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时间:2019-05-14 09:2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第一篇: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一、大会概况

党的十八大于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议程:

听取和审查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审查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选举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选举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会

会上,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题目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1月14号上午,大会闭幕。11月15日,召开了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政治局委员25名,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7名。全会还确定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全会结束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二、十八大的主要精神

(一)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报告主要内容

共12个部分,共讲到6大建设,32项任务和要求,2.8万字左右。

(三)十八大报告蕴含的新意

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意识和理念方面,以前是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对可持续因素考虑得比较少,但近年来我们强调又好又快,这是理念的重大改变。这次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定位。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了出来,应该说这反映了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把环境、民生等作为谋划发展的重要要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也是对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的改革,消除“GDP指挥棒”的负面影响,把工作重点调整到惠“民生”、解“民困”、舒“民怨”的重要位臵上来,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

2.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写入党的报告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更全面更精确更权威的阐释,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一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 伟目标。在经济上的具体目标是“双翻番”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双翻番”是对过去经济发展目标的又一次调整。这一目标既强调了中国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兼顾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对于热衷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各级地方政府来说,“双翻番”目标又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指挥棒。今后对于人均居民收入增长的考核将会加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的GDP规模为4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这意味着中国2020年的GDP规模要达到80亿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近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要达到1.2万元。从过去的经验和目标要求来看达到这两个目标应该不难GDP增速大概平均每年保持在7.2%即可这与“十二五”定的年均增速7%的目标相差不大在人均收入方面年均增速保持在7%-7.5%之间即可达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其年均增速分别约为9%和8%。

4.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向未来“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这里提出的“五位一体”,是对过去历届党代会关于中国发展总体布局的修正和丰富。党的十 二届六中全会首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可以称之为“两手抓”。此后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续了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后,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十八大上,又进一步扩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

从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总体布局从“二”到“五”的变化显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国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过去只重经济,此后开始强调政治与文化建设,其后发现社会建设是个短板,这一次又把长期欠账的生态与环境建设问题列入总体布局。这将会在未来的决策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实际上,生态文明问题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在目标和内容上都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五位一体”覆盖的问题比过去更多。我们希望,在未来的决策中,将会更多的体现兼顾与平衡。

5.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七大主题中是建设,十八大是建成,一字之差,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变化。

6.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报告指出,要想经受考验、化解危险,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关键词

每一届的报告,专家们和网友们都会关注其中的一些新提法和关键词,十八大也不例外,现在和大家一起学习几个十八大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不走老路和邪路

关于中国未来发展与改革的路线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中国要始终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这里的“老路”是指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路子,而“邪路”是指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表态,对中国未来的整体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定下了基调,尤其是明确拒绝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西方道路的可能性。但是,正如十八大报告在政治改革部分所谈我们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同时,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确,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就是最好的实践证明,当然,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在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同时,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另辟道路,改旗易臶。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建什么样的社会,是影响中国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能回到过去;中国的发展不允许走上歧途,也绝不能走上歧途。我们只有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向前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关键词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像十八大这样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这还是第一次。翻阅历届党代会报告,大家可以发现,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中提到“集中统一”,但都是一笔带过,寥寥数语。这次不仅用大量篇幅详细论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重要性、必要性,而且使用黑体字,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部分内容的二级标题,无论是篇幅还是分量,较之以往都不可同日而语。

在党的理论表述中,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集中统一则党的力量所在,二者分别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一体两面。毛泽东同志对此有一段生动的描述:“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 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的一种政治局面。”显然,没有党内民主,就会缺少“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而没有集中统一,就会纪律涣散、组织松弛、各自为战,沦为毫无战斗力的一盘散沙。

古人云:孤则易折,合则难摧。从抗击非典到北京奥运,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到抗震救灾,各类灾害中的浴火重生、各种艰难中的绝地逢生,哪一个离得开党的领导和集中统一?同样,在未来,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还是需要党的集中统一和坚强领导。

关键词三: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的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对比过去的党代会报告可以发现,生态文明单独成篇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创举,“美丽中国”也是一个新概念。要指出的是,生态文明是“五位一体”总体格局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生态文明也是过去十年的中央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理念、重要标签。强调“生态文明”,这比过去单独强调环境保护提升了高度和层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将是中国未来追求的社会发展状态。我们有理由相信,对生态文明的强调,将会在未来的诸多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上体现出来,在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等目标上体现出来,在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等多种规划中也会有更多的体现。环境保护部等生态及环境政策部门,将会在立法、决策、执法等环节发挥更多的作用,从过去的“软”约束变成“硬”约束。

关键词四:24字概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原来的表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由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具体表述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老祖宗提出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关键词五:反腐倡廉

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对***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查处,这让海内外对中共在十八大上提出的反腐措施充满期待。在新华网等门户网站近期推出的各类关于十八大的网络调查中,反腐倡廉往往居关注点排行榜前列。胡锦涛8日在十八大上作的报告回应了人们关于反腐败的期待。报告强调:“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由此可见,在十八大之后的诸多工作中,反腐败将会提到更高的重要的位臵,并以此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补充。从此次十八大会议期间多名高级官员公开谈到财产公开制度来看,类似财产公开的制度改革,可能成为下一届中央政府寻求反腐败突破的重要武器。

