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 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 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形成的过程①鸦片战 争后, 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 坏,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 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 封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演变, 中国领土 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 《马关 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 路上越陷越深。④八国联军 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正式形成。《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 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 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等 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 岸, 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 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 “秉公议定则例, 是使中国 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 条约》 又开放了 10个口岸, 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 各通商口岸转口, 而不需要 重新课税, 允许外国公使常 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 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 开放 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 定葡萄牙 “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 割去中国台湾 和澎湖列岛, 勒索白银 2亿 两, 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
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 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 条约》 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 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 规定, 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
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 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 12 处“留兵驻守” ,勒索到 4.5 亿两白银, 强迫清政府作出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 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 承诺, 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 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 “弹压 惩办”不力, “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 商章程》 和中美 《望厦条约》 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 的范围。3 社会的特点①政治上:中国 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 家, 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 严重破坏, 司法于行政的统 一不复存在。②经济上:中
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 业, 但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 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③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 出极大的不平衡性。⑶主要 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⑷中华民族的主 要任务:①推翻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统治, 实现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彻底改 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 实 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 裕。
4、2 的手段:军事侵略、政治控 制、经济侵略、文化奴役。
⑵危害:列强的侵略使中国 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大 量丧失, 司法主权遭到严重 破坏,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的国 际地位一落千丈;巨额的
战 争赔款加剧了广大劳动人 民的贫困;列强在华开设工 厂, 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腐朽文 化入侵, 传教士犯罪活动猖 狂。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 略的斗争历程:① 1839年林 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 国禁烟运动的胜利, 他向全 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 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 的坚强决心, 是近代中国反 侵略斗争的起点。②三元里 人民的抗争斗争成为近代 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 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③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各地 人民为反抗英、法和沙俄的 入侵也进行了不懈的斗争。④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反 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⑤ 19世纪 60至 90年代各地接 连不断的反洋教斗争。⑥帝 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3、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所起 的作用加以剖析①帝国主 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是主要的。政治上,中国的 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大 量丧失,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 半封国家;经济上,列强进 行商品和资本输出在华开 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 上,西方腐朽文化入侵。② 从客观上说, 列强入侵对中 国的发展也起了一定客观
作用。中国的大门从此被打 开,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 救国救民的道路;列强入侵 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 步瓦解有利于中华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先进的 文化和先进科技传入中国。但这决不是列强入侵中国 的主观愿望5、4 路的早期探索,失败的原 因,教训。①农民阶级的斗 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 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颁 布了《田朝田亩制度》 ,平分土地;后期,洪仁玕制定 了《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 资本主义,但最终失败了。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 阶级和历史局限性(革命思 想、革命纲领、革命计划。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教 训: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领 导阶级。②地主阶级的自救------面对严重的 内忧外患, 部分地主阶级提 出了“自强” “求富”的洋 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民 用工业,建设新式海军,新 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失败原因:只凭借引进西方 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 封建制度, 这种 “移花接木” 的做法是肯定要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可能成为 领导阶级。③资产阶级上层 的改良运动------维新运动。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 以康 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上 层掀起了著名的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主 张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兴办新
式学堂,发展新思想。失败 原因:维新派所代表的民族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性教训:自上而下的改革道 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5 从其失败中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原因:客观原因,中 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主观 原因, 领导这场革命的民族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 性所致。他们缺乏坚决的反 帝反封建的勇气, 提不出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 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 并对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抱有 幻想;他们没有形成坚强的
领导核心,组织涣散,派系 纷杂;他们没有依靠和发动 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 只依靠少数人孤军奋战;他 们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武 装, 而只是争取新军和联络 会党。这样,虽然建立起资 产阶级共和国,但不能巩 固,最终宣告失败。中国仍 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结论: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已判定不能经过 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 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完 成。6 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①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 路的必然结果。②工人阶级
