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5篇)

时间:2019-05-14 08: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2011-04-15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立足我市实际,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了省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符合青岛实际,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

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实施好《纲要》,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把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6日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篇 发展目标(9)

第一章 发展环境(9)

第一节 发展基础(9)

第二节 面临形势(12)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4)

第一节 指导思想(14)

第二节 发展目标(15)

第二篇 空间布局(18)

第三章 城市发展布局(18)

第一节 统筹发展中心城区(18)

第二节 壮大发展五市(21)

第三节 加快推进城镇化(22)

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25)

第一节 环湾高端集聚(25)

第二节 县域壮大升级(26)

第三节 多区带动发展(27)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篇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九章 生态建设布局(30)环胶州湾核心区(30)三大山地生态控制区(31)三大生态廊道(31)各类生态节点(32)战略任务(34)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34)着力扩大内需(34)强化自主创新(35)壮大民营经济(37)促进绿色发展(38)打造蓝色经济区(40)

全面推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40)优化蓝色经济发展布局(40)提升海洋科技水平(41)培育壮大海洋产业(4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42)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2)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4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8)改造提升制造业(5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54)提升完善城市功能(57)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57)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59)

第三节 构建便捷陆域交通网络(59)

第四节 建设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63)

第五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66)

第十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68)

第一节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68)

第二节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69)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0)

第四节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70)

第五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71)

第十一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73)

第一节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73)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74)

第三节 办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75)

第四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77)

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9)

第六节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80)

第七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81)

第十二章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83)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83)

第二节 推进公共安全建设(85)

第三节 促进民主法制建设(86)

第十三章 加快建设文化青岛(88)

第一节 塑造城市文明形象(88)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90)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91)

第四节 建设体育强市(93)

第十四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95)

第一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95)

第二节 深化国有经济改革(96)

第三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97)

第四节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98)

第五节 推进改革试点工作(99)

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100)

第一节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100)

第二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101)

第三节 加强区域合作交流(102)

第四篇 支撑保障(104)

第十六章 增强支撑保障能力(104)

第一节 人才支撑(104)

第二节 环境支撑(106)

第三节 水源支撑(108)

第四节 能源支撑(111)

第五节 土地支撑(112)

第六节 信息化支撑(113)

第十七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114)

第一节 完善衔接协调机制(114)

第二节 完善监督考核体系(114)

第三节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114)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目标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并实施了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成功举办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5666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

522亿元,年均增长1

36倍。现代9∶48

6亿元,是2005年的2服务业发展显著加快,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7∶464,服务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

48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7%。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超过改革开放以来至“十五”末27年投资总和。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七区统筹稳步实施,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董家口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全面展开,老城区企业搬迁和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拓展。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即将建成通车,城市地铁、铁路客运北站、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建设全面推进,青岛港跻身世界十大港口之列,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启动环湾流域治理工程,加强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和胶州湾生态湿地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1%以上。成功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权。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经济行业分布缩减到48个,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集体林权改革有序推进,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青岛保税港区和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营,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达232

46亿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财政对社会民生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奥帆基地、体育中心、大剧院、国医堂、妇女儿童医院、中国海洋大学东部校区等重大项目建成,教育、卫生、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建设持续加强,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平安青岛创建和“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提前高质量完成援川重建任务。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了4万户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98元和10550元,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

18倍。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惠及全市人民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结果;是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的结果。这五年,谱写了青岛发展的辉煌篇章,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青岛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青岛将经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新一轮浪潮的深刻洗礼,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内需增长空间广阔。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深刻变革。国家部署若干区域发展战略,长三角、珠三角、天津滨海、辽宁沿海等区域加快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开放竞争新格局。

从青岛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雄厚的本土优势,具备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的坚实基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建设,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举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为青岛全面展示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提供新的契机。我市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三网融合城市等试点,有利于通过制度创新集聚创新能量,激发发展活力。大桥、隧道、地铁、铁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和新国际机场建设,城市大框架全面展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持续动力。

同时,“十二五”时期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较大。人才和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进一步加快。二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压力较大。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县域经济不强,城市承载力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矛盾显现,公共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管理机制亟待创新。三是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压力较大。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任务十分繁重。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四是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长期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地位、实力还不相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我市市情,更加奋发有为地把全面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推向前进。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向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基本要求是:

——坚持率先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把提高开放水平作为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捷径,立足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和海洋科研优势,加强与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和欧美地区交流协作,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创新青岛、文化青岛、和谐青岛、开放青岛、宜居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5年争取达到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

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环湾型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协调发展,北部新城区初具规模。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800万标准箱。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青岛新机场开工建设。城市地铁顺利运营。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化、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国际性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

城乡统筹形成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五市城区、重点组团和重点中心镇规模显著扩大,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55%。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全市河流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90%,22条主要污染控制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常见鱼类生长要求,胶州湾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林木蓄积量达到1082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初步建成绿色生态城区。

社会事业进入新阶段。文化青岛建设成效显著,文化要素加快聚集和彰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地位明显提升。科技力量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张,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岁以上。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市区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基本解决,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供热、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安全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专栏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类

第二篇 空间布局

第三章 城市发展布局

立足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优化整合全市域国土空间资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形成各组团布局有机衔接、功能定位清晰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市人口规模950万,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第一节 统筹发展中心城区

突破影响七区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统筹融合。完善城市功能设计,合理布局公共资源,总体提升城市承载力和服务水平,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450万左右,成为全市行政、文化、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中心。适时推进即墨、胶州、胶南纳入中心城区,扩大中心城区规模,打造环湾型城市框架。

重点发展崂山、黄岛、城阳。以实现全域城镇化为目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临港产业、临空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建成区与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优化提升市南、市北、四方、李沧。提升金融、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功能,加快改善城市环境,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北部倾斜,完善北部服务功能。重视保护和利用好老街区和老建筑,加快特色街区建设。突出建筑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整体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

加快建设高新区。以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为核心,加快红岛组团建设,推进与城阳、胶州等周边区域统筹发展。高新区基本建成智能交通网、热冷电气水网、全光通讯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城市创新中心和科技商务中心,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初步建成经济高速增长、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发达的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

推进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市南国际航运服务区、市北小港湾、四方滨海新区、李沧交通商务区、城阳国际航空城、黄岛北部城区等环湾节点建设。谋划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片区建设,重点推进市北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四方城市新都心、李沧生态商住区、城阳中央休闲区、崂山科技城、黄岛国际生态智慧城建设,增强中心城区功能。以办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完善周边区域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带动北部城区发展。

“十二五”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区域示意图

第二节 壮大发展五市

立足全市域统筹发展,加快五市城区、重点组团和重点中心镇建设,通过便捷交通网实现与中心城区有机连接,成为推进城镇化、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

做大做强五市城区。以提升城市承载力为重点,协调推进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科学配置教育、医疗、文体、商业服务等综合性公共设施。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快速便捷的区域性交通枢纽。鼓励人口向五市城区集中,胶州、胶南、即墨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0万左右,平度、莱西城区人口规模达到45万左右,成为产业先进、人才集聚、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加快重点组团建设。对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好、人口集聚条件优的区域进行组团式开发,逐步承担起城市建设、人口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促进剩余劳动力本地居住就业。

——少海组团。依托胶州湾产业新区建设,统筹胶州少海新城和胶州湾产业新区发展,并逐步融入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景观住宅、度假旅游、城市商业、生态湿地带等功能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滨海新城。

——董家口组团。依托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统筹董家口港区、临港产业区发展,整合泊里等周边镇,通过发展港口物流、海洋科技、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带动胶南南部快速发展,打造现代化蓝色新港城。

——温泉组团。依托即墨东部会展、科研、旅游度假等大项目,发挥山、海、泉特色,统筹规划温泉镇、鳌山卫镇和周边区域,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山东半岛高端会议中心、商务会展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形成温泉新城。

——姜山组团。依托姜山轻工业功能区建设,统筹姜山镇和李权庄镇发展,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轻工制造业,带动人口集中,集聚形成姜山新城。

——新河组团。依托新河化学工业功能区和周边便捷交通网、蓝烟铁路灰埠站,统筹新河镇和灰埠镇发展,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商贸物流、农业机械等产业,成为区域物流、信息流中心,集聚形成新河新城。

推动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科学调整建制镇布局,积极稳妥进行规模调整。重点发展王台镇、泊里镇、李哥庄镇、铺集镇、田横镇、华山镇、灰埠镇、南村镇、姜山镇和南墅镇,努力建设成为产业比较发达、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小城市,成为连接大城市,辐射农村的重要节点,镇驻地人口规模5—10万。

第三节 加快推进城镇化

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五市城区、重点组团和重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走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统筹中心城区户口迁移,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放宽农民工在五市和城镇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十二五”城市发展布局示意图

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环湾高端集聚、县域壮大升级、多区带动发展的思路,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环湾重点布局高端产业,五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各类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带动周边区域集聚发展。

第一节 环湾高端集聚

环胶州湾区域,主要由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三大板块组成。转移升级传统制造业,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和崂山区,重点布局旅游、商贸、会展、金融、文化创意、科技与信息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包括高新区、城阳区、青岛出口加工区、胶州市东部,重点布局半导体显示照明、汽车机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集聚政策和资源优势,汇集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业。

西海岸经济新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和胶南、胶州部分区域,统筹产业规划,整合放大各功能区政策优势,重点布局汽车船舶、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家电电子产业,着力发展港口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优势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经济新区。

第二节 县域壮大升级

强化区域分工和协调机制,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加快五市新型工业化进程,高起点承接环湾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快核心项目与配套体系的引进建设,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平度,加强与潍坊、烟台等周边区域经济联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制造业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化工基地。提升电子家电、机械铸造、汽车配件等产业层次,壮大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精致农业观光旅游,整合大泽山、天柱山等旅游资源,形成生态健康和文化旅游新亮点。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莱西,发挥胶东半岛地理中心优势,打造胶东半岛重要的轻工业基地、陆路物流集散中心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湖滨城市。重点发展橡胶轮胎、纺织服装、家电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环保设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整合姜山湿地、大青山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

胶州,加强与高新区、黄岛区产业协调,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显示、机械装备、木器家具、纺织染整等产业。大力发展物流、商贸业,建设半岛最大的钢材、五金建材、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发挥中国秧歌节带动作用,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胶南,重点发展航运物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纺织机械、海洋生物、家电电子等产业,建设以董家口港产业区、临港经济开发区为平台的临港工业综合体。整合山、海、岛、湾等资源优势,建设以滨海公路沿线重要节点为平台的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即墨,沿滨海公路,以温泉镇、鳌山卫镇为核心,培育旅游度假、会展商务、海洋科研教育、软件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打造旅游休闲产业带;沿烟青一级路,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产业带;依托鳌山湾港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和船舶制造业,打造临港产业带。

第三节 多区带动发展

发挥各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优势,促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带动区域经济突破提升。

工业园区。以增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为重点,整合提升现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提高投资强度、土地集约利用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胶南董家口重化工业、平度新河生态化工、胶州洋河装备制造工业、莱西姜山轻工业、即墨龙泉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即墨女岛船舶工业等6个工业功能区和10个重点中心镇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壮大。

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现有集聚区功能,加快培育发展市南奥帆文化旅游、市南国际航运服务、李沧百果山园艺旅游、李沧交通商务、市北中央商务、浮山商贸、四方欢乐滨海城、崂山金融商务、城阳空港商务、红岛文化创意、高新区科技服务、唐岛湾总部经济、凤凰岛文化创意、温泉旅游会展、南泉物流、董家口物流、灵山湾旅游度假、莱西姜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平度茶山旅游度假、胶州湾国际物流、胶州西部商贸等集聚区。

“十二五”产业发展布局示意图

第五章 生态建设布局

围绕建设宜居城市,实施“十绿工程”,推进各类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以东部崂山、北部大泽山、南部大小珠山生态控制区为生态屏障,以沿海基干林带、沿河绿化带、沿路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海岛、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库涵养区、风景名胜区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全市域生态体系,构建“一核、三区、三廊、多点”的生态网架。

第一节 环胶州湾核心区

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现有各类绿地的保护和改造升级,建设好太平山中央公园、百果山世园会展区、浮山生态公园,形成一批主题突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文脉传承的综合性重点公园。推进李村河、大村河等9条河流滨河绿化建设。完善滨海大道、环湾大道、重庆路、黑龙江路等市区主要道路绿化。加强金家岭山、午山、北岭山、双山、虎山等20座山头绿地建设。丰富城区绿化色彩,积极推广墙体披绿、桥体挂绿、屋顶建绿、山坡植绿等立体绿化形式。加强居住区、庭院、单位绿地的综合整治,完善500米服务半径社区绿地建设。推进城市周边及主要道路两侧宜林荒山绿化和废弃采石坑、采矿区生态修复,加快主城周边区域生态隔离区建设。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

加强胶州湾保护。划定围海填地控制线、入湾河道控制线及生态间隔区,保护胶州湾自然生态岸线,确保环胶州湾自然岸线比例不降低。加强胶州湾生态湿地保护,以大沽河河口、洋河河口、墨水河河口及李沧滨海公园海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禽栖息地恢复,打造“城市绿肾”。综合整治入海河流,大幅削减入海污染负荷,改善胶州湾各河口附近水域质量,实施近海生态恢复工程,恢复和增殖海洋生物资源,尽快形成林水相拥、生物丰茂的生态湾区。

第二节 三大山地生态控制区

加强崂山、大泽山、大小珠山三大山地生态控制区保护建设。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旅游。编制三大山地生态建设空间规划,制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农林生产等综合配套措施,实施保护和治理工程,提高保护区的自然本色和生态功能,形成三大山地生态安全屏障。崂山争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加大大泽山、大小珠山山体自然植被保护力度,通过封山育林、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等方式提高植被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

第三节 三大生态廊道

推进沿海、沿河、沿路三大生态廊道建设。沿大陆海岸线加大植被绿化投入,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生态景观,新建、完善沿海基干林带6

6万亩。沿大沽河、胶莱河、吉利河、墨水河、白沙河、白马河等主要河流两侧,建设每侧不低于50米的防护林带。对全市辖区内的高速公路、铁路等主要干道两侧进行绿化和综合治理,新建、完善高标准通道林带1000公里;对国道、省道等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农田进行路、田、林综合治理,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0万亩,构建林茂粮丰的农田防护网络。

第四节 各类生态节点

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保护区建设,重点推进大公岛海洋岛屿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灵山岛自然保护区、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海青湾、灵山湾等湿地水鸟自然保护区。强化对产芝水库、尹府水库、棘洪滩水库、崂山水库、铁山水库、吉利河水库、陡崖子水库、山洲水库等重要水源地保护,加强库区涵养林建设。实施“绿山”工程,绿化荒山7万亩,实现消灭荒山的目标。建设一批森林生态景观和森林旅游胜地。加强青岛海滨、平度茶山、大泽山、琅琊台、鹤山、田横岛等风景区保护。加强胶州湾、大沽河、姜山湖、海青湾、新河滨海、淄阳水库、红石崖错水河等各类湿地保护,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强化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胶州艾山地质遗址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管理。

“十二五”生态建设布局示意图

第三篇 战略任务

第六章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

第一节 着力扩大内需

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并举,引导企业努力开辟国内市场,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引导扩大消费。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推广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社区商业,加快消费载体建设,创新消费模式,吸引外地居民来青消费。稳定汽车和住房合理消费,拓展信息、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性服务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完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用机械、家电等商品普及与升级,拓展农村消费空间。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0亿元。

开拓国内市场。建立拓展内销市场的政策支持体系,对外贸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中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给予支持。鼓励外贸企业在国内创建自有品牌。拓展外贸商品内销平台,为企业开辟国内市场提供窗口和展示基地。组织邀请境内大型采购商在青集中采购。加大银行、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内销的支持力度。

优化投资结构。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引导扩大民间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政府投资重点投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加强重点发展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

第二节 强化自主创新

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建设国家级独立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凝聚创新要素,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引导和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企业研发平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健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服务工作,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创新竞争、主导或参与技术标准制定、重大创新工程实施,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大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高技术研究发展等科技计划,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在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开展100项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加快培育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构建5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增加财政资金对研发投入,统筹科技资金使用,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工程。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新型质押贷款。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专栏2自主创新重点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青岛分院、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橡胶轮胎装备国际科技合作研发中心、海洋仪器装备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橡胶谷、市研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支撑服务平台、中科院中试基地、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智能交通、高速列车、新型显示、数字家电、行业基础软件、半导体照明、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等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型企业。扶持培育300家创新型企业,其中5-10家具备国际竞争力,90-95家具备国内竞争力,200家具备区域竞争力。

◆科技攻关。攻克数字终端设备、无线射频、家用设备网络融合、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轮胎成套装备、新能源特种汽车、高附加值船舶、自升式钻井船建造、半导体照明、30兆瓦以上风电设备制造等关键技术。

第三节 壮大民营经济

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创业环境,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和育成机制。做好民营企业出资人新一代的培养工作。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企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合资、上市等形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的民营企业。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畅通市场准入通道。落实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扶持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和微小型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强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共性关键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和市场开拓服务体系。降低创业门槛,为民营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提供便捷服务。

加大金融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再担保机制建设。鼓励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发债、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股票上市、金融租赁等多渠道融资。培育、规范民间投资中介组织,鼓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四节 促进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增长,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推进工业节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强钢铁、石化、玻璃、橡胶等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推广先进燃煤发电、冷热电联产联供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建筑节能,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扩大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竣工建筑全部达到节能建筑标准。推进交通节能,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天然气在专业运营车辆、船舶中的应用,构建低碳交通模式。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化体系,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青岛分中心、能源计量管理平台,提升能源计量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继续推进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打造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培育壮大一批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塑料、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重点静脉产业企业和汽车零部件、轮胎翻新等再制造企业,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燃煤高效发电、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等技术研发和引进,形成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规划建设高新区国家低碳经济实验区。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强化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和检测,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专栏3中德生态园

◆按照“生态优先、集约发展、智能低碳”的原则,中德两国政府在青岛合作建设中德生态园,吸引国际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产业和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集聚,建设生态产业和科研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智能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七章 打造蓝色经济区

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第一节 全面推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

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制,推行海上综合执法,加强海上执法、海洋维权能力建设。建立海岸带统筹利用决策机制,探索海岛可持续利用模式。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立统筹西海岸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管理体制。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在海洋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交通物流、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创设蓝色经济发展基金,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做出特色。

第二节 优化蓝色经济发展布局

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蓝色经济聚集带。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港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发、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多点支撑。

第三节 提升海洋科技水平

建立海洋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基础数据库、科考船等共享平台。建设国家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全国海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打造国家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青岛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国家海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加强近海应用技术创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突破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化工与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信息服务等一批海洋高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强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在海洋资源、环境和灾害预防等研究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保持领先地位。提高深海应用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打造面向深海科技研发、深海资源探查、深海装备研试的国家级平台。

第四节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

制定完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形成高素质的海洋产业体系。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水产苗种、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发展水平,建成现代渔业发展的示范区。壮大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现有支柱海洋产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与新能源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邮轮经济、蓝色金融、海洋科技教育及服务、海洋文化体育等涉海服务业。

第五节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海洋环境污染,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港口、航运污染防治,严格涉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推行渔业生态系统管理,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人工渔礁,恢复和增殖海洋生物资源。实施河口生态恢复工程,逐步恢复和重构海岸带生态环境。加强盐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推进海洋环境、海洋气象观测预报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青岛近海海洋气象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工程,建立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做好溢油、赤潮、浒苔、风暴潮、海啸、海冰等海洋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

第一节 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

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成为支柱产业,打造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服务业新增就业占全部新增就业70%以上。

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

金融业。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重点发展蓝色金融、绿色金融、高端金融、普惠金融和外向金融。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引进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扶持发展消费金融、金融租赁、财务公司、汽车金融、货币经纪等,适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设立和引进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投资基金,发展非上市公司股权场外交易。开展金融创新业务试点,建设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加强蓝色金融创新,发展涉外金融业务。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构建跨区域的金融服务网络,提升金融辐射功能。

物流业。围绕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发展口岸物流、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产业物流和以电子商务为支撑的城市配送物流。加快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推进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分拨中心高效结合。构建覆盖山东半岛、连接东北亚区域重点城市的物流信息网络,形成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物流体系。鼓励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支持本地企业跨区域整合。加快发展保税物流、第五航权、第四方物流等新业态。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建设市级研发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三网融合、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展面向农村的远程农业科技、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服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中介服务业。发展会计、法律、评估、认证、经纪等中介服务,培育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信用服务等新型服务,建设各类交易平台。建设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完善检验检测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形成符合国际惯例、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改善民生质量,引导和促进消费。

旅游业。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中心,推动我市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重点发展度假旅游、海上旅游、邮轮旅游、文化旅游、乡村和特色渔村旅游、会展节庆旅游、体育健身旅游、购物和餐饮旅游,构筑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散客中心、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导识、旅游公厕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推进中国游艇产业基地建设,开辟海上旅游航线。争取开展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加强旅游公共资源管理,坚持公共资源的公众性。理顺崂山风景区旅游经营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崂山旅游新格局。

商贸流通业。重点培育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培育发展特色市场群。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改造提升专业市场。丰富社区商业服务,发展零售、餐饮和现代生活服务类连锁门店,形成居民“8分钟消费圈”。瞄准国内外高端消费人群,引导发展区域特色奢侈品市场。

