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张秀丽
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全面
平方子总校:张秀丽
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各项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班主任的我们来讲,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多年来,我们都一贯以“三好学生”来评价学生,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与老师们平时对学生的主观印象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对于学生的其他表现几乎从来都不考虑,根本谈不上什么综合评价。随着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在评价上要改善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每一位学生,使被评价的学生能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努力评价准确、公平、公正、科学,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主动的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评价中享受快乐,在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发挥综合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促进 其积极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不再是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评价,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它既有班主任老师的评价,又有科任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评价,这就体现出了在评价时的客观全面,在评价时要注意把学生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分成几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评价。定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激励学生自省自律,明确努力方向。如我班有位学生没父亲,母亲又在服刑,只有他和哥哥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老人在管教上不是特别得体,使得他身上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在学期初时,我给他制定目标时,就帮他从个人良好习惯方面定好自己的目标:不说谎话、和同学搞好团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作业等。根据这些内容对他逐项进行评定,再根据他的表现进行具体的表扬。如:一般能主动回答问题,大多数时候能按时完成作业。根据他这些表现再次给他制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目标。如:在生活中能主动帮助他人、作业要认真书写。努力做到干净整洁,上课回答问题做到声音洪亮等。这样在阶段性评价中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有意识地修正目标,引导学生自觉的将评价与自己的具体生活行为表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巩固自己取得的成绩,发现不足努力改进,以求做得越来越好。
二、发挥综合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快乐成长
1、评价主体多元化,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综合评价从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主任、学科 教师与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更是发挥了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评中能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懂得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会以此为骄傲,不断强化,使它成为自己稳定的品质,在今后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同学互评包括文化课学习、特长爱好、行为习惯及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同学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基点,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师、家长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读取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的优点得到适当的放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评价内容的全程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播种到收 获的过程,但缺少中间的培植,再好的开端结局也不会理想。在学生的学业评价这方面,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要评价学生的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我们所用的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内容更客观、更详细。如对学生进行的“语文能力”评价包括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期末成绩、学期综合评价等。每一项有详细的分为几小项,如“知识与技能”包括:听话、说话、朗读、作文、识字、写字、学习习惯、综合应用。这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全方位的,不再局限于一张卷子一个分数。教师在教学中细心地发现学生各方面的优点,坚持不懈的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加油,使学生从每一步前进中感受到克服困难、超越他人、战胜自己的喜悦,克服一切困难前进。如我班的一名学生,由于语文基础差,成绩一直很低。但他对语文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他没事会讲小故事、会和同学们一起读课文,而且知道努力学习。通过语文能力的综合评价,他不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看到了长处。我又及时找他谈话,激发他学习的动力,使他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学习,成绩很快有所提高。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从多角度去观察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发现他们不同的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学生能愉快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三、采用激励性评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往的操行评语有着固定的模式和常用词语,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现在的评语在形式上由原来的公式化语言改为谈心式,语言委婉含蓄、幽默风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地评价,在评价中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一些小毛病要委婉的指出来,而不能说得太重,这样既促进学生改正缺点和不足,又不会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我班有位同学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只是上课不爱发言。为了帮他改掉这个缺点,我在给他的评语中这样写道:你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班级劳动时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在学习上一直积极努力,遇到难题时也能不声不响的思考半天,直到能找到理想的答案,同学和老师也都很喜欢你。老师希望你在以后上课的时候能积极大胆的发言,做一个勇于发言的小勇士,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这样既指出了她的毛病,又使她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从那以后课上她总是积极发言。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在评价中注重学生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评价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提高评价的目的。
第二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论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点反思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为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招生提供了符合新课程的依据,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操作载体,可以说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好事。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在中考招生改革中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其目的是要彻底改变以往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惟一手段的做法。由于考试改革和评价改革是相辅相成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使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对新课程改革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努力让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现正常接轨
