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人大代表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产生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凡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3、选举的具体办法是,在直接选举中,按照选民居住状况或者是按照选民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划分为若干个选区,按选区提名代表候选人。代表名额由选举委员会按照城乡人口比例分配。县级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450人,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一般不超过100人,人口超过13万的镇不超过130人,人口不足2000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人数一般少于40人。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代表人数三分之一至一倍。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要获得参加投票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才当选。
4、少数民族代表的产生。(1)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基数为240名,每2万5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l千万的,少数民族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650名。(2)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基数为120名,每5干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 过165万的,少数民族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450名;人口 不足5万的,少数民族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120名。(3)乡、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基数为40 名,每15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9万的乡、民 族乡的少数民族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名;人口超过13万的镇的少数民族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30名;人口不足2000的乡、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40名。
在间接选举中,按照选举单位提名代表候选人产生代表,如省级人大代表是由省辖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军人选出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香港、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选出的;台湾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协商选举会议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不超过3000人。省级人大代表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人数不超过650人。中国农村与城镇每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从8:1到现在的1:1,走了近60年。而在“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后,农民工与一线工人在人大代表中的总数也大大提升[1]。同时,法律还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出规定,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代表1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人数要多于代表人数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才当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选举法》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由广大人民群众选举代表参政议政的法律。该法律制定于1953年,1979年重新修订,其后经过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4次修改,2009年制定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并于2010年3月1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大陆法系形成于欧洲大陆,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包括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以及整个拉丁美洲、非洲部分国家,亚洲的日本、伊朗、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英国的苏格兰、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也属大陆法系。大陆法来源于罗马法(Roman Law)。罗马法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大陆法的重要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成文法(written law)又称为制定法(statute),它是指国家立法机构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并经一定形式公布施行的条文形式的法。大陆法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其方法是运用几个大的法律范畴,把各种法律规则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
大陆法各国都把全部法律分为公法(public law)和私法(private law)两大部分。这种分类法来源于罗马法,“公法是与罗马国家状况有关的法律,私法是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随着现代法律的发展,大陆法国家把公法细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和国际公法等,把私法细分为民法、商法、婚姻法、家庭法等。自由参选是国民乐观的标志 2011年06月03日 20:18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如果有人打压封杀自由参选者,这会是让对体制抱着乐观态度的人心灰意冷的做法,是对我们国家和体制不负责任的,是在拆我们大厦的砖
