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共8篇)
篇一: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五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将军希望小学 胡绪江
时间安排:2012年6月 日
内容:打电话
活动形式:听课、评课
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需求,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通过“打电话”这个综合运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并会把优化思想运用在生活中,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具体措施:
一、探讨最优方案。
1、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
2、让生围绕这个题目,设计自己的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案,时间要最短。
3、交流
学生独立方案→同桌互相交流→集体交流→汇报→小结
二、总结发现的规律
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
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就是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内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探研得到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的总人数就是2n-1人。
三、应用规律
发现这个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了,随着时间的增加,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数分别为1,3,7,15,31----因此要通知完15个队员,只需要4分钟。也可以让学生通知一个50人的合唱队,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分析,观察,理解题目的意思,怎样才能最好的缩短时间,找出最优方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篇二: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新
《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丹东市六纬路小学 刘欣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从教14年,一直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的研究。曾试图增加课上课下的练习数量,延长课时,也试图做个案的思想工作,但无论怎样努力,收效甚微。课本上属于积累范畴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较扎实,但一旦触及到探究性试题,如作文,结合生活实际来谈看法等问题时,学生就无从作答。课堂上屡屡出现冷场。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识字教学很热闹,阅读教学很安静的情况。因此,我力图改变现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时下,很多教育家都认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不是领着孩子茫无目的地穿越在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中,并不是让孩子重复再重复的做卷子,而是让孩子学会看书,养成看书的习惯。一个爱看书,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他可能在小学阶段,初中一二年级都显示不出他的优势,但越往后,越有很强的爆发力,而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可能在小学、初中阶段都看不出差距,但越往后越力不从心。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开拓孩子的视野,熏陶孩子的心灵,让每个孩子都能展开自己理想的翅膀,这是我校打造“书香校园”的初衷,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书香校园”的无限魅力,也为了更好地创建“书香中队”,本着“书香启智 文化育人”的理念,我积极开展“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小课题研究,努力探索提升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二、课题研究调查
一年级一入学,我先对本班学生做了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学前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余学生有偶尔看书的情况。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学生的阅读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孩子缺少阅读的时间,家庭中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消费理念上也普遍认为购买书籍远比娱乐性消费产生的直接意义要小很多;
2、课外书太少、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诸如《虹猫蓝兔七侠传》、《奥特曼》、《乌龙院》等休闲类的书籍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
3、缺少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当。
针对上述情况,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起到“诱导”与“激发”的作用。因此,完成这一课题,我主要想实现学生在阅读兴趣和能力方面的提升。
试想通过一年的实践,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目标,并把它变为自己内在的阅读兴趣并落实到阅读行为上,也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手段加以保证,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愿望要求,才能调动起读者积极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诱导”之意。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与训练把学生潜在的、或业已形成的阅读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感悟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使之成为积极阅读的内在动力。我想通过学生在一年中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如下的阅读能力:
(1)认读能力。在阅读中大量识字,积累语言,提高阅读速度和专注力。
(2)理解能力。通过课堂的学习,初步掌握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词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鉴赏能力。通过多阅读,让学生了解“真、善、美”,辨析“假、丑、恶”。
三、课题研究主要措施
1、采取措施,提高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悦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从一年级学完拼音开始,我就悄悄地播撒读书的种子。我鼓励学生读绘本读物,读拼音读物,面对懵懂幼稚的孩子,我选择从《不一样的卡梅拉》和《鹂声分级阅读(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时间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用故事来说话,来感动学生。学生们从故事中学习勇敢、正直、无私、同情弱小,向往自由,尊重他人等道理。在每天的倾听之中,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渐渐浓厚,书香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底生根、发芽。
学生的兴趣被我激发起来,但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定式,还需强有力的措施来管理才行。“每天读书15分”就是扎实有效的措施。于是我在班级中创设了“我与好习惯是一对好朋友”的管理细则,其中要求学生与家长每天坚持“亲子阅读15分”,经过两个月的持之以恒,慢慢地学生喜欢上了阅读。有的家长告诉我,孩子晚上睡觉前必须要读书,枕边就放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的喜欢叫爸爸妈妈早晨叫他们早点起床看书。看来激发初见成效。(幻灯:这是我班的管理细则、亲子阅读照。)
2、推荐书目,拓展阅读范围。
借助学校第十二届“金钥匙”读书节的东风,我首先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每周五的校本课时间,要求学生都要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看的书。此次活动历经一周,50名(除外籍学生)都在同学面前讲述自己喜爱的书目。有《不一样的卡梅拉》、《蚯蚓日记》、《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西里呼噜》等类别不同的书,孩子们从书的内容,到喜欢的情节,描述的细致入微,我知道这些书,他们不只看了一遍,孩子们愿意与书为伴。
