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9-05-14 08:4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篇: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我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聚力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引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六大战略”,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和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1.“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全省领先,居民生活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十一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是结构调整相对迟缓。二是城镇建设相对缓慢。三是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四是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二)“十二五”面临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将发生重大和深刻的变化。顺应发展大势,把握时代特征,认清历史责任,善于趋利避害,是谋划我市未来发展的前提。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大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深度调整。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

五、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城乡一体统筹建设体系

以新型城市化为抓手,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象,积极推进“两新”工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港口新市建设。

(一)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凸显现代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打造滨海副城

加快推进独山港城开发。合力推进乍浦港城发展。统筹两大港城协调发展。

(三)推进“两新”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新市镇建设。推动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综合交通体系。推进水利水务建设。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完善高速信息网络。

六、注重民生保障,构建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体系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好社会民生突出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广大城乡居民更多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促进居民就业与增收

促进居民充分就业。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分配。

(二)健全社会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救济帮扶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均衡发展优质教育。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五)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新群体社会管理服务。强化公共安全管理。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环境保护八大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推行低碳绿色发展。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城乡绿化水平。

(三)强化生态建设支撑

加强生态文化培育。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八、提升开放水平,构建畅通高效交流合作体系

全面发挥与沪同城效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

(一)加快与沪同城步伐

完善合作对接机制。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加强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对接。

(二)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贸易结构方式。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

(三)推进口岸对外开放

九、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灵活长效自主创新体系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战略地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创新人才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转型发展动力。

九龙山森林保护区。加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与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相呼应,构建良好的旅游度假生态环境。

滨海生态防护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生态资源,依托01省道、杭浦高速、黄姑塘和南排工程等,加快交通廊道绿化及沿海防护林带、田间林网建设,形成绿色生态屏障。

专栏四:三大主动力产业发展导向

光机电产业。以平湖经济开发区为集聚核,独山港区和临沪、光伏产业园为配套区,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专用材料等高新项目以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临港产业。以独山港区、乍浦港区为主集聚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基础新材料“一装两新”临港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发电、石化、港口等重型装备项目,积极发展自动化、精密仪器、超高压电缆等高技术装备。

生物医药产业。以平湖经济开发区为主集聚区,重点突破疫苗、基因工程,大力发展化学制剂、医疗器械及耗材、生物制品、诊断试剂、食品保健品、中成药制剂等项目。

专栏五: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

新能源产业。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带动产业链中后端及终端产品制造,重点发展光伏光热发电、硅晶体电池等项目,引进发展核电、风电等关联设备制造。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扩大半导体照明(LED)灯及太阳能LED应用产品制造。积极发展环保治理设备制造,开发环保产品。

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新型合金、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择优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专栏六:三大重点服务业发展导向

现代物流业。发挥港口和交通优势,以省市共建的独山港综合物流园区为依托,加快港口带动型和海河联运型物流业发展,加快港口码头和集装箱、保税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物流功能区以及多式联运中心、货运交易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现代商贸业。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以平湖经济开发区商务区块为依托,加快平湖·中国服装城、平湖国际箱包城等生产性专业市场建设,实现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推进大型购物中心、品牌连锁店、商业特色街区、商务楼宇等现代商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等新型营销方式,不断提高现代商贸区域影响力。

休闲旅游业。以高端旅游产品为重点,完善九龙山旅游度假区高尔夫、游艇(轮)、马球、跑马、赛马、航空等高端休闲运动功能,拓展大众化休闲旅游项目,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提升东湖景区、莫氏庄园、金龙门生态休闲园等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成为长三角知名旅游休闲胜地。

专栏七:“238”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一是新广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含两个主导产业示范区(蔬菜和花卉苗木)和四个精品园(芦笋、食用菌、陈斌水产、姚浜生猪)等;二是林埭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含两个主导产业示范区(淡水虾和观赏鱼)和二个精品园(祥中南美白对虾、徐东芦笋)等。

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钟埭蔬菜、新仓食用菌和新仓蔬菜主导产业示范区。

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韩庙蘑菇、新仓西甜瓜、新仓芦笋、双龙葡萄、绿原芦笋、黄家浜蘑菇、威原生态养殖和百寿蘑菇精品园。

专栏八:全面推进“四区”建设

南市新区。加快新华南路延伸段行政中心周边区域和客运中心地块开发,注重规划引导和控制,完善城市设计,抓好重要标志性建筑规划建设,确保区域整体和谐、特色鲜明,力争“十二五”期末建成面积约4平方公里。

东湖新区。加快环东湖区域建设步伐,打造“三湖一带”(北东湖、南东湖、东湖、环城东路沿河景观带)构架,启动东湖区二期开发,实现与三港新城的有机衔接,资源共享。

老城区。坚持拆迁和完善配套、开发建设和整治保护并重,开展街面整治、美化亮化,实施南河头历史文化保护区开发,推进城南路等沿街地块开发建设,建成高品位中心商业区,提升老城区服务功能。

城北区。加快推进平湖·中国服装城、平湖国际箱包城等市场建设,依托平湖经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等一批公建项目,加快周边商业配套,形成区域性商务中心。

专栏九:推进农村产权改革

实施村级资产股份制改造。总结试点做法,借鉴外地经验,加大改革力度,有序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开展集体土地确权工作。组织力量调查摸底,搞清农村集体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开展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确权和发证。

推行社区农房确权登记。对符合建设规划,建造在城区、镇区新社区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农房,开展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探索组建全市农村产权综合性交易平台,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流转、农业科技应用和转化、农业类知识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三篇: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制定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全市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正确把握未来形势,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紧紧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湖州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考验,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着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均实现比‚十五‛末翻番,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700亿元,超过‚十一五‛以前历年来的总和,加快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经营逐步扩大;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总量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型业态不断凸现。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9.9:54.7:35.4调整为2010年的8:54.9:37.1。

城乡统筹走在前列。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投入使用,对外交通更加便利,城乡生活和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趋丰富和完善,城市化率五年提高9.6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影响日益扩大。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5万元和1.3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企业养老保险人数年均增加4.5万人。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增强,平安、法治湖州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湖州‛建设实现‚三连冠‛。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湖州和长兴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文化、卫生、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展顺利。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金融创新成效显著,五年累计新增上市公司8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0家。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质量明显提高,对外贸易突破200亿美元。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

实践表明,‚十一五‛时期是湖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的五年;是湖州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湖州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 点上。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快速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将加快推动湖州成为长三角地区连接中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动、产业协同发展和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增添新动力,有利于我市抢抓发展新机遇、拓展发展新领域新空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市场、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国内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内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区域竞相发展态势强劲。所有这些问题对我市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湖州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产业规模不大、层次较低、集聚度不高,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缺乏,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实现富民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体部署,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幸福民生和谐区,加快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推进‚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富民和强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优化结构、转型提升。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全面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战略,再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坚持生态优市、绿色发展。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山水清丽、环境秀美的生态湖州。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打造跨区域产业集聚大平台,全面提升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5年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五年累计突破5000亿元;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升,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率持续提高。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等指标达到省要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和森林城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小城市培育形成特色,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成效明显。建成一批布局科学、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行政村创建美丽乡村率达到60%以上,成为全省展示美丽乡村建设品牌的示范区。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新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参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合作能力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力争有更多的央企、民营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州。

第二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比重并举,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特色化、集群化‛和‚融合型、低碳型‛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长三角特色产业集聚区。

第一节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全面完成6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21‛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15年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园区10个、主导产业示范园区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区200个。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规划和提升农民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到2015年,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0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家。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市农科院、浙江大学长兴试验站、中科院湖州市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农业科研机构建设,积极发展农技推广联盟。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抓好农业品种的‚引、育、繁、推‛工作。大力推进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农产品检测检疫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展示展销中心和活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推进农产品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深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组建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第二节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科技、产业基础,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重点加强与央企和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着力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新兴产业产品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在开发区(园区)加快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大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各类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强重点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市内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对接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联盟,积极构建民营企业公平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提升发展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金属材料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产品制造、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方式的融合,提升信息化带动能力。

壮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原材料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扩大发展规模。加快新增长区域和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带动配套、发展产业集群。高标准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配套协作,完善创新体系,提升集群品牌,推动企业加速向专业园区集聚,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和50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本地企业深化细化技术链、价值链、产业链。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或跨区域联合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跟踪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开发区(园区)产业布局动态和投资方向,着力引进一批领军型大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培育一批百亿级大企业。

第三节 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突出发展重点行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加速、扩量、提质,提高服务业比重。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和服务外包业五大行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四大行业,有序发展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两大行业。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发展健康养生等新兴服务业。

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源整合,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商贸商务、信息服务和职业教育等集聚区,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心镇在城乡服务业体系中的节点功能,重点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度假、专业市场等集聚区,推动城镇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集聚区内骨干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创建1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着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小巨人‛服务企业。强化政策引领,坚持分离与外包、分离与整合相结合,鼓励行业规模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售后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加快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步伐。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加快公共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社会化改革。加强行业监管,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提高服务业综合管理能力。

第四节 加快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建设

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布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的要求,统筹规划布局和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突出重点产业和专业化产业园的发展,突出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发展,加快构建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和东部片区、南浔片区、长兴片区的‚一核心、三片区‛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建设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山环保节能产业园、长东旅游度假新区、织东新能源产业园、内河临港重型装备产业园、临沪高性能机电产业园、李家巷新型纺织电器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园,推动集聚区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大项目引领和创新驱动的示范区。

推进集聚区高水平开发。围绕集聚集约、特色鲜明、创新服务的要求,加快开发和建设步伐,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区域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信息、环境等服务设施统一配套,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各开发园区的开发功能,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开发模式,突出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生态保障功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带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在改革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成为促进科技进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科技要素分配激励机制,支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构筑高效、灵活的产业集聚区创新体系。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批后监管工作,切实保障用地需求。加大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合理配臵环境容量指标,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调整。

第三章 全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

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建立支撑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政府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各类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民营企业孵化、科技成果中试、技术交易和中介服务、资本和人才集聚等功能,建设一批包括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在内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建设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产学研合作联盟。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信息服务和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推进科技中介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建立健全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加大风险投资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中介组织,完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机制,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立湖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等有效对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担保公司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担保业务。建立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为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金融创建试点城市。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眼于实现从保护为主转向鼓励创造、强化保护和促进转化并重,支持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统计和专报制度,加快湖州专利技术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的专利信息研究,帮助企业提高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深化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第二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以民办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服务,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多种形式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支持和鼓励普通高中争创省级重点高中,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市域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与湖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区域现代职教体系。全面实施‚职业院校助学讲学工程、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校企合作工程、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推进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强工科及应用型学科建设,支持前沿性、前瞻性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靠长三角地区优质充裕的高教资源,积极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积极探索引进国外知名高校来湖州合作办学。推动湖州师范学院建成湖州大学。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成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有效整合社区和各类机构的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教育层次,积极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及社会培训事业,推动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全市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

第三节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构筑人才高地。大力推进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系列引才工程,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引才模式,重点引进重点特色产业、农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坚持引进大院名所、重大项目、技术、资本与引进人才智力紧密结合,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全职、兼职、担任顾问、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来湖工作和服务。强化产业的人才存量评估和需求分析预测,科学编制产业人才分类规划,动态发布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产业人才有序流动,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湖州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完善招才引智平台。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各类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机构、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推进市、县(区)联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公共实验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等配套服务平台,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快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集聚一批国内一流的领军型人才。深入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湖州行‛活动,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创新创业主题,加快构建覆盖世界主要产业先导区的人才工作网络,打造长效化引智平台。

