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最终版)
摘 要: 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就业构建更宽广的发展平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社会、从家庭到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把大学生如何就业、怎样实现就业作为重要任务抓。本文以马克思的失业观对造成当今大学生失业的原因进行了详尽阐述。如何解决逐年增加的过剩劳动力,妥善安排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失业观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面临的问题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此后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导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短期紧张与结构缺口。短期紧张是指从大学生供求数量上出现的一种5~8年的供求失衡现象,主要是大学生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在时间上的错位,短期紧张也可能因为结构缺口而长期化。结构缺口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缺口、政府政策与市场规律的缺口,以及就业期望与需求条件的缺口等。
(一)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大学生就业的行政限制依旧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日益苛刻、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欠缺,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等。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我国劳动力市场也一度出现疲软的状态,大批人才流失,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供需比例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为寻找优质工作而犯愁。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市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岗位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就业市场优胜劣汰
在大学生供给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力需求模式转变。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也不再是计划配置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围绕组织战略,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准则发布职位需求信息。由于高校毕业生一般具有一定高素质、但无实际经验,而用人单位却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优先。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很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除了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外,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五官、身高、性别均提出相应的要求,加大大学生求职的难度。因此,在此种市场机制下,“985”、“211”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选到自己理想的岗位,而大部分的毕业生则面临着市场机制最严酷的考验。
(三)就业期望与现实错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分布、地区、单位、收入等存在差距。[1]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偏高,而就业地区与就业单位相对集中。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极低。据调查,他们的就业地区分布状况大致为,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平均每年度占52.5%,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7.3%,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30.1%;如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1.0%,在地级市的占29.2%,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5.5%,在乡镇的占3.8%,在农村的为0.5%。[2]
按工作类型划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依然一枝独秀,占29.2%;其次是各类服务工作如保安、餐饮服务、销售服务、市场营销等,占20.2%;各类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部门经理等占13.3%;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占12.8%;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占8.8%。据2012年不完全统计,有70多万大学生学非所用,57万大学生未能找到工作,等到来年再就业。概括说来,大学生就业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
(四)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限制
我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的地方性需求抑制依旧存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依然有所谓的“留职”的指标限制,还有一些其他的人才引进的行政限制。大多数省市寄希望于提高本省的就业率,尽可能地降低其他地区大学生流动到本省的数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地区大学生跨省就业造成了政策上的限制。另外有的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没有归属感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因为户口问题而返乡发展的毕业生不计其数。
二、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纵观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难的问题,我们把它还原到马克思主义的失业学说上来分析。[3]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讲到,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揭示了生产资本的发展所造成的两种相互矛盾的人口变动趋势,深入论证这种人口过剩的相对性质。马克思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进行剥削的两种主要方法。一方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资本家力图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且力图雇佣更多工人来扩大剥削范围。而从雇佣更多工人的社会经济现象来看,则表现为劳动者就业的扩大。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又使资本家力图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与过去相比,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将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成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这就必然造成失业。“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同时,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始终是以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立论前提的。他说:“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正如马克思所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意味着用较少量的劳动就可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这正是技术进步的体现,由此会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减少,并且对员工的要求会较苛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被资本日趋重视和吸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必然趋势。这就对当今的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素质,把平日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个人的修养。
三、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就业政策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就业发展。[4]
(一)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5]
(二)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创业的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三)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离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一)就业形势严峻。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2001—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900万人左右,随着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加快、传统行业将继续产生大批失业人员,而新兴产业、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大学毕业生来自各个地方各个院校的不同专业,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文科类的学生在市场方面的需求明显没有那么抢手。此外,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也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从这几个方面看,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严峻。
(二)就业问题中矛盾突出。21世纪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数量巨大的大学生劳动力供给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不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与劳动者素质不够的矛盾。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流入社会,再加上上一年度滞留的毕业生,待就业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劳动力的需求,竞争日渐激烈,只招收几个岗位的部门通常都是过百甚至是过千的报名者。科技的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人才的需求已不如以往那么旺盛,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却需要一批理论基础扎实,有团队合作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科技技术型人才,大学生只有少数的部分符合这些高、精、尖的条件。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要得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首先要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在择业过程中,要对市场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估算,要了解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不能盲目地夸大个人能力,也不能悲观失望。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综述
目前在我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得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极具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加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感觉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其实,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与其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应该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一体化的发展,大学生受的教育大多是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只灌输书本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教育,不能满足新经济要求和新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目前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严重不平衡,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就我自己而言:
首先,我得清楚自己的位置,自己不是处在好学校就读,而且自己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所以我得向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发展,得自己努力拼搏,不能靠家长,更不能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
我对英语比较喜欢。虽然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学起来也觉得挺困难,不过相比其他的英语还是比较喜欢的,我现在在努力的考英语六级和教师资格证,以后想从事英语教育的行业。并且,在考教师资格证因为我的专业不是师范类的,只有拿到教师资格证才有当教师的资格。
我对以后的就业前景其实不是很乐观的,当老师也不是很容易能进好学校的,现在的师范生很多,我本身也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能力与水平还不是很好。所以在毕业后很可能不能马上从事教育的行业。
针对这一问题,我准备用考研来弥补这一缺失,初步我打算考教育学。因为教育学起码可以与以后的教师行业相匹配。
其实我觉得总而言之,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和中国的人口数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人口太多,大多优秀人才都集中于一线二线城市,众多人口集中在狭小地区,相对的流动性减小。目前就业,单位都比较喜欢拥有经验的人,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小公司,甚至在我假期打工时在商场里卖衣服都喜欢要有经验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是阻碍我们就业的很大的门槛。
有的时候我们也不是不积极就业,不是每个学生都是
靠“拼爹”来过生活,但是目前,没有经济实力,没有权势,想找一份自己很称心如意的好工作真的是很困难很困难。
三、大学毕业生工作难的原因
1、高校扩招,学生教育质量下降。
由于各高校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更不上其规模的发展,很多高校出现办学条件不足,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达不到标准,设备仪器、实习场地、宿舍、食堂等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没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程度就毕业,学的知识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2、大学生自甘堕落。
目前,中国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不懂感恩、喜放纵、爱慕虚荣、没有上进心,不求进取荒废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导致毕业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满足不了工作单位点的需要。