同时,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也不甘示弱,校本课上时常津津有味地与孩子们一同品读。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我就推荐看图文并茂、情节动人、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小伊达的花》等。孩子们看着图片,读着文字,感同身受。同时绘本书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字比较少,阅读困难也不是很大,学生能找到读书的感觉,因此他们比较喜欢。
与此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思维方式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我采用画出书中的插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某本书或某个章节的喜爱之情。此举,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十册的《不一样的卡梅拉》,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全部读完。下课时,有的同学跟我交流故事情节,我就顺势利导,要他们也像“卡梅拉”一样,充满想象,充满好奇„„.其中故事中的插图更是吸引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空就拿出本子照着画一画。对书他们已经爱不释手。有的学生这一套书读了7遍。这不愧为“书虫”的称号。(幻灯:好书推荐照片、博客中的好书推荐日志、推荐树林单组照、推荐书签照。)
3、榜样带动,促进读书交流。
同一个班的学生之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已经读完上百本,有的却只读寥寥几本。女生喜欢故事性的书籍,而男生喜欢科幻、体育等内容一些书籍。针对这些情况,我有意地将全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人数不固定,不定期地让一个小组发言推荐所读书籍。让读书多的学生经常交流介绍读书的收获,老师再极力表扬鼓励,以此带动。在品牌创建活动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定期评比“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每月最后一天的第七节课是我们汇总本月读书情况的时间。请家长把孩子在本月读书的篇目进行汇总,并写出孩子在家读书的情况。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来说说书中的内容(也是确定学生读书的真实性),评出读书篇目最多的8名同学,班级做展板,介绍其事迹。通过
活动,学生们之间了解了别人都看了哪些书,无意间又扩大了学生的读书的视野。(幻灯:读书交流照片、交流互动参观照、读书博士墙、单个照片。)
4、品牌活动,提升读书热情。
为了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又一个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我定期组织了汇报展示活动。开展了读书专题活动,如好书推荐、同读一本书、故事会、读书交流等活动,学生都很感兴趣。对优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针对我班学生乐于探索的特点,在一年级下学期,我组织开展了“读书知识竞赛”。由我班最喜欢看百科类书籍的杨凯翔同学和最喜欢看古籍类书籍的姜哲同学出题。题目共计100题,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生物、诗词等方面的浅显的知识。知识竞赛的开展,更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大家踊跃的查找资料,有的亲自阅读原著。学生们都想在竞赛中比试一下自己读书的成果。竞赛那天,现场几度失控,但我却暗自窃喜,因为同学们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幻灯:知识竞赛照)
同时,我也根据本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组织了:收集读书名言、识字果果报、收集含有数字、动物的成语、收集了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好书画一画、初尝读后感等形式的分类活动。孩子的读后感我进行了编辑汇总为六期读书报,报名为《笋芽儿》分发于每一名同学,促进我们共同提高。但让一年级的孩子书写是障碍,在这里,我也要特别鸣谢每一名家长,没有他们的支持,活动也不能顺利开展。但在这次活动中,家长们也与孩子们一同查找,一同探讨,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们也有读书心得发表在我班的博客中。(展示博客中的家长心得。)“书虫二班”的创建也在我校班级品牌建设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虽然我们是学校中年龄最小的,但我们的品牌成果却不比高年级学生差。虽然我们的绘画水平和 书写水平还不是那么流畅,但我们贵在坚持,坚持用自己的小手画出我们读书的心声。(幻灯:识字果果、班级特色作业、《笋芽儿》照)
5、依托教材,增强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我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的主阵地。
课堂上通过专题单元设计,给孩子推荐书籍。如在组织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时,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美美的读文以外,向孩子们推荐富含童话色彩的科普文章《雷雨天的客人》、《会变的月亮脸》等。学生对于文本的学习饶有兴味,对于课外的补充读物就更是觉得有趣。
低年级孩子对于较长的句子,或生涩的词语难于理解,这是阅读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通过教会他们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看插图猜测、联系上下句理解、问朋友和老师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读书中的困惑。通过课堂教学的节节课的实际演练,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许多可以读懂句子或词语的方法。(幻灯:博客中“九棵树的人生”、“背着石头上学”、课前精彩两分钟美文、走近孔子、了解中秋、《棉花姑娘》课本剧)
四、成效与收获
(一)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在阅读中,学生不但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扩大了识字量,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一学期全班学生平均读书5本,按照读一本书能自主识字50个计算,至少多认识了250个。
(二)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阅读积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表现活跃,思维敏捷,一些精彩画面时常出现。如教学《荷叶圆圆》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学生们仿造书上的句子,仿写了一些:
荷花说:“荷叶是我的裙子。微风吹来,我和我漂亮的裙子跳起欢快的舞蹈。” 池塘说:“荷叶是我的伙伴。因为有了它,我才变得更有生机,更加快乐。” 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观赏台。”蝴蝶站在荷叶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小船。”小蚂蚁躺在荷叶上笑嘻嘻地眨着眼睛。小河说:“荷叶是我的衣服。”小河穿上自己的新衣服真漂亮。
小雨滴说:“荷叶是我的滑梯。”小雨滴在荷叶上欢快地玩着。
其实,读书就是读人,读世界。
(三)课外阅读使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鉴赏能力不断增强,能主动选择有品味的作品。逐渐由绘本、漫画类图书转向一些优秀的读物,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彩乌鸦系列已经成为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灯塔。
(四)课外阅读让学生的写话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一提到写话,就犯难,不知如何下笔,即使写了,也经常出现断句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活动,学生对写话再也不犯难了。期末考试中全班阅读和写话两个试题,仅扣5分。
各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享受进步、收获喜悦。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的研究总结
丹东市六纬路小学
刘 欣 欣
篇三:小课题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多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课题研究方案
去年,我们在进行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多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小课题研究,尤其是针对“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写人叙事”三类课文的特点分别进行了研究。2011版课标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在各种课型的语文课上,如何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规律,恰当地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语言的精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本学期,小学语文二、三、五年级教师和青青子衿专业社群的教师,将继续围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多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1.主要问题