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人才主要由群众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业内评价的人才评价机制、奖优罚劣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人才资源市场配臵和自由流动的机制。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资助力度,构建服务人才发展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营造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学术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加大人才开发政府资金投入,加强民间闲散资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引导,努力在市、县(区)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人力资本投入体系。建立健全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产权激励机制。

第四章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构筑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推动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推动中心城市集聚提升,加快吴兴东部新城、南浔新城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长兴县城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支持德清武康、安吉递铺中心县城建设,推进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功能分工清晰、产业定位互有补充、基础设施网络连接、人员往来便捷通畅的‚一带两组团四轴线‛的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空间架构。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和现有开发强度,将全市域规划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域,实施空间分类调控,推动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优化开发区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开发区域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大项目引进,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适度开发区域控制整体开发强度,突出点状集聚开发,发展适宜性产业和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重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着力完善公共交通、社会服务、商贸服务、公用设施等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加强投入、增加车辆、优化线路、改善服务,提倡绿色出行,合理引导私人小汽车发展,加快规划市域轨道交通,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智能化水平,着力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重点实施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切实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商贸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好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大型超市、专业市场,不断增强商贸服务功能。完善公用设施体系,科学布局城市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环卫、消防、人防等设施,加快各类设施的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突出自然生态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整治重要河流和城区内部河道水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一批公共绿地公园及一批街头小游园,精心打造亲近自然和体现湖州历史文脉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与河湖、山脉、森林、绿地和谐共生,建设河湖沿岸风景带、山水走廊生态带、沿交通干线绿道和城市绿化步行系统。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更新,综合整治老小区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加强对重点区域建筑形态、色彩、高度等元素的整体控制,实现城市形象、特色与功能相协调。强化住宅小区、安臵区的建筑设计。加强周边乡镇农民建房的规划控制,引导农民进城或集中居住。强化规划审批和后续管理,切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施城市‚网格化、数字化、实时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市政设施、环卫、绿化、河道、桥梁等管护机制改革,提高管养水平。加大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力度,突出抓好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控及市容市貌的整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推进管理流程再造,统筹兼顾市容与繁荣、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的关系,实现向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疏堵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第三节 推进重点区域建设

推进中心城市重点区块建设。优化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差别化功能定位,推进形成‚一核七区‛布局。围绕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加快推进老城核心商贸区和各功能新区的转型发展,促进老城区与各功能新区多核联动,着力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强化功能配套互补,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力,推动中心城市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滨湖崛起。

推进县域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增强各县城枢纽功能,加强各县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加快建设基础设施良好、城市管理到位、服务体系健全、要素集聚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副中心城市。长兴要推进龙山新区、太湖新城、图影旅游度假区等开发建设,启动西太湖科教生态城建设,打造环太湖高端城市综合板块。德清要推进科技新城、城东新区、站场新区、临杭工业区和下渚湖的开发建设。安吉要推进递铺、高禹—良朋和梅溪、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黄浦江源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推动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互动并进。统筹开发区(园区)、产业基地、大型居住区与新区建设,加强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互动融合,创造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工作、生活环境。集聚符合功能导向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完善新区内外交通网络,提高教育、医疗、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水平,培育城市个性和特色风貌,优化居住环境。加强全市统筹,优化资源配臵,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转型发展

着力培育小城市。按照特色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统筹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特色,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口集聚,加快培育织里、新市两个小城市,努力建成上承中心城市、下接一般城镇的区域性中心,切实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

积极发展特色镇。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积极发展一批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市区重点建设八里店、埭溪、双林、菱湖和练市等中心镇,县域重点建设乾元、钟管、泗安、和平、煤山、孝丰、梅溪等中心镇,加快形成集聚发展新优势。支持一般镇走特色发展道路。

第五节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有条件乡镇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农民发展物业股份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旅游农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增加农民投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乡镇超市、村组便民店和农资连锁店,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等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探索建立乡村创业俱乐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鼓励扶持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体育健身场所、放心店、幼儿园及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站等公共服务场所。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广电惠民工程,建立‚村村通‛、‚村村响‛长效管护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到2015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托老、通讯、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建设。统筹实施中心村培育、百村整治和千村示范工程,培育建设一批中心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道路交通、水、电、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农房改造,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联片整治、河湖漾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业污染集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废弃矿山复绿等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弘扬,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三集中三提高‛要求,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落实到农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金融机构面向农村拓宽金融服务。

第五章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节 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推动以创业促进就业。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促进就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配套协调,鼓励支持城乡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二次创业,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社区服务、公共卫生、城市环保等服务业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采取各种形式‚走出去‛创业。积极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创业。积极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

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扩大和延伸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就业。积极举办各类人力资源交流会和技能人才对接会,加强外地劳务基地建设,引导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代理机构提供积极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用工行为,完善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引导企业履行市场责任、用工责任、环保责任和公益慈善责任。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衔接。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统筹和门诊统筹,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基本全覆盖。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失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机制。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重点行业人员参保率,建立健全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体系。不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有效保障女职工生育合法权益。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完善低保救助制度,建立实施低保边缘户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积极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脱贫援助、社会互助等为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和红十字事业,进一步增强慈善、红十字救助能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保障孤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强老居住区、棚屋区及农村危旧住房改造,逐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积极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的积极作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政府扶持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体系。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内容,优先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长期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和休闲养老基地。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丰富老年生活。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增加老年活动场所和文体设施,积极支持老年文体团队活动,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第三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臵,加快形成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为辅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妥善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强化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城乡居民健康知识。加快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残疾预防,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将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报销与救助范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卫生财政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政策相互衔接、关系转移顺畅、费用结算便捷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积极鼓励和引进社会力量办医,完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以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医疗服务收费监管,实施重大疾病救助。

增强公民体质和心理素质。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提高居民体育健身的可达性和便利性。积极承接和举办好重大体育赛事,提高体育赛事策划和营销运作能力。利用区域优势和特色,推出各种户外健身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旅游服务。全面推进精神心理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惠及全面、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健康促进体系,促进人均寿命持续提高,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3年,比‚十一五‛末提高1年以上。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第四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完善低生育政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实行适度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中心城市有序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加快使农民工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维权法庭,完善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机构。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注重选拔熟悉基层工作、热心社区服务、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强化社区经费保障,提高社区专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服务、市场专业服务的联动互补发展。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赋予其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养老服务、法律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大型集中安臵居住区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和配套服务设施。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规范依法信访秩序,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落实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预防和遏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和‚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监控管理。加强防震、消防、人防和防御气象灾害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军警民联防、社会动员等机制,普及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推行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

提高价格管理与应对能力。加强政府对价格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监管,做好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工作,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补贴联动政策。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缓解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切实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和价格监测预警,防范市场价格异动。

第五节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扩大以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以及村(居)委会直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依法依规推进社区民主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推进政府工作依法行政,完善公共权利有效制约机制。以实现公正和效率为目标,注重法律效用,大力发展法律中介组织,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构建现代法律服务体系。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持续开展依法维权活动,高度重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社会法律素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六章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以建设功能性、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城市的区域集散能力、综合保障功能和建设管理水平,把湖州打造成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第一节 加快综合交通建设

推进铁路网建设。围绕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三角地区和浙江省铁路建设发展规划目标,适应同城化趋势,推进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宁杭、湖苏沪、合湖杭及湖州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的规划建设,形成‚四线一枢纽‛铁路网。完成城市轨道及杭州至德清、安吉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适时启动项目前期。

推进公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杭长高速公路杭州至安城段和泗安至宜兴段、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至安吉段、杭宁高速公路拓宽、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德清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滨湖大道、中心城市外环道路、318国道(南浔—湖州)改建工程、织里至菱湖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管护,构建‚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农村公路网。

推进水运网建设。加快长湖申线、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的改造提升,加快梅湖线、李湖南线等支线航道及矿区航道建设,构建干支直达、安全便捷、通江达海的河海联运体系。加快开发建设湖州港,构建以湖州中心港区为龙头、各县区港区为辅助,相互配套衔接和分工明确的内河港口体系,形成‚五干五支一港六区‛水运网。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的衔接,加快构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主枢纽、县(区)次枢纽以及中心镇交通集散节点,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运营效率。

第二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南排工程等四大重点水利工程,提高骨干河道的防洪引排能力。加快水库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开展杭嘉湖圩区整治、区域性骨干河流治理、城市(镇)防洪工程,提高城镇和乡村防洪抗旱能力。完善防洪抗旱指挥、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暴雨、高温、干旱预警和防御。

加强水源保护和建设。续建完成合溪水库工程,新建胜天水库等水源工程。开展跨区域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力争启动建设。实施老虎潭、对河口、合溪等11座集中式供水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保护,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安全。实施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排灌渠道、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灌溉配套设施。加快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保安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水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加强河、湖、水库水域和出入境水质的保护管理,改善并提升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三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加快电源建设。建成华能长兴电厂异地扩建2×60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建设琥珀天然气发电、安吉垃圾焚烧发电和南浔热电联供项目,力争启动建设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6×35万千瓦)。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并网。

加快电网建设。继续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建成±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实施1000千伏淮南-上海、浙北-浙中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妙西输变电工程,开展500千伏长兴变前期工作,完善500千伏电网布局;推动建设220千伏金钉子、祥福等输变电工程和华能长兴电厂送出等项目,优化220千伏、110千伏电网网架,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加快中心镇电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建设。

加强气、煤、油利用。加快天然气门站、城市管网、老小区改造、南浔区和安吉县等新开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优化用气结构,提高居民气化率,有序发展工业用气。加快加气加油联供站建设,推进公共车辆气化改造。加强安全用气应急管理。切实做好煤碳和成品油供应保障。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光伏发电,推进长兴国家级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风能,大力推广太阳能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

第四节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构建宽带、安全、融合的高速信息网。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构筑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相互融合的骨干传输网。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地面数字电视等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实现城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

加快数字湖州建设。构建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等四大‚数字湖州‛基础数据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城市规划、市政管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应急指挥和口岸通关等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智能型‛城市奠定基础。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开放、高效、便捷、安全的公共信息平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征信和社区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和‚市民卡‛工程。

第七章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一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大力构建森林生态网络。大力发展近自然森林,加强主要道路、水系两侧的矿山复绿;以铁路、公路、河道等为骨架,建设通道生态景观林、生态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加快城市核心生态林地、环境保护林、生态隔离带等建设,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大力发展城镇公共绿地,积极创建农村绿色家园,加快形成点、线、面、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为湖州市、环杭州湾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培育推广乡土树种。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保护小区、种质资源保护地为补充的自然保护网络,实现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加强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加快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人口转移。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

实施‚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按照‚巩固、扩面、深化、创新‛的要求,整体推进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运创建,推动80%的县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实施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水环境保护。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确保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深入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加大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抓好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医药、铅蓄电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大化工、制革、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和提标改造。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强化运行控制手段。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排泄物治理。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普及清洁能源,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油气排放综合治理,推广清洁公交。加强矿山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矿山开采、堆放、装运等过程的粉尘污染。开展城市和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餐馆及摊贩等生活油烟污染治理。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全面脱硫、脱硝,实施工业企业有机废气和恶臭整治,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改进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压缩密闭运输。严格餐饮废弃物管理,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加快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臵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垃圾的处臵能力和利用水平。加快工业企业污泥处臵设施改造和建设,开展污泥规范化处臵,提高工业企业污泥处臵能力和无害化水平。加强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安全处臵设施建设,加大对含重金属危险废物转移和处臵利用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完善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工业等固定源噪声、机动车和船舶等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对商业、餐饮娱乐等噪声整治,加强广场群众性文体活动噪声管理,加强中、高考等敏感时期噪声源管理,严格施工工地噪声管理。