5月30日晚7点,姚博与他刚组织起的“参选班底”在北京市某餐厅大快朵颐。
姚博的网名“五岳散人”。这位媒体中人、知名的时评作家,数天前在其微博上坦言:经过审慎的考虑,我决定以无党派、少数民族的身份参加今年举行的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选举。„„我选举的目的是代表本区的选民争取他们的利益,为他们说话。所有选举费用由我个人承担,如果当选,在任期内的办公费用亦由我个人承担,有可能接受义工的帮助。
“我是参加昌平区人大代表选举,参选要做的各个步骤已开始进行。”吵嚷中,姚博说,5年前,他已有此想法,“这是一个公民的合法权利。说得直白一点,都是自己的事,为什么不去干呢?”
恰如社会学者于建嵘论及一位女性自由参选者时所说:“我认为她为秋季选举吹响了号角。”——响应这片号角声的,除了姚博、还有作家李承鹏、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来自广州天河区的“拥有九年党龄”的梁树新、杭州下城区做房地产工作的徐彦等全国各地的党内党外不同职业人士。
“号角”早在80年代吹起,于1998年形成一波高潮。王亮、司马南、姚立法、黄松海等都是多年前成功当选县级人大代表的“独立候选人”。以现在严谨的说法,他们被称为“联名推荐候选人”。只是,“其中大部分人胜出后,面临的局面并不理想。”被喻为“独立代表新生代”、迄今仍“自由参选”的江西鄱阳县人大代表黄松海表示。
他以4年来的“参政体验”婉转地分析,“不管是哪一批‘自由参选者’,都要面对一个共同问题,即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一方面是官方的看法,一方面是民间的看法。” “虽然现在网络舆论和信息发达,公民的声音很多时候可以发出来,政府对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认识,越来越开放,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完全操控。但还有个别官员持保守、‘很左’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官方的开明也需民众的推动。很多人公民意识不够,漠视,认为选举没意义。抱怨者很多,一边声称自己从没拿过选票,一边不愿参与这件事。其实这个权利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大家都参与,应该好很多。” 黄松海强调,作为自由参选,“与当地政府沟通”是成为人大代表后可持续性的“紧要技巧”,“如果不学会妥协,不注重持续性与复制性,再轰轰烈烈都将是昙花一现。要么自己心灰意冷,要么就被同化了,最后自身利益至上了。” 但不可否认,虽通过自己的策略取得官方一定的认可,“真正认可我们的很少,多为表面上。很多官方人士,当你触及到他切身利益时,会对你恨之入骨。当然,我们还触及不到主要官员的私人利益,因为我们不可能掌握到那个层面。比如交通局乱收费、供电局违规供电,我们可以监督,这些事情都摆在面上。一旦要牵涉到体制问题,就难以做到。” “都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要相信这个社会在进步。如果不从他们那时进步,我们就没法自由参选,如果我们不参选,接下来的人就无法继续参选,让人大这种制度成为真正的钢印。”姚博回望黄松海等人的参选历史时说。他与黄,两拨自由参选者却共同笃信:自由参选人大代表在中国,普及了民主理念,推动了民主的进程,“这已相当不错了。有多少人还在反问民主,还在反问普世价值,还在认为应该有一个强力的统治,而不是用一种民主协商制度来平衡我们社会关系。” “这就叫‘人心不死’。” 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听完,幽然一笑。这特别值得我们庙堂之上的人高兴
人物周刊:现在很多网民在微博上发出要自由参选人大代表的声音,本届的联名推荐候选人的数目也远远超过以往。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贺卫方:我觉得最主要是,现在国家的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见证了国民政治意识、民主意识的觉醒,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近大家越来越倾向于说:争取参与到哪怕是基层的人大,去竞争,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人物周刊:在这样一波大潮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特点?
贺卫方:首先,他们不是官方指定的人参选。第二个特色是,新媒体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博客、微博、论坛,能让网民了解到某个人要参选,而这些人也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强化网民对候选人的认知。人们选举的时候会变得更加理性,有真正选举需要的判断力。
人物周刊:您觉得相比一般候选人,中国现有的选举法为联名推荐候选人提供了哪些渠道? 贺卫方:从渠道上讲,候选人如果不能跟选民有直接的沟通、交流,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选。
如果说我们在制度上有什么改进的话,我们应该让参选人有机会、有途径,甚至有官方途径去跟选民们沟通,让我们的选民做出选择。
人物周刊:根据宪法,公民具有独立参选人大代表的权利。可在实际情况中,以独立资格当选人大代表的屈指可数,面对这样一个现象,政府和各级人大应该怎么样去对待?
贺卫方:我觉得首先应该对民众焕发的参与意识要表达关注和支持,这可能需要有关部门和高层明确表达支持。这首先表明,民智未开这种说法很荒唐。只要是制度有一定空间的话,这些人一定会去做的。
第二,我们现在需要设计一些更加合理的制度,让拥有参加政治生活热情的人们能获得一种途径,比如如何能跟选民交往,如何通过公众表达自己,如何进行辩论。
第三个方面,我觉得从长远来看,他们当了人大代表以后,要有制度保障他们能对包括官员的选举、财政方面的审查、立法等进行深入的审议。现在很多人参与到选举过程中,但接下来可能就会觉得,其实选上去也没什么多大的意义。人物周刊:我们还关注到,有些地方官员打压公民自由参选人大代表?
贺卫方:地方领导都会特别关注这个过程,想方设法把他们认为应该选上的人选上。有些受打压的参选者在微博时代能得到这么多的关注,而在“前微博时代”,也有不少人受到相同待遇,不奇怪。这需要各级官员从根本上扭转对民主的态度。
人物周刊:自由参选人大代表,对中国的民主进程有何预示呢?
贺卫方:我想,其实最让人欣慰的事情就在这里。这说明很多国民对现行体制还抱着乐观的情绪,这特别值得我们庙堂之上的人高兴。
如果是“上梁山”的人,他们不乐观,他们觉得一切没有希望。我特别愿意借你们这个杂志呼吁,这些人特别值得我们去支持。无论是升斗小民,还是权贵们,都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事情,都应该给他们空间。如果有人打压封杀自由参选人大代表,这会是让对体制抱着乐观态度的人心灰意冷的做法,是对我们国家和体制不负责任的,是在拆我们大厦的砖。
其实,最美好的状态并不是社会没有弊端,而是说我们社会封杀了我们改善弊端的空间。中国式的选举,那真的是特别需要超强智慧
人物周刊:若干年前,就有人成功独立参选人大代表,这个现象出现不过十几年。你觉得他们在民主进程中有什么作为吗?他们成功当选后的现状怎样?
