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共5篇)

时间:2019-05-14 08:3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

第一篇: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

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 所谓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因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生问题一直受到普遍关注,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中国民生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收入分配是针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然而,现阶段社会中关于民生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通过平日的切身体会、周围的观察及新闻媒体等途径,我了解到关于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难题”。

“看病难”是目前我国就医现状的概括。一方面,农民看病难,不仅是因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少、医疗制度不完善,而且昂贵的医药费也是一般农民支付不起的;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市里,即便能够支付医疗费用,也普遍存在着挂号、排队时间长,问诊、就医时间短,检查程序复杂等问题。总之,看病就医已成为困扰老百姓的一大难题。

“就业难”则是我们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和谐之基。而我国现阶段依然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劳动力,而每年实际上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困扰着就业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住房难”则是近段时间来炒的最热的话题。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只有做到使群众住有所居,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房价居高不下,普通家庭难以支付高额的费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同时,党和国家的这一重大决定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到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改善民生问题正符合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体现。因此,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解决好人民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因此,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着手,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气象。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才能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然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实现起来还面临许多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其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因此,要改善民生问题,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增加就业岗位。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实行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国的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改善和解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才能顺利进行,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证,我国的社会发展才能快速前进。同时我们也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全面的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也必将成为现实!

第二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摘要】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本文结合自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通过分别对当前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改善民生的几个重要意义等若干方面的论述,阐述我对十八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解。

【关键字】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执政理念。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普遍关注中国各阶层利益,注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民生、民权”以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归宿的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集中体现在民生问题的解决。

其次,民生问题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最基本的根源。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加剧。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社会成员对正在或即将变革的社会结构产生个人的重新定位,当今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在主观上已经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底层,弥漫着对富人的仇视和怨恨,并因为腐败等原因对政府机构抱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埋怨情绪。近年来出现的医疗难、上学难、讨薪难、住房难、诉讼难和权益保障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反映出普通民众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而且更是政治权力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因而有某种较强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由此引发抗诉和闹事事件逐年增加。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再次,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基础。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最基本需要。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期,或者说风险社会或高风险社会,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过去我们主要侧重于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生活中的安全。实际上,个人安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现实困境”,即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第二是“未来威胁”,即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或风险。这两方面都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有关,都与民生问题有关。民生问题可以说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前者导致“现实性的烦躁”,后者引发“预期性的焦虑”。它们都会构成人们的后顾之忧,严重影响社会成员的安全感,降低社会安全指数。

二、当前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问题。如今,中国的教育规模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急剧扩张,但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未上升。2005年财政开支的教育经费为3 952亿元,仅占GDP的2.16%,低于2004年的2.79%,2006占GDP的2.59%,2007占GDP的2.86%,只有到了2012年才达到4%”,距国际上平均比重6%有较大差距,致使中国的人均财政教育经费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在世界倒数第八位[1]。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迅速膨胀的开支大部分通过收费形式转嫁到民众身上。统计表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差额从1993年的192亿增加到2004年的2 776亿,这巨大的差额有相当大部分来源于有就读学生的家庭,可想而知民众的负担之重,中国父母目前在子女教育费用方面的支出已超过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名第一。

(二)医疗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近年来医院门诊费平均每年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遭遇“经济困难”或“不能报销”困境的患者尤其对医院收费过高表示强烈不满,一般轻易不敢住院,“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造成“看病难、看病贵”;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节节攀高,而且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这样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三)就业问题。当前,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社会话题。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就有68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华夏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已超高考。据中公教育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21日16时,共有624649人通过审核,5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30:1。教育专家通过数据分析,目前10个竞争最激烈的职位已经有9个职位竞争比例超1000:1,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截止到现在,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职位竞争比例高达3889:1。同时可以发现,去年同期,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为竞争最激烈的,竞争比为2144:1,今年此时竞争比例最高职位竞争比高于去年同期[2],这足以说明就业竞争的剧烈程度。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至关重要,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四)收入分配问题。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中国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日前,西南财经大学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3]” 同时,以农民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并没有完全解决。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近年来社会保障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没有提高。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三、党对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对这些民生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党也有了很好的对策。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常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十八大报告在居民收入增长上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是首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部署,提出了“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四、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侯荣娜《中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2期 [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3]《京华时报》北京12月10日

第三篇: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我国已跨入全面改善民生的时代,民生呼唤已成为突出的时代特征。