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市与县区、县区之间、县区与乡镇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内,加快推动建立太湖保护和治理联动机制,加强各城市间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治理项目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制度,逐步形成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发展新能源,建立多元能源结构。开发应用太阳能,鼓励大型公建、居住区、城市广场、道路等使用太阳能。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生产生活节能,推广节能措施,营造全社会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突出抓好高能耗行业和企业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探索建立节能市场化机制。

优化配臵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实行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旧村居整合、工矿废弃地利用,合理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统筹协调调度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中水回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使用。建立和完善水价调控机制。

加大矿山整治力度。按照‚减点、控量、集聚、生态‛的要求,全面关闭禁产区、大力收缩限产区、促进矿产资源向骨干优势企业集聚。全力推进矿山开发整合和绿色矿山创建。强化对现有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监管,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

第四节 构筑低碳生产生活体系

构筑低碳生产体系。加强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重点推进传统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改造,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内部、产业间、园区内建立多层面的循环生产系统,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主要污染排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骨干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引导新建、在建工业项目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或进行低碳化改造。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低碳产业结构。

构筑低碳生活体系。坚持城市与农村并重,稳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垃圾及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做好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充分发挥森林、湿地固碳抵排作用。积极推广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环保产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鼓励使用节能产品,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加快形成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

加强低碳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财税、土地、投资等政策,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低碳经济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的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加快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碳汇、环境容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培育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等各类典型。加强低碳文化建设,构建低碳宣传教育机制,引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绿色GDP考核机制。

探索建立低碳示范区。以太湖度假区为中心,加快发展低碳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体系、优美自然的城市景观体系、方便快捷的绿色交通体系、循环高效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宜居乐活的和谐社区体系,努力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品牌,推进生态自然化、产业低碳化、经济持续化、生活和谐化,打造长三角低碳经济示范区和国内低碳经济先行区。

第八章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大力弘扬湖州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为指导,整理和挖掘文化历史基因,发扬‚崇文重教、艰苦创业、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南太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开放、务实、创新、和谐‛的当代湖州精神,赋予南太湖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和造就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探索典型宣传的新形式、新载体,大力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优秀湖商代表、先进职业技工和民间创意名人群体等体现湖州精神的时代人物。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倡导‚公平、正义、和谐‛理念,深化‚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文化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积极引导全社会无偿献血、结对共建、扶贫帮困、服务社会等各类公益活动。进一步巩固‚四城联创‛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成果,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文明风尚培育、文明环境建设三大行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街道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建设现代化的公民社会,促进全体市民的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完善科普设施网络,增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特色学校、科普场馆、活动中心等科普展教功能。

第二节 着力繁荣文化事业

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以及乡镇和社区等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坚持政府投资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免费向社会开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继续抓好文化下乡、进社区工作,探索‚送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文化先进县(区)创建工作,构建基层文化建设先进示范体系。努力建设南太湖歌舞艺术团、湖州合唱团、湖州民乐团、湖州广电艺术团、湖州师院艺术团及湖州少年宫七色花艺术团等一批骨干艺术团体。

推进文化传播工程。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推进新闻核心业务数字化,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促进新闻单位生产精品力作、培育品牌栏目。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开拓视频点播、车载电视、数字报纸、手机报纸、电子图书馆等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形成以新闻网站为龙头,各类政府网站、教育、文艺和社会商业网站为辅助的网络传播格局。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积极打造体现优秀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湖州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努力在省以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群星奖‛奖项取得新突破。深入挖掘整合湖州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好国际湖笔文化节、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陆羽国际茶文化节、南太湖音乐舞蹈节等节庆活动,力推‚丝绸之府、湖笔之都、书画之郡‛城市名片。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开展社科应用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提高历史文化档案、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深化‚社科普及周‛和‚南太湖人文大讲堂‛品牌建设。

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突出加大对南浔、新市等古镇,衣裳街、小西街等特色街区,钱山漾、下菰城、德清良渚、递铺城址、顾渚贡茶院、荻港古村落等遗址,飞英塔、莲花庄、陈英士墓、吴昌硕故居、陈霸先故居、铁佛寺、万寿寺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建成民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沈家本纪念馆、赵孟頫艺术馆等专题博物展馆,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一批民办博物馆。加强善琏湖笔制作技艺、千金剪纸、百叶龙、扫蚕花地、湖剧、湖州三跳、湖州琴书、德清防风神话、长兴林城狮舞、安吉上舍化龙灯、吴兴羽毛扇制作技艺、南浔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等保护和开发。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快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努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体用品制造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文化节庆会展业、文化产品流通业。以文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为带动,聚集和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形成一批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壁垒,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利用湖州的区位优势和湖笔、文体用品制造业发达的特点,打造以湖笔和文体用品交易为主的文化用品交易市场。围绕演出、娱乐、音像、电影和网络文化等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和完善文化娱乐市场。健全发展文化要素市场。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力度,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主体。继续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完善市、县(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机构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加快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完善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文化技术中介服务,加快形成鼓励支持文化创新的外部环境。

第九章 加快改革创新攻坚步伐

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强化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以浙江省全面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市校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1381行动计划‛,创新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社区建设管理、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推进机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吴兴区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典型和样板。到2015年,初步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第二节 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深化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改革。完善土地资源配臵机制,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区别年期出让方式改革,加大闲臵土地处臵力度。切实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许可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完善产业投资政策,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深化水权、林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市外金融机构引进,积极探索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力度,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市场,优先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等发行企业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推进发展中小企业保险、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等区域特色险种,扩大保险的社会覆盖面。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和改进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选择合适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引导

第四篇: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10-11-18 19:34:11 作者:xxzx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综合经济势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沅江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抢抓发展机遇,实现科学跨越,跻身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的攻坚时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缆经济社会全局,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清发展思路,坚持发展主题,突出战略抉择,谋划发展蓝图,严格规划实施,对于引领和指导全市科学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极不平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科学应对,顽强拼搏,围绕跻身全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建设富民强市的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带动,民营主体”三大战略,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预期的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思路。(一)现实基础

综合势力不断增强——

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年均增长15.3%,为“十一五”计划的100%,其中一产业32.5亿元,二产业42亿元,三产业4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1.7%、24.7 %、11.8%,人均GDP1.71万元(2560美元),年均增长14.8%。

预计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5.3亿元,年均增长19.2%,为“十一五”计划的106%,财政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4.3%,比“十一五”提高了0.4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年均增长28.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18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44%,比“十五”增长了2.8倍,占建国以来我市历年投资总规模的50%以上。

预计2010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年均增长21.9%,为“十一五”计划的138.7%。

预计2010年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650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20.4%,年均增长13.5%;农民人平纯收入6935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02%,年均增长14.7%。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90个县(市)区县域经济考核中,从2005年起一直保持了20强的领先地位。

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一大批项目的成功引进,特别是中联重科、“辣妹子”、通威饲料、太阳鸟扩产上市等战略项目的成功引进,助推了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市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33.1:24.7:42.2调整到2010年的28.3:36.1:35.6。——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全市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始终把工业化作为振兴沅江经济的重点来抓,全力招商引资,加强园区建设,确保了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8.8%提高到34.3%;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6%,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0家,比2005年增加65家。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

总产值167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07.3%,年均增长30.6%;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32.3亿元,年均增长38.4%;完成工业增加值39亿元,年均增长26.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年均增长37.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5.4亿元,税收2.3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7倍、1.7倍。机械、食品、纺织、林纸、化工五大产业占全市GDP比重分别为13.8%、7.6%、5.2%、4.9%、2%;其中机械、食品、化工三大产业比2005年分别上升了11.9、3.3和0.5个百分点,纺织、林纸产业分别下降了0.8、2.8个百分点。船舶制造、电子等产业异军突起,已逐步成为我市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农业经济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认真落实各项扶农强农政策,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做强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预计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0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25%,年均增长11.7%;农业增加值32.5亿元,年均增长11.1%。农业内部结构中,林、牧、渔及服务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8.9%上升到2010年的53.7%;劳务经济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纯收入中非农收入的比重由2005年的34.8%上升到2010年的59.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涌现,规模经营农户和企业不断增加,到2010年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72个,比2005年增加57个,种养业规模经营户(公司、协会)达8860户,比2005年增加3210户。——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大力实施业态大调整,构建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促进了商贸流通、旅游、休闲、通信、网络、房地产开发以及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较快发展。

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三下乡”活动,有效地刺激了消费;连锁、配送、分销、直销、总代理、总经销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拓宽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领域。商贸流通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3.5%上升到2010年的9%以上。

不断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已成为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2010年,预计完成旅游业收入5亿元,比2005年增长138%。

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基本建成了以光纤通信为地面骨干的传输网络、数字微波为补充的现代化通信网络,以及光缆、微波等多种传输技术相配套的广播电视网络体系。2010年,预计全市信息产业总收入2.86亿元,比2005年增长47.6%。

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调整和改善弱势群体住房供给。基本形成了商品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等比例协调的住宅供应体系。“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区共开发居住用房202万平方米,全市房地产投资总额65.5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1%。预计2010年实现房地产产值16亿元,比2005年增长68.4%。

金融、中介服务、社区服务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三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持续提高。预计2010年银行存款余额74亿元,年均增长14%;贷款余额50亿元,年均增长18%。

二是所有制结构趋向合理。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实现增加值7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8.3%,比2005年提高了近9.8个百分点。三是城乡结构正在变革。中心城区面积由2005年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2010年的13.6平方公里;人口由2005年的1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4.7万人。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预计达44.2%,比2005年提高了8.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建设独具特色的“魅力水城”为目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一核(中心城区)三轴(西南部一级发展轴、北部二级发展轴、中部三级纵向发展轴)”的城镇空间发展体系。

城镇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完成城镇主干道建设40公里,中心城区初步形成了“三纵三横”主干网络;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启动了“五湖连通”工程、旧城区改造、垃圾填埋场建设;建成了蓼叶湖、小叶湖、郭家湖3个公园和市民休闲广场、中心城区天然气、城镇自来水、园林绿化、街道亮化、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15亿元,建成了赤山大桥、茅草街大桥、S204、S202线、白沙千吨级港口码头、百合汽车站,以及南大、竹莲等6个农村客运站;修建农村公路1400公里;完成了乐漉线50%的改造任务;启动了黄茅洲大桥建设。

电力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全市电网结构大幅改善,供电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和户户通电。全市供电量由2005年的4.17亿KWh增长到2010年6.7亿KWh,年均增长15.2%。

园区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5亿元,加快了沅江经济开发区及南咀、三眼塘、南大、草尾、茶盘洲等5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启动了船舶产业园的建设。累计建成道路30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完成了2000亩土地的土方平整,修建安置房50栋,安置拆迁户300户。沅江经济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即通电、通路、通水、通气、通网络、通电视、通公交车及土地平整。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86亿元,整修加固堤防317公里,抵御洪水能力显著提高。改扩建总装机6.9万KW的排灌泵站410处,防洪排涝及灌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河道整治、安全饮水、水库山塘建设等取得了新的进展。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库区开发、土地复垦整理、以工代赈、商品粮基地建设,夯实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市农业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局、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的整体搬迁;完成了208

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6个村级卫生室、62个村体育设施;改扩建4个乡镇卫生院、11个乡镇文化站、17所中小学校、1个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以及11个基层司法所、2个派出所、5个基层法庭。社会事业不断壮大——

一是劳动就业持续扩大。2010年全市城镇就业人员达13万人,比2005年增加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村劳务输出17万人,比2005年增加4万人;5年来共有1.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是社会保障长足发展。2010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7.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2万人、失业保险3万人,工伤保险1.4万人、生育保险2.1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0.3万人、0.9万人、0.4万人、0.2万人、1.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人数11.2万人,缴费参保9万人,占应参保人数80%以上。

