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改革给我的点滴思索
防城镇二中 李印文
摘 要: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教师首先应热爱数学,优化新课导入、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学习竞赛,以激发学生想学数学、好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关键词: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心.这种倾心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观、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及效果.它可以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中,也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相关的.但就学生而言,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对数学这门学科能产生兴趣的就更少了.因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一、教师热爱数学,学生乐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兴趣.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如果教师厌烦数学,那么他〔她〕教的学生也肯定厌烦数学".故而,教师对教学工作要有稳定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热情,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责任感、使命感的角度来逐步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满足他们的新奇感,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使师生共同对数学充满兴趣和感情,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好学乐学的境界.㈠优化新课导入,让学生想学.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由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扑克牌谈起,接着拿出一副包装精美的新扑克牌,像变魔术一样,随意抽出9张扑克牌,正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两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向上?在学生热烈讨论一两分钟后,接着让学生动手实验.问:“如果在每一张牌的正面都写上1,反面都写上-1,考虑所有牌朝上一面的数的积.开始9张牌都正面向上,上面的数的积是1.每次翻动两张,就是说有两张牌同时改变符号,这能改变朝上一面的数的积是1这一结果吗?9张牌都反面向上时,上面的数的积是什么数?这种现象为什么不会出现?你能解释为什么不会使9张牌都反面向上了吗?”如果桌上有任意奇数张牌,猜想结果会怎样”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学生兴趣油然而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㈡设置教学疑点,使学生好学.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造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合适的疑点,创设思维空间,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解决心中的疑问.例如:在教学“1+2+3+4+„„+9997+9998+9999+10000=?”时,由高斯小时侯的故事,即“1+2+3+4+„„+96+97+98+99+100=?”,出示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依次计算.第二种解法,100个数变成,1+100,2+99,3+98„„,50对数,即101×50=5050,从而引申问道:“1+2+3+„„+〔n-2〕+〔n-1〕+n=?”.老师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n〔n+1〕/2的普遍计算.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通过自学,经过教师适时指导,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又牢牢地掌握了知识.㈢动手操作实践.激发学生爱学.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的实质,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达到爱学的目的,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制作火车车厢的模型.认识了解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点、线、面、体四者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动手实践,能够使学生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亲身享受成功的喜悦时,激发学生爱学的情感.㈣开展学习竞赛,促进学生乐学.心理学家乔治·波利亚认为:“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具有尽可能多的探索兴趣”.教学实践也表明,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适当的竞争,可以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和独创性.只有对学生的点滴创新及时给予鼓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意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促使他们乐意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记忆1至20的正整数的平方与1至10的正整数的立方”时,可采用“打手猜数”、“抢答”、“开火车”等形式的比赛练习.以上各种学习方法中,还可穿插训练学生说课,讲课当老师,对优胜者进行表扬.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在快乐中使他们受到鼓励,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二、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呆板、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师生在课堂上配合协调,学生参与主动,教师不只是唱独角戏,学生不仅是“听数学”,而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手脑并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由分吃蛋糕,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蛋糕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怎样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学生看到这熟悉的蛋糕,感到新鲜有趣,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认为,用一张白纸放在蛋糕上,将其上底复制,再用剪刀把上底剪下来,对折后即可.肯定其成绩后,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板书〕.然后,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和剪刀,先把一张白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随意画出自己喜爱的一个图形,再用剪刀剪下来,把纸打开,看一看得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再次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接下来在学生动手操作时,问: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还见到过哪些与以上图形一样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1:有些植物的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如树叶、菜叶、竹叶、茶叶„„.学生2:有些英语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如B、E、M、W、A、T、Y、U、I、O等.学生3:有些数字是,如:0、3、8等.学生4:有些字是,如王、田、申等.学生5:有些图形是,如:线段、长方形、菱形、圆等.„„
这时,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趁着学生这股高涨情绪,又拿出小黑板显示如下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小组讨论后选出一名代表把这些图形的另一半补出来.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分同桌学习和小组学习两种形式,学习的方法可以共同操作,互相质疑,互相检查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开放活跃的状态,同学们能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并得到及时反馈,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优生在指导学困生学习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学困生受优生的影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自信心也增强了.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又能集思广益,协作攻克难关,共同探求结果.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时,画出以下图形,先让学生操作感知,然后学生分成6人小组讨论,折一折,试一试,并问他们还能画出一些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吗?在整个推导和验证过程中,课堂上有张有驰,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这种“民主合作型”的教学方法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既让同学们能在愉快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识.教师也乐在其中,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四、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面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师出示原题:用12.56cm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哪种图形的面积大?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得出:S圆>S正>S长.从而,叫学生们猜想与证明: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面积关系总是:S圆>S正>S长.此题同学们讨论证明完毕后,一位同学别出心裁地编了这样一道题:面积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关系如何?同学们立刻投入到火热的小组讨论中,不一会儿便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我们改革教学方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好学、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二篇: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附件1:
