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食街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1.项目背景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对南宁市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带动交通、住宿、商业、餐饮、购物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博览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博览会的举办,使南宁的无形资产不断聚集和增值,城市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也成为南宁提升城市形象和提高国际化水平的助推器,对南宁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南宁市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长久举办地,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对广西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是中国面向东盟各国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广西具有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位置的优越区位条件和我国大多数省份进入东盟最便捷通道的交通条件,有能力承担起中国对接东盟的物流中心的重要角色。为求得最短的运输距离和低廉的运输成本,中国不少向东盟特别是越南出口的商品,大都取道广西输出;东盟各国出口到中国的许多商品,也纷纷从陆路和海路经广西进入中国腹地。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的物流中心的地位日益显现。
2.项目现状
项目地块位于南宁华南城二期建设范围,项目地块本身为村庄和农林用地,地块内部没有水域用地。目前村庄已完成拆迁,所以,项目地块目前为没有平整的空地。
围绕项目地块的周边道路,除了同乐大道已经做好垫基层外,华南大道,华府路,贵和路,都没有修建。规划区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位于地块东南角角,最高点标高为80.61,最低点标高标高为73.91,高差约为,6.7M,规划场地高差较小,内部地形较为平坦。相邻东部一期建设用地范围已经施工完毕并投入使用,围绕项目地块的二期建设范围为农林用地,没有规划成形的建筑和业态。相邻一期建设范围建设完成的大的建筑功能和业态主要有:会展中心、1号交易广场、2号交易广场、3号交易广场、4号交易广场、乾龙物流、江南华府一期、招商中心等用地。
3.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2006); 3)《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4)《南宁市沙井分区规划(调整)》; 5)《南宁东盟国际工业原料产品物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6)《南宁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1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1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2013年版; 15)规划设计条件;
16)国家和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设计规范、标准、法规和条例; 17)各相关文件及会议纪要
4.项目规划
1)、项目有着优良的东亚文化背景,因此,建筑风格确定为东南亚风格。2)、景观规划需与建筑配套,宜形成东南亚特色风格景观,同时景观小品以及地铺需要考虑采用东南亚国家的符号相衬。
3)、落实控规要求,地块内部设置1600KVA、10KV/0.4KV开闭所,设置电信所,为地块服务;对接同乐大道上管线以及华南大道上燃气接口,完善管线综合;确定建筑退界距离,控制好建筑红线;现状同乐大道设计标高与控规相符,由此确定地块周边其他三条道路的道路交叉口控制点标高与控规统一,在中间开辟一条7M宽道路,作为机动车道主要入口,同时在贵和路上开辟一个机动车道入口。4)、主要车流来向为华南大道,因此,主入口设置在华南大道上,同时为了对接剧院人流以及与剧院产生视觉联系,形成视觉对视,宜在美食街中部形成一条轴线,形成视觉通廊,与美食街形成视觉通廊,在美食街与剧院交汇处,规划一个入口节点广场,方便人流集散,同时标识出美食街入口空间,与剧院形成对景,为合理入口服务半径,在华府路上设置后勤机动车入口,在贵和路上设置一个出入口。
5)、综合权衡造价、街铺数量和街铺可变性,确定整体形态为U字形摆放形式,建筑中间设置后勤通道;中间设置东南亚风格广场,形成场地重心,与华南大道上主入口形成对景,同时也兼有为美食街内部举办活动提供空间,而主入口与广场也形成场地主要轴线。
6)、华南大道上需要设置明显标志物,标识美食街所在,同时吸引人流进入。
5.建筑设计 项目位于同乐大道西侧,华南大道北侧,要求规划1HA广场位于地块中间,该广场的主要使用功能是为两个地块举办活动的场所,因此规划设置于地块中部,形成整个场地的景观重心,因此确定广场地块的尺寸为76.3M*131M,从该地块划出31M用于南侧公共停车场与剧院北侧变配电房等市政配套设施用。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美食街,设置于地块西侧,在贵和路与华南城大道交汇处,用地规模为2.35HA。
规划整体采用东西向布置建筑,简洁明了,同时也保障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规划道路主次结合,使整个交通畅通有序,主体建筑为东南亚风情风格。规划中心广场面积为0.27ha,剧院旁广场面积为0.55ha.6.建筑布局
一心:东亚风情广场中心,广场为整个地块的中心,铺地为东盟十国地图衍变; 一环:由外围交通形成的交通环线;
两轴:贯穿整个地块中心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步行街轴线。
十街:整个美食城一共分为十个街道,街道风格为东盟十国国家风格,分别以每个国家的城市命名:文莱街、曼谷街、内比都街、万象街、金边街、新加坡街、吉隆坡街、马尼拉街、雅加达街、河内街。
7.退距
整个项目建筑全部为低层建筑,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的一级建筑退线来界定建筑退距线,整个地块(包括剧场)退20m华府路10m;退20m贵和路10m;退60m华南大道12m;退62m同乐大道30m。
8.消防设计
围绕地块周边设置宽度为5.5m的环形消防通道,建筑与建筑之间间距为10m,在其中设置4m宽消防通道,满足地块整体的消防要求。
9.形象设计
力求构建东南亚风格美食城,在景观设计中,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公共开敞空间,在尊重周边生态界面肌理的基础上,营造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此外,规划充分体现东南亚风情风格,通过建筑的排列以及视线通廊的引入,形成入口广场和中心庭院,使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东南亚风情的魅力,极大地提高整个规划区的环境质量。
10.景观
环境雕塑在公共空间应体现东南亚风情文化,以雕塑和小品作为环境的构成要素,丰富环境特色,使广场、入口变得人性化,充满活力,增加人们的心理归属感。雕塑设置的方位、疏密、形式应与环境及人的活动相配合,营造公共生活步行氛围。
标识系统应分类别设计,如建筑标识系统、交通标识系统等。标识牌的高度主要考虑车行和步行使用者的差异,驾车者的标识牌离地面高度约0.9~1.2米,步行者标识牌应该安装在墙或其它可以使用的构筑物上,以减少人行道上的障碍物。
