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五篇]

时间:2019-05-14 08:5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

第一篇: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

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

上海新天地东南角,红色基调浸染的石库门建筑前,参观者排起了长龙,队伍从兴业路一直蜿蜒到了马当路。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以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已接待观众超过70万人次。从11月1日开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日均观众量达到5300人,最多的一天接待观众7262人次。为了保障观众在1000平方米的展厅内安全有序地参观,全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进行疏导。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透露,建党100周年前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策划举办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用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等,以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讲述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上海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两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近百年后的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

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毛泽东形象地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总书记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无论走得多远,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伟大的建党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来到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可以探寻初心,更能坚定信仰,激励所有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今天,我们在这里刊登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的专访,请他为读者解读一大会址纪念馆中的展陈,谈谈如何将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守护好、宣传好、发展好。

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 《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厅面积998平方米,包括“序厅:起点”和“尾厅:追梦”在内分为五个部分,展出展品278件,其中文物117件(含实物14件,文献97件、原照6张,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28件,其他文物63件),图片、图表和文摘146件,创意展项15件。

第一部分

前赴后继 救亡图存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大肆侵略和掠夺,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和艰苦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些探索和斗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都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挽救中国危亡的重任历史地落到新兴的无产阶级身上。

第二部分

风云际会 相约建党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学说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国际的关注和推动下,上海、北京等地相继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大力宣传并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

群英汇聚 开天辟地

1921年7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七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与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工作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全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文汇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接待过程中,哪些细节令你印象深刻?

张黎明:有两个细节很打动我:一是来的时候,总书记的车不是直接停在纪念馆门口,而停在黄陂南路兴业路路口,他带领常委步行了一段走入纪念馆。

还有一个难忘的场景是:面对党旗,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他对在场的人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

这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生动呈现,教育我们每个党员时刻对照反省,坚定理想信念,终生不渝。就像总书记说的,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文汇报:目前,展馆的日常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张黎明:今年以来,我们接待的观众已超过7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0%以上。自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之后,前来瞻仰的人数更是直线上升。我们馆设定的安全警戒线是一天接待3500人次,但从11月1日开始,日均观众量达到5300人,最多的一天接待观众7262人次。展厅中,经常能看到祖孙三代同来参观的温馨场面。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坐着轮椅,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

我们常设展厅的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面对这样的大客流,安全是我们考虑的一大因素,这之中,包括了文物的安全和观众的人身安全。为此,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每天派两位民警在展厅内执勤。而我们馆基本上全员出动,有些老馆员因为站立时间过长,血脉不通,腿部都水肿了,但依然坚守岗位。此外,我们还实时监控人流情况,一旦展厅内的瞬时参观人数超过500人,就进行暂时限流。

文汇报:2016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进行了全新的改建,这次改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张黎明:自建馆以来,我们就设置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基本陈列,向观众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及其历史意义。随着时代的推进,基本陈列历经几次改版,内容越来越充实。这次改建前,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原来的基本陈列,自1999年起,已经有17年历史了。在这段时间里,纪念馆的展览形式、展示手段、文保技术等都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人们的观展理念也在变化,对场馆有了更高的要求,观众希望能看到更新的展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党史研究尤其是中共创建历史研究在不断向前推进,有一些新的发现。这些变化都促使我们对原有的基本陈列进行一次提升,以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文汇报:改建后与之前有何不同,亮点在哪?张黎明:改建后的基本陈列,在展览内容、展览面积、展品数量和展示手段上,均较原基本陈列有所扩充和提升。我们的新展览,主题明确、主线清晰、意识突出、艺术感染力浓郁。

首先,在展览内容上,为了充分完整地展示中共创建史的内容,新展览改变了原展览以文物展示为主的方法,成为叙事性的展览,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经过、意义讲述得更加清楚、明白,使观众对中共的创建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

其次,在展品数量上,原基本陈列有148件展品,新的基本陈列展出展品278件,较原来多增加了130件。展厅面积将原有的一层展览,扩建为两层展览,面积从450平方米到现在的998平方米,比过去扩充了近一倍。

再次,在展览手段上,新的展览结合运用了文物、视频、图片、图表、文摘、创意展项等多种展陈载体,采用了更多新技术,使历史与艺术相辅相彰,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我特别高兴的是,新的展陈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和表扬。

文汇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个旧址类纪念馆,场馆空间有限,除了基本陈列,还能用怎样的方式让人们来铭记这段党的历史?