甚至出现了什么“女大学生就业遇门槛,婚介找出路,那感情换出路。”“两千多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职位”等荒诞的事件。实在是给我们大学生丢脸。
3、硕士博士以及“海归”的冲击。
“留洋在外”的海归派确实是众企业看中的对象,好名声、好外语、好眼界、新思维、新观点、新角度或许是
很多公司选择海归派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回到国内找工作就轻松多了。
4、拼社会就是“拼爹”。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极为严重,家庭社会关系越来越重要,大学毕业生近三层是靠父辈找关系找工作,所以“拼社会就是拼爹”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常常抱怨的一句话。
5、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多愿意集中到东南部发达地区、高新部门工作。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是大学毕业生所向往的地方。一线城市人才供过于求,二线三线城市无人问津。如果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有缓解的可能性。
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高校:
各高校应本着育人的原则,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招生比例,培养好学生。
2、大学生:
大学生自己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加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责任感、道德感。在大学期间,要充分利用好图书馆,高新教学设备等有利资源,有针对性的给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这样
才不会浪费大学的美好时代。
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转变就业观念,要肯吃苦,不爱慕虚荣,不依靠父母,到不太发达的城市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就业。
3、社会:
公平地对待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多给他们机会积攒经验和资历。降低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创造没有压力的就业环境,多提供些就业培训,是大学生能够积极的适应新的社会生活,为企业创造利益。
五、总结
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从其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目的;从国家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所以,大学和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尽早得以解决。相信通过大学生自己、高校、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努力,中国的大学生就业不会成为负担。
第三篇: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唐来清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日益凸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错综复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以解决共同努力应对。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家庭担心、社会关心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关乎千百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时的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将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局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只想到国有单位、事业单位而不愿到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甚至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和工作待遇看得过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臵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职业素质太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心理素质差,视野狭小,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人手吃紧,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长期空臵岗位。
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脱节,大学生就业常常遭遇“撞车”。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忽略了个人特长、兴趣,一味填报热门专业,希望能够较好地就业;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常常不顾本校的师资队伍,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以期增加招生人数。这是短期的功利行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利的。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软件技术、心理学等,刚刚“热门”二三年便出现了“乱招”、“滥招”现象,导致了资源过剩。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不仅让大学生在升学时严重“撞车”,也让他们在就业时再度“拥堵”。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目前全国高校基本实行了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但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一些城市也出现过大学生与下岗人员同场应聘,甚至去农民工劳务市场登记求职的事。现在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众多而就业岗位少,降低求职目标是理性的。然而,如果当一场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办的招聘会,参加者大部分大学生,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做的工作仍然有限。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探讨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用人
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非常看重大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自我培养。少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挑三拣四,患得患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玩得多,学得少,忧患意识不强;殊不知,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另外,和自身低下的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对待就业自我定位太高。他们不能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适时就业,出现自愿失业现象。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是大学生向往的城市,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他们没有看到二线城市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游离在大城市的角落。
2、高校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在专业设臵方面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办学模式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部分高校执迷于短期功利盲目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普遍的、较大幅度的调,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忽略了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际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严重脱节,造成了“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的局面。三是高校在专业设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一直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缺乏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倍增,更加倾向于人才的模块培养,忽略了个性培养,不能培养出特长明显的杰出人才。
3、社会原因。在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进行战略
性的调整,下岗工人数目庞大,社会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要。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在政府导向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但是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选择到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就意味着选择低收入,而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远不能弥补收入上的差距。
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第一,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国家为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基础上,国家还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证响应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有出路、有前途、得实惠、无后顾之忧,提高政策的施行效果。第二,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利用一些临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无法长久地为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唯有加快经济发展,减小不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实现基层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各界要切实落实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在全国形成有序、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各所高校应提高培养水平,打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一,高校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优势。第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第三,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校际、校地联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四,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高校要开设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有强大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提供有坚强后盾的创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3、大学生个人要奋发图强,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分配、听安排的心态,树立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第二,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达成目标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梦想。第三,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言可以蔽之,它是涉及到各个因素的“综合症”,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注释:
参考文献:
[1]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2]卢昌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2010(2).
[4]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改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摘要:现在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问题,“毕业等于失业”这句话确实是很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普遍的现象,我们应该思考这背后的问题,研究发现许多的原因都将问题的根本指向于毕业生自身。
关键字:专业技能、素质与能力
就业困难原因剖析
一.社会原因
1.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 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二 自身因素
1.基本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诚实守信等。基本工作能力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要标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基本工作能力较差,导致在职场上的发展后劲不足。
2专业技能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等。一些毕业生由于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3就业观念偏差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不利于就业的因素,只能由政府进行调控。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臵。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大学生应转变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来讲,提升就业能力需要之前学生应该看待择业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合理地调整择业心态从三方面进行努力:一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学会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合理地调整择业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明确就业定位,调整择业心态,培养自己抗挫折的能力,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二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地知识结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在课堂学习之余,应积极参加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科技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途径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三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当前用人单位价值取向,不仅仅只是看重大学生在日常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看重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心理人格等。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技能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无论怎样,大学生都应该明确的是,只有自己适应了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共同努力,才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