贺卫方:确实不怎么乐观,制度运行情况对自由参选比较艰难。太多代表是官方指定的;太多人大代表是企业家为了获得荣耀,通过政治身份获得经济收益成为人大代表,还有演艺界的。这不利于自由参选人在人大里面发挥作用。人物周刊:不少人正是担心,如果自由参选人胜出后,面临的仍是不乐观状况,会让一些民主意识尚未开蒙的人更疏离他们本应具有的权利。
贺卫方:其实民主是许多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愿望,希望大家表达出来,进行博弈。冲突并不要紧,其实这是整合我们国家、团结国民的非常好的途径。最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机会说话,没有途径表达自己,决策过程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这会让所有人心灰意冷,爱国热情和其他对具体制度的看法,都会四分五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如今到了改革的重要关口,网络上这么多人有政治热情,让我们特别欣慰!人物周刊:当年那些人成功当选的经验和参政实践,对于现在参选的网民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贺卫方:以前的经验是在前微博时代,今天是一个微博时代。过去的经验跟现在做法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到底怎么去做,与其说是民众的问题,不如说官方如何对待不同的时代,如何去适应社会的潮流和趋势,让这次改选真正成为国家民主发展的契机。
人物周刊:以往一批自由参选人里,如黄松海,属于坚持下来的类型。他认为,他之所以具有可持续性,是因为自己善于与官方沟通。他不否认这是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一种妥协的技巧。如果在真正实行民主的国度里,是否还需要这种“技巧”?
贺卫方:我跟他们个人很少接触。中国式的选举,那真的是特别需要超强智慧。选举毕竟需要选民去投票,选民要知道你这个人。
任何地方的民主,包括成熟国家的民主,都不是那么单纯,没有任何弊端的。在美国,选举过程中的技巧和智谋都是有的。民主只是所有制度中,坏处少一点的制度。但是我们人类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我们大可不必把民主开启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看得太重,以至于成为不搞民主的借口。民主其实是人性中的内容,没人生下来喜欢被奴役
人物周刊:过往参选者中,出现了胜出后被迅速“同化”的现象。有人质疑,今天参选的网民,会出现同样的状况? 贺卫方:慢慢地有些人被同化,有些人没有被同化,可是慢慢地被同化的人就很少了,慢慢地体制就会被塑造。人物周刊:一个成熟的参选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
贺卫方: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表达能力都很重要。参选者的这种能力特别重要,怎样跟人沟通,让人理解你,不会误读你。
另外,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已经取得的成绩,比如冰心女士的女儿吴青,本来在北京市民心中享有很高声望。还有不要把自己标签为政府的敌人。
人物周刊:有人认为中国投票者没经过民主的训练,还不成熟。
贺卫方:这种说法是阻碍民主发展的最大障碍,民主不是培训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没人看教科书学会游泳,先呛很多水才学会。民主其实是人性中的内容,没人生下来喜欢被奴役。
人物周刊:不同自由参选者在不同地方,所受际遇也不同。如江苏常州与有些地方不一样,表示热烈欢迎参选。依照同样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出现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是什么原因?
贺卫方:这个完全取决于地方领导自己的观念,我们知道不同地方的领导人,政治信念、对国家前途的理解差别很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介绍候选人的情况。所以,自由参选人大代表不可能实施。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初赛——自由参选人大代表值不值得提倡 南审VS武大 三辩质询 正方(南审):自由参选人大代表值得提倡 反方(武大):自由参选人大代表不值得提倡 正方质询
正方三辩:好,谢谢主席,有请对方一二四辩。首先想请问对方一辩了,您知道打酱油这个词吗?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知道啊。
正方三辩:那对方辩友您跟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打酱油好不好?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就是我买瓶酱油回家嘛。
正方三辩:好,对方辩友不要逃,还想请对方一辩为我方解释一下打酱油这个词。反方一辩:对方辩友我方二辩跟您解释过了。
正方三辩:好的好的,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明白咱们打酱油什么意思。08年网络最红的热词叫做打酱油,就是说我们中国民众在当时看到热点事件的时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一种打酱油式处于围观状态。那对方的一辩,还想请问您,那现在包括微博等等网络平台的兴起,人们已经越来越想要在上面对时事热点进行一个热议,对方辩友您认为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反方一辩:真正的民主不是参加的热情,而真正公平无差别的参与到。。正方三辩:好,对方辩友请您回答我的问题,到底好还是不好?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很好。可是。。
正方三辩:所以对方辩友,我们已经看到了当今中国民众对于参政议政的意识正在非常强烈的增强,那这么强烈的增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真正实现参政议政呢?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自由参选不等于参选自由,这样的义务这样的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是不是,您方要看到您方要倡导的这种机会公平,您方先向我们论证一下,为什么它必然带来的不是精英政治?
