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
1.试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含义及划分的依据和意义。(第六章)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1)固定资本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进行生产时,必须一次全部付出,以其全部物质形态加入生产过程,并能在较长时间内、在多次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2)流动资本是投在原料、材料、辅助材料上以及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从而揭示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
2.市场价格的波动或与价值的偏离是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为什么?(出自教材第二章)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格的这种波动或与价值的偏离,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恰好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1)价格波动所围绕的中心是价值,波动的幅度要受价值的制约。比如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怎么上升也不可能与一辆汽车等价。(2)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是一致的。也许在孤立的一次交换中,商品的价格会偏离价值,甚至会偏离很多。但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大致会相互抵消,价格和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3.请回答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出自教材第五章)答:首先,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的潜能,节省资本的投入量。其次,加速资本周转,特别是流动资本的周转,可以提高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所谓年剩余价值量,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总量。由于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使两个企业获得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差别极大。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愈多,雇佣的工人就愈多,剥削的工人也就愈多,即剥削的剩余劳动量愈大,因而年剩余价值量也就愈多。最后,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的流通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资本家的生活、生产和再生产。剩余价值的流通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实现了的剩余价值的使用。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决定着剩余价值实现的快慢和实现了的剩余价值的使用率。
4.为什么说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出自教材第三章)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使用价值。一般商品在使用或消费时,它的价值会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使原有价值增加。而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够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资本家所以购买劳动力,正是看中了它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在购买了劳动力后,通过对劳动力商品的消费即使用,资本家不仅能够收回购买这一商品时预付的价值,而且还得到一个增殖额,即剩余价值。可见,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第二章)
(1)统一性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任何商品必须首先能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其次是必须凝结为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并体现于价值以供交换。(2)矛盾性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动机是实现价值,而使用价值只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市场交换以两者的分离为条件的。
6.商品拜物教的含义是什么?(出自教材第一章)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充满了神秘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原本是人支配物,在商品经济下却演变为物支配人,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取决于他所生产的商品的命运。这样,在人们的头脑中,就产生类似于宗教对物的崇拜,这就是商品拜物教。
7.部门内部竞争(出自教材第七章)部门内部竞争:是指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生产同样商品的各个企业之间,为了竞争有利的购买、生产、销售条件,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而进行的竞争。
8.资本循环(第五章)
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完成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整个运动过程。
9.资本有机构成(出自教材第四章)
资本有机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10.剩余价值率(出自教材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额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11.抽象劳动(出自教材第二章)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它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实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12.经济规律(出自教材第一章)
经济规律是指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由一定社会关系决定的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向。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知识点答案
导论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叫社会的物质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叫做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2 2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关注的经济问题,需要用经济学来解释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然而,经济学研究什么,或经济学本身是什么,是充满歧义的。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财富之学”,着重研究一国财富的本质、原因及外在因素。其他常见的说法是: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安排其消费与生产活动;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交易活动;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用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生产不同的产品,以供社会上不同的个体或团体目前或未来的消费,因而要研究资源配置的成本与收益,等等,这些说法虽然都从某一个侧面或某种层次揭示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基本上仅仅停留在现象形态,因而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第一章
名词解释
自然分工:人们在劳动中按性别、年龄进行的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是人类分工的七点。在近代农业和手工业中,也存在自然分工,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一对范畴。
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化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2 是封闭型经济 3 是保守型经济 4 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5 自然经济中劳动者的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3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实体所有。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分工。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4 商品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1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2 是开放型经济 3 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总之,商品经济是与较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第二章
名词解释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4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价值规律要求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即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交换价值与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则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因为,交换价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在以货币为媒介商品交换条件下,商品交换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市场中存在着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量,即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涨到加之以上;反之,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是盲目进行的,因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经常存在不平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也就经常地不一致。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
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一定时期的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可见,价格的这种上下波动,既不是无限制地上涨,也不是无限制地下跌,他始终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上涨后又下跌,下跌后又上涨。这正表明,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要受价值的制约。所以,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使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成为现实。5 试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由于流通中的纸币供应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价值形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其发展是由商品交换发展过程来决定的,与不同时期的商品交换相适应,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末期与那种简单或偶然的商品交换相适应,价值表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并成为经常现象于是简单价值形式就发展到扩大价值形式。
3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必须随着交换的发展而发展,最后,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来一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通过它来变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就过度到一般价值形式。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有了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贵金属金银成为
货币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3 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即价值尺度 2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流通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即贮藏手段 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充当延期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手段,即支付手段 5 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即世界货币 第四章
名词解释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不变资本: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换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
可变资本:表现在劳动力上的这部分资本,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由于被工人的活劳动所代替,凝结在产品中能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⒍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是工人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是由于:
第一,劳动要能够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出卖之前必须已经独立存在。但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与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其活劳动是不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是买卖结束之后才进行的。而买卖结束之后,工人的劳动又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之下进行,已经不属于工人,工人无权出卖。如果工人想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就必须把活劳动变成物化劳动,即变成劳动产品。但这时,作劳动力主体的不是工人,而是小商品生产者。
第二,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么它的价值又是怎样决定的呢?只好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来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等于12小时的劳动。这显然是一种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第三,如果说工人的劳动是商品,又有价值,那么,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应该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如此一来,资本家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名词解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结果,又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趋尖锐化。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⑴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并按着有利于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方式去运营; ⑵实行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在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在一定期间把劳动力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资本家及其经营者,获得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 ⑶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资本家阶级中奉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按资分配原则。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一,国有垄断资本,由资产阶级国家直接经营与掌握的资本。其形成途径有两个:一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投资建立国有制企业,主要分布于一些投资数量大、资本周转时间长、利润率比较低,但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所不可缺少,而私人垄断资本没有能力并且不愿意投资的产业部门;二是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国有化,即国家用高价收买或其他补偿办法,把一些私人垄断资本创办的企业收归国有。战后初期,英、法、意、奥等国,都对电力、煤炭、城市煤气、铁路运输、航空、邮政、电讯等公共生产服务部门及传统产业部门实行国有化。第二,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这种结合主要有三种途径:
⑴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 ⑵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办新的企业;
⑶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企业。
在合资的股份公司中,以国有资本的股份为参照,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国家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另一类是国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主要是: ⑴在剩余价值生产方面的结合,包括国家通过向私人垄断资本出售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对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给予补贴,提供资助及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直接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还包括通过国家对科学研究、基础设施、教育及社会保险、保障,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及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⑵在剩余价值实现方面的结合。在国内,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组织大量定货,提供稳定市场;在国际上,国家通过国有垄断资本输出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其商品输出。⑶在剩余价值分配中的结合,即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中,私人企业通过上缴税收形式把剩余价值或额利润转到国家手中,国家再通过财政渠道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各种形式保证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如在国有企业与私人垄断资本的采购与供应关系中,通过低价售出、高价购入 的办法,把国有企业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大部分,甚至国家财产转化为私人垄断资本企业的利润或形成新的私人垄断资本。
名词解释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内容包括: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权参与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⒌为什么说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所谓公有制,是指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第二,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第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最根本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全体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 ⒎试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必然要求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决定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取决于生产的形式。按劳分配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利益实现。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就有与其相适应的消费品分配方式。消费资料分配的形式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因而谁也不可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来不劳而获地取得收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也就是说,公有制决定了个人消费品只能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是一种有利于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分配方式,是公有制的实现或落实。
第二,由于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以及劳动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还仍然存在,从而各个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也还存在着很大差别。同时,人们还不能做到无条件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仍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只有承认劳动的这种差别,并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才能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者各尽所能地努力为社会作贡献,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无视劳动的这种差别和特点,对个人消费品一律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就势必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按劳分配的实现首先将受到社会产品数量的制约。一般说来,可分配的社会产品数量越多、越丰富,就越能为按劳分配的实现提供较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可分配产品的数量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也就不同,因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可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极少,只有实行平均分配,才能保证人们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从而保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产品大体平均的分配,是生产力极端低下,体现原始社会公有制的要求,符合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唯一可行的分配方式。而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产品极大丰富,则有可能实现按需分配的形式。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因此,它既不能实行象原始社会那样的平均分配,也不具备实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的条件,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总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⒏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目前,在我国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是工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被定义为劳动者的货币收入。工资的外延奖金和津贴则作为劳动报酬的辅助形式。第七章
⒉我国为什么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是由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践证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却不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阶段就进入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是因为,在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比较充分地建立起来以前,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可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这就决定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比较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从而才能过渡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现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因此,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中占居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第二,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⒋如何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主要经济基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在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的条件下,它是保证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决定性条件。
第二,国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最重要的来源,国家财政收入的60%是由国有企业提供的。
第四,它的生产经营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绝大部分的消费品,商业企业沟通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调节全国的商品流向,这对于满足人民的生活
需要起着重要作用。国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途径: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
第一,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 支配地位。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适当集中国有资产,重点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在此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可以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首先,国有经济必须从过于宽泛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和一般性行业中退出;其次,国有企业之间通过兼并、联合以至破产等形式,围绕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以实现规模生产,获得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对小型国有企业放开搞活。这些措施都会提高国有资产整体素质,使国有资产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坚持国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第八章
计划调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实现形式和宏观计划调节等。计划根据社会资源按比例配置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计划调节。
市场调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客观联系,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⑴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不存在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离开市场,商品经济无法运行。⑵区别:
但商品经济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才有市场经济萌芽。
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化。不仅产品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而且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作为商品实行市场交易。