标识牌的设计安装应考虑路面划线的景观性,同时较为醒目和易于识别。标识用语和图案应简洁、明确,重点突出。标识只能包含说明、指示性内容,不可附加任何商业广告。所有标识均应考虑夜晚的可辨识性。
11.车行.人行设计
交通上合理组织车行、人行流线,减少相互干扰,营造良好舒适就餐休闲环境。
车行流线呈环线绕美食城一周,宽度为5.5m,围绕环线外围设置地面停车,每两栋建筑为一组,间隔10m,在其中设置4m车行道路兼顾消防车道,建筑中间设置6m宽后勤通道。美食城地块中央规划东南亚风格中心广场,两条主要人行流线呈对称式在中心广场十字交叉;外围为人行道人行流线。
第二篇:如何打造美食街
全力打造中华名小吃城
宝鸡日报2013/8/21 16:38:48
8月 20日,我市召开石鼓文化城项目建设协调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俊昌出席会议并讲话。唐俊昌强调,石鼓文化城是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对建设茵香河都市文化旅游中心区具有“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全市各级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支持配合,全力打造中华名小吃城暨中华餐饮文化交流展示基地。
(憨大师.刀尖上的舞者.西牛记.俏妹子.万匹柴火.翻江倒海 揉之道 烹牛佬 快乐包 一贯粥御鳝传奇金鳝传奇)
石鼓文化城项目总投资 26亿元,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分天膳坊、天乐汇、天美地三个功能区,采用“古韵新风”的建筑风格,与石鼓阁、青铜器博物院交相辉映,形成拥有深厚文化内涵、较强商业价值、特色鲜明地方民居的错落有致的景观结构,彰显“山、水、塬、林、城”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展示区。该项目 2010年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封顶,完成投资 9亿元。
唐俊昌在协调会上指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弥补“三产”短板是宝鸡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石鼓文化城是我市都市文化旅游的标志性项目,对于建设茵香河都市文化旅游中心区的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强力突破。要明确定位,倾力打造中华名小吃城暨中华餐饮文化交流展示基地。要明确内涵,围绕“舌尖上的中国”做文章,既让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台湾永和豆浆等名企名吃安家落户,又注重引进一批宝鸡小吃,打造特色,做强产业,做旺人气。要明确工作目标,突出招商引资,过筛子、选优商,确保在量上入驻 100户以上商家,形成规模,满足不同人群口味,拉动消费需求;在质上抬高门槛,精心挑选市场前景好、诚信度高、影响力大的客商加盟兴业,不断吸引回头客,把石鼓文化城打造成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又一金字招牌。
唐俊昌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要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着力构筑绿色通道,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把这一造福宝鸡人民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在做好我市宣传的同时,拓宽渠道,在中省媒体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地宣传推介,不断提高石鼓文化城的知名度、美誉度。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项目功能定位,倒排工期,科学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比拼争先,确保明年 5月全面开放。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白升安主持协调会,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项目单位负责人汇报了工程进展情况和困难问题。副市长王琳通报了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相关问题的意见。副市长丁琳参加会议。市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河道委、人防办、高新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作了表态发言。
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斥资6000万元打造全国小吃城
新疆喀什的馕坑肉、西藏的吹肺吹肝、云南的丽江粑粑、甘肃的天水麻食、台湾的草仔粿汤……今后,一次尝遍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将不再遥不可及,汇集56个民族传统小吃、同时可容纳2000人就餐的万丰全国小吃城昨天在丰台区宣告落成,这也是北京第一次将全国56个民族小吃品牌进行集结。
万丰全国小吃城是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斥资6000万元建造的一座中式民族传统风格建筑。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上百种特色小吃,还能欣赏到少数民族民间文艺表演,购买到少数民族土特产及民俗工艺品。
为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餐饮商户进场,北京市商务委和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为商户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采取无进场费、无保底、无房租的“零风险”合作模式,同时,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收款的现代化经营。但是要求进驻的小吃商户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品牌或字号,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
古韵新姿食品街 打造太原特色小吃城
曾几何时,食品街是众多老太原人舌尖上的回忆。但因未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日渐衰落。今年8月起,我市启动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要将其打造成为与上海城隍庙、天津小吃街一样的,具有山西太原特色的小吃城。
如今,食品街的升级改造工程和招商工作均已接近尾声。新年伊始,古香古韵的食品街将以崭新的姿态重迎八方宾客。改造后的食品街会有哪些变化?今后,将如何运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再现昔日辉煌?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飞檐斗拱古色古香
12月18日,我们沿着钟楼街来到食品街。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这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各项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整条道路上不断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原来破烂不堪的路面已被光洁亮丽的大理石地面所取代。仔细一看,每隔一定距离,地面上就有一幅大型的浮雕图案,每幅图案的中心是一个古体字。552米长的路面上有五幅这样的图案,上面的古体字分别是“酸”、“甜”、“苦”、“辣”、“咸”。负责现场施工的郭工长介绍说:“这些大理石地面既耐磨又抗压,很结实。这些古体字也是提前专门刻好的,五种味道正好代表了食品街小吃城的特点。”
