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医患沟通现状分析:防止医闹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日渐增强,广大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医患之间的沟通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患纠纷接连不断,甚至有的上了法庭,或者演变为医闹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1>据中华医学会20xx年统计结果显示,70%的医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足造成的。因此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目前各地医院都比较重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了一定医患沟通制度,但是总体来看,沟通的内容不够全面,沟通的方式缺乏创新,沟通技能水平不高,沟通管理不够细致,造成了沟通效果较差;沟通机制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如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我国医患沟通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归纳医患沟通中的特点与有点,总结其中的缺点与不足,并且提出可行性对策,为广大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二沟通的涵义及作用
所谓沟通,英文单词为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通俗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或者一个人与一群人之间,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书面文字、画面介绍等诸多方式进行了双向交流,这种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换信息,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达成一致的意见或者目的。动物世界通过叫声、动作、气味等进行沟通,人类社会的沟通行为更加复杂,更加普遍。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张仪等为实现个人理想和政治抱负劝服诸侯王实行自己的策略,属于沟通;诸葛亮《隆中对》预测三分天下,说服刘备采纳自己政见,属于沟通;家庭中,母亲与孩子相互拥抱传达爱意,更是一种沟通。可以说,人类社会沟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沟通的形式与方法越来越多,沟通技巧也越来越讲究。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包括面谈、谈判、劝说等口头语言和信函、公告等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一般包括:一表情,比如微笑代表善意;瞪大眼睛表示惊恐或者愤怒;皱眉表示思考或者生气等;二动作,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赋予沟通更多的途径和渠道,利用QQ系统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电话短息联系,网站在线留言与解答等都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沟通方式。
<2>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无论是对于团体管理还是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沟通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可以减少误解,使沟通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二是能够促进上方的相互合作,把双方的行为和思想凝聚到实现共同目标上来,更容易达到共同的目的,实现互利互惠和双赢的结果;三是良好沟通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解开心里的疑惑,有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医患沟通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医患沟通是指医生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双向交流,与社会沟通相比,它的范围大大缩小了,一方是医生和医院,另一方的患者和家属。医患沟通在医院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1医患沟通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医疗纠纷不断,虽然司法机构和卫生机构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医疗纠纷还是有不断上升到趋势。由于对治疗结果不满意,病人及其家属纠集多人围堵医院门口,干扰医院日常工作;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借机敲诈勒索医院;在诊疗结束后借口治疗不到位拒绝出院也不缴纳住院费用;病人去世后,患者家属陈尸医院办公室,索要高额赔偿等,诸多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轻者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重者发展成为严重的“医闹”,甚至发生医护人员人身伤害事故,给卫生机构的社会形象带来恶劣影响。<3>仅从来自北京市法院的资料显示,北京医疗纠纷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20xx年北京市法院受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将997起,20xx年受理1020起,20xx年受理1540起,再加上第三方调解、医患相互妥协“私了”等未诉讼法院的纠纷数量之大,可想而知。相对于全国众多区域,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人们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法律制度相对健全,医疗纠纷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放眼全国其他地区,每年发生的纠纷数目就相当惊人了。<4>北京大学医学部对三家综合医院的医疗投诉分析表明:20%d 医疗纠纷与医疗技术有关,10%的纠纷与患者家属的恶意取
财有关,70%的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而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医生更容易成为被告。可见,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大意义。2医患沟通是维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方法。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将患者病情、医疗风险、医疗措施、收费等内容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这说明病人有权知晓本人病情,有权选择医疗方案,了解治疗的基本情况。而要保护好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医患之间的当面沟通和书面沟通是最基本的方法。全面、及时、准确的沟通不仅能够让患者及家属明白进行医疗救护的法律程序,而且能够为患者释疑,消除不必要的误会,保护患者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3医患沟通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生、医院与患者、家属是一对相互依赖、相互矛盾的关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广大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患者的幸福安康也离不开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不懈的努力。