论文编号:
(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4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
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说明:
一、学科类别:1.中学语文 2.中学数学 3.中学英语 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6.中学生物 7.中学政治 8.中学历史 9.中学地理 10.小学语文 11.小学数学 12.小学思品 13.小学英语 14.小学科学 15.中小学音乐 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 17.中小学美术 18.中小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19.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20.学前教育 21.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如: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或
案例,如:《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独山一中尧梭分校韦荣健
【摘要】中学数学抽象且枯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动手激趣、故事激趣、生活实例激趣、错题激趣、数学活动激趣、鼓励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极积性。
【关键词】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由于中学数学固有的抽象性强等原因,常给人以枯燥之感,感情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愉快情绪,如好奇、喜悦、趣味、激动等,正如列宁所预见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求知欲源于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有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只能是消极厌学的情绪,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那么,如何激起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法:
一、动手激趣、故事激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的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及数学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动手操作探究知识的最终结果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经历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时,我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使学生享受到以现的快乐。
一般情况下,一学堂的3-5分钟学生还没完全从课外活动中中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此时,他们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兴奋,这时,如果开门见山地就讲授新的知识,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刺激,由极兴奋的精神状态下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极积性,我尝试着让一些故事来导入:
例如我在讲反证法法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三位哲学家,一天他们争论天气累了,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将三人的脸涂上墨,醒来后三人互相指着哈哈大笑,可是其中有一个人笑了一下马上不笑了,你知道为什么?接着从这个不笑说明原因,学生从大笑中学会了知识。又如有理数乘方的导入,我创设了情景一:欣赏大屏幕中第28届奥运会开幕式一景“膜拜”;情景二:古希腊伟大数学家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的故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颗麦子,第二个格子中放进前一个格子的一倍,每一个格子中都是前一个格子中麦子
数量的一倍,一直将棋盘每一个格子摆满”。国王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同意了,但是国王很快就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给他也不够百分之一,即使一粒麦子只有一克重,也需要数十万吨的麦子才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听完这个故事学生正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愤”的状态同,急切地盼着老师把“迷底”揭开。
二、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正的认识倾向,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数学思维方设的产生兴趣浓厚,学习数学兴趣就更持久,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就越需要是教师以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求和知欲,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以下情景
AB
CD
如图A、B两镇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中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分路旁,A镇人希望建在C处B镇人希望是在公口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凋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镇距离是一样的?同学们听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的解决这个问题了。例题也可生活化,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时,我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的应用题,“在刚刚举行的七年级班级比赛中,规定每队胜利一场得两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我们班级的胜负场数应分是多少?”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学习极积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
三、以错显题,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有时可采用设陷诱导的方法,使之加深印象,如在讲“算术根”这节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设大象体重为X,蚂蚁体重为Y,他们体重之和为2S,那么,X+Y=2S,X-2S=-Y(1)X=2S-Y(2)
(1)×(2)得X2-2XS=Y2-2SY
两正同时加上S2,得(X-Y)2=(Y-S)2,两边同时开方得
X-S=Y-S
所以X=Y
这难道蚂蚁和大象一样重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同学们感到非常奇怪,带着问题反复观察,一时也找不到原因,这时,教师趁势提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算术根的问题。”这样,学生对算术根的样概念其重要性的终生难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鼓励激趣
在我们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求,就是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心理结构还没有育成熟的中学生,表扬的作用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自信心和他的成功是成正比的,成功越多期望越高,自信心越强,每个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他们都有他的期望,例如:我班有个同学,叫蒙继芬,她是一个平时不爱 发言的女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学数学很吃力,课上,我专门设计一些很容易的题目让她做,当她做对时,我立刻表扬,同学们立刻提来赞赏的目光,当时,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第一次微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她,课后及时帮她补课,渐渐地,经过自己的努力,她的数学成绩从原来的不及格变成了优秀。
老师的鼓励除了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在作业评语也可以以鼓励为主学理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五、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兴趣
中学生本来就好奇、爱玩、爱动、争强,因此,设计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与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极积性,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如:开展“夺红旗”、“知识竟赛”、“抽纸牌”、“巧解故事里数学问题”等等。使数学课堂不但是学生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场所,而且成为学生表现角色的舞台。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让学生“乐学”,有“兴趣“的学。布诺姆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即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看到课上学生兴趣盎然的场面,听到学生“我最爱数学课”的由衷表白,身处学生孜孜不倦的探求中,面对学生能力的大面积提高,由不得我们不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在兴趣的保持和再激发上做出更多的探讨。
