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市莲湖区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西安市莲湖区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餐饮服务单位要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如下:
1、配合开展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培训;
2、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4、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6、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7、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8、与保证食品安全有关的其他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一、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促进食品经营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义务,防范经营风险,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食品经营者必须按照食品药监部门的要求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第三条 食品经营者必须对自己的经营资格、经营场所、经销食品、经营行为等如实逐项自查,每周一次,随时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检查指导。
第四条 食品经营者对自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未认真履行自查义务,发生食品
违法经营行为的,食品药监部门将从严查处。
第五条 食品经营者在自查过程中,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对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情况,应第一时间上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餐饮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二、餐饮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于餐饮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凡检查出患有以上“五病”者,要立即听其调离原岗位,禁忌病者及时调离率100%。
五、凡餐饮从业人员手部有开放性,感染性伤口,必须要严密包扎,并要带手套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餐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卫生知识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餐饮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三、聘请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不定期对餐饮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学习有关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素质。
四、组织有关人员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
五、每季度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1次,对不能达到食品安全要求的人员实行停岗培训,待合格后再行上岗。经培训仍不合格者予以劝退。
六、凡参加卫生知识培训的人员,一律按时参加卫生知识培训,不得缺席
七、建立餐饮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详细记载培训状况。
食品安全责任制
公司遵循“谁开单、谁负责;谁采买、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单、谁负责;谁报账、谁负责;谁领用、谁负责”的原则,本责任书以《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执行细则,对违反其中任何条款由于相关责任人的工作失职所造成的事故或责任,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所有法律责任,并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其对我公司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食品经营卫生管理要求
1.食品经营者应保证经营环境、设施设备、人员满足食品经营卫生要求。
2.食品经营者应对所经营食品安全进行承诺。
3.经营单位应设立食品安全控制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经营卫生管理。
4.食品经营者应当接受每年一次的食品安全培训。5.经营单位应建立与食品经营相关的管理制度。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要求 1.采购
2.应建立食品采购制度。包括供货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流程、食品验收标准等内容。
3.应设立食品采购质量控制部门,对供应商的合法资质、生产能力、加工条件、卫生状况、质量管理水平、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
4.应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等相关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案。
5.采购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应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QS 标志。6.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食品采购索证索票与进货查验制度
第一条 凡进入本店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查验,列入进货查验的食品,是指消费者经营者经常食用的食品,包括肉、禽、畜、粮食及其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乳制品,豆制品,酱油,食醋,调料,饮料(含引用桶装水)、酒类、糖果、边销茶、干果等。
第二条 本店在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的票据,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据,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经销商在销售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者省级以上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牌商品、清真食品时,应向供货商索取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证明,以备查验。需要查验和索取供货方的票证如下:
1.营业执照;2.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3.检验(检疫)证明;4.销售票据;5.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6.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7.进口食品报关单;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明文件。
接受公司统一配送单位需索取加盖公章的统一发货清单,公司有中央厨房进行配送的,需索取中央厨房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复印件。
本店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进货时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购进销售。
第三条 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据:
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3.粮油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第四条 购进预包装食品的,要有食品包装标签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及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第五条 食品采购人员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六条 餐厅开办者要指导食品采购人员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检查督促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工作,食品采购人员索取的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自行保管,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查验。
第七条 餐厅开办者要对食品采购人员索取的票证进行督促检查,重要食品(详见本制度第一条)应实行统一管理,接受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超市应对索取的票证分类建档备查。
第八条 经食品采购人员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格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食品药监部门。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一、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臵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臵。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三、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五、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六、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贮存位臵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七、除冷库外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
粗加工切配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工作人员一进入岗位必须自觉穿戴工作服和工作帽,食品原料进库后必须首先在指定的地点存放,不得随意放臵。加工所用的原料应保证新鲜。
进入食品加工流程前,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工具,检查货物等,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洗双手。使用的工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所用的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厨房间,对菜的清洗必须严格执行分类分开的原则,必须在指定的水槽里清洗,蔬菜要在蔬菜清洗池清洗,荤菜要在荤菜清洗池清洗,不得随意放臵或冲洗。
对蔬菜的粗加工必须认真细心,多余的残叶和其中的霉变部分必须及时彻底的清除,并反复清洗,对粗加工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到专用垃圾桶里,盖上盖子,以防蚊蝇。
加工肉类(包括水产品等动物类)必须按标志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分开使用。
粗加工完成后,原料不得随意放臵,必须及时放到半成品专用存放柜里面,以防蚊蝇等的。
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一、烹饪人员(厨师)要严格检查待烹饪加工食品原料的安全质量,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异常,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绝不烹制。
二、加工食品时要充分加热,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不能只讲食品颜色而造成食物外熟内生。菜肴着重体现菜品特色,感官性强,做到可口易于消化。加工四季豆,扁豆等高危险食品一定要煮烂、煮透,确保食品安全。肉类食品烹调后应无血、无毛、无污染、无腥味、无异味,严防外熟内生。
三、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两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存放时必须使用清洁、经消毒过的菜盆、瓢、碗、盘等专用容器盛装,并有序排放于食品原料、半成品分开存放。未经消毒清洗的餐具,工用具、容器、抹布等不得使用。
四、供应后剩余的食品必须放入冰箱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成品、半成品与原料、生食熟食品要分冰箱放臵。
五、凡冷藏的隔夜、隔餐的食品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在经过尝试后、确认感官无异样、无异味方可出售。
六、烹饪加工工作结束后,调料容器要加盖收好。灶上灶下,工具、用具都要冲洗干净、随时保持操作间清洁,无油垢。地面无食渣、垃圾入桶,地面用水冲干净。
七、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八、按照餐饮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做好个人卫生。
加工经营场所管理制度
一、加工经营场所
1、厨房内外环境整洁,上、下水道通畅,地面无积水。废弃物盛放容器必须密闭,外观清洁;设臵能盛装一个餐次垃圾的密闭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排烟、排气设施无油垢沉积、不滴油。
2、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包括原料)应有保护措施。
3、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4、发现老鼠、蟑螂及其他有害害虫应即时杀灭。发现鼠洞、蟑螂滋生穴应即时投药、清理,并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操作间及库房门应设立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5、三防设施有效:纱门、纱窗或门帘、金属防鼠板、防鼠隔栅等设施能有效起到防蝇、防鼠、防尘作用。
6、废弃油脂应由专业的公司回收,并应与该公司签订写有“废弃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的合同。
二、设施
1、餐具、用具消毒由专人负责,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个人健康证明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操作。
2、餐具、用具必须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进行洗涤消毒。
3、餐具、用具清洗消用毒用水池必须专用,分设洗涤池、消毒池和清洁池,并有明显标识
4、化学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时消毒液浓度不得低于250mg/L,餐具全部浸泡时间不低于5分钟。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用蒸汽进行消毒,蒸汽消毒保持100℃,不少于10分钟。
5、待清洗餐具用具应用不渗漏的容器盛装修,不得随意乱放。
6、消毒后餐具专柜保存,与未消毒餐具分开放臵,保洁柜应有明显标志,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7、餐具消毒应有记录、存档备查。
三、食品处理区设臵专用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备餐用具清洗消毒及原料贮存的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并应能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各功能间标识明显,操作流程规范。
四、各功能间地面与排水、墙壁与门窗、屋顶与天花板符合餐饮服务操作规范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地面与排水无破损、漏水,墙面与门窗无破损、霉斑,屋顶与天花板无霉变、脱落。
五、配备冷藏、冷冻设施,烹调炉灶、蒸箱设施,餐用具消毒、保洁设施,留样设施,专用空气消毒设施,清洗设施,通风防潮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防蝇、防鼠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六、配备餐具、容器、刀具、刀架、墩板、墩架,定点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
七、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设备、设施维护及时有记录。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
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用具不得使用。
用具清洗,消毒做到;一清、二洗、三消毒。
洗刷用具必须有专用水池,粗洗冲洗分池清洗,不得与清洗其他水池混用。
用具清洁时洗洁净及热水擦洗,不留油污。
消毒后的用具必须储存在专用保洁柜内设备用,己消毒和未消毒的应分开存放,并在储存柜上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消毒保洁工作责任到人。
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一、食品处理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 理布局设施、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二、配备与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漂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放蝇、防鼠、防虫、漂洗以及污水处理、存放垃圾和废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应易于维修和清洁。
