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
2.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掠夺土地 B.贩卖奴隶 C.商品输出 D.资本输出
4.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极其深刻的()。
A.生存挑战 B.生活考验 C.发展困难 D.生存危机
5.在欧美列强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对华贸易有逆差 B.中国禁烟使英商损失惨重
C.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中国没有完成了工业革命
6.《海国图志》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和御敌的方法,主张()。
A.进行“商战” B.“君民共主”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加强海防战略战术 7.19世纪4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规定列强各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清政府均宜“秉公议定则例”,逐步剥夺了中国的()。
A.关税制定权 B.关税自主权 C.海关行政权 D.海关自主权
8.在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太平军重创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并在浙江慈溪击毙其统领、美国人()。
A.法尔思德 B.华尔 C.马肯基 D.勒伯勒东
9.1885年3月,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中越边境镇南关,老将()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取得镇南关大捷。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冯子材 D.邓世昌
10.1895年6月至10月,台湾军民誓死保卫台湾,浴血奋战,抗击了日本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联合舰队,毙死毙伤日军()。
A.23000余人 B.28000余人 C.32000余人 D.35000余人
11.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12.列强和中国封建势力主要的压迫对象,也是主要的反抗力量是()
A.商人 B.手工业者 C.市民 D.农民
13.1851年,洪秀全率其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是其()。
A.建号 B.国名 C.国号 D.名号 14.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是在()。
A.1856年上半年 B.1856年下半年 C.1857年上半年 D.1857年下半年
15.太平天国颁布的最能体现其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革命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 B.《天朝田亩制度》 C.《原道醒世训》 D.《资政新篇》
16.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天京的时间是在()
A.1851年1月 B.1853年5月 C.1856年7月 D.1864年7月
17.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冯桂芬 D.林则徐
18.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的近代企业。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买办性质 D.商办性质
19. 列强在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首先是加强了对清政府的()。
A.政治控制 B.军事控制 C.经济控制 D.思想控制
20. 1903年至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
A.云南地区 B.新疆地区 C.西藏地区 D.东北地区
21. 20世纪头10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在一些运动中,(始成为主要角色。
A.农民阶级 B.商店员工和工矿工人 C.少数民族和会党 D.民族资产阶级)开22. 清政府为摆脱内外危机,宣布实行“新政”,下令从()起正始废除科举考试。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23.辛亥革命酝酿之际,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是()。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工人阶级
24.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反清革命组织“兴中会”是在()。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25.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平均地权
26.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湖北新军中决定联合行动举行武昌起义的两个革命团体是共进会和(A.华兴会 B.岳王会 C.光复会 D.文学社
27.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的利益和愿望。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
28.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
A.决定废除不平等条约 B.欲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外债
C.决定拒绝偿还外债 D.决定拒绝偿还赔款
29.从1919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30年,中国仍然是()。
A.殖民地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A.1916年11月 B.1917年11月 C.1918年11月 D.1919年11月
31.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
A.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B.美洲的战争策源地
C.非洲的战争策源地 D.澳洲的战争策源地
32.1942年元旦,由美、法、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A.《联合国家宣言》 B.《雅尔塔协定》 C.《波茨坦公告》 D.《大西洋宪章》
33.1945年5月7日、8日,德国代表先后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A.西方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B.美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C.英美盟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D.英军司令部和苏军司令部
34.北洋军阀以()作为政治上的主要靠山。
A.大资产阶级 B.退位的清皇帝 C.外国帝国主义 D.大地主
3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以1915年上海()的创办为标志。
A.《北斗》杂志 B.《青年》杂志 C.《新风》杂志 D.《新国民》
36. 鲁迅先生在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中,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成为时代的呼声。A.《药》 B.《伤逝》 C.《祝福》 D.《狂人日记》
37.中国的先进分子是经过(),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
A.仔细的研究、分析 B.反复的比较、推求
C.完整的学习、研究 D.全面的继承、发展
38.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39.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言论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斗争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D.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共产党
4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旧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42. 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
A.真正的统一 B.军队的统一 C.政令的统一 D.形式上的统一
43.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思想。A.农村包围城市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工农武装割据 D.游击战争
44.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著名起义是()。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B.赣南秋收起义 C.湘南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45.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A.《战争和战略问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反对本本主义》
46.中共领导革命武装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湘赣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47.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成立。
A.瑞金 B.兴国 C.遵义 D.延安
48.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上宣示了《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所谓(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A.“大陆政策” B.“世界政策” C.“对华政策” D.“亚洲政策”
49.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的战略,全面对中国发起战略进攻。A.“速战速决” B.“南北夹击” C.“由东而西” D.“打通大陆线”
50. 天皇向公众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A.1945年8月14日 B.1945年8月15日)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51.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的序幕。
A.中国反法西斯战争 B.远东反法西斯战争
C.亚洲反法西斯战争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2.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的口号。
A.联蒋抗日 B.逼蒋抗日 C.反蒋抗日 D.弃蒋抗日
53.全国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54.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是指()这段时间。
A.1935年华北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B.1935年华北事变到1940年百团大战
C.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
D.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0年百团大战
5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普遍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保存富农经济 C.减租减息 D.没收一切土地
56.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国共谈判协定》 C.《重庆谈判纪要》 D.《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57.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A.东北解放区 B.苏皖解放区 C.中原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58.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A.缓兵之计 B.屈服求和 C.划江而治 D.国共合作
59.有人说:“民盟被迫解散,是民盟史上的一大挫折,但也正是民盟转变的起点。”这里“转变”的根本涵义指的是()。
A.由公开斗争转入地下斗争 B.由合法斗争转入武装斗争
C.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对国共双方采取中立态度
60.标志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北平解放
C.1949年上海解放 D.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在中国封建社会,常常结合在一起压迫农民的三个社会阶层是()。
A.官僚 B.地主 C.商人 D.高利贷者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A.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出现财政危机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C.中国人的身心遭到前所未有的毒害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的主要形式是()。
