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4 09:3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1] 2 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2]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多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这几年关于留守儿童的犯罪事件日益增多。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明: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3 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3]

二、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儿童”因厌学而辍学的现象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老师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

三、总结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家长和老师对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更加的重视,社会上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提高。

四、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外国语学院2011级2班彭丹20110541138

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在自己进城就业的同时,他们的大多数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委托亲戚代养或寄养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局面。从此,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大量的农民工父母“别家离子”,常年漂泊在外,无非是为了家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事与愿违,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外,孩子因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受教育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才得到各方关注,专门针对其教育问题解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适应了当前乡城人口迁移的态势。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建议

正文: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及其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1)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

2)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

3)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 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 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多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

2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明: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

3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 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缺失和相关法规不合理。

以户籍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形成市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同样体现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农民工虽然进了城,找到了工作,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城里人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由于他们的户口没有迁移,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仍由原住地教育部门负责。他们的子女若在城里就读要缴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如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等。大部分农民工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只能无奈地将其子女留在老家接受教育。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相关的全国性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1998年3月2日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法规虽然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支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规定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二)经济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义务教育在农村基本成了农民自己的义务。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统筹农民直接承担义务教育费用,改革前总数100亿元左右,改革后,实际这部分资金合到了农业税中,表面上是政府预算,实际上仍来自农民,因为乡镇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民交纳的农业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是中央和省13%,县级9%,乡镇78%。2006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这里有一个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问题。多年来,广大农村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学,农民经济力量有限,农村义务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政府投入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2007年已经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向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过高的高等教育费用,加上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残酷现实,使大多数农民们望而生畏。目前,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1年的纯收入。1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使有3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1年的纯收入还供不起1个大学生。

(三)“新读书无用论”。

李庆丰认为:由于他们的父母打工照样能够挣钱,出现了“新读书无用论”。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前途缺乏信心,同样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长蔓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地踏上社会的现象。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是相当长时期都会村子的一个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这不单单是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教育的角度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

向东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差距。

我国农民的贫困,根源在于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户籍制度安排,把大部分的福利分配给了城里人。根据世界银行对38个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研究报告称,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超过2:1的国家十分罕见。国家统计局的一位官员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是是5:1,甚至是6:1。中国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世界之最。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是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从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同时,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来看,各部委应尽本部门的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采取补救性措施,因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针对你农村打工人群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提出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府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教育的应对。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共同责任,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方面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只有不到去不时间的1∕3,而其他时间大部分实在家庭和社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就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同时,也具有了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一是因为基层党务机关人员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中有大批人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教育和生活料理等工作。二是有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济相对比较富裕,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某种机构,来管理和监护其子女,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因此,在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有基层是个区域、学校和共青团三家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必将对留守子女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也能够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我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同时,学校要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生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我们更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呼吁所有学校要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我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和谐的发展。

6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自沟通方式。

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做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于完整,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时间不能距离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联系。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有更多的关心。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学生一般通过日记本方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秘密与不满,如果父母以书信与子女交往,子女就可以把父母作为一种倾诉的对象。同时,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的老师应保持经常性联系,向老师请教教育子女的方法方法,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小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矛盾和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人共同方式。

参考文献

[1]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5]李真.流动与融合[M].团结出版社,2005:42-57.[6]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8]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9]时伟,谢振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10]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11]刘纯根.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建设内容.2006.[12]苏明.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49).

[1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4]向东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教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姓名:李娜

专业班级:09高材01班

学号:094203011

22011年 8 月 20 日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为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我在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问题的提出:1·什么是留守儿童?

2·为什么留守儿童数目会越来越多多?

3·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4·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做?

正文: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为了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我和我的同学分别在自己的家乡调查的进100户人家,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占据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那么为什么留守儿童的数目会如此之多,通过调查和参考各方面的资料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都相对的比较贫困,父母为了支撑孩子读书和供养家里年迈的父母仅靠家里几亩地是完全供应不过来的,为此他们不得不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家自己出去打工挣钱,这样也就造成的大批的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生活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亲情饥渴”,在调查中每当我们问到孩子想不想父母时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然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一年甚至几年回来一次,能给孩子的只有经济上的关怀,调查中有部分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偶尔的一个电话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不能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学习方面: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成绩中等偏下,具体的原因我们寻访过学习的老师,老师大都表示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不佳与他们的智力没有