房地产业。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保障机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保持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开发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和科学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调控,建立规范的物业管理制度。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教育、婴幼儿看护和病患陪护,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和特色需求。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培育家庭服务市场,推动家庭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加强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推进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升级。

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型总部经济,推动金融、研发、航运、商务等领域高端要素集聚,培育投资决策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金融信贷中心、财务结算中心、营销分拨中心。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大力引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国内外大企业区域总部。

服务外包产业。巩固扩大日韩市场份额,拓展欧美市场,积极发展在岸外包。重点承接嵌入式软件、物流、海洋科技研发、动漫影视、呼叫中心等外包业务。大力引进知名外包企业,加快崂山东元软件园等服务外包项目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和广告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出版策划、文艺创作等行业,打造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附加值。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会展业。优化全市会展业发展布局,完善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展览和会议功能,加快建设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积极培育会展业市场主体,扶植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公司,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会议品牌、大型知名展览等会展品牌,做强海洋类展会。高水平举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把世园会主题园区及周边区域打造成绿色休闲城市的标志区。

做强服务业发展载体。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40%以上。推进总投资6000亿元的50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服务业领军企业,2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家跨国服务业企业地区性总部落户我市。加快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新培育30个省级以上服务名牌、45件省级以上著名商标。

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探索有利于新型业态发展的监管制度,调整税费和土地、电、水、气、热等要素价格政策。促进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统筹使用服务业各类财政资金,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在物流、旅游、商务等领域构筑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国家级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将服务业纳入全市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专栏4服务业发展重点

◆旅游业。推进国际啤酒城改造、港中旅海泉湾度假城、唐岛湾游艇会所、银海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李沧华侨城、胶南小珠山、平度大泽山旅游开发等项目。规划建设邮轮母港和高端邮轮停靠港。

◆金融业。建设崂山金融商务区、燕儿岛路国际金融港、高新区科技金融集聚区。争取青岛银行上市,组建青岛农村商业银行。◆物流业。推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城阳综合物流园、李沧城市物流配送基地、董家口物流园、即墨南泉物流园等重点园区建设。

◆商贸流通业。建设浮山商贸区、乾豪国际广场、崂山新商圈、李沧万达商业综合体、即墨奥特莱斯等。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双百市场”工程。

◆会展业。办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海洋博览会等展会。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四期等项目。

◆服务外包产业。推进中国国际(青岛)服务外包产业园、榉林山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完善海洋、地质、生物等领域科技信息共享体系。推动普加智能搜索引擎、世纪互联青岛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着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生产装备智能化、质量控制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开发应用,重点发展基于民生、蓝色经济和政务领域的物联网,扶持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生物产业。着力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研发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化学试剂和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示范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培育技术、克隆育种技术、高端优质海水养殖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病害防治技术。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在高值化及精细化海藻化工产品、海洋食品及保健品深度开发方面加快突破。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高速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提升动车组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突破系统集成设计、交流传动、网络信息控制等技术,重点发展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打造轨道客车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在导管架平台和深水钻井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漂浮筒式平台等装备研发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开发高端智能装备,推进智能机器人、数字化橡胶装备的研究和产业化。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轻型、中型直升机组装。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新型合成橡胶材料、环境友好型功能纤维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快突破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研发应用。大力开发新型海洋工程材料,推广海上桥梁和码头钢铁设施、输油管线等海洋钢结构涂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型环保技术装备,重点推进大气污染自动监测及治理系统、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及生物环保技术应用。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重点开发LED生产装备和节能型照明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在海水淡化、膜工业生产、海水脱硫等领域示范推广自主关键技术设备。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新能源产业。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研发制造大容量风电装备,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促进太阳能家用发电、光伏电池组件等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着力发展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生物质能沼气工程等关键设备。大力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研发以海上风力、潮汐、波浪、海流为重点的海洋能发电关键设备。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

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国内外大企业,引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机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强化推进措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促进研发服务、信息服务、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加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实施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

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加强土地、人才等政策扶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层次参与区域以及国际分工与合作。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开展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和区市考核,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专栏5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海信网络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新加坡亚星信息产业园、中航科技产业园、高新区阳光新媒体产业园、优通3G移动通讯基站天线等项目建设。

◆生物。建设崂山区生物产业园、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原生物制药产业园奥克生物干细胞产业化、明月海藻废渣生产基肥等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推进中石油海洋工程青岛海工基地、南车青岛四方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中船712所船舶电力推进、重型锻造操作机和工业机器人等项目。

◆新材料。建设新华锦石墨产业园,推进中远佐敦涂料、伊科思异戊橡胶新材料等项目。

◆节能环保。推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海诺水务膜产业化基地、奥旭科技环保工业园、燎原LED大功率功能性照明灯具、三泰膜工业等项目建设。

◆新能源。建设皇明太阳能产业园、崂山新能源产业园、即墨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推进胶州和莱西生物柴油、庄明核电及重型容器锻件制造、中科盛创大功率蒸发冷却风电设备等项目建设。

◆新能源汽车。推进海霸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上汽五菱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第三节改造提升制造业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向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转变,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集约化发展,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高端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升级路线,瞄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着力提升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船舶产业在集群化发展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并向产业链高端演进。

家电电子。以三网融合、4C融合、节能环保为方向,重点发展网络化数字家电、平板显示、数字视听、移动多媒体等产品,着力突破制约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提高核心零部件配套率,打造国内外领先的家电电子研发制造基地。

石化化工。坚持大型化、高端化、集约化、系列化,发展石油化工、高端橡胶轮胎、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五大行业,推进青岛炼化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工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橡胶轮胎产能6000万套,打造国内重要的综合化工基地。

汽车船舶。重点发展特种车、专用车、中重型卡车、轻型卡车、交叉型乘用车、电动客车、改装车和汽车关键零部件。推进上汽通用五菱新增20万辆产能提升工程。重点发展大型油轮、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高档游艇、液化天然气船、极地破冰科学考察船、江海直达多用途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完善船舶配套体系,加快船舶研发机构引进,打造现代化船舶制造基地。

集约发展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和生产方式,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产业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发展。

纺织服装。提高产品设计,完善营销网络,重点开发新型医疗卫生、环保过滤、建筑交通、汽车内饰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推进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面料产品,提高面辅料生产配套能力,培育中高档西装、女装、针织服装、衬衫等名牌产品,建成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总部基地。

食品饮料。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发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和啤酒饮料五大行业,巩固农产品加工出口优势地位。

机械钢铁。实施大项目投资拉动,大企业带动,通过资产重组、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高端产品竞争力,打造输配电设备、电线电缆、大型工程机械、能源发电设备、钢结构、高档钢材、数控专用机械产品基地。

促进制造业向园区聚集。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细化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对现有园区从招商政策、土地规划、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统筹优化,提高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完善园区开发投融资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加大定向招商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优势主导制造业的本地配套率,提高配套档次和水平。推进老城区化工、橡胶、冶金等大企业向工业功能区转移,加快实施海湾集团、青钢集团搬迁,全面完成110户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引导县域镇村企业向重点工业园区和重点中心镇产业园区集聚。

增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应用水平,培育10个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园区,两化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以价值链高端为发展方向,建设先进制造业持续升级的研发体系,引导大型工业企业从生产型制造转向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为特征的服务型制造。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品牌战略,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推进重点产业形成标准联盟,建设“标准城市”。促进工业设计发展。

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实现农业向生产、生活、生态等综合功能转型。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粮油、蔬菜、渔业、畜牧、果茶、苗木花卉六大产业和休闲农业,建设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水平的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落实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百万亩花生示范区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花生出口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优化蔬菜种植布局和结构,完成百万亩果茶示范区建设,建设北方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区和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调整渔业养殖结构,抓好优势主导品种,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远洋捕捞。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发展观光旅游、文化科普、体验参与、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

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小河道治理,建设一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抗旱水源工程,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灌溉质量,增强农业抗旱排涝能力,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

63。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统筹推动经济作物、园艺作物、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初加工的生产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提升渔业装备水平,加快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设,改造、扩容、升级传统渔港。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示范社和规范化建设,探索合作社功能拓展和联合机制。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向种田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全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30%以上。抓好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继续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强农富民工程。

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农业科研力量,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培育、引进、试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猪鸡牛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80%。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健全公益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力度,鼓励引入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营销方式,吸引周边区域农产品进场交易。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推进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场厂挂钩等新型流通模式。发展农业节会经济,办好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专栏6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

◆百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区建设。实现花生良种的全部更新换代,推进花生基地、加工企业和花生产品交易集散地建设。

◆百万亩优质果茶示范区建设。建立绿色高档果品和优质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果品品牌和崂山茶、胶南茶等茶叶品牌。

◆畜禽养殖“千场百区”工程。围绕生猪、奶牛、肉鸡、蛋鸡等传统产业和高档肉牛、肉兔、肉鸭等新兴产业,建设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搬迁改造100处标准化养殖小区。

◆九大渔业工程。推进池塘改造、生态养殖、渔港建设、资源养护、水产养殖种业优化、新兴产业推进、渔船更新改造、科技创新及新型渔民培训、平安渔业工程。

第九章 提升完善城市功能

着眼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国际地位,加快重大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化城市管理新体系。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

全面开发建设董家口港区,调整完善胶州湾港区功能,有序推进鳌山湾港区开发,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港口吞吐量达到4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800万标准箱。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董家口港区,新增港口通过能力9000万吨。加快建设港区基础设施、口岸查验监管设施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成董家口港区中石化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和青岛港集团大型矿石、鲁能通用码头工程等项目,争取国家批准董家口口岸对外开放。强化物流中转枢纽功能,建成以铁矿石为主的大型散杂货交易平台、以石油交割库为主的大型能源中心、以液化天然气为主导的现代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胶州湾港区功能,建成前湾港区航道扩建工程、集装箱码头四期等项目,前湾港建设成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大型国际化深水港区;高标准建设老港区国际客运旅游中心设施,建成符合现代国际邮轮城要求的核心功能区。积极推进鳌山湾港区开发建设前期工作。统筹规划陆岛交通建设。

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延伸青岛口岸服务功能,建立与沿黄流域各口岸间的全面合作机制,加强与腹地货主企业战略联盟。支持青岛港口企业联合船公司对内地无水港和周边支线港进行投资建设,开展集装箱中转业务。充分发挥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散作用,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强化口岸集疏运枢纽功能。加强与烟台、威海、日照等周边港口的战略合作,形成山东

5亿吨,集半岛港口群的综合竞争力。

提升口岸服务功能。积极引进大型航运企业,支持航运经纪、航运保险、航运融资、航运咨询等现代航运服务要素的聚集发展。建设青岛口岸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整合口岸信息资源,打造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进物流企业与电子口岸联网,建设口岸通关与物流信息“一站式”公共服务窗口。优化通关流程,提高口岸部门服务效率。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积极开辟国际航线,加快青岛新机场规划建设,全面提升青岛空港运营效率和国内外影响力,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7万吨。

建设青岛新机场。按照国际标准,全力推进青岛新机场建设,大力发展飞机维修改装、空港物流、航空培训、空港商务商业等航空产业,努力形成服务半岛、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的区域枢纽机场和特色高端产业集聚区,培育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功能,打造现代化国际航空城。

拓展国际航线。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重点培育和扶持基地航空公司落户,新增国际航线特别是直飞欧美航线。利用青岛空港区位优势和航线资源,大力发展面向日韩的中转航线,吸引内地城市客货来青集散。着力培育空运货源基地,在沿黄流域经济腹地城市设立“异地货站”,延伸空港物流产业链。引进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建设区域分拨中心。

第三节 构建便捷陆域交通网络

全面推进现代公路网络、环湾型城市快速路网、半岛城际铁路和疏港铁路建设,建成完善的陆域综合交通网。

完善现代路网体系。完成龙口—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县域间路网建设,加快省道209升级改造和西部南北大通道等工程,超前规划新机场周边公路交通体系,构建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干,其他公路为补充的市域公路网络体系。完成“四环两跨”的环湾路网,加快市区快速路、重要主次干道建设及未贯通道路打通,继续改造超期服役道路,构建中心城区南北顺畅、东西贯通的一体化快速路路网骨架。完成世界园艺博览会、铁路北客站周边道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道路建设。地铁一期建成通车,地铁二期完成轨道铺设,地铁三期力争开工建设,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和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实现地铁、铁路、公路、机场等重要节点的有机衔接,争取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对接。积极谋划胶州湾第二条海底隧道建设。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统筹交通一体化管理,结合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开通和地铁建设,延伸和优化公交线网,实现中心城区公交全覆盖和与近郊重点中心镇的有机衔接。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规划建设汽车加气站、充电站,提高新能源使用比重。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力度,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公共停车场,挖掘各类停车资源,努力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快推进重要路段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提升铁路运输枢纽地位。建成铁路客运北站、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争取建设青岛—平度—莱州铁路,推进半岛城际公交化。建成青连铁路,完成胶新铁路电气化工程复线改造,密切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联系。加快董家口疏港铁路建设,积极做好青岛至太原高速铁路济青段前期工作,密切与沿黄流域联系。根据鳌山湾建设需求,推进鳌山湾疏港铁路建设。

专栏7现代路网重点工程

◆“四环两跨”环湾路网。“四环”,即双积路、国道204、正阳路及延伸线、胶州湾高速公路;“两跨”,即青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完成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环湾大道、双积公路、滨河路续建工程和正阳路改造、江山路快速路、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二期等工程。

◆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完成重庆路快速路、杭鞍快速路二期、东西快速路三期、新疆路高架快速路、前湾港疏港高架二期等工程。

◆城区主次干路网。完成福州路、金水路、温州路、南京路、太原路等主干路拓宽改造,逐步实施瑞昌路、长沙路、安顺路、周口路、唐山路等打通工程。

◆重点区域路网。完善铁路客运北站站前路网体系,完成世园大道、九水东路等世界园艺博览会周边道路工程。“十二五”中心城区路网规划示意图

市区轨道交通线路示意图第四节建设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高起点、可持续、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大市政公用”综合保障格局,完善防灾减灾保障设施,建成功能完善、国内领先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实施近郊水库向市区调水工程,新建、扩建、改造输水管道和供水厂。整合完善现有供水厂及输配水设施,建立市区统一的供水调配、运行管理体系和水质实时监测系统,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供水普及率保持100%。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新建、扩建、升级改造污水厂,入胶州湾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其他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积极推进再生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快低标排水设施改造。

构筑集约联网的供热、供气设施体系。积极发展区域三联供,扩大清洁能源利用,加快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构筑以热电联产为主体、区域锅炉房为辅助、洁净能源为补充、供热管网“环网”、“联网”运行的城市供热体系,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快供热企业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建设环胶州湾及至五市天然气高压管网,实现天然气统一接收、统一分销,构建以管道天然气为主,瓶装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城市燃气体系。建设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推进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灰口铸铁管改造,保障管网稳定运行。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0%。

提高环卫设施水平。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建成餐厨垃圾专门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处理。加快市区垃圾转运站建设和升级改造。建设以焚烧、生化处理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加快环卫车辆更新,增加道路清扫和洒水车辆。积极推进公厕建设,提高公厕设施标准,创建整洁、卫生、文明的城市生活环境。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环卫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保障设施体系。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的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台风、海啸等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加快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大沽河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白马河等重点中小河流,实施54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加固重点海堤。稳步推进防震设施和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与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城市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及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开展逃生知识培训和演练。超前研究核辐射安全保障应急措施。统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防空设施建设。完善邮政通信设施。专栏8市政公用设施重点工程

◆供排水设施。实施红石崖水厂、青岛北部水厂建设和江家庄水厂扩建工程,完善李沧区东部、四方区东部、浮山新区、崂山区北部等区域输配水设施。加大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续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实施李村河上游、王哥庄、高新区污水厂和城阳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扩建沙子口、楼山河、龙泉河、泥布湾、镰湾河污水厂,实施污泥焚烧工程,推进排水管网建设。

◆供热、供气设施。实施东亿供热中心、水清沟热电厂、后海热电厂、铁路红宇供热站扩建和李沧东热电厂续建工程,徐家东山供热站等热源建设及配套管网工程,推进调峰锅炉房建设及蒸汽管网改造、供热分户计量等工程。建设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等供气工程。

◆环卫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收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收集站工程,完成太原路垃圾中转站迁建和崂山垃圾中转站工程,新建、改建社区小型垃圾转运站。推进小涧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焚烧发电二期工程建设。实施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城肥处理厂迁建工程。

◆防灾减灾设施。实施大沽河、白马河、郊区路域河道等防洪设施工程,近海海洋气象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工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等气象工程,推进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地震基础设施、震害防御系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系统等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十二五”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布局示意图

第五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市管理的法制化、人性化和属地化,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社会化城市管理新体系。

构建新型城市管理格局。强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增强城市管理的整体协同性、区域统筹性、城乡一体性。强化属地管理,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快向镇(街)、社区延伸,加强建制镇城市管理机构建设,全市城市社区管理专业维护作业队伍覆盖率达到100%。明确城市管理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责任主体,理顺管理事权。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

健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建立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大力推进城管标准化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倡导文明执法,实现由“突击整改、专项整治”向“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转变。加强执法装备的配备和更新。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行。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编制,保持和延续城市历史风貌,合理确定建筑形式、高度、色调和风格,规划好天际线,控制好绿线、紫线。加强违法建筑、门头广告、灯光亮化、占路经营等规范管理。加强市区铁路两侧和环湾大道、大桥接线两侧环境整治。着力缓解交通拥堵,规划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强城市交通的高峰调流、科学疏导。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鼓励单位开行班车。提高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维护率。增强掘路施工计划性,规范现场管理。规范地名、路名管理。

第十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破城乡壁垒,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节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

推进镇村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将镇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控制与引导。进一步完善重点镇布局规划,编制完成新城和重点中心镇规划,明确各镇的规模结构和功能定位。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合理规划村庄住宅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统筹城乡土地管理使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做到先保后征。认真落实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用地在范围内异地使用。

第二节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承接市区产业转移,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壮大优化县域产业。引导大项目和老城区搬迁企业向县域工业园区集聚,配套引进发展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平度、莱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培育即墨通济纺织服装、胶南隐珠手推车、胶南王台纺织机械、胶州钢结构、莱西姜山橡胶轮胎和新材料、平度新河化工等特色产业基地,向百亿元规模升级。完善县域服务业体系,发展与新型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工业园区相配套的物流、中介、科技、信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加大县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发展生态、健身、民俗文化和农家乐、渔家乐等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同步推进村庄改造、农民住房景观化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创建旅游特色村和旅游强镇。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

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增加涉农信贷投放,促进县域内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增设县域分支机构,积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探索建立服务三农的融资担保体系。拓展农村抵押担保范围,积极开展林权、海域使用权、设施农业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建设农村信用工程,提高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联网对接、共建共享,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加强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农村公路质量,落实和加强县乡道路及村村通道路的监管维护措施,推进胶南东西大通道等干线农村公路和重点工业功能区周边公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的配套协调,提升农村公路网化水平。实现平度、胶州、莱西与潍坊、烟台等周边地区连接公路的标准统一。加快公交服务向郊区延伸覆盖,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形成城乡公交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城乡客运网络。

加快镇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水源地和水厂建设,加快镇村供水老管网改造,推进镇村集中连片供水,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占农村居住人口的95%以上。开展水质定期检测,提高供水质量标准,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镇村基本实现电气化。大力发展镇村管道天然气,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规范发展农村大中型沼气设施。推动宽带互联网络向农村延伸,建设统一的村级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第四节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五化”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因地制宜推进镇建成区(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重点中心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将村镇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公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点等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进环卫设施和回收利用站点建设与管理。逐步将城区环卫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地区,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厕所改造,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技术。加强农药化肥污染控制,防止禁用农资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引进、试验和推广精准施药技术、新型施药器械和以生物制剂为主的新型农药品种,扩大生物肥料、生物农药覆盖面。

第五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均衡县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涉农专业建设。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增加农村公办幼儿园,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统筹建立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促进农科教结合,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建设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转变镇卫生院服务职能,从以基本医疗为主转向健康管理为主,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转变,逐步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筹资水平,健全农村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合理确定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加快实施农民经济适用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村庄集中改造三大工程。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全面梳理宅基地使用权属,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改善农村社会福利设施条件。统筹城乡优抚安置政策,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公益慈善事业。

第十一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第一节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年新增城乡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着力扩大就业规模。通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发展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灵活就业,扶持自谋职业、自雇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和培训模式。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就业信息全市统一联网,为劳动者实行免费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和调控制度。

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以创业富民为目标,落实完善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支持科技创业、青年创业、二次创业、妇女创业、残疾人创业,打造“无障碍创业绿色通道”,年扶持创业1万人,创建最具创业创新发展活力城市。做好创业项目归集、推介展示和指导服务,加强创业辅导培训。扶持创业科技孵化器、专业创业园区、大学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加强创业司法援助和维权。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推进企事业单位见习基地建设,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实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订单式培训,鼓励支持农民工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行动,鼓励企业接纳就业困难人员,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以上。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持续增长,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分配。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补贴方式,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转移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增加财产性收入。