三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本形成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良性发展,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特色鲜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6%;

一、三中成为省级示范高中,职业中专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学校。

四是卫生事业方兴未艾。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形成了基本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卫生需求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卫生服务体系。全市乙类传染病计划免疫接种率99%以上,成功抵御了重大传染病的传播与蔓延;2010年医疗机构平均床位使用率60.3%,比2005年提高19.7个百分点;新农合参加人数达53万人,参合率达到90.6%。

五是科技事业发展加快。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自主创新,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五年来,累计推广和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06项,其中国家、省32项,市级214项,县级90项。实施市级专利资助项目29项,申请专利344项。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GDP的比重达10%,比2005年提高5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8%,比2005年提高10百分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标。2010年全市总人口74.2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文物、气象监测、民政优抚、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及残疾人事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大污染源整治力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重点加强了对造纸、纺织污染企业的整治。全市关停小造纸厂8家,小麻纺厂26家。投资近8亿元完成了沅江纸业、林源纸业、金太阳纸业及明星麻业的扩产治污改造、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净削减化学需氧量1.43万吨,削减率25%;SO21448吨,削减率13%,主要污染物减排达标排放。全社会能耗总量控制在149.8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4.4%。

二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气体未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较2005年下降了20.5%;5大河流地表水达到国家环境质量II类,比2005年上升了一个等级。洞庭湖水质由V类改善为Ⅲ类。三是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8.5万亩,更新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10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到60万亩,立木蓄积量2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8%,绿化覆盖率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南洞庭湖泊湿地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和保护,湿地功能增强,生物鸟类鱼类品种及数量增加。改革开放不断扩大——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将原来有的36个乡、镇、场调整合并为11镇1乡2场2个街道办事处;将原有的402个村、社区调整合并为208个。随着国家粮、猪、油、渔直补以及取消农业税、中小学生学杂费全免、“普九”教育债务化解等政策的实施,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二是大力推进乡财市管乡用、税费协控联管改革。建立了乡财市管乡用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政府主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税收协控联管机制,实现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强化了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保障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的机遇,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方式,建立完善投资项目监管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各类投资项目近200个,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5年累计争取上级投资近40亿元,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5亿多元。四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在益阳市率先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理顺了政务窗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并联审批,联审收费”机制,严格规范了审批行为,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理顺了部门单位职责关系,提高了行政效能。五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299个,入园项目41个,引进内资132.7亿元,外资3255万美元。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产业培植的“助推器”及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六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益阳市率先开展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试点工作,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和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破解农村发展瓶颈,涌现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公司等种养大户。

“十一五”时期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74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社会

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方式转变迟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经济外向度较低,产业竞争能力不强,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循环的状况仍然严重。市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生产要素制约问题突出,发展难度加大。土地、资金、环境、体制等制约严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缺少重特大项目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难,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环境仍然不优,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公共服务相对短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与民生诉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分配、医疗、教育、文体设施、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二)发展环境 “十二五”发展整体处在国际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我市作为内陆欠发达城市,目前正处于加快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发展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区位环境借力点增多。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进入了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动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城市群建设,构建环洞庭湖经济圈。沅江地处洞庭湖腹地,作为长株潭“3+5”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已主动融入“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产业承接转移和发展配套产业,实现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可借力将我市建设成为环洞庭湖中心城市。作为国家商务部确定的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随着东部发达地区成本、人才成本居高不下以及部分产业实施“退二进三”等情况的变化,我市将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承接的重点县市。“十二五”期间,我市完全可以借助区位环境的提升,实现沅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政策环境助推力增强。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增长减缓和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的时期,随着各国加强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世界经济呈恢复性增长趋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局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中央坚持积极的财政取向不变,但力度可能减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更加着重强调适度,着重调整信贷政策和信贷结构。国家产业政策更加明晰,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省已明确了七大新兴产业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全省强县扩权、财政直管县政策的推行,对市县的发展将注入新的活力。中央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关注民生和公平正义,将出台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十二五”时期全市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和取向是: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重大基础设施完善期、民生体制改革创建期。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和取向将有利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资源环境支撑面增宽。沅江粮、棉、麻、渔、桔、猪、芦苇等农产品资源丰富,有利于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沅江已形成了机械制造、林纸板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船舶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有利于产业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沅江湿地及水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耗(亲)水型产业和湿地生态旅游业;沅江人力资源丰富,可挖掘内在潜能,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在执行“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发展主题、注重夯实发展基础、凝聚发展合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影响深远,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我市总体已处于比较成熟的经济增长阶段,具备了蓄势待发的条件和机遇。“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继续坚持科学跨越的发展定位不动摇,坚持重跻全省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发展目标不动摇,继往开来,奋发有为地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加速度,提质效,重民生”的整体思路,科学实施“规模效益、项目兴市、城乡统筹、全民创业”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经济势力、民生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奋力赶超,科学跨越,努力实现重跻全省县(市)区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发展目标。(二)指导原则

1、坚持集群发展。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合、要素集中”的原则,推动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做大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新型产业,形成特色明显,上下游关联,资源优势互补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2、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推进思路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3、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政策发展稳定相协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效统一。

4、坚持生态发展。把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发展,倡导绿色政绩,强调绿色增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绿色沅江。

5、坚持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加快建设和谐沅江,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三)发展战略

1、规模效益战略。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的,扩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升级。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现有龙头企业、优势产业、优良品牌做大做强;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现有企业靠大靠强,配套发展相关产业。

2、项目兴市战略。以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的体制和机制,积极争取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长远性、枢纽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的项目,为沅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3、城乡统筹战略。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形成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4、全民创业战略。以扩大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为核心,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劳动致富;强化技能培训,拓展创业空间。鼓励民间投资,放宽民间资本准入。

(四)发展思路

1、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新兴产业,培植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导向,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扩投资,促消费,拓展内需空间,刺激发展加速度。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不懈地抓好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民生保障工程,把释放消费内在潜力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3、抓改革,推创新,完善发展机制,挖掘内生增长力。加快改革开放的实质性突破,以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为导向,着力消除不利于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注入动力和活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培育形成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4、重统筹,强协调,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发展均衡度。以建设和谐沅江为导向,把统筹发展城乡各项社会事业摆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坚持民生优先,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均衡度。

5、固基础,优环境,抓好政务服务,增强发展承载力。以提高经济运行承载能力,优化发展软硬环境为导向,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重大的综合性举措,牢牢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

(五)发展定位及功能分区

1、发展方向:将沅江发展成为洞庭湖区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宜居旅游城市,长株潭城市群西部重要的次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经济圈中心城市,提高沅江在洞庭湖经济圈城市群的首显度。

2、发展定位: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林纸板材、棉麻纺织、电子信息、生物化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加速发展游艇及工程运输船舶制造、现代农业、湿地旅游。

3、开发格局:构建“一点三轴”的空间开发格局,“一点”:沅江城区及三眼塘为开发重点,“三轴”:三眼塘镇—新湾镇—南咀镇为西部一级发展轴;草尾镇—南大膳镇—漉湖芦苇场为北部二级横向发展轴;四季红镇—阳罗洲镇—黄茅洲镇—共双茶垸—南洞庭芦苇场为中部三级纵向发展轴。

4、功能分区:根据我市自然资源分布与地理条件,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分区原则,将全市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大类。

重点开发区:包括沅江城区、三眼塘全镇以及其它乡镇镇区,总面积158.3km2,占全市国土面积7.8%;人口21.1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9.6%,其中城镇人口18.46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的70%。争取将沅江城区、三眼塘镇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

限制开发区:包括赤山岛、漉湖芦苇场、南洞庭芦苇场以及保民村作为生态限制开发区,总面积1066.8km2(含南洞庭湿地保护区核心面积170km2),涉及7.12万人;黄茅洲、阳罗洲、共华、泗湖山、茶盘洲、草尾、南大膳、四季红镇除镇区以外的区域作为农业限制开发区,总面积794.5km2(含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506.8m2),涉及人口43.1万人。合计全市限制开发区面积1861.3km2,区域总人口50.2万人。

禁止开发区:包括南洞庭湿地保护区核心面积170km2,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506.8m2,总面积676.8km2。

三、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一)发展目标

2015年,全市GDP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GDP33580元(5000美元),年均增长14%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39:37左右;

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500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3倍; 实际利用内资7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年均增长8%以上; 农业总产值9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 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年均增长29%以上; 工业增加值8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00元,年均增长14%以上; 农民人平纯收入14000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全市总人口74.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城镇化率达50%;

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就业6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8%,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粉尘、SO2排放达标率100%;(二)战略任务

1、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坚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与结构优化升级并重,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与培育形成产业链并举,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努力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工艺,重点抓好机械制造、林浆纸板、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规模扩张。

以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为龙头,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特种电机、数控机床、农用机械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实现产业聚集和集群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30.5%以上。以沅江纸业为龙头,做大做强林浆纸板产业。力争沅纸12万吨轻型纸、40万吨高档白卡纸、金太阳纸业9.8万吨杨木化机浆及20万吨白卡纸、万森木业5万m3人工软木林改性增强型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到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8.1%。以明星麻业、琼泰服装为龙头,重点攻克麻纺纤维变性处理、定型、染色和色织布等关键工艺技术,引进知名服装设计、制造技术设备,逐步形成以苎麻纺织和名牌服饰为特色的纺织工业格局。重点抓好天然纤维纺织产业集群开发、琼泰服装加工城、时款牛仔服装、海洋捕捞鱼网的引进和建设。到2010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80亿元,年均增长27%。

以“辣妹子”食品为龙头,依托我市优势农产品资源,重点发展肉类、水产品、粮油、果品及蔬菜加工。大力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加强专业化协作,促进食品工业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28%。

以赤峰农化和万家丰生物农药为龙头,引导化工企业向专业园集聚,开发高精细化工产品,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行业实现产值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25%。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握国际国内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我市现有基础和潜在优势,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太阳鸟”为龙头,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授予“益阳(沅江)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的契机,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和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工程船舶、复合材料船艇、运输船舶、公务旅游船舶,大力开发钢质油船、液体化工程船、液化气船、特种玻璃钢舰艇。充分利用“太阳鸟”公司上市扩产及国防经济动员小型船艇中心的机遇,快速扩展游艇生产规模,打造国内游艇生产龙头,建设国际游艇俱乐部。加快金瀚船舶第二期工程、益阳中海船舶、帝豪舾装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船舶制造和舾装配套企业,规范和整合现有船舶制造企业。到2015年,全市年产钢质船舶能力达到60万载重吨,各类游艇生产能力3000艘,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增长1倍以上。以漉湖风力发电为重点,积极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漉湖风力发电场的开工建设;大力引进生物质发电;扩大秸杆能源化利用规模;加快农村用户沼气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及太阳能利用示范小区、太阳能、风能路灯的推广使用;鼓励大中型企业扩建热电联产工程;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建设初具规模。

以谦益电子、三屹数码、德天新能源等企业入驻沅江为契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推进电信、广电、宽带“三网合一”,加强经济社会重要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建设。在沅江经济开发区设立电子工业“园中园”,在扩大现有企业规模基础上,积极引进电子整机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力争光大电线电缆、高端电子元器件、锂电池隔离膜等项目尽快落户。——加强专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建设沅江经济开发区、船舶产业园和三眼塘、南咀、草尾、南大、茶盘洲等工业园区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具有省内乃至全国先进水平的重大产业生产基地和特色专业园区。明确园区功能定位、产业方向、建设布局和开发秩序,集中建设环保设施和水、电、气、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创新园区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关联产业链接,培育形成一批分工专业、配套紧密、规模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集群。