三、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加工与用餐 场所(所有出入口),设臵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隔栏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臵灭蝇设施。
四、配臵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 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非手动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
五、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 湿和污浊空气。
六、用手加工、储存食品的工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七、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具,应分 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示。
八、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 备专用车辆和密封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封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放一起运输。
九、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 等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十、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设施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使用。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凭经验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3、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
4、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有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标识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卫生许可证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保质期限、使用范围与使用量、使用方法等,并在标识上明确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5、食品添加剂有适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标识上给予警示性标示。
6、不得使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7、不得为掩盖食品腐烂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8、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并遵循“五专”管理的原则。
投诉受理制度
一、值班经理是投诉第一受理人。接到客人投诉后,在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及时处理,超权限的迅速上报分管领导。
二、接到客人投诉后,态度要诚恳、耐心、保持冷静。
三、站在客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缩短与客人之间在感情上的距离。
四、了解客人投诉原因和要求,告诉客人需做调查及大致等候时间。调查认真仔细,不推脱、搪塞客人。
五、所有投诉处理,尽量避免在顾客较多的场合。
六、接触客人时,态度友善,不争吵、辩论。
七、若属客人误解引起的投诉,婉转解释,消除误解,沟通顾客之间的联系。
八、接到消费者投诉食品感官异常或可疑变质时,应及时核实该食品,如有异常,应及时撤换,同时告知备餐人员做出相应处理,并对同类食品进行检查。
九、事实调查清楚,提出处理办法后,耐心转告客人,征求客人对处理办法的意见。
十、搞好投诉处理的善后工作,每次的投诉记录及时存档。
十一、投诉内容分类整理,定期分析,对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专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在专间内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2、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专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3、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4、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二)供应前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三)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四)分派菜肴、整理造型的用具使用前应进行消毒。
(五)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消毒,不得反复使用。
(六)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配餐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立更衣、洗手消毒专用间。
二、设立与售餐数量相适应的盛放待售食品的台(架)。
三、盛放食品的容器要专用,并有标志。
四、销售熟食要用专用器具,严禁用手抓。
五、不售变质、变味食品。
六、售饭菜窗口要能够开合,严禁开放式。
七、要设臵与配餐间相适应的紫外线消毒灯,定时开灯消毒。
八、售饭人员要穿戴整洁卫生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消毒。
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查明食物中毒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实行食品留样制度。
1、留样的采集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配备经消毒的专用取样工用具和样品存放的专用冷藏箱。
2、留样的食品样品应采集在操作过程中或加工终止时的样品。不得特殊制作。不同食品品种分别用不同容器盛装留样.防止样品之间污染;留样容器应专用并经消
毒确保清洁、样品应密闭保存在留样容器里。对于配餐企业,可以直接在配送好的集体用餐盘(份)中采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3、留样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存放在5℃左右的冷藏条件下,保存48小时以上.不得冷冻保存。
4、留样食品应包括所有加工制作的食品成品,并做好留样记录和样品标记,每份样品必须标注品名、加工时问、加工人员、留样时间和销毁时间。
5、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提供留样样品,配合食品药监局进行调查处理工作,不得有留样样品而不提供或提供不真实的留样样品.影响或干扰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餐厨废弃物处臵管理制度
为加强餐厨废弃物的管理,规范餐厨废弃物处臵,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特别制定餐厨废弃物处臵管理制度。
一、管理人员要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餐厨废弃物处臵管理规定。
二、必须按要求将餐厨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下水道、倒入公共厕所和其他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三、餐厨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分别处理。食品原料粗加工产生的垃圾(菜叶、根须、动物内脏、毛皮等垃圾物)按生活垃圾处理,即倒入垃圾桶加上盖子,运往垃圾站,由环卫工人转运处臵;泔水类垃圾(食物残渣、饭、菜、汤水、锅底、留样处理物等)按规定倒入专用泔水桶,回收给养殖户。
四、泔水类垃圾按要求要与回收方签订回收协议书,注明泔水类垃圾回收仅限于养殖用,不得另作他用。
五、餐厨废弃物处臵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完整处臵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报告总务处,并接受监督检查。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方案
一、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臵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臵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二、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责任
1.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于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2.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3.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尽快解决。
4.本单位负责人在发生疑似或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负责配合执法人员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在冷藏条件下保存48个小时)及现场控制等具体工作。
5.本单位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岗位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政府相关各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臵所涉及的不安全食品和原料。
四、工作程序 1.报告原则
每名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本单位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在2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①初次报告
尽可能清楚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②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级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臵建议。
3.食品安全事故处臵
本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调查人员查验,禁止继续使用和擅自销毁可疑食品、原料;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厨房等可能的中毒现场进行控制;在执法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五、责任追究
1.本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通畅,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2.本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如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要求实事求是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食品添加剂公示制度
为规范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公示管理工作,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包括: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酱油、醋、盐、八角等各种香料。
二、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基本信息包括:品名、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供货单位等。
三、公示的基本信息要与实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相符,不得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有变化的要及时更换公示信息。
四、采购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要专店采购、专账记录、专区存放、专器称量、专人负责,并按照有效期使用。严禁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
五、公示栏应按照规定悬挂,便于公众了解相关信息。
第二篇: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学习交流心得体会
2013年 12月9日10时,麦积区教体局赵五成副局长、何旭副局长、教育股刘股长、教研室二位教研员,带领麦积区50位学习人员前往西安市莲湖区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当天晚上7时何局长组织大家召开会议,他要求所有学员必须应保持谦虚谨慎、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遵守培训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名校优秀教师进行“一对一跟岗”学习,并通过自己“看、想、思、记”的过程,感受校园文化氛围,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了解名校的教育科研开展情况等等,他高度强调:这次学习必须要有收获,回去之后反思不足寻找差距,确立今后奋斗的方向。
随行人员被分为小学组组和中学组,我们小学组由何局长带队前往西安市莲湖区庆安小学进行交流学习。这所学校创建于1965年,是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训练基地、西安市一级小学、连续十四年获莲湖区综合量化一等奖。有学生2600多人,48个教学班。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了名校的宏大、名校的儒雅、名校的育人精神,培训的每一天我都在感知、感悟、感谢中得到充实。这次培训对我真是受益匪浅。
一、优良的校园文化让我开阔了眼界。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师生。的确,早晨七点半我们一到学校门口,“敬礼,老师好,、、、、、”,响亮而有力的声音让人精神振奋,这是学校的礼仪岗工作的同学们在欢迎我们。这问候是对我们价值肯定,又让我更多的感受到担当和使命。校园广播在播放孩子们经典诵读的录音,抑扬顿挫、婉转动听。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自在的玩耍,我很诧异怎么不早读,经打听同学告诉我为了方便学生在操场上活动,每天按年级一、三、五;二、四、六轮流上自习和活动。39岁的女校长李燕与几位老师在跑步,看到我们热情走了过来,她文雅大方、干练麻利、和蔼可亲的招呼我们到会议室,之后李校长给我们介绍了以“七彩水滴”命名的校园文化建设,她的团队挖掘“水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如水,有泽被万物之德,有聚滴成海之量,有因势利导之智,有百折不挠之勇,有随物赋形之美,有滴水穿石之力。水滴,无色无味、晶莹剔透,象征孩子们天真可爱、纯洁无瑕的美好心灵。水滴虽小,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象征孩子们缤纷的童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他们提炼出“七彩水滴”校园文化精神。将水滴幻化成七个造型各异、健康灵动、活泼可爱的“水滴娃娃”卡通造型,分别意寓“诚
信、自律、坚韧、进取、关爱、合作、担当”等七种优秀品质和多彩的个性,引领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李校长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和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旗前边主席台上的“点滴进步、完善自我”八个大字,这是学校的校训,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七种品质制成宣传板,在学生的作业本、学校的工作手册、教师的办公用品、校园的墙壁、教室的走廊、黑板报等等随处都有“水滴娃娃”的形象,营造“水滴”文化氛围,涵养师生心灵。文化长廊的宣传栏挂着教师的“水滴精神”展板,激励教师:1.润物无声的关爱精神——依法执教、热爱学生,像水一样公平公正,细致入微;2.涤浊自清的治学精神——严谨自律、爱岗敬业,像水一样清洁污浊,永葆本色;3.利物不争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尊重家长,像水一样清静有为,惠及万物;4.聚滴成海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像水一样宽容豁达,勇往直前。傍边还有学生的“水滴精神”展板,激励学生:1.志向高远——“一滴水见太阳”,以小见大,树立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人生态度;2.意志坚强——“水滴石穿”,坚韧不屈,塑造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人生品格;3.态度友善——“融入大海不干涸”,宽容仁厚,培养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人生道德;4.身心健康——“流水不腐”,富有活力,形成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人生状态。校园将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楼有博学区,墙壁上有铜质的《千古文》、《弟子规》、《三字经》,楼下有孔子的铜像;科技园墙壁上有铜质的世界地图、地球示意图等等;笑脸墙上贴着同学们笑得很灿烂的照片、、、、、、置身于其中,不知不觉思想得到感悟、品性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
二、我们走进课堂,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