第三节 办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0%,高水平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形成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幼儿园办园体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提高义务教育公平满意度。扩大义务教育段免费项目。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高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七区90%、五市60%以上的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高中教育形成特色、优质、多元的发展格局。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推进青岛职教园区和实训基地建设。统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适度扩大三二连读和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计划。支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二期和青岛技术博物馆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鼓励驻青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为重点,选择若干学科专业推进市校共建。支持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建设,完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管办评分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扩大教育开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四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每万人口拥有医疗床位50张、执业医师30人、注册护士40人,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标准,扩大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开设12320热线,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2岁以上。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龙头、特色专科骨干医院为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953”工程“953”工程:提升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等9所三级医院能力,升级改造城阳、平度等5所区市医院,搬迁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等3所医院。,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7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着重提升五市医疗水平和规模,形成半小时医院服务圈。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形成基层“一刻钟健康服务圈”。推进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加强高端人才和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优秀人才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市区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市级统筹。逐步减轻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大幅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逐步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健全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完善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评价体系,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完善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物报销目录,逐步提高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1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达到85%以上,60周岁及以上人员全部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扩大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和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稳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基金管办分离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

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做好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鼓励支持慈善捐助、志愿服务、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专项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建立低保对象中80岁以上老年人、重病患者等特困家庭的特殊生活补助制度。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推广免费海葬等绿色殡葬。发挥红十字会、福彩公益金作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理转换。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探索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推进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第六节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低收入低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线标准以下,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864元(按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改善中低收入中低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线

15倍以下,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财政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投入。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坚持和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市区住宅建设用地原则上均应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严格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单位的资格准入,优化户型布局设计,提升住房综合品质和配套水平。

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通过筹建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旧城区、城中村改造等方式,解决市区5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限价商品住房,改善约5万户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和解决新就业职工、引进人才和在我市有稳定职业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住房。

加快推进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采取就近整合、项目捆绑的方式集中连片统筹规划建设,优先改造规模大、条件差、群众要求迫切的地块,逐步改造零星分散的地块,到2015年全面完成建成区城中村改造任务。继续加强旧住宅区和老楼院功能完善和环境整治。

第七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少生快富”工程、特别扶助制度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千方百计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45‰,全市户籍总人口控制在830万以内。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力度,做好优生咨询、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营造关爱老年人的社会环境。完善覆盖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精神关爱体系,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推进老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级老年友好型城市。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发展面向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每个社区设立老年人照料中心,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发展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加强各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拓展社区老年服务功能。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老年人优待标准。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妇女平等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孤残流浪儿童救助等问题。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就业工作。推进无障碍建设。专栏9社会民生重点工程

◆教育事业。推进市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校舍安全工程,加快青岛二中分校、青岛实验中学建设。完成综合性职业教育园区、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30个综合性、开放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产学研基地、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程教育中心建设。选址建设青岛盲校。

◆卫生事业。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市公共卫生中心迁建、市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公共卫生体系标准化、卫生信息网络等工程建设。

◆民政事业。实施市殡仪馆搬迁,改扩建市社会福利院、市优抚医院和市儿童福利院,推进市救灾物资仓储中心和民政信息化工程建设。

◆人口计生。建设市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教育基地。建立完善市全员人口信息综合数据库、人口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和数字移动智能平台。

◆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建立完善青岛市老年人口信息库,建设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市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心和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第十二章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公共安全和民主法制建设,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全、更有尊严。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加大社会矛盾调解力度,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协同作用,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完善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制度,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统筹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加强网络和舆情引导,构建和谐虚拟社会。加强流动人口和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

建立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制度,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的作用,高度重视和主动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和重要决策事项的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居民依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的作用,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坚持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按照多村一社区、中心村建社区服务中心的思路,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促进市场主体有序竞争。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设立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加强社会组织监督,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逐步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范围。

第二节 推进公共安全建设

坚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体制和应急体系。依法强化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全覆盖、无缝隙、常态化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努力建成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加强药品的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完成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改造。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监管。建立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等安全整治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严格追究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20%。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应急”工作格局,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加大应急装备投入和宣教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危机防范自救意识和应急综合救援能力。加强粮食等应急储备,建立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加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分步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网络,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建设,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安全度和公众安全感。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强化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综治维稳中心等基层建设。健全社会稳定和执法办案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防恐反恐建设和反邪教斗争。

第三节 促进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重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党管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建设。

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地方立法前、立法后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新和完善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机制,依法解决行政纠纷,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行阳光执法,加强法律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严厉查办各类腐败案件。深入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建立思想、制度、科技相结合的防控机制。

专栏10平安青岛重点工程

◆公安基础设施。适时启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警官培训中心、出入境管理局办公楼迁建和特警支队办公营房扩建。加强平安青岛信息网络系统和平台建设,建立完善道路交通智能化系统和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

◆司法建设。推进青岛监狱、北墅监狱扩容建设。

◆应急体系。推进应急宣教培训基地建设和应急指挥平台后续建设。

◆质量技术监督。建立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和能源计量体系,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

第十三章 加快建设文化青岛

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统筹文化发展布局,坚持文化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第一节 塑造城市文明形象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建立城市价值体系。巩固和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激发全体市民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以“文明赢得尊重”为主题,实施以“弘扬仁爱之心、树立诚信之心、倡导孝敬之心、增强责任之心”为主要内容的“四心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组织《青岛市市民文明公约》和《青岛市市民“八要八不要”行为规范》宣传实践活动。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开展志愿服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坚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日常测评和结果定期公布,大力推进文明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清洁、窗口服务达标、交通秩序畅通、社会文化环境净化“五大行动”。深入实施“育农、乐农、靓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一”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一”工程:在农村建设一条文明示范街、一个宣传栏、一支宣传队、一个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公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提高城市文化品质。组织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瞄准国际水平,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帆船周、中国国际海洋节、中国秧歌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赛事,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的筹备工作。加大对青岛交响乐团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引进国内外优秀文艺作品和高品位艺术表演,争创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积极挖掘文物资源,加强历史遗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研究,传承和弘扬胶州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公共档案馆和数字档案共享平台建设,实施社会记忆工程,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加强史志等地情研究和成果利用。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重点建设市文化中心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区(市)文化中心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配套,新建扩建一批专业演出场所,完善老年人和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全市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美术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城市中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形成城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推广政府购买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落实“益民书屋3+2”工程“益民书屋3+2工程”:面向农村农民的农家书屋建设、面向城市居民的“社区书屋”建设、面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新市民书屋”建设和适用图书出版、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21世纪农村要实现一月一村放映一场电影。等文化惠民政策,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推进和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业发展。加强报刊品牌建设,提高青岛新闻网、青岛传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实力和舆论影响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广播电视频道(频率)专业化、精品化发展,建设青岛网络电视台及高清频道。加强城镇影院建设。完善大型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便民书店布局,积极开发数字出版业务,提高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综合传播能力。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与历史、经济、海洋、科技、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第二篇: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立足我市实际,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了省委九届十一次全委会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符合青岛实际,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

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组织实施好《纲要》,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把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6日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篇 发展目标(9)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篇 第三章 第一节 发展环境(9)发展基础(9)面临形势(12)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4)发展目标(15)空间布局(18)

城市发展布局(18)

统筹发展中心城区(18)

第一节 指导思想(14)

第二节 壮大发展五市(21)

第三节 加快推进城镇化(22)

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25)

第一节 环湾高端集聚(25)

第二节 县域壮大升级(26)

第三节 多区带动发展(27)

第五章 生态建设布局(30)

第一节 环胶州湾核心区(30)

第二节 三大山地生态控制区(31)

第三节 三大生态廊道(31)

第四节 各类生态节点(32)

第三篇 战略任务(34)

第六章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34)

第一节 着力扩大内需(34)

第二节 强化自主创新(35)

第三节 壮大民营经济(37)

第四节 促进绿色发展(38)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打造蓝色经济区(40)

全面推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40)优化蓝色经济发展布局(40)提升海洋科技水平(41)

第四节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41)

第五节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42)

第八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2)

第一节 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43)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8)

第三节 改造提升制造业(52)

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54)

第九章 提升完善城市功能(57)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57)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59)

第三节 构建便捷陆域交通网络(59)

第四节 建设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63)

第五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66)

第十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68)

第一节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68)

第二节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69)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0)第四节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70)第五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71)

第十一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73)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74)

办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75)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77)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9)

第一节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73)

第六节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80)

第七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81)

第十二章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83)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83)

第二节 推进公共安全建设(85)

第三节 促进民主法制建设(86)

第十三章 加快建设文化青岛(88)

第一节 塑造城市文明形象(88)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90)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91)

第四节 建设体育强市(93)

第十四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95)

第一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95)

第二节 深化国有经济改革(96)

第三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97)

第四节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98)

第五节 推进改革试点工作(99)

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100)第一节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100)第二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101)第三节 加强区域合作交流(102)

第四篇 支撑保障(104)

第十六章 增强支撑保障能力(104)

第一节 人才支撑(104)

第二节 环境支撑(106)

第三节 水源支撑(108)

第四节 能源支撑(111)

第五节 土地支撑(112)

第六节 信息化支撑(113)

第十七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114)

第一节 完善衔接协调机制(114)

第二节 完善监督考核体系(114)

第三节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114)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目标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并实施了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成功举办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56662亿元,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26亿元,是2005年的26倍。现代服务业发展显著加快,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49∶487∶464,服务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7%。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超过改革开放以来至“十五”末27年投资总和。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七区统筹稳步实施,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董家口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全面展开,老城区企业搬迁和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发展空间得到优化拓展。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即将建成通车,城市地铁、铁路客运北站、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建设全面推进,青岛港跻身世界十大港口之列,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启动环湾流域治理工程,加强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和胶州湾生态湿地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1%以上。成功获得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权。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有经济行业分布缩减到48个,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集体林权改革有序推进,各类要素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青岛保税港区和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营,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达23246亿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财政对社会民生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奥帆基地、体育中心、大剧院、国医堂、妇女儿童医院、中国海洋大学东部校区等重大项目建成,教育、卫生、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建设持续加强,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平安青岛创建和“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提前高质量完成援川重建任务。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了4万户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98元和10550元,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18倍。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惠及全市人民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结果;是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动力的结果。这五年,谱写了青岛发展的辉煌篇章,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青岛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

第二节 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青岛将经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新一轮浪潮的深刻洗礼,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内需增长空间广阔。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深刻变革。国家部署若干区域发展战略,长三角、珠三角、天津滨海、辽宁沿海等区域加快发展,在全国范围形成开放竞争新格局。

从青岛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雄厚的本土优势,具备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的坚实基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发挥海洋科研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建设,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举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为青岛全面展示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国际知名度提供新的契机。我市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三网融合城市等试点,有利于通过制度创新集聚创新能量,激发发展活力。大桥、隧道、地铁、铁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和新国际机场建设,城市大框架全面展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持续动力。

同时,“十二五”时期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较大。人才和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进一步加快。二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压力较大。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县域经济不强,城市承载力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矛盾显现,公共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管理机制亟待创新。三是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压力较大。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任务十分繁重。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四是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长期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地位、实力还不相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我市市情,更加奋发有为地把全面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推向前进。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向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基本要求是:

——坚持率先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把提高开放水平作为抢占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捷径,立足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和海洋科研优势,加强与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和欧美地区交流协作,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创新青岛、文化青岛、和谐青岛、开放青岛、宜居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015年争取达到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

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环湾型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完善,中心城区协调发展,北部新城区初具规模。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800万标准箱。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青岛新机场开工建设。城市地铁顺利运营。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化、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国际性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

城乡统筹形成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五市城区、重点组团和重点中心镇规模显著扩大,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55%。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全市河流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90%,22条主要污染控制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常见鱼类生长要求,胶州湾整体水质达到良好水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林木蓄积量达到1082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初步建成绿色生态城区。

社会事业进入新阶段。文化青岛建设成效显著,文化要素加快聚集和彰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地位明显提升。科技力量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张,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岁以上。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市区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基本解决,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得到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供热、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安全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专栏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类

第二篇 空间布局

第三章 城市发展布局

立足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优化整合全市域国土空间资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形成各组团布局有机衔接、功能定位清晰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市人口规模950万,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

第一节 统筹发展中心城区

突破影响七区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统筹融合。完善城市功能设计,合理布局公共资源,总体提升城市承载力和服务水平,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450万左右,成为全市行政、文化、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中心。适时推进即墨、胶州、胶南纳入中心城区,扩大中心城区规模,打造环湾型城市框架。

重点发展崂山、黄岛、城阳。以实现全域城镇化为目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临港产业、临空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建成区与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

优化提升市南、市北、四方、李沧。提升金融、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功能,加快改善城市环境,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北部倾斜,完善北部服务功能。重视保护和利用好老街区和老建筑,加快特色街区建设。突出建筑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整体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

加快建设高新区。以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为核心,加快红岛组团建设,推进与城阳、胶州等周边区域统筹发展。高新区基本建成智能交通网、热冷电气水网、全光通讯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城市创新中心和科技商务中心,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初步建成经济高速增长、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发达的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

推进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市南国际航运服务区、市北小港湾、四方滨海新区、李沧交通商务区、城阳国际航空城、黄岛北部城区等环湾节点建设。谋划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片区建设,重点推进市北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四方城市新都心、李沧生态商住区、城阳中央休闲区、崂山科技城、黄岛国际生态智慧城建设,增强中心城区功能。以办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完善周边区域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带动北部城区发展。

“十二五”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区域示意图

第二节 壮大发展五市

立足全市域统筹发展,加快五市城区、重点组团和重点中心镇建设,通过便捷交通网实现与中心城区有机连接,成为推进城镇化、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

做大做强五市城区。以提升城市承载力为重点,协调推进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科学配置教育、医疗、文体、商业服务等综合性公共设施。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快速便捷的区域性交通枢纽。鼓励人口向五市城区集中,胶州、胶南、即墨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0万左右,平度、莱西城区人口规模达到45万左右,成为产业先进、人才集聚、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加快重点组团建设。对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好、人口集聚条件优的区域进行组团式开发,逐步承担起城市建设、人口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促进剩余劳动力本地居住就业。

——少海组团。依托胶州湾产业新区建设,统筹胶州少海新城和胶州湾产业新区发展,并逐步融入中心城区。加快建设景观住宅、度假旅游、城市商业、生态湿地带等功能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滨海新城。

——董家口组团。依托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统筹董家口港区、临港产业区发展,整合泊里等周边镇,通过发展港口物流、海洋科技、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带动胶南南部快速发展,打造现代化蓝色新港城。

——温泉组团。依托即墨东部会展、科研、旅游度假等大项目,发挥山、海、泉特色,统筹规划温泉镇、鳌山卫镇和周边区域,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山东半岛高端会议中心、商务会展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形成温泉新城。

——姜山组团。依托姜山轻工业功能区建设,统筹姜山镇和李权庄镇发展,加快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轻工制造业,带动人口集中,集聚形成姜山新城。

——新河组团。依托新河化学工业功能区和周边便捷交通网、蓝烟铁路灰埠站,统筹新河镇和灰埠镇发展,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商贸物流、农业机械等产业,成为区域物流、信息流中心,集聚形成新河新城。

推动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科学调整建制镇布局,积极稳妥进行规模调整。重点发展王台镇、泊里镇、李哥庄镇、铺集镇、田横镇、华山镇、灰埠镇、南村镇、姜山镇和南墅镇,努力建设成为产业比较发达、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辐射带动力强的小城市,成为连接大城市,辐射农村的重要节点,镇驻地人口规模5—10万。

第三节 加快推进城镇化

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五市城区、重点组团和重点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走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统筹中心城区户口迁移,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放宽农民工在五市和城镇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

“十二五”城市发展布局示意图

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环湾高端集聚、县域壮大升级、多区带动发展的思路,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环湾重点布局高端产业,五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各类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带动周边区域集聚发展。

第一节 环湾高端集聚

环胶州湾区域,主要由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三大板块组成。转移升级传统制造业,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和崂山区,重点布局旅游、商贸、会展、金融、文化创意、科技与信息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包括高新区、城阳区、青岛出口加工区、胶州市东部,重点布局半导体显示照明、汽车机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集聚政策和资源优势,汇集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业。

西海岸经济新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和胶南、胶州部分区域,统筹产业规划,整合放大各功能区政策优势,重点布局汽车船舶、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和石化、家电电子产业,着力发展港口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优势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经济新区。

第二节 县域壮大升级

强化区域分工和协调机制,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加快五市新型工业化进程,高起点承接环湾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快核心项目与配套体系的引进建设,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平度,加强与潍坊、烟台等周边区域经济联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制造业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化工基地。提升电子家电、机械铸造、汽车配件等产业层次,壮大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精致农业观光旅游,整合大泽山、天柱山等旅游资源,形成生态健康和文化旅游新亮点。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莱西,发挥胶东半岛地理中心优势,打造胶东半岛重要的轻工业基地、陆路物流集散中心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湖滨城市。重点发展橡胶轮胎、纺织服装、家电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环保设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整合姜山湿地、大青山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

胶州,加强与高新区、黄岛区产业协调,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显示、机械装备、木器家具、纺织染整等产业。大力发展物流、商贸业,建设半岛最大的钢材、五金建材、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发挥中国秧歌节带动作用,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胶南,重点发展航运物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纺织机械、海洋生物、家电电子等产业,建设以董家口港产业区、临港经济开发区为平台的临港工业综合体。整合山、海、岛、湾等资源优势,建设以滨海公路沿线重要节点为平台的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

即墨,沿滨海公路,以温泉镇、鳌山卫镇为核心,培育旅游度假、会展商务、海洋科研教育、软件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打造旅游休闲产业带;沿烟青一级路,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产业带;依托鳌山湾港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核电装备和船舶制造业,打造临港产业带。

第三节 多区带动发展

发挥各类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优势,促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依托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带动区域经济突破提升。

工业园区。以增强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为重点,整合提升现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提高投资强度、土地集约利用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胶南董家口重化工业、平度新河生态化工、胶州洋河装备制造工业、莱西姜山轻工业、即墨龙泉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即墨女岛船舶工业等6个工业功能区和10个重点中心镇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壮大。

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现有集聚区功能,加快培育发展市南奥帆文化旅游、市南国际航运服务、李沧百果山园艺旅游、李沧交通商务、市北中央商务、浮山商贸、四方欢乐滨海城、崂山金融商务、城阳空港商务、红岛文化创意、高新区科技服务、唐岛湾总部经济、凤凰岛文化创意、温泉旅游会展、南泉物流、董家口物流、灵山湾旅游度假、莱西姜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平度茶山旅游度假、胶州湾国际物流、胶州西部商贸等集聚区。

“十二五”产业发展布局示意图

第五章 生态建设布局

围绕建设宜居城市,实施“十绿工程”,推进各类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以东部崂山、北部大泽山、南部大小珠山生态控制区为生态屏障,以沿海基干林带、沿河绿化带、沿路绿化带为生态廊道,以海岛、湿地、自然保护区、水库涵养区、风景名胜区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全市域生态体系,构建“一核、三区、三廊、多点”的生态网架。

第一节 环胶州湾核心区

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现有各类绿地的保护和改造升级,建设好太平山中央公园、百果山世园会展区、浮山生态公园,形成一批主题突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文脉传承的综合性重点公园。推进李村河、大村河等9条河流滨河绿化建设。完善滨海大道、环湾大道、重庆路、黑龙江路等市区主要道路绿化。加强金家岭山、午山、北岭山、双山、虎山等20座山头绿地建设。丰富城区绿化色彩,积极推广墙体披绿、桥体挂绿、屋顶建绿、山坡植绿等立体绿化形式。加强居住区、庭院、单位绿地的综合整治,完善500米服务半径社区绿地建设。推进城市周边及主要道路两侧宜林荒山绿化和废弃采石坑、采矿区生态修复,加快主城周边区域生态隔离区建设。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

加强胶州湾保护。划定围海填地控制线、入湾河道控制线及生态间隔区,保护胶州湾自然生态岸线,确保环胶州湾自然岸线比例不降低。加强胶州湾生态湿地保护,以大沽河河口、洋河河口、墨水河河口及李沧滨海公园海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水禽栖息地恢复,打造“城市绿肾”。综合整治入海河流,大幅削减入海污染负荷,改善胶州湾各河口附近水域质量,实施近海生态恢复工程,恢复和增殖海洋生物资源,尽快形成林水相拥、生物丰茂的生态湾区。

第二节 三大山地生态控制区

加强崂山、大泽山、大小珠山三大山地生态控制区保护建设。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旅游。编制三大山地生态建设空间规划,制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农林生产等综合配套措施,实施保护和治理工程,提高保护区的自然本色和生态功能,形成三大山地生态安全屏障。崂山争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加大大泽山、大小珠山山体自然植被保护力度,通过封山育林、森林抚育、林相改造等方式提高植被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

第三节 三大生态廊道

推进沿海、沿河、沿路三大生态廊道建设。沿大陆海岸线加大植被绿化投入,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生态景观,新建、完善沿海基干林带66万亩。沿大沽河、胶莱河、吉利河、墨水河、白沙河、白马河等主要河流两侧,建设每侧不低于50米的防护林带。对全市辖区内的高速公路、铁路等主要干道两侧进行绿化和综合治理,新建、完善高标准通道林带1000公里;对国道、省道等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农田进行路、田、林综合治理,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0万亩,构建林茂粮丰的农田防护网络。