按照“一个中心带,两条轴线,三大片”的发展思路,加快沅江经济开发区空间开发,优化产业布局。积极争取扩大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含船舶工业园),将琼湖街道双凤社区、三眼塘镇河渡桥、竹莲工业小区等纳入沅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把沅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重要产业发展区和产业升级带动区,具有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省级开发区。“十二五”期间规划引进项目100个,利用内外资1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到2015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2.6%;实现工业增加值80亿元,年均增长31.8%;实现税收5亿元,年均增长27.2%。

沅江船舶产业园规划面积8000亩,首期开发核心园区3500亩。加强园区规划和管理,努力把船舶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复合材料游艇制造基地、最大的内河工程船舶制造基地,湖南省最大的钢质船舶制造基地。“十二五”期间规划引进船舶制造及舾装配套企业达到20家以上,实际利用内外资2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

2、促进农业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大宗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以规模化为起点,以企业化为核心,以标准化为手段,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保障有力,产业带动,服务完善,装备先进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突出规模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种植集中,养殖成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扶植种养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田园化、水利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大力发展生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推进50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实施经济作物优质工程,推进40万亩高产油料基地、40万亩优质苎麻基地、15万亩优质棉花基地、2万亩有机柑桔基地建设;实施“菜篮子”绿色工程,推进5万亩绿色蔬菜基地、100万头生猪、2万头肉牛标准化养殖、18万亩健康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实施平原绿化工程,推进4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1万亩村庄林地绿化、2000公里林间林网改造、16万亩防灾减灾林业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林、芦、纸一体化工程,推进45万亩高产苇田及湖洲建设。到2015年,力争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95%以上,95%以上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突出龙头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应消费需求,依托我市粮食、油料、畜禽、水产、柑桔、蔬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消费品工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特别是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训帮助农民由生产环节进入加工、流通环节。到2015年,力争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70%以上,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30%以上。——突出市场开拓,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优质农产品认证体系,严格实行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环节等全过程监管,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积极抓好草尾粮食市场、城区水产品市场、黄茅洲苎麻交易市场等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继续完善农技推广、金融信贷、信息服务等支撑体系,提高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到2015年,力争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80%以上。——突出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托产业基础,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以种养为重心向加工为重心转变,由农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生产向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主要依靠从事农业生产增加收入向发展劳务经济方向转变。一是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36.8:30.3:32.9调整到2015年的26:38:36,二、三产业分别提高比重1.2和3.1个百分点。二是通过推广良种和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增加收入,到2015年品种优良率达90%以上,优质率达80%以上,农业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达到75%以上。三是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收入,到2015年全市实现转移剩余劳动力20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比2010年提高10亿元以上。

3、拓宽服务领域,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以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为方向,围绕建立产业互动、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实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产业助推力。紧紧围绕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农村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中小型企业小额贷款和信用担保公司等;支持“太阳鸟”等企业利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仓储、货物配送、冷冻物流、鲜活农产品直达等形式的现代物流,形成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序承接服务业转移。

——大力发展以现代商贸、社区服务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增强消费扩张力。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商贸、集贸以及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和引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等新型业态。全面提升餐饮、住宿、商

贸等传统服务业。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到2015年力争出口贸易额达到7500万美元,比2010年翻一番。加快发展信息、中介、养老、生活保健、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扩大教育、卫生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和物业服务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突出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特色服务业,提升品牌竞争力。深度挖掘沅江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使文化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影视等新型业态。着力打造“南洞庭湿地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点两线”,即沅江城区中心点,东线“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线”,西线“湖乡休闲度假旅游线”,推进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相互衔接,完善餐饮购物、休闲等配套设施,推动我市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镇化全面提速。要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探索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在遵循城乡发展建设差别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促进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城乡发展的协同度、融合度。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和完善“一核三轴”城镇空间发展体系。一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强中心城区规划和管理,规划面积由2010年的13.6平方公里扩展到2015年的18平方公里,人口由2010年的14.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0万人。重点抓好南洞庭大道、桔城大道南北延伸工程、城区环湖路等主干道建设,改扩建道路98公里,完成桔城新区水厂(三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新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用水供应;扩建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污水处理规模达到4万吨;完成城区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50吨以上。加强蓼叶湖、小叶湖、郭家湖、琼湖、浩江湖等公园以及桔城广场、南洞庭滨水风光带等园林设施建设和管理,搞好市区美化、绿化、亮化,创建省级园林市区。加快城区“五湖连通”工程建设,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文明秀丽的滨湖城市。二是加强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村的区位条件、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导向,加强道路、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镇发展功能。加强房地产、商贸市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载体建设,不断完善乡镇承载功能。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改建卫生厕所、畜舍禽圈、垃圾清运等设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加快构建全市交通主干网络,实现交通大发展,缩小与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差距,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加快公路建设,力促公路网络扩容升级。①打通沅江与外界的通道。修建南益高速公路,实现大通湖垸、共双茶垸、长春垸三垸连通。②新建或改造升级主干公路246公里。将茶草线、乐漉线、河南线、长白线、莲百线5条县道由四级公路提升为二级公路;新建或改建四共(四季红、阳罗、黄茅洲、共华)南北轴线公路、沅张二级公路(沅江城区—资阳张家塞)。③继续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改扩建通畅水泥路280公里,通达砂石公路400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

新建大型桥梁,健全路网结构。积极筹措建设资金,争取黄茅洲大桥尽快建成通车;争取保民垸大桥、四季红大桥、幸福大桥(南大—茶盘洲)在“十二五”期间立项,确保其中1座开工建设。

加快运输站场建设,促进客货流通。发挥百合汽车站场的作用,整合城区两个汽车站,实现城区人流、物流的相对集中;加强农村客货运站场建设,新建客货运站客运站21个,停车场21个,建设农村招呼站400处。

发挥水运优势,加强港口、航道建设。重点疏浚蒿竹湖、东南湖、塞阳运河3条内外河航道等210公里,重点建设好白沙港口二期、城区水上旅游客运码头、南大港区码头等。立足长远,谋求发展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积极争取荆益铁路南县—益阳段项目列入全省“十

二五”前期项目,并启动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将长株潭城际轨道 “汩罗—益阳—娄底—衡阳”线路走向途经沅江,建成环洞庭湖城际铁路,形成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

——加快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区和农村电网结构,增强供电负荷及安全性,更加有效地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规划新建光复、漉湖、三眼塘3个110KV变电站,增容改造琼湖、丁家坝、草尾、宝和4个110KV变电站;同时,增容改造4个35KV变电站,新架设14条110KV、4条35KV线路,配套改造低压线路及配变台区。积极争取沅江220KV输变电工程落户黄茅洲。加强用电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减少电能损耗浪费,节约能源。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出防洪减灾。全面启动堤防加固工程,实施共双茶垸、民主垸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加快草尾河等6处河道整治和洞庭湖沅江部分干流疏浚治理;争取完成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除险加固浩江湖、枫树坝、高湖等17处中小型水库,以及外西闸、向南闸等11处大型水闸,新建中心城区节制闸4处。

加强民生水利。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加快胭包山、浩江湖、赤山等3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兴林灭螺、兴芦灭螺、水利灭螺、人畜同步防治,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强粮食生产区排灌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确保旱涝保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移民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强白沙长河、浩江湖、胭包山等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严格控制地表水的污染和地下水开采;加快城区“五湖”、赤山、杨梅山等小流域地区的水土保持,以及万子湖、目平湖及漉湖水系等湿地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沅江”。

下大力气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抓好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经开区污水集中处理、“五湖连通”工程建设;抓好沅江纸厂、明星麻业等12个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水达标排放,以及南大建材厂等9个SO2、氮氧化物达标排放。大力推进“煤改气”、“煤改油”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上落后产能、淘汰设备等项目,大力推广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新的污染源得到控制。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优化农村环境。大力推广生物酶化苎麻脱胶和制浆造纸、畜禽及鱼产品高级蛋白饲料化处理等减污降耗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加强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加强南洞庭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控制湿地开发利用,恢复湿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确保各类项目建设用地;坚持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开源”与“节流”并举,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积极推进土地复垦整理,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实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确保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注重土地可持续利用,坚持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相结合,改善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间预计全市建设用地14820公顷,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面积658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380公顷。2015年,全市耕地保持在5.78万公顷,稳定基本农田5.02万公顷;土地利用率达到54.8%;

土地产出率15万元/公顷。

——加强文明城市创建。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加强文明城市创建。争取2012年申报省级卫生城市;2015年申报省级文明城市。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深化“平安沅江”创建,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三是推进“诚信沅江”建设,规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四是建设繁荣富裕秀美和谐文明的新沅江,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五是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建设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六是抓好环保项目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七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5、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完善社会管理,突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瞄准教育特色化、教育设施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目标,深入推进教育强市,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优化教育结构,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序推行免费中职教育,更加关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到2015年,力争全市标准化幼儿园达到56所,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努力完成特殊教育学校搬迁,确保全市残疾少儿入学。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合格学校,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100%。高考升学率位居益阳第一;加快职教培训中心建设,职高在校学生与普通高中人数达到1:1;加强企业员工、下岗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等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沅江技工”品牌。

——加快发展科技事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平台,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强农、林、牧、渔、农机、水利、农村能源以及工业、建筑等领域科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扩大科技推广覆盖面,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力争5年实施重点科技项目200项。到2015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公共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等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和提高效率相结合的公立医院投入、运行和监管机制。加大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力度,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十二五”期间完成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和市卫生监督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血防院住院大楼新建以及阳罗、黄茅洲、南大中心医院和万子湖乡卫生院、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等改扩建。加快村级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

——加快公共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体、广电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高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素养。“十二五”期间争取新建市文体活动中心;改扩建洞庭湖博物馆、市影剧院;新建或改建乡镇数字影院12个,农家书屋126个。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全面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节目制作和传输公司化。——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广覆盖、保基层、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主体,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突出解决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到2015年,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到8.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万人,失业保险3.5万人,工伤和生育保险各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3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逐年增长。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

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创办公共福利事业,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行优生优育,加大出生缺陷干预,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十二五”期间改扩建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7个。努力实现预定的人口目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加强工、青、妇工作。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大力提高妇女儿童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推进职工帮扶、职工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劳动争议调解、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五位一体”维权活动平台建设,使工会真正成为贴近职工生活的服务组织。加强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快老年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和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养老以及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完善养老助残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建沅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福利服务中心(老年公寓、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乡镇敬老院按标准改造达标。加强档案史志工作。“十二五”期间,完成市综合档案馆、2个乡镇档案馆建设,争取达到省级以上达标档案室133个,占全市档案室78%,基本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扎实做好市志、党史编纂工作。

加强气象预报与监测。构建“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危害。“十二五”期间完成《沅江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写工作;完善农村公共气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炮点等气象资源利用项目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沅江”、“法治沅江”、“和谐沅江”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十二五”期间争取完成市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市司法局行政业务用房建设,改扩建市公安局业务用房及5个无房派出所。

四、保障措施与规划执行

(一)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必须坚持领导重视规划、项目支撑规划、资金保障规划、政策配套规划、全民实施规划的规划保障和实行体制。

1、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沅江市“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负责“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要落实领导责任,层层建立责任制;要细化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和进度要求,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报告制度和奖惩制度。——创新发展理念。要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沅江的发展。只要有利于沅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胆的试,大胆的闯,突破各种体制机制制约,实现创造性的发展。——创新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统产业结构向战略性、科技型、效益型的新兴产业领域调整;由粗放经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和项目;推进科技

进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产品的技术问题,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园区建设,扩大产业和项目的承载力;扶植龙头企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坚持集群发展。