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1、姜丽老师的一年级语文《阳光》,以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以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沈毅老师的五年级数学《可能性》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能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课堂学习中,改变单一的教材学习的材料为学生所熟悉的玩扑克牌游戏,整个课堂在他创设的学生所熟悉喜欢的情境中进行,最后模拟“砸金蛋”的游戏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学生激情四射,体现了课堂教学实用性和实效性。
3、宋丹阳老师一年级语文《日月明》在老师的课堂中,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
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她在教学生识字环节时,用加一加、减一减、演一演、换偏旁、加偏旁等方法;她依据儿童记忆的特点在读字写字次数都不超过三遍,尤其在读字时体现环节多样化,用“小老师读、开火车读、放气球读字、读字过河、快速度、同桌读、男女配合读、中间还有课间活动操。这些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姜丽老师和宋丹阳老师更能因材施教。她们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中始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板书写得很慢、很规范,并且用不同的颜色,时常以读书、听讲规范提醒孩子们,例如“小眼睛,看书本”、“”眼睁大,看黑板、“眼睛看,耳朵听”,写字时要求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握笔姿势要求孩子们做到“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题引领下教研组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教修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庆安小学“课题引领下教研组校本研修模式”为我们教研活动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的样板,尤其以学校统一教研主题为主导开展的“六课一周”(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赛教课、青年教师研讨课、课题专题研讨课、外出学习移植课、家长开放课、自主开放周)活动非常搞得好。我深深地认识到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和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通过观看校本教研的专题汇报对自己深有启发,感到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引课的艺术:引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具,挂图、设问等,一定要有创意。教师主动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上音乐录象等,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利用形象的动画设计,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加深理解。总之,在教学中,一定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校园也是乐园。
为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庆安小学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坚持每天开展好大课间活动(第一节课后30分钟的课间活动);认真落实“七彩水滴”四节一会活动(水滴艺术节、水滴读书节、水滴科技节、水滴体育节、水滴图书交易会);七彩水滴“五岗”体验活动(文明礼仪岗、光荣升旗岗、安全小卫士岗、环保小卫士岗、广播电视岗);水滴艺术团;水滴体育队;水滴信
息技术队;水滴科技队;水滴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让孩子们体验生活,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批批特长生不断涌现。
五、此次学习交流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的同时,更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进而明确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1.走近名师,感受名师,使我明白了如何更进一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2.提高了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最关键。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不断改善教学技能,保证课堂的实效果。
3.必须由被动服从型向创新型发展。
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强烈的成就需要,他就会锐意进取,敢于冲破妨碍创新的清规戒律,并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自身的事业心和工作动机,也会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4.必须由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型向科研型发展。
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充当科研型教师的角色。积极参与科研、承担课题,坚持“校本研修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课题引领下教研组校本研修模式”探索与实践,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然而学习交流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下一步应该静下心来,研究社会需要我们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怎样培养人才?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教育?怎样从学校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要思考的问题。
麦积区利桥中心学校
张志强 2013年12月24
第三篇: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1
个人季度工作总结范面对过去的一个季度,我部分析总结了市场运作情况,并呈交给公司领导。
一.总体目标的完成
1:销售目标110万,实际退货107万,负计划目标2万。总销售库存约47万元,实际销售6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5%左右。
二、目标完成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1)今年,根据年初制定的总体目标和年中制定的时间段目标,按照既定的销售战略和任务,按照常年习惯,我们销售部进行了人员细分,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组织了本部门的人员,以销售业绩为衡量标准,为市场开展销售任务。期间,我部员工还制定了自己的目标计划和销售计划,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和创新性,成功完成了预定的销售任务,并及时总结经验的优缺点进行改进。
(2)今年是公司的盈利年,但实际上盈利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主要有以下因素:
1.质量问题很多。
玻璃瓶破损偏高,3号箱和仙女出现一些沉淀。
2.竞争激烈,其他企业价格不一样。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产品普遍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价格竞争也成为销售渠道的一大障碍。在产品质量普遍的前提下,同行业其他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的价格,特别是七宝酒两家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使得市场上同价位的产品大量压低,导致价格比较比较悬殊。在品牌知名度不强的情况下,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也给我公司带来了创造利润的压力。
3.内部资本运作紧张,产品供应长期断货。
(3)公司领导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调整经销商策略,采用“大胆冲刺。根据战报,按照产品类别招募两个新经销商,经销商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格局。根据新余市场的情况,部分产品的重新定价已经完成,市场运营权已经收回给公司,更容易运营市场。计划控制整个产品的价格,旨在使公司有资源可用,尽最大努力创造有效的产值,扭转产品从仓库发货时的生产损失情况。
三.20xx年第二季度的工作计划
在我部第二季度的工作中,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外开拓市场,对内严格制定每一个相关步骤,以市场为导向,面对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挑战,抓住机遇,共同努力,完成了第二季度的销售工作计划。
一、整体销售目标60万
未来一个季度,我们销售部的销售目标将达到60万,这是20xx年最困难的一个季度
(二)、今后工作中过去的经验主要需要改进的地方
1.质量的提高。
在开展销售工作之前,应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在促销中尽可能突出质量优势,争取对我公司产品的更多信任和更大购买力。
2.价格。
由于产品价格控制的部署,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和市场竞争的科学合理性分析,在预算中的价格规模动员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消费者驱动的促销活动,使产品的销售在预期范围内盈利,消费者对价格的挑剔程度降低。让更多的商家熟悉产品的品牌,让产品的质量在商家中形成良好的口碑。
3.资本扰动
鉴于“Boss ”心态,公司要尽快完成新的控价,让自己有相对的剩余,同时还要对经销商进行一系列的优惠活动(比如完成付款,限时卖出一辆30万的有奖面包车等。)
4.多渠道销售渠道,开发更多销售平台
除原有销售渠道外,提高酒店销售水平,建立良好的信用酒店和团购销售平台。销售情况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多年来,产品销售部坚持巩固老客户,培育新客户,开拓市场空间,挖掘潜在市场。未来需要更全面的利用我公司日益增长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产品销售,打造以本地为主体,辐射全省全国的销售网络格局;同时可以和各种媒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参与或举办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使这个品牌的产品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5.随时关注行业动态,掌握更多市场信息
随着行业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在营销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就是利益。在今后的工作中,销售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商机,做好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通过市场调研、商务谈判、报刊杂志、行业协会、计算机网络等方式,使销售部门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信息渠道,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建立客户档案和厂家档案,努力收集基础资料。
6.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
提高业务员的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使一批老客户的业务得到巩固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求销售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1)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多思考方式,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加强对工作中涉及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及时处理问题;
(3)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客户的要求和产品质量,加强与横向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使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4)做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四.总结:
在过去的一个赛季里,我们经历了期待计划、努力起步、共同创造成功的过程,也体会到了这个过程带来的快乐。今天,在新的赛季里,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也面对着更加期待的未来机遇。依靠公司领导的信任和指导,优秀的产品,先进的营销理念,良好的服务意识,团结合作的氛围和优秀的员工,我们随时准备出发。也许,未来的路充满曲折,甚至比过去更有压力,但我们坚信,这条路注定充满机遇、挑战和希望。
我们深信,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销售部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以小目标实现大目标,以大目标实现长期目标,一步一步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让20xx成为名副其实的利润创造年!
莲湖区政府工作报告2
一季度,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围绕节后开工、开盘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总结xx年工作,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任务
(一)公司于1月19日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对xx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暑。提出了“ 抢抓扩大内需机遇,主动应对地产市场,人才队伍建设求精,安全质量控制求高,新上项目选择求稳”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实现“4121”工作目标。即:完成续建项目投资4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实现利润xx年综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文件。并进行了认真讨论。
(三)根据集团公司xx年各项管理制度及目标任务要求,报经集团公司审批,以宜弘置发(xx年工作任务、xx年培训计划和xx年员工主要考核任务。
二、加强施工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一)全面组织开门红。公司先后召开了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参加的工作会议,对xx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各方全年、季度所要完成的施工进度和目标任务。要求六月底前完成所有主体工程任务。确保九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在质量管理上,从公司领导到工程部、监理部,定期不定期进行现场督导。总经理蒋隆荣一有空就深入到各栋号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问题,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督促施工方限期改正。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生产,公司组织开工后,先后于2月16日、2月23日和2月26日三次对施工工地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检查、督导,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督促整改。同时对三次检查仍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处罚。共罚款2600元。
(三)严格组织招投标,确保配套工程如期同步建设。开年后,先后对样板房工程、防火门、外墙瓷砖、绿化工程、阳台栏杆、配电室等附属工程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每次开标都请集团公司领导参与。并分别进行了多次评标和议标,最终落实了标的。多数已组织施工。
三、周密部署开盘,精心组织销售
(一)积极办理预售房许可证。春节刚过,财务科就往返于房地产管理局及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于1月xx年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求所有员工必须以服务销售为已任。从人力、物力上保证销售所需。财务科全力配合营销,办公室新增加人员主要工作精力几乎全部协助销售。做到有求必应。落实了专人协助营销部
四、挖掘增效潜力
由于香山锦苑项目原设计容积率为3、0,但批准容积率只有2、96,还有近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可以利用。经过不厌其烦的与开发区规划局、开发区管理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协商,争取,终于同意在4#、5#楼各增加一层,可增加10套1500多平方米的住宅面积。降低建房成本一百多万元。
五、积极组织资金
开年以来,财务科把组织资金放在重要位置,多次与建行联系,于3月4日争取xx年开业的阳江、广西公司储备一批素质好、作风硬、业务技能强的中层管理人才。
本次项目培训的全程参与和跟进,对于个人熟悉培训组织与培训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九州通集团第四期中高管培训班学员第四季度学习情况跟进:主要协助集团人力资源规划中心对第四期广东公司中高管培训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跟进:转训课程满意度调查统计与收集、月度培养计划表的制定、阶段性培养会议的组织等。
4、活出真我风采集训营
10月30-10月31日,在手头工作很繁忙的情况下积极报名参与了公司组织为期2天的“活出真我风采集训营”,通过培训营的学习,个人在职业心态、演讲能力、执行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并获得了集训营“最佳口才奖”荣誉称号!