第二,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不仅有商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而且存在要素市场,通过市场调节要素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⒋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前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后两个要素或环节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则为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形成与运转,以及宏观调控系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提供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第九章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或者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最主要的需求弹性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三种。
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可以区分为完全价格和不完全价格两种。土地的完全价格是土地使用费的资本化,而土地的不完全价格则是地租的资本化,两者之差是土地资本。这里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价格范畴,是狭义的和不完全的土地价格。⒉什么是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规律? 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一,消费者的客观需要。需要是需求产生的基础,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要强度是不同的。一般生活必需品对任何消费者都是必要的,有些商品则只对某些消费者是需要的,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需要。第二,购买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或可支配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或数量。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支配的资产与收入数量决定了可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最大数量。这既适合个人也适合于整个市场。
第三,特定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无论是个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都是在某种价格水平条件下实现的。商品价格不同,需求就不同,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第四,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市场上可供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很多,它们之间有的可能相互替代,例如不同款式的西装等,叫做替代品;有些商品可能相互补充,如汽车与汽油等,称为互补品。无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相应的商品需求都有影响。一般地说,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替代品的需求同方向变动,并使互补品的需求按反方向变动。
第五,收入分配的状况。收入分配的状况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如果社会收入分配集中程度比较高,少数人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占有较大比例,就可能将较多的社会收入用于购买奢侈品,同时,低收入阶层用于购买基本生活资料的社会收入就较少,从而基本生活资料的市场需求就会受到限制;相反,如果收入分配的集中程度较低,收入分配范围较大,低收入阶层得到较多的社会收入,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就会较大。因此,收入分配的状况会影响到这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总需求。
第六,预期。预期至少从两个方面影响市场需求。首先,消费者对特定品的价格预期明显地影响需求。例如,在消费者预期价格将上升时会迅速购买,增加当前的需求,预期价格将下降时会延迟购买减少当前的需求;在企业预期原料价格将上升时会增加当前的购买,预期原料价格将下降时会延迟购买减少需求。其次,对某种特定商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而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前景的评价对该商品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影响。例如,如果消费者断定某耐用消费品将被新产品替代,势必延期购买,以等待购买新产品。
第七,广告宣传与消费示范。消费者只能对已经认识、信任和喜爱的商品产生需求。对于新产品和具有替代性的商品而言,广告宣传和消费示范对市场需求具有巨大的影响。第八,政治、法律、宗教和风俗习惯等非经济因素,对某些特殊商品和服务具有特殊的影响。如宗教信徒对宗教用品具有需要,不同的民族也有一些特殊需要,都会形成一些特殊的需求。而政治法律制度则会强制地改变某些消费习惯,从而改变需求结构,等等。
在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的价格。需求与价格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愈高,其需求量愈低,反之亦然。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化,是由于两个基本原因。第一,收入效应。价格的变化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如商品价格降低,在货币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减小,从而使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第二,替代效应。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之间,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升降变动时,会出现替代效应。例如,在铁路运价不变时,公路运价下降,会使一些货物运输弃铁路而选公路,增加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而公路运价上升,就会使有些货物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减少对公路运输的需求。
⒊什么是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规律? 单个企业的供给是市场供给的基础,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归根到底是影响单个企业供给的因素。由供给的界定可以推论出单个企业的供给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第一,供给的愿望; 第二,供给的能力。
供给能力取决于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源,包括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数量、可使用的土地数量、可投入的资本量和可用的技术等。无论是对一个企业来说,还是对一个社会来说,这些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经济条件下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量都是有限的。从供给愿望来说,主要不是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供给是否有利可图。因此,供给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状态是供给愿望的主要约束。具体地说,商品供给的主要决定或影响因素是:
第一,商品或劳务自身的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或既定,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越高,生产者供给商品越有利可图,其供给就越多。因此,商品供给与其自身价格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第二,相关商品的价格。无论是替代品的价格变动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变动,都会影响商品的供给。例如,替代品价格下降,意味着特定商品自身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使其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使该商品价格回落,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也会使其商品需求减少,抑制供给的增加。
第三,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增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会改变供给的成本收益比较状态,从而影响供给的愿望。例如,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生产费用的增加必然使供给的效益下降,从而降低供给的愿望,导致供给的减少;相反,生产费用的减少,由于可以提高供给的效益水平从而增强供给的愿望使供给增加。
第四,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决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决定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的供给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使既定的投入实现更多的供给;反之,技术水平的下降,会使既定的投入所提供的供给减少。
第五,企业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预期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反之,预期价格下降必然使商品供给减少。⒌试述市场竞争的功能。市场经济是普遍竞争的经济。竞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乃至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市场竞争使各竞争主体的利益能比较充分地实现,维护和实现经济公平。第二,市场竞争能在整个社会经济范围内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第三,市场竞争能激励各经济主体改善微观经济行为,促进微观效率的提高。第十章
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资本周转: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转。
⒐加快资本周转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企业的现实资本运动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要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企业资本分别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企业资本在运动中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最后回到原来形态的过程叫企业资本的循环。
企业资本的循环是不断进行的。企业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过程,叫做资本的周
转。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合理运用资本,并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资本的周转,以达到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第一,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本周转速度越快,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时间越短,同一资本的利用率越高,同一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创造的新价值也越多,提供的剩余价值也越多而提高年利润率,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越高。第二,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节省预付资本总额,特别是有利于节省流动资本。合理利用资本,加快资本周转,是减少占有资本量的重要途径。假定企业利润目标和生产规模既定,其他条件不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所需预付资本总量越少,从而达到了节约资本的目的。如果把节省下来的资本投入生产,就可以使企业生产规模扩大。
第三,加速企业资本周转能够缩短资本回收期,并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周转速度的提高。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回收期变短,并减少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资本未来值与现值的差额),因而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此外,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还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本周转速度相应加快,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并使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第十一章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当商品交换超出国家界限而发展为国际贸易时,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自己的价值,作为它的价值尺度的货币,也就成为世界范围的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即世界货币。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过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缴的一种税收。⒍试述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跨越国家界限的经济活动日益增加,从而使各国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化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的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市场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点,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衡量市场全球化的主要指标是国际贸易,市场全球化也叫贸易全球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来实现的。20世纪后半期以来,国际贸易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1950年为6%,1973年上升到12%,1980年达到19%,此后20年比重再未有显著上升,到2002年仍然为19%。这表明,针对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已经达到较高比重;在20世纪最后20年,以国际贸易比重衡量,市场全球化的程度没有明显变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生产分工体系从一个国家内部为主转向全球范围,即全球性生产分工网络已经形成和发展。生产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迅速推进的,因此跨国投资是衡量生产全球化程度的主要指标。生产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加速度。以外资占东道国资本形成总额这个指标计算,1980年,在各国国内投资总额中,外资所占比重平均仅为2.3%;到1990年,这个比重上升到4.3%,此后10年又有较大幅度上升,到2001年已升到10.7%。随着跨国公司大量的海外投资,技术、知识、人员和管理模式等也随之大规模跨国转移,推动着更多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金融全球化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流动所引起的,是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的相互连接和价格上相互联动的全球化。跨国投资是长期投资,金融市场交易主要是短期资本流动,其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际银行的贷款总额迅速增长。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1.5万亿到2.0万亿美元,比10年前的1989年增加了10倍。这种
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已达到全世界每天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约29亿美元)的700倍,是全球股票市值总额的10%。借助于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实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其他间接资本(主要是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也成倍放大,资本市场中比重最大的债券资本流动额在1987年底只有1万亿美元,到2002年已经增加到10.8万亿美元。
科技全球化是指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一是科技系统成为全球性的系统。以个人计算机行业为例,从芯片设计和制造、操作系统、主机板这些主要部件和软件到电源、连接线、鼠标这些外部辅助设备等,技术和制造的分工都已经全球化。二是跨国转移的技术中含有更多的先进技术 ,这是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导致新技术迅速寻求国际市场的必然结果。科技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广泛展开,发展成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和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⒎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拓展和加速,为我国加快发展和推进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使我国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提供的重要机遇主要有:
第一,有利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运行一直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总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二十年中,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资源结构不平衡,人力资源特别充裕,而一些重要自然资源不能自给,如果不参与全球化,就不能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就可能难以为继。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曾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与它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有关。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有必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进去,争取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和全球市场,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第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最近几年,外商在华投资项目中引进了较多先进技术,外商投资最密集的行业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办公用品、仪器仪表、制药、化工等行业,都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提升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也是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引进外资密切相关,外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中和利税中所占比重超过2/3,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
第三,有利于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制造能力的扩大和成熟、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和配套产业群的出现,我国相当一部分产业开发核心技术的条件逐步出现,并且具备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更大可能性。在这些领域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近几年出现的科技全球化的趋势。要从跨国公司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引进、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技术水平,以便在全球技术与制造分工格局中获得更多利益。
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准备。
首先,要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合理完善的方向发展。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方面,一些发达国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推动全球化进程和方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相同的利益和发展愿望,我们不仅应当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还应当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参与全球化规则 的修改和制定,对全球化的方向和进程施加影响,使未来全球化的格局更加合理、公正。
其次,要防止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全球经济波动有可能传导到国内,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我国的出口、进口和外资流入受外部因素影响,使间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较明显的波动。如果对出口和外资流入同时产生影响,并且国内经济本身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时,国际环境变化有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冲击。
第二,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国内外政策的相互影响,需要增加权衡的因素。如果我们为了刺激经济采取降息政策时,而其他一些大国没有相应政策,就会使外币利息相对处于高位,导致资金流入减少和流出增加,抵消本币降息的作用。
第三,对国家经济安全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跨国公司规模巨大,有全球融资、生产和分销能力,有可能在一些产业中形成垄断力量。垄断会限制竞争,使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并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成打压力量。对这种状况要严加监管。此外,有一些被少数跨国公司垄断持有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制造能力不可能通过对外开放获得,还有一些核心技术由于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我们引进时有可能受到外国政府的干预乃至禁止。
面对开放型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要尽早和充分做好应对准备。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能力,抓紧做好必要的战略物资储备,以增强我国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要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形成自主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作为目标,尽快制定国家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形成自主发展能力。要加快制定反垄断政策,防止跨国公司形成垄断力量,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扩大开放的步骤和速度,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改革进展的要求,特别是资本项目的开放要与监测控制短期资本流动的能力相适应,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相适应。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并将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十二章 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出是各个社会形态社会总生产共有的经济范畴,也称社会生产的总成果。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是社会总产出。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反映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凡发生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生产活动,不论由谁经营,归谁所有,都需计入本国的产值。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社会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入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⒉决定和影响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⑴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现有的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第二,资源的配置方式或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价格的变动。第四,产业结构。
第五,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影响。
第六,对外贸易。
⑵由于社会总需求是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因而,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从影响投资需求和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来分别考察。即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因素就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
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有:
第一,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及其增长率。第二,消费率与投资率。
第三,社会在一定时期(短期和长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
第四,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五,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
此外,物价水平、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等,也是影响投资需求的因素。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影响投资需求的前两个因素对消费需求产生相对应的影响外,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还有:
⑴居民收入水平。
⑵利率水平。
⑶物价水平及其预期。
⒊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哪些类型?原因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数量上的大体相等被称为总量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在结构上的大体一致被称为结构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并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或宏观经济均衡,否则,即为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或宏观经济失衡(或非均衡)。⑴总供求失衡的类型
社会总供求在数量上不相等,在结构上不成比例。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平衡以及总量与结构都不平衡。如果只注重总量上的平衡而结构上不平衡,就会导致某些商品和服务供不应求,形成短缺,另一些商品和服务则供过于求,形成积压。与此相对应,某些部门发展过快,另一些部门发展缓慢,会造成宏观经济局部失衡。当然,如果连总量平衡也达不到,就是宏观经济整体失衡了。总量失衡有两种类型:
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称为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 二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称为供给短缺或需求过旺。
这两种类型的总量失衡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前者会引起资本、商品、劳动力过剩,社会资源闲置浪费,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后者会引起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市场秩序混乱,经济发展不稳。结构失衡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各部门的供给均大于需求的“同向过剩”性的失衡; 二是各部门供给均小于需求的“同向短缺”性的失衡;
三是有些部门供过于求、有些部门供小于求、有些部门供求平衡的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异向结构”性的失衡。
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就是异向结构失衡,并且它是在总需求过度膨胀、有效供给不足的总量失衡的背景下存在的。在我国,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处处可见。比如,在能源、原材料极度短缺的同时,机电产品出现过剩;在瓶颈部门内部,各品种的供求关系也很不相同,全国高标号统配水泥严重缺口,而小水泥产量却超过需求量的1倍还多;与钢材严重短缺(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复合型高效钢材等)不相协调的是,大批小钢厂的钢材库存量日益增加,其中相当部分是无效库存。⑵总供求失衡的原因:
首先,从可能性因素来看: 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可能性,源于商品经济的矛盾。商品生产交换,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成为流通的媒介之后,商品生产者不再为使用价值生产,而是为价值而生产,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才能实现其价值。但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往往不能立即转化为商品,卖出商品的货币持有者并不立刻购进商品。于是,便会发生买与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供给与需求的分离,生产与流通的分离,供给大于需求或需求大于供给的失衡就具备了可能性。其次,从现实性因素来看: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发展为现实性,要有一系列的关系。要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要求经济主体行为与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相适应,货币流通量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在经济主体行为上,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分散的,决策是按各自利益独自进行的,不可能同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同实际需要货币量很难完全适应。同时,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使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及时性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实现完全平衡是不可能的。尤其社会不能有效地宏观调控,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则现实中出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严重失衡,包括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是难以避免的。
⒍宏观调控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或基本目标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经济效率;二是实现社会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具体表现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平衡国际收支。中共十六大也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以往的宏观调控目标比,这是考虑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要求以及我国宏观经济总体情况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
⑴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目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二是经济均衡增长。经济持续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国经济要永远保持一个不变的或越来越高的增长速度。实际上,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经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增长速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就是如此。经济增长不仅具有阶段性,而且还具有周期波动的特点。因此,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上是指保持一个与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含常规波动的可持续的、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均衡增长要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
⑵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失业有四种类型:一是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的季节性失业。这广泛地存在于农业、建筑业、旅游业等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中;二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那些正处在工作变换过程之中但尚未就业的劳动人口;三是由于经济中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升级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其特点是在经济生活中既有失业人口,又有职位空缺,只是由于失业者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合适等原因而无法填补职位空缺;四是周期性失业。即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致的失业。在西方经济学者看来,充分就业虽然是指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就业状况,但它并不排除诸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但此时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自然失业率是正常的,这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慎重掌握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
建设等手段,来增加就业。
⑶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通常用价格指数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指数是用基期平均物价水平的百分比来衡量某一时期的物价水平。通常以基期的价格指数为100,然后确定各时期的价格指数。需要指出的是,价格指数不是各种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而是每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每种商品价格的权数反映了该种商品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价格指数分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三种。稳定物价作为一个政策目标,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指数绝对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稳定物价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
⑷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有两种情况:收大于支为顺差;支大于收为逆差。所谓平衡国际收支,即是指既不发生逆差,又不发生较大幅度的顺差。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收支状况对现代开放型经济的国家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必然对其国内经济形成冲击,影响国内经济的增长、就业状况和价格水平;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⒎试论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及其运用。
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一般来说,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价格杠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
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的变动,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增强适应市场供需变化的竞争能力。
价格作为核算工具,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工具,借助价格可以考核经济效益的高低,可以检验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的多少,并可通过价格核算监督企业节约劳动。
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最终能促使宏观经济良好运行。税收杠杆直接影响企业及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活动,最终可以起到调节生产和流通、调节市场供求、调节国民收入分配、调节进出口贸易关系等作用。信贷杠杆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能够把闲散的资金动员起来加以利用,支持经济的发展;能够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能够控制货币流通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能够促使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工资杠杆的调节作用表现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资形式,确定合理的工资等级差距,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还可通过确定工资总水平,来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工资杠杆作
用的发挥,与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有重要联系。随着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不断完善,工资杠杆的作用也将很好地发挥出来。
由上可见,几种经济杠杆各有长处和局限性,每种经济杠杆的作用范围、作用方向和程度都有所不同,单独运用某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常常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关键是综合利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但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宏观调控的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由于经济手段较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所以,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手段,发挥各种调节手段总体功能,以便有效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⑵政府宏观调控政策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还需要运用经济政策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
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如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对某些地区、阶层及人士实行的津贴和补助等)。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按财政政策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具体分为平衡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平衡财政政策是财政支出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又不要有较大赤字,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总需求不发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以至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乃至消除需求膨胀的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则是通过减税而减少财政收入,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来刺激社会总需求。以上各种财政政策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
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根据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矛盾的状况,与财政政策相配套,货币政策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即均衡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利率、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占各商业银行所吸收到的存款的比率。
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因再贴现而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利息率,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上各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各有其针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手段。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组成。一项完整的产业政策,包括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三个构成要素。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在我国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政府,我国产业政策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务院发布实施。
政策目标是指政策预定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规划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步骤及各产业的发展顺序;确定支持什么产业,限制什么产业;选择重点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妥善处理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最终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工具,如在税收、财政拨款、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对不同产业给以优惠或限制,以及采取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措施。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一般来讲,收入政策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具体实施措施两个部分。收入政策目标选择可分为收入结构政策目标选择和收入总量政策目标选择。前者是政府考虑收入差距的可接受程度,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选择。当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影响社会稳定时,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就侧重于缩小收入差距,增进公平;反之,如果劳动者缺乏积极性,经济效率低下,政府的收入结构政策则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率。后者是政府考虑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进行收入总量的变化,调节总需求,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了促进收入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采取实施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⑴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的措施。
⑵税收调节。政府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增进公平目标的实现。
⑶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这是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为实现收入政策目标而实行的非常措施。⑷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例如,政府对贫困地区拨付扶贫款,对科技专家支付政府津贴,对失业者和低收入阶层发放失业补助金和救济金等。
宏观调控政策除以上主要政策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区域政策、汇率政策等等,它们共同构成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各有特点,各自调控的具体对象和力度不
同,各项政策的具体操作有不同的选择。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要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并有选择地采用各项调控政策,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总体功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计算方法: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因技术进步而提高了的效率。现在,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工具,它的基本方程是:
....................................(1)
其中Q代表产量,L、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代表技术等状况,参数α、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收入中的份额权数,反映它们的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推导可以得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简单形式,则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式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2)
其中,变量前有△为该变量的改变量。这个公式表明经济增长率是由劳动投入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共同促成的。用公式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则为:
............(3)由此,可以求出全要素生产率△A/A对经济增长△Y/Y的相对贡献。⒎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周期性?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盲目 自发性必然导致市场运行的周期波动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市场需要什么,只能“在市场价格的晴雨表的变动中察觉出来”。价格上涨,市场调节资源向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和部门流入,使原来供不应求的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市场调节资源从产品供过于求的企业和部门流出,使原来供不应求的产品供过于求,结果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市场调节是“平衡经常遭到破坏”中发挥着资源配置作用的,伴随着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盲目流出流入并通过经济周期性波动,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所以,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有的东西。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经济活动的扩展跟着就是经济收缩,而后又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扩展。这样的周期大约以产出量的长期趋势轨迹而出现。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关系。⒉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虽然在个别条件下有时也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但从长期看,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发展。②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有区别的。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其增长程度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以及它们的人均值的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则较宽,是一个即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增长都必然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体制基础上单纯依赖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这种情况就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⒊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比经济增长的内涵宽得多,因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就要比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而复杂。其中,自然因素、人口数量、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不只缺物质资本(机器设备),更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极大限制因素。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教育投资不足和投资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并通过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使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练习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答案1---6 练习
一、答案
1、(B)
2、(C)
3、(C)
4、(D)
2、(D)
6、(D)7.(A)8.(B)9.(C)10,(A)11(D)12(D)13(C)14(C)15.(B)16,(A)17,(A)18,(C)19.(B)20,(B)
练习答案二
1.(B C D)2.(AD)3.(BCDE)4,(A C)5,(ACE)6,(DE)
7.(ABD)8.(ABCDE)9.(ABCE)10.(AD)
练习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占有、使用、支配,在法律上的用语,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即产权.经营权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2、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价值关系。,当虚拟资产膨胀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一倍以上时,就可以称作虚拟化经济。它的基本特征是其价格不是由成本支撑,而是由人们的观念和信心支撑,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虚拟资本的载体主要反映在证券市场、期货市场。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任何生产都由市场来决定.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4、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其物质形态或是加入到新产品中去,成为新产品实体,或是全部被消费掉,它们的价值则全部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通过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
5、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6、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的有机构成,可用公式C:V来表示。
7、按劳分配: 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3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
8、金融资本
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而形成的资本。它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
9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凭借其在生产和销售中的垄断地位所制订的价格。一般具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10、价格机制
它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价格机制直接传导着市场供求的信息,而且直接触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价格机制是市场实现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主要的机制。(11、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由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生产资本的实物形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不变,而其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逐渐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的特点,把它叫做固定资本
12.利润率
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C)的比率,用p´代表利润率,则p´=m/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对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体现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二、简答题
1、简述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资本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资本集中不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必要前提,它在增大单位资本的同时一般不直接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积聚是指单位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必要前提,它在增大单位资本的同时一般也增大了社会总资本。
2、简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1]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2] 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3] 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4] 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简述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是国民财富的增长,体现在价值上是国民收入的增长,体现在物质方面是总产品的增长,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经济增长意味着总体生产能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的增加,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动,则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4.简述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中的作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国的配置。)第二,刺激各国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推动世界的科技进步。第)三,在固定的分工模式和价值规律作用下,形成国际社会的两极分化。(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市场生产经营活动中,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各种类型的企业都要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而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消极作用。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与公平相结合,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调控。通过宏观调控,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而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第四,在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上,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人民不断增长的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6、简述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银行的各项运营费用之后的余额。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职能资本家支付给银行资本家的、作为平均利润一部分的贷款利息。因而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7、简述商品经济中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1),货币的流通手段,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商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2)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随着支付关系的发展,赊销方式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长串的债权债务链条。如果其中一人到期不能支付,支付链条就会中断,整个债权债务关系陷入混乱,出现支付危机,导致商品生产与经营无法顺利进行。
8、简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1)从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上看,实物构成表现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价值构成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所组成。
(2)从社会生产上看,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
练习四答案
1,试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什么?