张黎明:展区有限,但创意无限。在当下,必须用全新的思维、视野、宣传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和史料,深入研究、解读文物史料,推出了大量精神产品,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我们还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策划举办了各种专题展览80多个,编研出版了各种专著、辞典、档案史料集、馆刊及图录70余种。近三年来,开发了30余种红色文创产品。

中共一大会址不仅仅是一个旧址,除了纪念功能,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的一个平台。2015年,我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是中心的业务指导单位。我们邀请著名党史专家逄先知、金冲及、章百家、李忠杰等担任顾问,首批聘请了邵维正等37位学者。此外,还有包括《毛泽东传》的作者潘佐夫在内,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的七位外国专家成为我们的特约研究员。组建这样一支国际学术团队,是要以国际视野多角度地研究这段历史。对一个政党而言,党的历史非常重要。只有把历史整理清楚了,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有时,向后看,也是向前进。

除此之外,2016年我们还成立了“革命圣地及重要旧址全国合作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有全国30余家红色纪念馆,涉及17个省市。我们想通过建立常态化的馆际交流和合作,打通从中共一大这一“红色基因”发端的“红色血脉”。

文汇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目前观众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对于前来参观的游客,你希望纪念馆给他们留下怎样的记忆和感受?

张黎明:我们的观众构成很多元:有党员干部、烈士后代、普通游客,以及国外友人、元首政要等。

数据显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自1952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65年来累计接待观众1585万人次,其中外国观众41万余人次。仅2017年1月1日到现在,就有近8000位外国友人进馆参观。乌干达国民议会议长卡达加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非常荣幸来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能够把这个历史保存下来是个奇迹,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说世界的希望在中国。”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的鲜活的“教科书”。对于党员来说,这里是革命圣地,是怀抱虔诚的态度来接受精神洗礼的地方。我希望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无论年龄长幼,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失去方向、迷惘彷徨时,来到这里,看一看、听一听,一定能汲取力量,获得再出发的动力和勇气。如果你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荣誉,也可以在这里重新“充电”,不断进步。

文汇报: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做哪些准备? 计划推出什么活动?

张黎明:还有四年,就要迎来建党100周年,我们一定不忘总书记的嘱托,将红色记忆传承好、宣传好。建党100周年前夕,我们将策划举办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用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等,以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讲述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文汇报:中共一大会址被看作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张黎明:我是一个从新闻岗位转行过来的文博新兵。在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地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既有崇高感,也有敬畏感,总觉得自己精神上非常富有。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经常要和党史打交道,每次一提起1921年的这段历史,我内心都十分感慨。

比如说,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最年长的是45岁的何叔衡,最年轻的是19岁的刘仁静,平均年龄不到28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但是,在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他们关注的不是个人的利益得失,而是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福祉。在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将新生的政党定性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时候,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态度鲜明的。时刻准备着为了民族的利益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这是大写的“爱”!