(1)语言文字的教学没有占据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学目标针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知识点不够明确,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还停留在对内容的分析和对文字工具性的记忆甄别上;
(2)教师设问零碎、随机,不能够由浅入深的形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链条,致使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够系统地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3)各学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落脚点不明确,存在低年级教学高年化,高年教学低年化,中年教学模糊化的现象。2.问题分析
(1)在绝大多数教师心目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理解并归纳出课文中心这个目的,而每篇课文的中心都见于教学参考书,几十年不变。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让学生的思维符合既定的设计。一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中心思想,似乎就是读懂了文章,受到了教育。出于这种模式,生字生词属“扫清障碍”之列,好一些的教师处理字词是为了便于讲解文章,差一些的教师则是因为考试要考注音写汉字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是利用课文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字词,并有选择地延伸到语言应用中去。对于语句,也是因为考试要考此类题才作讲解分析,并没有从语言交际的角度,结合语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理解学习。语文课不去引导学生感受、学习那变幻无穷,多彩多姿的语言,而是一味以肢解文章中心为己任,以应对考试为目标。
(2)许多老师把语文教学重点都放在考试的重点和热点上。教师的教学,关注课本后边的几个大习作,课前课后通过反复指导修改准备用来应试。而平日的教学则更是重知识轻应用,重理解轻表达,造成很多学生生只会写格式化的文章,而其中的词语、句子、顺序,甚至标点、汉字,都出现大量的错误。
(3)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缺乏相应的条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综合性语文应用和实践机会,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创设一定的情境,学生分出一定的时间。而实际情况呢?老师怕耽误了讲解而不敢充分训练,学校怕影响教学管理而没有对这方面的评价管理举措,从而导致语文书中鲜活生动的语言范例都成了摆设。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小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梳理各年级的知识目标,确定每课的落脚点,研究多种课型的教学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
1.香坊区二、三、五学年学生 2.社群教师所教学的班级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明确阅读教学目的,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明确各学年双册教材读写结合训练点
(1)开阔视野探寻拓展阅读的途径;
(2)精心指导使学生掌握读书积累的方法; 3.梳理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策略
(1)构建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形态;
(2)借助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有教师专业社群建设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文章,为课题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课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调查分析区域教师的教育观念、职业心态、专业发展需求、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培训内容、方式等的需求情况。并通过每学期的一次座谈,一次小结,一次对比,从量化到随机,跟踪调查研究教师的各种变化,从而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实验的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跟踪分析。3.行动研究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树立“为改善实际教学行为而研究”的观念。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善于省察、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主要包括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案例分析,对自己或他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观察与分析,通过分析提出的可能解决方案,以及这些方案在自己或他人后续教学中实施的情况等。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3.9(准备阶段)
1.对上学期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梳理,给本学期其他课型的研究提供借鉴。
2.对实验教师进行调查问卷或访谈。通过谈话、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了解教师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状态。各层次机构按照实验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地实施。
第二阶段:2013.9-2014.1(实验阶段)
1.实验教师不断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并进行反思。
2.每月召开一次实验教师研讨会,交流、总结研究经验,布臵研究任务。
3.合理利用网络教研工作室、博客圈,运行基层教师个体、学校集体、社群团体等多个网状博客群。
4.通过uc、bbs进行网上教研,交流实验体会和经验;
5.课题组负责人继续经常深入课堂,不断发现、总结典型经验、做法。6.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总结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14.1(小结阶段)
1.课题组将实践研究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研究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2.召开课题总结会。召开研究成果汇报会。
七、课题成果的呈现方式
1.各年级单册各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汇编; 2.省网络教研专场汇报; 3.社群活动经验交流; 4.“我的一招”论坛交流。
八、课题小组成员及基点学校 1.课题组成员 2.基点学校:
篇四: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教师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也可以多人共同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
四、实施流程
1.选题。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
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提交《第四小学小课题研究申报表》,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4.结题。每个季度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案例分析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
(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3)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推荐到县上,滚动升级为县级课题。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要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学习成立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第四小学教研组 2013年09月
篇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近几年来,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开展“自主、学习方法”研究的过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参加试验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实验班的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3、研究内容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及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实施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泠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融入学生学习过程中,站在学生中间的教学方式所取代;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局面要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情绪心理学家利珀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如探索性情境、故事性情境、游戏性情境、竞争性情境、生活性情境、实践性情境、激励性情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体验成功探索的快乐。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意调协效应、激励效应、期待效应,注意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的学习,促进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挑战,摆脱自身经验。