2、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体制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的要求,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创新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以及新型实用人才;重奖有功人士,为沅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

加强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深化政府收支分类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预算支出的约束性。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抓好城建投、交发投等投融资平台建设;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

加强对关注国计民生的水、电、气、成品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成本审验,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促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的形成和资源的节约。探索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和集镇土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全面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大力扶持加工贸易,积极推行外贸代理制,多形式多渠道扩大出口。鼓励和支持出口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3、加大融资力度,夯实发展载体。以扩大投资为重点,加大立项争资、招商引资和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园区建设、产业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

——大力招商引资。强化科学招商理念,坚持内资与外资、引资与引智、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措施和办法,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的开发和包装,加强招商引资的对策研究,提高招商引资效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实施招商项目跟踪制度,提高招商项目的落户率和开工率。

——建立银企合作机制。发挥银行的主渠道作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沅江设立办事处。加强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搞好项目衔接,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大融资平台建设。盘活经济资源,搞好城市经营和交通经营。按照“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城建、交通投融资运行机制,盘活城市资产,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通过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手段强化融资速度,筹措建设资金。

——鼓励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领域,实行非禁即入。鼓励兼并、联合投资、控股等形式,集中资金做大做强企业;充发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上市企业融资,将部分已建成且效益好的项目,通过转让股权、经营权等方式,置换资金滚动发展。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和引导,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业,引导社会力量资金进入金融、科研、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突出项目建设。加大立项争资力度,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加强项目策划、编制和申报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立项争资考核和奖励制度,实行市级领导及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紧紧盯住,跟踪对接,把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工作落实到位。明确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责任主体和推进程序,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和完善市级领导挂帅,部门协

调联动、跟踪服务、督促检查,项目单位实施落实的重点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

4、加强政务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政府运用市场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着力解决制约环境优化的体制障碍和制度约束。

——打造效能型政府。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加快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以推动部门行业发展、绿色GDP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效能。规范审批和收费行为,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坚持和完善听证制度。切实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推进司法公正。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推进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行政管理法治化,提升法治软实力,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法制保障。

——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坚持“打防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和信访、安监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着力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重点打击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认真及时查办敲诈勒索、恶意伤害企业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的违法犯罪案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打造“诚信沅江”。强化全民诚信意识,创建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市民,逐步在全市形成诚实可信的良好风尚。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开企业和中介组织的信用情况,加强各类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和打击假冒伪劣、欺诈行骗、逃税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和执行招投标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制度。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督促企业依法纳税,公平竞争,认真履行合同,遵守市场规则。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教育、监督、约束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规划执行。“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明确政府职责,创新工作机制,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本规划的实施。

1、加强分类指导,明确规划执行职责。本规划涵括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强化规划的执行责任和职责。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发展重点和任务,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等措施,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为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良好环境;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运用公共资源尽力完成;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管理等社会和管理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治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加以实施;规划确定的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务必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2、加强宏观调控,注重规划执行协调。按照加快“三化”建设进程的要求,研究制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节能减排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加大本级政府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要领域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按照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增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改革开放的统筹协调。

3、加强组织管理,提高规划执行力度。加强规划实施统计监测、干部政绩考核等制度的建

设,搭建规划实施的制度平台。健全以规划《纲要》为统领,专项规划为支撑和计划相衔接,取向目标一致,内容相互协调,措施彼此支撑的规划体系。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部门规划相互协调,规划任务逐年分解到计划。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市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按程序由市政府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定。规划实施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修订或废止时,市政府适时提出建议,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

⊙该文章转自[沅江信息网] 原文链接:http://

第五篇: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零就业 生产性服务业 有机水稻 清洁生产水平冷链物流 理财环境 稳定住房 节水型社会建设 住房保障政策

序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规划由《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组成,以中央和自治区的规划建议为指导,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是“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发展背景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一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银川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重大机遇,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有所转变,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的主要目标如期完成或超额完成,为我市“十二五”期间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十一五”回顾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工业“一强五优”、农业“两强多优”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传统服务业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比2005年的293.6亿元翻了一番多;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60亿元,比2005年的18.16亿元翻了一番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完成自治区下达控制指标,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比2005年的8852元增加了81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30元,比2005年的3493元增加了2437元;移民地区农民纯收入达到3260元,与2005年的1517元相比翻了一番。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预计2010年,全市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下。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9万人,参加基本失业保险职工27.3万人,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1万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完善,基本解决了农民征地拆迁补偿遗留问题。

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3亿元,比“十五”累计646亿元翻了一番半。建设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陆港、物流港和“三馆两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推进,高标准通过“两基”国检验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银川职教中心和一批新建、迁建中小学校全面建成,“教育在银川”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打造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全面加快,文化体育事业繁荣活跃,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活动,《月上贺兰》回族舞剧、贺兰山岩画艺术节成为银川靓丽的文化名片。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中国500强企业发布暨大企业高峰会、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中国市长论坛、首届中阿经贸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银川的知名度、美誉度空前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全市党政群部门全面推行“扁平化”管理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干部人事、财政管理、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不断推进机制改革,在事业单位稳步推进分类改革,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推进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与穆斯林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近联、远引、外拓”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五创”工作取得实效。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不断丰富,品位进一步提升,功能日益完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层次较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一产、二产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中高层次人才和专门研究机构缺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居民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均衡。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呼包银重点经济区、银榆鄂能源化工金三角、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建设上升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重点,国务院支持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全面落实,为我市借机借力,加强区域合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为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全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为我市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跨越式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为我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条件。

挑战: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全球性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我市经济增长仍然过于倚重投资,消费与出口拉动不足;经济增长方式偏重于外延式扩张,依靠自主创新的内涵式增长所占比例较小;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较大。龙头企业少、规模小,部分产业尚未形成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

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家继续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长期实施扩大内需宏观

政策的基本取向不会改变,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叠加效应使我市处在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要发展思路对头,战略谋划得当,政策措施有力,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就一定能够乘势而上,实现新跨越。

第二篇 发展战略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加快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银川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更加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突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更加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开创“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要把跨越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发展沿黄城市带、能源金三角和呼包银经济区的重大机遇,借机借力,积极谋划项目,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共享发展。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更大力度提高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高水平,文化发展高品位,人口发展高素质。

坚持绿色发展。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着力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城乡统筹。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改革开放。要抓住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增强科学发展活力动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格局中。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突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高中阶段及以下教育基本满足需求、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实现充分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保障性住房应保尽保,市民参与文化娱乐、运动休闲活动更方便,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建成全国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努力从“文明银川、创新银川、生态银川、健康银川、平安银川”五个方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经济增长目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服务业增加值(现价)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年累计比“十一五”翻一番半,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

结构调整目标: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效益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移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城镇化率达到75%。

改善民生目标: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和1万元,年均增长12%左右;移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3%以上;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万元GDP综合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自治区下达控制指标,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人文发展目标:全市总人口达到22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人均占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1㎡;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4%;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城市创建目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业型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健康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第三篇 发展重点与重大举措

第四章 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开发启动呼包银经济区、银榆鄂能源金三角建设和宁夏沿黄城市带发展提速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银川市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

第一节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方略,重点发展“一强四优五新”产业,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化水平。

做强能源化工产业。高起点、高水平把宁东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要加快提升煤炭开采、火力发电产业。建成一批大中型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扩大煤炭产能,力争宁东基地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亿吨;建成一批大型坑口热电厂,满足“西电东送”和市内用电需要。要重点发展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加快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努力提升石油炼制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展工程塑料、聚氨酯、聚酯和精细化工等产品。将银川建成国家级大型绿色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西部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

做大“四优”产业。机械装备及再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大型铸件、起重机、煤矿综采、汽车等主机类装备制造,加快铸造、锻造、模具、热加工等配套类装备制造发展,培育一批机械装备再制造企业,努力把银川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和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起重机生产基地以及面向全国有影响的再制造示范性试验区。羊绒产业:积极开拓国内外高档服饰市场,提升羊绒产业研发、检测能力,着力提高羊绒制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宁夏羊绒及制品交易市场,逐步将银川建成国际原绒集聚区和加工中心、精品羊绒制品研发和生产中心、精品羊绒及制品交易中心。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重点发展清真牛羊肉制品、乳品、调味品、保健品、休闲方便食品等清真食品以及穆斯林用品,把银川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与集散地。发酵及生物制药产业:重点发展阿维菌素、维生素系列原料药产品、红霉素衍生物系列原料药及制剂,扩大赖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发酵工艺技术水平,争取把银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加快培育“五个新的增长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大力引进和扶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以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加大对关键设备、核心部件的开发和引进;培育发展光电装备制造企业,打造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到系统集成、电厂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引进开发新能源储能材料,发展光热产业,提升我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和水平。葡萄酒酿造业:全力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积极培育葡萄酒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在贺兰山东麓沿线规划建设葡萄酒庄,推进葡萄酒向高档酒和高品质方向发展,逐步将银川打造成中国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业:以“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推进工程为抓手,推动应用软件研发与服务外包、网络传输服务、物联网的发展,优化信息软件业产业结构,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家具装饰业:重点发展家具家私、装潢建材、门窗型材以及以太阳能为主体,以天然气和电力为补充的新型供热取暖设施等家具装饰新产品。新材料产业:重点开发镁及镁合金、铝及铝合金、煤基炭材、光伏材料等产品,提升新型建材规模化水平;发展高品质铝加工材及相关制品,提升电解铝技术装备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延伸多晶硅、单晶硅等光伏材料下游产业链。

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策略,按照园区产业定位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宁东基地临河综合项目区C区和开发区宁东工业园建设,启动石油化工天然气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一批园区建设,发挥园区带动、基地推动的作用。

第二节 大力发展服务业

抓住我市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围绕“三个中心一个目的地”(区域性物流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目标,加快发展服务业。

做大现代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万达商业广场、拉普斯商业中心、国际穆斯林小商品博览中心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商贸企业,提升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品位和档次。加快空港、陆港、物流港、宁东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第三方物流骨干企业。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主辅分离,发展生产资料及其工业制成品物流。完善城市配送体系,发展城市快递和电子商务,培育物流配送骨干企业30家,促进商贸物流业向规模化、网络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把银川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优化配置生活服务设施布局,构筑同城生活服务圈和10分钟社区服务圈;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调整和优化商业布局,完善生活服务类产品市场体系,提升教育、医疗、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水平,构筑200公里消费服务圈;增加专业批发市场的集聚辐射能力,发展物流配送和总部经济,构筑300公里生活服务集聚和辐射圈。把银川市建设成为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区域性生活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金融保险业、科技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软件开发与服务外包、动漫游戏、旅游休闲、创意设计等创意产业发展。加快中央商务区和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建设,吸引全国与世界知名企业的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营运总部或分支机构进入银川。加大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功能,形成各类会展专业公司及宾馆、酒店、旅游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会展市场体系,全力打造以“中阿经贸论坛”、“宁洽会”等为代表的品牌展会。将银川建设成为面向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围绕“雄浑贺兰、多彩银川”主题形象,整合宁夏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等旅游资源,全面提升贺兰山东麓、黄河金岸、穆斯林文化旅游区功能,提升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影城、水洞沟、中华回乡文化园等历史人文景区文化品位,加快发展黄沙古渡、苏峪口、滚钟口等运动休闲旅游景区,推动生态度假、乡村农家乐等新兴旅游发展,把银川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争创5A级旅游景点2个。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重点发展“两强四优四新”产业,把银川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强“两强”产业。设施园艺产业:加快新品种引进,改善品种结构,在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全面提升设施园艺效益,新增设施园艺10万亩,总面积达到40万亩,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全国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奶产业:建设兴庆区月牙湖生态奶牛养殖基地等一批大型养殖基地,提高奶牛标准化养殖水平。新增奶牛12万头,总量达到25万头,奶产量达到80万吨。促进企业与奶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把奶产业打造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做大“四优”产业。露地瓜菜产业:支持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提高蔬菜品质,新增优质露地瓜菜10万亩。加强冷藏保鲜、包装、配送等流通体系建设,扩大供港等区外市场,提高“菜篮子”保障能力。清真牛羊肉产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推广肉羊二元、三元杂交技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推广牛羊标准化养殖和育肥技术,加强规模养殖场建设,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新增肉牛10万头,肉羊300万只。“适水”产业:建设苗种繁育基地,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提高自繁供种能力,新增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达到20万亩,稻田养蟹达到10万亩。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湖泊、湿地等大水面资源,适度发展水生植物和水禽养殖,提高水面有效利用率。长枣产业:扩大“灵武长枣”品牌影响力,新增长枣种植面积8万亩。完善保鲜、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深加工以及鲜果商品化水平,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新产品,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培育“四新”产业。有机大米产业:在黄河两岸建设20万亩有机水稻生产基地,扩大有机水稻种植面积,支持生物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投入品的推广应用,加强有机大米关键技术研究。玉米及瓜菜制种产业:建立种子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银川种子加工和交易园,完善种子生产、加工、储藏、营销产业链。发展杂交玉米制种10万亩,瓜菜制种5万亩。酿酒葡萄产业:充分利用贺兰山东麓优质资源,加快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新增酿酒葡萄7万亩,总量达到15万亩。花卉产业:加快花卉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新增花卉面积1万亩。积极培育发展花卉营销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支持花卉市场建设,实行产销一体化发展。