又比如,山东代表王尽美,参加一大时的名字是王瑞俊,是一名中学生。回到济南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写下了“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的诗句。一大后,王尽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27岁。在中共一大会址工作,每一次重温这样的先烈事迹,都是一次精神熏陶,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净化。当然,在艰难的革命征途中,既有不懈奋斗,也会大浪淘沙,13位代表中,最后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走到了五星红旗下、走到了天安门城楼上。

文汇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研究的现状如何,请你为我们介绍一下。

张黎明:在国内的革命纪念馆中,我们馆的研究是走在前列的。建馆65年来,我们已经征集和收藏文物史料和历史照片10万余件,其中定级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有121件,是上海文物史料收藏总量最大、国家一级文物数量最多的革命纪念馆。

从2015年下半年起,我们还走出国门,组织专家学者分批前往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白俄罗斯等国查找征集档案资料,带回了几百万字的中共早期珍贵档案和数千张珍贵历史照片。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逐步向全社会公布。比如,去年我们出版了《中共首次亮相国际政治舞台档案资料集》,披露了一批从海外最新引进的档案史料,为人们还原了当年的惊心动魄。而今年年底,我们还将出版《中共先驱留日档案解密(1914—1927)》,公布从日本发掘的一批全新史料。

不过,由于距离中共一大召开已经过去了96年,再加上这次会议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有不少相关细节仍待考证。比如,中共一大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的,共召开了七次会议,其中最后一次会议因法租界巡捕意外搜查转移到嘉兴南湖举行。但南湖会议日期没有最后定论,当时到底哪几个代表没有出席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又比如,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两个文件,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中文原稿至今未见到,目前留存下来的有俄文、英文两种文本。从俄文、英文版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共列出了15条内容,其中第11条没有内容,这一条究竟是中文原版就没有,还是俄文版和英文版漏翻译了,又或者序号写错了? 这些谜团都有待破解,期望更多的海内外学者加入进来,为建党100周年献上一份大礼。文汇报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党在上海诞生,正是基于这里有着明显优于其他城市的工人阶级力量 党诞生前夕,上海工人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 本报记者 王磊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是中国工人阶级重镇。中国 共产党诞生前夕,上海各业工人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产业工人中上海占近五分之一。

“生产力和文化的地域先进地位,赋予上海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最根本的原因是这座城市是一个最适宜先进政党诞生的地方———上海的地理因素创造了对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政治发展空间。城市的近代化与政党的先进性相统一,体现着上海地缘政治的机理。

近代产业工人,他们是上海最早的无产阶级

淮海中路向南百米就是与之几乎平行的南昌路,相比淮海中路的热闹喧嚣,南昌路安静平淡。南昌路的马路格局和近百年前此处的环龙路相比几乎没有多大改变,而如今的南昌路100弄2号正是当年的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老渔阳里2号 《新青年》 编辑部成立。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首先建立,绝非偶然。

“1894年前,在上海外商、洋务、民营‘三资’企业中工作的近代产业工人累计有四万人。这是上海最早的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一书中,学者王关兴撰文指出,在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上海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与觉悟的提高起了关键的重要作用。

有资料显示,1843年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生产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外资在上海开设船坞,至1894年外资在上海的大小造船业有十家,同时外资还经营了为其服务的煤气、自来水、电力公司等公用事业,以及一些丝厂、食品厂、化工厂等。1865年洋务派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总局”,这其中,以在上海外商企业中工作的近代产业工人人数最多,至1895年前,外商企业共雇佣中国工人超过1.9万人。与此同时,上海也成为民族资本发展的重镇。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发现,当时的上海不仅是一个工业城市,同时也正在成为一个多功能中心城市,并且出现了公用事业。比如,1865年,从河南路到外滩路段的南京路点亮了煤气灯,到了1882年,上海街头已经有了第一盏电灯,被当时不知其称呼的市民叫作“赛明月”,一年后,杨树浦水厂建成供水。上海成了拥有“水电煤”的城市。