行至食品街中段,我们还看到两三名施工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手持画笔刷小心翼翼地对门廊上的飞檐斗拱彩绘上色。几米外相邻的一座仿古门楼上,几名工人正在打磨刚刚打制好的门窗。而左邻右舍中,已经将仿明清风格定制的门窗安装到位,并且涂上了一层朱红色的涂料,凸显出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食品街路面改造基本完成,地下和地上的基础设施都进行了更新换代,作为改造工程的“重头戏”,临街的一座座仿古建筑的外部装饰工程,也即将完工。
舌尖上的美味回忆
“以天津十八街为蓝本建造的食品街,当时可火了,我们住在附近的老街坊经常去,吃一碗杨记灌肠,再去太原馄饨馆尝尝,花不了多少钱,可都是享受啊!”家住柴市巷的周大爷笑着说。如今,一没事的时候,他就会来施工现场瞧瞧,看看这里究竟会改造成啥模样。
食品街的范围是北起府东街,南至钟楼街。老太原人都知道这里原来叫“帽儿巷”,552米长,路面原本仅有5米至7米宽。1985年旧城改造时,路面拓宽至10米,道路两旁的旧房全部拆除,建成以二层楼居多的仿明清建筑。东、西、南、北口各有高大的仿古木制门牌楼一座,上书“食品街”三个大字。1986年1月,崭新的食品街开始营业。起初,整条街共有46家店铺,其中36家经营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这是继天津小吃城之后,当时全国第二家专门经营食品的街道,从而成为太原市的一处地标。
太原馄饨馆、太原烤鸭店、杨记灌肠、雪山冷饮等,说到这些,顿时勾起了许多老太原人舌尖上的回忆。周大爷说道:“当年,在食品街吃各种小吃,可是最时髦的。太原实习饭店的过油肉,肉嫩、味香、量足;太原馄饨馆的馄饨个个皮薄、馅大,汤味鲜浓;太原烤鸭店的烤鸭肉肥、味美……”
现今,几乎同时起步的天津食品街如今已经位列“津门十景”之一,成为每一个去天津的人必去之处,而太原的食品街却已逐渐被人们淡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渐扩大,亲贤北街、长风街等新型商业圈又日益繁盛,一直未跟上发展脚步的食品街则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加之道路狭窄、没有停车位、交通不便等原因,食品街上当年气势恢宏的门牌楼漆皮脱落,部分商铺残垣断壁,房顶杂草丛生。与相距不远的铜锣湾商业中心相比,这条街更像是一个姿色尽失的老人。而街巷内,一家家新店开张,又一个个倒闭,孕婴店、音像店、理发店、网吧……“食品街”,早已名不副实。
重兴历史再造辉煌
食品街,是一条特殊的街道。宋代时,这里已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
但令人遗憾的是,业态萎缩、道路失修、游客锐减,原来的繁华去处,后来变成城市的一根鸡肋。近两年来,我市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将食品街的升级改造提上日程。采访中,有人大代表说道:“政府如果不改造,食品街的价值真会丧失殆尽,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但是改造如果仅仅是动个皮毛也没什么效果,需要政府下决心,从软硬件上下工夫,方能见效。”
如今,终于等到了这个好消息。今年8月初,迎泽区政府提出实施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整项工程投入1.1亿元,对食品街进行全面改造。改造中,政府统一规划道路两侧的建筑,恢复仿明清建筑风格,对食品街的产业进行重新整合,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管理,引入老字号地方特色美食。8月底,食品街升级改造工程开工。迎泽区负责人多次表示,结合食品街明清古风格的建筑设计,对路面进行恢复性整治和改造,重铺地下管网和路面,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将食品街打造成为集餐饮、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步行街。
高标准配建设施
目前,食品街沿街建筑的外立面装饰工程等都已接近尾声,一条高标准配建的商业步行街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食品街道路改造项目指挥部的负责人介绍说:“此次路面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为确保安全,道路全线增加了燃气管线,今后所有入驻的餐饮企业不必再自备大型燃气罐了。供暖和污水的地下管网也全部更换为大直径管道,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电力管线全部入地敷设,安全性大幅提升。各种通信管线一应俱全,宽带通讯网络系统可以为商业街区提供电子商务等服务。”
行走在食品街上,我们还发现整个道路的改造还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不断开辟出一些小广场或是绿色景观。每家店铺的外立面装修都恢复了统一的仿明清建筑风格,外立面上的彩绘都是能工巧匠手工描绘的,而且还加装了保护色,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远远望去,青砖碧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韵十足。
食品街中心还将建成一个小广场,专门为商户举办宣传促销活动,也能供游客休息或娱乐。畅想一下,盛夏时节的黄昏,行走在这样一条舒适宜人的观光街道上,周边是绿树环绕,欣赏着古建筑的风姿,品尝着各种美味小吃,多么惬意!整条道路上,还将实行24小时监控和安保服务,保障商户和游人的安全。
停车难曾经是困扰食品街发展的一大瓶颈。此次改造中,位于食品街中段东侧、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成为一大亮点,这里不仅能容纳近800辆机动车的有序停放,主要入口处有交通诱导电子显示牌。这样,不仅开车的顾客可以方便快捷地就近停车,而且解决了路面无序停车所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在后期建设中,这里还将建成一个时下很流行的汽车影院,为广大有车一族提供一个更方便、舒适的娱乐场地。老字号焕发新峥嵘
如今,经过全方位改造的食品街已初露端倪,硬件设施得到了升级换代,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也在加紧筹建中。是否能够再现往日辉煌,现代化的管理、经营、运作等软件设施的建设,尤为关键。这其中,新成立的太原市迎泽食品街管理有限公司将扮演重要角色。
据介绍,今后食品街商铺的入驻、日常的运营和管理等,都将由该公司全面负责。经过多方学习和考察,他们已为食品街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
目前,食品街一期招商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引进国内外有影响、有实力的一线餐饮机构、老字号餐饮品牌、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特色主题小吃、山西省特产专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专营等。在现已入驻的四五十家商户中,有很多是具有山西本地特色的老字号。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山西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也丰富多彩,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条特色商业街能够承载着这些特色文化,呈现给广大的消费者。今后,食品街要走的路就是将众多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餐饮服务中。在引入过程中,不仅要引入这些老字号的食品,还要将传统的制作工艺现场展示给消费者,并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共同体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样,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城才会有活力,也更有吸引力。
