来临时将危害降到最低。因此对于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投入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保障和基础。政府在资源分配的时候,应该加大对于防灾减灾事业的支持力度,协调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3、注意处理防灾机制与个人救灾的关系。

防灾减灾的机制只是政府对于灾害预防的一种措施,要想尽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在灾害来临的时候,对个人的自救能力有相当的要求。加大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灾害的预防机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建立良好的反应防灾减灾模式。以保障经济的“加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1、加强生态建设,降低灾害风险。生态建设的重点在于植被恢复。通过植树造林彻底改变生态环境而取得“灾害风险最小化”经济发展条件,是目前发展的唯一可行之道。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山上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作物。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有机统一。

2、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促进减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充分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构建经济发展与减灾相协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政府的建立防灾减灾反应机制的过程中,注重对于机制的调节。完善利益的调节机制,优化资源的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调控。合理分配资源,发展节约型的资源运用模式;加大对于相关防灾减灾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于其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在目前的资源有限的模式下,如何有效地运用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科学规划,合理运用,有序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梁。《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文章编号:1006-4362(1999)04-0001-05 〔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西部防灾减灾的几点思考》,来源:《社科纵横》。

〔3〕 《灾害的预防》,信息来访:扬州人防(民防),发布时间:2008-2-28

〔4〕 自然经济学,来源于百度百科。

〔5〕 《我国地质灾害频敲警钟,灾害防治科技水平亟待提升》,来源于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6〕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张玉舟。来源于新民晚报。

下载毛概论文--可持续发展[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论文--可持续发展[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论文

    0023班 982015212624侯宇泰 我眼中的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摘要: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一次次脱离被国民党的围剿的危险,与此同时日积月累地增强其力量,发展壮大至最终成功解放中......

    毛概论文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 作者和学号 班级 日期 《贫困与饥荒》读后感 张棋炳1220330242 12财务2班 2014年11月1号 《贫困与饥荒》读后感 在过......

    毛概论文

    重庆邮电大学实践教学经典阅读报告 给世人留下的财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 学 院: 专 业: 指导老师: 组 长: 组 员: 组 员: 2012年6月 给世人留下的财富————邓小平的外交思......

    毛概论文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系年级: 13土木工程系专业班级:13土木1班学 号:130710125 姓 名:吴鑫联......

    毛概论文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三至二○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 论文题目: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毛概论文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实效性方法探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课 教学 论文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升大......

    毛概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系年级: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联系电话:指导教师: 2014年6月 观《复兴之路》有感 摘要:......

    毛概论文

    毛泽东思想对现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摘要: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