丝毫的关系,他们大都聪明乖巧,只是家里疏于管教,对于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家里的爷爷奶奶对孩子有的只是溺爱,对孩子言听计从,而且他们素质普遍偏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功课。另外就是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迷恋网络,不思进取也就造成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素质偏低。

心理方面: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我们大家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而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个别孩子行为孤僻,言谈极少,整天呆在家不出门,但这也是极个别的情况。然而有部分的孩子小小年纪满口脏话,这也是父母疏于管教的结果。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这都是让人忧心的问题啊!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参考的许多文献,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现将我的建议总结如下: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三、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乡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亲戚家寄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对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年老长辈们的溺爱和放纵,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无论在家教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而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是家庭教育长期缺失。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由于早期教育缺位和亲情教育缺乏,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有些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在监护类型中,隔代监护占的比重较大,监护人多为隔代老年人,由于缺乏文化、思想落后、方法陈旧,不懂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明显存在隔代教育的现象,面对留守儿童犯的错误,要么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长期下去会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行、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要么以打骂与训斥为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该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是学校教育不到位。目前,在我县很多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中小学除讲授文化课的智育教师外,思想品德教育、美术、音乐、英语、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比较缺乏,大部分学校既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咨询服务、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忽略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

三是城乡户籍制度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另一主要原因。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不仅人为地形成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界限,也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化。这种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由此产生的中考、高考户籍地考试制度,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子女不得不在户籍地学习和生活。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教育监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业岗位少,收入较低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攻坚破难抓工业,二是突出重点抓服务业,三是利用优势抓回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政府要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使大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就业、致富,缩短回家周期,尽量减少留守儿童。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本县在外地的中小企业主回乡投资办厂,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

二是提高学校责任意识。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地址、留守原因、监护人及其联系电话等内容并及时补充、变更有关信息。其次,完备家长通讯录,以便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反馈其孩子在校表现及思想动态,实现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间互动与联动。第三,开设心理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教给其生存技巧和安全常识,提高留守儿童的个人保护意识及生存能力,对成绩较差的孩子,多给予学习上的鼓励和帮助。最后,学校还可以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增加性格教育、人格教育等课程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考核目标。

三是增加城市教育设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城市教育设施中来,在城市中农民工密集的地方,增加相应城市教育设施,政府和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标准,使其能在父母打工地学习和生活。

四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社会权益。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步开放城市公立学校,使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顺利入学,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和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予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解决上学问题,父母就可能会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解决了。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乡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亲戚家寄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对一些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年老长辈们的溺爱和放纵,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无论在家教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一、引言

目前,留守儿童的问题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父母外出务工等等一系列因素,慢慢促生了这一问题;日前多半的研究表明,主要原因在于:①家庭教育的缺失②学校教育的缺失③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并且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发展农村、县经济,学校提高责任意识,增加城市教育设施,推荐户籍制度改革等。我本身是一个留守儿童,因此此次调查,我将从留守儿童的角度来调查研究兵分析结论。

二、正文及相关总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目前在我国农村至少有200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留守儿童不等于差生,儿童间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留守儿童不等于辍学生,非留守儿童与半留守儿童在辍学问题上没有明显差异,完全留守儿童甚至更希望继续上学。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是非社会性行为问题,少部分留守儿童发展为问题儿童。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存在教育问题,问题的严重性在儿童间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留守儿童所在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儿童所在的学校等。在密集型、有着优良教育传统的、土地负担不重的、社区经济状况较好的、学校质量较高的社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相应地不严重。在散居型、土地负担较重的、经济状况较差、学校质量较低的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较为严重,相应地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形成合力。要保障更多留守儿童进城,保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平衡,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监护质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长远上要依靠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

三、参考文献

[1]郑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旭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毕业论文)

    题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目 录 写作提纲„„„„„„„„„„„„„„„„„„„„„„„„„„„„„„„1 论文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2008-10-19 19:38:40) 转载杂谈 ▼ 标签:分类: 学生家长的体会文章 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英文)

    A Study on the Educ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 Introduction Since China carried out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national economy has grown......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金堂县隆盛镇石佛学校李丹 内容摘要: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一直被视为教育的真空,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变革,在社会转型和制度转轨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受农村贫困及城市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摘 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出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年级:10会计5班姓名:钟佳苗学号:100801051023导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温饱问题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