3、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
内外和谐街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3)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五、实施步骤
(1)在新一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研究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形成研究方案。
(2)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机构,确保实验研究顺利开展。
(3)组织试点校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研究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采取不的措施,实施验证。
(4)定期组织学习,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师生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定期汇报交流,要求试点班每月、每学期开一次实验汇报课,在实践中完善、总结,促进学生“探究——交流”的教学策略。做好学习、研究资料的存档工作。
(5)充分发挥教研室、教有组和备课组的协调作用,加强合作交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
六、组织及管理
1、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曹大军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协调、组织研究力量,保证课题的研究活动的顺利实施。
主要成员:轩丽英、赵霞负责撰写课题计划、实施细则、开题报告,整理课题阶段性成果,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中期报告),课题结题报告及撰写论文。王莉、曹俊霞负责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疑惑搜集,安排实验老师,调查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并负责问卷的回收、整理、分类总结、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案例,及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王玉芝负责数学中自主学习的资料整理、分析、搜寻工作。
2、具体任务
(1)学期初,课题组与担任实验的教师围绕专题共同拟定实验计划。
(2)教研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根
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思想指导教学实践。
(3)抓好集体备课的工作。发挥备课组的作用,集思广益,重点研究课堂教
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
(4)加强听课评课的活动。实验点教师每学年围绕教师专题开课4节以上,各备课组也要经常性地进行年段互听互评活动。
(5)实验点教师应注意控制变量,不断总结可以推广的经验来。
(6)定期开展专题研讨,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
篇六: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2012年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参考资料
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 引子: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学校进行教研教改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在教研教改中推行小课题研究,一定会有许多特色的小课题诞生,让小课题研究成为我校教研教改的动力源!青年教师可以利用小课题研究的机会,逐步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能够做到用一系列的小课题研究组合为一个大课题研究,为我校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了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今天,想围绕“如何撰写小课题方案”这个话题,与大家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内容
(一)完整的小课题方案就包括哪些方面 1.课题的表述(课题名称)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3.课题提出背景 4.研究目标 5.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 7.成果形式
二、撰写注意点
1.课题名称(课题的表述)
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表述准确的课题举例:“提高数学课堂听课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十分明确——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特别是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是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宜改为“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入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不少老师不懂得对关键的概念进行界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绝大部分教师对课题涵义的叙述等同于“课题提出的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3.课题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4.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而研究目标阐述的是通过这样的研究,要达成哪些预期的效果。
很多老师研究目标指向不明,没有讲清想通过研究达到怎样预期的效果,学生或老师哪方面有怎样的发展、提高,有的干脆等同于“课题提出的背景”的叙述。5.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6.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7.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有两类,一类是文本形式的,如研究报告、论文、专著、个案集、研究日志、教学课例等。另一类是非文本形式的,如音像制品、教具、学具等。研究成果究竟用哪种形式来呈现,必须考虑成果的内容。
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篇七: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致力促进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科研型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决定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新问题不断涌现,教师心中的困惑也不断增多.校本小课题研究无疑顺应了课程改革推进的需要,将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课题化的形式呈现并予以探讨实践。通过针对性强、具体而又可操作性的小课题研究实践,达到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的目的。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制约各学科教学质量效果提高的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教研组教师共同确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科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同时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校本小课题的概念内涵
校本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成活的“土壤”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是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本校化”特征。
校本小课题研究就是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和教育教学实践开始,以敏锐理性的眼光发现需要解决的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发展成长的问题,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三、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步骤