同时,食品街的消费群体也有了定位。特色文化小吃城以规模、聚集性和特色性取胜,太原市居民消费群体、旅游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餐饮消费定位重点突出以中高档餐饮和特色小吃为主。人均消费10元至20元的,占三成;人均消费20元至50元的,占四成;人均消费50元至100元的,也占到三成左右。
为了让食品街的特色文化在市场上叫响,今后该公司将与旅游部门合作,将食品街纳入太原市城市文化旅游的范畴里,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的到来,同时,带动整个柳巷商业区的发展。
“食为天下事,街内富乾坤”。这曾是食品街上一家店铺的门联。这个舌尖上的回忆,那一缕诱人的美味,曾拨动了多少老太原人的心弦。人们期待并相信,升级改造后的食品街,会不负太原人的期望,带给我们更多舌尖上、视觉上的惊喜。
福州小吃发展遇瓶颈 将新建6家美食城打造2条美
食街
开展美食评选活动,开建美食一条街、美食城,起草编写《福州小吃》菜谱……一场由部门和行业共同推进的榕城地方特色小吃的振兴计划正在拉开。福州市商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与创建“中国温泉之都”一样,福州将以创建“中国美食之都”的目标,打造城市“舌尖”名片。
动态
8月中旬首度评选福州小吃名店名点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获悉,为了鼓励福州市地方风味小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福州风味小吃品牌体系并促进本土风味小吃的品牌化发展,将在今年8月中旬开展评定福州风味小吃名店名点。
这也是福州首次由官方组织,并面向福州市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推出的评选活动。只要开业满1年以上的小吃经营者,近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餐饮和糕点加工企业均可参与。符合条件的企业即日起可向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小吃分会报名。经过相关初审后,将于8月中旬组织专家认定。
福州市服务业局副局长陈源指出,希望通过此次评选活动,扩大福州市风味小吃的影响力,强化福州风味小吃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经营理念,促进整个行业品牌化发展。
陈源还透露,除了此次评选活动外,相关部门还将牵头举办福州风味小吃专业人才培训、支持老字号传承人带徒、编写《福州小吃》菜谱等活动,并分别给予上述项目适当补助经费。现状
福州本土特色小吃行业整体“小而散” 肉燕、鱼丸、鼎边糊……曾几何时,这些打上福州印记的名小吃遍布大街小巷,然而,因传统技艺缺乏传承等各种原因,不少名小吃正面临消失。
“福州的小吃高峰时期达到了数百种,不过现在普通市民能叫得上名字就区区十多样。”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福州小吃分会一位负责人称,如今,粉蒸肉、鲨鱼皮、光饼加红糟肉等老一代福州人耳熟能详的福州小吃甚至已绝迹街头。
在被誉为福州城市名片的南后街,记者注意到,除了永和鱼丸、同利肉燕、鼎边湖、木金肉丸等传统福州特色的小吃外,多数的店铺已经被星巴克、哈根达斯、麦当劳等“洋品牌”占据。
而在汇聚着老福州各类地道小吃的上下杭街区,柴火锅边、耳聋伯元宵、花生汤、依嫩猪血捞化、壹号煎包等老牌特色小吃零散分布在洋中路、高鼎路、延平路等路段,店铺规模小,一些已经因为房屋征收而搬走。
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数小吃店是规模小的“夫妻店”,基本上属于“不赚利润赚工钱”的状态。
探因
草根食品难敌外来巨头传承遇瓶颈
谈起福州小吃曾经的辉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利肉燕的第四代传人陈君凡感触颇深。据他回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式福州小吃遍布福州的街头巷尾,老一代福州人在“泡完汤(温泉),再来一碗热腾腾的福州小吃,堪称是绝配。”
不过历史悠久的小吃在保护和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并遭遇发展瓶颈。一方面规模小且分散的小吃店很难与资金实力雄厚的外来小吃巨头抗衡,此外,传统的福州小吃多采用手工方式,工序复杂、定价较低,让很多从业者难以维持。
“早上两三点就要起床磨浆、压浆,耗上几个小时后并进行油炸,赶在六点之前提供给前来购买的市民。”一位曾经从事时粿制作者说,这样忙碌一天下来也就赚几十元钱。
让陈君凡更加担心的是这些传统手艺“后继无人”,已经年过花甲的他发现门下的徒弟多是四五十岁的人,近几年很少有年轻人来学他这门手艺。这些传统手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才断层。“劳动强度大,收入低”传统小吃行业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福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与一些地方小吃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福州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引导,至今没有形成上规模有影响的美食一条街或风味美食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的保护和传播。
此外,该负责人还指出,多数的传统小吃技艺通过靠师带徒、口口相传,尚未用文字方式整理出来,加上一些老厨师文化水平的限制,用文字和数字化保护传承地方特色小吃已经迫在眉睫。破解建美食街、美食城,补助带徒传承人
除了此次推出的小吃评选活动外,一场系统性的福州小吃振兴计划正在拉开帷幕。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副局长陈源透露,根据此前市政府通过的《福州市大众化餐饮市场建设项目整体规划方案》,年内福州五城区将负责引导扶持餐饮企业年内新建6家美食城,其中鼓楼区2家,其他各区各1家。
此外,陈源还透露,福州今明两年还将建起两条上规模的美食一条街。其中位于上下杭的三通路的美食一条街目前已经正式敲定,并将争取在2015年投入运营。
为了更大力度保护传统小吃,上下杭美食一条街运营方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避免因为竞标形式导致传统小吃店生存困难,将重点考虑以项目招商的形式运作,也就是说调研目前小吃售价和店面租金后,结合周边上木的租金来定标准。
此外,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将给一些老字号传承人带徒实施补助,例如“福州肉燕”签约名师由行业协会发给带徒经费2000元,其他品种签约名师由协会发给带徒经费1000元。为了解决传统小吃传承缺少文字整理、缺乏统一标准,《福州小吃》菜谱以及地方标准已经正在开始起草完善当中。
第三篇: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本设计为徐州滨湖饭店,一层为餐厅部分,二层为办公部分,三至六层为客房部分。一层建筑层高4.2m,二至六层层高3.6m,因顶层为不上人屋面,女儿墙高0.6m,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高度23.25m。
2.1 建筑平面设计
