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殊胜菩提心(六)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
殊胜菩提心(六)
大圆满传承上师——晋美嘉为尼革(无畏如来芽尊者)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
华智仁波切 | 著索达吉堪布 | 译丁三(愿行菩提心学处)分二:
一、愿菩提心学处;
二、行菩提心学处。
戊一(愿菩提心学处)分三:
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己
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我们无始以来漂泊于此轮回大苦海的因,就是无有我而执著我、无有自己而执著自己,始终将自己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倍加珍爱。
所以,我们需要这样来观察:现在我不管是在何时何地,唯一希求的就是自我安乐而不希望感受一分一毫的痛苦,甚至自己的身上扎了一个小小的刺儿或者落了一颗火星也会马上感到疼痛难忍,口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痛啊、痛啊”的叫声而无法忍耐。即使背上有个虱子叮咬也会勃然大怒生起嗔心,伸手抓搔着捉住它,放在一个指甲上,另一个指甲紧跟着用力挤压,甚至虱子已经死了,还因为余怒未消而两个手指不停地蹭来蹭去。当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杀虱子没有罪过,但实际上这种杀虱子的行为完全是以嗔心引起的,因此绝对是堕入众合地狱的正因。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一般微小的痛苦也无法忍受却反过来损害其他众生,给他们造成巨大的痛苦,这种行为实在令人感到惭愧。其实,三界的所有这些众生也都同样渴求自己获得一切安乐而不希望遭受一丝一毫的痛苦,这一点与自己完全相同。虽然他们希求安乐、不愿受苦,可是却不知道奉行安乐之因——十善业,反而一味地将精力放在痛苦之因——十不善业上,所想与所行完全背道而驰。一向受苦受难的这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亲。我如今有幸得到具足法相的殊胜上师摄受,已经迈进了正法之门,并且懂得了利害的差别,理所应当对被愚昧无知困惑着的一切老母有情与自己无有区别地慈爱救护,忍耐他们的邪行与偏执,也就是说,应该修持亲怨平等。
对于以上道理要反反复复地观修。
无论是何时何地,凡希望自己拥有利乐的事,也希望其他众生同样拥有;为自己获得安乐付出怎样的精勤努力,为他众获得安乐也应该付出同样的代价;自己连细微的痛苦也要努力舍弃,也应同样尽可能地解除他众的细微之苦;自己因为享受幸福安乐、丰厚受用等而欢欣喜悦,那么对于他众拥有幸福快乐受用也同样要发自内心地欢喜。总而言之,对于三界一切众生必须与自己毫无差别地看待,进而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成办众生眼前与长远安乐的利益。仲巴思那坚格西问单巴桑吉尊者:“请您开示一句可概括所有法要的教言。”
尊者教诫道:“您自己希望怎样,其他众生也希望那样,就这样修推己及人吧!”
所以,我们务必要根除珍爱自己、嗔恨他众的贪嗔恶心,平等地对待自己与他众。己
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修自他相换菩提心的方法:亲眼目睹遭受病痛、饥渴等痛苦的众生,或者在自己面前观想一位正在遭受痛苦逼迫的众生,当自己向外呼气的时候,观想自己的安乐、善妙、身体、受用以及善根等犹如脱下衣服给他穿上一样完全施给他,当向内吸气的时候,再观想他所有的一切痛苦一并吸入体内由自己来承担,由此他已经离苦得乐。这种施受法,要从一个众生到一切众生之间次第来观修。
在实际生活中,当自己遇到不如意及痛苦的时候也同样观想三界轮回之中有许许多多感受这样痛苦的众生,所有这些众生该是多么的可怜,愿他们的一切苦难都成熟于我的身上,所有这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从内心深处反反复复地这样观修。当自己享有幸福快乐等之时,就观想:以我的这分安乐,愿所有众生都获得安乐。这种自他相换菩提心,是所有趋入大乘道的行人必修的无倒究竟精要,哪怕相续中生起一次这样的自他交换菩提心也能清净多生累劫的罪障,圆满广大福德智慧资粮,从恶趣、邪见之处获得解脱。下面以实例来说明:
经中记载: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转生在拉马车的地狱中,当时与同伴嘎玛热巴一同拉地狱的马车,因为他们俩身单力薄拉不动马车而遭到狱卒们用炽燃的兵器锤打、猛击,极其痛苦。这时他想:我们俩拉马车也无法拉动,与其共同感受痛苦,还不如我独自拉车承担痛苦,让同伴获得安乐。于是便告诉狱卒们:“请将同伴的绳子拴在我的脖子上,让我单独来拉马车。”
狱卒愤怒地说:“众生感受各自的业力谁有办法改变。”说完又用铁锤击打他的头。结果他以自己的善心力,顿时从地狱生到天界。这就是世尊利他的开端。[167] 此外,世尊曾经转生为商主匝哦之女时,也是因为相续中生起了自他相换菩提心而立即脱离恶趣的痛苦。
从前,有位匝哦施主,他所生的儿子都夭折了,一次又生了一个儿子,为了能使他生存下来而给他取名为匝哦之女[168]。一次施主去大海中取宝,结果船毁人亡。儿子长大以后问母亲:“父亲是什么种姓?”
