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王联荣)

时间:2019-05-14 09: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王联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王联荣)》。

第一篇: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王联荣)

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 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

县政协委员 王联荣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意味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的制度顶层设计,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回避的民生工程。我想就如何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作以下发言: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三个问题(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上不明确 通常所讲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中的儿童群体,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而在2016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农村留守儿童部际联席会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这是我国截止目前最权威的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随后民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将父母双方均不在身边的儿童定义为留守儿童统计公布全国902万,巴东去年教育系统以父母双方外出的统计数据是7390人,如果根据上述界定数据欠准确。

我认为: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留守儿童的统计,既不能笼统地将父母只要有一方外出务工的计算在内,也不能把一方外出但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排外;同时不能仅仅只算在校的,还应包括未入学的;除了被留在农村老家的留守儿童外,还有虽然在城市生活但父母却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的。因为概念的不明确,就会导致统计数据不清,所有的应对策略都不能对症下药。

(二)留守儿童工作认识上有误区 当前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存在着给留守儿童张贴标签,步入了留守儿童就是贫困儿童缺少钱物、留守儿童就是可怜儿童需要同情、留守儿童就是土气儿童缺少阳光三大误区。我个人主持的湖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教育科研项目《公平教育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策略探究》实验时,在全州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显示:12%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去世对自己“无所谓”,如果加上城镇留守儿童,比例上升至19%,这说明因为留守造成的亲情淡薄,孩子无视父母的情况跟经济是否发达没有关系,因缺乏爱与陪伴,只能收获冷漠,这跟父母给孩子多少物质条件无关。

民办东瀼口阳光小学对先后在校的巴东四个乡镇23个村民小组383户近500名留守儿童进行课题跟踪实验。结果表明:82%的留守儿童物质上并不贫困,74%的留守儿童自理能力较强,80%的留守儿童也很阳光快乐,91%的留守儿童需要的是真情陪伴。该校探究出来的留守儿童求知的学园、健康成长的乐园、生活的家园等“三园”关爱模式,得到了省关工委主任、省教育厅长和省4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们高度认可,巴东阳光教育被誉为“办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门口的阳光学园”、“农村留守儿童亲情之家”。实践证明:认识上的误区会让我们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策略不接地气。

(三)留守儿童支持系统中有缺位

随便在百度上可以搜索3000多万条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策略的信息,但大多是抄袭转载,缺乏实质性研究。据调查显示:47%的基层政府领导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部门和妇联团委的事情,31%的对于留守儿童工作不知所措,只有22%的领导能够有一些具体思路与措施。这充分说明留守儿童工作确有责任留守问题,以致于留守儿童支持系统中,仅仅停留在政府下文件、关工委发号召、教育抓帮扶、民政送救助、团委献爱心、妇联做维权、总工会搞慰问、爱心人士献爱心的层面上,还没有明确一个牵头部门,或者设立专门机构去履行落实政策、动态检测、整合资源、服务统筹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

二、健全留守儿童社会服务体系的三点建议

成千上万的留守家庭和谐事关全县社会稳定,南下北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转移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成长发展 事关民族未来,妥善处理留守儿童问题可以有效阻隔贫穷代际传递事关整体脱贫。国务院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意味着国家治理层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和系统性的顶层制度设计。那么,基层操作层面应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专门机构监管、社会组织作为”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长效机制,健全新时代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一)建立基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是基层政府工作理性回归的切实体现,基层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政府应对和逐步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主导作用。

一是要科学制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脱贫规划,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机会。在脱贫攻坚战中实实在在的为农村战略发展理性思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产业脱贫一定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严格控制农村产业发展中因“人为折腾”导致的贫困留守儿童家庭衍生。

二是切实加大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农村教育扶贫力度,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能力。近年来集镇以上教育基础设施方面投资有亮点也有看点,可是教育投入在偏远农村出现了新的“教荒”,好几个村共有一个教学点,现在“一个乡镇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农村孩子入学难特别是入园难问题仍很严重。要切实推进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和半封闭幼儿园建设,合理布局农村幼儿园和教学点,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可以探讨发挥民办学校体制优势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基础教育难题。

三是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范畴,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把握媒体舆论导向,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传递正能量,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社会联动的原则,发挥学校优势,组织相关部门,会同村(居)委会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全面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大环境。

(二)建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教育主体作用。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学校的优势同样远远大于村(居)委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学校在留守儿 童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主体作用无可替代。

一是学校应不断强化具有操作性的关爱措施,保障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做好法治宣传和安全教育,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二是学校应提高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增强学校教育吸引力。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完善科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安全、习惯管理与评价体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寄宿制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以保障留守儿童接受相对公平教育。

三是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监督体系,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利用电话、视频、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通道,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孩子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对辖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

(三)建立留守儿童监管与服务专门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体系中的综合效能。

一是建立县级留守儿童监督管理机构或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搭建留守儿童集中服务平台。这样可以整合各部门资源,强化相关政策落地和责任落实的监管体系,乡镇明确专人分管负责,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有利于集中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的各自优势,从过去零散关爱向专职、常态、精准关爱的跨越,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集中关爱服务。

二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据了解,全县截止目前还没有一家社工组织。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政策支持和激励社会力量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积极孵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培植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监护指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下载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王联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健全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创新解决新时代留守儿童问题(王联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