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医学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虽然人类在医学领域不断取的新突破,但癌症、风湿病、糖尿病,爱滋病等众多疾病仍然未被解开。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患者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存在这个体差异,可以说发生意外在所难免。<5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至80%。但是众多的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过高,很多人认为进入了医院就是进入了“保险柜”,治不好就是医生的过错。因此医患沟通应增进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风险的认知,降低不太实际的期望值,是患者做到知足常乐,增强对医院医生的信任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医患沟通现状分析
(一)我国目前医患沟通的现状特点 1医患沟通引起了卫生医疗行业的普遍重视。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省区卫生管理部门都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的意见,各卫生医疗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建章立制,医患沟通在大大小小的医院和卫生所得到了普遍重视。很多省区卫生厅规定,医院要做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医患沟通服务,对于住院患者,沟通次数不得少于4次;医务人员要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微笑服务,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6 中华医学会20xx年抽查结果显示,全国有90%的公办、民办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医患沟通制度,包括很多乡镇卫生所、个体私营医院也建立了相关制度,医患沟通在业内得到普遍重视。2医疗机构都建立了一套医患沟通沟通制度。目前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制度都建立起来,规定了沟通的时间、方式、内容和次数要求等,有的医院对沟通的技巧与态度也做出了要求。总体看来,沟通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医院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医患关系正向着良性方向发展。3医患沟通的形式较为丰富。多数医院建立了科主任、医疗组长、主治大夫、护理人员等分级沟通机制;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流行感冒等汇集患者及其家属集中沟通;对于出院病人采取电话交流、医患联系卡、上门拜访等形式沟通;做到了当面沟通、书面沟通、电话沟通等方式的综合运用。4医疗机构都在一定程度强调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很多医疗机构,尤其的大中型医院,都非常重视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的;有的单位派出人员专门接受专业沟通培训;有的医院就沟通技能内部开展交流学习活动;更多的机构把沟通技巧写入规章制度,比如北京市胸科医院20xx年沟通制度规定:要善于倾听对方倾诉,要同情患者的病情,要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泄;要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要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捂调、语句等。5沟通时机较为合理。一般的医疗机构都把握住了沟通的五个时机:院前沟通,了解既往病史和现病史,征求患者医疗处置意见;入院时沟通,对疾病的严重程度、检查结果、诊断说明进行介绍;住院3天内沟通,介绍治疗措施和下一步方案,解答患者疑惑;住院期间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欠费等交流;出院沟通,总结介绍治疗情况,提出注意事项。总体来看时机较为合理。6医患沟通取得一定成效.医患沟通制度在各地医院的盛行,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大部分患者的理解与支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诉事件和医疗纠纷,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医患沟通存在问题。1医患沟通不到位。由于医护工作者忙于诊断治疗或者科研工作,具体的工作繁杂琐碎,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患沟通的效果。医患沟通在某些医护人员身上存在不到位的现象。<720xx年5月中华医学会抽查全国67座重点医院结果显示,有62座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沟通不到位现象,一些医护工作者对医患沟通并不重视,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并警示说:沟通不到位有可能引起新的医患纠纷。2沟通方式缺乏创新。目前医患沟通的方式仅仅限于当面语言沟通、电话沟通,重要沟通事项以书面形式出现并让患者以及家属签字,比如手术前沟通、有创检查以及有风险处置前等。这些方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普通的,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沟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懂电脑、会上网的新群体伴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新患者,新的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创新沟通方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3沟通制度不够完善。当前各家医疗机构虽然制定了沟通制度,但是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细化,并没有把沟通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看待,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重病情沟通轻情感沟通、重医院沟通轻事后沟通的现象。4沟通技巧有待提高。沟通是一门大学问,不仅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企业管理必须的技能。我国医护工作缺乏专门的沟通的技巧训练,有的人员面临突发事件和意外伤亡不知道如何开口,有的人员不会察言观色,灵活处理出现的问题,还有的人员对患者心理把握不准,不能有的放矢,沟通水平有待于提高。5沟通考核不到位。医院虽然把医患沟通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一大内容,但是由于多数沟通属于口头语言类,给考核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医院的考核与沟通并没有紧密挂钩,这也是造成沟通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五医患沟通的建议与对策 1构建大沟通机制。