队伍的壮大和斗争发展的 需要(经济斗争、政治斗争 由自在阶段向自为阶段转 变的需要③论战中,实验 碰壁后——选择了马克思 主义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⑤苏
俄政府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 魅力。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 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是经得 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7、论述五四运动的意义。①五四运动具有伟大的历 史意义, 它使辛亥革命失败 以来连续几年的低潮结束 了。新的革命高潮以雷霆万 钧之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 来, 给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 的一页。②五四运动中,中 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 舞台, 并在运动中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促进了中国工人 阶级的迅速发展与壮大。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的广泛传播, 并且促进 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 的结合。及其历史必然性。历史意 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 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 光明和希望, 也使中国人民 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 导思想。它所提出的纲领和 奋斗目标, 代表了中国社会 发展的正确方向, 代表了中 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 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从有 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 面目便焕然一新了。必然 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 长,工人队伍的壮大。思想 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 义的广泛传播。干部基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提高了工人的觉 悟性。组织基础:各地纷纷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9
过程及新道路理论的内容。探索历程:三大起义的失败 表明苏式的城市道路在中 国行不通;八七会议纠正了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 策的总方针, 并把发动农民 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 主要任务;毛泽东领导的湘 赣边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 进军开始把党的工作中心 转移到农村, 建立革命根据 地,至此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 道路确立。新道路理论的内 容:①必须建立一个巩固的 农村根据地。②必须坚持武 装斗争, 建立一支为巩固和 发展根据地服务的军队。③ 必须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广 大农民。④必须建设一个马 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⑤根据地的波浪式推进和 党的工作重心放到农村。⑥(可能性首先,中国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次, 红色 根据地的发生和存在是由 于中国经过了大革命, 有些 地区受过民主革命的影响。10 何提出的?① 1938年 10月 毛泽东历史性的提出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② 20世纪 30年代前后,党 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 理解和机械搬用的现象严 重存在, 对中国革命的主观 主义瞎指挥的现象也屡有 发生, 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机和 活力, 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由于王明的“左”倾 路线错误 , 几乎葬送了中国 革命。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抗战开始后, 如何在中国 革命的实际中进一步广泛 应用马克思主义, 并在应用 和斗争中建立中国的马克 思主义, 就成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把中国 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的内在 要求。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问题的提出及其在现实中 的展开, 不仅反映了中国社 会和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标志 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质的飞跃。
11、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 北重镇遵义后于 1935年 1 月 15日至 17日在这里召开 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 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
当时占有决定地位的军事 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结束了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 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 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 位, 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 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的正确轨道上来, 是中国共 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 的党的重要标志。此后,中 国革命就在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 胜利发展的道路。
12、如何认识国共两党在抗 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战争
防御阶段:① 国民党领导 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 场,国民党成为抗战主力, 起了重要作用。第一,粉碎 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的梦想, 大量消耗了敌人的 有生力量, 促成了相持阶段 的尽早到来;第二,客观上 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 击战略的实施;第三,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 献。②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 战场虽不
是主战场, 但它进 行的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 正面战场的作战, 钳制了大 量敌军,广泛开展游击战 争, 创建了世人瞩目的敌后 抗日根据地。战争相持阶 段:① 敌后战场逐渐上升 为主战场, 成为抗战的中流 砥柱。1941年以后, 侵华日 军转移其主要兵力扫荡根 据地巩固占领区,至此,抗 日战争的重担完全落在共 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 解 放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情 况下抗战, 成为抗战胜利的 台柱子和生力军, 也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②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 政府和军队作战, 使以国民 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 全面溃败。蒋介石在国民党 五届五中全会上确定了反 共方针,对外消极抗日,对 内积极反共, 破坏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加强了日军的 侵略气焰。谈谈自己的感受。侵华暴 行:①“九一八”事变、七 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②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 “三光政策” , “治安肃政” 运动, 进行 “大 检举” ,厉行十家连坐法, 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细菌 试验, 丧心病狂的逼迫中国 妇女充当“慰安妇”。③在 占领区实施“统制经济” , 垄断中国经济, 肆意强占农 民土地。④在东北大肆推行 奴化教育, 摧残中华民族文 化, 妄图消灭东北人民的民 族意识。原因、经验。意义:中国抗 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 以来的民族耻辱, 使中国收 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 去的一部分主权, 也收回了 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 失地,被强割出 50余年的 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 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赢得 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成为 26国宣言的四大领衔签字国 之一, 成为联合国 5个常任 理事国之一。中国抗日战争 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再次 振兴的转折点, 它对中国革 命的发展, 对亚洲乃至世界 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为被 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 立了光辉的旗帜, 极大地推 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 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中 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抗战 路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 支持。经验:必须建立广泛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统一战线中, 共产党必须坚持 独立自主的原则, 实行正确 的政策和策略, 不断巩固和 扩大统一战线, 保证抗战的 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必须 坚持人民战争和持久战的 战略方针, 在敌强我弱的形 势下,放手发动群众,依靠 群众,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 战争, 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 地,积小胜为大胜,最后战 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加强共 产党的自身建设, 在民族矛 盾为主, 同时还存在着错综 复杂的阶级矛盾的斗争中, 共产党必须把马列主义基 本原理同抗日战争实践相