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C.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勒索赔款,抢劫财物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同时吸纳西方政治、经济学说等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中 D.郑观应
5.19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是()。
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6.186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逆差,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攫取了中国海关管理权 B.中国出口大宗的丝茶在国外没有市场
C.外商操纵市场,压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 D.列强已开始向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7.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A.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 B.在中国增设银行
C.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 D.夺取矿权
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重赋税征收科派的主要原因是()A.行政庞大开支 B.巨额战争赔款 C.弥补财政亏空 D.填补地方亏空
9.1851年9月,洪秀全分封的诸王包括()
A.东王杨秀清 B.西王萧朝贵 C.北王韦昌辉 D.南王冯云山
10.下列对《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是()。
A.太平天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B.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反映了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11.洋务派办洋务,首先是为了购买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如奕奏折所言:()。
A.灭发捻为先 B.治俄次之 C.治英又次之 D.内要自强
12.维新派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即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A.政党制度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思想文化
13.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中国东北,()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进行了战争。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4. 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和保路运动等。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 D.收回利权运动
15.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涌现出一批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主要代表是()。A.鲁迅 B.邹容 C陈天华 D.章炳麟
16.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C.平均地权 D.创立民国
17.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都()。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18. 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和主要的轻工业。
A.金融 B.农业 C.林业 D.财政
19. 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金融垄断体系中心的“四行二局”是指()。
A.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 B.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
C.邮政储金汇业局 D.中央信托局
2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提出的建国方案有()。
A.***的军事独裁国家 B.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21.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A.地主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外国帝国主义 D.民族资产阶级 2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独立 B.富强 C.民主 D.科学
23.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和时代条件是()。
A.辛亥革命后的时局动荡、混乱 B.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C.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4.下列各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的有()。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C.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D.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25.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
A.两党的革命目标相同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D.中共三大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26.宁汉合流后,国民党不再是大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成为一个由代表(团所控制的政党。
A.民族资产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南北军阀集团 D.地主阶级
27.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三件大事是()。A.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B.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利益的反动集 C.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D.组织湘、赣两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
28.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A.土地革命 B.农村根据地建设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9.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几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它们是()。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C.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D.张国焘的“左”倾冒险主义
30.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的红军主力有()。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31.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宣示的《对华政策纲要》的侵略扩张主张是()。
A.惟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B.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C.征服行为诉诸武力 D.称霸亚洲进而称霸世界
32.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开始调整侵华政策,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方针。
A.军事打击为主 B.政治诱降为主 C.军事打击为辅 D.政治诱降为辅
3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是()。
A.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B.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
C.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D.处于一种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34.中国共产党提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坚持独立自主
35.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学风问题主要是指()。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36.1945年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A.和平B.民主 C.统一 D.团结
37.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
A.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 B.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
C.必须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则
38.下列运动或起义中,不在台湾发生的有()。
A.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B.“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C.二二八起义 D.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
39.在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等重大战役。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0.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除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外,还有()。
A.各人民团体的代表 B.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
C.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代表 D.特别邀请的代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A 15.B 16.D 17.C 18.B 19.A 20.C 21.D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B 29.D 30.C 31.A 32.A 33.A 34.C 35.B 36.D 37.B 38.C 39.C 40.D 41.B 42.D 43.B 44.A 45.C 46.B 47.A 48.A 49.A 50.B 51.D 52.C 53.A 54.C 55.C 56.A 57.C 58.A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二个或二个以上选项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BCD 2.BD 3.ABD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BC 9.ABCD 10.BCD 11.ABC 12.BD 13.CD14.ABCD 15.BCD 16.BCD 17.ABD18.AD19.ABCD 20.ABD 21.AB22.CD23.BCD24.ABCD 25.BCD 26.BD 27.ABC28.ABC29.ABC 30.ABD 31.ABCD32.BC33.ABCD34.ABC35.BCD36.ABD37.ABC38.ABD39.ABCD40.ABCD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完整版)
西南大学2015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至善网网络课习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答案
(目录链接Ctrl+左键,注意选项的顺序变化)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第二节西方列强入侵...................................................2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8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8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3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15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7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7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21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8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28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31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33 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35