任何一栋建筑物,都是由若干个单体空间有机组合起来的整体空间。一般来说,平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方案的确定起着决定的作用,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平面设计不仅决定了建筑各部分的平面布局、面积的大小、房间的形状,而且还影响到建筑空间的组合,以及建筑的剖面设计、立面设计。
旅馆建筑的客房部分和办公部分要求安静、舒适,而餐厅部分由于服务人员多、人流比较集中,所以它的人流路线组织,特别是紧急状态下的疏散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1)平面概况
本设计为徐州滨湖饭店,根据建筑地形要求,将建筑总平面布置为矩形,东西向总长50.4m,南北向总长18m。一层设有餐厅、厨房、库房、更衣室、配电室、卫生间等,二层设有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休息室、卫生间等,三至六层均为客房和储物间。顶层为不上人屋面。(2)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①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所有房间的形状设计为矩形,使用房间的面积和尺寸根据其功能而设置。一层东侧为餐厅,柱距分别为5.4m、7.2m、5.4m满足餐厅的空间需求。西侧为厨房、库房、更衣室、卫生间,厨房开间为14.4m,进深为5.4m;库房开间7.2m,进深为5.4m;更衣室开间为7.2m,进深为5.4m,分割为男女更衣室;卫生间开间为4.2m,进深为7.8m,分割为男女卫生间。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为336.96m2,餐厅的面积为280.80m2,餐厨比为1.2,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3.1.3条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的规定。二层办公室开间为7.2m,进深为7.8m;会议室开间为7.2m,进深为7.8m;接待室开间为7.2m,进深为7.8m;活动室开间为7.2m,进深为7.8m;休息室开间为7.2m,进深为7.8m;卫生间开间为4.2m,进深为7.8m,分割为男女卫生间。三至六层客房开间为3.6m,进深为7.8m;储物开间为4.2m,进深为7.8m;卫生间开间为4.2m,进深为7.8m,分割为男女卫生间。
②.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不仅要供出入和交通联系使用,也需要兼作采光和通风的作用。客房门宽1000mm,高2400mm(含300mm窗);窗户底部距楼面800mm,宽为2100mm,高为1800mm;窗顶距地面的高度为2600mm,约为居室进深的1/2,满足采光要求,客房内卫生间门宽800mm。二层办公区房间的门宽为1000mm,可容许一人正面通过,一人侧身通过,高2400mm(含300mm窗);窗户底部距楼面800mm,宽为2400mm,高为1800mm。一层厨房、厨房、库房、更衣室的门宽为1200mm,可容许一人正面通过,一人侧身通过,高2400mm(含300mm窗);窗户底部距楼面800mm,宽为2400mm,高为2100mm。餐厅
窗户底部距楼面800mm,宽为2400mm,高为2100mm。底层储藏室窗户底部距楼面800mm,宽为2400mm,高为2100mm,二至六层储藏室窗户底部距楼面800mm,本设计中,主要使用房间采用的窗均采用铝合金平推窗,且居中布置。各个房间的窗地比大于1:6,满足采光要求,窗门近乎对正布置,通风良好。
(3)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本设计中,辅助使用房间主要为卫生间。厕所窗户须充分保证私密性,故窗户均采用不透光的毛玻璃材料且设置为高窗。一般而言,卫生间建筑标高要比楼层建筑标高低20mm左右。平面设计中,每层设一个卫生间且上下楼层位置对齐,避免管道分散。应有良好的天然采光与通风,以便排除臭气。卫生间窗宽为1200mm,高为900mm,配电室窗宽为1200mm,高为900mm窗洞,窗地比大于1:8设计,采光满足要求。
(4)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交通枢纽空间----门厅。《旅馆建筑设计规范》4.2.11规定:双面布房的公共走道净宽不得小于1.40m,客房内走道净宽不得小于1.10m,无障碍客房走道净宽不得小于1.50m,同时考虑本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人流较多,因此,设计客房内走道净宽为1100mm,公共走道净宽为2200mm。本设计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距离楼梯最远的房间与楼梯之间不超过40m,满足防火要求。门厅设于走道、楼梯、电梯连接处,起交通路线的转折和过渡的作用。主要出入口一个,宽为1800mm,高为2700mm,建筑两侧设侧门,宽为1500mm,高为2700mm,供工作人员和货物通行,也作紧急疏散用,开启方式均为双向开启。
2.2 建筑立面设计
本设计的体型组合方式为单一体型,即整个建筑是一个完整的长方体,造型统一,没有明显的主次关系。
徐州滨湖饭店整个建筑的长为50.4m,高为23.25m,底层门布置在建筑的中间,窗户的布置在建筑立面上呈对称分布,底层窗宽为2400mm,高为2100mm,二层窗宽为2400mm,高为1800mm,二至六层窗宽为2100mm,高为1800mm,门窗与墙体之间存在虚实变化,显得生动活泼,檐口、窗台、勒脚、窗间墙体现横向线条变化使人感到舒展、平静、亲切,窗户的竖向线条给人挺拔、向上的气氛,外装饰色为浅色,典雅素朴,重点处理的部位为底层入口两侧为钢化玻璃窗,底层入口采用斜拉的钢化玻璃雨蓬。
2.3 建筑剖面设计
该设计为旅馆建筑,建筑剖面形状位矩形剖面,由于结构的跨度不大,屋顶的剖面形状采用平屋顶。采用自然采光,客房居室的进深为5400mm,窗顶部距楼面2600mm,满足采光要求,办公用房采用两扇窗户,厨房采用高侧窗,可以直接排气,房间的层高一层为4200mm,二至六层为3600mm,窗台高度为800mm,室内外高差450mm。楼梯为平行双跑楼梯,楼梯踏步宽为290mm,踏步高为150mm,梯段宽为1350mm(两股人流),首层共28级,休息平台宽为1530mm,二至五层每层24级,休息平台宽为2010mm。
2.4 建筑防火设计
防火分区:本设计防火等级为二级,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1.7条,最大允许长度为150m,本设计中建筑纵向总长为50.4m,在每层两侧楼梯口设防火门。
2.5 建筑保温、隔热、隔声、防潮设计
屋面采用保温层,采用油毡防水层,屋面排水坡度为2%,并采用内天沟排水系统,雨水管采用直径100mm的PVC落水管。外墙采用页岩烧结多孔砖,同时采用瓷砖贴面增强保温效果和防水作用。建筑外表面装饰色为浅色,减少对阳光辐射的吸收。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声性能好。卫生间、厨房楼地面采用聚氨酯防水层,四周墙角均做200高素混凝土翻地,遇门断开,卫生间地面找坡,坡向排水口,坡度1%,达到不积水的效果,墙面贴瓷砖。外墙窗台、窗楣压顶等上面做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线,其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并整齐划一。内窗台均做20厚1:2水泥砂浆粉面。
2.6 建筑抗震设计
本工程为旅馆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工程地处徐州,7度设防,为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3.25m,小于24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1.2规定抗震等级为三级,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措施均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
2.7 建筑做法说明
2.7.1 底层餐厅和走廊地面做法