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增强 城市区域中心功能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争创“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不断增强对全区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一节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继续着力打造“塞上湖城、回族风情、西夏古都”三大特色。按照“南进、北拓、西优、东控”的总体思路,拉大城市框架,逐步构建“四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布局形态。中心城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担服务业中心、物流中心和生活基地的职能,重点发展教育医疗、科技研发、商贸物流、运动休闲等产业以及都市农业。德胜组团是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机械加工、家具建材、商贸物流为主的产业区。望远组团是以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高新农业为主的新型工农业综合园区。机场组团要依托河东机场积极发展空港物流,培育临空经济。宁东组团重点发展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各组团内部应注重产业职能和城镇职能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铁路建设重点:加快包兰铁路惠农——银川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包兰铁路银川——兰州段二线工程,新建银川——西安快速铁路、银川经鄂尔多斯至北京铁路惠农接轨线。做好太中银铁路银川——定边新增二线和银川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完善宁东地方铁路网,推动地方铁路与国铁接轨,开通银川至北京、兰州、西安等城市的动车组,切实构建银川与西安、兰州、包头、太原等毗邻城市“三小时经济圈”和银川与北京、郑州、成都等省会城市“五小时经济圈”;公路建设重点:银川兵沟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灵武空港物流园区至永宁至G110国道公路、银西高速、西线高速、吴宁高速、银阿高速、银川交通枢纽建设;航空建设:实施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通银川至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直达航线、银川至韩国、日本旅游客运包机、银川至迪拜及中东其他穆斯林国家航线。

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以绕城高速为环路,完善城市主次干道、支路网和人行过街设施,积极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重点实施金凤区南部及东北部、西夏区西北部、兴庆区东部片区道路建设工程,启动重点道路节点的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建设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增加公交运行线路。完善场站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公共停车泊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建设道路智能管理系统,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贺兰山(第七)水厂、银川市南部第九水厂、河东水厂,扩建第六水厂,新增供水能力36万立方米/日。新建第六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城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30%以上;加大城市天然气管网、输配工程的建设,继续对城市旧住宅小区天然气出口改造,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9%。建立城市“应急粮食仓”储备系统,加强粮食安全。抓好宁东基地电源建设,建成广电网、电信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宽带网络,加强城乡电网建设。

第三节 强化沿黄城市带中心地位

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在沿黄城市带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沿黄城市带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与石嘴山、吴忠、中卫等沿黄兄弟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上的衔接,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深化沿黄城市带产业协作,促进要素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公共事务和管理协作,加强重点领域合作。逐步开通到吴忠、青铜峡、石嘴山等地的快速客运线路,积极发展“跨区域大公交”,形成以银川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打造黄河金岸特色产业集群。永宁县重点发展发酵和生物制药、设施园艺,打造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城。贺兰县重点发展适水产业、现代农业和房地产业,做大做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彰显塞上江南风貌。灵武市继续做好羊绒产业、长枣产业和再生资源的文章,重点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提供便捷、完善的服务,打造特色优质职业教育和特色旅游业,再现唐韵风采。

第四节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银川主城三区、县城中心城镇、中心镇为主要聚集区域,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轴,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各类企业和人口向城市、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发展。实施城市危旧房屋改造和特色街区改造。坚持把县城、中心镇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战略节点,重点建设金贵、掌政、良田、兴泾、闽宁、临河、镇北堡等特色小城镇,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生活。加快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各项保障制度,积极推进和完善户籍改革,形成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展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规划稳步推进中心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水生态环境。实施全部建制村及30%自然村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加大自然村及设施园区道路建设力度,维修和改造农村危旧桥梁,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推动天然气、液化气、沼气进村入户。加快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和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按照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统筹移民地区发展,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镇环境面貌,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劳务移民工程,坚持把生态移民、劳务移民与调整农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夯实发展基础,确保“稳得住、能致富”。加强“东西扶贫协作”,把闽宁镇建成全区移民示范镇和东西部合作的典范工程。

第六章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加快创新银银川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人才队伍,把银川建设成为人才聚集、企业众多、创业活力充沛、创新氛围浓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实施“育凰”工程。围绕“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和社会重点领域,坚持重点培养和普遍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政府承担培训费用、各类人才自愿参加的方式,分类举办重点产业科技人才和金融、现代物流等稀缺人才培训班,不断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5年内在市属范围内培养10名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领军人才,50名进入自治区人才培养工程的高层次人才,500名列为市级重点培养对象的拔尖人才,10000名在基层一线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形成各层次人才衔接有序、梯次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实施“引凤”工程。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批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到2015年力争引进10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或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企业引进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或开展技术攻关的工程技术关键人才,有效解决我市企业科技人才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紧缺的问题。

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留住人才。加大企业科技成果奖励力度,激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鼓励民营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培养和吸纳技能人才。设立“民营企业重视人才奖”。

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立人才分析预测制度,在各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建立人才工作站,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企业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信息、培训师资信息等服务。完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科研投入直接用于人才培养和激励的经费比例。

第二节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支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一是支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主体,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区内外高等院所、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人才、科技、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开展关键共性技术、产品的研发,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支持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建立和落实鼓励企业增强科技投入的政策,通过投资、信贷、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形成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三是支持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的主体。鼓励企业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奖励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优化企业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企业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促进企业建立优秀技术创新团队。

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将羊绒工业园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支持建立政、产、学、研、用、资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银川市科技园和科技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探索政府、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的新途径,力争在煤化工、光伏光热发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羊绒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一批专业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加快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到2015年银川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6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家,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50家。支持建设科技风险投资、科技顾问咨询、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辅导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落实和完善银川市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强度,引导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

第七章 建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 切实加强生态建设

按照“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的思路,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为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做出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天然林保护新封育面积40万亩,新增湿地面积20万亩以上,湖泊湿地保护面积达70万亩,荒漠性草原保护面积460万亩以上。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美化水平,积极申办2015年第十届园林花卉博览会,完成银川园博园建设。继续加快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及改造完善步伐,打造精品绿地。大力推进防护绿地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城市主干道两侧生态景观林带。完善道路绿化网架,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80%以上,林荫路推广率达到85%以上。提高庭院居住区绿化达标率和绿化美化水平,努力使全市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均达到60%以上。进一步加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绿化力度,在做好园区配套绿化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园区防护林和绿化隔离带等公共绿化建设。加强建成区生产绿地基础建设,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稳定在2%以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高县城及小城镇园林绿化水平,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镇。加强市域大环境绿化建设,加速山沙区防沙治沙及生态治理进程,科学组织人工造林和围栏封育,积极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市。加快灌区平原绿化,巩固提升灌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果。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全面提升通道绿化水平。深入推进黄河金岸生态建设,形成以林带、片林、湖泊湿地、水系、文化景观相辉映的生态旅游景观带。以银西10万亩森林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银西生态防护林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启动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进一步完善爱伊河水系及其连通工程,建设银川湿地博物馆。

第二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优化和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引导和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展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的联防联治,全力推进城乡垃圾和工业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进程,通过发电、水泥制造等途径防止污泥进入污水处理厂。对现有工业企业污水进行深度治理,进一步降低污水排放强度,不断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全面开展水系水质监测工作。加强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推进城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突出抓好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创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严格执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规定,使全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切实巩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全市环境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第三节 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入手,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效益。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对现有工业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积极发展循环型工业;推广农业生态模式,建设生态农业园区,着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节约、文明的消费方式,着力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强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系统和主要废弃物资回收和再生系统,实现废弃资源循环化利用。把宁东基地建成国家级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贺兰和永宁建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重点的循环经济示范县,灵武建成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示范县。第四节 实推进节能减排

严格控制我市冶金、电力、石化等行业的资源能源消耗、排污强度指标,在城乡建筑中推广使用节能材料、降低能源使用,启动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加快建立大型供热中心。发展以清洁燃料公交车(出租车)、城市轻轨等为主的绿色公共交通,倡导社会车辆和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在农村村镇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为重点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总量计划,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任务,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设施园艺节水为重点,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快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等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对现有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对工业企业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更新用水工艺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设备,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

提高土地资源支撑能力。严格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保证196万亩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规划控制用地规模和计划调控的管理与监督,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和金融政策调控土地利用,不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城市土地整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大城市内及工业园区闲置土地的清理和处置力度,建立用地退出机制,腾出土地利用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全面推进耕地和基本农田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废旧宅基地、煤矿塌陷地、工矿废弃地的整理复垦。

第八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强科学发展活力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收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局面,更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第一节 推进机制体制改革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效能政府”为目标,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理顺部门职能关系,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帮办、代办、联办的机制,构建市、县、乡三级政务便民服务联动网络体系,推进审批服务简单化、高质化和高效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增强政府执行力、创新力和公信力,提高公众满意度、信任度,有效引导公众关注并积级参与政府自身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整体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重点在改进财政投入和监管方式,深化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领域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取得成效。

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安全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

启动“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以扩大试点镇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核心,赋予试点镇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管理、综合执法等方面的部分县级管理权限,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县、镇两级政府的事权关系,着力提高试点镇政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理顺产权关系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导已转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财权与事权相配套的财税体制。以培育各类投融资主体为重点,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进多种战略投资者,尝试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各项改革。

第二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银川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清理和废止有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部门政策和规章,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和改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健全融资担保、信用评价、技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投入和政府采购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落实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按照“扶强、促中、育小”的思路,继续加大对非公有制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第三节构建内陆开放新格局依托区位、环境、社会、资源等优势,面向能源金三角、宁蒙陕甘、全国和穆斯林世界开放和合作,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格局。

面向能源金三角开放。积极发展为鄂尔多斯——榆林——宁东等能源基地配套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设备制造、维修、物流、营销等服务,抢占能源化工技术服务制高点,将银川建成面向能源金三角的生产性服务基地。

面向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开放。大力发展房地产、餐饮、娱乐、教育、医疗、购物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以银川市为中心,覆盖蒙西(阿拉善盟、鄂尔多斯等)、陕北(榆林)、陇东(庆阳、平凉等)在内的300公里区域范围的消费服务基地,将银川市打造为西北地区居住、消费中心城市。