苏州河沿岸数以千计的工厂,产品涉及衣食住行

今天,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一幅长25米高近3米的绘画,展现了20世纪初叶,苏州河畔北新泾到外白渡桥工厂林立的热闹场面。天厨味精厂,福新面粉一厂、三厂前,工人在码头上忙着装卸货物;大隆机器厂和达丰染织厂里则有不少大型机器在运转。当时,苏州河畔涌现出一批企业,仅今苏州河沿岸,就集中了数以千计的工厂,它们的产品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近代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与苏州河、黄浦江的流向有很大关系。正如学者邢建榕所说,黄浦江水阔江深,可以承担国际航运功能,故大中企业、码头、货栈多集中在黄浦江两岸。风平浪静的苏州河,是上海连接苏浙各地并经大运河连接广袤内地的通道,沿岸中小企业居多。全市大部分面粉企业、将近一半的纺织企业,都聚集在苏州河沿岸。一是因为苏州河离城近,蜿蜒穿过城区,租界及周边有便利的基础设施、安定的生产环境。二是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许多通过苏州河水道来到上海。三是因为具备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更便捷地输送原料和生产品。不过,等到企业规模扩大、原材料需从国外进口以及苏州河逐渐遭受污染,一些企业就将目光转向黄浦江。

1911年的辛亥革命,拉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高速发展的序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将上海工业发展引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战”期间,上海民族资本工业发展尤为迅速,苏州河、黄浦江畔也变得尤为热闹。申新纺织厂、先施公司等日后的上海招牌企业,很多是在这一时间段内开办或进入发展期。“一战”后,上海民族资本的发展势头继续,根据资料记载,1919年至1922年间,上海外资企业和民族企业资本总额超过1840年到1911年71年间中外资本投资总额。

正是在这段时间,上海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至1919年,城市人口200万的上海,就有各业工人共计51.38万人。这一时期,全国各业工人总计194.6万多人,其中产业工人102.2万多人。上海各业工人占全国各业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产业工人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17.9%,而上海的产业工人又多集中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中。学者王关兴认为,中国无产阶级这种相对集中于上海的形势有利于无产阶级的组织和发动,有利于革命力量的集中和革命斗争的开展,有利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的形成。

“由于在中国将出现许多个上海,中国无产阶级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1912年,列宁曾这样预言。其中,他所说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日益成长”,而且也肯定了上海在形成这个“基础”中的重要地位。

从自发到自觉的斗争,中共四大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复苏发展

夏衍在报告文学 《包身工》 里,对上世纪30年代日资纱厂包身工的待遇有这样的记录,“最初的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230块钱了”。

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到上海无产阶级经济地位低下。在1918年时,就有文章这样写道,“其工价之廉,尤为世界各国之所无”。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上海工人的工资仅及外国同工种工人工资的几分之一和十几分之一。如上海法商电灯电车自来水公司的中国职工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95%,而其工资总额却只占50%,而仅占5%的外籍职工工资却占了全公司工资总额的一半。上海机器织布局的中国工人每工不过二三百文,外国工人自七角半至一元(约相当于1000文),工资“悬殊几已过半”。1914年以后,上海丝织业厂主每年总收入是1000万两,而付给工人的工资则不满四万两,只占厂主全年收入的0.4%。1920年的 《星期评论》 这样记载当时工人的收入:“上海工厂劳动者的工银,平均差不多只得二角五分至三角,月收不过90角。至少要假定有两天缺工的损失,月收就只有84角。”而八九十角已经算是相对较高的工资,许多工人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角。有学者测算,当时上海最低的生活水平每月开支就要175角。

为改善自身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上海工人阶级很早就开始自发地进行斗争。据统计,1911年至1919年5月前不到八年的时间,上海工人运动达百余次,斗争的矛头首先指向资本帝国主义。

1920年8月,由陈独秀、李汉俊发起创办的 《劳动界》 出版。这是一份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先后共出版了24册,于1921年终刊,每册万字左右,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向工人阐明了劳动者谋求解放必须进行社会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达到启发工人觉悟,推动工人运动的目的,同时它也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事工人运动的具体实践。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上海诞生,正是基于这里有着明显优于其他城市的工人阶级力量。同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1922年1月,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党领导工人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其中,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是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