(一)总体思路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纳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之中,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与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提出与实施,不断推动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从而形成“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新途径。1.本土化行动.强调课题研究立足本校、本班,通过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研究,全力解决本校、本班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低重心运转.降低教育科研工作重心,倡导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以教师个人为主体,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3.小步子发展.每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学年初确定研究课题,校内申报立项;通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基本能够完成课题实验,解决所确立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学年末汇总整理并进行结题鉴定.以达到“小步子、快节奏、高效益”的目的。
4.实效性评价。从过程性资料、终结性成果和实质性效果三个方面对各个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定;过程性资料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终结性成果指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以及会议交流的典型材料等;实质性效果指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改进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小步子.因为是小课题,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做.我们倡导“小题大做”,“小题”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
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做”就是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 “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提升经验。2.低台阶.是指课题的难度要低,通过个人的力量和备课组的协作能够解决。
3.快节奏.因为课题小,问题具体,我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坚持半年至一年每人解决一两个小课题,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就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成果共享,就能有效地促进教育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求实效.问题要实,措施要实,效果要实.在研究中,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研究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一切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坚持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
(三)基本步骤
1.确定课题.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惑,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富有意义、带有较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以学科备课组或个人为单位,确定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2.制定方案.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每个备课组或个人要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式两份,上交教导处一份),确定研究的课题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参与成员,明细课题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3.组织实施.依拟定的《小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实践.学校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强课题研究的引领和指导,通过理论自修、专家引领、主题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积极落实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4.总结反思.在课题研究后期及时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进行建档,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并反思得失的成因。5.成果评定.由学校组织结题。
四、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1.统一思想认识。开展小课题研究符合当前广为开展的校本研究趋势要求,符合教师的实际科研能力水平,符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全体教师务必要统一对开展小课题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筛选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在全校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个个尝试,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切实走一条“学习——研究——实践——提升——再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路子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合作)解决”的小课题研究探索途径。2.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宋世刚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教导处), 教导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学校将把小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列为对教研组评价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内容,确保研究的扎实有效开展。
3.加强对研究骨干和实验教师的培训。分层对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和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讲述小课题研究的初步构想,让各教研组长明确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发挥教研组长的带动辐射作用,以增强全体教师研究小课题的责任意识,激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并组织同年级教师认真分析本组、本学科中带有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最终确定研究内容做好准备。小课题确立后,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计划 , 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大致包括 :课题名称、参加成员、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4.建立小课题研究例会制度.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它有别于专家层面上的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有着其特有的灵活性,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其进行动态修改和论证。为了使小课题的选定更科学,研究的目的更明确,方法更易于操作,每月分别组织召开小课题研究讨论会。针对课题组成员提出的具体问题、研究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讨论,自由开放地各抒己见,把专业切磋、经验分享、互助合作、思想碰撞、信息交流真正做出来,使一个个问题更加明朗,使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小课题研究扫清疑惑,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
5.开展小课题研究评比竞赛活动.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1是开展上展示课活动。要求每学期各备课组要推选一人上体现小课题研究成效的展示课。2是开展说课竞赛活动。由执教教师紧扣所选定的小课题向评审小组从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接受评审小组评价和质疑.3是开展听评课活动。要求执教教师紧扣小课题研究内容,对所执教的研究课从教学流程、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小课题实