第四节 各类生态节点

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保护区建设,重点推进大公岛海洋岛屿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灵山岛自然保护区、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海青湾、灵山湾等湿地水鸟自然保护区。强化对产芝水库、尹府水库、棘洪滩水库、崂山水库、铁山水库、吉利河水库、陡崖子水库、山洲水库等重要水源地保护,加强库区涵养林建设。实施“绿山”工程,绿化荒山7万亩,实现消灭荒山的目标。建设一批森林生态景观和森林旅游胜地。加强青岛海滨、平度茶山、大泽山、琅琊台、鹤山、田横岛等风景区保护。加强胶州湾、大沽河、姜山湖、海青湾、新河滨海、淄阳水库、红石崖错水河等各类湿地保护,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强化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胶州艾山地质遗址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管理。

“十二五”生态建设布局示意图

第三篇 战略任务

第六章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增长,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

第一节 着力扩大内需

坚持扩内需与稳外需并举,引导企业努力开辟国内市场,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引导扩大消费。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推广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社区商业,加快消费载体建设,创新消费模式,吸引外地居民来青消费。稳定汽车和住房合理消费,拓展信息、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性服务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完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用机械、家电等商品普及与升级,拓展农村消费空间。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0亿元。

开拓国内市场。建立拓展内销市场的政策支持体系,对外贸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中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给予支持。鼓励外贸企业在国内创建自有品牌。拓展外贸商品内销平台,为企业开辟国内市场提供窗口和展示基地。组织邀请境内大型采购商在青集中采购。加大银行、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内销的支持力度。

优化投资结构。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引导扩大民间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政府投资重点投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加强重点发展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

第二节 强化自主创新

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建设国家级独立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凝聚创新要素,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引导和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企业研发平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健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服务工作,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创新竞争、主导或参与技术标准制定、重大创新工程实施,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大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高技术研究发展等科技计划,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在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开展100项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加快培育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构建5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增加财政资金对研发投入,统筹科技资金使用,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工程。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质押等新型质押贷款。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专栏2自主创新重点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青岛分院、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橡胶轮胎装备国际科技合作研发中心、海洋仪器装备国际合作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橡胶谷、市研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支撑服务平台、中科院中试基地、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智能交通、高速列车、新型显示、数字家电、行业基础软件、半导体照明、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等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型企业。扶持培育300家创新型企业,其中5-10家具备国际竞争力,90-95家具备国内竞争力,200家具备区域竞争力。

◆科技攻关。攻克数字终端设备、无线射频、家用设备网络融合、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轮胎成套装备、新能源特种汽车、高附加值船舶、自升式钻井船建造、半导体照明、30兆瓦以上风电设备制造等关键技术。

第三节 壮大民营经济

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创业环境,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壮大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60%以上。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和育成机制。做好民营企业出资人新一代的培养工作。鼓励民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企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并购、合资、上市等形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的民营企业。

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畅通市场准入通道。落实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扶持科技型、创新型民营企业和微小型企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强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共性关键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育体系和市场开拓服务体系。降低创业门槛,为民营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提供便捷服务。

加大金融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再担保机制建设。鼓励支持民营及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发债、私募基金、风险投资、股票上市、金融租赁等多渠道融资。培育、规范民间投资中介组织,鼓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四节 促进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增长,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推进工业节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强钢铁、石化、玻璃、橡胶等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管理和考核,推广先进燃煤发电、冷热电联产联供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建筑节能,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扩大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竣工建筑全部达到节能建筑标准。推进交通节能,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天然气在专业运营车辆、船舶中的应用,构建低碳交通模式。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化体系,建设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青岛分中心、能源计量管理平台,提升能源计量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继续推进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打造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培育壮大一批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塑料、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重点静脉产业企业和汽车零部件、轮胎翻新等再制造企业,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燃煤高效发电、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等技术研发和引进,形成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规划建设高新区国家低碳经济实验区。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强化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和检测,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专栏3中德生态园

◆按照“生态优先、集约发展、智能低碳”的原则,中德两国政府在青岛合作建设中德生态园,吸引国际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产业和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集聚,建设生态产业和科研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生态智能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七章 打造蓝色经济区

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第一节 全面推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

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制,推行海上综合执法,加强海上执法、海洋维权能力建设。建立海岸带统筹利用决策机制,探索海岛可持续利用模式。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立统筹西海岸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各类园区管理体制。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在海洋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交通物流、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创设蓝色经济发展基金,支持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做出特色。

第二节 优化蓝色经济发展布局

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蓝色经济聚集带。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港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发、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多点支撑。

第三节 提升海洋科技水平

建立海洋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海洋科学基础数据库、科考船等共享平台。建设国家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全国海洋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打造国家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生物研发和产业中心、青岛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国家海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加强近海应用技术创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突破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化工与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信息服务等一批海洋高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强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在海洋资源、环境和灾害预防等研究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保持领先地位。提高深海应用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打造面向深海科技研发、深海资源探查、深海装备研试的国家级平台。

第四节 培育壮大海洋产业

制定完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形成高素质的海洋产业体系。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水产苗种、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发展水平,建成现代渔业发展的示范区。壮大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现有支柱海洋产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与新能源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邮轮经济、蓝色金融、海洋科技教育及服务、海洋文化体育等涉海服务业。

第五节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综合整治海洋环境污染,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港口、航运污染防治,严格涉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推行渔业生态系统管理,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人工渔礁,恢复和增殖海洋生物资源。实施河口生态恢复工程,逐步恢复和重构海岸带生态环境。加强盐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推进海洋环境、海洋气象观测预报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青岛近海海洋气象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工程,建立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做好溢油、赤潮、浒苔、风暴潮、海啸、海冰等海洋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

第一节 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

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成为支柱产业,打造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服务业新增就业占全部新增就业70%以上。

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

金融业。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重点发展蓝色金融、绿色金融、高端金融、普惠金融和外向金融。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引进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扶持发展消费金融、金融租赁、财务公司、汽车金融、货币经纪等,适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期货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设立和引进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投资基金,发展非上市公司股权场外交易。开展金融创新业务试点,建设区域性财富管理中心,加强蓝色金融创新,发展涉外金融业务。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构建跨区域的金融服务网络,提升金融辐射功能。

物流业。围绕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发展口岸物流、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产业物流和以电子商务为支撑的城市配送物流。加快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推进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分拨中心高效结合。构建覆盖山东半岛、连接东北亚区域重点城市的物流信息网络,形成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物流体系。鼓励发展物流电子商务。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支持本地企业跨区域整合。加快发展保税物流、第五航权、第四方物流等新业态。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建设市级研发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三网融合、智能感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展面向农村的远程农业科技、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服务。建立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中介服务业。发展会计、法律、评估、认证、经纪等中介服务,培育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信用服务等新型服务,建设各类交易平台。建设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完善检验检测服务支撑体系。加快形成符合国际惯例、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努力改善民生质量,引导和促进消费。

旅游业。建设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中心,推动我市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重点发展度假旅游、海上旅游、邮轮旅游、文化旅游、乡村和特色渔村旅游、会展节庆旅游、体育健身旅游、购物和餐饮旅游,构筑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散客中心、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导识、旅游公厕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推进中国游艇产业基地建设,开辟海上旅游航线。争取开展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争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加强旅游公共资源管理,坚持公共资源的公众性。理顺崂山风景区旅游经营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崂山旅游新格局。

商贸流通业。重点培育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培育发展特色市场群。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改造提升专业市场。丰富社区商业服务,发展零售、餐饮和现代生活服务类连锁门店,形成居民“8分钟消费圈”。瞄准国内外高端消费人群,引导发展区域特色奢侈品市场。

房地产业。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保障机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保持合理的房地产投资开发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和科学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调控,建立规范的物业管理制度。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教育、婴幼儿看护和病患陪护,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和特色需求。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创办家庭服务企业,培育家庭服务市场,推动家庭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加强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

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推进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升级。

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型总部经济,推动金融、研发、航运、商务等领域高端要素集聚,培育投资决策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金融信贷中心、财务结算中心、营销分拨中心。发展配套服务完善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大力引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国内外大企业区域总部。

服务外包产业。巩固扩大日韩市场份额,拓展欧美市场,积极发展在岸外包。重点承接嵌入式软件、物流、海洋科技研发、动漫影视、呼叫中心等外包业务。大力引进知名外包企业,加快崂山东元软件园等服务外包项目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建筑和广告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出版策划、文艺创作等行业,打造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附加值。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会展业。优化全市会展业发展布局,完善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展览和会议功能,加快建设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积极培育会展业市场主体,扶植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公司,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会议品牌、大型知名展览等会展品牌,做强海洋类展会。高水平举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把世园会主题园区及周边区域打造成绿色休闲城市的标志区。

做强服务业发展载体。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实现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40%以上。推进总投资6000亿元的500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扶持服务业领军企业,2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家跨国服务业企业地区性总部落户我市。加快培育服务业知名品牌,新培育30个省级以上服务名牌、45件省级以上著名商标。

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造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环境,探索有利于新型业态发展的监管制度,调整税费和土地、电、水、气、热等要素价格政策。促进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统筹使用服务业各类财政资金,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在物流、旅游、商务等领域构筑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争取国家级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将服务业纳入全市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专栏4服务业发展重点

◆旅游业。推进国际啤酒城改造、港中旅海泉湾度假城、唐岛湾游艇会所、银海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李沧华侨城、胶南小珠山、平度大泽山旅游开发等项目。规划建设邮轮母港和高端邮轮停靠港。

◆金融业。建设崂山金融商务区、燕儿岛路国际金融港、高新区科技金融集聚区。争取青岛银行上市,组建青岛农村商业银行。◆物流业。推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城阳综合物流园、李沧城市物流配送基地、董家口物流园、即墨南泉物流园等重点园区建设。

◆商贸流通业。建设浮山商贸区、乾豪国际广场、崂山新商圈、李沧万达商业综合体、即墨奥特莱斯等。实施“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双百市场”工程。

◆会展业。办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海洋博览会等展会。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四期等项目。

◆服务外包产业。推进中国国际(青岛)服务外包产业园、榉林山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完善海洋、地质、生物等领域科技信息共享体系。推动普加智能搜索引擎、世纪互联青岛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第二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着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生产装备智能化、质量控制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开发应用,重点发展基于民生、蓝色经济和政务领域的物联网,扶持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生物产业。着力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研发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化学试剂和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示范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培育技术、克隆育种技术、高端优质海水养殖品种的规模化繁育及病害防治技术。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应用,在高值化及精细化海藻化工产品、海洋食品及保健品深度开发方面加快突破。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高速轨道交通装备,加快提升动车组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突破系统集成设计、交流传动、网络信息控制等技术,重点发展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打造轨道客车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在导管架平台和深水钻井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漂浮筒式平台等装备研发方面实现突破。积极开发高端智能装备,推进智能机器人、数字化橡胶装备的研究和产业化。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重点发展轻型、中型直升机组装。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新型合成橡胶材料、环境友好型功能纤维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快突破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能源材料研发应用。大力开发新型海洋工程材料,推广海上桥梁和码头钢铁设施、输油管线等海洋钢结构涂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型环保技术装备,重点推进大气污染自动监测及治理系统、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及生物环保技术应用。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重点开发LED生产装备和节能型照明产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在海水淡化、膜工业生产、海水脱硫等领域示范推广自主关键技术设备。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新能源产业。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研发制造大容量风电装备,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促进太阳能家用发电、光伏电池组件等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着力发展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生物质能沼气工程等关键设备。大力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研发以海上风力、潮汐、波浪、海流为重点的海洋能发电关键设备。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

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国内外大企业,引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机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强化推进措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促进研发服务、信息服务、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加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实施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

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加强土地、人才等政策扶持。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层次参与区域以及国际分工与合作。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开展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和区市考核,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专栏5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重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海信网络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新加坡亚星信息产业园、中航科技产业园、高新区阳光新媒体产业园、优通3G移动通讯基站天线等项目建设。

◆生物。建设崂山区生物产业园、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原生物制药产业园奥克生物干细胞产业化、明月海藻废渣生产基肥等项目。

◆高端装备制造。推进中石油海洋工程青岛海工基地、南车青岛四方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中船712所船舶电力推进、重型锻造操作机和工业机器人等项目。

◆新材料。建设新华锦石墨产业园,推进中远佐敦涂料、伊科思异戊橡胶新材料等项目。

◆节能环保。推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海诺水务膜产业化基地、奥旭科技环保工业园、燎原LED大功率功能性照明灯具、三泰膜工业等项目建设。

◆新能源。建设皇明太阳能产业园、崂山新能源产业园、即墨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推进胶州和莱西生物柴油、庄明核电及重型容器锻件制造、中科盛创大功率蒸发冷却风电设备等项目建设。

◆新能源汽车。推进海霸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上汽五菱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第三节改造提升制造业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延长制造业产业链,向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转变,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集约化发展,打造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高端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升级路线,瞄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着力提升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船舶产业在集群化发展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并向产业链高端演进。

家电电子。以三网融合、4C融合、节能环保为方向,重点发展网络化数字家电、平板显示、数字视听、移动多媒体等产品,着力突破制约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提高核心零部件配套率,打造国内外领先的家电电子研发制造基地。

石化化工。坚持大型化、高端化、集约化、系列化,发展石油化工、高端橡胶轮胎、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五大行业,推进青岛炼化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工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橡胶轮胎产能6000万套,打造国内重要的综合化工基地。

汽车船舶。重点发展特种车、专用车、中重型卡车、轻型卡车、交叉型乘用车、电动客车、改装车和汽车关键零部件。推进上汽通用五菱新增20万辆产能提升工程。重点发展大型油轮、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高档游艇、液化天然气船、极地破冰科学考察船、江海直达多用途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完善船舶配套体系,加快船舶研发机构引进,打造现代化船舶制造基地。

集约发展传统产业。运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和生产方式,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产业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发展。

纺织服装。提高产品设计,完善营销网络,重点开发新型医疗卫生、环保过滤、建筑交通、汽车内饰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推进差别化纤维、新型生物质纤维的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面料产品,提高面辅料生产配套能力,培育中高档西装、女装、针织服装、衬衫等名牌产品,建成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总部基地。

食品饮料。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发展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和啤酒饮料五大行业,巩固农产品加工出口优势地位。

机械钢铁。实施大项目投资拉动,大企业带动,通过资产重组、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增强高端产品竞争力,打造输配电设备、电线电缆、大型工程机械、能源发电设备、钢结构、高档钢材、数控专用机械产品基地。

促进制造业向园区聚集。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细化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对现有园区从招商政策、土地规划、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统筹优化,提高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完善园区开发投融资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加大定向招商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优势主导制造业的本地配套率,提高配套档次和水平。推进老城区化工、橡胶、冶金等大企业向工业功能区转移,加快实施海湾集团、青钢集团搬迁,全面完成110户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引导县域镇村企业向重点工业园区和重点中心镇产业园区集聚。

增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应用水平,培育10个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园区,两化融合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以价值链高端为发展方向,建设先进制造业持续升级的研发体系,引导大型工业企业从生产型制造转向以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为特征的服务型制造。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品牌战略,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推进重点产业形成标准联盟,建设“标准城市”。促进工业设计发展。

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实现农业向生产、生活、生态等综合功能转型。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粮油、蔬菜、渔业、畜牧、果茶、苗木花卉六大产业和休闲农业,建设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水平的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农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落实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百万亩花生示范区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花生出口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优化蔬菜种植布局和结构,完成百万亩果茶示范区建设,建设北方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区和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基地建设。调整渔业养殖结构,抓好优势主导品种,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发展远洋捕捞。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发展观光旅游、文化科普、体验参与、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

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小河道治理,建设一批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抗旱水源工程,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灌溉质量,增强农业抗旱排涝能力,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统筹推动经济作物、园艺作物、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初加工的生产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提升渔业装备水平,加快国家级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设,改造、扩容、升级传统渔港。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示范社和规范化建设,探索合作社功能拓展和联合机制。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向种田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全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30%以上。抓好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继续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强农富民工程。

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农业科研力量,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培育、引进、试验、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猪鸡牛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80%。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健全公益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力度,鼓励引入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营销方式,吸引周边区域农产品进场交易。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推进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场厂挂钩等新型流通模式。发展农业节会经济,办好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专栏6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万亩。

◆百万亩优质花生示范区建设。实现花生良种的全部更新换代,推进花生基地、加工企业和花生产品交易集散地建设。

◆百万亩优质果茶示范区建设。建立绿色高档果品和优质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培育特色果品品牌和崂山茶、胶南茶等茶叶品牌。

◆畜禽养殖“千场百区”工程。围绕生猪、奶牛、肉鸡、蛋鸡等传统产业和高档肉牛、肉兔、肉鸭等新兴产业,建设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搬迁改造100处标准化养殖小区。

◆九大渔业工程。推进池塘改造、生态养殖、渔港建设、资源养护、水产养殖种业优化、新兴产业推进、渔船更新改造、科技创新及新型渔民培训、平安渔业工程。

第九章 提升完善城市功能

着眼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国际地位,加快重大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化城市管理新体系。

第一节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

全面开发建设董家口港区,调整完善胶州湾港区功能,有序推进鳌山湾港区开发,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港口吞吐量达到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800万标准箱。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董家口港区,新增港口通过能力9000万吨。加快建设港区基础设施、口岸查验监管设施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成董家口港区中石化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和青岛港集团大型矿石、鲁能通用码头工程等项目,争取国家批准董家口口岸对外开放。强化物流中转枢纽功能,建成以铁矿石为主的大型散杂货交易平台、以石油交割库为主的大型能源中心、以液化天然气为主导的现代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胶州湾港区功能,建成前湾港区航道扩建工程、集装箱码头四期等项目,前湾港建设成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的大型国际化深水港区;高标准建设老港区国际客运旅游中心设施,建成符合现代国际邮轮城要求的核心功能区。积极推进鳌山湾港区开发建设前期工作。统筹规划陆岛交通建设。

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延伸青岛口岸服务功能,建立与沿黄流域各口岸间的全面合作机制,加强与腹地货主企业战略联盟。支持青岛港口企业联合船公司对内地无水港和周边支线港进行投资建设,开展集装箱中转业务。充分发挥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散作用,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强化口岸集疏运枢纽功能。加强与烟台、威海、日照等周边港口的战略合作,形成山东半岛港口群的综合竞争力。

提升口岸服务功能。积极引进大型航运企业,支持航运经纪、航运保险、航运融资、航运咨询等现代航运服务要素的聚集发展。建设青岛口岸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整合口岸信息资源,打造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进物流企业与电子口岸联网,建设口岸通关与物流信息“一站式”公共服务窗口。优化通关流程,提高口岸部门服务效率。

第二节 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积极开辟国际航线,加快青岛新机场规划建设,全面提升青岛空港运营效率和国内外影响力,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7万吨。

建设青岛新机场。按照国际标准,全力推进青岛新机场建设,大力发展飞机维修改装、空港物流、航空培训、空港商务商业等航空产业,努力形成服务半岛、辐射全省及周边省市的区域枢纽机场和特色高端产业集聚区,培育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功能,打造现代化国际航空城。

拓展国际航线。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重点培育和扶持基地航空公司落户,新增国际航线特别是直飞欧美航线。利用青岛空港区位优势和航线资源,大力发展面向日韩的中转航线,吸引内地城市客货来青集散。着力培育空运货源基地,在沿黄流域经济腹地城市设立“异地货站”,延伸空港物流产业链。引进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建设区域分拨中心。

第三节 构建便捷陆域交通网络

全面推进现代公路网络、环湾型城市快速路网、半岛城际铁路和疏港铁路建设,建成完善的陆域综合交通网。

完善现代路网体系。完成龙口—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县域间路网建设,加快省道209升级改造和西部南北大通道等工程,超前规划新机场周边公路交通体系,构建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干,其他公路为补充的市域公路网络体系。完成“四环两跨”的环湾路网,加快市区快速路、重要主次干道建设及未贯通道路打通,继续改造超期服役道路,构建中心城区南北顺畅、东西贯通的一体化快速路路网骨架。完成世界园艺博览会、铁路北客站周边道路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道路建设。地铁一期建成通车,地铁二期完成轨道铺设,地铁三期力争开工建设,完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和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实现地铁、铁路、公路、机场等重要节点的有机衔接,争取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对接。积极谋划胶州湾第二条海底隧道建设。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统筹交通一体化管理,结合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开通和地铁建设,延伸和优化公交线网,实现中心城区公交全覆盖和与近郊重点中心镇的有机衔接。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规划建设汽车加气站、充电站,提高新能源使用比重。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力度,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公共停车场,挖掘各类停车资源,努力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快推进重要路段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提升铁路运输枢纽地位。建成铁路客运北站、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争取建设青岛—平度—莱州铁路,推进半岛城际公交化。建成青连铁路,完成胶新铁路电气化工程复线改造,密切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联系。加快董家口疏港铁路建设,积极做好青岛至太原高速铁路济青段前期工作,密切与沿黄流域联系。根据鳌山湾建设需求,推进鳌山湾疏港铁路建设。

专栏7现代路网重点工程

◆“四环两跨”环湾路网。“四环”,即双积路、国道204、正阳路及延伸线、胶州湾高速公路;“两跨”,即青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完成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环湾大道、双积公路、滨河路续建工程和正阳路改造、江山路快速路、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二期等工程。