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四大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复苏和发展。2月起,上海22家日商纱厂近四万名工人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打人和无理开除工人,先后举行罢工。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十多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和广大民众的极大愤怒。5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约1700万各阶层群众直接参加斗争。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它们是上海近代工业的标志

上海近代最早、最大的民族工业企业一一一江南制造总局

建成年代

19世纪60年代

江南制造总局也就是后来的江南造船所,位于黄浦江畔高昌庙地区。1865年,李鸿章决定买下能造枪炮也能制造轮船美商旗记铁厂,并合并上海的洋炮局,组成江南制造总局。之所以叫“总局”,是因为制造局不单单能造船,还能造出各种机器。

1866年,江南制造总局造出了 中国近代的第一艘机器动力兵船,长185尺,宽29.2尺,马力392匹,载重600吨;船身由坚木制成,内部机器系国外的旧机器修整后使用,而汽炉和船壳则是由总局自 己制造。

由于彼时的虹口已成为美国租界,不允许中国人在租界内生产军火,江南制造总局于1867年9月在高昌庙征地70亩建设新厂房。于是,高昌庙发展为上海的一大工业区,与杨树浦和沪西地区这一东一西两大工业区相似,都傍水而建,有水电煤等配套设施,而且有沿河居住的劳动力可以使用。不过,李鸿章发现,造船成本及消耗燃料过高,造船不如买船更划算,加之甲午海战后,江南制造总局因经费短缺,处于无力造船修船的状态,自1885年起的20年间,制造局只造了五艘小铁壳船和两艘小木船,船坞长期荒废。

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所属的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辛亥革命后改称江南造船所。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南造船所接下了中国第一张国外造船订单:为美国政府运轮部造四艘载重量10000吨、排水量14750吨的运输舰,两年后完工交货。这是当时中国造船业的最大工程,也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首张政府订单。两年后,四艘起着中国名字的美国船陆续下水,中外报刊在报道中称赞“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这之后,江南造船所的声誉大增,中外客户前来定造、定修船舶者络绎不绝。“江南”进入自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以来的全盛时期。

1912至1926年间,江南造船所共造船369艘,总排水量14.4万吨,平均每年造24.6艘,9600吨。

代表了上海以港兴市、以港兴商的传统一一一从十六铺到董家渡

兴建年代

19世纪40年代

1843年上海开埠,贸易需求与 日俱增,许多国外轮船装载着大量货物进入上海,十六铺因此在之后的30年间,陆续建起十余座码头,最终成为贯通当时南洋、北洋和长江航线的枢纽。

不过,西方人说,是他们把上海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一个大都市,这话不是事实。李天纲著 《人文上海》 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根据各方面的记载,乾隆年间的上海十六铺,已经是中国和东亚的最大码头。也就是说,十六铺在上海向西方国家开埠前,已经是东方大埠。

十六铺地处当时法租界与华界交界,是那时四面八方来人从水路进出上海的主要通道。它见到过清朝赴美幼童计划夭折后,被遣返的孩子,也接纳过来上海找工作的各地老乡;而许多人也抱着各种理想从十六铺码头出发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赴海外寻求图强之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市遭遇19次轰炸,从十六铺至董家渡地区满目疮痍。

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六铺码头”正式定名。当时,水路仍然是人们出入上海的主要交通方式,十六铺码头经过改建,其客运楼可容纳旅客6000多人。上世纪80年代,十六铺曾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水上客运中心,日客流量最高超过四万人次。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水上交通在 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下降,十六铺客运码头逐渐冷清。之后,十六铺客运码头作为水上门户的地位,也因交通规划调整而不复存在。

如今,一条与外滩延伸线相匹配的美轮美奂的水景岸线呼之欲出。十六铺码头成为这一串胜景中的一员,仿佛一座悬于空中的花园,在上海市中心开辟出一块滨江乐园。

第二篇:中国共青团百年光辉历程

中国共青团百年光辉历程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核心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青年,始终站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在建立新中国,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党培养、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和工作骨干。100年来,中国共青团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大会通过的团的纲领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从此,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团结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1925年1月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表明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表示我们团组织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决定改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提出试建青年团组织。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试建青年团的成功,在全国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决议》,在全国开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团的工作。