社会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狭义的社会建设主要是指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我们如今所讲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重强调的是狭义的社会建设,具体指的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建设、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所谓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状况等。民生状况折射着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优化程度,也强烈关涉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首要要求。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新的发展阶段,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检验。能不能妥善应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处理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民生问题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也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同时,人民群众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

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也是越来越迫切,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民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关键。

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六、应对国际挑战的要求。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仍处于深刻复杂的变之中。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只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种国际挑战。

得分教师签名

第四篇: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①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 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③ 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④ 这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第五篇: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考

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导语: 民生就是公民的生存状况,这是自有国家以来,执政者必须面对的最重大问题之一,从古代帝王,到现代政府,谁在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不重视民生,老百姓就可能成为覆舟之水。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从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不足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1)民生问题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装 :有教育问题,就业问题,金融问题,医疗卫生,社保,环保,物权问题,抢险救灾,物价问题,民生司法。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这“五有”目标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我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民生:

(2)

一、正确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二、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

三、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

(3)

一、正确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适时地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也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社会稳定。

1.正确理解社会建设的含义。(4)社会建设:

 就是要在社会发展领域建立起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的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党的十七大上,“社会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部分,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也被正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这意味着,社会建设被正式地、纲领性地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

(5)胡锦涛:我们讲社会建设,是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

就是讲社会建设不能脱离大社会, 脱离开经济条件、政治体制、文化条件, 社会建设也无法进行。而社会建设如果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纳入进来, 那就讲不清楚了, 反而不利于明确社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所以, 从小社会入手、大社会着眼, 从理论上讲就比较清楚。

 社会建设的重点:改善民生

十七大报告是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充分考虑到目前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的实际情况, 确定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样, 就明确了重点, 也就明确了方向;明确了方向, 才有明确的政策。因此, 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是推进社会建设实践的重大指导方针。

社会建设的目标(2020年):

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社会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列一部分,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些部署,做好各方面相关工作,就能不断增进全体人民福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2.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点(1)、民生的含义及内容 我们先从民生的渊源来看一下:

《左传·宣公十二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中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民生”语出《左传·宣公十三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其要义是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尚书·五子之歌》里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提出“下富则上富”的哲学命题:“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国语·楚语上》警示:“民乏财用,不亡何待?”不难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先贤无不把重视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

1924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

民本思想历来是古今中外的开明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所倡导的一种进步的政治主张,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而且是跨越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理论家。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了新内涵,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7)“民生是历史的重心”——孙中山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基本涵义中有民生是历史的重心,表明孙中山对社会历史内容和基本结构的见解,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孙中山提出的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抓住了流行的唯物史观忽视人的弱点,突出了历史主体的尤其是维持人生存

需要的经济生活,显现了历史观的本质特征。他并没有正确地解决问题。但他确实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理论问题,值得当代中国理论界重视,以求进一步深入探索,获得对社会历史的更为全面的认识。

民生是生产、经济、政治等一切活动的中心。

民生是生产、经济、政治等一切活动的中心。他对民生即人民生活是生产的中心作了重点说明。比如以某公司为例,要生产必须有销路,要有市场,靠市场的消费才能赚线。如果市场不需要,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就要亏本。“以一个公司的情形来说,实业的中心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消费的社会,不是专靠生产的资本”。“实业的中心要靠消费的社会”。“所以工业实在是要靠民生。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好像天空以内的重心一样”(注:《孙中山选集》,第825页。)。

民生是因,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

民生是因,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他说:“因为民生的问题,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像阶级斗争和工人痛苦,那些压迫,都是由于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注:《孙中山选集》,第835—836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注:《孙中山选集》,第835 页。)。孙中山对此是放在民生是一切社会变态的“因”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维持人民生存的各种生活需要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人民要维持生存,就会有衣食住行种种生活需

要。正是这种种需要,促使了各种解决人们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发生。

那么什么是民生问题呢?

(8)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简而言之,民生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方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上的具体内容。(9)

•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象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那么这个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到底再哪里?怎样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下面大家看几张图片。

(10)钱有时确实 是最重要的,小到一口水一顿饭,大到一个人的前途或性命都要用钱来换。一个女人为了挣钱去拉纤,确实 6

也快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那是对大地母亲的悲情倾诉!央视著名主持人师旭平看了,说绝对是能获得普利策大奖的照片。

11)这组图片已经在一些网站转载,一些人提出质疑:这难道是在GDP已经是全球第二的国家发生的吗?