苏J01-2005,地15石材地面(有防水层)B大理石 1.20厚石材铺面,水泥浆擦缝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3.3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4.刷素水泥浆(或.界面剂)一道 5.40厚C20细石混凝土 6.防水层: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8 7.60厚C15混凝土,随捣随抹平8.15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 9.素土夯实
2.7.2 底层厨房、库房、卫生间、更衣室等地面做法
苏J01-2005,地13地砖地面(有防水层)1.8~10厚地面砖,干水泥擦缝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3.2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或建筑胶水泥砂桨)粘接层 4.刷素水泥浆(或界面剂)一道 5.40厚C20细石混凝土
6.防水层: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1.8 7.60厚C15混凝土,随捣随抹平8.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 9.素土夯实
2.7.3 二至六层楼面及楼梯间做法
苏J01-2005,楼7地砖楼面
1.8~10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或1:1水泥砂浆勾缝
2.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
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4.a.现浇钢筋混凝上楼面
2.7.4 二至六层卫生间及客房内卫生间楼面做法
苏J01-2005,楼9地砖楼面
1.8~10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 2.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 3.30厚C20细石混凝上
4.防水层:聚氨酯二遍涂膜,厚1.2 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做圆弧状或钝角),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2.7.5 屋面做法
苏J01-2005,屋面15油毡防水屋面(有保温层)1.三毡四油、热铺绿豆砂一层 2.冷底子油一道
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4.保温层
5.20厚l:3水泥砂浆找平层 6.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7.6 外墙面做法
苏J01-2005,外墙12面砖墙面
1.1:1水泥砂浆勾缝或用专用勾缝剂勾缝
2.6~12厚面砖(在面砖粘面上随贴随刷一道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增强粘接)3.10厚1:2水泥砂浆粘接层 4.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5.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2.7.7 除厨房和卫生间外,其他房间、楼梯间、走廊的内墙面做法
苏J01-2005,内墙5混合砂浆墙面 1.刷(喷)内墙涂料
2.10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 3.15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 4.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2.7.8 厨房、卫生间内墙面做法
05J909内墙16D1贴面砖防水墙面 1.白水泥擦缝
2.h厚墙面砖(粘贴前砖墙充分浸湿)3.4厚强力胶粉泥粘结层,揉挤压实
4.1.5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防水层 5.6厚1:0.5:2.5水泥石灰膏砂浆分层压实抹平
6.6厚1:0.5:2.5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7.3厚外加剂专用砂浆抹基底或界面剂一道甩毛 8.喷湿墙面 2.7.9 踢脚做法
苏J01-200,踢脚8釉面瓷砖踢脚,台度 踢脚120mm高
1.5厚釉面砖(白瓷砖)水泥擦缝 2.5厚1:1水泥细砂结合层 3.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4.刷界面处理剂一道 2.7.10 一层(除餐厅走廊),三至六层(除走廊)房间、楼梯间,卫生间顶棚做法
苏J01-2005,顶棚5抹水泥砂浆顶棚
1.刷(喷)涂料
2.6厚1:2.5水泥砂浆粉面 3.6厚1:3水泥砂浆打底
4.刷素水泥浆一道 5.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7.11 一层餐厅走廊,二层办公房间,二至六层走廊吊顶做法
苏J01-2005,吊顶9纸面石膏板吊顶
(一)1.贴壁纸(布),在纸(布)背面和棚面均刷壁纸胶 2.刷防潮涂料(氯偏乳液或乳化光油一道)3.9厚纸面石膏板自攻螺钉拧牢(900×3000×9)
4.轻钢横撑龙骨19×50×0.5中距3000(板材长)19×25×0.5中距3000(板材长)5.轻钢小龙骨19×25×0.5中距等于板材1/3宽度(板宽内放两根)6.轻钢中龙骨19×50×0.5中距等于板材宽 7.轻钢大龙骨(分上人与不上人两种)
(1)[60×30×1.5(吊点附吊挂),中距<1200(上人检修)
(2)[45×15×1.2或[50×15×1.5(吊点附吊挂),中距<1200(不上人)8.φ8钢筋吊杆、双向吊点(中距900~1200一个)9.钢筋混凝土板内预留φ6铁环,双向中距900~1200 2.7.12 女儿墙做法
苏J01-2005本工程顶层为不上人屋面,屋面的女儿墙高600mm 1.400mm高苏J01-2005JYM-1多孔砖 2.200mm高钢筋混凝土压顶 3.20厚水泥砂浆找平
4.10厚1:2水泥砂浆抹面
5.内外墙做法同(6)外墙面做法 2.7.13 散水做法
苏J01-2005散水1细石混凝土散水
1.40厚C20细石混凝土,撒1:2水泥黄砂压实抹光
2.120厚碎石或碎砖灌M2.5混合砂浆 3.素土夯实,向外坡4% 2.7.14 台阶做法
苏J01-2005,台阶7石材台阶
1.20厚石材,水泥浆擦缝 2.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3.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4.素水泥浆一道
5.100厚C15现浇钢筋混凝土φ6双向钢筋中距150(厚度不包括踏步三角部分)台阶面向外坡l% 6.150厚碎石或碎砖垫层 7.素土夯实
8.台阶横向两端M2.5砂浆砖砌240厚地垄墙,横向总长度大于3m时,每隔3m加一道240厚地垄墙、地垄墙埋深在冰冻线以下,C10混凝土基础垫层600宽、300高 2.7.15 坡道做法
苏J01-2005,坡道8水泥防滑坡道
1.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15宽金钢砂防滑条,中距80、凸出坡面 2.素水泥浆一道
3.80~100厚C15混凝土
4.200厚碎石或碎砖,灌1:5水泥砂浆
5.素土夯实 2.7.15 其他
本工程底层主要出入口的大门和建筑两侧的门为钢化玻璃门,主要房间、公用卫生间等采用木门,客房内卫生间开门的一面墙底部采用砌块墙,上部采用钢化玻璃窗,门为钢化玻璃门,窗户均为铝合金窗。雨蓬采用钢斜拉杆的钢化玻璃。