母亲心想:如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他一定会去大海中取宝。于是便妄言说:“你的父亲是卖粮的种姓。”
所以他也去卖粮食。每天赚得四个嘎夏巴[169]孝敬母亲。卖粮食的同行们对他说:“你不是卖粮食的种姓,经营粮食是不合理的。”而禁止他卖粮食。
他返回家中又问母亲:“父亲到底是什么种姓?”
母亲告诉他说:“是卖香的种姓。”他又去卖香,每天赚得八个嘎夏巴供养母亲。那些卖香的人又同样禁止他卖香。母亲又告诉他说:“父亲是卖衣服的种姓。”他又去卖衣服,每天赚得十六个嘎夏巴交给母亲,卖衣服的人又禁止他卖衣服。
母亲又告诉他:“你是卖珍宝的种姓。”于是他又去经销珍宝,每天赚得三十二个嘎夏巴也供养母亲。
后来,当地的其他商人告诉他:“你是赴海取宝的种姓,理应去从事自己种姓的行业。”
他回到家中对母亲说:“我是商人种姓,所以一定要赴海取宝。”
母亲说:“虽然你是商人种姓,但你的父亲和祖辈们全部是因为去大海取宝而丧命的,如果你去也定是死路一条,千万不要去,还是在本地经营买卖吧。”
可是他执意不听,准备好赴海时所需的一切资具。临行时母亲实在难以割舍,不肯放他走,一边扯着他的衣服一边哭泣。他怒气冲冲地说:“在我今天要去大海取宝的这时候,你却这样不吉祥地哭哭啼啼。”说完用脚狠狠地踢母亲的头,然后一走了之。
在海上航行过程中船只毁坏,他们所有的人沉入海中,大多数人都已命绝身亡。他抓住一块扁木而漂到一个海岛上,那里有一座名叫欢喜的城市,他来到庄严、悦意的珍宝宫殿,里面出现四名美丽的天女,铺设柔软坐垫,供上三白三甜。当他准备出发时,她们告诉他:“如果继续前行,千万不要向南方走,否则会有灾难出现,很危险。”
但是他没有听,仍旧前往南方,来到比前面欢喜城更为庄严的具喜城,有八名美貌天女如前一样恭敬承侍,并对他说:“不要朝南方走,否则会有灾难。”
但他还是不听,继续向南方走,到达比具喜城更圆满的香醉城,有十六名美女前来迎接承侍,又告诉他:“不要向南方走了,否则会大难临头。”
可是他仍然向南方走去。来到一座高耸入云的白色城堡—梵师城堡,有三十二位美丽天女迎接他,铺设柔软坐垫,供上三白三甜,对他说:“住在这里吧。”然而他却仍旧想走,临行之时天女们又告诉他:“如果您非要走,万万不要再向南方去,否则定会大难临头的。”
但他无论如何偏偏就是想往南方走,于是继续向南方走去。到了一座高入云霄的铁建筑门前,有一个赤目凶恶的黑人手持长长的铁棒,他问黑人:“这屋里有什么?”黑人沉默不语。他到近前去,结果看到有许多同样的人,吓得他毛骨悚然,口中喊着:“罪过罪过,真的出现灾难了。”他一边想一边身不由己走进那座建筑物中,只见有一个人正在遭受着铁轮在头部旋转的痛苦,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他问:“你造了什么业?”
那人回答:“我曾经用脚踢母亲的头,现在感受这一业力的异熟果报,你为什么不在梵师城中享受幸福快乐,反而来此自讨苦吃呢?”