第一节中国所出的时代和国际环境......................35
第二节“三座大山”的重压..................37
第三节两个中国之命运............................39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1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1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43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6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8
第一节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48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54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7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57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58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59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62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65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66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66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69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71
第四节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72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74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74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75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77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79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79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81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84
第九章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86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86
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90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92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94
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94
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98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100
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2
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03
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04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A.工业
B.手工业
C.小农经济
D.农业经济
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经济)。
A.封建经济
B.半殖民地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商品经济
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A.约在六七千年以前
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C.约在四五千年以前
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A.法家思想
B.大同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
5.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特点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A.家长制
B.君主立宪
C.封建宗法制
D.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6.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起文明社会要素,主要有(ABCD)。
A.城市
B.墓葬
C.家畜饲养
D.农业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7.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域主要是(ABCD)。
A.医药学
B.天文学
C.农学
D.数学
8.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包括(ABCD)。
A.清代“康雍乾盛世”
B.汉代“文景之治”
C.唐代“开元之治”
D.唐代“贞观之治”
第二节西方列强入侵
1.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英国)。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俄国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主权不完整
4.下列通商口岸中,哪些是在《天津条约》中被迫开放的(汉口)。
A.广州
B.天津
C.汉口
D.宁波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5.《马关条约》签订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这三个国家不包括(英国)。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俄国
6.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7.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望厦条约》)。
A.《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8.《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黑旗军的英勇抗击,其领导人为(刘永福)。
A.刘永福
B.吴彭年
C.杨泗洪
D.刘铭传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8月29日)。
A.1840年1月25日
B.1842年8月29日
C.1843年7月22日
D.1839年10月1日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主要指(ABCD)。
A.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博大精深
C.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灿烂辉煌
D.中国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11.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评价,正确的是(BCD)。
A.使帝国主义开始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来源是(ABC)。
A.农民
B.破产的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中小地主
13.鸦片战争后,中国新产生的阶级有(BD)。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工人阶级
14.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C)。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15.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ABC)。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16.下列条约中,属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是(ABCD)。
A.中法《黄埔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虎门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E.中英《北京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17.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ABCD)。
A.关税主权
B.领土主权
C.司法主权
D.领海主权
E.军事主权
18.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对)
19.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对)
20.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对)
21.中国资产阶级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对)
22.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23.中国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对)
2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对)
25.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错)
第三节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望厦条约》
2.《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香港岛)。
A.台湾
B.九龙
C.新界
D.香港岛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望厦条约》)。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瑷珲条约》
D.《望厦条约》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B.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D.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5.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A.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B.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C.英国的鸦片走私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7.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C.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D.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8.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9.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A.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B.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10.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A.民族资产阶级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11.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A.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B.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1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本家
C.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D.官僚买办资本家
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