近年来,不少腐败案件刺激了人们的神经。***、陈良宇、刘志军、康日新、许宗衡……虽然惩治这些腐败分子的力度和决心不可谓不大,但每个腐败分子都挑战着人们对权力运行和公平正义的信任。

还有一些腐败发生在基层。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对这种腐败的影响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就像“苍蝇”,虽然这些腐败现象单个案件的直接危害可能不一定很大,案值也不一定都很高,但它发生在群众的眼皮底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极大。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 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

推进预防腐败体系的制度化、法制化,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努力的方向。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有这样一句话: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让我们感觉到,十八大后,在社会层面,将会有更大范围的社会监督机制,包括新闻媒体、新兴媒体等对党内腐败问题的监督。

从“房叔”蔡彬到“表哥”杨达才,再到之前查办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近两年因网上热议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最终处理的腐败问题成为新时期的一种现象。网络反腐、微博反腐,也暴露了现实反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要进一步改革现实社会的反腐机制,就要让程序透明有效。人民参与了、机制透明了、权力制衡了、党带头了,依法治国才能有效推进,腐败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加牢固。三、十八大的重要意义

对于十八大的重要意义,我想用一句排比句来表述,那就是:十八大报告是

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的报告,是高举旗臶、科学发展的报告,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报告,是制定蓝图、引领未来的报告,是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报告。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对十年成就经验的科学总结意义重大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意义重大

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意义重大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总之,十八大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二篇: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

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

我今天讲六个问题:第一,关于党的十八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第二,关于十年基本总结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第三,关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第四,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第五,关于五大建设的主要任务;第六,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于十八大主题和主要成果

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四个核心任务。

一是旗帜问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国全党各族人员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正确方向。

二是奋斗目标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决定性的阶段。在报告起草过程中,也曾经有一稿想写成“进入了决战阶段”,后来考虑到决战阶段就是一个战役,而现在至少有8年时间,这8年时间不是一个战役所能概括的,最后改成进入决定性阶段。要防止急于求成,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部署和要求,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是道路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是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条件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向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迫。

四是精神状态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强调解放思想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凝聚力量和攻坚克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中央之所以确定这样的主题,我体会主要是基于对当前世情、国

情、党情的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地变革。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不懈奋斗,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展望未来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但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也就是说形势总的是不错的,但是坚和难也是客观存在的。攻坚克难,既反映了党对未来形势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也展示了党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十八大的热切期盼,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十八大的崇高使命。

制定这样的主题,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做了宣誓,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目标继续前进,从而回应了期盼,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至关重要。

在前几天的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有位中央领导同志在讲到十八大主题的时候,曾经动情地讲了这么一段话。他说,要把我们主张什么,坚持什么,鲜明地讲出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法律赋予了我们这个地位,你不执政干什么?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清楚,坚持下去,又如何执政?我觉得他讲得很深刻,报告也的确是通过主题来讲清了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的主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一个好报告。胡锦涛同志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奋斗历程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报告准确把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期盼,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目标、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对统一全党思

想认识,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信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是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体现了十七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既保持了党章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这个党章是以党的十二大形成的党章为基础,实际上从十二大以后,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于十二大党章有过修改,这次做了适当修改,原则是可改可不改的不改,属于一个小改的范围。修改以后的党章更加符合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发展要求,必将更好地发挥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和随后召开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政治立场坚定、实践经验丰富、勇于改革创新、对人民群众满怀深厚感情的领导集体。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实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首先要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主题基础上,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和十年党的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深刻领会五大建设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党心、军心、民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从党、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根本的根本,这是大局的大局。

关于十年基本总结和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

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高度凝练概述了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基本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并对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十年历程和历史性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很不平坦的历程。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境界。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并且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严重冲击,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

十年中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新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历史证明这十年的探索极不平凡,这十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十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一瞬间,但对于一个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民族而言,却创造了令人世人折服的人间奇迹。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进出口总额从6208亿美元到36400多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0元增加到218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746元增加到6977元。我们顺利完成了“十五”、“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步。

这十年着力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报告用三个大台阶、两个时期,对这十年历史性变化做了高度概括。三个大台阶,就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两个时期,就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有外国媒体这样评价这十年说,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十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加起来还要多的国家,进行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能够始终保持稳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种风险考验能够从容应对,综观世界现代化历史可谓前所未有,这是外部的评价。

第二,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强调,科学发

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明确规定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已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作用日益显现,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广泛认同,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十八大决定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这就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八大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

科学发展观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以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务实的路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体现在党的建设各方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临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十八大提出了四个更加“自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以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四个“更加自觉”就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

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关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自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这30年中召开的六次全国党代会报告的标题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关键词的。这说明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的坚定不移和一以贯之。