目前的沟通局限于医院沟通、电话拜访和走访询问,这种小范围的沟通效果不佳,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构建大沟通机制成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一医疗机构要充分重视,把医患沟通放到应有的高度,把其纳入构建温馨、和谐医院的日程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服务医疗建设、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培训建设渗透医患沟通的内容,强化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二积极营造大沟通的格局,建立相对稳固的医患关系。沟通不能谁来医院看病和谁沟通,谁住院和谁沟通,应当把沟通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历史患者、现在患者和未来患者。对于过去曾经在医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应当健全相关的医疗档案,定期沟通,可以召开老患者交流座谈会,开展老患者义务复查活动,既可以了解老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身体状况,提出相关建议,展示医疗机构的爱心,又可以增进交流,建立稳固的医患关系,树立医院关爱社会、关心新老患者的良好形象,为医院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患者,所以医患沟通应当走出医院的围墙,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提前与“潜在患者”“未来患者”沟通,真诚赢得人们群众的信任。可以发送给患者免费义诊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可以面向社区,发放免费义诊卡,无偿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与更多的“潜在患者”沟通创设便利条件。同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性患者人群和社区老年人群,要经常组织集体沟通会,时刻关爱他们的健康,随时予以生活饮食指导,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二创新沟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互联网信息传输快,承载内容大,信息沟通形式多样,为医患沟通提供了便利。<820xx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至20xx年底,中国网民达3.84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未来五年预计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互联网的将会和电话、手机一样普及。这为医患电子沟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针对出院病人,可以采用电子邮件、QQ聊天系统进行电子沟通。采用QQ聊天系统沟通不仅可以节省通讯费用,而且大都能留下沟通记录,以备查询、研究之用,实现口头沟通、电子文字沟通、语言沟通的三者合一。此外,为了方便患者更多地了解预防、治疗疾病的信息,医院可以开设“医患沟通博客”,将属于不同科室的患者分门别类,医生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提出问题,患者可以随时在线留言,并且密切关注医护人员相关温馨提示,利用博客实现医患双方良性互动。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医患电子沟通少之又少,存在相当的发展空间,可以大胆尝试。三培训沟通技巧。沟通是一门艺术,与患者沟通的难度相对更大,既需要摸清对方的文化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又需要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医学理论变换成浅显易懂的语言,做到有效沟通。因此,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非常必要。由于医院是治疗与科研单位,传统的卫生管理非常强调医护工作者的专业技能,非常强调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培训和科研能力,往往忽略对沟通技巧的培训。<9北京大学医学部20xx年对全国320名年龄超过50岁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学专家调查认为:凡是知名专家,不单单医术高明,最重要的是善于与患者沟通,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能够把握患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工作做到患者及其家属心里,因此患者的满意度普遍较高。所以,对医护人员的沟通培训势在必行。医院亦应将沟通技巧培训纳入提升服务水平的培训体系中,聘请公关专家、经验丰富的学者进行专门培训,同时内部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召开沟通经验交流会、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等,让医生护士相互学习,切实提高沟通水平。四健全沟通内容与沟通制度。结合大沟通机制的需要,沟通的内容需要增加,沟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社区群众和“潜在患者”,创建一套查体义诊的沟通内容,比如患者的饮食特点咨询、患者经常出现的不良症状、患者日常健康状况、经常感冒发烧否等,帮助其分析,让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明晰的了解,为检查义诊做好思想准备。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顽固症的老患者,医院亦应完善相应的沟通制度,善待老患者,加强服务能力,努力争取老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将情感沟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日常管理制度,使情感交流贯穿于诊疗就医的事前、事中、事后,建立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适应电子沟通的新形势,医院也应当将电子沟通作为一种崭新形式以制度方式固定下来,进一步拓宽沟通的渠道,使医患沟通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五强化沟通考核。强化考核是保证医患沟通到位的主要手段之一,医疗机构应把沟通效果与过程纳入晋职、升迁、提拔、选优等方面的考核中去,督促广大从业人员重视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与双向交流,营造善于沟通、习惯交流的沟通文化。同时把与患者的情感沟通与事后沟通,也纳入考核的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查看书面沟通记录与电子沟通记录是否完备、科学;二是设立沟通满意度患者投票信箱,将沟通卡分为优、中、差三级,有患者自行判断并投递;三是在住院患者、出院患者中间定期开展沟通评价问卷调查,由医院设立考核事项,由患者填表评价优劣,可以用电子试卷、纸质问卷形式开展,综合各种评价结果,确保考核的客观真实性。结论 总之,医患沟通是医疗机构服务与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需要。在人们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强化医患沟通显得尤为迫切。医疗机构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成效,增进与患者群体的相互理解,使医院、患者、社会、医护人员实现多赢局面。)
第二篇:对国内外医患沟通现状比较及分析
浅谈国内外医患沟通现状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 医患沟通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是医疗质量的基础与医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医患沟通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建立的好与坏,从而直接关乎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故有必要对国内外医患沟通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取长补短,以促进我国医患关系和谐。笔者将在本文中对国内外医患沟通现状进行浅要对比,并作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医患沟通中外现状对比分析