施策略、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自评、他评,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四是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6.切实搞好成果鉴定.为了验证小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否得当,研究过程是否科学,研究的问题是否解决和有效,到学期或学年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课题领导小组将对各教研组实验教师研究情况和进程进行考核,推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并结集编印。
五、研究预期成果
1.提交校本小课题研究工作小结一份。2.每学年提交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有一定学习借鉴价值的研究论文和案例专辑,总结出具有指导性和推广价值的经验。
3.建立小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小课题研究探索,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型”教师和“骨干教师”。
4.收集整理我校小课题研究成果系列材料。
5.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
六、保障措施
在保障常规教研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学校划拨专门经费,提供专项支持。
篇八:小课题实施方案的基本步骤 小课题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课题实施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在课题立项后,开展研究时,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是引领课题研究者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的有力保障。
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步骤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研究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研究的问题。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因为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整个课题的形象和质量。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课题方案,首先应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进行阐述,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三、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四.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与研究目的是不同的。研究目的回答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而研究目标阐述的是通过这样的研究,要达成哪些预期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此部分要详细写明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措施,即把课题研究的内容细化为各个小问题或具体内容,并针对各部分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途径和策略。
六.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研究对象指的是该课题研究选取年级(或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课题研究选取哪个集体或部门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否有对比对象,两者的基础情况如何(两者的基础必须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才有研究的价值)。研究时属于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
七.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八.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
(1)过程性成果: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故事、论文、研究日志、调查报告、(2)最终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临沂十中关于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
(试行)
为了推进“低重心,大面积,专题式”的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群众性草根式教育教学研究,使教育科研有效地发挥改进教育教学、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作用,同时帮助教师积累专业生活经验、丰富和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育科研真正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经研究决定,我校开展旨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师小课题研究。
一、基本涵义及定位
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研究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立足校本、贴近教师、植根课堂的有效科研方式,也是实现教育科研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和参与研究。
二、选题要求
选题本着“小、活、实、短、平、快”的原则进行,一线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小,即研究的范围、问题规模小,内容具体,但问题必须具有普遍意义,能由点及面,实现推而广之,可以围绕问题持续深入滚动研究;活,即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流程简化,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实,即问题是本学科、本校、本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有效上,凸显实效性;短,即周期短;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快,即见效快。选题范围主要是研究班级教育管理和学科教育教学,学科教育教学主要是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三、研究周期
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则两至三周,长则三至五个月,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研究方法
一般拟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教育观察(课堂观察)、调查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组成一般为1—3人,不超过3人,可以是个人课题,也可以是小组课题。
六、操作流程
小课题研究一般可以采取“深入问题场景(课堂)———发现问题和困惑(提出小课题)——分析、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法(研讨对策)——合作实施或个体实践——总结提升”的操作程序。
1.学校沙龙会于每学期期初由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的科研沙龙活动,指导教师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小课题,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选题要符合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实效性和推广性等标准。
2.教师收集有关这个问题的相关材料及他人的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思考和规划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和行动,筹策并制定出行动的计划。
3.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实践,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真实材料(包括视频材料),写教育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教师进行行动反思,调整行动计划。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淡化形式,注重实效。尽可能把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为作为一个过程表述,即不是静止描述教育行为,而要说清楚事情的演变过程,总结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明教师及学生行为变化的曲折过程,并尽可能用较为全面的事实表述实际效果。