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有的人甚至说十八大报告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我认为这话也不无道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一定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这条主线。下面讲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历史经验留给我们重要启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胜利,掌握国家政权以后,必须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和确立适合本国国情、本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十八大报告系统回顾了90多年我们党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也是十八大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过去历次党代会,特别是近几次党代会上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过阐述,这次怎么说出新意来?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应该从党的历史开始。所以报告用“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概括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概括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集体的历史性贡献;用“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历史性贡献。我们要深刻理解这四个成功。准确把握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历史性贡献。一位领导同志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否定不得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然也不是机械的去搬用,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新的时代和新的实际,不断推进理论武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

历史的发展奇迹,不仅使我们国家空前的活跃起来,快速的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明显的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中国对于世界这些年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中看出。这十年中,我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这些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累积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任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国外消费者带来巨大实惠。由于进口中国的商品,美国消费者这十年一共节省6000多亿美元,欧盟每个家庭节省开支300多欧元。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2009年的时候,中国对于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达到14.5%,成为全球第一大贡献国。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中国这些年累计对世界GDP贡献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

综观这30年,中国在不算太长时间里实现了覆盖13亿人口的发展,改变13亿人的命运。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也仅仅解决了10亿人的发展问题,当然发展的进度还是有差别的。而且他们发展的代价也是沉重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更广泛地区的贫穷落后,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和相互联系。

成功实践是正确理论和反映的制度能够得以产生的基石,而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和制度又可以推动和服务于新的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准确的界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科学判断。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在全国党代会报告中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以及相互关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最鲜明的特色。这些科学的概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报告要求,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归根结底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自信,他向世人宣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怎么来认识这样一个重要的论断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一些初步的理解: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成就中居于根本地位。既是其他成就的必然发展,又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其他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90多年成就积累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意义上是过去革命和建设的继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萌芽于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奠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党取得全部成就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其他一切成就的升华。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发展和巩固一切其他成就的根本保证。当前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对巩固和发展90多年来党所创造的成就提出了严峻挑战。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强基固本,凝神聚气,不为任何危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否定了党90多年一切成就的根本。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已经取得的成就就会丧失依托,甚至化为乌有。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党和人民在未来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今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开拓了空间。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发展进步都将无从谈起。

第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十八大提出,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了历史经验基础上,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重申和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理论。十七大提出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之所以反复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

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阶段,是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一些同志认识不到我国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战略风险期。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公认比较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只有三个国家:新加坡、韩国、爱尔兰。这三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是大国,所以要很好地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难题。所以,我们要强调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推进任何领域、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们不但在经济总量低,发展不快的时候要强调这一点,就是经济总量大了,发展快了,人民生活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还要强调这一点。我们不但在谋划长远发展的时候要强调这一点,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这一点。

关于总布局。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概念,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十二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两位一体布局的总体思想。党的文献中首次明确提出总体布局的概念是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从而充实和丰富了总体布局的思想,实际上到了十五大确定了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从而变成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

至于总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强调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任何时候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理想不动摇,以此来动

员、激励、鞭策全党同志,以此来团结和凝聚全体中华儿女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第五,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十八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任务,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八项基本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从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等方面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不妨做一下对比。十四大、十五大报告在论述邓小平理论内涵时,是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托力量以及祖国统一这九个方面展开的。对比之下,可以看出现在这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实践经验的新总结和基本理论的新发展,又体现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这八项要求是管全局、管长远、管方向,一定要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面贯彻落实这八项要求是向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进的重要保证。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我们不妨简单遵循历史的基础上对未来稍微做一些展望。

有统计表明鸦片战争发生之前20年的1820年,当时中国经济占全球的份额是33%,经济总量比整个欧洲还要高出大约20%,而在此后160年间,持续衰落下去。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居然降到4.6%,到改革开放前没有变化,还是4.6%。1978年起,中国经济开始走向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2011年占世界份额已经升至10%左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预测,到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9万亿美元,那个时候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将大约达到18%,到2020年占比要接近25%。这意味着2030年中国经济重新回到33%左右的历史高点。到那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比世界上现有56个高收入国家全部人口之和还要多出三亿多的国家,经过中国人民两个百年的不懈奋斗,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到那时,革命先烈李大钊为之期盼的青春中国,方志敏为之献身的可爱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之奋斗的美丽中国乃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必然以崭新姿态巍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提出了两个全面的目标。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第一个全面是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第二个全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必备动力。这两个全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宣言书,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动员令。

第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基本考虑和主要内容。从建设到建成,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充实和完善: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加应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更具明确的政策导向。

我认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保持连续性。时间证明,十六大、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方向和新要求,方向是正确的,总体上是有效的,必须遵循和支持。本来这两个目标定得很好,只是因为这些年发展太快,一些局部的实现了这些目标,当然要提出新的目标。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根据这些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对一些具体目标做适当调整。

二是要增强针对性。为了有效地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继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明确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以把短板补上去。