第三篇: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 3= = = = = = = 0 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的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买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个,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10元呢?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讨论分析,不难知道: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
4、诱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四篇: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多都不愿意学习,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但是无论教师怎样费尽心思地导入新课,有些学生仍不感兴趣;无论教师讲得多精彩,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么教师就少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可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是不知道学什么,就是不知道怎样学习,要么就是不愿意学习。现在有些家长都持“上学无用论”的态度,送子女上学完全是为了有人给看孩子。许多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上学完全是家长逼迫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深刻反思。我在网上也经常见到学生在网上发的帖子,列出了学习无用,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现分析如下:
一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真的很少主动去学习,要想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要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怎样做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利用班会时间经常给学生灌输学习很重要的观念,可以给他们举一些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没有文化的人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将是被社会淘汰。有一位学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学习,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是老师最最头疼的学生。经各位老师的努力,最终没能挽救过来。现在走进社会想学一技之长,但由于在校根本没有学习,基础知识也就没打扎实,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还是一事无成。现在非常后悔当初的做法。看来学习对自己的将来很重要。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前不久北京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到我们学校进行感恩报告会,从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长、感恩老师几个方面让学生感动的泪流满面,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切实地认识到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感恩,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的前提就是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家长把我们抚养成人,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家长在各方面还在为我们操心。在学习上盼着我们更上一层楼;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连每星期换洗的衣服也给我们时刻准备着,当返校时从家长手里接过本周的生活费时,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家长的血汗钱哪,经常对学生这样的教育,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例、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
第 1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教师先让学生当一回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来计算一下如何来安排,学完这道题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会不会解决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认识到了学数学也是很有用的。
二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在课桌前做够一个45分钟,有一个45分钟„„,所以学生感到学习是枯燥的,是没有乐趣的,那么,如何创造愉快而带有孩子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促进学生个性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真正想学习呢? 导入的情景创设,使课堂变得生动。
数学教材里没有生动的语言,没有漂亮的图画,没有动听的歌曲,有的只是枯燥的数字,难以理解的公式定理,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如果在导入时加以利用,创设相关的故事情景,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例如在讲追击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课。这种故事情节的创设,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淡化了制作课的枯燥,并使学生领悟到只要动脑筋,就可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
语言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气氛,布下迷阵。运用双关语、反语、故事、夸张、比喻、歇后语等等,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从而使师生双方情感易于交流,学生会爱屋及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积极性。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使学生变得自信。
上课学生的回答、课下学生交的作业及学生的平时表现等等都要教师给予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成功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要会欣赏学生的作品,注意评定者与被评定者在年龄、学识、艺术水准上的差异,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要找出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加
第 2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以肯定评价。一次我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他的态度很不认真,虽然写对了,但是字体太不公正,照我的脾气肯定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我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先表扬这位学生非常聪明,然后提醒他字体工整一些就更完美了,他很高兴地接受了建议,在以后的学习中做的很好,如果我当时不冷静而对其进行批评,上他的自尊,他或许会是另一种表现,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就会使学生变得自信,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哦!
4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教学进度勿操之过急
为了使学生直接、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内容,要进行多方面努力。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切忌贪多贪杂,一味地按进度表行事。最好让学生当堂能会一点,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
当教材内容确定了,就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要用多少时间,学习什么内容。经常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告诉学生,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指出难点及该注意的地方。同时,不断向全班或个别同学提问,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集中状态,使他们高度集中,充分发挥学生手、脑、口的利用率,当从学生的表情断定已有把握的时候,用几分钟进行小测验,结果当然令人兴奋。这时,魏老师还给予表扬。学生由于紧张劳动带来的兴奋和得来表扬之后尝到的欢乐,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有了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是丧失了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对老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生怕老师看见他,生怕老师提问,存在着恐惧感,抱着消极的态度听课,学习兴趣是激发不出来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差生总是倾注着爱,给差生以热情和关怀。一方面用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差生,使差生觉得
第 3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老师和蔼可亲,对老师既崇敬又无拘束;另一方面,注意讲课的艺术性,运用手势助说话,用图表、板书、教具、模型作演示说明,善于打比方,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拟设故事情节,引人人胜,以及语言生动,形象微妙传情等方面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亲切、乐趣中学到知识,这样差生敢于接近老师,情绪饱满,听课就会聚精会神。
常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其实,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入,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的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三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米卢以“快乐足球”的理念将中国足球带入世界杯,中国人四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米卢虽然离开了国家队,但他所倡导的“快乐足球”的理念已给中国足球放飞了无限的希望和梦想。那我们从中也是不是想到了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也快乐的学习呢?