A.必修课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任选课
C.公选课
D.必选课
14.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A.1912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B.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15.英国等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包括(ABCD)。
A.协定关税,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B.外国船舰可以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C.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享受领事裁判权
D.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16.从1840年到1919年,资本-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CD)。
A.《南京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7.下列哪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ABC)。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社会矛盾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中国统治阶级的变化
18.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AB)。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B.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C.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社会主义的中国
19.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是(CD)。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20.下列哪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动(ABC)。
A.出现民族资产阶级
B.出现买办势力
C.出现工人阶级
D.出现商人阶级
21.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哪几部分人转化而来的(ABCD)。
A.官僚
B.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主
C.地主
D.商人
2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是(ABCD)。
A.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帝国主义主义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
E.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
23.造成鸦片战争的责任在中国,中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才发动了对华战争。(错)
24.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
25.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化主要指中国丧失了部分主权。(错)
26.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主要指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错)
27.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晚于中国资产阶级。(错)
28.只有通过革命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对)
29.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对)
30.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错)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A.日本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2.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3.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马关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A.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5.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A.《瑗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北京政变)。
A.签订《辛丑条约》
B.签订《天津条约》
C.签订《北京条约》
D.北京政变
7.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租界是1845年设立的(上海英租界)。
A.汉口英租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汉口法租界
C.上海法租界
D.上海英租界
8.下列哪个条约规定,洋货只需在海关交纳2.5%的子口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1858年《天津条约》)。
A.1860年《北京条约》
B.1842年《南京条约》
C.1858年《天津条约》
D.1895年《马关条约》
9.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德国)。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0.所谓的“国中之国”是指(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
A.帝国主义在华的租界和租借地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C.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D.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1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仅在庄王府一处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民和贫民1700多人,时间是(1900年8月)。
A.1902年8月
B.1901年8月
C.1900年8月
D.1903年8月
12.近代史上,与香港有关的条约有哪些?(《南京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13.强迫清政府把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
A.《望厦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14.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
A.同治皇帝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慈禧太后
15.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A.传播西方文化
B.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C.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D.进行传教活动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俄国)。
A.俄国
B.日本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英国
D.德国
17.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什么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ABCD)。
A.政治控制
B.文化渗透
C.军事侵略
D.经济掠夺
1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BCE)。
A.《勘分西北界约记》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
E.《改订伊犁条约》
19.《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
A.福州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宁波
C.上海
D.广州
E.厦门
20.下列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不平等条约有(ABCD)。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21.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方式表现在(ABCD)。
A.实行倾销和资本输出
B.剥夺海关自主权
C.控制通商口岸
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22.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指(ABD)。
A.德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23.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手段主要有(ABD)。
A.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B.发动战争,屠杀人民
C.剥夺关税自主权
D.侵占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2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ABC)。
A.扶植收买代理人
B.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5.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AB)。
A.《望厦条约》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26.根据“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如果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那么,英国驻华领事必须依据中国法律作出有罪判决。(错)
27.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错)
://par28.割占我国九龙半岛南端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北京条约》。(对)29.1898年把我国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英国。(错)
30.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金登干。(错)
31.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字林西报》。(错)32.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人黑龙江中活活淹死。(对)
3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错)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A.军事技术的落后
B.经济力量的薄弱
C.社会制度的腐败
D.西方列强的强大
3.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三国干涉还辽)。
A.签订《马关条约》
B.签订《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D.三国干涉还辽
4.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中法战争)。
A.中日战争
B.中英战争
C.中俄战争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中法战争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A.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香港工人大罢工
D.台湾黑旗军斗争
6.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体现的近代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是(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
A.自强不惜建立新式军队
B.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
C.善于向西方学习
D.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7.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不
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A.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8.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美国)。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9.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维新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D)。
A.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
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