正方三辩:好的,对方辩友谢谢您,有请您方的二辩。对方辩友,我想请问您,您知道我们中国民众有自己的隐私权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我知道。
正方三辩:好,对方辩友请您一一告诉我隐私权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反方二辩:抱歉,我不是法律专业,不能一一列举。
正方三辩:好,对方辩友所以嘛。因为我们不是法律专业,我们只知道自己有隐私权,但是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是对方辩友现在请问您了,您知道怎样成为一名人大代表候选人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我请问您了,您对维权了解吗?我知道很多受到侵害的人,他们的维权意识非常。。正方三辩:好,对方辩友,可见对方辩友准备这个辩题这么久都不知道我们自己怎么去参选一个人大代表,我现在告诉大家,我们只要有十个人联名推荐,我就可以成为一名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就连李承鹏他也说,他在自由参选之前他其实自己很多权利都不知道,现在我们通过推广,让大家知道我们自己的权利,为什么不值得?
反方二辩:我明白了,对方辩友还是给我证明今天有参选的自由的这种权利而没有论证自由参选这种方式,权利和方式,解释一下。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我们今天推广有两步走,第一步我们让不知道这样权利的人知道我们有这样的权利,第二步我要知道有这样权利的人勇敢的敢于去这么做,我想要做我敢于做,为什么不值得?谢谢。(时间到)
反方质询
反方三辩:好的,有请对方一二四辩。请问您,您方是不是告诉我们,今天只要大家知道了有自由报名和参加选举人大代表这样就算是推广? 正方一辩:我吗?其实我们今天推广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制度的保障。什么叫制度的保障。。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谢谢您,那也就是说您方承认了只要是这样的一个自由的报名和参加就算是推广,对不对?一辩。
正方一辩:当然不是,我们还有一个推广意识,说我们就地域上推广。。
反方三辩:好的好的,谢谢对方辩友。可见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说这样的策略会引来报名的增加,可是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他要给民众参政议政的这个平台,请问报名增加之后,如果我们没有选上人大代表,有没有参政议政的平台?四辩。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可是我们要先参选意识做起。。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不好意思。不要谈到“可是”好不好,能不能正面的回答我这个问题。正方四辩:我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方三辩;对对。。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问题是一个问题要比较才能得出答案,没有自由参选之前,好歹我们有自由参选。。反方三辩:好,对方辩友,感谢您。您告诉我,没有自由参选,什么时候我们没有?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可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民众都很混乱这个啊。。
反方三辩: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本身有,现在的问题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这个自由报名参选的权利,问题在于什么?很多候选人在删选的时候被删掉了,所以说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到底这些人能不能够选上人大代表对不对?四辩。
正方四辩:但是,有这样的一个目的。。
反方三辩:好,对方辩友说的非常好。关键的问题在于能不能选上,可这个时候怎么样才能选上?光是那些暴民的参加和选上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把这样的一个选上的过程改成多数的投票制度才能,是不是这样。四辩。正方四辩:对方辩友这只能论证不仅仅靠自由参选,却不能论证我们不值得。
反方三辩:好的,对方辩友今天也看到了。。【视频中间断了一部分】问题在于什么,问题在于我们今天讨论辩题的核心究竟是在于大家已经有这个权利,还是现在的关键问题呢?二辩。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正是因为有很多人不知道他才去推广才去宣传才让大家都知道,这是第一步。
反方三辩:好,对方辩友说的非常好。这个地方我方举双手赞成,让大家知道很好。关键在于大家知道有没有用,如果大家知道之后,继续现在选出的方式,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多数投票制,基于是内定或者是怎么样的,您方大家知道了到底有什么用?二辩。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如果大家都去选了,我们有了选拔的机制,如果他真的没有能力我们怎么能选举他。反方三辩:好,对方辩友说的很好,最后还是要谈到选出来的过程,对不对。谢谢。(时间到)
第二篇: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产生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凡年满 18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3.选举的具体办法是,在直接选举中,按照选民居住状况或者是按照选民生产单位、工作单位划分为若干个选区,按选区提名代表候选人。代表名额由选举委员会按照城乡人口比例分配。县级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450人,乡、镇人大代表名额一般不超过100人,人口超过13万的镇不超过130人,人口不足2000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人数一般少于40人。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人数多于应选代表人数三分之一至一倍。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要获得参加投票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才当选。
在间接选举中,按照选举单位提名代表候选人产生代表,如省级人大代表是由省辖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军人选出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香港、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选出的;台湾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是由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协商选举会议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不超过3000人。省级人大代表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人数不超过650人。代表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如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数,是按照农村每88万选1人、城市每22万选1人的原则进行分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代表人数不按人口数分配,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同时,法律还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出规定,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代表1人。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人数要多于代表人数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才当选。