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鉴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早已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广大团员正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并把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崇高的理想,为了确切地反映青年团所担负的政治任务和广大团员的意志,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当时在改名的决议上还提出“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应该将改名以后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过去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相衔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把下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定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青团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尤其是1993年5月团的十三大以来,共青团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把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牢牢抓住青年成长成才这一根本需求,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展团的各项工作,不失时机地实施了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其中,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互助活动、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振兴千家中小企业行动等在社会上都引了较大的反响,共青团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二十世纪末中国共青团召开的最后一次盛会。大会提出了跨世纪新征途中共青团的光荣任务,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深化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努力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随后,共青团又制定了《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进一步推出了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绿色行动等一系列新的活动

2003年7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共青团召开的第一次盛会。大会提出了新世纪新征途中共青团的光荣任务,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继续深化新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新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努力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发奋学习、锐意进取、自觉奉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实现新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随后,大会又修改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2008年6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陆昊代表共青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全会选举陆昊为团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第一书记。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团章。

2013年6月17日至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秦宜智代表共青团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团旗跟党走 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报告。会议通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团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通过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在共青团十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新一届团中央领导机构,秦宜智当选书记处第一书记。

2018年6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贺军科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大会同意报告对今后五年共青团工作的部署。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一致同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共青团的行动指南。

共青团十八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国各族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将进一步动员广大团员青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2019年共青团中央主持起草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经党中央书记处专题会议审议并批准同意团中央选取10个省份的20个县(市、区)启动首轮改革试点。锚定持续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不断强化大局贡献度的目标,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推动共青团改革不断向基层延伸。

2020年8月17日至18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和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部署了未来5年的青联和学联工作。

2021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团中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确定了619个县(市、区、旗)参与本轮扩大试点。

2022年5月5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纪念日,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

第三篇: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学生心得借鉴

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学生心得借鉴

(3篇)

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学生心得借鉴1

100前,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在时代需要、民族处于水深火热困境下成立了,中国共青团在一百年前团结广大青年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觉醒时代青年救国救民的事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为中国共青团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造就了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推动各项建设全面发展步伐,推动祖国的发展,奉献出时代需要的智慧与力量。犹记得初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的时候,“我志愿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建立的100周年,作为一名团员,我不曾后悔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我也不曾忘记作为一名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100多前的五四精神仍在心中,一场以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的爱国运动,是他们用青春谱写出一曲壮烈的乐章,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场五四爱国运动给后辈们做作出青年人的榜样,而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创造的,学习并传承好五四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建设祖国中绽放美好青春,让“五四之花”在当代茁壮成长。让五四精神之光照亮中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和担当,我们要秉承先烈们坚强意识,在不懈追求美好理想,始终要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勇于担当,努力做新时代最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中国青年;勤奋学习,锤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过硬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少年时代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伟志向的周总理是华夏儿女学习榜样,我们定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继承和发扬时代精神,鼓足干劲,砥砺前行,以饱满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功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把华夏儿女的青春凝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清扫前方的障碍,让祖国发展道路一路畅通,我们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我们作为新青年,作为中国薪火的赓续者,终将在新时代背景下乘风破浪,浩荡千里。

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学生心得借鉴2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百年来,一代一代的青年人用奋斗和拼搏汇聚青春蓬勃力量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回首这一百年来,每一次的风浪搏击的天空下,青年人挥洒着青春的汗水,积极投身于祖国伟大建设中。