11.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BCD)。
A.法国侵犯广西
B.日本侵犯中国台湾
C.英国侵入西藏、云南
D.俄国入侵新疆
12.在反侵略斗争的过程中,哪部分人起了主力军的作用(CD)。
A.地主武装
B.清朝政府
C.人民群众
D.爱国官兵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爱国官兵有(ACD)。
A.海龄
B.冯子材
C.关天培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陈化成
14.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ABCD)。
A.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B.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C.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
15.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产生的阶级有(AB)。
A.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16.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有(AD)。
A.林永升
B.关天培
C.陈化成
D.邓世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E.刘铭传
17.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错)
18.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对)
19.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发展资本主义。(错)
20.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对)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A.林则徐
B.严复
C.康有为
D.魏源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A.义利团
B.洋务派
C.林则徐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海国图志》)。
A.《海国图志》
B.《瀛环志略》
C.《四洲志》
://D.《资政新篇》
4.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C.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林则徐)。
A.郑观应
B.马建忠
C.林则徐
D.魏源
6.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40至50年代)。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70至80年代
D.60至70年代
7.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中法战争)。
A.中法战争
B.中英战争
C.中日战争
D.中俄战争
8.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的是(严复)。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梁启超
D.严复
9.喊出了“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的是(孙中山)。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A.梁启超
B.孙中山
C.康有为
10.“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所赞美的“血战”是指(义和团运动)。
A.镇江保卫战
B.义和团运动
C.虎门销烟
D.镇南关战役
11.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主要原因有(AB)。
A.社会制度的腐败
B.经济技术的落后
C.中国人不善战
D.中国人军少
12.中华民族觉醒意识的口号是(AC)。
A.救亡图存://ar B.自强求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振兴中华
D.扶清灭洋
1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腐败。(对)
1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中国人开始普遍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错)
15.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错)
16.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错)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天京陷落)。
A.洪秀全逝世
B.天京陷落
C.北伐的失败
D.天京事变
2.《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平均地权
D.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因为:(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D.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4.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指挥思想不同)。
A.指挥思想不同
B.领导阶级不同
C.组成成分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
5.中外反动势力合作的政治基础是(维护各自利益)。
A.镇压太平天国
B.维护各自利益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维护清朝统治
D.建立总统衙门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7.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
8.《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村政权的基层管理组织是(两)。
A.伍
B.甲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两
D.保
9.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体现在(革命任务)。
A.指导思想
B.领导阶级
C.革命任务
D.斗争形式
10.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国内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A.辛亥革命
B.义和团农民运动
C.三元里人民的斗争
D.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11.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A.《天条书》
B.《原道救世歌》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1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把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社会发展方案是(《资政新篇》)。
A.《天朝田亩制度》
B.《校邠庐抗议》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资政新篇》
13.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主要依据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C.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D.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14.太平天国颁布的重要文献有(CD)。
A.《仁学》
B.《海国图志》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15.下列对太平天国评价正确的是(ABCE)。
A.提出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代表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E.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
16.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是(BCDE)。
A.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B.其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C.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D.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E.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17.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中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的阶级主要是(ACD)。
A.地主阶级洋务派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维新派
18.洪秀全据以指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的理论著作有(ABC)。
A.《原道醒世训》
B.《原道救世歌》
C.《原道觉世训》
D.《仁学》
19.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BD)。
A.冯云山被杀
B.石达开率部出走
C.陈玉成李秀成等年青将领被提拔
D.杨秀清韦昌辉被杀
2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ABCD)。
A.领导集团内部的不团结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B.对侵略者本质缺乏理性认识
C.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D.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
21.《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其内容包括(ABCDE)。
A.奖励科技发明
B.强调中央集权
C.禁止鸦片输入
D.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
E.提倡兴办学校
2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对)
23.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对)
24.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错)
25.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对)
26.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对)
27.《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土地方案在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得到了实施。(错)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28.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是由洪秀全(洪仁玕)提出的。(错)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A.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培养新式人才
C.镇压农民起义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A.林则徐
B.冯桂芬
C.魏源
D.李鸿章
3.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A.礼藩部
B.礼部
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机部
4.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A.认为富国强兵可以改变一切
B.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
C.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
5.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A.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B.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
C.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D.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
6.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A.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B.发展民族工商业
C.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
广告学本科段资料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7.1865年,李鸿章筹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A.天津机器局
B.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C.湖北枪炮厂
D.金陵机器局