答:所谓简单再生产,就是指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它是相对于扩大再生产而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要素和出发点;简单再生产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从简单再生产开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的运用。马克思研究的简单再生产分为第Ⅰ部类(其实物形态都是生产资料)和第Ⅱ部类(其实物形态都是消费资料),简单再生产有三个基本交换关系,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5分)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以用以下三个公式来表示:(1)Ⅰ(V+m)=ⅡC 这一公式的含义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只有在这个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才能顺得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它表明,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之间,以及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要之间,都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这一公式是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也是平衡条件。(3分)(2)Ⅱ(C+V+m)=Ⅰ(V+m)+ Ⅱ(V+m)
这个公式是由第一个公式派生出来的,其含义是,第Ⅱ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或者说,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当年新创造的总价值。表明消费资料产品的实现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Ⅱ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同全社会工人取得的工资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之和相等,在实物上,应该同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2分
(3)Ⅰ(C+V+m)=ⅠC+ ⅡC 这一公式也是一个派生公式,其含义是,第Ⅰ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2分)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虽然有三个公式,这三个公式也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公式只有一个,就是Ⅰ(V+m)=ⅡC,它既是前提条件又是平衡条件。此外,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有第Ⅰ部类内部的平衡和第Ⅱ部类内部的平衡。只有保证了以上这些条件,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1分)
2,试述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答:(1)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或者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是由雇用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劳动过程及其特点;(4)价值增殖过程含义)(举例说明)
3、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来源
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这种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这样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资本家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
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包括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而具有的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土地上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不同。
来源: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试述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和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而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其他条件为尺度;
2、每个劳动者应分配的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进行必要的扣除之后为个人劳动部份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劳动者能够分到的消费品也将增加。按劳分配执行的是一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1.按劳分配的实现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或产品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要实现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这样才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的不同造成的劳动者在分配分配上的差别,使劳动成为消费品生产与分配的唯一因素。(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不仅保证人人就业,而且为劳动者选择职业提供充分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所要达到的目标。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这样,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可以简单地用时间衡量,一般都可以得到社会的承认。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是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从社会总产品的个人消费基金中取得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绝非人们主观意志选择的,而是由以下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即生产资料也不是是少数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而成为劳动者的公共财产,在这种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必然被抛弃,代之以有利于劳动者根本利益,没有剥削的分配方式,从而为实现按劳分配创造了前提。因为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化为个人财产。这种情况决定了劳动可以成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2.劳动还是人们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照出来,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生产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人们还不可能完全摆脱旧分工的束傅,达到全面发展的程度,因此,劳动还不可能从一种负担变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它还只是人们的谋生手段,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物质利益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使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差别得以承认,从而他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得到合理的调整,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3.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分配方式除了取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外,还取源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还不可能按照劳动者的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所以,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只要这些条件存在,因就具有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人们只能顺应这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党的要求办事。如果违反了,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就会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5、试述产业资本循环是两个过程的统一和三个阶段的统一。
(1)产业资本的循环: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完成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整个运动过程。(2)产业资本的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的统一,还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3)产业资本要连续地循环,三种循环形式要统一地运动,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第二,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练习五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 二、二、不定项选择
练习六答案
1、简述货币的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决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需的货币量=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总量/ 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2、简述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实质
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即用来购买新的或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让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规模增大,从而在更大规模的基础上获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扩大规模上对无偿劳动的占有,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是由劳动得来,而是对劳动的无偿占有。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出口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简述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要连续地循环,三种循环形式要统一地运动,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第二,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这两个条件密切联系、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如果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如果没有继起性也不可能有并存性,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产业资本运动只有具备上述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条件,才能保持三个循环的统一,才能实现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全书答案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生产力
①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它反应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② 生产力包含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
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指人
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它与生产力 共同构成生产方式,是所有制的基础。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
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
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 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产权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4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
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 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 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 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 变经济制度的性质。6 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二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一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 力的生产。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 创造出现实的生产。二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三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
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三、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P27
五、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P30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商品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劳动关系。2 商品经济
②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使用价值: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属于永恒的范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3 交换价值
①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4 价值
①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②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④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和人与自然的关系。5 抽象劳动
①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量: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简单劳动: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7 劳动生产率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生产率 =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8 价值规律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⑶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 市场经济
①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10 资源配置
①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 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
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
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 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三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 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
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
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 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 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
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四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1 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 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五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送分题!)答:按照一中价值规律的名词解释回答就可以了。
六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
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 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 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
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 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货币
①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2 价值形式(很少出,但可能出选择题)
①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 = 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 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③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⑵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3 价格(出的可能性很小)
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价值尺度
①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②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5 流通手段
①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6 贮藏手段
①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7 支付手段
①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②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③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8 世界货币
①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
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外汇、汇率、货币层次、货币乘数等属于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的概念一般不考。货币流通
①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②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③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10 通货膨胀
①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11 通货紧缩
①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②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二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
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 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
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三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1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 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资本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 无形资产
①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
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 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3 剩余劳动
① 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 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4 生产成本
①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它在数额上等于剩余价值M。利润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称资本利润率。5 资本积累(重点!)
①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 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等。6 资本积聚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7 资本集中
②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 的保值增值的一系列市场行为。风险投资(重点!)
①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 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 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
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 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 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 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⑷ 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9 资本循环
①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
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 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③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 10 资本周转
①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②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11 固定资本
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 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12 流动资本
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
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15 折旧
① 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
② 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③ 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
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好相反。二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可能出,送分题!)1 资本的定义: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 资本的一般特点:
①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②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 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
④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3 资本的主要形态:
①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 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②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③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⑤
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三 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版无此题)1 资本积累的动因:
① 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② 资本积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场竞争。它迫使资本扩大自身的规模以便提高竞争力。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化为内在的资本积累动力。
③ 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
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2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②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 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3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比较:(先把两者的定义都给出,如前所述)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
③ 资本积聚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4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①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
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 区别:
⑴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则不。
⑵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很少会
⑶ 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只能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⑷ 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四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和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1 资本经营的定义: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 一系列市场行为。2 资本经营的特点:
①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 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④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⑤ 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 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3 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①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②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
③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 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④ 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 资产的价值增殖。
⑤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 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五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也可能出!)1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2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重点是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量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单个资本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考的可能性很小)2 社会资本(重点!)
①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②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
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
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 相配合。3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 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4 三次产业
①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 变规律。
②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
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③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有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5 卖方市场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6 买方市场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二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1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①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②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2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
①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3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①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②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 商品流通。
③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三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 1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是资本运动过程中一个“惊险的跳跃”。它不但决定了现有生产过程能否顺利
完成,也决定了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2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资本得到价值补偿,而且要求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
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四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
其中 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 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五 结合实际,分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1 卖方市场的定义: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2 买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3 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 观经济基础。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
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如果供给 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
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商业信用
① 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
般要高于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其差额就形成了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③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⑵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⑶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2 银行信用
① 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
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③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⑵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⑶ 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3 国家信用
① 是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② 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
③ 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④ 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就是最高的。4 消费信用
① 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② 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③ 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
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如果说赊账和分期付款属 于商业信用的范畴,那么发放消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根据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贷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为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
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5 股份有限公司
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①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②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③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④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实体资本: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6 虚拟资本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实体经济:既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方式实在在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7 虚拟经济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泡沫经济
① 是指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投资过度的经济现象。
② 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有:
⑴ 在利息率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但高负债的投资若没有回报,不能回流,就会产生泡沫经济。(20世纪 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
⑵ 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⑶ 2000年初,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现的IT产业泡沫经济。
③ 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其发展和破灭会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二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1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定义:(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名词解释多写一点!)