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 是夺取抗战胜利 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把基本 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原则上, 依靠自己的 力量打败敌人, 同时也争取 国际援助, 建立广泛的国际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5、为 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共和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 择?(为什么选择了共产 党?我们党成为执政党, 是历史的选择, 是人民的选 择。辛亥革命后,在 20世 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 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 样国家政权的选择, 各种势 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 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
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 这种政权 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 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 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使中国社会走
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 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 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 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并经 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 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 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 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 推翻 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 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 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 众, 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 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 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 争中, 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 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 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 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是人民 的必然选择。失败?①中国民主党派和 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 力的政治代言人, 所依靠的 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 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 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 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资 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 勇气。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 既定的历史事实, 也是第三 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 败的主观原因。②国共两党 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 政治力量, 在围绕国家政权 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政治决 斗的关键时刻, 都不允许游 离于自己阵营之外的所谓 “中间派” 及其政治路线存 在。这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必 然法则,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
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根本 原因。③人民群众作为创造 历史的动力, 已将代表他们 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 为主心骨, 不允许在中国建 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 政的国家政权, 这就注定中 间社会势力的资产阶级建 国主张失去赖以实现的群 众根基,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 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社会 原因。④解放战争作为中国 历史进程的火车头, 在胜利 发展中越来越昭示出中国 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 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 使中间社会势力迅速放弃 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 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中国 时局朝着有利于人民民主 统一战线的方向发展的重 大表现,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 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直接 原因。⑤美国和苏联作为国 际上两大对立阵营的代表, 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目标, 都不支持代表中间社会势 力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执掌中国的政柄。这是当时 国际势力角逐中国的必然 态势,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 三大党运动失败的外部原 因。
17、重庆谈判 为了争 取和平民主, 毛泽东不顾个 人安危,于 1945年 8月偕 周恩来, 王若飞赴重庆与国 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 10日, 双方签署 《政府与中 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 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 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 避免内战”。在 1946年 1月 10日 , 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 实现了双方的停战.18、中国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中国的抗战牵制和 削弱了日本的力量, 使之不 敢贸然北进, 从而使苏联得 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 避免 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
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 时间, 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 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 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 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中 国坚持持久抗战, 抗击和牵 制着日本陆军主力, 大大减 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 压力, 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 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 者的主要国家啊。中国作为 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 作战的重要后方记得, 还为 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 和军事情报。总之,中国 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 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 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
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 抗日战争中, 为了自己的解 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 出了巨大的牺牲, 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19.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高涨之际, 中国共产党及时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上半年, 中国共产党 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 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 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 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 突破性进展, 双方停止敌对 性行动。1936年 5月, 中共
中央发布 《停战议和一致抗 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 的口号, 第一次公开把蒋介 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 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 明 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逼蒋 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后, 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 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 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 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 战。20、国民党军队
在对 日 抗 战 中 的 积 极 作 用 从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 到 1938年 10月武汉失守,中 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 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 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 担 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 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 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 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 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 的, 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 耗。在战略相持阶段,也 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 大 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 方地区。