4.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实践(“二度研究”),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材料,准备参加学校或区级的鉴定和评审活动,沙龙会要定期督促、检查研究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小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各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5.学校沙龙会要及时帮助教师及时总结小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开展校内、校际或区级的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成果推广活动,校内、校际活动由学校沙龙会安排。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向学校或区教科室申请结题。结题时主持人须提交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或叙事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表》、《研究成果申报表》各一份(包括附件:结题研究课教案或主题教育方案)。
6.学校采取丰富多样的成果推广形式,搭建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如开展课堂研讨、科研沙龙、小课题成果交流会、小课题论文评比等活动;汇编《小课题研究课题通讯》、《小课题结题报告集》、《教师小课题感言集》、《教师小课题论文集》、《教师反思、评课集》等文本资料。
七、成果表达方式
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研究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多样有效的成果表达方式,一般可以采用行为(教学)和文字方式,文字除研究报告外,可以采用教育教学的叙事、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调查报告、个案报告等方式,经典或优秀的活动方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学生作品等也可作为成果表达形式。
八、管理要求
1.学校层面的小课题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组织实施,区级小课题的申报和管理由学校教科室对上报课题进行指导,并择优(小、实、新)上报区教科室。
2.区级小课题申报时间和区级科研课题申报时间一致,研究方案字数在1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字数在2000左右,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课题研究报告表样式见附件。
3.建立小课题管理制度。
小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学校教科室须依据制度来规范执行,让制度在具体推进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实效性。探索制定《小课题管理办法》、《小课题结题鉴定评审制度》等制度,从把握到实施,从面上展开到点上突破,有效地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把小课题研究与对学校的考核、督评及对教师的考评挂起钩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此保证小课题研究健康、有序、有效开展。
临沂十中小课题研究沙龙会2012.1.6
第三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富蕴县双语寄宿制中学小课题研究相关培
训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改精神,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落实我校提出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究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学科组长原则上就是课题负责人。教师个人也可以单独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小课题研究流程
1.选题。填写相关的小课题研究方案。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学科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教科室提交《富蕴县双语寄宿制中学小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务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务处将对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中期小结)。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周期属于一学年的,要开展中期成果鉴定汇报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室;(3)学校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富蕴县双语寄宿制中学
2013-8-12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如何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走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提升之路等,将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教师心中的困惑也不断增多。校本小课题研究无疑顺应了课程改革推进的需要,将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课题化的形式呈现并予以探讨实践。通过针对性强、具体而又可操作性的小课题研究实践,达到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的目的。
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制约各学科教学质量效果提高的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教研组教师共同确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科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同时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用,这种教、研、用一体化、系统性的行动研究,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纳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之中,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与降低教学基点和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指导学习方法开展校本学习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提出与实施,不断推动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从而形成“本校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1.本校化行动。强调课题研究立足本校、本班,通过最大限度地整合研究力量和教育资源,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行动研究,全力解决本校、本班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低重心运转。降低教育科研工作重心,倡导以教研组为依托,以教师个人为主体,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3.小步子发展。每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学期(年)初确定研究课题,校内申报立项;通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基本能够完成课题实验,解决所确立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学期(年)末汇总整理并进行结题鉴定。以达到“小步子、快节奏、高效益”的目的。
4.实效性评价。教研处从过程性资料、终结性成果和实质性效果三个方面对各个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定;过程性资料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终结性成果指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以及会议交流的典型材料等;实质性效果指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改进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小步子。因为是小课题,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做。我们倡导“小题大做”,“小题”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
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做”就是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 “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1 提升经验。
2.低台阶。是指课题的难度要低,通过个人的力量和备课组的协作能够解决。