5、营销储备职业规划管理方案
一方面,集团人力资源总部的集中招聘无法满足广东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储备人才的需求,广东公司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人才梯队;另一方面,目前90%以上的营销储备人员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发展路线很迷茫,找不到实现职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基于以上情况,作为广东公司职业规划专员,在第四度完成了营销储备职业规划管理方案的撰写,对于营销储备职业发展路线和考核方案进行了明确的规划,目前方案正在审批中,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
6、新员工辅导
第四季度完成了对新员工陈梦佳和周军职业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辅导和传代,目前而言,两人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职业规划认证考试的操作流程。
7、部门项目的工作支持
1)兼职管理岗关爱活动:从兼职管理岗关爱活动方案的撰写到活动后期的宣传,协助陈梦佳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的参与和跟进,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2)集体婚礼:全程负责婚礼现场的拍照和新人的户外取景摄影。
二、个人亮点
1、项目管理和项目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跨部门协调与沟通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使个人在项目工作的开展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项目管理有了很深刻的体会,项目组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2、创新意识不断加强
从部门例会互动实际效果调查表的设计实施到营销储备职业规划管理方案的.撰写,随着个人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各种大胆创新的方案不断涌现。
3、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接手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对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争取了很多良好的机会。比如中层储备培训班的全程参与和跟进,使个人在培训管理、培训策划、培训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的补充。
4、沟通能力进步很快
由于项目工作涉及的面和人员比较复杂,对资源的调动更加迫切,因此对个人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此过程中,与部门负责人和高层领导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在克服与高层领导沟通恐惧心理的同时,个人沟通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个人不足
1、对于细节的关注不够
细节决定成败,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对于细节的关注往往没有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出现了因小失大的情况。特别体现在集团职业规划中心对我们的考核,因为对细节的不屑,在认证考试的组织工作中没有按照集团的规范进行操作,出现扣分的情况,导致整个职业规划项目在整个集团排名比较靠后。
2、难以保持长久的工作激情
从刚进公司的满怀激情在现在的“麻木不仁”,工作热情可谓是一落千丈,人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往往就会被环境所同化。重复、繁琐的工作将满腔的激情一扫而空,如何寻求新的支撑点,爆发新的工作热情,并保持住长久的工作热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对职业规划项目认可度不高
由于职业规划项目的前期研发和方案的编写集中在集团人力资源总部开展,分公司职业规划岗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协助集团开展认证考试的操作,所以个人对于整个认证方案、认证意义、了解不够深刻,在具体认证过程中对于集团认证实施方案的认可度不高,有时候出现消极应付的情况,没有加入个人主观能动性。
4、空杯心态没有自始至终
初入职场,怀着空杯的心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个人能力提升非常快,但是当个人技能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独挡一面的时候,就很难倒空心中的那杯水,从头再来。每个人都会碰到职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才能够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呢,唯有倒空心中那杯水,空杯心态自始至终,方能不断吸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早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第四篇:西安市档案馆库房管理制度
西安市档案馆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一、档案库房管理人员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库房内档案资料要排列有序,柜架索引标签要整齐美观;调卷时要逐卷登记,提供档案及时准确;归卷时要逐卷核销,避免档案归错位置,防止档案丢失;每年对库存档案清点盘库一次,珍贵档案要经常检查,发现档案缺失、虫害、破损、褪变等及时汇报,采取补救措施。
二、档案库房要认真做好各项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全宗名册、全宗卡片和档案收进、移出、存放变化情况登记统计台帐,每年进行分析汇总,做到库藏清楚、数字准确,案卷资料出入库手续严密,登记消号及时。
三、档案库房要严格做好“八防”工作。坚持每个工作日上、下午对库房各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重大节假日前全面安全检查,并做好安检登记;坚持对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并及时调节,保证库房温湿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定期检查维护库房安全保护设施,定期更换防虫药物和灭火器干粉;库区及周围严禁吸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及危险物品。
四、档案库房管理实行专人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未经库房管理人员允许并陪同,任何人不得入内;馆内其他处室因工作需要调阅和归还案卷时,须有本馆正式工作人员在场并办理调归卷手续。
五、保持库房干净整洁,档案库房卫生做到每周清洁一次,重大节假日前进行进行彻底清扫。
六、档案资料原则不准外借,如遇特殊情况,须经馆长批准,严格办理借阅手续。
七、库管人员工作变动时,应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西安市档案馆档案库房温湿度监测制度
一、认真进行库房内温湿度的监测,并根据库房内温湿度值适时调控库房内温湿度。
二、库内温湿度控制遵循下列原则:库外相对温度低于库内温度,气温低于或等于库内温度时采时自然(机械)循环通风,反之,采用机械内循环去湿。温度高于24℃时采用空调降温。库房要保持温度在摄氏14-24℃,相对温度在45-60﹪之内。在规定范围内,湿、温度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2℃相对湿度±5﹪,有特殊载体档案的库房,应按有关规定控制温湿度。
三、每月进行一次月温湿度分析,年终进行温湿度情况汇总,分析每日温湿度变化情况,总结温湿度变化规律,研究控制温湿度的有效途径。
四、不定期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天气,进行库房温湿度综合测试,取得各种数据,并进行必须的分析,最终掌握控制温湿度的最佳途径。
五、做好温湿控制设备的维护和养护工作,为保证记录准确,温湿度记录议应定期校验,空调和去湿设备应定期检修保养。
六、各种机械设备长时间自动运行后应强行关闭,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
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下同)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传统机关档案工作面临着机关办公自动化应用、数字档案馆建设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严峻挑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需强化的重要节点。
数字档案室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室的“升级版”,是管理机关档案信息、联结机关办公自动化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关键一环。建设符合国家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数字档案室,有利于提高机关档案工作水平,维护机关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提升机关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家核心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为数字档案馆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以推动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全面、健康、均衡发展。
概念与基本特征
1.1 概念
本指南所称的数字档案室,是指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子档案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等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管理,并通过不同类型网络提供共享利用和有限公共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平台。
1.2 基本特征
与传统档案室相比较,数字档案室具有独有的特点和功能:
1)档案资源“数字”化。数字档案室以统一的数字形式存储各种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压缩了存储空间,改进了组织形式。信息记录形式的“数字”化,是数字档案室的基本特征。
2)档案实体“虚拟化”。通过对纸质档案、缩微胶片、照片、录音、录像等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档案实体“虚拟化”,使之能够与其他数字档案资源一并进行管理和规范。
3)档案管理系统化。将档案业务流程、标准规范固化在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中,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系统、规范管理。
4)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档案室依附于网络而存在,通过不同类型的网络实现档案收集、管理和移交,用户不必亲自“登门造访”,就可以利用所需的信息,从而加快信息交流与反馈的速度。
5)档案利用知识化。数字档案室将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类信息载体与信息来源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有机组织并链接起来,以动态分布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实现由档案的提供向知识的提供转变。建设原则与内容
2.1 建设原则
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当遵循“资源为先,标准规范,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的原则,统筹规划,积极实施,务求实效。
1)资源为先。资源建设是数字档案室建设的根本。数字档案室应坚持“资源为王”,着眼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着重于非数字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档案的及时、完整、有效归档,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保证数字档案资源建设质量为根本出发点。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应该有助于保障数字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有利于数字档案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利用。
2)标准规范。数字档案室建设应统筹协调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业务工作与档案工作、档案室与综合档案馆之间关系,严格遵循既有标准和规范进行系统设计、建设,实现文档一体、馆室一体。
3)整体推进。应将数字档案室建设与机关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数字档案室系统功能、文件格式要求等因素,整体推进数字档案室实施方案。
4)确保安全。数字档案室建设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要求采取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完善灾难恢复应急机制,确保数字档案室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2.2 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机关档案部门、信息化部门、业务部门和保密部门共同参与实施。主要包括:
l)按照数字档案室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建设适应未来一定时期数字档案资源管理要求、满足数字档案室各项管理与服务需求的基础设施。除信息安全和管理方便因素之外,鼓励依托机关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数字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
2)开发或采用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性能良好、方便易用的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
3)严格遵循标准规范,全面进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转换,积极推进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全面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保证数字档案资源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满足各类用户共享需求。