1从整体上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
国家一再倡导给学生减压,不要学校给学生乱定学习资料和刊物,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任务减轻了吗?乱定刊物的现象是没有了,可是在学校各科老师为了使学生多一些时间学习他教的科目,留了很多该科的作业,有的甚至利用学生午休的时间往黑板上抄题;在家呢,一到节假日家长就给安排好了补课的地方,学生成了最忙碌的人,有谁问过他们快乐吗?这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深思。
2改变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传授学习方法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
第 4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 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正方体展开图的纸片,上课的时候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动手折一折,看能折成什么图形,学生立刻就有了兴趣动手操作起来,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4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集体合作游戏。在上学习“测物体高度”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手电筒充当太,短树棍模充当大树,就在课桌上测量大树的高度,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测的最快,这种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5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的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快快乐乐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总之,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能漠视。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做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第 5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分,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我认为要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的开端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而通过读学校的反思,我认认真真的读了很多老师的,他们中的确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孙校长编写印刷每位老师的反思这项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目的就是在提高老师,让老师们养成一个反思习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发展,让反思走进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如果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没有反思可写,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好,即便是本学期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有什么收获进步和自我发展,师生之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学生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困惑,什么困难,师生之间是怎样交流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啊!难道是老师的教学真的达到了高水平呢?还是老师们没有认真务实的作好本职工作呢?以至于反思没内容可写。
反思很深刻的而且多数老师在重新写反思的过程中也提到了很多老师的反思,要象他们学习等,在此我不作过多的描述了,我仅想说说我个人的意见。多数老师从一节课,或者是班级工作或者是本学期总的工作自己的感悟与不足,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可我总觉得反思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在学业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在教学反思中来自学生的反馈也不是很多,也就是说没有学生的心声。老师的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是学生吗?这样的一个“主角”却被我们忽略了,再谈其他的内容有意义吗?包括我自己反思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内容不多,是不是我们多年传下来的“师道尊严”还在作怪,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所以我也想把今后自己的工作作以下调整,在备课中备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多与学生交流,在反思总结工作的时候多总结师生之间。我专门在博客中设有师生之间,教师心理,学生作品,学生心理等栏目来弥补我以往工作的欠缺。
其实我觉得我们学习“洋思”也好,“杜郎口”也罢,柳埠中学的“4+1”自主教学模式,他们中间都是始终贯穿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主人,老师是和他们一样的,是交流的伙伴,是合作者啊!如果课堂中老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等,更别指望他们课下会学习的。
第 6 页
第五篇: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我见
毛坝中学廖文安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台湾本土诗人余光中先生针对当前台湾部分青少年语文水平渐趋低下、作文交白卷的状况,提出要增加文言文的教学。而台湾教育部长不以为然。就是这位部长,在给已故沈谦教授的挽联中,竟有两大笑话:将“音容宛在”写成“音容苑在”;将“沈公千古”写成“沈府谦千古”。台湾众多语文教师在对教育部长失望的同时,发起了抢救国文运动。(06年3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
这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深思。无疑,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不能不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实质性问题。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历验与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讲清字、词语的涵义。
清朝著名小学家戴震小时候学《大学章句》,塾师说这是孔子之言,由孔子弟子曾子转述出来,又由曾子的弟子记录才保存下来的。戴震问:“您从何得知?”塾师告诉他:“朱子(熹)所言。”戴震又问“朱子何时人?”塾师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又答“周朝人。”戴震穷追不舍:“宋朝人怎么知道周朝的事呢?”老师不能对,让他去读《说文解字》。戴震学习了三年,就弄清了字义。并且,在后来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由文字而通训诂、由训诂而通经学的古代书面语言诠释方法论。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使一发即逝的语言“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字所常用,制度所常著,有习见而人猝然不能辨者。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项羽本纪赞》云“羽岂其苗裔邪?”苗裔指后代,在文言文中习见。苗,泛指初生植物,比喻小孩,进而指后代,这不难理解。裔为什么指后代呢?裔,《说文》:“裾也。”裾指衣服下面的边缘,以其下垂,引申为后代。
又如《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六个字有三个难点。数,本是小学都应掌握的常用字,但因多音多义,读音与意义常混淆。《说文》:“数,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计数为本义,因谓所计数为数。计数频繁,故为频数,又为数密也。”原来,表示计数,音shú,是数的本义。名动相因,词类活用成为固定意义,引申为数目,音shù。因计数频繁,引申为屡次、频频,音shuò,又引申为密,音cù。罟,较生僻。罒,是“网”字的变形,本象网形。楷书中的从“罒”的字多有网义,如“罗”指捕鸟网,“罩”指捕鱼网。洿池,洿(wū),浊水不流。指污浊的水不流动。王筠《说