人大代表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保守国家机密;协助实施宪法和法律的责任;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每届任期5年;县、乡、市辖区一级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或罢免,每届任期3年。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县、自治州、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每届任期为5年。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九十八条“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因此,现在人大代表任期已无三年的概念。
人大代表的地位
代表的地位由代表的性质所决定,并通过代表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体现代表的重要性质。我国宪法对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着诸多内容的规定,但是在行文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表述,并由此引起一些歧义,对人大代表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产生了不同看法。代表法作为一部专门规定代表问题的法律,首先研究了人大代表的地位、性质和作用问题,并对这些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作了明确表述。代表法第二条中明确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这一条文表述了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1)代表是依法选举产生的,他们既不是由谁任命的,也不是通过非法途径产生的,因此,其地位是受法律保护的。
(2)代表集体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一分子,其地位应当受到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尊重,具有权威性。
(3)代表所代表的利益和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表明代表的地位是基于人民的委托,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特殊公民。
(4)代表集体行使国家权力,但是作为个人,代表是无权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集体的地位,是在由国家权力机关选举、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上的,而代表个人的地位就不同了,其相对国家机关而言,基本上与公民的地位相同,只是其在执行代表职务时,将受到有关保障,并得到国家机关的支持。
一言以蔽之,代表法主要是从代表的产生方式,代表的利益身份,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以及代表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等几个角度,概括了代表的性质和地位,使其有了比较明确的法律表述。这样,其意义首先在于解决了人大代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问题,对于深入研究人大代表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制度,能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其次在于使大家能够站在法律的高度,明确地认识代表的地位,有利于社会上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最后在于能够使代表本人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哪些工作?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的工作,在代表法第二章中有详细规定,归纳起来,大致有十项:
1、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2、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
3、向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4、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选举。
5、在审议列入大会议程的各项议案和报告时,对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
6、可以依法向大会提出质询案。
7、可以依法提出罢免案。
8、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可以依法提出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9、参加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表决。
10、可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一般地说来,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以上十项工作或称十项权利。对全国人大代表来说,还有一项权利或一项工作,即可以依照宪法规定的严格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
依据:2003年10月出版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流程》一书。主编陈斯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伯钧: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副局长。说明,本文重点选摘了推荐人大代表候选人部分。
人大代表选举流程摘要
一、县(包括城市中的区,以下同)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二、代表名额:县级基数为120名,每5000人可增加1名。
三、代表名额分配:一次足额分配到各选区。
四、选区划分的依据:以公安部门户籍登记的人口数或单位登记的人口数为依据。农村选区:一个村或几个村为选区,城市选区:一个社区居委会或几个社区居委会为一个选区。每一选区按1—3名代表划分。
五、年满18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六、政府应在选举日前21—25天完成选民登记。
七、选民一般在户口所在地选区登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单位所在选区登记,也可在居住地登记选举。
八、在选举日20日前,在醒目的公共场所公布选民名单,名单要保留20天。
九、在选举日5天前把选民证颁发到选民手中,或用身份证领取选民证。
十、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
1、各政党人民团体可联合或单独提名代表侯选人;
2、选区选民10人以上也可提名代表候选人。
A.联名提名候选人不受选民小组限制,可在本选区内征集联名,但不得到本选区以外征集联名;
B.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必须是本选区或本县区选民。每个选民提联名提出的代表候选人名额不得超过本选区的应选代表名额;
C.地方选举领导小组可以广泛发动,放手提名,尽量让选民将具有先进性、代表性的人士提名出来,政党、团体提名作为选民提名的补充。
D.选区选举领导小组可以召集选民小组长进行布置动员,讲清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的意义、方法、程序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E.在选民小组会议上发动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将《代表候选人推荐表》发给选民,由选民自行商量,联名推荐,填表并签名,然后收集。
F.选民在联合提名前,要做到几个明白,即明白自己所在地的选区、明白本选区应选的代表人数、明白代表的素质和结构要求、明白提名的方法和时间。
3、选民可以自荐当候选人。自荐候选人必须征得10名以上选民联名提名,才能成为初步代表候选人。再经过酝酿、协商或预选,为较多数的选民所同意,才可以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4、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应注意的问题。
A.主要看参加联名的人是否具有选举权利,是否是本选区选民,候选人是不是本行政区域选民;
B.选民联名提名候选人都要以书面形式提出,认真填写《代表候选人推荐表》,写明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及推荐理由,并由本人签名或盖章。要将《代表候选人推荐表》按规定的时间交选区选举领导小组,由小组汇总报选举委员会。
C.选举委员会公布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后,候选人提名工作即终止,任何人不得更换代表候选人,不得擅自删减代表候选人名单。