4)根据数字档案室建设要求,修订完善档案工作流程、文件材料以及声像(照片、录音、录像)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适合电子档案管理、利用、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要求和权限,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的规范管理,保证数字档案室运行顺畅。
5)加大人才建设力度,通过培训或引进人才,为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和运行储备既通晓信 基础设施建设
为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应依托机关信息化建设成果,建设相对独立且稳定、兼容的,能够满足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和机关共享利用需求的数字档案室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硬件、基础软件、安全保障系统、终端及辅助设备等五个部分。基础设施应尽量采用国产产品,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有品牌产品。用于支撑涉密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规定。
3.1 网络基础设施
数字档案室网络基础设施是机关整体网络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统筹规划、设计和建设。一般情况下,应将数字档案室网络管理中心设于机关中心机房。机关中心机房应具备防雷、防静电、防磁、防火、防水、防盗、稳压、恒温、恒湿等基本管理条件,有条件的单位应建设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要求的B级机房。中心机房、网络综合布线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各类电子文件采集、归档和数字档案资源安全管理、移交等工作要求。应为数字档案室配备足够数量的内部局域网、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网络信息点,网络性能应能适应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数据的传输、利用要求。
3.2 系统硬件
3.2.1 服务器
专业服务器是数字档案室必备的基础设施。服务器性能和数量的配置,应能满足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以及数据库、中间件、全文检索、备份、防病毒等基础软件的部署和安全高效运行的需求,并适当冗余、可扩展。
3.2.2 存储与备份
为满足各门类电子档案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的存储、利用和备份要求,应为数字档案室配备先进、高效和稳定的磁盘阵列作为数字档案资源在线存储设备。根据机关制定的数字档案资源保存策略,确定近线或离线备份系统的配置,近线备份应选择磁带库或虚拟带库及相应的备份软件,离线备份可选择光盘、移动硬盘等脱机存储介质以及相应的备份、检测设备。
3.3 基础软件
为确保各门类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的准确和及时采集、捕获、保存,提供便捷、有效的数字档案资源利用,应结合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开发或运行需要,为数字档案室配备必要的正版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全文检索、光学字符识别(OCR)等软件。应选用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如关系型数据库,其性能应能支持本单位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的需要。
3.4 安全保障系统
应结合实际,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有关要求,从多层面为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涉密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规定执行。
3.4.1 应建立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的三员管理制度,明确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安全审计员职责,并贯彻落实。
3.4.2 应结合三员管理制度,为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设计、实施完善的用户权限配置和管理功能,为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存储、管理提供保障。
3.4.3 应为数字档案室的应用系统配备正版杀毒软件。如有必要,应有选择地配备防火墙、用户认证、数字签名、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软件、业务审计软件等安全管理工具。
3.5 终端及辅助设备
应结合工作需要,为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配备专用终端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打印机等终端设备,以及恒温恒湿防磁柜、刻录机、移动存储介质等辅助设备。应用系统建设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建设应基于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ISO 14721-2012 Space data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OAIS)-Reference model)设计功能架构,应能集成管理各门类数字档案资源,具备收集、元数据捕获、登记、分类、编目、著录、存储、数字签名、检索、利用、鉴定、统计、处置、格式转换、命名、移交、审计、备份、灾难恢复、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基本功能,为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提供首要保障,并达到灵活扩展、简单易用的基本要求。其具体功能需求可参见《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 29194-2012)。
4.1 档案门类管理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标准、规范为基础,具有管理文书、声像(照片、录音、录像)、科技、专业等各门类电子档案和辅助管理实体档案资料的功能,且具备灵活的可扩展功能,包括档案资料门类的扩展管理、分类方案的扩展管理、适当的元数据方案扩展管理、电子档案移交包制作的扩展管理等。
4.1.1 电子档案门类的扩展管理
应能依据已经实施的元数据方案扩展管理新增电子档案门类,且具备新增门类归档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的捕获、登记以及电子档案的分类、编目、著录、存储、数字签名、检索、利用、鉴定、处置、统计、移交、审计、用户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4.1.2 实体档案门类的扩展管理
应能扩展管理新增的实体档案门类,且具备新增实体档案门类的分类、编目、著录、检索、利用、鉴定、处置、统计、移交、审计、用户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4.1.3 分类方案的扩展管理
应能灵活配置各门类档案资料分类方案,支持对档案门类、、机构或问题、保管期限等著录项值域的扩展定义,尤其是多级机构或问题分类方案的扩展配置。
4.1.4 元数据方案的扩展管理
应能适度扩展设置电子档案管理所需的元数据元素;应能根据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要求,配置生成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电子档案及其元数据移交数据包。
4.2 接收采集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能以在线或离线方式自动或半自动接收、采集形成于不同环境的,经过系统整理的各门类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登记归档电子文件,并通过计算机文件名元数据等关键指针建立二者间的关联。
4.2.1 文书类电子文件的接收采集
应能自动接收并登记形成于办公自动化等业务系统的文书类电子文件及其相对应的元数据,采集形成于机关各职能部门的非公文类电子文件,分类、有序地存储电子文件及其组件,保证关于同一事由的往来文件及其组件完整并相互关联。
4.2.2 声像类电子文件的采集
应支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或档案部门上传或挂接照片、录音、录像等声像类电子文件,自动提取形成时间和背景、结构元数据,建立电子文件与元数据之间的关联。
4.2.3 科技和专业类电子文件的接收采集
各种科技、专业类电子文件的接收采集功能可参照4.2.1执行。有其他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4.3 分类编目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支持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命名和存储,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保存,辅助完成纸质等传统载体归档文件的分类、编目工作。
4.3.1 分类组织
应能以自动或半自动化方式为各门类电子文件或传统载体归档文件的、机构或问题、项目代号、案卷号、件号、保管期限等分类项赋值,调整其排列顺序,从而完成电子文件或辅助完成传统载体归档文件的分类组织,维护关于同一事由的往来文件、组件的完整性和相互间的有机关联。
4.3.2 归档存储
应能统筹电子文件和传统载体归档文件,根据分类结果自动赋予档号,完成归档过程。应能依据档号各构成项自动、逐级建立并命名文件夹,分类存储电子档案,并采用档号自动为电子档案命名;应使用第三方权威机构提供的技术手段,在适当时间生成电子档案原文的固化信息,提供验证途径。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的上传、挂接和存储功能需求可参照执行。
4.3.3 编目著录 应以档号为基础,支持各门类电子档案题名、责任者、文件编号、时间、保管期限等元数据的著录,自动编制电子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电子目录。应能根据电子档案著录的不同要求,提供必要的著录窗口,为著录者提供下拉菜单、携带录入以及日历、时间轴等自动化著录工具,提升著录方式的自动化程度;应能自动核验著录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并提示修改、校正,应支持在权限许可范围内的元数据或目录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等。
4.4 检索利用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以权限管理为基础,支持多途径、多角度且易用的检索和利用方式,应能满足用户各类查档需求。
4.4.1 档案检索
应能提供多种类型的检索方式,包括:不设定检索字段的简单检索,选定多项检索字段及其逻辑关系的高级检索,模糊检索和精确检索,跨档案门类检索,全文检索等。应支持用户根据需要设定任意检索条件查找其权限许可范围内的数字档案资源,并能在检索结果中作更精确查找。
4.4.2 档案利用
应支持用户在权限许可范围内在线查看、打印目录数据或原文,如有必要,应能限制用户对电子档案或传统载体数字副本组件或具体页面的可阅读范围;应能对数字档案资源的下载进行审批、添加数字水印和授权阅读时间等,应支持实体档案借阅的申请、审批、登记、归还等。
4.4.3 档案编研
应支持用户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授权用户能建立编研计划、分配工作任务、建立编研素材库、复制粘贴数字档案内容信息、审核编研文稿、发布或下载编研成果等。
4.5 鉴定统计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具备各门类档案资料的鉴定处置功能,应具备对各种档案资料以及相关业务情况的统计管理功能。
4.5.1 鉴定处置
应支持各种类型的档案鉴定任务,包括档案密级或保管期限变更,档案续存、销毁、移交等,应支持档案管理人员依据书面鉴定报告,通过直接修改密级、保管期限等著录字段,执行销毁、移交功能,完成档案鉴定处置任务;或根据实际需求,具备鉴定处置工作流功能,应能支持鉴定审批流程的配置、实施,包括发起鉴定任务、实施鉴定、审批鉴定意见、触发处置功能等;应留存销毁记录,包括销毁授权、销毁内容、销毁执行人、销毁时间等;应能生成符合《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及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求的电子档案移交数据包。
4.5.2 统计报告
应支持实体档案、数字档案资源室藏量的统计,应能灵活设定统计条件,包括:档案门类、保管期限、格式、大小、时间长度、类、卷、件、存储载体等;应支持档案利用情况统计,包括:利用档案的职能部门及人次、利用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门类及数量、数字档案下载浏览量等;应能按照统计年报要求,通过统计报表、柱图、饼图或曲线等各类方式显示、打印统计报告。
4.6 系统管理
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应具备审计跟踪、用户与权限管理、数据维护、参数设置等基本系统管理功能。
4.6.1 审计跟踪
应具备日志功能,用于记录、审计各类管理、操作行为。应能记录管理员、各类用户的行为信息,包括登录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实施档案门类管理、编辑元数据或目录数据、处置电子档案等各种操作行为;应能记录非授权用户试图登录或操作的行为;应能记录登录或操作失败的有关信息;应具备日志检索、输出、导出等管理功能。
4.6.2 用户与权限管理
应能配置三员管理用户组,支持灵活的用户组、用户注册、赋权、编辑、删除、迁移等操作;应具备完善的功能权限与数据权限,能够灵活赋权或关闭权限,并具有可扩展性;应支持用户口令管理,包括口令强度、找回口令、口令重置、关闭口令等功能。
4.6.3 数据维护
应具备基本的数据维护功能,应支持多种通用格式的元数据或目录数据的导入、导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文件的自动备份与恢复,以及数字档案资源的删除与回收等。
4.6.4 参数设置
应支持全宗信息配置与编辑,可为各门类数字档案资源配置档号构成规则,通过数据字典管理功能在允许范围内配置元数据值域,应支持电子档案原文存储路径的配置,以及各种报表格式的编辑、修改等。
4.7 技术文档管理
根据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建设方式的不同,应收集保存必要的应用软件文档,为系统的稳定运行、维护等提供保障。采用开发方式建设的应用软件,应收集保存功能规格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书、数据库设计书、技术报告、用户手册等文档,文档编制应符合《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的相关要求。采购商品化的应用软件时,至少应收集保存数据库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
4.8 测评鉴定