文句读》:“洿、池同物,但分清浊耳。”因此,洿池泛指池塘。古人为了鱼类的生长繁殖,不许密网捕鱼。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仅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应该教学生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的方法,如音序法、部首法,有条件的还可教四角号码检字法,并且讲清上下文中的词义与工具书义项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二、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现实生活中,政治演说、企业文化,甚至日常表达,语言简洁、精练,可收到极好的效果。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国共两党的兄弟关系,也表现了国民党戕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21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唐尼采访时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经常引用古语诗文精确凝练地表达思想。2003年3月18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温总理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恰到好处地阐述了自己的工作风格。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总理引用《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了形象的注解。而在跨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连续五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核心价值观只两句话、八个字:“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楚天都市报》2006年4月5日),前一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后一句出自《四书•大学》。这两句话表达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的宣言:既正人德,又正物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们生活富足,关系和谐,最终达到完美境界。充分展示了一种永不止息、追求完美境界的创新精神。作为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多看报,有条件还要上网浏览,搜集资料,激发学生读、背古诗文的兴趣。对于教材中的必背课文,不能一味地压任务让学生死背,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可采用背诵古诗文竞赛、板书一日一句、顶真格联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问题,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激励的良方。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有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心胸狭窄。古人说《周易》中六卦最切人事,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六卦含有深刻的哲理:一是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二是要心胸宽广,象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三是要重视养德养身,社会交际时语言得体,日常饮食根据保健的需要有所节制;四是抑制不健康的情感和要求;五是学习好的,纠正错的;六是正视社会环境,摆正自己的人生位置。老师可针对学生心理,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益的。
三、结合学生习作实际,讲解古代作品的构思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往往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仅以《小石潭记》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例稍加说明。
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正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
(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
(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
(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若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中学生议论文论证乏力,孟子的文章颇有借鉴价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中的上乘之作,孟子文章论证严密、气势磅礴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本文先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逐层递进,先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为例,从进攻方的失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再守方条件有利却弃城而逃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最后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根本原因,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而点明中心论点。而“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句,气势磅礴,语气强烈,突出形势于守城极为有利,但弃城而逃,这种强烈的反差,雄辩的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以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有宝可掘、作文有法可依,必然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四、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把语文课上好上活。
(一)要坚持“古为今用”,避免脱离现实。学习文言文,并非让学生钻故纸堆,并非让学生满口之乎者也,成为“孔乙己第二”;而是服务现实。中学生常写错别字,应用六书
理论可有效地减少错别字。初,“衤”有人写成“礻”。其实,初为会意字,指以刀裁衣,是制衣之始;故为“衤”旁。而“礻”与祭祀有关,如祭、祀、神、祠等。人们常用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易将“见”读为“jiàn”。“见”是多音多义字,有“jiàn”、“xiàn”两读。读“xiàn”时,义为显示、显露、出现、实现。《广韵》:“见,露也。”《集韵》:“见,显也。”《汉书•元帝纪》:“天见大异。”颜师古注:“见,显露。”事实上,见现是古今字:“现”字出现得较晚,大约在宋代才有“出现”之义。再如,现代汉语中有一常用词“伟大”,学生会用,却难以解释。《汉语大字典》释“伟”,列了四个义项:奇异、伟大、高大、姓。古代,“伟”有“大”义。《文选•魏都赋》注:“伟,大也。”伟、大同义连用。同义连用,凝固成词的标志是产生转移或偏义。伟大,作为常用词,不是指一般的大,《现代汉语词典》释“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所以,能说伟大的母亲,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建筑,不能说伟大的房子。讲解这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形音义知识,古为今用,化知识为能力,学生就不会产生“古文无用论”。
(二)要坚持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人类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先让学生熟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言文,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积累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字词、课文,讲一些有关文言文的语音、文字、语法、古代文化等方面的常识,两者相结合。讲诗文时,尽量做到字、句落实,作为补充例句或设计课堂练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努力做到日新、日新、日日新。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会通课文,提早做出总体部署,不能教课围着资料转,布置作业就搞题海战术。如果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势必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其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三)要坚持追根溯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准。教师应该学而不厌,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逐步达到系统化,遇到问题勤查工具书,必要时就教于专家,不仅要知道流,还要知道源。只有如此,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才能深入浅出,将语文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013年11月于毛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