◆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完成重庆路快速路、杭鞍快速路二期、东西快速路三期、新疆路高架快速路、前湾港疏港高架二期等工程。

◆城区主次干路网。完成福州路、金水路、温州路、南京路、太原路等主干路拓宽改造,逐步实施瑞昌路、长沙路、安顺路、周口路、唐山路等打通工程。

◆重点区域路网。完善铁路客运北站站前路网体系,完成世园大道、九水东路等世界园艺博览会周边道路工程。“十二五”中心城区路网规划示意图

市区轨道交通线路示意图第四节建设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全面提高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高起点、可持续、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大市政公用”综合保障格局,完善防灾减灾保障设施,建成功能完善、国内领先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实施近郊水库向市区调水工程,新建、扩建、改造输水管道和供水厂。整合完善现有供水厂及输配水设施,建立市区统一的供水调配、运行管理体系和水质实时监测系统,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供水普及率保持100%。进一步完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新建、扩建、升级改造污水厂,入胶州湾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其他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积极推进再生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快低标排水设施改造。

构筑集约联网的供热、供气设施体系。积极发展区域三联供,扩大清洁能源利用,加快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构筑以热电联产为主体、区域锅炉房为辅助、洁净能源为补充、供热管网“环网”、“联网”运行的城市供热体系,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加快供热企业整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建设环胶州湾及至五市天然气高压管网,实现天然气统一接收、统一分销,构建以管道天然气为主,瓶装液化石油气为补充的城市燃气体系。建设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推进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灰口铸铁管改造,保障管网稳定运行。市区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90%。

提高环卫设施水平。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逐步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建成餐厨垃圾专门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处理。加快市区垃圾转运站建设和升级改造。建设以焚烧、生化处理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加快环卫车辆更新,增加道路清扫和洒水车辆。积极推进公厕建设,提高公厕设施标准,创建整洁、卫生、文明的城市生活环境。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环卫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保障设施体系。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的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台风、海啸等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加快防洪设施建设,提高大沽河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白马河等重点中小河流,实施54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加固重点海堤。稳步推进防震设施和基础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与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城市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及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开展逃生知识培训和演练。超前研究核辐射安全保障应急措施。统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防空设施建设。完善邮政通信设施。专栏8市政公用设施重点工程

◆供排水设施。实施红石崖水厂、青岛北部水厂建设和江家庄水厂扩建工程,完善李沧区东部、四方区东部、浮山新区、崂山区北部等区域输配水设施。加大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续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实施李村河上游、王哥庄、高新区污水厂和城阳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扩建沙子口、楼山河、龙泉河、泥布湾、镰湾河污水厂,实施污泥焚烧工程,推进排水管网建设。

◆供热、供气设施。实施东亿供热中心、水清沟热电厂、后海热电厂、铁路红宇供热站扩建和李沧东热电厂续建工程,徐家东山供热站等热源建设及配套管网工程,推进调峰锅炉房建设及蒸汽管网改造、供热分户计量等工程。建设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等供气工程。

◆环卫设施。完善生活垃圾收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收集站工程,完成太原路垃圾中转站迁建和崂山垃圾中转站工程,新建、改建社区小型垃圾转运站。推进小涧西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焚烧发电二期工程建设。实施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城肥处理厂迁建工程。

◆防灾减灾设施。实施大沽河、白马河、郊区路域河道等防洪设施工程,近海海洋气象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工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等气象工程,推进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地震基础设施、震害防御系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系统等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十二五”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布局示意图

第五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市管理的法制化、人性化和属地化,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社会化城市管理新体系。

构建新型城市管理格局。强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增强城市管理的整体协同性、区域统筹性、城乡一体性。强化属地管理,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快向镇(街)、社区延伸,加强建制镇城市管理机构建设,全市城市社区管理专业维护作业队伍覆盖率达到100%。明确城市管理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责任主体,理顺管理事权。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

健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建立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大力推进城管标准化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倡导文明执法,实现由“突击整改、专项整治”向“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转变。加强执法装备的配备和更新。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促进城市管理高效运行。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编制,保持和延续城市历史风貌,合理确定建筑形式、高度、色调和风格,规划好天际线,控制好绿线、紫线。加强违法建筑、门头广告、灯光亮化、占路经营等规范管理。加强市区铁路两侧和环湾大道、大桥接线两侧环境整治。着力缓解交通拥堵,规划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强城市交通的高峰调流、科学疏导。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鼓励单位开行班车。提高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维护率。增强掘路施工计划性,规范现场管理。规范地名、路名管理。

第十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破城乡壁垒,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节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

推进镇村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将镇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控制与引导。进一步完善重点镇布局规划,编制完成新城和重点中心镇规划,明确各镇的规模结构和功能定位。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合理规划村庄住宅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统筹城乡土地管理使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做到先保后征。认真落实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用地在范围内异地使用。

第二节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承接市区产业转移,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壮大优化县域产业。引导大项目和老城区搬迁企业向县域工业园区集聚,配套引进发展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平度、莱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培育即墨通济纺织服装、胶南隐珠手推车、胶南王台纺织机械、胶州钢结构、莱西姜山橡胶轮胎和新材料、平度新河化工等特色产业基地,向百亿元规模升级。完善县域服务业体系,发展与新型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工业园区相配套的物流、中介、科技、信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加大县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发展生态、健身、民俗文化和农家乐、渔家乐等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同步推进村庄改造、农民住房景观化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创建旅游特色村和旅游强镇。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

健全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增加涉农信贷投放,促进县域内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增设县域分支机构,积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探索建立服务三农的融资担保体系。拓展农村抵押担保范围,积极开展林权、海域使用权、设施农业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建设农村信用工程,提高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第三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联网对接、共建共享,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加强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农村公路质量,落实和加强县乡道路及村村通道路的监管维护措施,推进胶南东西大通道等干线农村公路和重点工业功能区周边公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的配套协调,提升农村公路网化水平。实现平度、胶州、莱西与潍坊、烟台等周边地区连接公路的标准统一。加快公交服务向郊区延伸覆盖,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形成城乡公交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城乡客运网络。

加快镇村公用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水源地和水厂建设,加快镇村供水老管网改造,推进镇村集中连片供水,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占农村居住人口的95%以上。开展水质定期检测,提高供水质量标准,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镇村基本实现电气化。大力发展镇村管道天然气,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规范发展农村大中型沼气设施。推动宽带互联网络向农村延伸,建设统一的村级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第四节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五化”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加强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因地制宜推进镇建成区(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重点中心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将村镇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公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点等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推进环卫设施和回收利用站点建设与管理。逐步将城区环卫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地区,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厕所改造,落实以奖促治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技术。加强农药化肥污染控制,防止禁用农资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引进、试验和推广精准施药技术、新型施药器械和以生物制剂为主的新型农药品种,扩大生物肥料、生物农药覆盖面。

第五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均衡县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涉农专业建设。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增加农村公办幼儿园,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统筹建立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促进农科教结合,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建设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转变镇卫生院服务职能,从以基本医疗为主转向健康管理为主,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转变,逐步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筹资水平,健全农村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合理确定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加快实施农民经济适用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村庄集中改造三大工程。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全面梳理宅基地使用权属,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完善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改善农村社会福利设施条件。统筹城乡优抚安置政策,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公益慈善事业。

第十一章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第一节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年新增城乡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着力扩大就业规模。通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发展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灵活就业,扶持自谋职业、自雇就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和培训模式。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就业信息全市统一联网,为劳动者实行免费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健全失业监测预警和调控制度。

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以创业富民为目标,落实完善鼓励自主创业政策,支持科技创业、青年创业、二次创业、妇女创业、残疾人创业,打造“无障碍创业绿色通道”,年扶持创业1万人,创建最具创业创新发展活力城市。做好创业项目归集、推介展示和指导服务,加强创业辅导培训。扶持创业科技孵化器、专业创业园区、大学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加强创业司法援助和维权。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推进企事业单位见习基地建设,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以上。实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订单式培训,鼓励支持农民工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行动,鼓励企业接纳就业困难人员,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以上。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持续增长,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收入分配。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巩固提高经营性收入。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补贴方式,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转移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增加财产性收入。

第三节 办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20%,高水平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形成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幼儿园办园体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提高义务教育公平满意度。扩大义务教育段免费项目。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高学校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七区90%、五市60%以上的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高中教育形成特色、优质、多元的发展格局。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形成“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推进青岛职教园区和实训基地建设。统筹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适度扩大三二连读和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计划。支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二期和青岛技术博物馆建设。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鼓励驻青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为重点,选择若干学科专业推进市校共建。支持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建设,完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管办评分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扩大教育开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四节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每万人口拥有医疗床位50张、执业医师30人、注册护士40人,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标准,扩大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开设12320热线,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2岁以上。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龙头、特色专科骨干医院为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953”工程“953”工程:提升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等9所三级医院能力,升级改造城阳、平度等5所区市医院,搬迁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等3所医院。,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7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着重提升五市医疗水平和规模,形成半小时医院服务圈。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形成基层“一刻钟健康服务圈”。推进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加强高端人才和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优秀人才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市区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市级统筹。逐步减轻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大幅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逐步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健全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完善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评价体系,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完善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物报销目录,逐步提高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19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达到85%以上,60周岁及以上人员全部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扩大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和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稳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基金管办分离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

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做好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鼓励支持慈善捐助、志愿服务、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专项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建立低保对象中80岁以上老年人、重病患者等特困家庭的特殊生活补助制度。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推广免费海葬等绿色殡葬。发挥红十字会、福彩公益金作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合理转换。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探索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推进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第六节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低收入低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线标准以下,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864元(按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改善中低收入中低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线15倍以下,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796元。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财政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投入。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坚持和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市区住宅建设用地原则上均应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严格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单位的资格准入,优化户型布局设计,提升住房综合品质和配套水平。

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通过筹建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旧城区、城中村改造等方式,解决市区5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限价商品住房,改善约5万户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和解决新就业职工、引进人才和在我市有稳定职业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住房。

加快推进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采取就近整合、项目捆绑的方式集中连片统筹规划建设,优先改造规模大、条件差、群众要求迫切的地块,逐步改造零星分散的地块,到2015年全面完成建成区城中村改造任务。继续加强旧住宅区和老楼院功能完善和环境整治。

第七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少生快富”工程、特别扶助制度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千方百计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45‰,全市户籍总人口控制在830万以内。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力度,做好优生咨询、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推进优生优育。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营造关爱老年人的社会环境。完善覆盖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精神关爱体系,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推进老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级老年友好型城市。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发展面向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每个社区设立老年人照料中心,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发展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加强各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拓展社区老年服务功能。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老年人优待标准。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妇女平等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孤残流浪儿童救助等问题。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就业工作。推进无障碍建设。专栏9社会民生重点工程

◆教育事业。推进市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校舍安全工程,加快青岛二中分校、青岛实验中学建设。完成综合性职业教育园区、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30个综合性、开放式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产学研基地、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青岛远程教育中心建设。选址建设青岛盲校。

◆卫生事业。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市公共卫生中心迁建、市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公共卫生体系标准化、卫生信息网络等工程建设。

◆民政事业。实施市殡仪馆搬迁,改扩建市社会福利院、市优抚医院和市儿童福利院,推进市救灾物资仓储中心和民政信息化工程建设。

◆人口计生。建设市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教育基地。建立完善市全员人口信息综合数据库、人口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和数字移动智能平台。

◆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建立完善青岛市老年人口信息库,建设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市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中心和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第十二章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公共安全和民主法制建设,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安全、更有尊严。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加大社会矛盾调解力度,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协同作用,动员和组织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完善村民自治、社区自治制度,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统筹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加强网络和舆情引导,构建和谐虚拟社会。加强流动人口和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

建立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制度,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的作用,高度重视和主动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和重要决策事项的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居民依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的作用,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加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坚持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按照多村一社区、中心村建社区服务中心的思路,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

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促进市场主体有序竞争。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设立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加强社会组织监督,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逐步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范围。

第二节 推进公共安全建设

坚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体制和应急体系。依法强化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全覆盖、无缝隙、常态化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努力建成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加强药品的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完成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改造。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监管。建立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等安全整治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严格追究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市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20%。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应急”工作格局,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加大应急装备投入和宣教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危机防范自救意识和应急综合救援能力。加强粮食等应急储备,建立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加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分步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网络,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建设,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治安防控大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安全度和公众安全感。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强化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综治维稳中心等基层建设。健全社会稳定和执法办案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反走私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防恐反恐建设和反邪教斗争。

第三节 促进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重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党管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建设。

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地方立法前、立法后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政府法律事务工作,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新和完善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机制,依法解决行政纠纷,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行阳光执法,加强法律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严厉查办各类腐败案件。深入推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建立思想、制度、科技相结合的防控机制。

专栏10平安青岛重点工程

◆公安基础设施。适时启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警官培训中心、出入境管理局办公楼迁建和特警支队办公营房扩建。加强平安青岛信息网络系统和平台建设,建立完善道路交通智能化系统和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

◆司法建设。推进青岛监狱、北墅监狱扩容建设。

◆应急体系。推进应急宣教培训基地建设和应急指挥平台后续建设。

◆质量技术监督。建立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和能源计量体系,推进国家质检中心基地建设。

第十三章 加快建设文化青岛

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统筹文化发展布局,坚持文化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

第一节 塑造城市文明形象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建立城市价值体系。巩固和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激发全体市民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以“文明赢得尊重”为主题,实施以“弘扬仁爱之心、树立诚信之心、倡导孝敬之心、增强责任之心”为主要内容的“四心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组织《青岛市市民文明公约》和《青岛市市民“八要八不要”行为规范》宣传实践活动。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开展志愿服务,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坚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日常测评和结果定期公布,大力推进文明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清洁、窗口服务达标、交通秩序畅通、社会文化环境净化“五大行动”。深入实施“育农、乐农、靓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一”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四个一”工程:在农村建设一条文明示范街、一个宣传栏、一支宣传队、一个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公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提高城市文化品质。组织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瞄准国际水平,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帆船周、中国国际海洋节、中国秧歌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赛事,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的筹备工作。加大对青岛交响乐团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引进国内外优秀文艺作品和高品位艺术表演,争创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积极挖掘文物资源,加强历史遗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研究,传承和弘扬胶州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公共档案馆和数字档案共享平台建设,实施社会记忆工程,强化档案资源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加强史志等地情研究和成果利用。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重点建设市文化中心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区(市)文化中心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配套,新建扩建一批专业演出场所,完善老年人和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全市公共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美术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城市中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形成城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推广政府购买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落实“益民书屋3+2”工程“益民书屋3+2工程”:面向农村农民的农家书屋建设、面向城市居民的“社区书屋”建设、面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新市民书屋”建设和适用图书出版、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在21世纪农村要实现一月一村放映一场电影。等文化惠民政策,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推进和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

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业发展。加强报刊品牌建设,提高青岛新闻网、青岛传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实力和舆论影响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广播电视频道(频率)专业化、精品化发展,建设青岛网络电视台及高清频道。加强城镇影院建设。完善大型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便民书店布局,积极开发数字出版业务,提高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综合传播能力。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与历史、经济、海洋、科技、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壮大文化主导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影视传媒、演艺、新闻出版等核心层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外围层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滨海文化旅游休闲、海洋民俗、海洋节庆、海洋演艺、海洋工艺品等海洋文化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海洋文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实施“创意青岛”计划,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文化业态。促进移动传媒、网络传媒等新媒体的发展,鼓励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发展与数字创意有关的网络游戏、在线娱乐、电脑特技、软件设计、数字节目制作、户外新媒体等新兴业态,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争创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和版权交易中心。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增强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出版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形成十大文化龙头企业(集团)和100家重点文化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支持具有青岛特色的文学艺术、影视剧、出版物、音乐舞蹈等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推动文化“走出去”。

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图书报刊、电子音像、演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剧、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培育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版权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新建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开拓农村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电影院线等现代文化流通方式,构建覆盖广泛、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发展各类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调整文化消费结构,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通过“电影周”“读书月”“演出季”“文化年”等多种形式,倡导和促进演艺、影视、图书、书画和旅游消费,引导居民消费从物质领域向文化精神领域转变。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建设“文化环保”城市。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方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青岛出版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组建青岛演艺集团,培育合格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制,兴办各类非企业文化机构。组建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公司,扶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

第四节 建设体育强市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着力培养各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各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各区(市)建有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城市街道配置一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镇配置一个户外体育健身广场;社区配置一个多功能健身点,行政村、新建居民小区至少有一处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建设,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和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加强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

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强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大力培养和输送一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力争在奥运会取得佳绩。加快市体育中心二期、市足球训练中心建设,实施市体校二期、高新区皮划赛艇水上训练基地、市军体校射击及自行车项目迁建等重点工程,提高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完善帆船运动基础设施,开展帆船普及活动。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制定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加强体育市场监管。重点发展健身休闲、竞技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生产及销售等产业,完善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配套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发展帆船、航海等海上运动及产业,打造国际海上体育运动中心。

专栏11文化重点工程

◆重点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包括演艺大厦、现代美术馆、图书大厦等在内的市文化中心,市图书馆新馆、市科技馆、市档案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青岛剧院、楼山剧院、四方剧院、浮山剧院等一批专业演出场所。

◆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区(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水平,镇(街)建设和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村庄和社区建设不少于150平方米、具备基本文化服务功能的文化活动室(中心)。建设1600个农家书屋。

◆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城阳宏广动漫产业基地、凤凰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出版物交易中心、中国电影交易中心、港中旅演艺中心、少海文化休闲旅游区、莱西姜山湿地文化旅游区、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海云庵民俗文化街、红星印刷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园、青岛数字电影文化博览园等项目。

第十四章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努力突破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着力培育行政效率高、资源配置优、企业活力强、发展动力足的体制新优势。

第一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努力建设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升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水平。深化市、区(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重心下移到区(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创新公务员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

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优化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扩大重要行政权力网络化运行的范围,健全电子监察体系。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管理,推行集中审批和联合审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监管体制改革,推进市、区(市)一体化。推进行政权力的规范透明运行,建成使用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审批、监督、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机制,探索政府资金市场化运营模式。

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建设完善的网上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式服务”,加快各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依法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形成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组织、制度、内容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完善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创新公众参与形式,拓宽参与渠道,继续开展“三民三民: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网络在线问政”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公众评价比重。强化政府回应责任,建立高效准确的回应机制。推进政府检测机构体制改革与资源整合。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稳妥推进开发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 对符合公共财政承担的职能和事项实行“以事定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全面推行岗位管理以及相配套的人员聘用、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深化国有经济改革

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大改革重组力度,促进资本集中优化,资产集约经营,资源有效集聚,加强和完善国有经济监管,增创我市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新优势。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大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快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全面完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改革重组。加强政府投资公司建设,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深化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改革,加快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强资本运营,完善国有资本进退有序、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资本集中优化。实施政策倾斜,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推动国有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高端集中,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重点布局到约25个行业。

创新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完善落实出资人制度,发挥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收缴制度,加强国有资产投资监管、财务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第三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培育各类要素市场,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水、气、热等公用领域产品价格,全面推行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处理收费制度,探索建立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对政府定价事项实行专家评审、价格听证,提高科学化、透明化、公平化程度。

发展要素市场。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健全技术商品交易活动规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建筑勘察设计、规划设计市场招投标制度。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的监管机制。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政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培育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协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支柱行业、新兴产业和开放度较高的领域组建行业协会。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事业单位分离。提高专职人员素质,加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推进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加快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加快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支持转方式调结构的财源建设体系,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逐步推进财政支出由经济建设转向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向民生、公共事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领域倾斜,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健全财力与事权匹配的财政体制。合理配置各级政府财力,加强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建立规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区(市)基本支出需要。完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

优化政府理财机制。深化预算编制管理改革,将政府性收支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加强审计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和管理。深化非税收入制度改革,实现非税收入收支彻底脱钩,形成非税收入“国家所有、政府调控、财政管理”的格局。

第五节 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支持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努力打造体制机制最具活力、辐射能力最强的改革开放先导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开发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开发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开展海陆统筹机制创新,建立“多区港联动”运行模式,完善“大通关”运作机制,优化政务和服务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率先转变政府投资方式,推进金融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展行政执法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高新区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展知识产权质押、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科技保险等金融创新,完善以投资平台、担保平台、信用平台为支撑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创新激励分配机制、产业促进机制。构建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推进国家级小城镇和市级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争取第三批国家级试点。完善城镇规划,培育特色产业,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和城镇金融服务改革。继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处置试点。

第十五章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顺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第一节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促进外贸发展从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50亿美元。

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做大做强一般贸易,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施目标市场质量、安全、环保、技术等标准,提高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品牌。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促进产业链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和物流配送两端延伸。巩固欧美、日韩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中东、非洲、俄罗斯、南美等新兴市场,深度挖掘东盟市场潜力,形成多元国际市场结构。壮大民营出口企业,培育一批亿美元级出口企业和集群优势明显的出口基地。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以及短缺能源、资源、原材料进口。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运输、旅游、劳务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等新兴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建设服务贸易发展示范区和聚集区,服务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左右。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服务外包园区规划建设,提升产业配套水平,进入国内服务外包一线城市行列。加强对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的定向招商,扶持和培育本土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