正文:古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能伤人。可见良好的医患沟通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性。80年代之后,在新的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疗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医疗。这种新的医学理念将医患沟通这一研究提七了重要的研究日程,医患沟通被正式确立为一个大的研究领域。
1.医患沟通国内外对比
1.1 国外医患沟通现状
从宏观上而言,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医患关系却体现出相同的特征:尽管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医疗伤害,但医患关系却较为和谐、平稳,并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国家的医患沟通处于叫和谐状态。国外很多医院都较为重视医患沟通并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如美国除了在学校开展医患沟通技能教育外,还专门建立了病人交流中心,帮助医生给病人有针对性的提供医疗服务。在英国,一般医院设立专门从事医患沟通工作的专门人员,即社会工作者。这些人具有相当的专业医疗经验和沟通技巧,他们与主任、教授一起查房,如发现病人对医疗过程产生疑惑或不理解,社会工作者会马上与之沟通或通知其相关亲属进行解释。此外,精英化的医学教育制度和社会较高的法治化程度也都在一定程度保障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甚至有的国家如日本、西欧的一些国家还将医患沟通作为处理医患关系的首要措施。
在日本已有的法庭解决、医师会解决和当事者之间解决这几种方式中,当事者过对话解决问题是最基本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研究表明医生的解释沟通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日本患者就医选择的最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另一项研究表明日本医生比美国医生在行动上更自觉地注意和病人间的交流沟通.这两方面共同促成了医患沟通在日本医疗行业的普遍性与重要作用。除了主动沟通,提供优质服务也尤为重要。为了监督医院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日本成立医疗评估机构.该机构定期将各医院综合评价结果公布于网络,以便患者进行选择,从而有效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信赖。
在一项针对西欧国家医患沟通模式进行的研究中表明,西欧国家目前主要使用生物医学、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社会心理医学三种医患沟通模式。选择怎样的沟通模式及如何有效地沟通,除了受医生和病人的情况影响外,还取决于不
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以及人们对健康和健康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的认识。
法国医生在为病人看病的特点就是对话多、病例短,重视沟通过程和作用。国内看发烧感冒,多数情况医生诊断时间很短.可病历有时能写满一整页。法国医 生会很耐心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待病人叙述了全部症状后.医生才会给出结论及治疗方案,这样的对话可以持续约30分钟.等病人听明白以后,医生才开始低头写病历。医生介绍说,写病历会占用很多时间,利用这些时间与病人沟通,对患者康复更有价值。
而在英国,患者沟通显得更为最重要。就医诊断的业务技能对于英国医生来说并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如何与患者沟通更为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根据病人自身情况的不同,医生会有针对性地对病情、年龄、体重等状况差异给出详细的用药说明,并不断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叮嘱遵守用药注意事项等。如果患者病情严重或者是患有糖尿病、心脏病、风湿等跟生活方式有关的病症,医生还会给病人和家属列出一些关键词,如在病历上写上心脏病研究学会或糖尿病研究中心等,方便患者和家属到网上查询相关息,对病情和治疗进行更详细地了解。此外,医生在向病人解释病情时,会尽量避免一些敏感名称,让病人更容易接受。北伦敦的一位全科医生纳尼塔说:“为了保障诊断质量,我们每天最多只接诊35名预约患者,每个患者平均问诊时间是 11.7分钟。我希望能有充足的时间为病人答疑,排解忧虑。”
北美普遍实行家庭医生制度。人们身体不舒服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了解对办的家族病史阱及个人之前的就诊情况。若家庭医生发现自己能力范围内解决不了的疾病会为患者提供转至医院、预约等贴心的后续服务,故患者对自己的家庭医生十分信任,医患沟通良好。
我国医患沟通现状
与国外大多良好的医患沟通现状相比,我国的医患沟通尚且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整个治疗流程中不仅医患沟通时间明显少于国外某些国家,而且在整个治疗诊断检查等的过程中,与患者的有意识的交流也是少之又少的,且交流仅仅过于狭窄的围绕诊疗目的,语言过于简单,甚至存在态度不佳等问题,较易引起患者的不满与误解。加之国内患者非常珍惜每次就诊时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有时因为时间紧或医生埋头写病历,总觉得交流不太充分。有些医生尚且注意鼓励和安慰患者,但极少能做到共情。医生基本能做到有选择的听患者叙述病情经过,但只有部分人能做到专注地听,共情地听。基本停留在技术至上的路径上。克莱曼批判了现代医学所信奉的单边主义和唯技术论,认为技术至上的的临床路径必然导致医生眼中只有病,没有人;只有公共指征,没有个别镜像;只有技术,没有关爱;只有证据,没有故事;只有干预,没有敬畏;只有护理,没有沟通;只有救助,没有拯救。技术与人文疏离和现代医学在冰冷的医疗器械中迷失成了普遍现象,医学行为丢失了仁爱的圣杯,被技术主义所绑架,被消费主义所裹挟,成为不可爱的医学(克莱曼,2010)
2.造成国内外医患沟通差异的原因
2.1 医疗体制及相关政策制度不同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完善,万事万物都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且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发展着,没有一成不变。这种食物链式的联系常常会
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也同样说明了造成我国医患沟通不及国外现状的原因不仅是单方面的因素。但所有运作者的事物唯有固定的框架将其套拢,才会在相对稳定的局势下有条不紊的运行,达到相对和谐的局面,这就政策制度体制的重要作用。纵观国外医患沟通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尽管患者就医的程序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医疗机制,且整个体制环环相扣,无一处出现明显漏洞,所以才显示出整体上的和谐。这大概与其发达的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有关。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面对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体制尚未与市场经济经历充分磨合的阶段,医疗优秀人力资源缺乏,故略显不足。病人日就诊数量的巨大易造成医生的疲劳与厌倦,引起情绪上的不畅和厌烦,从而与患者的自主交流减少。而要扭转这一局面,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考虑现状的盲目施行医疗改革只会多走弯路,越改越乱。唯有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疗体制才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最需要的。