D.要使所有代表候选人具有均等机会,不得以任何借口指定具体代表候选人。不得对选民所提名候选人进行种种限制,不得搞摊派提名或者指派提名,不得搞陪选。
5、选举委员会公布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
A.在选举日的15日前公布名单,并分别在各选区专用公告栏张贴。
B.无论以哪种方式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凡符合选举法规定的,都应当列入代表候选人名单。
C.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选举机构,对依法产生的代表候选人都不得隐瞒、调换或增减。
D.公布代表候选人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党派关系、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以及推荐者等基本情况,有条件的还可以将其业绩一并公布。这个名单还要印发到各选民小组。
6、正式代表候选人的酝酿和确定
A.小组长要向选民介绍本选区提名代表候选人情况,组织各选民小组进行酝酿、讨论,(建议)用票决制选举产生。根据本小组选民赞成的应选代表候选人票数多少顺序,按应选代表名额提出本小组赞成的候选人名单报选举委员会。
B.选举领导机构可召集由选民小组长、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选民代表开会,对各小组上报名单进行民主协商,(建议)用票决制确定新一轮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
D.将协商选举产生的名单下发到选民小组征求选民意见。可进行反复酝酿讨论,直到按本选区多数选民意见,确定符合本选区应选代表数及差额要求的正式代表候选人。
E.代表候选人的产生无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把持包办,不能采取由领导指派或者上级硬性下达代表构成比例的做法,更不能由政党、团体或者少数人不经过选民充分民主协商就擅自决定,不应岐视任何一个渠道提出的代表候选人。
7、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名单。
A.统计各小组选民的意见,可以采取“征求意见票”的办法,进行量化掌握,提高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透明度。在此期间,如果未被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得票多于被提名的代表候选人,应以得票多者为准。
B.要按照正式代表候选人多于应选代表三分之一至一倍的差额比例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C.不能把政党、人民团体推荐的候选人视为当然的正式代表候选人不交选民讨论。
D.不能把明显不够代表条件的所谓“差额对象”列为代表候选人用来当“陪衬”。
E.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指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8、必要时可以对初步代表候选人进行预选
A.如果经过反复讨论协商,选民意见仍无法集中,选举委员会可以通过预选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采用秘密投票的方式,根据差额比例要求,以得票较多的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B.预选时间,应安排在选举日前15至6日内。
C.参加预选人员应是选区全体选民,也可采用选民代表预选。
D.以选民代表预选的,每5名或10名选民可选一位代表。
E.召开预选大会前,应安排每位代表候选人作简短陈述,向参加者介绍自己的情况,但不得超时。
F.预选一律采用秘密划票,不得采用举手表决方式。预选选票统一印制,所有投票管理与正式选举相同。
G.全体选民参加预选的,选区全体选民的三分之一参加投票,预选有效,不足三分之一参加投票预选无效。选民代表预选的,参加预选人员应到80%以上,否则无效,应另外选举。
H.预选投票结束后,公开计票并当场公布计票结果。
I.以得票高者为正式代表候选人。
9、在选举日5日前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A.名单以姓名笔画为序,经过预选的按得票多少为序。
B.公布正式候选人其他基本情况。
C.一般来说,选一名代表,应有两位正式代表候选人。
10、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和宣传
A.推荐者应向选举委员会和选民介绍初步代表候选人情况。
B.可以在正式选举前5天介绍正式代表候选人,在介绍范围、形式、内容上应更为深入和详细。本应平等、客观、公开的原则,主要采取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的方式。
C.选举委员会应当向选民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可以通过开会、广播、电视或书面方式介绍,可把候选人的有关情况印刷成书面材料,向选民散发或者在公共活动场所张贴,要特别安排好代表候选人在公开场所演讲的介绍。
11.代表候选人应当向选民主动自我介绍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代表候选人自我介绍或自我推销是主动参选行为,选举委员会必须大力支持,并给予认真安排。
A.安排代表候选人在有关会议上发表供职演说并回答选民提问。代表候选人也可以自行安排供职演说会,但事先须报选区领导小组备案。
B.代表候选人可在选区张贴分发自我介绍,但事先须报选区领导小组备案。
C.代表候选人可以在选区通过其他媒体(如闭路电视、互联网)介绍自己,但事先须报选区委员会和有关部门批准。
D.代表候选人可以走村串户、拜访选民、发放材料等介绍自己。
E.代表候选人演说宣传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自我介绍、本人愿望、当选承诺。
F.候选人的自我介绍费用由候选人自行负责。
G.选举日当天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自我宣传和拉票活动。
以下还有正式代表候选人见面活动和正式选举流程等内容。待以后介绍。
第三篇:人大代表先进事迹
倾心教育不辱使命
王孝春同志,现任青山乡中心学校校长,自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始终不逾地实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热心参与各种活动,在人大代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一、增强代表意识,履行代表职责。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正如王孝春所说“只有捧出一颗爱心,献出一颗公心,掏出一颗真心,努力为民鼓与呼,倾心为百姓,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使人大代表这一崇高荣誉得到百姓的认同和接受”。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履行好代表职责,王孝春同志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方针,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细心体察民情,积极参政议政。
例如,乡里的有些小学,一到雨天,校门前道路泥泞,师生行走极其不便。在本乡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时候,王孝春同志得知一些村级公路,将从距离学校门前的不远处通过,便积极和乡党委政府提议,并与筑路公司沟通,引起乡党委政府和筑路公司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结果让那些学校均和村村通公路建立了连接,方便了师生和学生家长通行。
王孝春同志,时刻不忘作为人大代表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为广泛搜集信息、倾听群众呼声而不失时机,多次在人代会和教代会上,提出反映民众心声和要求、颇有参考价值的议案,为青山乡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做好本职工作,不辱神圣使命。
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尽职尽责做好代表工作,勇于为民鼓与呼,善于为民办实事,而且更要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不断创造新业绩。
王孝春同志,作为中心学校校长,承担着本乡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为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到了呕心沥血,弹尽竭虑。