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标志着仅以一张试卷论成败的考试体系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与特长、运动与健康等多方面的测评,来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初三学生要拿毕业证除了通过学业成绩评定外,还需经过综合素质评价。这一变化,体现了新课改实验的实质性进展,也使“全面发展”的概念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二)转变过于强调甄别评价的观念,建立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它强调了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来讲,就是要通过评价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使评价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努力构建有效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新课程培养目标是相一致、相呼应的,它将成为推进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首先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提高,促进课程的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高中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也有利于在教育中建立诚信文化。
(四)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将综合素质评价落实到过程教育教学中
既然综合素质评价的出发点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那么将综合素质评 价落实到过程教育教学中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具体落实“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在成长过程中掌握终身发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因材施教”是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打破了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这对教师是一个激励和鞭策,它使教师从“应试教育”中走了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真实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提高与发展。同时,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联系、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恰恰应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因此,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五)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高中选拔合格人才
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在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的情况下,根据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对初中毕业生进行选拔是必要的。在以往的选拔中,学业考试成绩成为唯一的标准,而对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却是不足的。这不仅不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对学生来讲是不公正的。
(六)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
我们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只用于中考招生,评价的结果直接体现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状况,这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监控教学质量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行政部门能够从评估的过程和结果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诊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改进建议。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的许多评价内容是难以量化的
如“了解省情、国情”、“建设家乡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抵制不良诱惑”、“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等都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作为一种旨在导向、激励、反思、调节的发展性评价措施,其本身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把这些内容的评定结果,与升学挂钩,赋予其选拔与淘汰的功能,稍有不慎,会导致学生的抵触和家长的质疑。
(二)评价的内容概念性的较多,少数内容甚至偏于理想色彩
除了少数甚至极少数的所谓的“精英”学生能出具较丰富的实证材料外,会有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太多的有价值的材料可备。
(三)各方对综合素质评价重视不够
今年初中生毕业和升学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求比较低、认识不到位。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远意义认识不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改评价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影响新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瓶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四)材料的完整性与可信度有待加强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学生五个维度的实证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有些实证材料较虚,如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观察记录及研究性学习情况等等,在短时间内学生和学校很难提供,这往往给老师和学生留下弄虚作假的空间,致使实证材料的可信度不强。另外,不少学校在具体评价时,没有按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首先对材料的可靠性进行认定,然后交流公布掌握的材料,最后再对照评价细则,对学生或同伴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是根据平时印象,直接进行评定,没有充分使用学生提供的实证材料,实证材料的使用度不高。
(五)有些综合评价等级设定值得商榷
今年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定了较科学的实施办法,评定内容全面,包括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评价方法较科学,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统一考试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定,主要通过ABCD四个等级呈现。然而,在公民道德素养这个维度评定中,等级呈现只设定AB两种,并强调没有涉及违法犯罪、没有校内处分的,一般不允许评定为B等级(即良好等级)。如全县毕业生评价结果都是A等级,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可能还会模糊学生的评价标准,甚至纵容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正常管理和教育,影响德育教育的实效。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如何真正运作 好这项工程,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不断思索,完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第三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大屯中学任彦文
199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界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的时期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评价方式与之相适应。当某种评价方式变异为一个纯粹选拔与淘汰的无情的机械工具时,其价值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带来的是它的反社会化。孩子的创造性、批判性被这个工具所扼杀!孩子的理性、智慧和思想被这个工具所扭曲!为什么有本事考进名牌大学的刘海样竟干出把硫酸泼向黑熊的蠢事,而那个没本事考进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写出让大作家们大跌眼镜的《三重门》。我们看待和评价当代中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遭遇困惑在所难免。
未来社会渴求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在一个多元,变化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而青少年恰恰是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最少保守思想,能最快的领悟到什么样的行为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的中学生对个性自由发展充满渴望,充满热情。他们非常希望家长和教师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社会每个成员潜力的最大调动,就不知不觉地发生在每个人对自由的这种追求上。遗憾的是,我们许多家长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是过去那种“大人管小孩”的方式对待他们,或者“恨铁不成钢”的过多干预他们的行动。现在需要反思的也许是我们的学校、家长和老师自己,我们的教育方式评价机制能够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的需要吗?能够适应这些充满激情和个性的中学生吗?