三是体现全面性。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分别提出了要求。下面我们对此做一些分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报告提出,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新目标。这两个新目标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先看第一个目标。十六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将这一指标修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也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又调整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十六大的目标,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8万亿元,到2020年翻两番,不考虑物价因素应该是39.2万亿元。按照十七大目标,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0.79万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到2020年翻两番,人均GDP大概是3.2万元。如果那个时候我们有14.5亿人口,那么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46万亿元,比十六大订的目标多了7万亿元。十七大提出的目标比十六大提高了不少。十八大将目标调整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2020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将达到80万亿元,比十七大的目标多了34万亿余元。虽然基数变大了,准备实现的目标数也变大了,但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经过测算,今后九年只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就可实现。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来,7%,就算是有世界经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冲击,也可以实现的。

再看第二个目标。十八大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既不容易,也不太困难。说不容易,是因为低水平收入的快速增长相对是好实现的,当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以后,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说不太难,是因为今后九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6.8%,即可实现人均收入翻番的要求。而过去十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5%和7.4%,过去30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7%,都高于6.8%。因此这也是一个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如果实现了十八大的新目标,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富强,人民就会更加富裕。特别是实现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就意味着经过十年的奋斗人民的收入会大大增加,幸福感会大大增加。到那时候小康社会的建成会变成一个人人都可触及的活生生的现实。

第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十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再次验证了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新的

体制机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推进一步的道理。国企强盛,民企松绑,改革让微观主体活力四射。

这十年,中央企业从196家调整重组为117家,数量减少,体量加大。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壮大到28万亿元,相当于四倍。减的是数量,增的是竞争力、控制力、带动力。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实施细则先后出台,英雄不问出处,创业不问体制,千万家非公企业正以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汇聚成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要素价格市场化,市场范围扩大化,改革使市场体系血脉连通。

这十年,政府职能从划桨变成掌舵,从管制型变成服务型。收入提高,保障改善,改革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补上了一些短板。

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还很多,特别是下一步改革面对的一些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下一步的改革更为艰难。

要想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的深入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划、运行有效地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十八大报告用五个“加快”,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各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制度。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地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大报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任务、新举措。报告用将近一小半篇幅来讲述这五方面的建设。由于时间关系,这五大建设我只是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这两个问题展开说一说。

第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两个“加快”鲜明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战略全局的战略抉择。

我们从近年来这场规模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寻找答案。危机往往带来机遇,这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际上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危机形成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像一部老式机车已经无力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前进。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到了关键时期。

十八大报告适应战略机遇期和战略风险期新要求,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任务着重把握三点:

一、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推动了经济发展主要工作是招商引资、扩大投资、增加产能、促进出口等。在当时条件下这么做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这些工作将来还要在更高水平上继续去做。同时必须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和必将带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再靠过去经济发展方式支撑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走不了太远。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工作重点转变,具体来说做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四个“着力”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转到培育和形成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上来。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生命、发展的源泉,使企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让各类市场主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出效益、得利益,积极主动谋转变,自愿自觉求转变。

五个更多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从过去那种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转到依靠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实在提高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二、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

展过程中。四化之间进展不一,互动不够,带动不足。我国工业化进展很快,但数量扩张特征比较明显,产能过剩。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镇化进度持续加快,但城镇化质量不高,多数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供给的互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展,但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有数据显示,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将增长一千多亿元。今年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将达到52%,如果今后再提高20%,就可以再增加3亿城镇人口,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

三、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将无从实现。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说明如果像西方国家那样完全放任自由市场经济,不重视发挥政府作用,也会走向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应对国际危机过程中,我们正是恰当把握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适时出台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才使中国经济收获了由高到很低再到高的漂亮的微循环。当然我们毕竟是市场经济的后来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者,对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和把握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十八大把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提出来,并且给予了明确的解答。这就是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地持续发展。

第二,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于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社会建设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块短板,仍然是群众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这里面收入分配不均问题、高房价问题、教育资源不均问题等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以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常委与新

闻记者见面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了我们在改善民生这方面的责任。当然这些问题很多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性的难题,但就是这样,我们还是要引起独特的重视。有媒体报道,2007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25人的收入与最贫穷的27亿人的收入相等的,相当世界所有人口收入的40%。所以,我们尽管要看到收入差距较大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格外引起重视,要采取特殊措施尽早缩小差距,中央已经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十八大报告中间也从六个方面做了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当注意着重以下三点:一是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二是加快创新改革。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党的建设部分分量很重,针对性很强,新意很浓。加强党的建设,最基本三句话:第一句关键在党,第二句党要管党,第三句从严治党。我们要认真按照这三句话的脉络去看其中的要点。

第一,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主题。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十七届四中全会首先提出的重大命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这个问题重要性达到新的高度。在新形势下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要细化,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会出在哪些领域、哪些环节、哪些部门、哪些岗位,要确实治好病,要精准下药,有的用中药,有的用西药,有的动外科手术,不只是说说而已。

第二,全面理解和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十八大报告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其中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两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五个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体路径。四自能力就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保持党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的又一个重点。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这个总体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关