以开发方式建设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的,推荐进行应用软件的测评。可选择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根据招投标文件及相关标准对应用软件进行功能性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在测评合格的基础上,组织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建设方、承建方、监理方、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的鉴定验收。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数字档案室的数字档案资源应包含文书、声像(照片、录音、录像)、科技、专业等各门类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和数字资料等,若条件成熟,公务电子邮件、网页等门类的电子档案也应作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内容。
5.1 基本要求
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是齐全完整、标准规范。
5.1.1 齐全完整性要求
归档保存的数字档案资源门类应齐全、完整,各门类电子档案或数字副本应齐全、完整,能够系统反映本单位履行主要职责的过程;关于同一事由的往来文件以及文件的组件应齐全、完整,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得以保存;各门类电子档案内容信息处于原始状态,基本元数据齐全、完整。
5.1.2 标准规范性要求
数字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编目、著录、格式、品质等应符合《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档号编制规则》(DA/T 13)等国家标准或地方规范的要求;应参照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规范设置、捕获电子档案元数据,推荐采用包括文件实体、机构人员实体、业务实体在内的多实体元数据方案,元数据的赋值应以自动捕获为主、手工著录为辅。
5.2 数字档案资源命名规则
应采用档号或唯一标识符为数字档案资源命名。采用档号为数字档案资源命名的,若以卷为单位整理,按《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编制档号,推荐增设档案门类代码作为类别号的子项;若以件为单位整理,档号可采用“全宗号-档案门类代码·-保管期限-机构(问题)代码-件号·子件号”结构。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1)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按照《档号编制规则》(DA/T 13-1994)编制。
2)档案门类代码·: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科技、专业的门类代码分别为“WS”、“ZP”、“LY”、“LX”、“KJ”、“ZY”,科技、专业门类需要复分的,应参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和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执行。为文件形成,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3”。当形成无法考证时,为其归档,并在附注项加以说明。
3)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的,分别以代码“Y”、“D30”、“D10”标识。采用其他保管期限的,也应使用其相应缩写代码。
4)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3位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如办公室可用“BGS”标识。未按照机构(问题)分类的,应省略机构(问题)代码。
5)件号·子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一个保管期限下排列的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 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子件号是指件内单份文件排列的顺序号,用3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3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1”。不需要编制子件号的,子件号可以省略。如有需要,可以在件号·子件号之后编制下位代码,比如页(张)号等。
5.3 文书类电子档案质量要求
文书类电子文件(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等,应符合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等要求,此外,在办公自动化等业务系统形成并归档保存的电子公文,其质量还需满足以下要求。
5.3.1 完整性要求
关于同一事由的往来电子公文齐全、完整,电子公文的组件——正本、定稿、公文处理单、集中记录修改过程的彩色留痕稿以及确有必要保存的重要修改稿等齐全、完整;红头、电子印章齐全、完整;文件标题、文号、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6个要素齐全、完整。
5.3.2 版面格式要求
电子公文正本的公文格式应符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章要求,正本的页面尺寸及版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公文的特定格式、式样应分别符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第5章、第7章、第10章、第11章的要求。
5.3.3 文件格式要求
电子公文的正本、定稿、公文处理单应以OFD、PDF、PDF/A等版式文档格式归档保存,版式文档格式应符合《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并支持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采用的长期保存格式转换;集中记录修改过程的彩色留痕稿以及确有必要保存的重要修改稿可以WPS、RTF、DOC等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认可的格式归档保存。
5.3.4 元数据捕获要求
应参照《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2009)设置、捕获电子公文元数据,至少应包括:聚合层次、来源、立档单位名称、电子文件号、档号、、保管期限、内容描述、题名、日期、密级、形式特征、存储位置、脱机载体编号、权限管理、机构人员名称、业务状态、业务行为、行为时间、实体标识符20项。
5.3.5 封装要求
若条件成熟,根据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求,可以对文书类电子档案与其元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可参照《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执行。
5.4 声像类电子档案质量要求 5.4.1 基本要求
声像类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应参考《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第4章或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执行。收集、归档的声像类电子文件应经过挑选和系统整理,应能系统、客观地记录本单位的重要职能活动,以及历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场景等。按照客观事实编辑形成的录音、录像类电子文件可收集、归档。
5.4.2 品质要求
声像类电子档案应主题鲜明、影像和语音清晰、人物形象端正。照片类电子档案应以TIFF、JPEG格式保存,其可交换图像文件(EXIF)信息保存完整,像素数不低于300万;重要或珍贵的录音类电子档案以WAV格式保存,其他的以MP3格式保存,音频采样率不低于44.1kHz;录像类电子档案以MPG、MP4格式保存,比特率不低于8Mbps。
5.4.3 照片类电子档案基本元数据集
应参照《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制定中)设置、捕获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至少应包括:聚合层次、档号、、题名、摄影者、摄影时间、人物、地点、业务活动描述、保管期限、密级、计算机文件名、格式信息、计算机文件大小、垂直分辨率、水平分辨率、图像宽度、图像高度、色彩空间、捕获设备、固化信息,以及描述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机构人员、管理活动元数据。
5.4.4 录音类电子档案基本元数据集
应参照相关元数据标准设置、捕获录音类电子档案元数据,至少应包括:聚合层次、档号、、题名、录音者、录音时间、人物、地点、业务活动描述、保管期限、密级、计算机文件名、格式信息、计算机文件大小、时间长度、音频编码标准、音频比特率、音频采样率、音频采样精度、声道数、捕获设备、固化信息,以及描述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机构人员、管理活动元数据。
5.4.5 录像类电子档案基本元数据集
应参照相关元数据标准设置、捕获录像类电子档案元数据,至少应包括:聚合层次、档号、、题名、摄像者、编辑者、摄像时间、人物、地点、业务活动描述、保管期限、密级、计算机文件名、格式信息、计算机文件大小、时间长度、视频编码标准、色彩空间、帧大小、帧速率、视频比特率、音频编码标准、音频比特率、音频采样率、音频采样精度、声道数、捕获设备、固化信息,以及描述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机构人员、管理活动元数据。
5.4.6 著录要求
为确保声像类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和可用,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应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围绕声像类电子档案记录的中心内容,对题名、人物、地点、主题、业务活动描述等元数据进行全面著录。
5.5 科技和专业类电子档案质量要求
5.5.1 科技类电子文件归档的基本要求
科技类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等应参照《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 28-2002)等标准规范执行。图形类电子文件应以DWG等通用格式收集、归档,其他电子文件归档保存格式可参照文书、声像类电子文件执行。
5.5.2 专业类电子文件归档基本要求
在履行本单位主要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专业类电子文件都应收集、归档,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专业档案基本目录所列内容。各种专业类电子文件的整 理、鉴定、编目参照相应的管理办法执行。仅以数据库形式存在的专业类电子文件,如人口、环境、农业等各种普查数据,可以XML等跨平台通用格式收集、归档,或直接以原数据库数据文件归档,同时归档一套完整的数据库设计文档。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在的专业类电子文件,可参考文书类电子档案的各项管理要求执行。
5.5.3 元数据的设置与捕获
应参照《档案著录规则》(DA/T 18-1999)、《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2009)等有关标准,设置、捕获科技、专业类电子档案元数据,至少应包括:聚合层次、档号、、题名、责任者、成文时间、文号、密级、稿本、保管期限、计算机文件名、格式信息、计算机文件大小,以及描述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的机构人员、管理活动元数据。
5.6 纸质档案数字副本质量要求
本部分仅对批量制作的文书、科技、专业等类纸质档案数字副本提出要求,电子环境中业务流程上的纸质文件数字化可参照执行。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项技术要求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以及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相关要求执行。为保证数字副本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参照《缩微摄影技术 缩微品的法律认可性》(GB/Z 20650-2006)、《信息与文献——档案数字化实施指南》(ISO/TR 13028:2010(E))等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纸质档案数字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5.6.1 数字化对象确认要求
应按完整性、规范性要求确定需数字化的纸质档案。原则上,内、每个案卷内或保管期限内、关于同一事由的往来文件、每份文件的组件应完整数字化。涉密纸质档案数字化应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推荐实行数字化对象审批制,拟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应经过本单位相关负责人的审查签批。
5.6.2 元数据捕获要求
在数字化过程中,纸质档案数字化系统应以件为单位自动捕获数字化元数据,至少应包括:数字化授权信息、数字化日期与时间、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色彩空间、格式信息、计算机文件大小、数字化软硬设备等。应将数字化元数据与目录数据组合形成纸质档案数字副本的元数据库,并导入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提供检索服务。
5.6.3 数字化质量控制要求
应制定并在数字化过程中实行各种相应、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纸质档案的安全、数字副本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图像质量、元数据库的准确性等实施全程监控。
5.6.4 数字化工作文档管理要求
在数字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数字化工作文档应归档保存,应与纸质档案数字副本的保存期限相同。应归档的数字化工作文档包括数字化对象审批书、招投标文件、数字化成果验收报告、数字化流程单等。
5.7 数字档案资源的备份
应着眼本单位电子政务整体备份需求制定数字档案资源备份策略,需明确备份对象、近线和离线备份策略及管理规范,配备必要的恒温恒湿防磁柜等设施设备。
5.7.1 备份对象
数字档案资源备份对象应包括:各门类电子档案、各门类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元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各类数字资料、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配置文件与日志文件等。
5.7.2近线备份
应结合虚拟带库、带库等备份系统作用机制和便于管理等情况,明确数字档案资源备份策略,包括:容错级别、增量备份或全量备份、备份周期、核验和检测机制、磁带更新等。
5.7.3 离线备份
应根据数字档案资源形成与大小特征等,确定各门类数字档案资源的离线备份介质与管理规范。应确定离线备份介质编号规则,推荐编号由数字档案资源门类代码、离线备份介质类别代码、备份、介质流水号等若干项构成。应按照规范的存储结构备份数字档案资源,推荐离线备份介质根目录下建立数据文件夹、目录文件夹、授权文件夹、其他文件夹及说明文件,数据文件夹存储各门类电子档案或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目录文件夹存储元数据、目录数据及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配置文件和日志文件等,授权文件夹存储数字化、备份、介质转换等的审批文件,说明文件用于描述离线备份介质制作有关的各方面情况。应定期检测、更新离线备份介质,并记录检测情况、介质转换情况等。