21、民主革命时 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 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 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 者,消灭地主阶级。方针:以乡为单位, 按人口平分土 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 行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具 体过程:1928年 12月,毛 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 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 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 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
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 年 4 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 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 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 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 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使之不受侵犯。1931 年 2 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 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 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 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 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 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 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 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 卖。
22、毛泽东思想形成 标志 1930 年 1 月,毛泽东 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 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的初步形成。
23、新文化运 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 段:1915 年 9 月到 1919 年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 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 文化的斗争。基本口号— —“民主”与“科学” 当 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 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当 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 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 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 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 识。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 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 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 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 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 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 的起点。第二阶段:五四 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 容: 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 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
导 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 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 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 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 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 建的 启蒙运动。
24、三民 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 包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 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 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 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 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 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 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 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民生主义: “平均地 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 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 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 决土地问题。
25、重大事 件总结
第二篇: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
论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开始入侵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被破坏,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1)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
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
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
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
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权。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
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
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
要障碍。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下,中国实际上是
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
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少有的。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矛盾并不是始终是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间的矛盾变成为了主要矛盾。正是因此,才有了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才有了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政治、经济而不是军事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不是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地位的变化则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的最基本根据。所以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来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是中国近代灾难的总根源,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社会,而封建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外来帝国主义结合在了一起,所以中国人民必须要同时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才能算是成功,才能获得民主。
第三篇: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答: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文学的基本特点?答:一,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有所增强。二,王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领域有所扩大。三,文学呈现出以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度状态。
3.欣赏《己亥杂诗》其五.其一百二十五。其五:“浩荡离愁。。更护花”。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笔锋突转,以落红华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蓄沉著。
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分明,分三层: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语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人热情的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的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4.龚自珍是个成就和特点:(1)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社会批判,尖锐有力。(2)追求理想,展望未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又不时流露杳茫孤独之感。(3)敢于创新,尽文字之美,抒一家之言。(4)艺术方法基本算是浪漫主义的,突破形式限制,不拘一格,瑰丽中显得古奥,犀利明快的同时往往又隐晦艰深。
5.龚自珍《咏史》的艺术特点:(1)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诗从“金粉东南”写起,紧扣“咏史”之题;最后又借田横义不降汉的历史故事反讽士人不能坚持节操,仍回应标题。同时在咏史的格局框架内,填入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现实内容,发抒感慨,批判时政,实是托古刺今,借题发挥之作。