键,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遵循。

第三,准确把握党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十八大报告对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总体要求,部署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这个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突出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与以往党的建设部分比较全面阐述党的思想建设和不同,十八大报告高度强调和准确聚焦坚定理想信念问题,强调坚持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缺失,信念迷茫。一些党员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甚至远不如宗教信徒对教义的信仰。所以,有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我们这一辈子看不到共产主义,也许下几代人也看不到,但我们信念、信仰绝不能动摇,因为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报告中特别强调,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繁重,并且在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抓好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报告重点强调的问题。国际国内经验反复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无论叫什么名称,无论喊什么口号,迟早都会垮台。十八大决定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深化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

三是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创新基层党建活动。四是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全面推进整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做到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个清,从不同层面对反腐倡廉提出新要求,是报告新亮点,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五是切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和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严明党纪、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单独列条进行部署。这是新形势下很有针对性的一项重要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

律,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认真落实这一条最为重要的是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纪律。

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新的征程,面对人民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考验和条件,报告向全体党员发出号召,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宗旨意识,增强使命意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居安思危、锐意创新、牢记宗旨,不辱使命。

第三篇: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上)

倪邦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是举世瞩目的,非常关注,不管是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都非常关注中共十八大的召开。现在十八大已经胜利闭幕了,十八大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理论观点、新研究部署,对于我党、对于我们国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新发展、新变化就意味着什么?这个大家应该在前一阶段的学习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多的思考。

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点交流,主要还是分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党的十八大一系列的一些新观点、新思想、新论述,与哪些新亮点,大概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这个梳理不一定很全面,因为十八大召开涉及的面很宽,内容很丰富,我就想主要还是从中央团校,从干部培训,从思想理论观点这一些方面做一些梳理,有些不一定能够全部都梳理得到,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学习十八大过程当中,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主要是这两个方面。

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新亮点

先谈第一个问题,十八大报告的一些新亮点,涉及到内容很多,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军事、外交方方面面,各个领域都有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论述。我在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跟我们干部培训相关的,跟我们一些思想领域相关的一些问题,所以涉及到经济问题,这里谈得很少,国防、军事、统战、生态文明等这些方面相对涉及得要少一些,所以我想主要还是从理论方面,有七个方面:首先讲十八大报告的主题;第二个讲科学发展观;第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包含了哪些方面;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六,党的建设;第七,十八大报告专门对青年的一段论述,从这七个方面来讲我的一些体会。

(一)鲜明的主题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十八大的主题,大家应该都学过,在这篇报告当中学了这个。它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在报告里头讲到了82个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这么几行字,82个字,里头的内涵非常地丰富。

这里头涉及到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举什么旗的问题,第二个是走什么路的问题,第三个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第四个是朝着什么目标去前进,就包含了这四层意思。

举什么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个是我们的旗帜,是我们的思想指引、思想指南。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16个字,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什么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这里头可以看四层意思,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所走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始终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我们的党不断地在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思想的飞跃、所形成的科学的理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这16个字里头有很丰富的内涵,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我党既有思想路线,又有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历来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也是我们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这么一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历史方位,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当中,处在攻坚克难关键的时期,战略机遇期,矛盾突显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应该怎么做?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所以大家可以体会到,我们现在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在这么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背景底下,我们全党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推进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所以,这是精神状态的问题。目标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小康社会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里有一字之差,一字之变,过去我们都是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在在这个报告当中提出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尽管一字之变,但它的内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已经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标志是2020年,我们建党10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很多标志性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这一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来的这么一个目标,离现在还有8年的时间,到2020年还有8年时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很多对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有很多全面的阐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我相信大家在报告当中都已经看了。

但有一个地方提出来的,大家印象会非常深刻,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各翻一番,比2010年要翻一番,在十年的时间内,要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这个意味着什么?目前我们国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是居于第二位的,仅次于美国。再翻一番,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包括我们在座各位,我们每一个人的收入要比2010年要翻一番,假如说我们现在一年的收入是5万,2020年变成10万,如果我们现在的收入是10万,2020年意味着是20万,这个要看人均,大概来讲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这是一个鲜明的目标。这就是十八大报告一开始开宗明义就提出来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什么,所以这个主题回答了4个问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向什么目标去前进,这个鲜明的主题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刚才都已经讲到了,我们要举什么样的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要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弘扬的精神,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所以这个主题确实体现了我们中央对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面临的历史机遇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刚才已经大概分析过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也表明了我党一种决心,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也提出了总要求,我们事业发展的总要求,对于我们下一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主题问题。

(二)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我们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表明了我党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大家都很熟悉、很了解,要讲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先讲到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我党自成立90多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在实践、在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党从成立到现在90多年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从我党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大致一个30年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在那个30年当中,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了,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第二个30年,从建国一直到改革开放,1949年到1978年,大概也是一个30年。这个30年当中,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一些具有本质特征的制度,也为改革开放准备了丰富的制度准备、物质准备、思想准备,这个是第二个30年,第二个30年当中,我们既有第一次理论创新、理论飞跃成果的延续和发展,就是毛泽东思想,同时也对第二次理论创新和成果的飞跃的一个准备,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后来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建设实践具体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理论创新的第二次飞跃,第二个伟大成果,所以在第二个30年当中既有继承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同时也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初步的探索,我们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当然,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我们也走过了很多的弯路,有很多挫折,积累了很多的教训,所以这是第二个30年。