2.2 对医患沟通的重视程度不同
对于医患沟通而言,国外体现出较国内的重视。一个国家对于某项内容的重视与否直接体现在教育及培训水平上。国外相对于国内更早且更加重视对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教育。
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医学院校为此专门开设了医患沟通课程,充分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具体如《与患者沟通》、《沟通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美国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列为2l世纪医学生教育课程重点加强的9项内容之一。让沟通能力成为执业医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又如麻萨诸塞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有一门课程内容是“告知坏消息”,提供了如何和一位被诊断为恶性肿瘤而又无法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谈话范本。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学习临床棘手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以后的工作中遇到难处理的沟通问题能做到临危不乱。在教学方法大多数医院通过课堂授课、举办讲座、专题讨论、经验介绍、小组合作结合观看光盘、使用教学抽认卡等方法开展如:告知患者坏消息、家庭暴力、临终关怀等沟通内容的教学,提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掌握了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继续接受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包括模仿、经验交流、讨论、情景故事讲述以及最常用的角色扮演和观看录像等。在评价方法上面,绝大部分医学院校对沟通能力的评价采用客观结构化考试中使用标准化患者,经过学生和教师反馈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培训质量、培训效果。
而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方法,课程设置上也存在明显不足,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且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南京医科大学才针对临床专业学生首开《医患沟通学》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取得了一定效果。直到现在也只有部分省、市级医科大学开设了《人际沟通交流技巧》,《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等课程,尚未在全国医学类高等教育范围内普及,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未列入必须课程的考核之内,相对于临床技术的要求而言显得无足轻重。且关于医患沟通技能的教学内容很少,对沟通能力的培 训形式单一,大多是理论指导缺,且乏针对性。我国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尚缺乏规范化的教材。教学方法国内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绝大部分是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获得的,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学生不足以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实习结束之后没有专门针对医患沟通能力的考试,导致学生在实习过
程中不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工作之后遇到医患纠纷时,由于缺乏沟通技巧不知道怎样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从而在临床工作中易因沟通不善而造成医患关系的不和谐。
总而言之,我国的医患沟通水平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国外的培养方法对我国的启示由于国外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起步较早,培养体系建设完善,开设的课程具有针对性、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评价方法全面,有很多值得我国医学教育者借鉴,尤其是国外目前运用较多的标准化患者。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以及避免减少由于沟通不当造成的医患纠纷。可培训专门运用于沟通能力养的标准化患者,对医学生和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医学生以及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并且我国相关专家学者也在致力于医患沟通的现状的改进中,相信在一系列手段的施行后,我国的医疗服务会得到有效提高,因医患沟通不当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少。
第三篇:医患沟通现状原因
医患沟通现状原因
沈梦斐016111222
摘要:面对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医患矛盾激化有多种因素,其中,长期以来医患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是重要因素之一;医德医风下降;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问题等。通过对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反思,提出要与患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确保医疗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关键词: 医患、沟通、现状、原因、对策
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及医患沟通现状:
医生和患者之间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亲密战友,可是,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权和知情权日益看重,对检查治疗方案的选择权也日益重视,这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发生很多的极端事件。根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且存在黑社会介入专业制造医闹牟取暴力的现象存在。经新闻媒体报道的由医患矛盾引发的突发事件屡屡发生,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医护人员被刺,2011年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医师徐文被砍伤,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实习医生被砍身亡„„我国近年来的医患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统计的文献中也显示,医患沟通不良引起投诉和纠纷的占26.9%-70%,国内研究发现,在患者信访中,相当一部分信访的内容是反映医务人员的解答不尽如人意,处置草率,诊治时间过短,医务人员态度生硬等。