中国青年当有鸿鹄之志,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必须明确身负国家希望和责任,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青年的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应对重大的挑战、克服重大的阻力,解决重大的矛盾,迫切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具备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100多年前五四爱国青年是每个时代中国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不惧强权,怀着爱国的心,誓死保护领土的决心,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青年者,国之魂也”,青年人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民族的复兴的中坚力量。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立与时代的潮头,争做时代的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学习并传承好五四精神,让“五四之花”向下扎根,向上开花,茁壮成长,让五四精神的光芒更加闪耀。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着许多杰出的人物,放弃了国外的荣华富贵的生活,纷纷响应祖国的号召回到祖国,为建设祖国贡献自我力量,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而现在祖国的大旗早已交接到我们手里,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国青年,要承担起时代责任,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接棒,明确自身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把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把个人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相联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才能担当起时代的大任,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人的,青年人一定要在青春里拼尽全力,做不负芳华,做自立自强时代弄潮儿,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如此才不负人民的期望、民族的重托。

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学生心得借鉴3

五月的鲜花即将开满校园,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0周年的美好时刻,这一百年的风雨路程,意义非凡。说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和政治思想觉悟,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服务,自觉并严格遵守团规、维护团的利益虚心向他人学习,热心帮助他人进步。

时间匆匆,迎来建团100周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再读万卷书“。我们在做到读书的同时,也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积累经验使自己的见识更广,阅历更加丰富。一个人没有追求与理想,便会碌碌无为,青春期的我们,更需要学会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在有限的青春时间里,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前进的路上,不断迎难而上,创造属于自己灿烂人生。建团100周年,身为一名共青团员,要有勇于创新的思想,不断钻研工程项目难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要有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追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这100年的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个出色显著的组织,是一个先进的团体,能成为团支部的人都是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新青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作为一名21世纪的团员,不仅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更要在各方面都时刻起一个带头作用,既然我们是团队的一分子,我们就要勇于维护我们的团的利益,争取在新的世纪,让我们的团在各方面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生存力,这不仅是我们其中一个团员的神圣职责,更是我们所有团员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中国人,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不论是在中国的舞台还是在世界的舞台,我们要努力做好中国青年的新标签,新风范,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第四篇:学生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

学生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

(3篇)

学生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1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的第一百周年。一百年之前,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是五四一代的先驱们上下求索、挺身而出,开辟出广阔的新天地,迎来中国奔向黎明的曙光。今天的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鸿鹄之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实现两个奋斗“一百年”的目标。

青年是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新时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时代离不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新时代的中国新青年成长在全新的时空环境中,有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知行合一,履行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永远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最能创新、最善开拓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

中国青年有责任担当。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在这建团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在真学真做中笃实求真,滴水穿石地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服务大局、勇于创新的具体行动。

中国青年有时代使命。只有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气概主动担当起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伟大责任,把家国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担当中作为,在磨砺中成长,在实干中推动国家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00年前,五四时期的青年“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

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务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机遇、迎挑战,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提升国家文化实力、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深刻认清世情、国情、党情,保持危机意识,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共发展,奋发有为,做开拓者、奉献者,以青春助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青年将会成为主力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的源泉,是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努力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展我中华学子风采,争做时代骄子。

学生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2

岁月时光总是不留人,转眼间我们伟大的共青团已经走完了100年的路程。在这2022年里,伟大的共青团迎来了它的100周年纪念日,全国人民此时此刻在高呼着歌颂着,心中除了高兴,更多的是无比的自豪。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共青团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当下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创新知识,成长,今后才能在新时代为祖国发展的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如今新的中国,需要我们继续继承新时代创新的精神,我们是拥有年轻岁月的人,应该要心怀宏心壮志,抓住每一次的机会,不断的去突破自己,要在生命最好的时间段绽放美丽的风采,这才是真正的新时代共青团应该有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里,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始终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都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民族和革命、建设事业的前途。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始终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血脉,而一旦这新的血脉被激活了,今后必定会绽放出无穷的力量。在任何的一个时代里,共青团都需要青年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为此我们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民族齐奋斗,这样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拥有去实现今后人生美好的理想资本。我们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个人的行为才会有价值。当然,生活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大杂烩,我们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一步步实现最终的目标,才能在祝贺伟大的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同时,更好的体现出作为一个祖国青年本应该有的价值。