8.洋务派创办的当时最大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学堂
9.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A.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C.口号是“自强”和“求富”
D.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修改版)(模版)
上篇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有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 答:(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答: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中篇综述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答:总的来讲,中国人民受到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后来又增加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形成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分的来说,(1)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2)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它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基本任务。(3)中国人民在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的同时,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3、(重要)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答:(1)三种方案是:
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重要)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
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3、(重要)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
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2.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3.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
民主化。4.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5.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
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 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 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及影响。
鸦片战争惊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 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是利 用外国先进军事装备技术武装自己,抵御外国侵略,是一种反侵略的思想;二是学习利用外国生产技术,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承认了西方长处,并主张学习西方。魏源在腐朽愚昧的封建统治条件下,对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启迪人们探索救国之路起了积极作用。
3、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 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 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农民阶级浊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 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战争带不危害. 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
4.太平天国的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
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 3.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予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深贡时,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4、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内容:(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 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做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 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 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哒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 国家。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3、武昌首义的简单过程是什么?
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 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在武昌发动起义。但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处处提防,起义延期。而后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约定以枪声为号于10月10日晚发动 起义。当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齐集。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 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最后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失败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够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下:
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第二、经济条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 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 新的社会力量。
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所以,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都使中国革命必然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 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更是企图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主义则使得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 要任务。
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 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4、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哪两部分?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如何?
中国资产阶级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国民党统治全国后,买办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他们掌握着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通过发行法币,内债,进行投机活动等一系列非法的活动,操纵全国的经济,进一步壮大官僚资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民族资产阶级是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 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但是它在政治上有很大的重要性。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现代工业,形成了民族市场,同时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为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为民主革命做出了贡献。
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的激烈较量,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这三种建国方案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 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起支配作用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以美国支持的蒋介石 集团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同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国际国内诸多条件的不允许,在两大对立阶级的激烈搏斗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很快归于破灭,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就构成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两种命运反复激 烈较量的结果,光明的新中国战胜黑暗的旧中国,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 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 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 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3、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 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4、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哪些积极的结果?并说明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 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
1925年5月,以五四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随着北伐 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哪三个“左”倾错误?这期间为什么会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主要原因)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内容?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物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 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 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 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 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而产生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总结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 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卢沟桥事变的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
内容: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
影响:(1)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开始全面侵华。(2)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 次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日军装备优良国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 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4、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有哪些?