他想:那么说我也同样是由这种业力牵引而来到这里的。紧接着,从空中传来“愿束缚者得解脱,愿解脱者受束缚”的声音,顷刻之间铁轮飞转直下降落到他的头上,他也如前一样白色脑浆四处喷射,感受了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以此为缘,他对与自己同样的一切有情生起了强烈的悲心。他想:在这个轮回当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用脚踢母亲的头而感受这种痛苦的众生,愿所有这些众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的身上,由我一人来代受,愿其他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再感受这样的痛苦!他刚刚萌生起这样的念头,铁轮便腾空而起,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而在空中七肘高处相安无事,享受快乐。[170] 这样的自他相换菩提心是在修行菩提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究竟正法,往昔噶当派的格西们也将这一自他相换作为修行的核心。从前,对于新旧派众多教法以及因明经论无不精通的恰卡瓦格西,一次来到甲向瓦格西家中,看见他的枕边有一个小经函,顺手打开翻阅,当看到了其中的“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他觉得这实在是稀有的法,于是便问:“这是什么法?” 甲向瓦格西告诉他:“这是朗日塘巴尊者所造的《修心八颂》(中第五颂的后半偈)。”
他又问:“那么,谁有这一窍诀的传承呢?” 甲向瓦格西说:“朗日塘巴尊者本人有。”
听到此话,恰卡瓦格西迫不及待地想去求此法,于是立即起程前往拉萨。到了拉萨以后数日之中他一边转绕(觉沃佛像一边打听消息)。一天傍晚,从朗塘地方来了一位麻风病患者(恰卡瓦格西向他询问朗日塘巴尊者的消息)。他告诉格西:“朗日塘巴尊者已经圆寂了。” 格西问:“谁是尊者的继承人呢?”
那人说:“向雄巴格西与多德巴格西,但是他们二人关于谁做法主之事意见不一。”
实际上,那二位格西并不是为了争取自己做法主而发生争执造成意见不合的,而是互相推让法主之位。向雄巴格西对多德巴格西说:“您年长,(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请您做法主,我会像恭敬朗日塘巴尊者一样恭敬承侍您的。”
多德巴格西说:“您年轻有为、学识渊博,理应住持寺庙。” 二位格西本来是这样互相观清净心的,但是恰卡瓦格西却错误地听成他们为继承上师的法位而不和,心想他们肯定没有此法的传承,现在谁还会有此法的传承呢?格西到处询问,有人告诉他夏日瓦格西有真正的传承。(于是他便前去拜见,)当时夏日瓦格西正为数千僧众传讲众多经论,恰卡瓦格西听了几天,但是对他所要求的法却只字未提。他想:不知这位格西到底有没有此法的传承,应当问清楚,如果有传承我就住下,假设没有传承我就离开。一天,在夏日瓦格西绕塔的时候,他来到格西面前,将自己的披单铺在地上,请求夏日瓦格西在此稍坐片刻,有一问题请教。
上师说:“尊者,您有什么未能解决的事情,我是在一垫上圆满一切所愿的。”
恰卡瓦格西说:“我曾看见‘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的法语,这一法与我的心很相应,不知此法深浅如何?” 上师说:“尊者内心与此法相应也好,不相应也好,如果不想成佛也就另当别论,只要想成佛,那么此法必不可缺。” 他又接着问:“请问上师您有此法的传承吗?”
上师说:“我确有此传承,这也是我所有修法中最主要的法门。”
他请求道:“那么请尊者赐给我传承。”
上师说:“如果您能长期住在这里,我可以传给您。”于是恰卡瓦格西在六年当中依止了夏日瓦上师,这期间上师唯一传授《修心八颂》,他也是一心专修,最后完全断除了珍爱自己的执著。
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今生中可以祛除病痛、解除忧苦,并且降伏鬼神、魔障等也再没有比这更殊胜的窍诀了,所以我们应当随时随地将珍爱自己的恶心弃如剧毒,努力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
内文注释:[167] 详见《大方便佛报恩经》《贤愚经》。[168] 匝哦之女:这属印度一种民俗,为使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便取不好的名字或取女人之名。[169] 嘎夏巴:印度货币的名称。[170] 详见《杂宝藏经》之“慈童女缘”。
—未完待续—精彩回顾【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序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所断之行为之法器之三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所断之行为之六垢【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所断之行为之五不持【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应取之行为【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
(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
(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
(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
(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暇满难得
(五)【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寿命无常
(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寿命无常
(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寿命无常
(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寿命无常
(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五)【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六)【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八)【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九)【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轮回过患
(十)【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五)【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六)【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因果不虚
(八)【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解脱利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依止上师(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依止上师(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共同外前行之依止上师(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皈依(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皈依(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皈依(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皈依(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殊胜菩提心(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殊胜菩提心(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殊胜菩提心(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殊胜菩提心(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共内加行之发殊胜菩提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