5.7.4 除上述备份要求外,重要档案还应通过纸质或缩微胶片等方式进行异质备份。重要档案的范围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范执行。保障体系建设
数字档案室是机关电子政务的核心信息资源中心,其建设、运行和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建立经费、制度和人才等各方面的保障机制。
6.1 经费保障
应为数字档案室建设予以经费保障。要将各门类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管理、纸质档案数字化、数字档案资源备份管理以及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的运维、升级费用等纳入本单位预算,给予长期的经费保障。
6.2 制度保障
应制定保障数字档案室正常运行的各项制度,并切实贯彻实施。包括:各门类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人才配备与经费保障制度、数字档案资源备份管理制度、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运维和安全管理制度、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和电子文件形成部门、信息化部门职责分工及奖惩制度等。
6.3 人才保障
应为数字档案室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职管理人员,条件成熟的,应配备2名以上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人员应具备档案或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应具有较好的管理才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应在制度上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发展和进步予以保障。
第五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饮食安全制度
一、饮食经营单位必须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食品安全有专人管理和负责。
二、餐饮服务许可证应悬挂于显目处,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明并经培训方可上岗。
三、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四、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五、做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及时处理垃圾,垃圾桶应带盖并保持清洁。
六、餐饮用具每餐用后清洗、消毒,做到“一刮、二冲、三洗、四消毒、五保洁”。
七、不购进,不加工,不出售腐烂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八、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有明显的标记,分类存放,不得混放。
九、凉菜制作间必须做到“五专”:专用房间,专人制作、专用工具容器、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消毒设施。温度不得高于25℃、保持仓库整洁,主、副食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有标志。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制度
一、所有人业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三、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查体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参加操作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五、遵守岗位职责,搞好食品安全。
食品及食品原辅料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一、采购食品时必须索取销售单位或市场出具的发票或收据等有效购货凭证。
二、采购的食品原料及成品必须色、香、味、形正常,不采购、使用《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三、需索证食品种类:米、面、油、畜禽肉类、定型包装罐头类食品、蔬菜食品、蕈类、食品添加剂、酒类、饮料、乳制品等。
四、初次采购的供货商必须提供其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生产许可证等),每次采购时应索取该生产批次产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并经供货商签字或盖章。采购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及相关证明。采购冷、鲜、肉禽时,应索取定点屠宰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证明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从固定单位采购食品的,签订食品采购供货合同。
五、入库前或使用前设专人验收,查验产品包装、标识、有效凭证及一般卫生状况是否符合索证规定和其他相关要求。
六、设立食品原料采购台帐,登记每次交易使用情况。登记内容:(1)进货时间;(2)供应商名称;(3)进货商品的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规格;(4)进货商品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情况;(5)进货商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6)进货商品的数量;(7)登记人签名;(8)其他情况;(9)将有关复印件和凭证要设专用档案盒保管。
七、食品采购台帐和凭证档案盒按月装订,存期不少于两年。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一、食品添加剂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品种和在允许范围内使用。
二、采购食品添加剂要有记录并存档。
三、食品添加剂要专人负责保管,并负责告诉烹调厨师适用范围和使用量。
四、盛放食品添加剂要有专用容器和明显标志。
五、不得在食品中乱加添加剂。
六、实行食品添加剂使用责任追究制。
食品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一、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二、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三、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四、食品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食品不得与药品、杂品等物品混放;
五、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六、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食品加工制度
一、所有原辅料投产前必须经过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生产。
二、择洗、切配、解冻、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食品安全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三、包装食品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人员应在包装前对手进行清洗、消毒。
四、加工用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消毒。
五、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六、加工场所防尘、防蝇、防鼠齐全且正常使用。
初(粗)加工间管理制度
一、有专用加工间(场所)和食品验收人员,腐败变质原料不得加工使用。
二、清洗池做到荤、素分开、数量不少于两个,两池不得混用,上下水通畅,设有能盛一个班产垃圾的密封垃圾容器。
三、加工后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洁容器内(肉食、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不落地,有保洁、保鲜设施。
四、工作人员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五、防蝇、防尘、防鼠(不能用猫捕鼠)、防虫、防霉设施齐全,运转正常。
操作间管理制度
一、操作间布局、功能分区要合理,要有独立的粗加工间、洗涤消毒间、烹调间、面点间、凉菜间、裱花间等专用功能间。
二、所有工具、容器要做到生熟分开,并有明显标志,以防交叉污染,并要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三、健全防蝇、防尘、防鼠、防虫、防霉设施。
四、排烟、排气设施齐全有效,通风良好。
五、保持下水道通畅,地沟内无积水、无污物。
六、保持操作间内环境整洁,并设置密闭垃圾容器,垃圾杂物应及时处理。
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一、不选用、不切配、不烹调、不出售腐败、变质、有毒害的食品。
二、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
三、隔夜、隔餐及外购熟食回锅彻底加热后供应。
四、冷冻的肉食水产品缓慢地彻底解冻,已解冻的食物应不再冷冻。
五、炒菜、烧煮食品勤翻动。
六、刀、砧板、盆、抹布用后清洗消毒,不用勺品味,食品容器不落地存放。
七、制作点心用原料要以销定产量,制作时使用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严格执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九、操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不蓄长发和胡须,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十、应具备能盛放一个餐次的垃圾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
凉菜间(冷荤间、熟食间)管理制度
一、做到专间、专人、专用工具(案板、容器、抹布、衡器)、专用冷藏设备、专用消毒设备,其他人员不能进入加工间,如确需进入必须进出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二、室内做到无蝇,从业人员操作时应使用非手动式水龙头洗手消毒、使用脚踏式污物容器、紫外线杀菌灯、室内装有空调,温度控制在25℃以下,并配有温度计。
三、刀板、容器、衡器等工具每次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严禁与其他部位的工具混用,班前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四、使用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五、四、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消毒,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于专间操作无关的工作。
六、熟食勤作、勤销,做到当天制作,当天销售,过夜隔夜食品回锅加热销售,不出售变质食品。
七、非直接人口的食品和需重新加工的食品及其他物品,不得在凉菜(熟食)间存放。
刺身间(生食海产品加工间)管理制度
一、做到专人制作、专用场地(间/区)、使用专用工具(冷藏设备、洗涤池、刀、菜墩)以及专用消毒设备,其他人员不能进入加工间,如确需进入必须进出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污染。
二、室内做到无蝇,从业人员操作时应使用非手动式水龙头洗手消毒、使用脚踏式污物容器、紫外线杀菌灯、室内装有空调,温度控制在25℃以下,并配有温度计。
三、、刀板、容器、衡器等工具每次使用前进行清洁消毒,严禁与其他部位的工具混用,上班前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四、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消毒,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应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应严格进行双手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消毒。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于专间操作无关的工作。
五、生食海产品勤作、勤销,做到当天制作,当天销售。
配餐间管理制度
(学校、企事业、机关食堂、大型以上餐馆采用)
一、设立更衣、洗手消毒专用间。
二、设立与售餐数量相适应的盛放待售食品的台(架)。
三、盛放食品的容器要专用,并有标志。
四、销售熟食要用专用器具,严禁用手抓。
五、不售变质、变味食品。
六、售饭菜窗口要能够开合,严禁开放式。
七、要设与配餐间相适应的紫外线消毒灯,定时开灯消毒。
八、售饭人员要穿戴整洁卫生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消毒。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洗消间应保持清洁卫生,“五防”设施齐全。
二、工作人员熟悉并严格执行餐具洗消程序。
三、餐具用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许隔顿、隔夜清洗。
四、清洗消毒要严格按照一除残渣、二冲、三洗、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
五、餐具消毒后应无水渍、油渍、污垢、食物残渣和异味。
六、餐具消毒后应放入密闭保洁柜内,不得与其它物品混放,防止交叉污染。
七、保洁柜应有明显标识,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燥、清洁。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五四制
一、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验收员、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炊事人员不用手直接拿待售食品,不用废纸或旧食品袋包装食品。
二、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成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三、就餐用具实行五过关: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四、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五、个人卫生作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一、废弃油脂必须按国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