在这建团100周年的伟大时刻,身为新时代的我们在承载着国家未来发展重大的责任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初心,要牢记使命,不断前进,努力拼搏奋斗着,只有这样,祖国未来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将会是一片光明的。所以我们青少年在平常生活中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不断培养出创新精神,把自己铸造成才。就让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做好自己,回报社会,祝贺我们伟大的共青团在这100周年越来越美好吧。

学生建团百年光辉历程心得体会3

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意味着生命与成长,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一转眼时光飞逝,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0周年纪念日,身为优秀共青团员的我们,有机会去见证这辉煌的历史时刻,感觉无比自豪,也觉得是如此之庆幸。

百年间的风雨征程,中国共青团紧紧的跟随着党的步伐,坚决拥护中党的纲领,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是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新时代需要有志新青年,新时代离不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这其中掺杂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履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的突破百年历史桎梏,用实践证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永远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朝气、最能创新、最善开拓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重要的力量。所以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承并弘扬五四爱国精神,用拼搏很奋斗抒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争做时代先锋,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时不待我”的迫切感,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提升国家文化实力、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趁早明确自己将来奋斗的方向,要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体现人生价值,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联系到一起,然后共同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的源泉,是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为理想奋发图强,陪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100载的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团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中华之崛起的中国梦而拼搏着,因此我们要接替着他们,继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添砖加瓦。

第五篇: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主题征文

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主题征文

我们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一百年来的沧桑,使中国有奇迹般的转变。一百年前中国人饱尝心酸、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傲立于世界之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法律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开展党史学习,要重视理论武装,进行全面精神洗礼,牢固树牢宗旨意识。

一、学党史,牢记使命和担当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党的百年历史所作出的这一精辟而又深刻的概括,不仅醍醐灌顶,深化了我们对党史的认识,而且鞭辟入里,阐明了这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重点和要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50多人的党,发展到今天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大党,并且依然风华正茂、充满朝气活力,成为世界瞩目的政治奇观。究其原因,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当事人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要从革命前辈、时代楷模、英雄模范身上获取榜样的力量,接受思想的洗礼,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筑党魂,践行初心和使命

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就是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就是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这个初心和使命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相信每一个共产党人都不会忘记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的庄严时刻,我想每一个饱含激情,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在了解共产党的过程中,“初心”都是被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所感染,被无数革命先辈的事迹所感染,被共产主义绘制的伟大蓝图所感染。在靠近共产党的过程中,“初心”是坚定而又执着的想要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我们挑灯夜战,努力钻研业务;我们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我们甘于吃苦,勇于拼搏。在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初心”是《入党誓词》的诤诤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忘初心”,每个共产党人都应牢记誓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不动摇。

三、铭党恩,恪守忠诚和正义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尤其是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以来的近10年,我们要铭记党的恩德,使我们有法可依。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无论是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还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更好服务于民,或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都是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以法治维护公平正义,全民守法是基础。法院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而应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担当起法治建设的责任。同时,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下载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年将推出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团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及感想多篇

    团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及感想范文团的百年光辉历程心得及感想范文一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如今100年转眼就过去了。历经了一百年栉风沐雨,共青......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800字五篇

    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们要继“前人之车”,续后生精华,用文化知识去筑建整个“小康”,用道德去完善它,用爱去完善它!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800字五......

    “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中峰镇红军小学“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以“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为主题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正在全市广泛开展。为发动我......

    关于全面了解党的百年奋斗与光辉历程(五篇范例)

    关于全面了解党的百年奋斗与光辉历程如何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党的百年历史呢?历史是由人物、事件所构成的,这是历史的基本要素。时间、空间是历史存在的基本形式,所以我们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