3.快节奏。由于课题小,问题具体,我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坚持半年至一年每人解决一两个小课题,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就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成果共享,就能有效地促进教育行为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求实效。问题要实,措施要实,效果要实。在研究中,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研究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一切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坚持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
三、参加人员及研究时间 参加人员:学校所有一线教师
研究时间:2010—2011下学期、2011—2012下学期
四、基本步骤
1.确定课题。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惑,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富有意义、带有较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以学科备课组或个人为单位,确定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2.制定方案。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每个备课组或个人要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式两份,上交教务处一份),确定研究的课题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参与成员,明细课题研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3.组织实施。依拟定的《小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实践。学校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强课题研究的引领和指导,通过理论自修、专家引领、主题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积极落实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4.总结反思。在课题研究后期及时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进行建档,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并反思得失的成因。
5.成果评定。由学校组织上报结题。
五、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1.统一思想认识。开展小课题研究符合当前广为开展的校本研究趋势要求,符合教师的实际科研能力水平,符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全体教师务必要统一对开展小课题研究重要意义的认识,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筛选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在全校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个个尝试,人人研究”的良好局面,切实走一条“学习——研究——实践——提升——再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路子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合作)解决”的小课题研究探索途径。
2.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教学副校长
成员: 部门主任 教研组长 相关人员 具体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3.加强对研究骨干和实验教师的培训。分层对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和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教改经验和研究成果,讲述小课题研究的初步构想,让各学科组长明确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以点带面,发挥学科组长的带动辐射作用,以增强全体教师研究小课题的责任意识,激发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策略和方式方法。并组织同年级教师认真分析本组、本学科中带有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最终确定研究内容做好准备。小课题确立后,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计划 , 形 2 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大致包括 :课题名称、参加成员、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研究进度计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4.建立小课题研究例会制度。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它有别于专家层面上的课题研究。所以,小课题研究有着其特有的灵活性,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其进行动态修改和论证。为了使小课题的选定更科学,研究的目的更明确,方法更易于操作,每月分别组织召开小课题研究讨论会。针对课题组成员提出的具体问题、研究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讨论,自由开放地各抒己见,把专业切磋、经验分享、互助合作、思想碰撞、信息交流真正做出来,使一个个问题更加明朗,使研究的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小课题研究扫清疑惑,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
5.开展小课题研究评比竞赛活动。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一是开展上展示课活动。要求每学期各备课组要推选一人上体现小课题研究成效的展示课。二是开展说课竞赛活动。由执教教师紧扣所选定的小课题向评审小组从教材分析、教学流程、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四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接受评审小组评价和质疑。三是开展听评课活动。要求执教教师紧扣小课题研究内容,对所执教的研究课从教学流程、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小课题实施策略、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自评、他评,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四是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6.切实搞好成果鉴定。为了验证小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否得当,研究过程是否科学,研究的问题是否解决和有效,到学期或学年结束时,教师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课题领导小组将对各教研组实验教师研究情况和进程进行考核,并视其效果聘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推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并结集编印。
7,学校规定从2009年开始凡是晋升中,高级职称教师,本必须具有校本小课题研究成果。
六、研究预期成果
1.提交本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份。2.每学期(年)提交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有一定学习借鉴价值的研究论文和案例专辑,总结出具有指导性和推广价值的经验。
3.建立小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小课题研究探索,培养一批在市、州、省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型”教师。
4.结集编印我校小课题研究成果系列文集。
5.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
第五篇: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教师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也可以多人共同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
四、实施流程
1.选题。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
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提交《第四小学小课题研究申报表》,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4.结题。每个季度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案例分析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
(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3)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推荐到县上,滚动升级为县级课题。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要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学习成立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第四小学教研组
2013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