二、废弃油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三、废弃油脂应有专门标有“废弃油脂”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中处理。
四、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五、处理废弃油脂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销售时间、种类、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并长期保存。
六、不得随便处理废弃食用油脂。
关键环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
加工操作规程应包括对采购验收、运输、贮存、粗加工、切配、烹调、备餐、供餐以及凉菜配制、果蔬汁现榨、水果拼盘制作、生食海产品加工、饮品制作、面点制作、裱花、烧烤、食品再加热、餐饮器具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加工操作工序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要求。
采购验收操作规程要求
(一)采购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验收,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食用农产品。
(二)采购时应索取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的,还应索取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三)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餐饮具的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
(四)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进行登记,作好记录。运输操作规程要求
运输工具应当保持清洁,防止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运输需冷藏或热藏条件的食品时应分别配备符合条件的冷藏或保温设施。
贮存操作规程要求
(一)贮存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
(三)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
1.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2.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3.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应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4.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粗加工与切配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二)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三)易腐烂变质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四)切配好的半成品应避免污染,与原料分开存放,并应根据性质分类存放。
(五)切配好的食品应按照加工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六)已盛装食品的容器不得直接置于地上,以防止食品污染。
(七)加工用容器、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生熟食品的加工工具及容器应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1.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的除外。
2.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2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3.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4.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时间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5.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烹调操作规程要求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
(二)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烹调加工后再次销售。
(三)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四)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
(五)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于90分钟冷内却至10℃以下或四小时内冷却至5℃以下后再冷藏,并加贴标签。
(六)用于烹饪的调料器皿宜每天清洁,使用后随即加盖或苫盖,并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
(七)菜点用的围边、盘花应保证清洁新鲜无腐败变质。备餐及供餐操作规程要求
(一)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在备餐专间内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饮品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生豆浆烧煮时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以上。自制含酒精的饮品,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二)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三)操作时应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四)菜肴分派、造型整理的用具应经消毒。
(五)用于菜肴装饰的原料使用前应洗净,不得反复使用。
(六)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凉菜配制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应戴口罩。
(三)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四)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
(五)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六)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七)制作好的凉菜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应存放于专用冰箱中冷藏或冷冻,食用前按下列规定进行再加热: 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饮品制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从事饮品制作的人员操作前应更衣、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口罩。
(二)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三)饮品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四)生豆浆烧煮时应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以上。
(五)自制含酒精的饮品,所使用的原料应符合有关要求。
(六)除含酒精的饮料外,饮品宜现制现饮。现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盘制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从事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加工的人员操作前应更衣、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口罩。
(二)现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盘制作的设备、工用具应专用。每餐次使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三)用于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的蔬菜、瓜果应新鲜,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使用。
(四)制作的现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盘应当餐用完。面点制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各种食品原辅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需进行热加工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三)未用完的点心馅料、半成品,应冷冻或冷藏,并在规定存放期限内使用。
(四)奶油类原料应低温存放。水分含量较高的含奶、蛋的点心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
裱花操作操作规程要求
(一)专间内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洁净的工作衣帽,并将手洗净、消毒,工作时应戴口罩。2 专间内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专间。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并做好记录。专间内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工具、容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保持清洁。
(二)蛋糕胚宜在专用冰箱中冷藏,贮藏温度10℃以下。
(三)裱浆和新鲜水果(经清洗消毒)应当天加工、当天使用。
(四)植脂奶油裱花蛋糕储藏温度在3±2℃,蛋白裱花蛋糕、奶油裱花蛋糕、人造奶油裱花蛋糕贮存温度不得超过20℃。
烧烤加工操作规程要求
(一)烧烤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原料、半成品应分开放置,成品应有专用存放场所,避免受到污染。
(三)烧烤时宜避免食品直接接触火焰和食品中油脂滴落到火焰上。生食海产品加工操作规程要求
(一)加工生食海产品的应设立专间(专间要求同凉菜间),或在凉菜间内设置专区。
(二)从事生食海产品加工的人员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操作时应佩戴口罩。
(三)用于生食海产品加工的设备、工具、容器应专用。用前应消毒,用后应洗净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存放。
(四)用于加工的生食海产品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
(五)加工操作时应避免生食海产品的可食部分受到污染。
(六)加工后的生食海产品应当放置在密闭容器冷藏保存,或者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并用保鲜膜分隔。
(七)放置在食用冰中保存时,加工后至食用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食品再加热操作规程要求
(一)无适当保存条件(温度低于60℃、高于10℃),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
(二)冷冻熟食品应彻底解冻后经充分加热方可食用。
(三)加热时中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不符合加热标准的食品不得食用。
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有国际或发达国家标准足以证明加工某种食品中心温度略低于70℃,能保证食品安全,也可允许该种操作方式。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操作规程要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并应有详细记录。
食品添加剂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应标示 “食品添加剂”字样,并有专人保管。
餐饮器具清洗消毒保洁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消毒后的餐饮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记。餐饮器具保洁设施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二)餐饮器具使用前应按《餐饮器具清洗消毒推荐方法》的规定洗净并消毒(详见本规范附件2)。
(三)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四)消毒后餐饮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五)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六)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器具应分开存放,保洁设施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七)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收回保洁。
(八)盛放调味料的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留样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聚餐,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食品应留样。
(二)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记录管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原料采购验收、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食品安全检查情况、人员健康状况、教育培训情况、食品留样、检验结果及投诉情况、处理结果、发现问题后采取的措施等均应予以记录。
(二)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
(三)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四)有关记录至少应保存2年。投诉受理操作规程要求
(一)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对消费者提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与投诉,应立即追查原因,妥善处理,并且留有记录。
(二)餐饮服务提供者接顾客投诉感官异常或可疑变质食品时,应及时撤换该食品,并同时告知备餐人员作出相应处理,并对同类食品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