完善对外贸易环境。建设对外贸易领域专业数据库,完善外贸服务平台、贸易摩擦预警系统和WTO/TBTWTO/TBT: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青岛通报咨询中心功能,发挥政府和协会服务作用,引导企业有效规避贸易风险,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构建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出口产品品牌与商标海外保护。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贸易秩序。

第二节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利用外资质量和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提高外资引进质量。深入实施定向招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强对知名跨国公司的引进,引导外资更多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培训中心。拓展各类经济功能区作用,完善配套条件,发挥聚集和示范效应,成为高水平吸引外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坚持引资、引智和引技并重,大力引进研发机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鼓励外资参与科技研究合作项目,促进利用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引导外资以参股、并购、再投资等方式参与我市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推动外资企业在我市设立创投公司等投资机构。支持企业境外上市,有效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离岸业务分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继续有效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第三节 加强区域合作交流

着眼于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要素,加快培育大型跨国企业,拓展国内外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互利共赢。

加快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间的“功能性合作”。做强做优保税港区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交易市场、保税加工等传统产业,大力拓展港口作业、航运服务、企业总部、研发、检测及售后服务维修等叠加产业,开展国际中转、配送、保税仓储和集拼分拆、采购、商品展示、转口贸易等物流增值服务,形成完整的口岸物流服务链条,打造全市现代物流示范基地。创新市场功能和交易模式,积极发展期货和远期现货交易,增强橡胶交易市场服务功能,扩大交易品种,进一步拓展橡胶市场国际期货业务,建成全国最大棉花、矿权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棉花、橡胶等大宗商品的国际交易和定价中心之一。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等试点政策。规划建设保税港区功能配套区。建设董家口保税物流园区。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到境外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收购品牌和销售网络,从事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支持服务业企业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贸易分销、物流、航运、服务外包、旅游等业务。建立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建立一批境外工业园区、农业合作开发基地、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壮大一批大型承包工程企业,积极承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对外工程项目。支持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大力发展中高端外派劳务业务。

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服务、城市设施、科教文化、生活居住、市民观念的国际化程度,积极开展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民间对外交往关系。加强对台工作,促进青台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大国内招商力度,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院大所和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共享机制,培育合理流动的生产要素市场,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山东半岛一体化发展,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做好援藏、援贵州、援三峡、援菏泽等对口支援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交流。

第四篇 支撑保障

第十六章 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适应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项目标和战略任务的完成。

第一节人才支撑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建设海洋科技教育、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人才集聚区,努力打造国际化区域性人才高地,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5万人。

加强人才培养。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学科,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吸引国内著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校或分支机构,选送优秀公务员、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到国内外培训、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一批青年人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快人才引进。完善人才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优先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培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急需人才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的专业拔尖人才。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海外招才引智活动,完善海外人才准入、管理和待遇制度,鼓励国外专家、海外华人和留学人员来青工作或服务,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实验室等人才载体建设,吸引和聚集潜力型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柔性引才机制的作用,鼓励支持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进行咨询讲学、技术指导、项目合作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调动和保护现有人才的积极性,避免人才的流失、闲置和浪费。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实施富有活力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工作环境、公开平等的市场环境、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和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人才结构调整,引导各类人才在全市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合理有序流动。

第二节 环境支撑

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加强环境治理,严格实施环境监管,保障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继续实施污染减排。扩大污染减排范围,将氨氮和氮氧化物纳入减排和总量控制体系,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提高产业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标准,配置脱氮除磷工艺。继续推进燃煤锅炉、烧结机脱硫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烟气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在电力、供热等行业推行低氮燃烧技术,积极推进烟气脱硝技术改造。充分利用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均比2010年削减1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比2010年削减18%。

水污染防治。加强崂山水库、产芝水库、大沽河等重点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确保水源安全。全面加强胶州湾环境保护,对入湾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加快环湾区域内污染企业的搬迁。以李村河、大沽河等10个流域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对重点河流采取拦坝蓄水、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完善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跨界河流断面水质交接制度。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胶州湾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

大气污染防治。以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控制为重点,加强对燃煤、机动车、扬尘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机动车污染控制水平,强化机动车合格标志制度和检测维修制度,淘汰老旧黄标车。推动车用燃油标准升级,对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进行油气回收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臭氧和细颗粒物污染防控,减少灰霾天气发生。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达到330天以上。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推进粉煤灰、白泥、钢渣等废弃资源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加强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提高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处理率分别达到99%和100%。

环境监督管理。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推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完善和理顺环境监测体制,全面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测,实现市、县两级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全面达标。健全环境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处置队伍,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建设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提高财政预算中环保投入比例,制定有利于企业环境保护投资的税费政策。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排污许可执行率均达到100%。

专栏12环境保护建设重点

◆水污染防治。实施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墨水河、大沽河等10个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环胶州湾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发电机组脱硝和青钢集团烧结机烟气脱硫。电力、供热等行业开展低氮燃烧。全市淘汰约8万辆老旧黄标车。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废汽车拆解线,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工程试点。

◆环境监管。全市400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完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网络。

第三节 水源支撑

预计2015年城市日需水量198万立方米,本地水源日供水缺口95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构建“南北贯通、蓄引结合、库河相连、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城市水源配置工程网体系,通过本地水源工程建设挖潜和客水资源引进,增加日供水能力89万立方米;通过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建设,增加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左右,满足用水需求。

本地水源工程建设。新建沐官岛水库,充分挖掘大沽河水源潜力。实施棘洪滩水库、产芝水库、尹府水库、大沽河水源地、吉利河水库、沐官岛水库等水源输配工程建设。

客水资源引进。实施引黄济青改建工程,增加长江水、黄河水日供水能力。新建新河水库,调蓄引江水量和周边客水。

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扩大海水淡化规模,建设淡化海水并入市区供水管网工程,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范围和规模。加大污水处理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积极推广节水措施,建设节水工程,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

应急水源保障。开展大沽河地下水环境修复工作,规划建设大沽河地下水源地,作为我市主要应急备用水源地,制定城市供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为极端情况下城市供水提供保证。

“十二五”城市供水水源及配置工程示意图专栏13水源重点工程

◆水库建设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沐官岛水库。

◆水源配置工程。建设棘洪滩水库—黄岛区供水、白马河调水、山洲水库—胶州城区供水、大泽山、淄阳水库—新河化工基地供水、北墅水库—产芝水库联调、产芝水库—即墨—城阳调水、黄同水库—云山段青岛供水接管点调水、高格庄水库—产芝水库联调、黄山水库—尹府水库联调、云山—平度城区供水等工程。

◆客水调引工程。实施引黄济青改建工程。新建新河水库。

◆海水淡化工程。建设10万立方米/日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

◆再生水利用工程。结合污水厂配套建设再生水工程。

第四节 能源支撑

以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和优化能源结构为核心,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建立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和安全预警应急储备体系。

电力。加强500千伏、220千伏等级骨干网建设,提高青岛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做好智能电网试点和规划工作,完成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试点项目。加快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2015年网供能力达到900万千瓦。

燃气。实施多气源并举战略,加大中石化管输天然气供应量,引进中石油等上游天然气,推进中石化山东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应急备用气源,增强应急保障能力。2015年全市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67亿立方米。

新能源。以风能为重点,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00兆瓦。加快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秸秆发电等新能源项目,提高新能源比重,改善能源结构。2015年可再生能源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20万吨标准煤。专栏14能源重点工程

◆电力。建设即墨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崂山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华电青岛发电公司三期扩建和大唐胶州、大唐胶南、华能董家口等热电联产项目。

◆燃气。建设中石化山东液化天然气、中石油泰—青—威天然气管线项目。

◆新能源。推进大唐即墨海上风电、华电即墨海上风电、大唐胶南六汪风电、华能即墨丰城风电、国电电力胶南子罗风电、大唐平度风电等风能项目,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青岛西海岸秸秆直燃发电等生物质能项目建设。

第五节 土地支撑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约20万亩,规划新增可用建设用地约13万亩,通过加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挖潜,形成供给能力约7万亩,基本满足建设需要。

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015年耕地保有量752万亩。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供给调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保证项目建设需要。积极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基础上,对旧村庄开展综合整治,复垦部分腾空的农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通过置换方式新增建设用地5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现有工业用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挖掘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和五市城镇用地潜力,增加土地供应约2万亩。统筹各业建设用地,提高投资强度,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合理调整盐田规划,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盐田资源。

第六节 信息化支撑

抓住建设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两化融合试验区战略机遇,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加强网络信息设施建设。争取建成亚太新直达海底光缆(APG)工程,形成完备的有线、无线基础网络。实现新一代宽带通信网络全覆盖,建设区域性国际信息通信枢纽。进一步整合人口、空间地理、环境监测等基础数据库,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5%,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达到90%左右,率先建成无线城市。依托我市产业和基础设施优势,打造三网融合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业务推广与应用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推广下一代高速无线服务长期演进技术(LTE)应用。建立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两化融合战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推进电子商务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安全支付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集中建设电子政务共享平台,扩大信息化统筹整合范围,全面推行政府业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一体化信息系统。扩大市民一卡通、企业一证通应用范围。推广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档案等信息化服务,加快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第十七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健全以本规划为统领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民主、规范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第一节 完善衔接协调机制

加强专项规划、区市规划与本规划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要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计划要逐年落实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第二节 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严格遵守规划的强制性规定,在制定政策、审批或者核准投资项目、安排政府投资时,不得违反规划的限制性、禁止性规定。规划中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重大项目,纳入区市、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由督查考核部门层层分解落实,跟踪督查。

第三节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全面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根据评估结果对本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对实际运行情况明显偏离并难以完成的规划指标,应及时提出修订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

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四篇: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制定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全市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正确把握未来形势,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紧紧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湖州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考验,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着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均实现比‚十五‛末翻番,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700亿元,超过‚十一五‛以前历年来的总和,加快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经营逐步扩大;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总量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型业态不断凸现。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9.9:54.7:35.4调整为2010年的8:54.9:37.1。

城乡统筹走在前列。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投入使用,对外交通更加便利,城乡生活和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趋丰富和完善,城市化率五年提高9.6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影响日益扩大。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5万元和1.3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企业养老保险人数年均增加4.5万人。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增强,平安、法治湖州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湖州‛建设实现‚三连冠‛。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湖州和长兴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文化、卫生、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展顺利。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金融创新成效显著,五年累计新增上市公司8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0家。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质量明显提高,对外贸易突破200亿美元。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

实践表明,‚十一五‛时期是湖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的五年;是湖州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湖州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 点上。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快速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将加快推动湖州成为长三角地区连接中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动、产业协同发展和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增添新动力,有利于我市抢抓发展新机遇、拓展发展新领域新空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市场、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国内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内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区域竞相发展态势强劲。所有这些问题对我市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湖州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产业规模不大、层次较低、集聚度不高,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缺乏,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实现富民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体部署,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幸福民生和谐区,加快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推进‚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富民和强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优化结构、转型提升。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全面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战略,再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坚持生态优市、绿色发展。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山水清丽、环境秀美的生态湖州。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打造跨区域产业集聚大平台,全面提升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5年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五年累计突破5000亿元;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升,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率持续提高。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等指标达到省要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和森林城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小城市培育形成特色,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成效明显。建成一批布局科学、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行政村创建美丽乡村率达到60%以上,成为全省展示美丽乡村建设品牌的示范区。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新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参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合作能力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力争有更多的央企、民营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州。

第二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比重并举,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特色化、集群化‛和‚融合型、低碳型‛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长三角特色产业集聚区。

第一节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全面完成6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21‛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15年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园区10个、主导产业示范园区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区200个。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规划和提升农民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到2015年,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0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家。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市农科院、浙江大学长兴试验站、中科院湖州市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农业科研机构建设,积极发展农技推广联盟。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抓好农业品种的‚引、育、繁、推‛工作。大力推进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农产品检测检疫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展示展销中心和活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推进农产品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深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组建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第二节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科技、产业基础,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重点加强与央企和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着力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新兴产业产品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在开发区(园区)加快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大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各类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强重点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市内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对接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联盟,积极构建民营企业公平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提升发展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金属材料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产品制造、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方式的融合,提升信息化带动能力。

壮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原材料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扩大发展规模。加快新增长区域和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带动配套、发展产业集群。高标准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配套协作,完善创新体系,提升集群品牌,推动企业加速向专业园区集聚,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和50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本地企业深化细化技术链、价值链、产业链。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或跨区域联合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跟踪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开发区(园区)产业布局动态和投资方向,着力引进一批领军型大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培育一批百亿级大企业。

第三节 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突出发展重点行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加速、扩量、提质,提高服务业比重。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和服务外包业五大行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四大行业,有序发展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两大行业。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发展健康养生等新兴服务业。

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源整合,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商贸商务、信息服务和职业教育等集聚区,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心镇在城乡服务业体系中的节点功能,重点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度假、专业市场等集聚区,推动城镇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集聚区内骨干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创建1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着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小巨人‛服务企业。强化政策引领,坚持分离与外包、分离与整合相结合,鼓励行业规模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售后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加快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步伐。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加快公共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社会化改革。加强行业监管,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提高服务业综合管理能力。

第四节 加快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建设

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布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的要求,统筹规划布局和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突出重点产业和专业化产业园的发展,突出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发展,加快构建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和东部片区、南浔片区、长兴片区的‚一核心、三片区‛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建设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山环保节能产业园、长东旅游度假新区、织东新能源产业园、内河临港重型装备产业园、临沪高性能机电产业园、李家巷新型纺织电器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园,推动集聚区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大项目引领和创新驱动的示范区。

推进集聚区高水平开发。围绕集聚集约、特色鲜明、创新服务的要求,加快开发和建设步伐,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区域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信息、环境等服务设施统一配套,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各开发园区的开发功能,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开发模式,突出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生态保障功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带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在改革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成为促进科技进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科技要素分配激励机制,支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构筑高效、灵活的产业集聚区创新体系。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批后监管工作,切实保障用地需求。加大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合理配臵环境容量指标,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调整。

第三章 全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

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建立支撑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政府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各类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民营企业孵化、科技成果中试、技术交易和中介服务、资本和人才集聚等功能,建设一批包括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在内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建设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产学研合作联盟。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信息服务和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推进科技中介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建立健全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加大风险投资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中介组织,完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机制,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立湖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等有效对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担保公司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担保业务。建立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为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金融创建试点城市。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眼于实现从保护为主转向鼓励创造、强化保护和促进转化并重,支持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统计和专报制度,加快湖州专利技术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的专利信息研究,帮助企业提高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深化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第二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以民办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服务,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多种形式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支持和鼓励普通高中争创省级重点高中,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市域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与湖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区域现代职教体系。全面实施‚职业院校助学讲学工程、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校企合作工程、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推进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强工科及应用型学科建设,支持前沿性、前瞻性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靠长三角地区优质充裕的高教资源,积极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积极探索引进国外知名高校来湖州合作办学。推动湖州师范学院建成湖州大学。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成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有效整合社区和各类机构的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教育层次,积极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及社会培训事业,推动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全市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

第三节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构筑人才高地。大力推进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系列引才工程,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引才模式,重点引进重点特色产业、农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坚持引进大院名所、重大项目、技术、资本与引进人才智力紧密结合,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全职、兼职、担任顾问、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来湖工作和服务。强化产业的人才存量评估和需求分析预测,科学编制产业人才分类规划,动态发布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产业人才有序流动,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湖州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完善招才引智平台。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各类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机构、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推进市、县(区)联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公共实验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等配套服务平台,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快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集聚一批国内一流的领军型人才。深入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湖州行‛活动,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创新创业主题,加快构建覆盖世界主要产业先导区的人才工作网络,打造长效化引智平台。

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人才主要由群众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业内评价的人才评价机制、奖优罚劣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人才资源市场配臵和自由流动的机制。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资助力度,构建服务人才发展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营造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学术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加大人才开发政府资金投入,加强民间闲散资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引导,努力在市、县(区)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人力资本投入体系。建立健全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产权激励机制。

第四章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构筑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推动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推动中心城市集聚提升,加快吴兴东部新城、南浔新城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长兴县城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支持德清武康、安吉递铺中心县城建设,推进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功能分工清晰、产业定位互有补充、基础设施网络连接、人员往来便捷通畅的‚一带两组团四轴线‛的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空间架构。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和现有开发强度,将全市域规划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域,实施空间分类调控,推动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优化开发区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开发区域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大项目引进,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适度开发区域控制整体开发强度,突出点状集聚开发,发展适宜性产业和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重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着力完善公共交通、社会服务、商贸服务、公用设施等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加强投入、增加车辆、优化线路、改善服务,提倡绿色出行,合理引导私人小汽车发展,加快规划市域轨道交通,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智能化水平,着力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重点实施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切实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商贸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好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大型超市、专业市场,不断增强商贸服务功能。完善公用设施体系,科学布局城市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环卫、消防、人防等设施,加快各类设施的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突出自然生态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整治重要河流和城区内部河道水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一批公共绿地公园及一批街头小游园,精心打造亲近自然和体现湖州历史文脉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与河湖、山脉、森林、绿地和谐共生,建设河湖沿岸风景带、山水走廊生态带、沿交通干线绿道和城市绿化步行系统。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更新,综合整治老小区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加强对重点区域建筑形态、色彩、高度等元素的整体控制,实现城市形象、特色与功能相协调。强化住宅小区、安臵区的建筑设计。加强周边乡镇农民建房的规划控制,引导农民进城或集中居住。强化规划审批和后续管理,切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施城市‚网格化、数字化、实时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市政设施、环卫、绿化、河道、桥梁等管护机制改革,提高管养水平。加大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力度,突出抓好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控及市容市貌的整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推进管理流程再造,统筹兼顾市容与繁荣、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的关系,实现向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疏堵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第三节 推进重点区域建设

推进中心城市重点区块建设。优化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差别化功能定位,推进形成‚一核七区‛布局。围绕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加快推进老城核心商贸区和各功能新区的转型发展,促进老城区与各功能新区多核联动,着力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强化功能配套互补,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力,推动中心城市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滨湖崛起。

推进县域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增强各县城枢纽功能,加强各县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加快建设基础设施良好、城市管理到位、服务体系健全、要素集聚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副中心城市。长兴要推进龙山新区、太湖新城、图影旅游度假区等开发建设,启动西太湖科教生态城建设,打造环太湖高端城市综合板块。德清要推进科技新城、城东新区、站场新区、临杭工业区和下渚湖的开发建设。安吉要推进递铺、高禹—良朋和梅溪、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黄浦江源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推动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互动并进。统筹开发区(园区)、产业基地、大型居住区与新区建设,加强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互动融合,创造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工作、生活环境。集聚符合功能导向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完善新区内外交通网络,提高教育、医疗、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水平,培育城市个性和特色风貌,优化居住环境。加强全市统筹,优化资源配臵,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转型发展

着力培育小城市。按照特色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统筹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特色,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口集聚,加快培育织里、新市两个小城市,努力建成上承中心城市、下接一般城镇的区域性中心,切实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

积极发展特色镇。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积极发展一批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市区重点建设八里店、埭溪、双林、菱湖和练市等中心镇,县域重点建设乾元、钟管、泗安、和平、煤山、孝丰、梅溪等中心镇,加快形成集聚发展新优势。支持一般镇走特色发展道路。

第五节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有条件乡镇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农民发展物业股份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旅游农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增加农民投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乡镇超市、村组便民店和农资连锁店,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等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探索建立乡村创业俱乐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鼓励扶持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体育健身场所、放心店、幼儿园及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站等公共服务场所。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广电惠民工程,建立‚村村通‛、‚村村响‛长效管护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到2015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托老、通讯、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建设。统筹实施中心村培育、百村整治和千村示范工程,培育建设一批中心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道路交通、水、电、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农房改造,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联片整治、河湖漾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业污染集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废弃矿山复绿等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弘扬,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三集中三提高‛要求,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落实到农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金融机构面向农村拓宽金融服务。

第五章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节 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推动以创业促进就业。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促进就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配套协调,鼓励支持城乡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二次创业,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社区服务、公共卫生、城市环保等服务业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采取各种形式‚走出去‛创业。积极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创业。积极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

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扩大和延伸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就业。积极举办各类人力资源交流会和技能人才对接会,加强外地劳务基地建设,引导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代理机构提供积极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用工行为,完善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引导企业履行市场责任、用工责任、环保责任和公益慈善责任。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衔接。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统筹和门诊统筹,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基本全覆盖。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失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机制。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重点行业人员参保率,建立健全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体系。不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有效保障女职工生育合法权益。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完善低保救助制度,建立实施低保边缘户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积极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脱贫援助、社会互助等为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和红十字事业,进一步增强慈善、红十字救助能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保障孤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强老居住区、棚屋区及农村危旧住房改造,逐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积极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的积极作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政府扶持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体系。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内容,优先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长期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和休闲养老基地。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丰富老年生活。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增加老年活动场所和文体设施,积极支持老年文体团队活动,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第三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臵,加快形成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为辅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妥善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强化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城乡居民健康知识。加快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残疾预防,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将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报销与救助范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卫生财政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政策相互衔接、关系转移顺畅、费用结算便捷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积极鼓励和引进社会力量办医,完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以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医疗服务收费监管,实施重大疾病救助。