第三个30年,从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些探索,开始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最重要的一种精髓。之后,江泽民同志提出来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怎么样建设党,怎么加强自身建设这些问题做了很深刻的一些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发展的问题,怎么样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

大家可能都还有深刻的记忆,2003年我们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其实“非典”给我们一个警醒。

我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来实现发展,怎么样来实现。过去我们有印象,过去的发展讲的主要是经济增长又快又好,后来又提到了又好又快的增长,然后又改为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改变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实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经济、社会还是资源生态环境我们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科学发展观是在那个背景底下应运而生的,我们要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

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种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形势底下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说明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的水平,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达到了一种新境界,我们从这个方面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意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所以,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定位,首先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它也是我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起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指导思想。

我们怎么样来看,来认识这个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都已经很熟悉,很了解,它实际上有几个方面需要去考察的,发展是第一要义,我们要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第二个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句话,实际上就是一个概念,一个意思,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民,这个是马克思在他那个时候已经提出来了,我们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根本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所个问题从理论上、从观念上有一个变化,我们在座的年龄稍大一点的同志都应该有体会,在过去我们50、60年代,建国以来探索的,一直到“文革”期间,发展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为了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为了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当时的“一大二公”,“割资本主义尾巴”,这种意识形态的概念特别地强,发展的目标不明确,发展为了什么?不清楚。所以,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认识的规律,对于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我们才逐步逐步地明白发展为了什么,实际上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结束以后,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以后,记者招待会上讲到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是说到本质上了,说到点子上了,以人为本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人民,所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过去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是“一手软一手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在我们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指的就是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这7个字,也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我们各个领域的发展,要全面,不能够有长有短,协调,相互之间要匹配,经济发展。过去,如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的是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其他的问题的出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到现在生态文明,这些方面都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各个领域要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的,单头的,一个领域的快速的发展,当然可以带动其他的,但是仅仅局限于某

一、两个领域,其他领域没有全面跟上去,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不仅会影响某

一、两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甚至也会影响整体的格局,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影响,所以全面协调,还有一个可持续,我们不能说仅仅为了我们今天的发展而杀鸡取蛋,而影响后面,影响我们子孙万代的利益,子孙万代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强调要可持续,不仅我们今天要发展,明天要发展,今后子子孙孙万代都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基础,所以强调可持续,所以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为什么要统筹兼顾?跟前面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紧密相关。为什么要统筹兼顾?因为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这么一个背景底下,我们要统筹国际国内整体的一种关系,要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统筹经济与其他各个方面的一些关系,这些关系都需要处理好,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东部要率先发展,中部要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老工业基地是要振兴,西部是要大开发,在不同的区域之间也要统筹兼顾,你仅仅是顾了一个方面是不够的,所以,统筹兼顾涉及的面很宽,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东中西部,城市与乡村等都要全面地发展,这个是我们讲的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根本方法。所以,我们来认识科学发展观,从它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一个历史线索,从这个方面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从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当中,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走过的一些路,探索过的一些路径来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它的深刻内涵,所以它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

所以科学发展观有它的一个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这么一种精神核心。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提出来了。小平同志,当时提出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来了我党的这么一个思想路线。到了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党思想路线、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到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体现了我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求真务实。面对我们的世情、国情、党情,这么一种具体的情况,提出了要科学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科学发展,怎么样来实现科学发展这个问题,就是求真务实。这个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深刻揭示,表明了我们党对正在从事的事业的高度自信和决心

第三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十八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一个深刻揭示就表明了我党对正在从事的事业的一种高度自信和决心。这个怎么来理解?中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伟大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它有一个什么样的内涵?怎么样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是需要大家认真来思考的,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大家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了这几个方面:一个是道路;一个是理论体系;一个是制度。道路、理论体系、制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实现途径,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制度是我们的根本保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的三个特色。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特色,就说明我们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主义,因为这里有中国自身的特色。它特在哪里?特就特在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上,特就特在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这三者的内在关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伟大实践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家要去看十八大的报告,报告当中讲的很清楚,它是有一系列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长的一段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里头有哪些内涵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然后是“五位一体”的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最后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它的内涵,所以这是道路。

理论体系,刚才都已经讲过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长期以来必须遵循的一种指导思想,这是理论体系。

根本制度,制度保障在这次十八大的报告当中,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有了一系列的阐述,包括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个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还有一些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族区域制度、基层自治制度,这些都属于基本的政治制度,前面有一个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根本的政治制度,还有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基层民主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都属于基本的政治制度。还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如按劳分配制度。

还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一种所有制,这些都是基本的一些经济制度。还有社会、文化、生态方方面面一些基本的制度和机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所以这三者——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内在有相互的联系、相互的关联,这三者都统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上。