归因发现,患者与医务人员缺乏沟通,医患沟通不畅是首要原因,正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正常的交流与沟通机制,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患者选择信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医生与患者沟通不足。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领域,对于广大患者来说,很难对深奥的医学知识做出正确全面的理解,医疗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加上有些医务人员为了争取诊治时间或以患者听不懂为由,对病情解释不清甚至缺少必要的解释,人为增加医患沟通难度。此外,目前医疗检测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人性化,医务分工越来越精细,医生诊治疾病、搜集病情资料不再重视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是依赖仪器的检测、理化报告。这样医生只见病不见人,忽视了对患者生命的关爱,淡化了对病人的理解与尊重,医患情感交流减少,易产生医患沟通不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发生暴力冲突。
2、医护人员技术水平问题。医务人员的从业活动受到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等多种法律的约束、监督与规范,但是不得不承认医务人员个体之间的医疗技术水平存在高低差异。面对相同的症状体征,不同的医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诊断结果,其中不乏漏诊、误诊情况,并以基层医院尤为常见。此外,医生是兼具经验和高技术且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要肩负起生命的重托,需要长时间实践积累和不断的进修学习。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存在问题与医学专业招生范围、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媒体报道过“高分考生弃报医学”等新闻消息,高素质人才的过早流失,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3、改革开放引起医患观念的冲突。随着30年的经济大发展,中国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职业行为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大部分医务人员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形成了以“利”为主导的医患观念,与此同时,患者和潜在患者仍然以“义”作为医患理念,于是当医疗事故发生时,社会总是谴责医务人员的不
是,而医院方面为了早点结束此事,总是选择沉默,大事化小,使得一部分人钻了空子,明目张胆去医闹,由此导致医患沟通矛盾的凸显和医患关系的紧张。
4、医疗体制改革不完善。随着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医疗体制也发生了诸多变化,过去城镇的职工医疗费用是国家出的,自己不需要出一分钱,现在改革之后,患者需要自身承当一部分医疗费用,对于患者来说,小病小伤也就算了,如果得了重病、慢病,自身承当的费用很多,心里有些不平衡,使得医务人员成了他们的出气筒。
5、社会舆论一边倒。作为潜在患者的记者媒体还有网民,每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时,总是选择站在患者一方,一方面是因为发生事故时受伤的是患者,为患者讲话总是站得住脚的;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也是潜在的患者。而媒体的报道、网民的评论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对这起医疗事故的看法,患者有可能会更加嚣张,致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例如近期颇受关注的哈医大实习医生被杀事件,网络上的各种投票几乎都一边倒向患者,支持患者,这种不负责任的投票应引起整个社会的反思!因为它无助于缓和医患关系,只会让两者矛盾更加尖锐。
6、患者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诸多变迁,医患之间成为共同参与医疗决策和选择的关系。诊疗过程中,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体,而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主动参与治疗。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包括对平等的医疗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医疗监督权、医疗资料获取权和损失索赔权利的知晓,患者维权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增强。这一方面增加了医疗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监督与约束,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医患之间矛盾的产生。有些患者对医生过度戒备,往往先顺其自然,稍有不妥即持怀疑甚至对立的态度,给医生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还有部分患者或者潜在患者素质过低,歧视医务人员,缺少尊重。
总结:
对于中国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而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责任。学了医患沟通这门课,我觉得要缓和甚至反向亲和医患关系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医务人员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应思索患者的痛苦,并想办法消除这一痛苦,患者也应站在医务人员的角度想想他们身上巨大的压力。当然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和患者需要换位思考,因为这仍然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这事故是由医疗技术水平导致的,这时候就需要媒体记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换位思考,体谅医务人员的压力,也体会患者的痛苦。换位思考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剂,大家都需要换位思考。
【参考文献】
[1] 沈婵珠.探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其对策[C].中国医药管理杂志2012年2月第20卷第2期。
[2] 方劲松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10第11期。
[3]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EB/OL].《医师报》第254期.。
[4] 朱婉儿 《医患沟通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 江波、刘景双,《医患关系新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6] 吴春丽、杨志强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B].海军医学杂志.2012年1月第33卷第1期。
[7] 滕朝宇、张德茗,《湘雅二医院医患沟通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8] 王玉华、刘刚、吴锦萍等,《云南省医疗纠纷调查分析》,医学与社会,2007。
第四篇:医患沟通现状与对策
医患沟通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人民法制意识的逐渐增强,医患纠纷日趋严重。本文针对医患沟通现状,出现原因及对策稍作论述。