①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 务。
②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2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①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 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3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①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
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 和周转的限制。
②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 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
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三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1 虚拟资本的含义: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 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投入生产经营过程都依
赖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① 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
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 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和债券。
② 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
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
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
已经和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四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1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
① 虚拟资本的含义:如上所述。
② 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 增殖。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①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⑴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⑵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⑶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⑴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⑵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⑶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3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①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③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五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1 虚拟经济的定义: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 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② 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③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 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
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3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 产生灾难性影响。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 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产品差别
① 指同类产品由于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② 造成产品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⑴ 产品的物理差异。
⑵ 买方知识的差异。即不了解质量,只看外观。
⑶ 买方的主观差异。即广告宣传造成的对商品品牌的偏好。
⑷ 服务方面的差异。
⑸ 特殊销售活动。
⑺ 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
③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扩大和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2 过度竞争
① 是指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⑴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⑵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3 有效竞争
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
① 从短期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② 从长期来看,存在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③ 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二 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1 资本集中的含义: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2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① 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引起了资本集中。竞争的分化作用使某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而弱势企业缩小破产,客观上造成 了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② 不同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资本集中。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
从而导致了这类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① 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表现在:
⑴ 必要条件。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资本向先进技术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⑵ 客观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了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
② 信用和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为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现代企
业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把中小资本和其他分散的
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或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企业间的兼并和合 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为资本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三 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1 垄断的类型:
①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中经济垄断有以下4种:
⑴ 自然垄断:定义按照西经课本叙述。
⑵ 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
⑶ 市场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或产品市场。
⑷ 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如品牌效应。
② 按照垄断行为来划分至少有以下3种:
⑴ 价格垄断行为:如垄断高价或低价。
⑵ 非价格垄断行为:如广告,研发,销售,售后。⑶ 组织垄断行为:如购并。2 垄断的成因: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① 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由于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 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组 织协调。
② 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⑴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 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和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
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⑵ 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
了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⑶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四 论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1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指垄断企业与部门内外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其手段主要有:
① 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进入壁垒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
⑴ 由垄断企业的巨大规模形成的壁垒。
⑵ 大垄断公司在产品差别,垂直联合,生产多角化等方面形成的壁垒。
⑶ 由于垄断组织控制投入品形成的壁垒。
⑷ 由于庞大的销售费用形成的壁垒。
⑸ 通过倾销手段形成的壁垒。
② 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中小企业可能比排挤中小企业对垄断企业更为有利。
③ 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当一个市场中购买企业的集中达到较高程度,而出售原材料或投入品的又是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时,就会发生买方垄断。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两个领域内展开,同一部门内部和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部垄断资本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有:
① 在价格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
② 广泛的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促销,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竞争指争夺原料,人才,专利等生产要素的竞争。
③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
不同部门之间垄断资本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① 纵向经济联系上,如一个垄断资本为另一个垄断资本提供原料。② 部门内的剩余资金在其他投资领域的竞争。五 论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P117
六、论述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1 反垄断政策:
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具体内容有: ① 预防形成垄断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查制度等。
② 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整政策。包括对垄断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③ 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2 反垄断的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 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
② 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经不能合法存在。3 反垄断的局限:
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反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
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 的弊病。如美国的立法机构经常通过修改条文,司法机构通过免予起诉来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而美国政府则常常 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制裁垄断者。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和大
量货币财富再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另一反面使直 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雇佣劳动制度:雇用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劳动者有人身自
由、拥有劳动力,但没有生产资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创造自己的工资 收入,而且无偿的为资本家创造出利润。资本主义的雇用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1 劳动力商品
①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
②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 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3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①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②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示在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无偿的给资本 家生产剩余价值。4 不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5 可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6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 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二、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P135)
四、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是要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或者说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唯一 的可能就是在市场上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五、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六、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其中提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
了工作日。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力量对比。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四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1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表现在: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流通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准备和实现过程。① 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② 资本家的消费是享受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工人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②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加强剥削程度,从而深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
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 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一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使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他掩盖了 剥削关系。1平均利润
①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②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2 生产价格
①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 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② 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③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
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④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3 利润率
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②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
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③ 利润率的公式为:商业利润
① 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
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③ 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5 资本有机构成
(并非不重要,但书上给的解释似乎过于简单,参照政治课本回答)6 借贷利息
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 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7 级差地租
①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②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 地租II的基础。8 绝对地租
①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②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③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 关系。
二 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中的劳动能力,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不能成为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它
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的出卖者一样,在实现劳动力价值的同时让渡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此
可见,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① 在劳动力的买卖中一般人只会注意等价原则,而对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则不太关心。
②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③ 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③
资本家为了掩盖剥削关系,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④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劳动时间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高,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三、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四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重点!)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 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 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 润。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从质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从量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和 价值经常不一致。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五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商业利润的本质是重点!)1 商业利润:
① 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 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③ 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
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2 借贷利息:
①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 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 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把利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
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3 地租:
① 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 系。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② 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
⑴ 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
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⑵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
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⑶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 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企业制度
①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工人与企业家之间、企 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② 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
业的所有制性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和实现形式。2 虚拟企业
① 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经济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
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② 虚拟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品牌型虚拟企业(如耐克)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如Wintel)。3 利益相关者
① 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②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
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 政府等。
③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决策时要考虑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二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老师说这题比较陈旧了,但我觉得还是随便看看好。)1 从生产力方面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 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企 业制度的过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 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② 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③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规律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三 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P172)
“两权分离”即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的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
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历市场、产
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对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 营者激励或约束的重要基础。
四 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1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结构。这是因为:
①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用于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 替。
③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发生改变。企业组织的小型化:
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也就是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 虚拟企业的出现: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 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 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
五、为什么说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P180)
第十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定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 润
2.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
中雇用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占有的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 部分剩余价值。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
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 战后的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 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凯恩斯主义:(一般不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基础。
5.国家干预:(一般不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调节。
主要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二 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一下)1 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收
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2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
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
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不会考!)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
①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②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④ 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① 国有企业从表面看是国有的,但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整个垄断资本家阶层服务的。
②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的实质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 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④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私人垄断资本有利是十分明显的。四 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重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有: 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 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这就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拼命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这就必然造成资
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惯性,在供求已经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
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在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却可能会继续收缩。这些都将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 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 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
①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② 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④
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五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重点!)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1 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 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2 货币政策:
指由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 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3 产业政策:
即国家通过确定扶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4 收入政策:
是指通过控制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主要形式有:
① 工资--价格指导线。
② 实现工资--物价管制。
④
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采取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
六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重点!)
国家干预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① 使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时间缩短,程度减轻。② 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
③ 可以集中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和新产业,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
④ 利用巨额投资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⑤ 可以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弥补私人垄断资本的缺陷。
⑥ 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达、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⑦ 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⑧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加p209最后一段要点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般不考)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按含金量与美元挂钩,市场
汇率波动若超过一定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等。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
② 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
③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⑤
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⑥
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系的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强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生产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的过渡。2 贸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金融的全球化。表现在:
①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② 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
③ 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其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3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①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世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 伴随的。
②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曾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 济。
③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并在其后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 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⑴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⑶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四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 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
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小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
①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 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③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 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
受和服从的。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资本流动的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冲击,以 及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等。
四、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p229)
五、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p233)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 解释下列概念:
相对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于资本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的过剩人口。这种
过剩人口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值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省原因:资本 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特有的人口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存在3 种形式:流动的相对人口过剩、潜在的相对人口过剩、停滞的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与资本主义制度直接有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
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一方面剩余商品堆积,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信用关系破坏;另一方面劳动群众感到
生活必需品极端缺乏,他们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得到满足。产生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原始积累为今后资本积累定下坚实基础-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同时
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加深,需要一个解决方式-随着矛盾加深资本社会内部进行自我完善、扬弃等缓和矛盾但是只是局
部调整,其趋势必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即重建个人所有制。1 创造性毁灭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
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2 再生产周期(重点!)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称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
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二、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p236)
三、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集中体现为哪些方面?