增强公民体质和心理素质。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提高居民体育健身的可达性和便利性。积极承接和举办好重大体育赛事,提高体育赛事策划和营销运作能力。利用区域优势和特色,推出各种户外健身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旅游服务。全面推进精神心理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惠及全面、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健康促进体系,促进人均寿命持续提高,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3年,比‚十一五‛末提高1年以上。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第四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完善低生育政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实行适度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中心城市有序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加快使农民工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维权法庭,完善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机构。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注重选拔熟悉基层工作、热心社区服务、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强化社区经费保障,提高社区专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服务、市场专业服务的联动互补发展。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赋予其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养老服务、法律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大型集中安臵居住区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和配套服务设施。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规范依法信访秩序,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落实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预防和遏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和‚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监控管理。加强防震、消防、人防和防御气象灾害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军警民联防、社会动员等机制,普及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推行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

提高价格管理与应对能力。加强政府对价格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监管,做好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工作,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补贴联动政策。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缓解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切实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和价格监测预警,防范市场价格异动。

第五节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扩大以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以及村(居)委会直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依法依规推进社区民主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推进政府工作依法行政,完善公共权利有效制约机制。以实现公正和效率为目标,注重法律效用,大力发展法律中介组织,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构建现代法律服务体系。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持续开展依法维权活动,高度重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社会法律素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六章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以建设功能性、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城市的区域集散能力、综合保障功能和建设管理水平,把湖州打造成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第一节 加快综合交通建设

推进铁路网建设。围绕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三角地区和浙江省铁路建设发展规划目标,适应同城化趋势,推进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宁杭、湖苏沪、合湖杭及湖州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的规划建设,形成‚四线一枢纽‛铁路网。完成城市轨道及杭州至德清、安吉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适时启动项目前期。

推进公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杭长高速公路杭州至安城段和泗安至宜兴段、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至安吉段、杭宁高速公路拓宽、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德清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滨湖大道、中心城市外环道路、318国道(南浔—湖州)改建工程、织里至菱湖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管护,构建‚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农村公路网。

推进水运网建设。加快长湖申线、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的改造提升,加快梅湖线、李湖南线等支线航道及矿区航道建设,构建干支直达、安全便捷、通江达海的河海联运体系。加快开发建设湖州港,构建以湖州中心港区为龙头、各县区港区为辅助,相互配套衔接和分工明确的内河港口体系,形成‚五干五支一港六区‛水运网。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的衔接,加快构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主枢纽、县(区)次枢纽以及中心镇交通集散节点,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运营效率。

第二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南排工程等四大重点水利工程,提高骨干河道的防洪引排能力。加快水库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开展杭嘉湖圩区整治、区域性骨干河流治理、城市(镇)防洪工程,提高城镇和乡村防洪抗旱能力。完善防洪抗旱指挥、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暴雨、高温、干旱预警和防御。

加强水源保护和建设。续建完成合溪水库工程,新建胜天水库等水源工程。开展跨区域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力争启动建设。实施老虎潭、对河口、合溪等11座集中式供水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保护,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安全。实施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排灌渠道、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灌溉配套设施。加快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保安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水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加强河、湖、水库水域和出入境水质的保护管理,改善并提升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三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加快电源建设。建成华能长兴电厂异地扩建2×60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建设琥珀天然气发电、安吉垃圾焚烧发电和南浔热电联供项目,力争启动建设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6×35万千瓦)。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并网。

加快电网建设。继续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建成±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实施1000千伏淮南-上海、浙北-浙中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妙西输变电工程,开展500千伏长兴变前期工作,完善500千伏电网布局;推动建设220千伏金钉子、祥福等输变电工程和华能长兴电厂送出等项目,优化220千伏、110千伏电网网架,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加快中心镇电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建设。

加强气、煤、油利用。加快天然气门站、城市管网、老小区改造、南浔区和安吉县等新开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优化用气结构,提高居民气化率,有序发展工业用气。加快加气加油联供站建设,推进公共车辆气化改造。加强安全用气应急管理。切实做好煤碳和成品油供应保障。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光伏发电,推进长兴国家级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风能,大力推广太阳能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

第四节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构建宽带、安全、融合的高速信息网。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构筑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相互融合的骨干传输网。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地面数字电视等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实现城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

加快数字湖州建设。构建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等四大‚数字湖州‛基础数据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城市规划、市政管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应急指挥和口岸通关等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智能型‛城市奠定基础。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开放、高效、便捷、安全的公共信息平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征信和社区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和‚市民卡‛工程。

第七章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一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大力构建森林生态网络。大力发展近自然森林,加强主要道路、水系两侧的矿山复绿;以铁路、公路、河道等为骨架,建设通道生态景观林、生态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加快城市核心生态林地、环境保护林、生态隔离带等建设,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大力发展城镇公共绿地,积极创建农村绿色家园,加快形成点、线、面、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为湖州市、环杭州湾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培育推广乡土树种。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保护小区、种质资源保护地为补充的自然保护网络,实现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加强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加快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人口转移。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

实施‚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按照‚巩固、扩面、深化、创新‛的要求,整体推进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运创建,推动80%的县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实施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水环境保护。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确保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深入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加大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抓好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医药、铅蓄电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大化工、制革、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和提标改造。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强化运行控制手段。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排泄物治理。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普及清洁能源,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油气排放综合治理,推广清洁公交。加强矿山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矿山开采、堆放、装运等过程的粉尘污染。开展城市和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餐馆及摊贩等生活油烟污染治理。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全面脱硫、脱硝,实施工业企业有机废气和恶臭整治,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改进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压缩密闭运输。严格餐饮废弃物管理,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加快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臵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垃圾的处臵能力和利用水平。加快工业企业污泥处臵设施改造和建设,开展污泥规范化处臵,提高工业企业污泥处臵能力和无害化水平。加强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安全处臵设施建设,加大对含重金属危险废物转移和处臵利用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完善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工业等固定源噪声、机动车和船舶等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对商业、餐饮娱乐等噪声整治,加强广场群众性文体活动噪声管理,加强中、高考等敏感时期噪声源管理,严格施工工地噪声管理。

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市与县区、县区之间、县区与乡镇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内,加快推动建立太湖保护和治理联动机制,加强各城市间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治理项目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制度,逐步形成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发展新能源,建立多元能源结构。开发应用太阳能,鼓励大型公建、居住区、城市广场、道路等使用太阳能。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生产生活节能,推广节能措施,营造全社会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突出抓好高能耗行业和企业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探索建立节能市场化机制。

优化配臵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实行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旧村居整合、工矿废弃地利用,合理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统筹协调调度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中水回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使用。建立和完善水价调控机制。

加大矿山整治力度。按照‚减点、控量、集聚、生态‛的要求,全面关闭禁产区、大力收缩限产区、促进矿产资源向骨干优势企业集聚。全力推进矿山开发整合和绿色矿山创建。强化对现有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监管,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

第四节 构筑低碳生产生活体系

构筑低碳生产体系。加强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重点推进传统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改造,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内部、产业间、园区内建立多层面的循环生产系统,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主要污染排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骨干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引导新建、在建工业项目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或进行低碳化改造。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低碳产业结构。

构筑低碳生活体系。坚持城市与农村并重,稳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垃圾及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做好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充分发挥森林、湿地固碳抵排作用。积极推广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环保产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鼓励使用节能产品,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加快形成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

加强低碳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财税、土地、投资等政策,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低碳经济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的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加快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碳汇、环境容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培育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等各类典型。加强低碳文化建设,构建低碳宣传教育机制,引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绿色GDP考核机制。

探索建立低碳示范区。以太湖度假区为中心,加快发展低碳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体系、优美自然的城市景观体系、方便快捷的绿色交通体系、循环高效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宜居乐活的和谐社区体系,努力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品牌,推进生态自然化、产业低碳化、经济持续化、生活和谐化,打造长三角低碳经济示范区和国内低碳经济先行区。

第八章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大力弘扬湖州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为指导,整理和挖掘文化历史基因,发扬‚崇文重教、艰苦创业、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南太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开放、务实、创新、和谐‛的当代湖州精神,赋予南太湖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和造就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探索典型宣传的新形式、新载体,大力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优秀湖商代表、先进职业技工和民间创意名人群体等体现湖州精神的时代人物。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倡导‚公平、正义、和谐‛理念,深化‚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文化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积极引导全社会无偿献血、结对共建、扶贫帮困、服务社会等各类公益活动。进一步巩固‚四城联创‛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成果,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文明风尚培育、文明环境建设三大行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街道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建设现代化的公民社会,促进全体市民的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完善科普设施网络,增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特色学校、科普场馆、活动中心等科普展教功能。

第二节 着力繁荣文化事业

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以及乡镇和社区等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坚持政府投资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免费向社会开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继续抓好文化下乡、进社区工作,探索‚送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文化先进县(区)创建工作,构建基层文化建设先进示范体系。努力建设南太湖歌舞艺术团、湖州合唱团、湖州民乐团、湖州广电艺术团、湖州师院艺术团及湖州少年宫七色花艺术团等一批骨干艺术团体。

推进文化传播工程。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推进新闻核心业务数字化,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促进新闻单位生产精品力作、培育品牌栏目。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开拓视频点播、车载电视、数字报纸、手机报纸、电子图书馆等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形成以新闻网站为龙头,各类政府网站、教育、文艺和社会商业网站为辅助的网络传播格局。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积极打造体现优秀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湖州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努力在省以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群星奖‛奖项取得新突破。深入挖掘整合湖州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好国际湖笔文化节、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陆羽国际茶文化节、南太湖音乐舞蹈节等节庆活动,力推‚丝绸之府、湖笔之都、书画之郡‛城市名片。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开展社科应用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提高历史文化档案、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深化‚社科普及周‛和‚南太湖人文大讲堂‛品牌建设。

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突出加大对南浔、新市等古镇,衣裳街、小西街等特色街区,钱山漾、下菰城、德清良渚、递铺城址、顾渚贡茶院、荻港古村落等遗址,飞英塔、莲花庄、陈英士墓、吴昌硕故居、陈霸先故居、铁佛寺、万寿寺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建成民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沈家本纪念馆、赵孟頫艺术馆等专题博物展馆,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一批民办博物馆。加强善琏湖笔制作技艺、千金剪纸、百叶龙、扫蚕花地、湖剧、湖州三跳、湖州琴书、德清防风神话、长兴林城狮舞、安吉上舍化龙灯、吴兴羽毛扇制作技艺、南浔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等保护和开发。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快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努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体用品制造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文化节庆会展业、文化产品流通业。以文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为带动,聚集和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形成一批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壁垒,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利用湖州的区位优势和湖笔、文体用品制造业发达的特点,打造以湖笔和文体用品交易为主的文化用品交易市场。围绕演出、娱乐、音像、电影和网络文化等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和完善文化娱乐市场。健全发展文化要素市场。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力度,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主体。继续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完善市、县(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机构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加快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完善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文化技术中介服务,加快形成鼓励支持文化创新的外部环境。

第九章 加快改革创新攻坚步伐

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强化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以浙江省全面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市校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1381行动计划‛,创新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社区建设管理、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推进机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吴兴区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典型和样板。到2015年,初步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第二节 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深化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改革。完善土地资源配臵机制,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区别年期出让方式改革,加大闲臵土地处臵力度。切实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许可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完善产业投资政策,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深化水权、林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市外金融机构引进,积极探索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力度,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市场,优先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等发行企业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推进发展中小企业保险、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等区域特色险种,扩大保险的社会覆盖面。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和改进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选择合适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引导

第五篇: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10-11-18 19:34:11 作者:xxzx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综合经济势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沅江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科学跨越,跻身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的攻坚时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缆经济社会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清发展思路,坚持发展主题,突出战略抉择,谋划发展蓝图,严格规划实施,对于引领和指导全市科学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极不平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科学应对,顽强拼搏,围绕跻身全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建设富民强市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带动,民营主体”三大战略,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预期的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思路。(一)现实基础

综合势力不断增强——

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年均增长15.3%,为“十一五”计划的100%,其中一产业32.5亿元,二产业42亿元,三产业4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7%、24.7 %、11.8%,人均GDP1.71万元(2560美元),年均增长14.8%。

预计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5.3亿元,年均增长19.2%,为“十一五”计划的106%,财政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4.3%,比“十一五”提高了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年均增长28.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18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44%,比“十五”增长了2.8倍,占建国以来我市历年投资总规模的50%以上。

预计2010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年均增长21.9%,为“十一五”计划的138.7%。

预计2010年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650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20.4%,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平纯收入6935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02%,年均增长14.7%。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90个县(市)区县域经济考核中,从2005年起一直保持了20强的领先地位。

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一大批项目的成功引进,特别是中联重科、“辣妹子”、通威饲料、太阳鸟扩产上市等战略项目的成功引进,助推了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33.1:24.7:42.2调整到2010年的28.3:36.1:35.6。——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全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始终把工业化作为振兴沅江经济的重点来抓,全力招商引资,加强园区建设,确保了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8.8%提高到34.3%;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6%,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比2005年增加65家。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

总产值167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07.3%,年均增长30.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32.3亿元,年均增长38.4%;完成工业增加值39亿元,年均增长26.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年均增长37.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5.4亿元,税收2.3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7倍、1.7倍。机械、食品、纺织、林纸、化工五大产业占全市GDP比重分别为13.8%、7.6%、5.2%、4.9%、2%;其中机械、食品、化工三大产业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11.9、3.3和0.5个百分点,纺织、林纸产业分别下降了0.8、2.8个百分点。船舶制造、电子等产业异军突起,已逐步成为我市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认真落实各项扶农强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做强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预计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0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25%,年均增长11.7%;农业增加值32.5亿元,年均增长11.1%。农业内部结构中,林、牧、渔及服务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8.9%上升到2010年的53.7%;劳务经济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纯收入中非农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34.8%上升到2010年的59.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规模经营农户和企业不断增加,到2010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72个,比2005年增加57个,种养业规模经营户(公司、协会)达8860户,比2005年增加3210户。——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大力实施业态大调整,构建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促进了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通信、网络、房地产开发以及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较快发展。

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三下乡”活动,有效地刺激了消费;连锁、配送、分销、直销、总代理、总经销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拓宽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领域。商贸流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3.5%上升到2010年的9%以上。

不断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已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2010年,预计完成旅游业收入5亿元,比2005年增长138%。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基本建成了以光纤通信为地面骨干的传输网络、数字微波为补充的现代化通信网络,以及光缆、微波等多种传输技术相配套的广播电视网络体系。2010年,预计全市信息产业总收入2.86亿元,比2005年增长47.6%。

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调整和改善弱势群体住房供给。基本形成了商品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等比例协调的住宅供应体系。“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区共开发居住用房202万平方米,全市房地产投资总额65.5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1%。预计2010年实现房地产产值16亿元,比2005年增长68.4%。

金融、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三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持续提高。预计2010年银行存款余额74亿元,年均增长14%;贷款余额50亿元,年均增长18%。

二是所有制结构趋向合理。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7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8.3%,比2005年提高了近9.8个百分点。三是城乡结构正在变革。中心城区面积由2005年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的13.6平方公里;人口由2005年的1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7万人。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预计达44.2%,比2005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建设独具特色的“魅力水城”为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一核(中心城区)三轴(西南部一级发展轴、北部二级发展轴、中部三级纵向发展轴)”的城镇空间发展体系。

城镇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完成城镇主干道建设40公里,中心城区初步形成了“三纵三横”主干网络;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启动了“五湖连通”工程、旧城区改造、垃圾填埋场建设;建成了蓼叶湖、小叶湖、郭家湖3个公园和市民休闲广场、中心城区天然气、城镇自来水、园林绿化、街道亮化、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建成了赤山大桥、茅草街大桥、S204、S202线、白沙千吨级港口码头、百合汽车站,以及南大、竹莲等6个农村客运站;修建农村公路1400公里;完成了乐漉线50%的改造任务;启动了黄茅洲大桥建设。

电力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全市电网结构大幅改善,供电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和户户通电。全市供电量由2005年的4.17亿KWh增长到2010年6.7亿KWh,年均增长15.2%。

园区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加快了沅江经济开发区及南咀、三眼塘、南大、草尾、茶盘洲等5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启动了船舶产业园的建设。累计建成道路30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完成了2000亩土地的土方平整,修建安置房50栋,安置拆迁户300户。沅江经济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即通电、通路、通水、通气、通网络、通电视、通公交车及土地平整。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86亿元,整修加固堤防317公里,抵御洪水能力显著提高。改扩建总装机6.9万KW的排灌泵站410处,防洪排涝及灌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河道整治、安全饮水、水库山塘建设等取得了新的进展。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库区开发、土地复垦整理、以工代赈、商品粮基地建设,夯实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局、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的整体搬迁;完成了208

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6个村级卫生室、62个村体育设施;改扩建4个乡镇卫生院、11个乡镇文化站、17所中小学校、1个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以及11个基层司法所、2个派出所、5个基层法庭。社会事业不断壮大——

一是劳动就业持续扩大。2010年全市城镇就业人员达13万人,比2005年增加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村劳务输出17万人,比2005年增加4万人;5年来共有1.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是社会保障长足发展。201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7.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2万人、失业保险3万人,工伤保险1.4万人、生育保险2.1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0.3万人、0.9万人、0.4万人、0.2万人、1.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1.2万人,缴费参保9万人,占应参保人数80%以上。

三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本形成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良性发展,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特色鲜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6%;

一、三中成为省级示范高中,职业中专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学校。

四是卫生事业方兴未艾。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形成了基本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卫生需求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卫生服务体系。全市乙类传染病计划免疫接种率99%以上,成功抵御了重大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2010年医疗机构平均床位使用率60.3%,比2005年提高19.7个百分点;新农合参加人数达53万人,参合率达到90.6%。

五是科技事业发展加快。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自主创新,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五年来,累计推广和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06项,其中国家、省32项,市级214项,县级90项。实施市级专利资助项目29项,申请专利344项。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GDP的比重达10%,比2005年提高5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比2005年提高10百分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标。2010年全市总人口74.2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文物、气象监测、民政优抚、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及残疾人事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大污染源整治力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重点加强了对造纸、纺织污染企业的整治。全市关停小造纸厂8家,小麻纺厂26家。投资近8亿元完成了沅江纸业、林源纸业、金太阳纸业及明星麻业的扩产治污改造、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净削减化学需氧量1.43万吨,削减率25%;SO21448吨,削减率13%,主要污染物减排达标排放。全社会能耗总量控制在149.8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4.4%。

二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气体未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较2005年下降了20.5%;5大河流地表水达到国家环境质量II类,比2005年上升了一个等级。洞庭湖水质由V类改善为Ⅲ类。三是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8.5万亩,更新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10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到60万亩,立木蓄积量2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8%,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南洞庭湖泊湿地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保护,湿地功能增强,生物鸟类鱼类品种及数量增加。改革开放不断扩大——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将原来有的36个乡、镇、场调整合并为11镇1乡2场2个街道办事处;将原有的402个村、社区调整合并为208个。随着国家粮、猪、油、渔直补以及取消农业税、中小学生学杂费全免、“普九”教育债务化解等政策的实施,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二是大力推进乡财市管乡用、税费协控联管改革。建立了乡财市管乡用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政府主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税收协控联管机制,实现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强化了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保障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的机遇,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方式,建立完善投资项目监管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各类投资项目近200个,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5年累计争取上级投资近40亿元,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5亿多元。四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在益阳市率先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理顺了政务窗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并联审批,联审收费”机制,严格规范了审批行为,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理顺了部门单位职责关系,提高了行政效能。五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299个,入园项目41个,引进内资132.7亿元,外资3255万美元。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培植的“助推器”及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六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益阳市率先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试点工作,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和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破解农村发展瓶颈,涌现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公司等种养大户。

“十一五”时期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74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社会

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方式转变迟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经济外向度较低,产业竞争能力不强,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循环的状况仍然严重。市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生产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发展难度加大。土地、资金、环境、体制等制约严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缺少重特大项目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难,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环境仍然不优,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公共服务相对短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与民生诉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分配、医疗、教育、文体设施、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发展整体处在国际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我市作为内陆欠发达城市,目前正处于加快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区位环境借力点增多。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进入了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动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建设,构建环洞庭湖经济圈。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作为长株潭“3+5”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已主动融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产业承接转移和发展配套产业,实现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可借力将我市建设成为环洞庭湖中心城市。作为国家商务部确定的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随着东部发达地区成本、人才成本居高不下以及部分产业实施“退二进三”等情况的变化,我市将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承接的重点县市。“十二五”期间,我市完全可以借助区位环境的提升,实现沅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政策环境助推力增强。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增长减缓和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的时期,随着各国加强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世界经济呈恢复性增长趋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局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中央坚持积极的财政取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更加着重强调适度,着重调整信贷政策和信贷结构。国家产业政策更加明晰,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省已明确了七大新兴产业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全省强县扩权、财政直管县政策的推行,对市县的发展将注入新的活力。中央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关注民生和公平正义,将出台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十二五”时期全市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和取向是: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重大基础设施完善期、民生体制改革创建期。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和取向将有利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资源环境支撑面增宽。沅江粮、棉、麻、渔、桔、猪、芦苇等农产品资源丰富,有利于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沅江已形成了机械制造、林纸板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船舶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有利于产业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沅江湿地及水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耗(亲)水型产业和湿地生态旅游业;沅江人力资源丰富,可挖掘内在潜能,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在执行“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发展主题、注重夯实发展基础、凝聚发展合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影响深远,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我市总体已处于比较成熟的经济增长阶段,具备了蓄势待发的条件和机遇。“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继续坚持科学跨越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坚持重跻全省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发展目标不动摇,继往开来,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加速度,提质效,重民生”的整体思路,科学实施“规模效益、项目兴市、城乡统筹、全民创业”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经济势力、民生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奋力赶超,科学跨越,努力实现重跻全省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发展目标。(二)指导原则