⑴狠抓班子建设,打造团队精神。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工作也不例外。王孝春同志,高度重视学校班子建设工作,坚持中心学校对中小学领导班子进行考核,选拔德才兼备的同志充实班子队伍,为中小学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建设强有力的团队。现在,青山乡中心学校的全体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的班子成员,既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又能协作共事,保持凝聚力,在全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口碑。
⑵规范学校管理,健全规章制度。
王孝春同志,自任中心学校校长以来,力求规范中小学管理,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他常常与中小学领导班子一起,采用民主讨论—大会通过—付诸实施的方式,先后修订、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中心学校工作人员联系校制度》等,下发到校,以利对照实施,民主监督。各项校务工作,坚持做到有打算,学期有计划,每月有安排,每周有要点。各项工作目标明确,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各部门分工明确,配合有效。
2009年,区政府授予青山乡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先进中心学校”光荣称号;裕安区教育教学先进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在青山乡中心学校召开。2010年,青山乡中心学校被评为“市级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⑶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促进教育科学水平整体提高。
每学期,青山乡中心学校的教研计划,王孝春同志都要认真过问,仔细研究,确保制定的教研计划科学、实用、有创新、能执行到位。通过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力度,中小学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教师的教改意识不断加强。在他任期这几年,中小学教师写出的教育教学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加,质量在逐年提高。几年来,青山乡的三所初中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中考综合评估中,均位居前列。
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大家的表率。
王孝春同志,上有年近七旬的老父老母在家,其家属在城里做生意,孩子又在外为谋求工作奔波。他为了学校工作,以校为家,无暇顾及家庭。例如,为做好中小学校安工程的规划,配合学校做好勘探设计准备工作,了解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安全质量等,他经常要起早摸黑,时常在双休日也得不到休息。在孙堰小学、红桥小学等异地新建征地工作上,为化解群众矛盾,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他能态度谦恭的面对近乎粗暴的群众,深入农户,讲政策、析形势,说清利弊。3年来,全乡校安工程建筑面积达到平方米,共争取投入资金
万元,大大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美化了育人环境,使全乡校安工程建设走在全区前列。
⑸实施人文关怀,体恤教职工困苦。
作为中心学校校长、区人大代表的王孝春,深知自己仅仅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仅仅注重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参与课改等宏观战略的发展是不够的,必须切实让教职工感到组织的温暖、领导的关怀,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教职工的能动性。
于是,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生活上、工作上和思想上,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与教职工进行情感交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遇到老教师身体不适,他会亲自探望,嘘寒问暖;遇到中年教师子女升学或就业,他恰似知心朋友,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遇到青年教师婚恋或住房有困难,他总是想很多办法,通过多种途径,使他们的实际困难得到解决。今年,当魏德俊老师患了重病、刘发华老师得了癌症、陈光权和高德存老师出了车祸的时候,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果断采取行动,帮助不幸家庭治病救人。一方面自己私人掏腰包,另一方面从中心学校紧张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同时大力宣传鼓动全乡师生捐款,解决了这些特困教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
三、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实现一身两用。
⑴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人大代表工作的关系。
王孝春同志,坚持把本职工作与执行代表职务,实施法律法规与执行本系统本单位的政策,调研本职工作内容与联系群众听取反映等,有机地结合进行,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⑵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王孝春同志,在执行职务时,坚持从全局的高度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把局部问题放到全局中掂量,把眼前问题放到长远中权衡,从根本上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真正为最多数人谋利益。
⑶处理好督政与协政的关系。
王孝春同志,坚持寓监督于协政之中,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听取反映,向政府反馈,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坚持向群众多宣传,对群众不认识、不理解的问题多做思想工作,尽力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本乡镇和地区的大政方针上来。
王孝春同志,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始终以一个人大代表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潜心工作,立足本职,不辱使命。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第四篇:人大代表学习心得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参加《人大代表履职问答及指南》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按照延寿镇人大的统一安排,认真学习了《人大代表履职问答及指南》,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必须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提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履行职责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的总结与理性的思考,我将学习心得总结为“五点意识”:
一是要树立思进意识。人大代表应当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人大代表是一种国家职务,而不是荣誉称号或是政治待遇。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好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依法履行好代表职责,这一特定政治行为决定了人大代表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参政能力。而且人大工作性质的本事也是面向全社会,面向各行各业的。如果人大代表自身素质不高,就会看事物不全,找问题不准,所提的批评和建议就缺乏力度和深度,达不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效果。因此,人大代表应当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要善于涉取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参政水平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代表工作才能及时适应形势的变换,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是要确立民生意识。人大代表最基本的职责之一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