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学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学生观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变革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多变的时代特点,赋予了他们极易接受新事物的品格和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兴趣广泛,善于交际,求真务实,这些优点都是过去的中学生所不具备的,时代的差异导致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之间的各自时代的特征。如果把过去的观念强加与现在的学生,用传统的标准评价现在的学生那显然是不公平的,也自然难以奏效。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大都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受旧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影响很深,当面对新的时代观念的中学生,由过去的惯用的教育方法再沿续下去,必然失灵。
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新的评价机制产生。我们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不只是关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只是关心学生能否在各类大赛中拿名次,获大奖,还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和做人的素质。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其各方面发展的和谐性,具有各方面发展的潜能。“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长”因此,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包括考试评价,心理品质评价,动手能力评价在内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与研究,积累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使评价能准确、公正、科学,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张秀丽 论文
如何让学生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学会创新
哈巴河县初级中学
张秀丽
内容摘要:21 世纪的中国呼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就要用创新教育的理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呢?本文主要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趣的课堂活动、创新型教学评价这三个角度介绍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学生;创新;政治;教学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创新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打破常规,让学生在发挥主体作用中学会创新
旧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根据老师的要求,被动地学习。由于所有的过程都在被动中进行,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不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不到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常规,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学生的说法。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主动与学生互换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例如,在讲授《消费者的权利》这一课时,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要求他们模仿老师设计出教学过程。我首先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选出一个同学作为组织者,组织同学们进行集体备课。我让学生自己来当老师,要求他们模仿老师设计出教学过程,哪组设计得好,哪组就派代表来讲。我指导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时,先给他们一些教学设计做为参考。接着,要求学生模仿设计,很多同学做得很好。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备课”,在正式讲课前就把课本知识消化了很多。在学生们的设计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设计非常棒,他们在模仿老师的设计中有很多创新的亮点。在他们的设计过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其中有一个组的设计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他们把消费者比喻成上帝,全课他们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重要的上帝。对于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决定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把消费者比作上帝。环节二:倒霉的上帝。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待遇,有时还会受到厂家和店家的戏弄,使得顾客在消费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环节三:受保护的上帝。我们通过九项权利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环节四:文明的上帝。总结消费者应履行的义务。
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把《消费者的权利》这一课的基本知识都渗透进去,而且增加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他们的设计从环节到观点均有创新。又如:在学习《多元文化地球村》时,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是怎样的”这个知识点。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分别查找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来历,并鼓励学生分析这些传统节日对我国与及世界各有怎样的影响,要求学生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同学们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很多观点都非常新颖。这一方式的改变,激活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既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灵活规划,让学生在精彩的课堂活动中学会创新
人的兴趣爱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主动、积极地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兴趣具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就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兴趣、学有知识、学有快乐。
如果学生在上思想政治课时感觉到枯燥无味,那么很难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只有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愿望。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和活动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有所体现。
1、创设情境、设置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法不可违》这课时,设置:“以歌曲《同桌的你》而扬名的音乐人高晓松,对自己2011年5月9日晚醉驾的行为供认不讳。法庭宣布审判结果:高晓松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请结合法律的相关知识对此事发表你的看法。”同学们在发表看法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知识,也锻炼了创新思维。
又如,在学习《家,爱的港湾》这课时,设置:“故事导入,(熊口夺手)2004年夏,陶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辽宁省抚顺市的公园,孩子由于好奇拿着一块糖,隔着铁笼把手慢慢地伸进了黑熊嘴里,当陶女士发现,想拉孩子的手时,已经来不及了„„请大家试想想,后来陶女士做出了什么举动?”学生们热烈讨论,有各种猜测。由于创设了一个有悬念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标本、挂图、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较难的知识简单化;开展课堂自由辩论和情景表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做诚信的人》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有位国王很老了,可是没有孩子,谁来继承王位呢?一天,国王发给全国的孩子每人一包花种子,并且说:“谁种出花来谁就当太子。”有个叫雄日的男孩,也很用心地培育花种,可是花种就是不发芽。这天国王要看花了,孩子们都捧着盛开的花,国王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突然,他看见雄日捧着空花盆流泪,就赶紧走过去,雄日把自己种花但始终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高兴地拉着他的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忠实的儿子。”原来,国王发给孩子们的花种子全是煮过的。然后我布置了两道思考题:1.国王看见捧着花的孩子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2.国王见了没有种出花的雄日为什么很高兴? 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们共同认识到:国王不高兴是因为大部分小孩不诚实,高兴是因为那个叫雄日的小孩诚实。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这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而且整个讨论过程,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发言,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又如,在讲《两代人的沟通》时,让学生自排小品“爱的冲突”,通过学生的精彩表演,同学们很容易认识到,父母与孩子间要善于沟通,才能让家庭更和谐更快乐.【附:小品“爱的冲突”】
“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
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