1、坚持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合、要素集中”的原则,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做大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新型产业,形成特色明显,上下游关联,资源优势互补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2、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推进思路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3、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政策发展稳定相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效统一。

4、坚持生态发展。把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发展,倡导绿色政绩,强调绿色增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绿色沅江。

5、坚持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加快建设和谐沅江,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三)发展战略

1、规模效益战略。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的,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升级。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现有龙头企业、优势产业、优良品牌做大做强;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现有企业靠大靠强,配套发展相关产业。

2、项目兴市战略。以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的体制和机制,积极争取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长远性、枢纽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项目,为沅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3、城乡统筹战略。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形成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4、全民创业战略。以扩大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为核心,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劳动致富;强化技能培训,拓展创业空间。鼓励民间投资,放宽民间资本准入。

(四)发展思路

1、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新兴产业,培植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扩投资,促消费,拓展内需空间,刺激发展加速度。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不懈地抓好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民生保障工程,把释放消费内在潜力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3、抓改革,推创新,完善发展机制,挖掘内生增长力。加快改革开放的实质性突破,以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为导向,着力消除不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注入动力和活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培育形成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重统筹,强协调,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发展均衡度。以建设和谐沅江为导向,把统筹发展城乡各项社会事业摆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坚持民生优先,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均衡度。

5、固基础,优环境,抓好政务服务,增强发展承载力。以提高经济运行承载能力,优化发展软硬环境为导向,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重大的综合性举措,牢牢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

(五)发展定位及功能分区

1、发展方向:将沅江发展成为洞庭湖区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宜居旅游城市,长株潭城市群西部重要的次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经济圈中心城市,提高沅江在洞庭湖经济圈城市群的首显度。

2、发展定位: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林纸板材、棉麻纺织、电子信息、生物化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加速发展游艇及工程运输船舶制造、现代农业、湿地旅游。

3、开发格局:构建“一点三轴”的空间开发格局,“一点”:沅江城区及三眼塘为开发重点,“三轴”:三眼塘镇—新湾镇—南咀镇为西部一级发展轴;草尾镇—南大膳镇—漉湖芦苇场为北部二级横向发展轴;四季红镇—阳罗洲镇—黄茅洲镇—共双茶垸—南洞庭芦苇场为中部三级纵向发展轴。

4、功能分区:根据我市自然资源分布与地理条件,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分区原则,将全市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大类。

重点开发区:包括沅江城区、三眼塘全镇以及其它乡镇镇区,总面积158.3km2,占全市国土面积7.8%;人口21.1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9.6%,其中城镇人口18.46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70%。争取将沅江城区、三眼塘镇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包括赤山岛、漉湖芦苇场、南洞庭芦苇场以及保民村作为生态限制开发区,总面积1066.8km2(含南洞庭湿地保护区核心面积170km2),涉及7.12万人;黄茅洲、阳罗洲、共华、泗湖山、茶盘洲、草尾、南大膳、四季红镇除镇区以外的区域作为农业限制开发区,总面积794.5km2(含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506.8m2),涉及人口43.1万人。合计全市限制开发区面积1861.3km2,区域总人口50.2万人。

禁止开发区:包括南洞庭湿地保护区核心面积170km2,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506.8m2,总面积676.8km2。

三、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一)发展目标

2015年,全市GDP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GDP33580元(5000美元),年均增长14%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39:37左右;

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0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3倍; 实际利用内资7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年均增长8%以上; 农业总产值9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 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年均增长29%以上; 工业增加值8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00元,年均增长14%以上; 农民人平纯收入14000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全市总人口74.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城镇化率达50%;

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就业6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8%,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粉尘、SO2排放达标率100%;(二)战略任务

1、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与结构优化升级并重,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与培育形成产业链并举,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努力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工艺,重点抓好机械制造、林浆纸板、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规模扩张。

以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特种电机、数控机床、农用机械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实现产业聚集和集群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30.5%以上。以沅江纸业为龙头,做大做强林浆纸板产业。力争沅纸12万吨轻型纸、40万吨高档白卡纸、金太阳纸业9.8万吨杨木化机浆及20万吨白卡纸、万森木业5万m3人工软木林改性增强型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到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8.1%。以明星麻业、琼泰服装为龙头,重点攻克麻纺纤维变性处理、定型、染色和色织布等关键工艺技术,引进知名服装设计、制造技术设备,逐步形成以苎麻纺织和名牌服饰为特色的纺织工业格局。重点抓好天然纤维纺织产业集群开发、琼泰服装加工城、时款牛仔服装、海洋捕捞鱼网的引进和建设。到2010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80亿元,年均增长27%。

以“辣妹子”食品为龙头,依托我市优势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肉类、水产品、粮油、果品及蔬菜加工。大力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强专业化协作,促进食品工业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28%。

以赤峰农化和万家丰生物农药为龙头,引导化工企业向专业园集聚,开发高精细化工产品,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25%。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握国际国内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基础和潜在优势,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太阳鸟”为龙头,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授予“益阳(沅江)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的契机,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和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工程船舶、复合材料船艇、运输船舶、公务旅游船舶,大力开发钢质油船、液体化工程船、液化气船、特种玻璃钢舰艇。充分利用“太阳鸟”公司上市扩产及国防经济动员小型船艇中心的机遇,快速扩展游艇生产规模,打造国内游艇生产龙头,建设国际游艇俱乐部。加快金瀚船舶第二期工程、益阳中海船舶、帝豪舾装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船舶制造和舾装配套企业,规范和整合现有船舶制造企业。到2015年,全市年产钢质船舶能力达到60万载重吨,各类游艇生产能力3000艘,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增长1倍以上。以漉湖风力发电为重点,积极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漉湖风力发电场的开工建设;大力引进生物质发电;扩大秸杆能源化利用规模;加快农村用户沼气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及太阳能利用示范小区、太阳能、风能路灯的推广使用;鼓励大中型企业扩建热电联产工程;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建设初具规模。

以谦益电子、三屹数码、德天新能源等企业入驻沅江为契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推进电信、广电、宽带“三网合一”,加强经济社会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建设。在沅江经济开发区设立电子工业“园中园”,在扩大现有企业规模基础上,积极引进电子整机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力争光大电线电缆、高端电子元器件、锂电池隔离膜等项目尽快落户。——加强专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建设沅江经济开发区、船舶产业园和三眼塘、南咀、草尾、南大、茶盘洲等工业园区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省内乃至全国先进水平的重大产业生产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明确园区功能定位、产业方向、建设布局和开发秩序,集中建设环保设施和水、电、气、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创新园区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关联产业链接,培育形成一批分工专业、配套紧密、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集群。

按照“一个中心带,两条轴线,三大片”的发展思路,加快沅江经济开发区空间开发,优化产业布局。积极争取扩大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含船舶工业园),将琼湖街道双凤社区、三眼塘镇河渡桥、竹莲工业小区等纳入沅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把沅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重要产业发展区和产业升级带动区,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省级开发区。“十二五”期间规划引进项目100个,利用内外资1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到2015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2.6%;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年均增长31.8%;实现税收5亿元,年均增长27.2%。

沅江船舶产业园规划面积8000亩,首期开发核心园区3500亩。加强园区规划和管理,努力把船舶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游艇制造基地、最大的内河工程船舶制造基地,湖南省最大的钢质船舶制造基地。“十二五”期间规划引进船舶制造及舾装配套企业达到20家以上,实际利用内外资2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

2、促进农业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大宗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以规模化为起点,以企业化为核心,以标准化为手段,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保障有力,产业带动,服务完善,装备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突出规模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种植集中,养殖成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扶植种养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田园化、水利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大力发展生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推进50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实施经济作物优质工程,推进40万亩高产油料基地、40万亩优质苎麻基地、15万亩优质棉花基地、2万亩有机柑桔基地建设;实施“菜篮子”绿色工程,推进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100万头生猪、2万头肉牛标准化养殖、18万亩健康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实施平原绿化工程,推进4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1万亩村庄林地绿化、2000公里林间林网改造、16万亩防灾减灾林业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林、芦、纸一体化工程,推进45万亩高产苇田及湖洲建设。到2015年,力争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95%以上,95%以上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突出龙头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应消费需求,依托我市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柑桔、蔬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消费品工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特别是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训帮助农民由生产环节进入加工、流通环节。到2015年,力争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30%以上。——突出市场开拓,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优质农产品认证体系,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环节等全过程监管,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积极抓好草尾粮食市场、城区水产品市场、黄茅洲苎麻交易市场等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继续完善农技推广、金融信贷、信息服务等支撑体系,提高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到2015年,力争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80%以上。——突出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产业基础,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以种养为重心向加工为重心转变,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生产向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主要依靠从事农业生产增加收入向发展劳务经济方向转变。一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36.8:30.3:32.9调整到2015年的26:38:36,二、三产业分别提高比重1.2和3.1个百分点。二是通过推广良种和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增加收入,到2015年品种优良率达90%以上,优质率达80%以上,农业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达到75%以上。三是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收入,到2015年全市实现转移剩余劳动力20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比2010年提高10亿元以上。

3、拓宽服务领域,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以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为方向,围绕建立产业互动、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产业助推力。紧紧围绕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农村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中小型企业小额贷款和信用担保公司等;支持“太阳鸟”等企业利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仓储、货物配送、冷冻物流、鲜活农产品直达等形式的现代物流,形成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序承接服务业转移。

——大力发展以现代商贸、社区服务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消费扩张力。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商贸、集贸以及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和引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等新型业态。全面提升餐饮、住宿、商

贸等传统服务业。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到2015年力争出口贸易额达到7500万美元,比2010年翻一番。加快发展信息、中介、养老、生活保健、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扩大教育、卫生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和物业服务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突出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特色服务业,提升品牌竞争力。深度挖掘沅江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使文化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影视等新型业态。着力打造“南洞庭湿地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点两线”,即沅江城区中心点,东线“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线”,西线“湖乡休闲度假旅游线”,推进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相互衔接,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配套设施,推动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镇化全面提速。要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探索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在遵循城乡发展建设差别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促进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城乡发展的协同度、融合度。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和完善“一核三轴”城镇空间发展体系。一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强中心城区规划和管理,规划面积由2010年的13.6平方公里扩展到2015年的18平方公里,人口由2010年的14.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0万人。重点抓好南洞庭大道、桔城大道南北延伸工程、城区环湖路等主干道建设,改扩建道路98公里,完成桔城新区水厂(三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新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用水供应;扩建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污水处理规模达到4万吨;完成城区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50吨以上。加强蓼叶湖、小叶湖、郭家湖、琼湖、浩江湖等公园以及桔城广场、南洞庭滨水风光带等园林设施建设和管理,搞好市区美化、绿化、亮化,创建省级园林市区。加快城区“五湖连通”工程建设,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文明秀丽的滨湖城市。二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村的区位条件、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导向,加强道路、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镇发展功能。加强房地产、商贸市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乡镇承载功能。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改建卫生厕所、畜舍禽圈、垃圾清运等设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加快构建全市交通主干网络,实现交通大发展,缩小与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差距,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加快公路建设,力促公路网络扩容升级。①打通沅江与外界的通道。修建南益高速公路,实现大通湖垸、共双茶垸、长春垸三垸连通。②新建或改造升级主干公路246公里。将茶草线、乐漉线、河南线、长白线、莲百线5条县道由四级公路提升为二级公路;新建或改建四共(四季红、阳罗、黄茅洲、共华)南北轴线公路、沅张二级公路(沅江城区—资阳张家塞)。③继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改扩建通畅水泥路280公里,通达砂石公路400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

新建大型桥梁,健全路网结构。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争取黄茅洲大桥尽快建成通车;争取保民垸大桥、四季红大桥、幸福大桥(南大—茶盘洲)在“十二五”期间立项,确保其中1座开工建设。

加快运输站场建设,促进客货流通。发挥百合汽车站场的作用,整合城区两个汽车站,实现城区人流、物流的相对集中;加强农村客货运站场建设,新建客货运站客运站21个,停车场21个,建设农村招呼站400处。

发挥水运优势,加强港口、航道建设。重点疏浚蒿竹湖、东南湖、塞阳运河3条内外河航道等210公里,重点建设好白沙港口二期、城区水上旅游客运码头、南大港区码头等。立足长远,谋求发展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积极争取荆益铁路南县—益阳段项目列入全省“十

二五”前期项目,并启动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将长株潭城际轨道 “汩罗—益阳—娄底—衡阳”线路走向途经沅江,建成环洞庭湖城际铁路,形成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加快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和农村电网结构,增强供电负荷及安全性,更加有效地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规划新建光复、漉湖、三眼塘3个110KV变电站,增容改造琼湖、丁家坝、草尾、宝和4个110KV变电站;同时,增容改造4个35KV变电站,新架设14条110KV、4条35KV线路,配套改造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积极争取沅江220KV输变电工程落户黄茅洲。加强用电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减少电能损耗浪费,节约能源。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出防洪减灾。全面启动堤防加固工程,实施共双茶垸、民主垸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加快草尾河等6处河道整治和洞庭湖沅江部分干流疏浚治理;争取完成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除险加固浩江湖、枫树坝、高湖等17处中小型水库,以及外西闸、向南闸等11处大型水闸,新建中心城区节制闸4处。

加强民生水利。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加快胭包山、浩江湖、赤山等3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兴林灭螺、兴芦灭螺、水利灭螺、人畜同步防治,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粮食生产区排灌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确保旱涝保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移民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白沙长河、浩江湖、胭包山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严格控制地表水的污染和地下水开采;加快城区“五湖”、赤山、杨梅山等小流域地区的水土保持,以及万子湖、目平湖及漉湖水系等湿地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沅江”。

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抓好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经开区污水集中处理、“五湖连通”工程建设;抓好沅江纸厂、明星麻业等12个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水达标排放,以及南大建材厂等9个SO2、氮氧化物达标排放。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油”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上落后产能、淘汰设备等项目,大力推广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新的污染源得到控制。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优化农村环境。大力推广生物酶化苎麻脱胶和制浆造纸、畜禽及鱼产品高级蛋白饲料化处理等减污降耗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加强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强南洞庭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恢复湿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确保各类项目建设用地;坚持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积极推进土地复垦整理,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实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确保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注重土地可持续利用,坚持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改善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间预计全市建设用地14820公顷,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面积658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380公顷。2015年,全市耕地保持在5.78万公顷,稳定基本农田5.02万公顷;土地利用率达到54.8%;

土地产出率15万元/公顷。

——加强文明城市创建。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加强文明城市创建。争取2012年申报省级卫生城市;2015年申报省级文明城市。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深化“平安沅江”创建,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三是推进“诚信沅江”建设,规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四是建设繁荣富裕秀美和谐文明的新沅江,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五是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建设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六是抓好环保项目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七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5、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完善社会管理,突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瞄准教育特色化、教育设施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目标,深入推进教育强市,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优化教育结构,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序推行免费中职教育,更加关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到2015年,力争全市标准化幼儿园达到56所,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努力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搬迁,确保全市残疾少儿入学。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合格学校,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100%。高考升学率位居益阳第一;加快职教培训中心建设,职高在校学生与普通高中人数达到1:1;加强企业员工、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等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沅江技工”品牌。

——加快发展科技事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平台,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农、林、牧、渔、农机、水利、农村能源以及工业、建筑等领域科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扩大科技推广覆盖面,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力争5年实施重点科技项目200项。到2015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等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和提高效率相结合的公立医院投入、运行和监管机制。加大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力度,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十二五”期间完成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和市卫生监督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血防院住院大楼新建以及阳罗、黄茅洲、南大中心医院和万子湖乡卫生院、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等改扩建。加快村级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加快公共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体、广电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高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素养。“十二五”期间争取新建市文体活动中心;改扩建洞庭湖博物馆、市影剧院;新建或改建乡镇数字影院12个,农家书屋126个。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节目制作和传输公司化。——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广覆盖、保基层、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主体,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突出解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到2015年,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8.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万人,失业保险3.5万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各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3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逐年增长。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

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创办公共福利事业,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行优生优育,加大出生缺陷干预,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十二五”期间改扩建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7个。努力实现预定的人口目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加强工、青、妇工作。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大力提高妇女儿童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推进职工帮扶、职工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五位一体”维权活动平台建设,使工会真正成为贴近职工生活的服务组织。加强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快老年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和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养老以及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完善养老助残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建沅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老年公寓、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乡镇敬老院按标准改造达标。加强档案史志工作。“十二五”期间,完成市综合档案馆、2个乡镇档案馆建设,争取达到省级以上达标档案室133个,占全市档案室78%,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扎实做好市志、党史编纂工作。

加强气象预报与监测。构建“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危害。“十二五”期间完成《沅江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写工作;完善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炮点等气象资源利用项目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沅江”、“法治沅江”、“和谐沅江”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十二五”期间争取完成市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市司法局行政业务用房建设,改扩建市公安局业务用房及5个无房派出所。

四、保障措施与规划执行

(一)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必须坚持领导重视规划、项目支撑规划、资金保障规划、政策配套规划、全民实施规划的规划保障和实行体制。

1、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沅江市“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负责“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要落实领导责任,层层建立责任制;要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和进度要求,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报告制度和奖惩制度。——创新发展理念。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沅江的发展。只要有利于沅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胆的试,大胆的闯,突破各种体制机制制约,实现创造性的发展。——创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统产业结构向战略性、科技型、效益型的新兴产业领域调整;由粗放经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和项目;推进科技

进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产品的技术问题,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园区建设,扩大产业和项目的承载力;扶植龙头企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坚持集群发展。

2、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体制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的要求,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以及新型实用人才;重奖有功人士,为沅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

加强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深化政府收支分类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支出的约束性。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抓好城建投、交发投等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关注国计民生的水、电、气、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成本审验,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促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的形成和资源的节约。探索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和集镇土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扶持加工贸易,积极推行外贸代理制,多形式多渠道扩大出口。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3、加大融资力度,夯实发展载体。以扩大投资为重点,加大立项争资、招商引资和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园区建设、产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招商引资。强化科学招商理念,坚持内资与外资、引资与引智、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措施和办法,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发和包装,加强招商引资的对策研究,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实施招商项目跟踪制度,提高招商项目的落户率和开工率。

——建立银企合作机制。发挥银行的主渠道作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沅江设立办事处。加强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搞好项目衔接,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大融资平台建设。盘活经济资源,搞好城市经营和交通经营。按照“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城建、交通投融资运行机制,盘活城市资产,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通过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强化融资速度,筹措建设资金。

——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实行非禁即入。鼓励兼并、联合投资、控股等形式,集中资金做大做强企业;充发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上市企业融资,将部分已建成且效益好的项目,通过转让股权、经营权等方式,置换资金滚动发展。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引导,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业,引导社会力量资金进入金融、科研、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突出项目建设。加大立项争资力度,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加强项目策划、编制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立项争资考核和奖励制度,实行市级领导及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紧紧盯住,跟踪对接,把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工作落实到位。明确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责任主体和推进程序,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和完善市级领导挂帅,部门协

调联动、跟踪服务、督促检查,项目单位实施落实的重点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

4、加强政务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政府运用市场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着力解决制约环境优化的体制障碍和制度约束。

——打造效能型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加快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以推动部门行业发展、绿色GDP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效能。规范审批和收费行为,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坚持和完善听证制度。切实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推进司法公正。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推进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行政管理法治化,提升法治软实力,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法制保障。

——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坚持“打防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和信访、安监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着力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重点打击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认真及时查办敲诈勒索、恶意伤害企业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的违法犯罪案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打造“诚信沅江”。强化全民诚信意识,创建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市民,逐步在全市形成诚实可信的良好风尚。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开企业和中介组织的信用情况,加强各类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和打击假冒伪劣、欺诈行骗、逃税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和执行招投标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制度。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督促企业依法纳税,公平竞争,认真履行合同,遵守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监督、约束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规划执行。“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明确政府职责,创新工作机制,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本规划的实施。

1、加强分类指导,明确规划执行职责。本规划涵括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强化规划的执行责任和职责。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重点和任务,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等措施,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为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良好环境;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运用公共资源尽力完成;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管理等社会和管理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治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加以实施;规划确定的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务必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2、加强宏观调控,注重规划执行协调。按照加快“三化”建设进程的要求,研究制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节能减排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加大本级政府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要领域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按照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增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改革开放的统筹协调。

3、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规划执行力度。加强规划实施统计监测、干部政绩考核等制度的建

设,搭建规划实施的制度平台。健全以规划《纲要》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和计划相衔接,取向目标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彼此支撑的规划体系。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部门规划相互协调,规划任务逐年分解到计划。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市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按程序由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定。规划实施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修订或废止时,市政府适时提出建议,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

⊙该文章转自[沅江信息网] 原文链接:http://

下载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