分发挥代表作用。同时,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走访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远在战国就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难”的屈原。民生意识不仅在当前不能淡化,而且更应当在人大代表身上充分体现出来。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来自人民,就应当奉献为民。在全国人民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人大代表更应当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及时收集民意,反映民生,爱惜民力,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要增强学习意识。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办法毕业的。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人等,只要学习就有进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通过加强学习,练好代表的基本功,努力打好政治理论基础,认清形势,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知识的学习,增强做好代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学习人大的刊物、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观察能力、思维方式,以及知情参政的能力。在代表活动期间,我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和其他代表沟通、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自己更好地履行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是要养成句号意识。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我非常珍视“代表”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责,经常用“人民代表
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句话来鞭策和提醒自己,并努力付诸实践,全力为人民办事,养成句号意识。句号意识就是要认真负责、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一件事,而不是半途而废,留下尾巴。代表工作也是如此。在调查研究,提交议案后,不应就草草收兵、放任不管,而应在人大采纳议案并审议后,认真督促有关部门积极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出的决议、决定及 意见,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回访,究根究底,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决议、决定及审议意见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走过场。
五是要加强宣传意识。作为一名镇级人大代表,我觉得立足本职奉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是我最大的幸福。因此,就应当言传身教,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法》,宣扬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情况和先进事迹,使大家充分了解人大的低位和作用,了解人大制度的优越性和人大代表的职责,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代表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为代表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之,无论工作中有多少困难和矛盾,无论遇到什么误解或责备,我将始终面带微笑、步伐坚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去一一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开释误会,也让每村民更加了解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第五篇:人大代表心得体会
人大代表心得体会
李桂梅
由于组织的培养,人民群众的信任,以及自己的努力,我荣幸当选为人大代表。在任职期间,我能较好的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
一、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政治修养
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者,肩负着把人民的意愿转变为政府的意志,并把政府的意志转化为全体人民行动的重要使命。职责重大,任重道远。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首先要有过硬的素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除了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和业务知识外,能够在工作中抽、挤时间全面、系统、认真地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努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加强宪法、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人大工作的规则和议事程序,使人大代表的工作做的更好。通过学习,逐步树立起了四种意识,即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人大代表的参与意识、人大代表的监督意识、人大代表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当好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代表意识,提高自觉性。
妥善安排时间,积极参加人大活动。认真参加代表活动是代表的职责。当选为人大代表,就必须树立起对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政府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强化代表意识,增强代表责任,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不当“荣誉代表”、“挂名代表”。
三、强化参政意识,提高主动性。
谏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工作主要形式之一。人大代表要积极提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识。因此,会议期间、闭会期间,强化提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意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关注民生,注意发现和搜集,掌握真实材料,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人民代表是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使我深感作为人民代表的责任和分量、压力和责任。我们从自身做起,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积极性
做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有心人。人代会开会期短,闭会期长。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的活动是代表履行职责的一个统一体。闭会期间,决不意味着代表权利和义务的休止。人民代表要学会做一个“社会活动家”,具有眼明、心通、耳灵、腿长、手勤的本领,才能做到知情出力,知情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