第四篇:建筑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夕阳夕下居民房建筑工程 ⑵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砖粉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6层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6)本设计包括:一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正立面,1-1剖面图,详图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河南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此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建筑主体为白色。强烈的竖线条使建筑显得高大挺拔。
1.4剖面设计
层高:主体一层为3.0米,其余为3.0米,建筑总高度:19.050米,主体建筑高度:18.0米。室内外高差为0.5米。
1.5节点设计
1.5.1防水、防潮工程
⑴卫生间25mm厚水泥砂浆垫层,垫层上铺聚苯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一层,四周上反500压入砖墙内;所有穿楼板水、暖管均须予埋钢套管且高出楼板结构面20mm并用高效硅酮张力胶封口,地面以1%坡度坡向地漏;地漏位置详见水暖专业图纸,并应按质量要求做蓄水试验,无渗漏者方为合格。
⑵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防潮层做法为1:2.5水泥砂浆内 掺水泥重量的5%防水剂20mm厚。遇地面有高差时应沿墙体迎土面设竖向防潮层与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竖向防潮层为30mm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如果迎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⑶所有楼地面卫生间四周隔墙底部(门洞除外),梁板混凝土翻边做防渗带,高度比同层楼面高150mm,宽度同墙厚。
1.5.2屋面工程
⑴屋面为平屋面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即二道4mm厚SBS卷材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屋面构造见墙身详图及建筑构造表。
⑵应严格按照该标准图的说明及大样要求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施工。⑶屋面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卷材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⑷屋面保护层、找平层应做分格缝,其间距为3m。
⑸根据GB18242-2000中规定,SBS防水卷材低温柔度18℃。
⑹建筑物无维护结构或出挑雨篷的顶板也须按屋面处理,但不设保温层。1.5.3门窗
⑴属二次高级装修房间的门由装修设计确定,本设计仅提供洞口尺寸要求。
⑵门、窗框的截面尺寸及强度计算由厂家负责。做为防护措施的固定扇其水平向的横樘所能承受的推力为50kG/m。
⑶门、窗上玻璃的厚度应依据玻璃的分格尺寸及所处位置由厂家负责确定。
⑷本设计了门窗分格,应据此进行详细设计,在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⑸门窗上应装配五金,按标准图集和预算定额的中档零件配齐。
⑹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的规定,门窗玻璃大于1.5m2采用安全玻璃,落地窗台高度小于900者采用安全玻璃,并于室内设高于楼面1050栏杆,形式自定,栏杆间距不大于110。
⑺门窗与洞口的封闭采用聚氨脂现场发泡做法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⑻防火门窗的技术要求参见国标《防火门窗》03J609的相关说明。
⑼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四级,气密性能分级为四级,水密性能分级为三级,保温性能
分级为七级,隔声性能分级为四级,采光性能分级为四级。
1.5.4保温措施
⑺本工程网架部分所有钢构件均须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不小于1.00h。
保温设计:本工程为乙类节能建筑,工程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Ⅰ区里的B2气候区,建筑体型系数为0.20,外墙传热系数0.495W/mk,屋面传热系数0.364W/mk,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4.3.1-2之规定,本工程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墙体保温:60厚(含燕尾槽)XPS板:容重28~35kg/m3
导热系数(10℃)≤0.03W/mk, 抗压强度0.2Mpa,氧指数30% 屋面保温:10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表观密度20kg/m3 导热系数(10℃)≤0.042W/mk, 压缩强度0.1Mpa,氧指数30% 备注: ⑴XPS板应符合GB/T10801-2002规定的要求。
⑵本工程为外贴60mm厚(含燕尾槽)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各节点做法参见标准图集《XPS外保温墙体构造》辽2006SJ121施工。
⑶墙体保温材料沿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其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⑷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6防火要求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⑴对于建筑中的对空开口、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其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严格按照《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执行。
⑵管线在每层楼板处预留的孔洞,待管线安装调试后,由孔洞四周楼板处预留钢筋焊接φ10@200双向,浇80mm厚C20混凝土,其上用1:2水泥砂浆抹平,管线周围用矿棉堵塞密实。
⑶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功能。
⑷建筑内所有防火隔墙均应从楼地面基层砌至梁板底面基层,不留缝隙。
⑸建筑内部二次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净宽度的数量,不应降低原有防火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并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
⑹所有防火设施应选用获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第五篇:建筑设计说明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咖啡厅结构,室内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1层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建筑立面分为建筑外立面和建筑内立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建筑内立面则是除建筑外立面之外的所有建筑实体与外部空间接触的部分的总称。
此建筑采用对称式布局: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线上,使建筑显得肃穆庄严。建筑主体为白色。强烈的竖线条使建筑显得高大挺拔。
1.4剖面设计