四、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 1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因为相对
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构和条件,这是因为:
① 相对人口过剩可以调节和满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内资本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
② 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界限的需要之内。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 形式:
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
②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③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五、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p246)六 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重点!)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 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
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 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
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七、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p253)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经济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 所代替并不时一种臆想,而是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的揭示了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社会力量和道路,从而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和最宝贵 的精神财富
战时共产主义:也称'军事共产主义'。苏联1918-1920年在外国干预和国内战争时期所采取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其 主要措施:(1)(2)(3)(4)(5)(p267)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建立城乡经济关系,发展
经济的错设。列宁:“通过市场和商品交换,使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再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它们引向 社会主义道路”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p263)
三、怎样理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老师说是重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多,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种种 形式的武力进攻和和平渗透。这种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 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内部落后经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就落后的经济 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
盾。即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4 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制度 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二 谈谈对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理解。(重点!)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 1 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是判断社会经济制度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说生产力发达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但生产力
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一定要有不断发展并最终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2 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要建立公有制,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小和采取的形式,要与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其宗旨是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究竟实行何种分配形式,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要求而决定。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
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五、试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p273)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济得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
来。但要注意: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时主体与并存的关系。
二、为什么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四、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何实行这样的制度?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 一 解释下列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式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规范 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要素市场
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 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
济的一般性,又具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2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参见政治教材)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 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
② 是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的。
④
发展的方向服从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三、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四、谈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道路的认识。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市场(交易)主体
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市场作为交易关系的总和,将各个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处于分离状态的利益主体有 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和协作关系。这些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经济学
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概括为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
2.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
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力安排
七、责任分工、约束机构。3.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股 份制。
二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自主的经营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
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2 自负盈亏。即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这是核心特征。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 的利润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 硬预算的约束。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三 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 产权不清。因而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无法形成有 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企不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该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自主经营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的
掌握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权、责、利不明。在市场经济中,权、责、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权、责、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
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各方面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有权有责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4 管理不科学。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使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
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代替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 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四 结合中国实际,你认为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重点!)1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 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
制。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3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是组成治理结构的各个权益主体能否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能对他们的行为实施 有效的制约。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② 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③ 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④ 有效的激励机制。
⑤ 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4 我国目前转轨时期制度创新的途径:
① 基本制度创新:
⑴ 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
⑵ 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⑶ 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
⑷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
② 借鉴国际经验。
五 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 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②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 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③ 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① 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 有资产保值增殖。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4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5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7 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社会总产出
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各种物质产品和服
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的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2 投资需求
又成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3 投资结构
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具体包括投资的部门
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4 重置投资
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由于它常与企业的改造结合 在一起,因此又称为更新改造投资。5 社会消费水平
消费需求的总量即社会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 足的程度。
二 试分析投资规模及其决定因素。(重点!)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表现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划分投资类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
① 从投资补偿的时间和形式分,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前者又可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以及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 性投资等。
② 从资金来源分,可分为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
③ 从管理形式分,可分为计划内投资和计划外投资。
④ 从投资主体分,可分为国家投资和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
⑤ 从时间跨度分,可分为投资和在建投资。2 投资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有:
①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在国民收入分为积累资金和消费资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新增投资的规模将取决于
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收入数量越多,可用于投资的数量越多,投资规模越大;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投资增长幅度 越大。
② 消费率与积累率。在国民生产总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率与积累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积累率提高,投资规模增大;消费率提高,投资规模减小。
③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由于投资支出终究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
消费率和积累率的比率必须同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构成相适应。
④ 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投资效益的提高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具有促进作用。
⑤ 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因此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导致投资规模 的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投资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决策的影响。
三 联系我国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1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① 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供给和需求的分离。一些已经卖掉商品的货币持有者不立
刻重新买进商品,急于卖掉商品的生产者难以马上脱手。如果这种情况扩大至全社会,就会导致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② 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③ 宏观层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 不力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失衡。
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上述原因外,体制因素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最主要原因。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形式:
①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
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严重时可引发通货膨胀。
②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其表现是:经济增长乏力,投资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
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四、运用本章分析的社会总供求原理,分析1997-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运行出现的新问题。(p347)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
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2 区域结构
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联系,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结构。区域结构设
计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 二元经济
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
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 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 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
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 分割。
二 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1 经济增长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
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2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① 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②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③ 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⑴ 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⑵ 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⑶ 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⑷ 制度或体制。
⑸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及其意义。(p355)
四、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2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
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
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只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我
国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
① 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② 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
③ 设备利用率低,工业流程落后。
④ 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① 发展科技:
⑴ 科技进步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⑵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解决科技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⑶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 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② 大力发展教育:
⑴ 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
⑵ 在体制上解决好教育投资收益的归属和投资者长期行为问题。措施主要有:
ⅰ 教育投资的主体要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办教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
ⅱ 为了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带来更大的效益,必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
ⅲ 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
五、为什么要实行自主创新?(p365)六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1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
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内部综合生产率水平、技术结构水平更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
①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②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①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②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七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书后习题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p371)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征是:现代部门集中在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城市化方向一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城市劳动力剩余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流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
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通过农村工
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4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
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
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
②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 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最大。
③ 要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 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是什么?(重点!)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的基本 国策之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有:
①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③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其次是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理论。
二、如何抓住入市机遇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 一 解释下列概念: 1 宏观调控
①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 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② 宏观调控的基本需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 济发展的战略目标。2 财政政策
① 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它由 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组成。
② 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作用和方向,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③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3 货币政策
①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 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②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衡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③ 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等。4 收入分配政策
① 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等。
②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
③ 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有哪些?(p404)三 简述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等于3道题!)1 宏观调控的模式:
主要有两种: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前者的特征和危害不再赘述。后者的特征有:
① 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 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③ 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④ 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2 宏观调控的目标:
①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的就尽量快
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② 增加就业: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
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③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确切的说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国民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
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
重要影响。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需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3 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 经济政策:
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于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
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 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
② 经济计划:
经济计划是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计划主要
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 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③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保证社会生产和
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和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
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
四、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p419)
五 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书上要求结合我国体制转轨的实际)1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
① 从总供求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90年代后半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② 从结构看,失衡问题突出。政府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财政、货币手段的分析:
① 财政手段。90年代前半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98年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②
货币政策。97年前需求过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97年后需求不足,采取了稳健货币政策。1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所有制
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
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
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所有权
①
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
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
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产权
①
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
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
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
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
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
产权制度
①
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
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
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制度创新
①
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
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
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一
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一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
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
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二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
①
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
②
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
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①
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
②
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
三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
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
①
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②
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
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
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
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③
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
①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交换价值
①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②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③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
①
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
②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③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抽象劳动
①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
②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③
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①
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②
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
=
产品量
/
劳动时间
③
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价值规律
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②
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
⑴
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⑵
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
⑶
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③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市场经济
①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②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资源配置
①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②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
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
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
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三
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四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
答:
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①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
②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③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④
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①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
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③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五
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送分题!)
答:按照一中价值规律的名词解释回答就可以了。
六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
答:
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
①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②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形式(很少出,但可能出选择题)
①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
一种商品
=
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③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
⑵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价格(出的可能性很小)
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价值尺度
①
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
②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
流通手段
①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
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①
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②
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③
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
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
支付手段
①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②
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③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世界货币
①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货币流通
①
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
②
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③
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通货膨胀
①
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②
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
通货紧缩
①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
②
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二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
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三
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
/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
-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支付总额
-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
/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无形资产
①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②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⑴
具有非实物形态。
⑵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⑶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③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剩余劳动
①
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的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它会受工作日长短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②
剩余劳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
在资本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相分离且劳动力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采取了剩余价值的形式。
生产成本
①
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②
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⑴
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
⑵
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⑶
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
⑷
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
资本积累(重点!)
①
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即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③
资本积累的动因是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
④
资本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润率、预付资本的大小、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积累率等等。
资本积聚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③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集中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风险投资(重点!)
①
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
②
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⑴
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
⑵
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
⑶
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
⑷
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
资本循环
①
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
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
③
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
资本周转
①
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
②
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
固定资本
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
流动资本
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是指固定资本在物质形态上的损耗。它是由使用价值的损耗引起的,所有又称为“物质损耗”。造成有形损耗的原因有两个:①
使用;②
自然力。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是指机器设备等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它与使用价值的损耗无关,又称“精神磨损”。原因也有两个:
①
生产同类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②
出现了更好的新机型。
折旧
①
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
②
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③
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好相反。
二
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可能出,送分题!)
答:
资本的定义:
①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②
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资本的一般特点:
①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
②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③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
④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
资本的主要形态:
①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②
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
③
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④
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三
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积聚,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区别和联系。(重点!)
答:
资本积累的动因:
①
资本积累的内在因素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本质上是把资本的增殖转化为实现资本进一步增殖的手段。
②
资本积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场竞争。它迫使资本扩大自身的规模以便提高竞争力。外在的竞争压力会转化为内在的资本积累动力。
③
资本增殖和市场竞争不仅都是资本积累的动因,而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实现价值增殖的本质欲望推动着资本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成败又影响着资本价值增殖的程度。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①
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多。
②
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资本积累量越多。
③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可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润率,增加资本积累量;而且由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下降,一定的资本积累量可以购买更多的产品即要素,使资本积累的实际效果提高。
④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这一差额会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积累率。在利润量一定的情况下,积累率越高,资本积累量越大。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比较:(先把两者的定义都给出,如前所述)
①
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
②
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
③
资本积聚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比较:
①
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
②
区别:
⑴
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中则不。
⑵
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很少会
⑶
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只能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⑷
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四
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和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
答:
资本经营的定义:
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资本经营的特点:
①
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
②
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
③
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
④
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
⑤
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
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①
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
②
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
③
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
④
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
⑤
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五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也可能出!)
答: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①
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
=
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
②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③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重点是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
预付资本总量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商业信用
①
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其差额就形成了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
③
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
⑵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
⑶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
银行信用
①
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②
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
③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⑴
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⑵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⑶
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国家信用
①
是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②
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
③
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
④
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就是最高的。
消费信用
①
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②
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
③
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如果说赊账和分期付款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那么发放消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根据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贷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为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
股份有限公司
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①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②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③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④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虚拟资本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虚拟经济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泡沫经济
①
是指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投资过度的经济现象。
②
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有:
⑴
在利息率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但高负债的投资若没有回报,不能回流,就会产生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
⑵
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⑶
2000年初,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现的IT产业泡沫经济。
③
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其发展和破灭会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二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定义:(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名词解释多写一点!)