能够能够象人那样有尊严地生存下去,确实是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人民要维持生存,就会有衣食住行种种生活需要。这是民生问题头等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2)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及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13)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

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等等。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改善民生问题实际上有一个规律,这就是:从现实和操作逻辑看,民生问题上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具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即:前一层面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层面内容基本实现之后,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14)(2)民生问题的特点:

第一、直接生活消费性,这主要是针对生产投资性的公共投入而言的。民生有个特点,同社会成员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者,方属民生范围的事情,如社会救济、义务教育、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以及基础性的公共卫生。胡锦涛曾经指出,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胡锦涛所说的三个“最”字点出了民生问题的直接消费性特征。比如,民生问题应当包括许多公共设施的建设,但同样是公共设施,有基本生活方面的设施和基础建设方面的设施之分。显然,前者侧重于民众直接的生活消费,而后者更多的是侧重生产投资方面的事情。比如农村一些地区打水井、生活电线铺设、乡镇医院建设的投入,城市地区的社区医院、社会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应当算作民生投入,而诸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大型基础公共设施方面建设中的多数事情,一来

对民生的改善较为间接,二来存在着一个赢利的问题,因此不应当算作民生投入。如果不把民生内容予以明确,而将民生内容无止境扩大的话,将一切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的和所有间接的事物都算作民生的话,那么几乎可以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当中所有事情的公共投入。这样一来,便会冲淡民生实际、迫切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改善民生的实际意义,而且会使民生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无底洞,国家公共财力必定是力不胜任。

第二、基 础 保 障 性,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迫切的民生改善问题主要应当是基础性社会保障体系、基础性公共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基础性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

第三、生 存 保 底 性,这主要是针对高福利政策和平均主义而言的。改善民生是社会公正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应当将改善民生的目的纳入社会公正的视野。社会公正实际上有两个基本的价值取向。第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简单来说,社会公正的主要功能在于,一是要“保底”,二是“不限高”。这样看来,社会公正同时起到了促进社会团结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双重作用。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改善民生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要具体实现社会公正的第一个功能也就是“共享”、“保底”的功能。一个社会如果仅仅限于停留在共享也就是改善民生层面,并且将之视为压倒一切的事情,而忽视社会公正的第二个基本价值取向即鼓励每一个社会成员自由发展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必定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平均主义或者是力不胜任的高福利政策。平均主义既是对机会平等规则的歪

曲,也是对按贡献进行分配规则的一种伤害;而过度的福利政策同样带有一定的平均主义成分,尽管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平均主义。中国以及许多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历史教训已经证明,平均主义或者是高福利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产生“劫富济贫”的不公正现象,或是造成超出一个国家财政实际负担能力的高福利现象,这就必定会降低社会在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社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最终削弱社会的发展活力。有学者指出,对全社会来说,由于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过大,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会使“国民习惯依赖福利金和政府服务,工作意欲弱化,自力更生精神从而受损。”

第四、增 益 不 可逆性,这主要是就改善民生的技术操作层面而言的。从技术操作层面上看,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这就是只能作“加法”,不能作“减法”,或者说,要注重使用“加法”的方式,要慎用“减法”的方式。就一般常识而言,对于民众来说,如果普遍地增加了一些利益,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对一些已经实施并且已经让民众得到益处的民生政策,发现其中某些方面不尽合理公正而试图予以矫正或取消的话,那么就往往会引发民众的广泛抵触,甚至会引发社会某些不安全现象的出现。其道理很简单:利益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作为人,有个弱点难以全面克服,这就是,社会成员一旦得到某种利益,哪怕是不尽合理公正的利益,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他们将不尽合理公正的、已经得到的利益退掉,那么其难度肯定是很大 的。这方面,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有着一定的教训。这些国家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社会骚乱,有时就是由于使民众已经得到某些福利的政策要被改变,因而引发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问题更加重要和敏感。一方面,中国在系统地制定民生政策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民生政策时,有时难免会出现某些明显的失误。而一旦出现失误需要矫正相关的民生政策时,就容易招致民众的不满。另一方面,平均主义在中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对说来,平均主义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容易被唤醒。如今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形是,在中国现阶段,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同潜在的某些平均主义因素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出现某些失误并需要矫正的话,那么,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更容易招致民众的广泛不满,而且不满的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由此所引发的社会不安全现象也很有可能会更加严重一些。