层高:主体一层为3.9米,其余为3.6米,建筑总高度:22.50米,主体建筑高度:18.85米。室内外高差为0.6米。1.5节点设计
1.5.1外墙
采用3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
kg/m3。MU5.0,容重10001.5.2内墙
采用2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容重800kg/m3,卫生间部分墙体采用200mm厚轻集料混凝土小型MU3.5,空心砌块砌筑(孔洞率50%),强度等级MU5.0,容重800kg/m3。
1.5.3防水、防潮工程
⑴卫生间25mm厚水泥砂浆垫层,垫层上铺聚苯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一层,四周上反500压入砖墙内;所有穿楼板水、暖管均须予埋钢套管且高出楼板结构面20mm并用高效硅酮张力胶封口,地面以1%坡度坡向地漏;地漏位置详见水暖专业图纸,并应按质量要求做蓄水试验,无渗漏者方为合格。
⑵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防潮层做法为1:2.5水泥砂浆内 掺水泥重量的5%防水剂20mm厚。遇地面有高差时应沿墙体迎土面设竖向防潮层与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竖向防潮层为30mm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如果迎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⑶所有楼地面卫生间四周隔墙底部(门洞除外),梁板混凝土翻边做防渗带,高度比同层楼面高150mm,宽度同墙厚。
1.5.4屋面工程
⑴屋面为平屋面有组织排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材料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即二道4mm厚SBS卷材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屋面构造见墙身详图及建筑构造表。
⑵应严格按照该标准图的说明及大样要求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施工。
⑶屋面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卷材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⑷屋面保护层、找平层应做分格缝,其间距为3m。
⑸根据GB18242-2000中规定,SBS防水卷材低温柔度18℃。
⑹建筑物无维护结构或出挑雨篷的顶板也须按屋面处理,但不设保温层。1.5.5门窗
⑴属二次高级装修房间的门由装修设计确定,本设计仅提供洞口尺寸要求。⑵门、窗框的截面尺寸及强度计算由厂家负责。做为防护措施的固定扇其水平向的横樘所能承受的推力为50kG/m。⑶门、窗上玻璃的厚度应依据玻璃的分格尺寸及所处位置由厂家负责确定。⑷本设计提供了门窗分格详图,应据此进行详细设计,在加工门窗之前,应对门、窗洞口进行实测。
⑸门窗上应装配五金,按标准图集和预算定额的中档零件配齐。
⑹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的规定,门窗玻璃大于1.5m2采用安全玻璃,落地窗台高度小于900者采用安全玻璃,并于室内设高于楼面1050栏杆,形式自定,栏杆间距不大于110。
⑺门窗与洞口的封闭采用聚氨脂现场发泡做法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实。⑻防火门窗的技术要求参见国标《防火门窗》03J609的相关说明。⑼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四级,气密性能分级为四级,水密性能分级为三级,保温性能分级为七级,隔声性能分级为四级,采光性能分级为四级。
1.5.6保温措施
保温设计:本工程为乙类节能建筑,工程所在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为严寒Ⅰ区里的B2气候区,建筑体型系数为0.20,外墙传热系数0.495W/mk,屋面传热系数0.364W/mk,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4.3.1-2之规定,本工程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墙体保温:60厚(含燕尾槽)XPS板:容重28~35kg/m3
导热系数(10℃)≤0.03W/mk, 抗压强度0.2Mpa,氧指数30% 屋面保温:10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温板:表观密度20kg/m3 导热系数(10℃)≤0.042W/mk, 压缩强度0.1Mpa,氧指数30% 备注: ⑴XPS板应符合GB/T10801-2002规定的要求。
⑵本工程为外贴60mm厚(含燕尾槽)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各节点做法参见标准图集《XPS外保温墙体构造》辽2006SJ121施工。
⑶墙体保温材料沿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其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⑷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5.7幕墙工程
⑴本工程玻璃幕墙选择格框式玻璃幕,抗风压性能分级不低于Ⅳ级,保温性能分级不低于Ⅲ级,气闭性能分级不低于Ⅳ级,水密性能分级不低于Ⅲ级。
⑵本工程中玻璃幕墙立面图仅表示对立面分格形式,开启方式,玻璃颜色及质感的设计要求,幕墙的具体设计由专业幕墙公司负责。
⑶玻璃幕墙的设计、制作、安装应执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⑷幕墙的予埋件应与专业幕墙公司的设计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预埋在墙内或柱内的铁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
⑸幕墙部分填充的防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A级。
⑹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6防火要求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⑴对于建筑中的对空开口、贯穿开口和建筑缝隙要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密封,其封堵材料的耐火性能不应低于相邻防火分隔构件的耐火性能,应严格按照《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执行。
⑵管线在每层楼板处预留的孔洞,待管线安装调试后,由孔洞四周楼板处预留钢筋焊接φ10@200双向,浇80mm厚C20混凝土,其上用1:2水泥砂浆抹平,管线周围用矿棉堵塞密实。
⑶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功能。
⑷建筑内所有防火隔墙均应从楼地面基层砌至梁板底面基层,不留缝隙。⑸建筑内部二次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走道的设计疏散所需净宽度的数量,不应降低原有防火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并应满足《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
⑹所有防火设施应选用获公安消防部门批准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⑺本工程网架部分所有钢构件均须刷防火涂料,使其耐火极限达到不小于1.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