①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
②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①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
②
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①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②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
③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
三
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答:
虚拟资本的含义:
①
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②
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
⑴
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
⑵
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
③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
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
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
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
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投入生产经营过程都依赖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
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①
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和债券。
②
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已经和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
四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答:
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
①
虚拟资本的含义:如上所述。
②
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①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⑴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⑵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
⑶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②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⑴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⑵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⑶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①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②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③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答:
虚拟经济的定义:
①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②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③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①
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
②
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③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④
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一
解释下列概念:
产品差别
①
指同类产品由于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
②
造成产品差别的原因主要有:
⑴
产品的物理差异。
⑵
买方知识的差异。即不了解质量,只看外观。
⑶
买方的主观差异。即广告宣传造成的对商品品牌的偏好。
⑷
服务方面的差异。
⑸
特殊销售活动。
⑺
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
③
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扩大和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过度竞争
①
是指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
②
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
⑴
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
⑵
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
有效竞争
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
①
从短期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
②
从长期来看,存在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
③
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
二
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
资本集中的含义:
①
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②
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
①
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引起了资本集中。竞争的分化作用使某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而弱势企业缩小破产,客观上造成了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②
不同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资本集中。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之间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了这类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
①
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表现在:
⑴
必要条件。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资本向先进技术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⑵
客观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了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
②
信用和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为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把中小资本和其他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或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企业间的兼并和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为资本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
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答:
垄断的类型:
①
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中经济垄断有以下4种:
⑴
自然垄断:定义按照西经课本叙述。
⑵
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
⑶
市场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或产品市场。
⑷
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如品牌效应。
②
按照垄断行为来划分至少有以下3种:
⑴
价格垄断行为:如垄断高价或低价。
⑵
非价格垄断行为:如广告,研发,销售,售后。
⑶
组织垄断行为:如购并。
垄断的成因:
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①
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由于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组织协调。
②
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⑴
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和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
⑵
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
⑶
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四
论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答: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指垄断企业与部门内外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其手段主要有:
①
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进入壁垒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
⑴
由垄断企业的巨大规模形成的壁垒。
⑵
大垄断公司在产品差别,垂直联合,生产多角化等方面形成的壁垒。
⑶
由于垄断组织控制投入品形成的壁垒。
⑷
由于庞大的销售费用形成的壁垒。
⑸
通过倾销手段形成的壁垒。
②
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中小企业可能比排挤中小企业对垄断企业更为有利。
③
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当一个市场中购买企业的集中达到较高程度,而出售原材料或投入品的又是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时,就会发生买方垄断。
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两个领域内展开,同一部门内部和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内部垄断资本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有:
①
在价格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
②
广泛的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促销,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竞争指争夺原料,人才,专利等生产要素的竞争。
③
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
不同部门之间垄断资本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①
纵向经济联系上,如一个垄断资本为另一个垄断资本提供原料。
②
部门内的剩余资金在其他投资领域的竞争。
五
论述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
答:
反垄断政策:
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具体内容有:
①
预防形成垄断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查制度等。
②
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整政策。包括对垄断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
③
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
反垄断的作用: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
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
②
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经不能合法存在。
反垄断的局限:
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反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的弊病。如美国的立法机构经常通过修改条文,司法机构通过免予起诉来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而美国政府则常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制裁垄断者。
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
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考的可能性很小)
社会资本(重点!)
①
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②
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的,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
①
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②
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③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有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卖方市场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二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
①
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②
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
①
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②
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
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
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
①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②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③
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
三
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
1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是资本运动过程中一个“惊险的跳跃”。它不但决定了现有生产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也决定了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资本得到价值补偿,而且要求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四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答: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②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③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
第一个前提条件:
②
第二个前提条件:
其中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③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④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
⑤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
五
分析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
答:
卖方市场的定义: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买方市场的含义: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卖方市场的特点: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买方市场的特点: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如果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第八章
收入分配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国民收入
是与收入分配关系最密切的经济范畴,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劳动
土地和资本等)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的总和。
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有如下关系:
国民生产净值
=
国民生产总值
—
折旧
国民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
—
间接税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参与收入分配的主体主要有3个:政府、企业和个人。与参与初次分配的3个主体相对应,整个国民收入也划分为3部分:
①
政府收入。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其主要来源有各种形式的税收和政府凭国有产权获得的收入。
②
企业收入。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再减去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后和利润后的剩余部分。
③
个人收入。指个人劳动或由于提供各种要素获得的收入减去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
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形成的上述三种原始收入构成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它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的。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公平与效率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用收入购买的全部生活资料“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次,公平含有对收入差距的判断。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非重点)
答: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联系:
①
二者都反映了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都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主要指标。
②
二者都是以市场价格来计算的。
③
二者经常相互替代。
④
二者的联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要素的收入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原则计算的,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以国籍原则计算的,包括了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增加值,但不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国领土内创造的增加值。
三
试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原则、内容和意义。
答:
原则:初次分配优先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内容:即前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定义。
初次分配的意义:
是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此外也作为再分配的出发点。
再分配的意义:
①
是实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职能的需要。
②
是政府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需要。
③
是发展基础产业部门
薄弱环节和落后地区的需要。
④
是维持社会公平的需要。
⑤
是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和国家物质储备建立的保证。
四
如何解决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答:
效率和公平的含义:
公平首先是指收入水平有道德的标准,即用收入购买的全部生活资料“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维持自己”;其次,公平含有对收入差距的判断。而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市场运行机制决定了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效率就必须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了他们的收入。而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因此根据要素供给分配收入则必然导致收入差别。如果缩小这种差别以实现收入均等化,则必然损害效率。
如何解决:
总的原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①
在效率优先的条件下兼顾公平。首先,只有效率的提高才能为公平的增长提供物质基础,所以实现公平必须服从于提高效率;其次,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也要尽可能兼顾公平,让差距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
②
要针对效率和公平在不同时期内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二者的关系。因为虽然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有时候公平可能更重要,而另一些时候效率则更突出。
③
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此外也要在其他方面找到一些以尽可能小的不公平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或者以尽可能小的效率损失来换取尽可能大的公平的途径,以降低效率和公平替代的机会成本。一般来说,如果某项政策的实施让大多数人都比较满意,则说明它比较公平,也具有效率。
总之,初次分配服从于效率目标,由市场调节;再次分配服从于公平目标,由政府调节。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②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资本全球化(重点!)
①
指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一体化过程。
②
资本全球化包括资本的货币形态
生产形态和商品形态的全球化。
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哪些阶段?在各个阶段上有哪些特征?(有那么点可能考)
答: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大体经过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具有以下特征:
①
实现了资本在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家可以通过高效率的经营来争夺市场。
②
实现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使资本家可以更有效的剥削工人,降低劳动成本。
③
实现了商品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统一的市场,使资本家可以更好的实现剩余价值。
④
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发波动,并通过这种价格波动自发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使资本主义经济更有效的运行。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书上没有,老师也没有提到,真要那么衰考到了就自己乱写点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①
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②
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
三
现代资本主义具有哪些新特点?(很可能单考其中某一方面!)
答:
资本社会化:
①
从19世纪末开始,股份公司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⑴
法人持股率上升,个人持股率下降。
⑵
职工股份制的实行和股权进一步分散化。
⑶
股份经济国际化。
②
与单个资本相比,股份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本。股份公司的普遍化,使得以单个资本为基础的古典资本主义开始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资本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
③
概括起来,资本的社会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⑴
资本积累方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通过联合的形式把分散的小额资本迅速集中起来发展为大资本,克服了单个资本主要依靠内部积聚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的局限性。
⑵
资本占有方式的社会化。资本的所有权被分解为了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二重形态。私人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支配地位下降,而主要体现为了一种收益权。与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相区别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日益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资本所有权的个人性质,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性质。
⑶
资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股份资本与单个资本相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或集中化的要求,推动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的发展和科技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⑷
资本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资本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了,资本的管理职能从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普通的职业化经理人手中,资本的管理职能日益社会化。
④
资本社会化的发展,使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调整和发展。
国家参与的全面化:
①
二战后,国家干预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经济政策。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通过财政预算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由此对生产资源的使用
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②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规模越来越大。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使其有足够的财力对社会收入实行再分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③
财政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公共部门的扩大,尤其是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资本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
①
资本国际化和全球化成为了现代世界体系的重要特征:
⑴
在新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向行业内部专业化发展。
⑵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巨大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
⑶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资本国际化的结果,也是促进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
在资本运动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使资本在全球的跨国流动更为便捷,因而形成了巨大的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民间资金的巨额和快速流动,使得汇率波动加剧,这不但影响各国中央银行管理汇率的能力,削弱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若大量外资涌入虚拟经济领域,就很容易出现泡沫经济。再加上各国经济彼此间互动关系已更为密切,一旦泡沫经济破灭,引起金融事件,很容易波及其他地区,甚至殃及全球金融市场。
第十章
资本主义的生产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劳动力商品
①
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
②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
①
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
②
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示在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①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二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
货币转化为资本就是要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或者说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市场上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三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方法?
答: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其中提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
答: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表现在:
①
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②
资本主义的流通是剩余价值创造的准备和实现过程。
③
资本主义的分配是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
④
资本家的消费是享受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工人的消费是为了再生产劳动力,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①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和市场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加强剥削程度,从而深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平均利润
①
平均利润率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
=
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②
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生产价格
①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②
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③
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
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④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率
①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②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③
利润率的公式为:
商业利润
①
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③
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
资本有机构成(并非不重要,但书上给的解释似乎过于简单,参照政治课本回答)
借贷利息
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级差地租
①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②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绝对地租
①
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②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③
绝对地租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
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
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中的劳动能力,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不能成为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的出卖者一样,在实现劳动力价值的同时让渡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①
在劳动力的买卖中一般人只会注意等价原则,而对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则不太关心。
②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③
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④
资本家为了掩盖剥削关系,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⑤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劳动时间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高,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三
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重点!)
答: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从质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从量的方面看,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四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其中商业利润的本质是重点!)
答:
商业利润:
①
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
②
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③
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
借贷利息:
①
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②
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把利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
地租:
①
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②
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
⑴
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⑵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⑶
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一
解释下列概念:
企业制度
①
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工人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工人与企业家之间、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
②
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和实现形式。
虚拟企业
①
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经济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
②
虚拟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品牌型虚拟企业(如耐克)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如Wintel)。
利益相关者
①
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②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
③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决策时要考虑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二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
(老师说这题比较陈旧了,但我觉得还是随便看看好。)
答:
从生产力方面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
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
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
②
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
③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规律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
三
谈谈对“两权分离”的认识。
答:
“两权分离”即股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索取企业的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所有权形成了对经营权的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就是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选举权和投票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间接控制就是通过外部竞争性的经历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实现对经营者行为的监督约束和对经营绩效的评价。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私人所有权仍然是构成公司中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或约束的重要基础。
四
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结构。这是因为:
①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用于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
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替。
③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
企业组织的小型化:
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也就是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虚拟企业的出现: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
第十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一
垄断是如何形成的?(需要注意一下)
答:
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
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二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如何产生的?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是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
战后的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
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不会考!)
答: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
①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②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④
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①
国有企业从表面看是国有的,但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整个垄断资本家阶层服务的。
②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的实质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③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私人垄断资本有利是十分明显的。
四
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重点!)