面向全国开放。重点发展特色旅游、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外包服务、休闲度假等新兴服务业,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我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和研发、营销等职能型总部,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合理选择承接东中部地区向西部转移的产业,引进发达地区产业项目、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促进产业升级。

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抓住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会址落户银川的机遇,打造面向穆斯林国家和地区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清真食品认证、经贸文化交流、伊斯兰金融“三大中心”,搭建世界穆斯林文化城、中阿经贸论坛银川永久会址、国际穆斯林商贸中心“三大平台”,发挥我市在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能源、科技、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把银川市建成“东方穆斯林之都”,搭建起我国与穆斯林世界经济合作的平台。

努力争取在我市设立西北内陆开放型综合保税区,使保税区成为我国面向中东、中亚地区以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为特色的出口加工区和国际贸易中转枢纽。

第九章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把银川建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城市。

第一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鼓励优质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适当补贴,教育部门加强管理与监督,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市政府及各县(市)区政府要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农村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也要优先用于改扩建幼儿园,促进各类幼儿园合理布局,确保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争取到2015年,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市区和农村分别达到97%和95%。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各县(市)初中阶段教育逐步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着力建立区域内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到2015年,力争乡镇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要求,3个县(市)区创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推行多样化办学模式。职业教育机构要加大校企深度合作,鼓励校企合作办学。面向市场需求,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和专业设置,培养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启动银川市中阿经贸学院建设,力争将银川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鼓励初中毕业生未升入普通高中和高中毕业未升入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全部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制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关心和重视特殊教育。

第二节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利用自治区级和社会医疗服务资源,优化调整兴庆区、西夏区医疗服务资源结构,提升金凤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水平及质量,规划建设附属医院二院,实现三区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均衡。科学合理配置两县一市医疗服务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力争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占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30%。建立完善全市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面完成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财政保障机制。准确定位市属公立医院服务功能,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回族医药。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一元钱”看病模式。加快培养全科医生,推进高年资医师下基层、下社区进行多点执业,解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短缺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发挥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功能,不断提升全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建立覆盖全市的城乡卫生监督网络,继续推进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市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95%以上。

完善医疗救治和卫生应急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组织协调110、119、120等报警系统与市应急指挥中心并网联动,在永宁县医院、贺兰县医院和灵武市医院建立三所急救分站,在兴庆区月牙湖、贺兰山东麓旅游线路建设直属急救分站,完善以市紧急救援中心为龙头、各急救分站为枢纽、急救网络医院为基础、覆盖全市城乡的医疗救治体系,打造10分钟医疗应急救治圈。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险种之间流转通畅的转移接续制度,引导失地农转非养老保险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落实个人自主缴费、集体适当支持、财政加大转移支付三方共担的筹资机制,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村干部适当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以上。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养老金平均水平逐年提高。

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医疗保险体系,体现制度的广泛性,保障方式多样性和参保对象的可选择性,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加强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管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实现多项社保业务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探索失业保险基金对企业减少裁员、平稳转岗和扩大就业进行扶持的有效形式。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的全程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收支、管理情况,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对老、弱、病、残等低保家庭予以重点保障,建立城乡低保对象就业减退机制、城乡低保标准和保障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完善门诊救助、资助参保参合、住院救助、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五位一体”的普惠性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城市低保与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工资和再就业政策的衔接。建立社区养老机制,加强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管理和规范运行,加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福利服务和保障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公平。

第四节 促进创业扩大就业

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面向市场,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孵化园区建设,鼓励县(市)区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建设多种形式的标准厂房,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争取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数年均增长10%以上。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劳务移民、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力争实现劳动年龄人口实现充分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加强劳动执法、调解劳动争议、维护劳动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第五节 加强住房保障能力

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稳定住房价格水平。鼓励建设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立覆盖全市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需求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实现应保尽保。对低收入家庭实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救济保障;开发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共有产权房,解决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基本住房;建设劳务移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住房,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住房。“十二五”期间,改造50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建设保障性住房4.5万套,总面积达到310万平方米。

第六节 建设食品安全先进城市

按照食品安全城市标准,在银川市实行食品追溯机制和农产品准入制度,实施食品安全生产源头污染防控技术、流通环节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打造食品安全城市。到2015年,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监管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全市90%以上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生产的农产品100%进行上市前检验检测,“十二五”末涉小类食品加工必须全部进入园区集中生产。

建设药品经营诚信示范城市,以基本药物监管为中心,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第七节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建立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价格监测体系,对粮油、食品、日用生活必需品、工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房地产价格进行监测,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下达的范围之内。建立银川市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发挥政府平抑物价作用,保障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商品的市场供应。建立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组织开展教育、医疗、涉农等民生价格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价格欺诈行为,完善价格举报投诉机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第十章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节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

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办法(试行)》,结合不同行业的劳动强度、工作特点、收益率等,确定相应的工资增长指导线。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实施各项鼓励扶持政策,激励全民创业,大力提高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将从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方面加大对个私经济的扶持力度,营造创业氛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民众创业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规范合理的转移支付机制,帮助困难群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个人缴费比例,增加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

不断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大力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和理财理念,优化理财环境,引导居民合理配置个人资产,共同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富增长效应,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水平。

第二节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遏制农资价格上涨,防止增加农民负担;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等社会保障,增加二次分配收入。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都市会展等现代农业新模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到2015年50%以上的农民参加过各类培训,并获得相应技能资格证书。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第三节 增加移民地区农民收入

以大幅度增加移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实施整村推进、村级互助资金等扶贫项目为抓手,因地制宜,扶持移民地区发展畜牧养殖、饲草、设施园艺、经果林等产业,形成每个移民村有1~2个有规模可持续的特色产业,户均有1~2个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移民地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深入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高务工人员技能水平,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使劳务收入成为移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完善对口帮扶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推动移民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十一章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健康城市”为抓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第一节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弘扬“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以提升市民素质为重点,努力塑造适应现代化需求的文明市民素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提升市民素质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文明风尚。继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市民的公民行为教育,开展“做文明市民、创优良秩序”的活动,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各类组织、企业和市民积极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形成关心、帮助困难群体的社会风尚。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力争全市每个乡镇文化站达标、每个社区拥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每个村拥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加强银川晚报社和银川广播电视台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重点打造一批文化娱乐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以开发区软件园、801创意园、中华回乡文化园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吸引更多海内外资本参与文化投资,拉长文化产业链。深入挖掘利用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等资源,鼓励各类企业、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作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做强文化产业。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拓展延伸业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节 提高公民基本科学素质

多渠道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公众崇尚科学精神,尊重科学、反对迷信、抵御盲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运用科学技术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在中小学开设科普讲座,开展科技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工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场所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将科学素质教育内容列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必备内容,定期举办科技讲座和科普报告等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

第三节 积极推动运动休闲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体育健身环境。建成贺兰山体育场等大型公共体育场所,开发建设贺兰山东麓休闲旅游带,继续完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各建1个体育中心;每个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均建1个活动中心;每个行政村或城市社区建设1个健身场所。提高现有体育场所利用率,鼓励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建全民建身中心、游泳馆和一批休闲健身公园。大力实施“人人运动”计划,倡导全民健身,积极开展登山、风筝、垂钓、龙舟、赛马、沙漠运动等有特色的休闲健身活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积极争办全国性的体育赛事。

第四节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积极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社会化系统干预。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均等化,稳定低生育率。

第十二章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促进社会和谐 高度重视“十二五”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紧紧抓住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形成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合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 提升依法治市水平

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重大事项科学决策机制,畅通党内民主渠道和人民群众依法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监督通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人大代表在自己选区联系基层单位和群众,以及基层单位和群众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长效机制,加强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密切联系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坚持地方性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统一的原则,突出银川地方特色,立法适应“两个最适宜”城市建设。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使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保障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适当。

深入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增强市民的法治理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提高科技防范整体水平,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范。重点加强对要害部门、学校、幼儿园的安全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营造亲民便民的司法环境。司法部门对群众报警、求助和其他法律诉求,在法定程序和期限内从快办理各类案件,全力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实施审判、检务、警务公开制度,公正、廉洁执法,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范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检察院要深化工作机制改革,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强化诉讼监督职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营造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司法环境。

第二节 全力打造廉洁政府

继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工作,突出抓好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整体推进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严格执行中央颁布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文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进一步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主体责任,形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注重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研究反腐倡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基本要求体现到反腐倡廉工作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

第三节 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完善网络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要求,充分下放权力,使城市管理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建设智能交通控制中心,逐步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快物业管理发展步伐,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四节 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办好各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继续以“民族团结月”为载体,不断提升和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层次和水平,努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市县区)。积极支持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等民族企业健康发展。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挥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在我市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推进“双拥模范城”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大力推动“和谐寺观教堂”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抵御外来宗教渗透,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维护我市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

第五节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做好委托乡镇和街道部分行政执法权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向全市推广。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逐步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的共青团、工会和妇女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政务、村务公开等制度,建立中心村社区居委会。加强以星级社区创建为主的和谐社区建设,构建社区“15分钟”生活、卫生、文化服务圈。第六节 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组织协调和监督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要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各级维稳办牵头,各县(市)区及职能部门为主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把该工作纳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体系。

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搭建起长效化解矛盾纠纷网络平台。建立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行业性的专业性调解队伍,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联调,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要形成长期排查机制,定期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经常性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

依法开展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活动。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力度,对需要法律援助的五保户、低保户、救济户及其他困难群众做到“应助尽助”,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避免形成涉法涉诉案件。

第七节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快速反应平台,健全灾害综合防御和救助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建立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灾害报送网络系统。2015年在全市所有乡镇建立救灾应急民兵分队,配备相应装备,完善指挥调度机制。

提高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提高供水、供热等重要设施设防标准,增强抗低温冰雪能力;加快危房改造和隐患校舍搬迁工作,新建城市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达到8度以上,学校、幼儿园建筑提高1度设防;加固贺兰山沿线拦洪库,使其防洪能力提高到30年一遇;加强城区排水设施建设,避免发生特大暴雨时人员伤亡事件;加强城乡消防设施建设,满足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的实际需要;加强唐徕渠、汉延渠、西干渠等渠道和堤坝建设,杜绝发生溃堤溃坝事件;加强易发山洪泥石流地段巡检监控,有计划搬迁地质灾害易发生地段的厂矿企业和住户。

第十三章 加强规划实施与保障 确保宏伟蓝图顺利实现

有效实施本规划对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基本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一节 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管理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根据《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分目标和任务,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进展情况,市政府每年将向社会及时公布规划执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各部门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特别要加强对重要发展目标和难点目标进行监测,对重大项目进展进行跟踪。《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要向全社会公布,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形成人人关心和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在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与规划目标发生较大偏离时,应及时对规划内容做适当调整,由市人民政府提出调整议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市政府将于“十二五”中期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主要评估重要目标的完成情况、战略重点的实施情况、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规划期结束后,市政府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执行情况。

第二节 建立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社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其他各类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各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性活动的指导性意见。各级政府、市属部门要正确履行职责,建立健全规划落实机制,完善与规划相配套的各项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等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凡列入规划中的政府投资项目,应视同立项,优先保证按规划进度实施,未列入规划的政府投资项目,必须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审查批准,列入计划中实施。

第三节 抓好重大项目谋划与实施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投资对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以增量项目建设实现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结合实际,借脑借智,高起点、高水平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切实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开拓投资增长的新领域,建立重大项目库动态补充机制,完善投融资平台,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市经济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将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区、部门、项目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纳入各级政府效能目标考核管理体系,确保“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下载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