(2)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作者善以政论作诗,此篇即可看作用诗体写成的杂文,它针对当时官场、士林这些特定阶层,抽出其本质特征予以批判,提升到历史高度予以针砭,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力量;同时其重表意而多陈述的表达,并不使诗歌流于概念化、空泛化,而是富有概括力、形象性,此诗既是政治家之诗,又是诗人之诗。
(3)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6.黄遵宪的诗歌题材及艺术特点:一,题材:1反对列强侵略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书愤》,2批判收旧势力要求变法图强的诗《感怀》,3描绘异国风光吟咏科学文明的诗《樱花歌》,4表现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与同情的诗《逐客篇》。二,艺术特点:1提倡创造革新,又强调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称所作为“新派诗”。2在诗中广泛地描写了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3诗中表现新的社会思潮,包括外国奇异风物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新意境。4代表作有《哀旅顺》、《书愤》、《今别离》等。
(四)为要保存旧有风格,而未能打破旧形式;用典过多,往往难懂;具有浓厚的改良派色彩。
7黄遵宪《哀旅顺》的艺术特点:(1)概括有力,表达委婉。此诗采取史诗般的笔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甲午海战加以高度概括与真实记录,显示了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同时作者采取了十分委婉的表达方式来凸现诗篇的意旨,全诗并未从正面点出导致旅顺失陷的原因,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2)欲抑先扬,大起大落。此诗前十四句极言旅顺港的形式之险要、战备之精良、军威之雄壮,真是天下无双,固若金汤。最后两句却骤然转折,写旅顺轻而易举地沦入敌手,将前文陡然抹倒。两相对照,反差强烈,取得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也在大起大落的结构中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悲愤叹惋。(3)感情强烈,音韵调谐。全诗前十四句气势轩昂,充溢豪情,最后两句虽平平道来,哀恸悲怆之情却力透纸背,更显示出哀旅顺之沉痛无比。其感情之所以能如此剧烈动荡,是与作者善于用韵密不可分的。全诗逐句用韵,前十四句押仄声韵,急促而铿锵,最后两句忽然转用平声韵,暗喻旅顺失陷之轻易,与全诗的思想内容达成了高度和谐。
8.梁启超与“新文体”的特点:戊戌变法前后,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文体。文笔平易畅达,“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感情”,富有鼓动性,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文体,号称“新民体”,亦称报章体。
9.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艺术特点:(1)强烈的感染性。作者以饱带情感之笔,或说理,或喻事,或状物,往往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务求恣睢淋漓,充分表达出炽热挚烈的爱国激情,在奔放激荡中给人以慑心动魄般的巨大震撼,极富鼓动性。(2)鲜明的形象性。此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抽象的逻辑推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老大帝国”的老态龙钟、枯朽衰弱与少年中国的血气方刚、充满活力,在相互比照中栩栩如生地站立在读者面前。又广泛取譬,多方设喻,先是以人喻国,转而又以物喻人,喻中套喻,喻后接喻,堪称奇观。(3)高度的灵活性。此文的语言表述非常自由,或文或白,或奇或偶,或引诗为文,或化骈为散,时而用一二个外语洋词,时而用三两句俚语方言,其遣词造句不受约束,无所禁忌,而又尽情尽意,明白无碍。
10.四大谴责小说的内容: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11.《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的形象及其意义:(1)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2)意义:揭示了封建传统吃人的主题。
12,阿Q的形象及其意义:1,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也是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其体现的是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我安慰,欺软怕硬,其核心是不正视现实。2,A阿Q形象具有巨大的概括性,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沉重的苦难生活的生动概括。B阿Q形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既概括了中国国民性的一般弱点,也概括了人类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法。C以对“人”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13.《呐喊》、《彷徨》人物形象的分类:1.权势者形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些有钱有权有势的“阔人”,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他们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并体现了冷酷、虚伪的精神特征。2.积极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形象。《肥皂》里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属于这一类。3.被侮辱与被损坏者的形象。鲁迅认为,各种形式的封建思想观念,在精神上残害着等级社会的下层人,侵蚀着他们的灵魂,从而严格的控制着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维护封建秩序,因而他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较多的不觉中被吃掉的形象。
14.简析《秋夜》中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象征意蕴:小粉红花是社会上不敢正视现实、寄希望于未来的弱小者,处境悲惨,是一种典型的弱者的象征。而小青虫是现实中向往光明、不计成本、不惜牺牲的追求者的象征。作者对前者更多的是批判,对后者则是敬佩和惋惜。
15.简答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1.鲁迅杂文是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2.鲁迅的前期杂文表现出较浓厚的启蒙主义思想,较多地揭示和批判社会的腐败和思想的落后。3.鲁迅的后期杂文具有更多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16.简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1鲁迅杂文的风格也随着时代和社会以及他的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发生变化,前期风格热烈,后期风格深沉冷峻。2运用贴切而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也是鲁迅杂文的显著特点之一。3鲁迅的杂文是对中国议论性散文的创造性发展,形象性与逻辑性的统一。
17.简析《铸剑》中眉间尺的形象:优柔寡断、怯弱、强烈的复仇思想、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成长迅速、抉择果断,眉间尺是一个现实中的复仇者的形象,他有自身的性格弱点,但在复仇的道路上他逐渐成熟起来。18.结合《沉沦》的内容,分析小说主人公性苦闷描写的积极意义:1作品对主人公的性苦闷的描写是真实的,符合人物性格逻辑。他在内心痛苦无法解脱的情况下跳海自尽,是五四青年感时忧国情绪的表现,是对时代的抗议。2.主人公的性苦闷,是当时青年中最为典型的时代苦闷之一。《沉沦》亮出主人公要求性爱的心理,则是对封建禁欲主义的反叛,也是对封建文学的突破。3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性苦闷的描写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
19《子夜》的创作意图:当时中国正进行现代社会性质的大讨论,写这部小说,就是想用形象的表现来回答资产阶级: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迫下,是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当时的出路只有两条,投向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或者与封建势力妥协。20.
第四篇: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2、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特点是: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中国的“太上皇”,是近代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被推翻后,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仍然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第三,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的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极少见的。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国人民的近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造成了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可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第一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
第五篇: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试题: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紧,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主要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反抗,加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霸中国。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一般的封建社会。其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控制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最反动的势力。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它们仍然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
第三,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剥削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仅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同时小农经济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这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以至于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追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乃是一切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造成了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与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一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