(15)

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应对基本方针

1.教育方面

存在问题: 上学贵,上学难(总表现)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农村居民和城镇困难群众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群体。从幼儿园开始就上不起,少则八九百,多则几千元,小学初中高中一路都在择校交费补课中痛并快乐着。

究其原因,首先是(16)

 财政性教育投入比例低

和国际社会做个比较:

(17)2009年部分国家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中国2009年较1985年以来在教育的投入上增加了1.01%。(18)大学学费20年上涨25倍(19)

 个人教育投入比例过高(20)拾荒母亲

(2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我贫困的归因

(22)公共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公平(23)(24)

在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不可能担保一切,学校也不可能承诺一切。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既需要外在的条件与环境,也需要自身的努力与奋斗。但有一点则是国家必须向公民担保、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承诺的,这就是:机会——公平的教育机会!国家有责任采取各种坚决措施,为每个公民提供就学的公平机会,提供就读优质学校的公平机会。学校也有责任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为每个受教育者提供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公平机会。首先是就学的机会,然后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最后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这至少是从我国整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来看的教育机会公平实践的三部曲

(25)

 教育改革总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在教育方面,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起,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

政保障范围,目前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3亿中小学生,都实现了免费教育。从2008年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目前全国共有2900多万学生受益。同时,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

 具体对策: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2006年18亿元到2010年306亿元)

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这也是前面讲过的五有目标里的学有所教,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6)2.就业方面: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中最核心的问题,业有所就,是民生之本。就业也是解决经济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业有所就,是重中之重。

我国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农民工的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首先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有2000万农民工春节期间回乡过年后难以返城继续工作。温总理强调要“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除了组织回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

设施建设、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外,主要是争取有困难的企业尽量不裁员,那就需要同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农民工的就业作用。

目前面临两大就业压力:

• 一方面,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240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则只能提供90万个左右。另一方面,高级就业市场紧张局面不断加剧。

(27)历年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不包括成教,自考,网络教育和留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分突出。(28)(29)

(30)就业形势严峻

◆企业1280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 ◆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

◆去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到70%,而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67万,2010年还剩余最少100万

◆目前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左右(2011年目标是900万个)

每年城市新增劳动力、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和城市失业再就业劳动力三项相加都在2000万,加上上年结转的失业劳动力1000多万,共计3000多万。

3000万城郊农民“三无”(无地、无业、无保)

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

城市化率2020年要达到70%,5亿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难

(31)改革基本方针: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60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如何用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该尽量吸收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还要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已经制定优惠政策,对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的,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

劳有所得就是要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实现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都能按照他们的贡献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是人民群众维系基本生活、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经济效率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32)3.收入分配制度方面: 存在问题:

首次分配劳动者所得比例太低;二次分配不均衡 劳动者所得占国民经济分配比重: 中国1978年49.1%,2009年38.2%。美国2007年68.75%。

国际平均水平2008年60%左右。

初次分配还没有完全到位。国家政策向资本所有者倾斜。有不合理地方。

在再分配中,最主要的再分配手段即社会保障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还偏低。

第三次分配,美国有钱人把钱捐献给社会,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多次生命他的财产给他子孙不到1%。社会不多仇富。1998年,美国的慈善公益机构掌握的资源达到6700亿美元,大约占美国当年GDP的9%,其中2000亿是个人捐献的,约占美国GDP的2%以上。

中国呢?官员腐败、钱权交易式的资源配臵方式在很多地方、很多领域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33)十二五规划: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一定超越GDP增速和

财政收入增速

(34)分配制度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其一,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其二,富裕群体所占有社会财富的比例迅速提高。分配制度改革对策。

(35)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联合国公布2011年的基尼系数,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预期突破0.52;2011年,预期突破0.55。也就是说,中国的基尼系数位于全球倒数第四位,只是比南非三个全球最贫穷的国家要好一点。而且,通胀越严重、房价越高,基尼系数就越高,中国的两极分化充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6)十三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十五大: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十七大:

• 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37)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

三、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38)4.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存在问题:覆盖率低、水平低、不公平。

总 方 针:加快建立统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总 格 局:(三三二格局) 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价值取向:建立以缴费为主的社保体系。不搞从