所以,这次报告当中明确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是要坚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这“三个自信”。这“三个自信”就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我们逐步,逐步探索、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这么一整套从理论到道路,到制度的这么一套完善的体系。我们讲自信,刚才讲到要实现“三个自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要讲这“三个自信”? 我们可以看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国力,综合国力,中国经济总量排在世界的第十几位,大概第15位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是100多位以后。所以,改革开放初期,我相信不管是我们的国人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在看中国的发展,绝对没有这个胆量和信心去预计,去估测中国走到2012年的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能走到这么一个水平,我估计谁也没有想到。

到80年代末期的时候,中国国内也面临着一些政治**,世界上,苏东(苏联和东欧)的剧变,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剧变,当时世界上都预言,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一大遗产,意味着社会主义即将不行了,因为苏联和东欧都不行了,就剩下中国,当然还有越南、朝鲜、古巴一些其他几个国家,在那种复杂的国际国内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么一个关键,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发展和探索,所以,逐步、逐步,我们不仅发展了,而且对于世界的贡献是越来越大。

我们经历了1998年的金融风暴、经历了2008年以来一直到现在还在持续的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我们是独树一帜的,在世界格局当中,我们的经济最早地,快速地企稳回升,影响了,带动了世界的整个经济格局,实现企稳回升,实现快速发展,所以才由于中国的这种发展使得世界上很多,包括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不认可我们社会制度的一些政界和学界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发展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所以,我们要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正是因为有这三个方面,我们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丰富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与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有了这三者相互之间的有机的构成和联系,才有了我们今天快速的发展,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辉煌的成就,才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所以我们就要有这“三个自信”,这三者的自信是有它的深刻的内涵的,我们不仅仅是要做好自身,因为我们在过去的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的丰富的成果,有了这三者,所以我们要坚持自信,而且自信的内涵,大家还可以再去理解,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做得很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好,这是肯定的,而且我们还希望通过我们的这种影响力,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独特的道路,它的影响力、它的持久力,它的积极意义,对世界的积极意义,所以为什么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向中国来学习,甚至很多发达国家也很关注中国的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我们讲的这么一个意义。

我记得一年以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咱们中央团校培训基地的培训班上,我给大家辅导过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讲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当时已经讲到了我们的自信,中国文化“走出去”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我们要几台戏,几个节目,几件作品,我们的文物、我们的历史展示给人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制度要介绍给世界,要让人家来了解,来理解,来认识。所以,我们就是要讲中国文化“走出去”,有这么一个深刻的内涵,在这个地方讲的很清楚,“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不仅仅是要把自己做好,而且我们要走向世界,所以内涵就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是这几个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头还有些内容,有“三个总”,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三个总”,总依据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讲总依据,大家应该很清楚,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最大国情,也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我们现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我们要牢牢地立足于这个最大的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当中要立足于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经济总量低的时候要立足于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高的时候,快速发展的时候,也要立足于初级阶段,这是一个我们相当长时间的一个基本国情,所以我们在谋划长远发展的时候也要立足于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当前,我们有“三个没有变”,这是过去老早就提出来。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当中就专门强调了我们的国情目前“三个没有变”,这次在十八大报告当中依然强调这“三个没有变”:一个是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仍然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么一个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二个没有变,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个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变,这是主要矛盾;第三个没有变是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变为世界第二了,就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我们离发达国家还很长,还很遥远,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还有很多路要走,因为发达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国内生产总值,或者是GDP一个指标,还包含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甚至包括生态文明等方面,所以我们不管是在物质基础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离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做很多的工作,所以,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没有变。

当然这里头还有很深的其他的一些内涵,如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有些提出来中美,G2,就两个,因为现在我们讲的是G20,20国集团,现在有些人讲的是中美两国,似乎是两极,甚至是两个超级大国,中国从来没承认过G2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意味着中国跟美国一样平起平坐,意味着中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就意味着中国要承担发达国家的责任,对世界承担的一种责任、标准和要求,跟美国应该是一样的,权利和义务是一样的,我们还远远没达到,我们自己非常清醒的认识我们是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这个是我们“三个没有变”,我们强调总依据。

总布局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刚才讲科学发展观讲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讲全面,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的发展,这是总布局。

总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任务是我党自成立以来,从那天起就明确地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么一个使命。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三个总”: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就是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我们要理解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我们要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所以,十八大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全面的阐释,对于我们理解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该明白了,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四篇: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精神解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特色’的说法开始流行。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两个不走’,什么是‘老路’,什么是‘邪路’?”12月3日,德州晚报邀请德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了解读,同时结合德州实际及晚报工作特点进行了指导。讲座近两个小时,德州晚报全体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

史成志作了题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讲座,对十八大召开背景、主题及十八大架构等进行了解读。史成志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三部分内容。其平实易懂的语言,贴近实际的事例深深吸引了听众,不时赢得会心的笑声。