1937年8月,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向中国提供大量的物资援助,并派遣空军来华作战。抗战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同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同时,美苏法等国也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等反法西斯战士来华,直接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世界意义上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 卷入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展开的一个决死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 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夺中国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 的中华文明遭到了惨重破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
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 的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 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什么叫第二条战线?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
3、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
两个务必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土地改革与人民的广泛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3)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4)学生运动高潮,人民民主运动发展
这些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已经陷入了全民包围中。
5、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 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2)第一,建立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6、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
民盟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 国民党或共产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时曾经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他感到极端的失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派出的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了“劫收”,大发国难财。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之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买过,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 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下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 家的主人.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 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2、“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3、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中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近1700美元,分别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 18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第二,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0多年来,在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赢得政治独立的基础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蓬勃发展。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为国内和平建设取得良好的外部条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纪 70年代,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改革的同时,推动对外开放形成了崭新的局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 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告诉中国人民,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现代化国防。50多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在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自行研制和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等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世纪,人民解放 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等人民武装力量,围绕“打得赢”和“不变质”两大课题,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 治军,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断地开拓前进。
(二)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的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要在一个的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什么叫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在中国有哪些表现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其表现形式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5、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 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先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 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 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乐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 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 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 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A、基本国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 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 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3)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 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4)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 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中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 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5)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薄一波同志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于毛,成于邓”。胡绳同志也曾经指出: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 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强大压力,从而发动并且坚持进行这种探索。所以毛泽东作为这种探索的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应当用最浓的笔墨记载在史册上。”
4、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A、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B、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C、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 路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的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D、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这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
E、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4)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5)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6)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 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1)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大党来说,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对于我们的改革大业来说,无论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作为经济体制等各方面体制的根本变革,都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创新。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实践创新,是实践与认识的辩 证关系在改革开放中的运用和体现。因此,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理论创新。在各方创新过程,理论创新是起带头作用的。(2)改革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回想我们走过的改革开放历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明确地提出了“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 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这里提出的任务,概括地说,是两项:一是坚持毛泽东思想,二是发展毛泽东思想。在邓小平的领导下,第一项任务,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问题决议为标志,圆满地完成了;第二项任务,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为标 志,也圆满地完成了。
(3)理论创新促多方面创新
我们这样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有了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才有了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4)创新应以实践为标准
在取得这一系列创新成果以后,我们党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而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创新任务。党的十五大在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同时,又提出了“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里提出的是两项新任务:一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二是发展邓小平理论。
十五大以来,我们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考验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主心骨;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始终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不断开拓前进。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
因此,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协调发展的历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原因:
第一,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去所取得的;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妥善处理国内外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中,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总结治党治国治军新经验,不断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取得的。
综合题
1、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 和地区,并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也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到1933年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重大变化。中国和世界各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进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它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变迁有着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地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 双刃剑。
21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
2、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 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 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总结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 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
(回答该题应分别叙述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等方面加以说明,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鼓吹“侵华有功”的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
3、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 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 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4、从中国人民自新求强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中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鸦片战争以来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我们国家先后经历了反帝国主义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系列的困难及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凭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这种力量就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要透过历史看到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充分体现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不当亡国奴”“誓死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精神感召着举国上下亿万民众,各阶级各党派万众一心,一致对外,显示着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团结合作精神: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土,回民支队让日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成立了救国联合会捐钱捐物,台湾同胞更是以65万烈士的鲜血换 来了台湾的光复。团结合作使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就拿抗日战争来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以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同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大捷;38年3月中国军队 在台儿庄摧毁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十两个师团„„这种精神指引我们走向更多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精深与时代精深融会,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 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注:答题思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并加以论述,联系实际展望未来)
5、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 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正确性:
(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 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 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 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 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 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3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综合题及答案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7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7(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P17(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P35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P35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P35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0(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0(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0(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四章 开天辟地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P109(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109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P109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124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