【关键词】医患沟通 现状 原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人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不断成了医学界的一块心病,严重阻碍了的医学事业的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纠纷成了当务之急。
一 医患沟通现状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1年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26个医疗机构中321所医院表示存在医疗纠纷问题,发生率为98.47%【1】。近年来经媒体报道的医患纠纷不在少数,医生被打、医院被砸、医院大门被堵等事件已屡见不鲜。还记得某位名医的桌案上写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禁自嘲,医生们每天小心谨慎的怕不是疾病,而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吧!当医生们每天站在刀刃上工作,当白衣天使的护士帽变成钢盔,我们无法不为之动容,我们必须意识到,医患关系正在恶化,有效的医患沟通非常必要。
二 医患关系不畅的原因
先来看一组数据: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调查,在1999年的医疗投诉中,因服务态度差、沟通不够引起的占62.5%;积累的8件医疗诉讼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解释不明等原因造成的。中华医院管理维权协会的调查显示,有49.5%的医疗纠纷是因为服务态度不好造成的【2】。从以上数据看到,更多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沟通障碍引起的医患纠纷。
在一项调查中,74.3%的医务人员认为医患沟通缺乏是因为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42.9%认为缺乏沟通技巧,不会和患者进行沟通,31.4%认为是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看病是医务人员的事,和患者沟通作用不大;而患者方面的原因,74.3%的医务人员认为患者对医疗知识不了解,不了解、不理解医务人员的辛苦【3】。
总结起来,造成医患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缺失。先哲说过:医生必须是一位实用科学家,一位工程师,一位艺术家和一位患者的服侍者。但受传统医学教育及陈旧思想的影响,部分医务人员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旧医疗服务模式中,认为医生的任务就是治疗疾病,而患者要做的,就是配合治疗,无形中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多元关注和需求简化为单一的病理上,而忘了自己该是个关爱者,利他主义者,更没有意识到病人的利益高于医生个人的利益。在思想上严重缺乏人性化服务意识。
2、医务人员不善于沟通。在语言与非语言的医患沟通技巧的调查中,42.8%的医务人员以床号或姓名称呼患者,与病人交流时,60%能经常可以听完病人的说话内容,再发表自己的意见,40%是偶尔可以或听主要的就可以了,没必要全部听完;与患者沟通时使用医学专业术语一项,有96.2%的医务人员会经
常有或偶尔有【4】。沟通的失败导致信息传递出现障碍,更严重的是使医患间信任度出现危机。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医务人员在面对病人时,大多冷若冰霜,表情淡漠,不愿多进病房,不愿多跟病人说话。
3、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需要已上升到尊重的需要,病人的就医需求心态也逐渐成熟,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已从单纯生理的健康需求发展到心理上的多元化需求,患者寻找医疗服务就是希望寻求一份尊重、关心与爱。患者的心理需求与现实落差导致医患矛盾的激化。
媒体导向问题。我们承认医院内部存在部分医务人员的个人作风有问题。但在媒体的大肆报道、渲染之下,整个舆论导向就是,医生都是一群只顾自己利益不管病人的人。医患间剑拔弩张,医生的一点小过失经本就不信任自己的患者一放大也就变成了大问题。
三 解决医患问题的主要对策
针对上述医患紧张的原因,提出以下几个对策:
1、加强医务人员人文修养,构建一种生命文化,以尊重人、关心人为着眼点,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关键的,医院管理者及所有医护人员应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营造“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体贴病人”
【5】的人性化氛围,把“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疾病。套用课上的一句话:friend first,then surgery,把患者当朋友,从内心关心他们,体会他们的痛苦,让患者有被关爱的感觉。试问,有谁会对关心自己的朋友的一点过失而耿耿于怀呢?
2、在医院和医学教学中开设沟通类课程,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能。沟通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技能是有多方面的。首先,要学会倾听。避免随意打断病人,适当的引导来帮助病人清楚地表达自己是需要的,但要注意,是适当的,说话的主动权仍应交给病人。眼神的交流及点头示意也将帮助患者更好的倾诉。第二,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样法宝:药物、语言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语言来救人。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时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例如,对病人的病情尽可能做出详细准确的解释,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必要时可用方言与病人交流;要会说安慰话、鼓励话,激励病人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必要时还要会说规劝和命令话,【6】避免病人因不遵医嘱而产生不良后果;要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7】,尽量先让病人或家属宣泄情绪再进行开导;交待病情变化和预后要客观、全面、委婉,尽量给自己留有余地。最后,要学会灵活运用非语言沟通。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7%语言+38%声音+55%身体语言【8】也就是说,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信息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因此在进行医患沟通时,要注意非语言的主要,如微笑服务(当然,得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上面讲到的目光接触,点头示意等都会给患者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3、重视宣传,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虽然这有点流于表面,但无奈于如今的舆论导向,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医务人员可以以访谈的形式让大众对医生这个职业有更多的了解,使大众试着去理解医生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医生。也可以引导媒体多报道医院中涌现的无私奉献。
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要求我们这些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医患沟通方
式与方法的学习。我们也必须牢记:医学是人道主义的事业,如果不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从把握病人心态层面上控制病情,就不是称职的医务工作者。医患关系的未来需要我们去改善!