答: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有:
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
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这就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拼命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这就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惯性,在供求已经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在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却可能会继续收缩。这些都将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
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
①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②
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
③
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五
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重点!)
答: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
指由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产业政策:
即国家通过确定扶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
收入政策:
是指通过控制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主要形式有:
①
工资——价格指导线。
②
实现工资——物价管制。
③
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采取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
六
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重点!)
答:
国家干预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①
使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时间缩短,程度减轻。
②
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
③
可以集中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和新产业,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
④
利用巨额投资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
可以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弥补私人垄断资本的缺陷。
⑥
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达、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⑦
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⑧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
②
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
③
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
④
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⑤
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系的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强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①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世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
②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曾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
③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并在其后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⑴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⑶
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
二
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表现?
答: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生产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的过渡。
贸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表现在:
①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②
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
③
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其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三
如何理解全球化的二重性?
答: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
从生产力发展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更高阶段,表现为国家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对生产社会化的推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全球市场加速形成。
②
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③
科技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使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流通已经被连接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④
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依赖程度空前强化,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卷入了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中。
从生产关系的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资本主义扩张成为全球性制度的一种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②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③
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
四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
答: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
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③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
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小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
①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
②
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③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资本流动的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冲击,以及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等。
五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数字鸿沟出现,新经济与旧经济脱节,世界经济呈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增长忽视社会进步,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
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存在着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六
经济全球化具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展趋势有:
金融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①
证券市场对全球资源配置所起的支配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
金融业的全球化正在导致财富在全球的重新分配。
③
国际货币体系将走向多极化。
国际贸易将有力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①
近50年来,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一倍多,这一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
②
贸易和投资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③
国际贸易在21世纪将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跨国公司将持续推动企业的跨国兼并浪潮:
①
企业的跨国兼并是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模经济的需要。
②
企业的跨国兼并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壁垒,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经济界限。
国际互联网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①
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加强各国经济联系的新纽带。
②
国际互联网将不断提高金融、贸易和企业全球经营的效率和质量。
知识将成为新世纪生产要素中的一个独立成分:
①
如果一个国家能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国家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②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公民和让每一个公民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社会环境。
经济风险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治影响:
①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界的不断深化将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使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断增加,这样,必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②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领导人和政府的政策选择余地缩小,这必然有利于形成国际关系的民主与合作气氛。
④
经济全球化将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创造性毁灭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再生产周期(重点!)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称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二
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
答:
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因为相对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构和条件,这是因为:
①
相对人口过剩可以调节和满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内资本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
②
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界限的需要之内。
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本表现形式:
①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之间的矛盾。
②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
③
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三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答:
创造性毁灭的定义:
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
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①
产品创新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产品创新及新兴产品部门的建立,在质上扩大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使得劳动的质的差别不断扩大,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由此扩大了社会总劳动的规模和商品价值总量,为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增加开辟了新源泉。
②
产品创新对利润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只是暂时的。一方面,产品创新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一些旧的产品和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削弱,甚至遭淘汰,资本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新产品在技术上垄断性的丧失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发展,由产品创新引起的超额利润会逐步消失,各部门之间的利润差别会逐步消除,从而导致了一般利润率的下降。
四
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重点!)
答:
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
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老师说是重点!)
答: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多,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种种形式的武力进攻和和平渗透。这种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内部落后经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就落后的经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都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二
谈谈对社会主义一般特征的理解。(重点!)
答:
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
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是判断社会经济制度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说生产力发达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一定要有不断发展并最终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
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要建立公有制,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小和采取的形式,要与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其宗旨是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究竟实行何种分配形式,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要求而决定。
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
如何实行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答:
要体现效率优化、兼顾公平的原则。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效率优先,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把劳动报酬和劳动效率挂起钩来,不仅要衡量投入劳动的量,更要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联系起来。兼顾公平,就是在分配中允许拉开合理差距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①
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及其客观调节机制,使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分配都置于同一规范和调节机制之下,受客观的市场分配规律的制约,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
②
要建立、完善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及其运行机制,特别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价格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客观的指示器。
③
要通过企业改革塑造合格的市场主体。
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具体措施有:
①
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
②
加强税收政策调节。
③
加强法制建设。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一
解释下列概念:
要素市场
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
二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具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
(参见政治教材)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
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
②
是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的。
③
发展的方向服从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市场(交易)主体
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市场作为交易关系的总和,将各个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处于分离状态的利益主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和协作关系。这些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概括为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
二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
答:
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自主的经营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
自负盈亏。即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这是核心特征。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
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利润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的约束。
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三
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答:
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产权不清。因而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政企不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该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自主经营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的掌握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
权、责、利不明。在市场经济中,权、责、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权、责、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各方面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有权有责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管理不科学。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使下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代替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
四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重点!)
答: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是组成治理结构的各个权益主体能否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能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
②
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③
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
④
有效的激励机制。
⑤
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我国目前转轨时期制度创新的途径:
①
基本制度创新:
⑴
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
⑵
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⑶
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
⑷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
②
借鉴国际经验。
五
如何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答:
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②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③
中央政府和省市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④
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一
解释下列概念:
社会总产出
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总生产的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
投资需求
又成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投资结构
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具体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
重置投资
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由于它常与企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因此又称为更新改造投资。
社会消费水平
消费需求的总量即社会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二
试分析投资规模及其决定。(重点!)
答:
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表现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划分投资类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
①
从投资补偿的时间和形式分,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前者又可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以及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性投资等。
②
从资金来源分,可分为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
③
从管理形式分,可分为计划内投资和计划外投资。
④
从投资主体分,可分为国家投资和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
⑤
从时间跨度分,可分为投资和在建投资。
投资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有:
①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在国民收入分为积累资金和消费资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新增投资的规模将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收入数量越多,可用于投资的数量越多,投资规模越大;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投资增长幅度越大。
②
消费率与积累率。在国民生产总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率与积累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积累率提高,投资规模增大;消费率提高,投资规模减小。
③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由于投资支出终究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消费率和积累率的比率必须同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构成相适应。
④
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投资效益的提高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具有促进作用。
⑤
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因此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导致投资规模的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投资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决策的影响。
三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重要!)
答: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和储蓄都会相应的增加。
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如果物价水平稳定,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和储蓄都会稳定增加;如果短期内物价上涨速度超过了收入提高的速度,消费的增加就只能以储蓄的减少为前提。若人们预期价格将持续上涨,则会大量提款抢购,导致储蓄锐减消费骤增。
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如果市场上商品的供给数量增长较快,消费会增加而储蓄会减少;反之部分消费会被迫转化为储蓄。
银行存款的利息率。利息率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和储蓄比例的程度,要看上述诸因素的情况而定。
货币幻觉。只看到物价水平上升而忽视了货币收入提高的消费者会误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减少了,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只看到货币收入提高而忽视了物价水平上升的消费者会误认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四
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答: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①
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供给和需求的分离。一些已经卖掉商品的货币持有者不立刻重新买进商品,急于卖掉商品的生产者难以马上脱手。如果这种情况扩大至全社会,就会导致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②
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③
宏观层面的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失衡。
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上述原因外,体制因素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最主要原因。
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形式:
①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严重时可引发通货膨胀。
②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其表现是:经济增长乏力,投资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
解释下列概念:
产业结构
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区域结构
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联系,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结构。区域结构设计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元经济
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二
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
经济增长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①
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②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③
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⑴
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⑵
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⑶
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⑷
制度或体制。
⑸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三
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
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只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
①
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②
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
③
设备利用率低,工业流程落后。
④
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
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①
发展科技:
⑴
科技进步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⑵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解决科技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⑶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②
大力发展教育:
⑴
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
⑵
在体制上解决好教育投资收益的归属和投资者长期行为问题。措施主要有:
ⅰ
教育投资的主体要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办教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
ⅱ
为了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带来更大的效益,必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
ⅲ
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
四
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答: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内部综合生产率水平、技术结构水平更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
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
①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②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③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⑤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
⑥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五
试论我国城市化道路。
答:
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征是:现代部门集中在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城市化方向一致。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城市劳动力剩余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流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
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
②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最大。
③
要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④
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六
为什么要实施和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必要性):
①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就可能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告诉经济发展的情况。后代人不但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的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经济发展能富民强国,并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供支持。只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稳步高速发展时期,面对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只有着眼国家未来发展需要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走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才是正确的选择。
七
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答:
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的含义: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指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如果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这样的经济波动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超常波动的状况:
从1953-2000年的4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波动有10次,改革前有5次,改革后有5次。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与改革后的经济波动有明显不同。改革前,经济波动的特点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扩张周期短,属于古典型波动。改革后的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扩张周期延长,属于增长型波动。
中国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①
投资率的变动。
②
消费需求的变动。
③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④
资源共给。
⑤
技术变化的状况。
⑦
经济体制的变动。
⑧
心理预期的变化。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
①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生产力状况的不适应性,缺乏有效调节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②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之所以会转变为增长型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经济超常波动的因素逐渐减弱。但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如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需求动机的改变等也开始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所以我国的经济波动仍然存在,只是波动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是什么?(重点!)
答:
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有:
①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③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其次是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理论。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
一
解释下列概念:
宏观调控
①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②
宏观调控的基本需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财政政策
①
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它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组成。
②
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作用和方向,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
③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
货币政策
①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②
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平衡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③
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等。
收入分配政策
①
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
②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
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
二
简述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等于3道题!)
答:
宏观调控的模式:
主要有两种: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前者的特征和危害不再赘述。后者的特征有:
①
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②
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③
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④
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标:
①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的就尽量快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
②
增加就业: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③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确切的说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需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
经济政策:
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于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
②
经济计划:
经济计划是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③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和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
三
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答: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
①
从总供求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90年代后半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②
从结构看,失衡问题突出。
政府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财政、货币手段的分析:
①
财政手段。90年代前半期,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98年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
货币政策。97年前需求过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97年后需求不足,采取了稳健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