女儿(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儿子)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 过了一会,女儿丢下礼物,破门而出,妈妈紧跟着追了出去„„ 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所在。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进行知识竞赛,小品表演,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等形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从而达成认识的升华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创新型教学评价中学会创新
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克服评价的单调性,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让学生在创新中体验快乐。创新型教学评价的要求即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创新为主要指标,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分数等级与评语相结合。这种教学评价应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例如,在《如何调控情绪》主题学习中,我把班级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组选出队长,负责本组学习的具体安排。然后我制定《如何调控情绪》合作学习评价量规、《如何调控情绪》项目学习解决问题评价量规,对同学们的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有自评、他评与师评三方面,并设定了权重比例。这个环节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环节,所以学生们非常重视积极准备,认真完成任务。他们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思维。
在开展主题学习后,制定《如何调控情绪》项目学习成果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评价同样有自评、他评与师评三方面,也设定了权重比例。在利用量规评价学生的同时,提供一些情景测试题给学生做,检测他们在不同情景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这种创新型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到了创新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所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第五篇: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浅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失
[摘要]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评价,由此造成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手段单一以考试与测验为主,过分追求考试分数,损伤学生心理健康,评价过于量化,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动态过程性的的评价,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得不到保障。随着新课的全面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是发展性、综合性的,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智力、技能、品德等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评价,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诚挚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评价。
关键词:发展性综合性身心健康
一、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素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指神
精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对学生某一过程的学习、品德、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它是一种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为学生的身心提供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它有别于传统的学生评价,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利功性评价,评价内容片面,手段单一,以考试测验为主,过分追求分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评价标准过于量化,过分关注最终结果,忽视学生日常的动态的过种性的评价,往往会造成评价氛围和人际关系紧张。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人心,传统的学生评价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已迫在眉睫。
二、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优点
1、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的填写包含了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家长、班干部、同学,是他们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的表现填写的,评价手册填写具有全面性、全体性,而且在填写手册时,包括量化考核的各项内容如:品德方面的表现、参加社会活动、身体的变化、日常学习情况等。思维成果,还要评价思维过程、思维方法。这样就能全面分析一个学生,既看他的思想认识,又看到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的改变,既能看到他的优点,又能及时指正他的缺点,使之注意改正。
2、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中有为班主任设定的评语栏,也有为其他科任教师设计的评语栏,教师在做评语时,大多采用亲切的语言,热情地鼓励学生的进步,委婉地提出改进的方向,突显了评价的人文性,而且对于学生自己的评价采用涂画方式做选择,很清楚“★★★”,一般“★★”,不清楚“★”,还有画笑脸的形式,这样的评定方式避免了较差学生的尴尬,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从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好地获得发展。这种评价方法的采用,使每一个个体在人文化的关注下积极主动地发展。
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更重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给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带“我”的部分明显增多,既有用红星表现的“我知道”,又有用笑脸展现的“我做到”;有亲身经历的“我记录”,展现个性发展的“我的擅长本领”实物展示;还有“我的荣誉”,“我可以做得更好”等板块。这些评价栏目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通过内心的自我唤醒促进成长的心理需要。
4、注重家长评价的参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通过栏目的设置使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有了展示的机会,使教师和家长更
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了家校的互动,使得家长更加关注学校里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把自己对教师对孩子的期望用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内在价值,推进学校育人工作的整体性、和谐性,更加使教育走向开放化、人文化。
三、当前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尽管实行综合评价已几年了,但是由于有中考、高考这两座大山,以及老师家长对素质教育和综合评价认识不够,实施综合评价困难重重。
1、‘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在某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对素质教育不理解。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几年,国家也正逐步改进和完善中考、高考政策、但分数仍占很重要的因素,在中考、高考这两根无形的指挥棒下,孩了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兴趣爱好,家长便认为其是不务正业。在期末报告单上打上优良没有分数,便有许多家长打电话来问自已的孩子语文、数学考了几分,而对素质报告单中的有关孩子的性格特点、社交能力、很不关心。在今后的综合评价中,应就评价工作对家长加大宣传力度,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方面。
2、部分教师对素质综合评价的评定不够公平。
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部分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优秀的,而成绩差的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也是差的。因而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以成绩而定论,没有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在今后的评价工作中,应科学规范评价的过程和环节,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由教师元化变为多元化评价。
3、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过程不够完善。
教师一般只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期末考试,有的同学平时表现较好,但在期末考试中失利了,这就真接影响了老师的综合评价,其实期末评价,还可设立“我的假期表现”“月月回头看”等评价方式,全程评价学生,用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
四、综合评价的作用
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综合素质的评价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护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不突出,但并不代表他在其它方面也默默无闻,也许他富有爱心,爱帮助别人、也许他在体育方面是个子天才,按传统评价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觉得低人一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信心,自暴自弃。而发展性的综合评价就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表扬,对孩子的优点给予肯定,让孩子充满信心对学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