【1】朱婉儿 医患沟通基础
【2】 董茂钦 冯路 医院管理
【3】汤莉莉 医患沟通现状调查背景下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探讨南方论刊杂志
【4】汤莉莉 医患沟通现状调查背景下的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探讨南方论刊杂志
【5】朱美跃 医患沟通障碍与解决方法之我见 管理沙龙杂志
【6】贾建文 谈预防医学冲突的语言和行为沟通 中华医学管理杂志
【7】陈英云 王艳萍 施炀 加强医患沟通 减少医患纠纷
【8】梅洁 学会洞察:把握非语言沟通的艺术
第五篇:医患语言沟通现状的论文分析
摘要:从语言的角度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和患者两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分析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语言
1引言
医患语言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围绕诊疗、健康等内容展开的语言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旨在使医患双方建立信任并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以促进患者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维护.医患语言沟通是医患沟通的最主要形式,对于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口语分析入手,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医学生在医患语言沟通特点及问题,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三级医院实习一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医学生自我评价和患者评价两类问卷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情况进行调查.发放医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其中男性301人,占60.7%;女性195人,占39.6%;患者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其中男性97人,女性98人,年龄跨度为20—65岁,平均年龄43.2岁.2.2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以SEGUE量表为基础,以医患语言沟通中的口语为主要内容分别编制两类问卷.医学生使用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医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医患语言沟通行为、效果及意见;患者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与医学生语言沟通情况等.3结果
3.1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自我评价
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分析主要考察医学生沟通态度、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医学生整体做得最好的是能够尊重患者,并注意使用开放式提问;在语言表达上的医学专业性和通俗性结合最为欠缺,详见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医学生的性别因素与其收集反馈信息、沟通意识(主动意识、换位意识)以及遵循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因素与其语言沟通过程的控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医学生对自身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的整体评价:约50%的医学生认为自己与患者语言沟通的能力一般;三分之一的医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与患者语言沟通顺利;12.4%的医学生认为与患者之间能够进行非常好的语言沟通,效果好;有21人认为与患者语言沟通整体效果不好,如表3.影响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效果的因素按照程度高低分为1、2、3三个等级.医学生对影响其与患者语言沟通效果的因素集中反映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社交焦虑三个方面(表4).3.2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态度、语气、耐心等方面表示“好”或“非常好”;对医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引导以及安慰鼓励等约80%的患者认为“一般”或“差”;约60%的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给出了“一般”的评价,详见表5、表6.医学生和患者在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整体评价基本一致,如表7.4讨论
4.1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现状
总体上来看,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评价一般的,超过总数的50%;好及非常好的约占总数的40%,是差的4倍,说明大部分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患语言沟通能力,而且有接近一半的医学生的医患语言沟通能力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这也是今年来医学高等院校逐步重视医学人文课程,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体现.4.2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优势
医患语言沟通态度好.医学生在医患语言沟通过程中基本能够做到尊重患者,使用礼貌用语,认真倾听患者讲述,有非常强的沟通意愿,有利于与患者建立起医患沟通的初步信任.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与患者进行沟通,语义表达基本清楚,这是促进医患语言沟通的有利条件.4.3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不足
医患语言沟通的主导意识欠缺.医学生对于如何发起、调节和终止医患语言沟通的过程控制把握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医患语言沟通的内容不精准.一是患者信息获取不充分,患者职业、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不够,而且容易受到无关内容干扰;二是语言沟通内容的专业性过强,没有根据患者特点调整语言输出,特别是一些涉及医学专业性强的内容患者往往不容易理解.5结论
从外部来看,制约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和强度,以及患者的配合度.从内部来看,目前主要涉及医学生的语言沟通技巧、专业知识和经验、社交焦虑程度等方面,这是影响医患语言沟通的重要方面,也是通过医学生自身努力能够改进的.性别和性格不是影响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