摇篮到坟墓的社保体系。

任重道远。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社会……

比如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由过去覆盖3000万人、8000万人到2003年底的1.5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士也均超过1个亿,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口在1999年只有260万,到2003年达到2240多万,但是社会保障严重不足

要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老有所养就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幸福地安度晚年

住有所居就是要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要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低价位普通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39).医疗卫生方面

存在问题:看病难、看病贵(40---44)(45) 基本方针:明确提出要坚持基本公共

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具体措施(三项重要改革):  公立医院改革 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在医疗卫生方面,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60%以上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069)年的40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

病有所医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至于使群众因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46)

三、当前加快社会建设需要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两者在内容上又是交叉重叠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和谐与进步

首先一定要把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摆在首位

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注重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其次才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不能把就业弹性低、收入分配差距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单纯看成是社会结构问题,它们与经济结构密不可分。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经济总量极大增长、经济规模极大扩张,而经济结构十分扭曲、社会关系十分紧张。可以说,中国是GDP一枝独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急需调整。

回顾历史,古今中外,因为环境资源问题而中断经济社会繁荣的先例很少。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明朝的永

乐辉煌、清朝的康乾盛世,哪一个是因为环境资源问题衰败的?罗马帝国解体是因为它的资源环境出了问题吗?苏联解体是因为它的资源环境出了问题吗?中外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繁荣的中断都是因社会矛盾激化所致,即便发生了外敌入侵的情况,那也是自己先内乱了。

还有许多中外学者提出要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举出的例子多是南美国家,但是南美国家资源环境现在还很好,主要是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不当造成两极分化,致使一些国家迈过了人均GDP 3000美元或4000美元的关口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徘徊甚至倒退。

国内案例还说明,许多环境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紧密相连。工厂大量排污,矿山开采造成沉陷,而深受其害的老百姓无力抵制、无处申冤,直到造成大规模群体事件为止,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当然,绝不是说资源环境问题不重要。工业化以来,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人类用魔术棒一样把无比巨大的生产能力从地底下召唤出来,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可能破坏自然的能力,所以我们对资源环境的关注理应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繁荣中断的历史不会重演。

(47)1.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要以改善基本民生为重点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的关键性工作。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48)3.必须坚持“底线公平的原则”:  弱者优先  政府守则  社会补偿

底线公平不是“低水平”的公平,“底线”是指一种界限,是指不能含糊、不能推卸、必须坚持、必须做到的事情;在道德上,它是指与尊严、荣誉、良心能否守住攸关的言行标准和规范。底线是表示性质的概念,或做到或没有做到,或尽职或失职,没有中间状态。它具有道德规范含义,是应该做到的公平。作为社会安全网,它体现了社会公平。底线公平倡导弱者优先、政府首责、社会补偿、持久效益等四项原则。它包含了自上而下的社会福利供给和自下而上的社会福利需要的对应关系。在福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满足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者等困难群体的福利需要,对于实现社会公平的效果最为显著;在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关系上,政府对社会福利特别是公益性社会事业应承担首要责任;在贫富阶层的关系上,占有资源和获益较多者应合理补偿占有资源或获益较少、甚至受损者;福利支出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福利供给能力,获得持久效益。

对于养老保障来说,一个老人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加上卫生保健和医疗救助,就可以获得最基本的社会保护,这是政府的责任。如果再有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蓄,以及有巨大发展余地的社会服务,并且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那么他就可以保障体面的老年生活。这后一方面,主要是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责任。

对于失业者来说,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加上卫生保健和医疗救助,他就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如果辅以积极的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社会互助,他就不仅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还可以尽快重新就业。

仅从以上两个方面即可看出,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内部有层次的关系,底线公平是基础的层次,这是由政府来负责的。其他制度可以臵于底线公平的基础之上,这是通过社会、个人采取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前者属于雪中送炭,是必保的,硬性的;后者属于锦上添花,是灵活的,可调控的。这样,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有了一个合理的内部结构。

下载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关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的社会建设的认识(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建设以民生为重点

    为什么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满意回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5

    答: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共5篇)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作提纲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写作提纲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采矿订单10-3夏武涛1001031526 摘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全

    解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作者:冬草香摘要:民生问题与人民息息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吴忠民中央党校社科部教授 大家好,现在给大家汇报的讲题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讲题准备分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内......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

    改善民生为重点与社会建设联系认识思考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革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