史成志的报告不乏精彩语言,对重点问题的解读一针见血。

澄清两个误区

史成志对两个容易被误读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误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史成志解读: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做是大厦,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地槽,毛泽东思想就是地基。地槽、地基在外面看不见,但却是大厦的根基。

“对于这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和进程的重大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有了明确的阐明。”史成志解读说。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构形态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基本原则+中国特色。【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精神解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在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基本原则,就没有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

1、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消灭了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

5、国家正在消亡,失去了政治职能;

6、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生活民主;

7、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创新:

1、以发达生产力为先导,兼容不发达;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消灭了剥削,但存在阶层差别,局部可能还有阶级斗争;

5、一国两制,以社为主;

6、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7、努力逐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宝贵经验比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像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这正是因为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准备如《论十大关系》,其中提到的平衡、协调、统筹兼顾,与今天的科学发展异曲同工,统筹兼顾概念就是《论十大关系》首次提出的。物质基础像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今天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很多工业重点项目,如胜利油田、鞍钢、首钢、莱钢、宝钢等,都是那时打下的基础。

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做是大厦,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地槽,毛泽东思想就是地基。地槽、地基在外面看不见,但却是大厦的根基。

误区二:两个“翻番”

史成志解读:第一、这不是指每个人的具体收入;第二、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人均收入;第三、两个翻番也不是单纯的收入翻番。“两个翻番”只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一定要注意,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这两个翻番,是从全国范围内说的。【十八大精神解读】文章十八大精神解读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史成志解读,第一、这不是指每个人的具体收入,不是说你现在的工资是5000元,到时工资收入一定就能到1万元。第二、也不是每个地方的人均收入。现在各地都在搞两个翻番计划,像我们山东数据高于全国,那么我省的翻番最起码不会拉全国后腿。但我们德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较低,甚至尚达不到全国平均数,那么我们到时候就不止是翻一番,可能就是翻一番半。第三、两个翻番也不是单纯的收入翻番。不是现在你和他的工资分别是5000元和1000元,到时候就变成了1万元和2000元。因为收入翻番还要均衡贫富差距,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史成志强调,虽然媒体比较多地宣传了“两个翻番”,但实际上,“两个翻番”只是“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中的“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

详说“特色”

“中国特色”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史成志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发展后革命的设想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先革命后发展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不断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实践探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践特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两个词开始流行: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早已经界定,那么这个“中国特色”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史成志解读说,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找到这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实践特色是指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马克思最初的理论设想并不一样。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设定中,社会主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但马克思的设想仅仅局限于理论,他没有看到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实现。而我们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直在实践中寻找到的正确道路,中国90多年探索正确道路的艰辛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

理论特色是指我们的党从建立初期就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党的一大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十八大精神解读】默认分类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到1945年七大,我们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确立了“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今年十八大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所以说,党不断地在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特色是指我们的理论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符合中国国情。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 “以苏为鉴”的同时要“以苏为戒”,这说明党清醒认识到苏联经验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比如新加坡经济发达,但我们也不能照搬新加坡发展经验,因为新加坡是小小的城市国家,没有城乡区别,地盘小,人口小,差别小,所以他们的经验我们只能借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其实就是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政策在不断调整,比如30年前,我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0年后的今天,我们鼓励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流转。时代在发展,每个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第五篇: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精神解读:十八大报告蕴含哪些新意?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

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此次写入党的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报告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

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们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八大精神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

(关注十八大〃访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八大关键词 ——专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 陈芸 徐京跃 吴晶 赵超)党的十八大报告,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就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专访了参与起草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

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

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4

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从‚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用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举旗帜走转改‛,‚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 5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施芝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部分的论述和部署中,处处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方位为人民服务,加强各方面、各领域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各方面人群的服务功能、服务效能。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必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十八大报告有八个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八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纲领性历史性文献。经过对报告的初步研读学习,我认为报告在八个方面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历史论断。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列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党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们党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创新和最大的历史贡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阐述。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信念,坚定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

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作出了新勾勒。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作了全面勾勒和部署。系统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

四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部署。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字之变,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质变。报告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更具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充分信心。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时间更加具体。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必须进一步不断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五是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按照这一总体思路,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七项重点任务。

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 8

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重大论断。报告的又一个鲜明亮点,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的概括。这个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系统具体的表述。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全新概括,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是对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新表述。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一系列重大任务。提出了‚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八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出了新谋划。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有许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阐述,令人耳目一新。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

下载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从“建设”到“建成”;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

    十八大精神 解读大全

    ‚十八大‛精神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对过去五年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今国际、国......

    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精神解读 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

    十八大精神解读

    太石学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资料 十八大精神解读 一、大会召开时间:2012年11月8日 二、大会主题: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

    学习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

    理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 南方圣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

    十八大精神解读5则范文

    十八大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

    1.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精神解读 十八大报告蕴含哪些新意? 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精神解读[合集5篇]

    十八大精神解读 1 十八大精神解读 一、党代会的基本知识 1.党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权力机关, 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 员会负责召集。如中央委员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