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题1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早在十几年前就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随着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愈演愈烈,最终造成了当地学生求学机会的不平等。其实,他们在高考前夕移民的理由非常简单:海南、新疆高考的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内地。在内地进不了录取线的,到海南、新疆能进录取线;在内地进不了重点大学的,到海南、新疆就能上重点大学。据了解,去年全国有527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率52%,但北京、上海、海南、新疆等地录取率都超过70%。从录取分数线看,以文科重点为例,北京462,上海497,新疆490,而山东568,河南562,浙江560。北京与山东等地相差100分左右。
每年高考划线后,考生家长都会对因区域不同而分数线相差悬殊表示极大不满,但不满并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于是,这些考生和家长千方百计变换户籍所在地,改变民族成份,以期改变孩子的命运。
问题:阐述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和内涵,结合材料,就地域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之间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答: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美国的科尔曼和瑞典的胡森的论点。J·科尔曼把“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归纳出四种涵义:(1)在前工业社会中,家长制盛行,还没有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出现;(2)在工业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创办面向人民群众子女的、基础的、义务的和公款资助的教育;(3)在欧洲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里,教育机会均等被界定为“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4)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被解释为受教育结果或学业成绩的均等。科尔曼还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T·胡森则分别对“平等”和“机会”进行界说。他认为“平等”有三种涵义:(1)指每个人都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起点均等论);(2)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人种和社会出身的人(过程均等论);(3)促使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结果均等论)。“机会”则是指几组变量:(1)学校外部的各种物质因素;(2)学校的各种物质设施;(3)家庭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4)学校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5)学习机会(即教学条件)。
“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目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巨大的录取分数差距的存在,成为“高考移民”的巨大动力。这显然是一种教育机会的不均衡,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三是群体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既有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教育的外部原因。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在高考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或者说集中体现。这种现象是部分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从教育外部情况来看,主要是个别省份的户籍、学籍制度管理不严,给有些人有了可乘之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包含着宏观层次的国家法律政策的因素,也包含着中观层次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还包含着微观层次的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因素。
教育均衡的内涵可以从下面几个层次来理解,从教育资源的配置看,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均衡,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学校内部管理等的配置均衡;从教育的目标看,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教育的功能看,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因此,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状是大部分地区已在数量上普及义务教育,达到数量公平,但在质量上并没有实现公平,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教育。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择校”问题是一种教育严重不公平的表现。以钱或权择校问题等现象也严重影响儿童入学方面的公平。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结合学校选择制度的实施,可促使多样化的特色学校的发展,有利于使教育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人员的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最终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我国目前全面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施学校选择制度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从局部做起,但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未来选择之一。
资环学院
魏亚利
1080900030
第二篇:案例分析题1
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审计项目组)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审计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均缺乏计算机系统方面的专业技能存在缺陷。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托具有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的员工,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
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委派的项目组负责人A及其项目组其他人员均不具有甲公司审计工作需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应该选派有专业能力的人员来承担该项工作。
(2)聘请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的人参与审计工作不恰当。为鉴证客户提供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会产生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威胁。张先生是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工作的人员,如果参与审计工作对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属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设计成果。会产生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威胁。
(3)审计小组人员之间互相复核不恰当。复核人员应当是拥有适当的经验、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因此,确定复核人员的原则是,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执行的工作,这样才能够达到复核的目的。A注册会计师安排项目组人员内部的交互复核,没有按照复核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复核人员,存在问题。
(4)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存在专业问题争议尚未解决就出具审计报告是不恰当的。在业务执行中,存在意见分歧是正常的现象,只有经过充分的讨论,才有利于意见分歧的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程序来解决分歧,只有在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如果在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前,项目负责人就出具报告,不仅有失应有的谨慎,而且容易导致出具不恰当的报告,难以合理保证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在甲公司审计业务中,在存在专业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仍然出具了审计报告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导致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5)出具审计报告后进行质量控制复核是不恰当的。需要进行项目质量复核的业务,应当要求在出具报告前完成质量控制复核。且对于复核提出的重大事项得到满意解决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甲公司的审计业务被评价为高风险业务,应该进行质量控制复核,对于复核时间的确定,应该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前,而不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后。
第三篇:案例分析题1
案例分析题(朝勒孟)
(1)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后,日本的法院是否可以受理台湾当局代表中国的诉讼?为什么?
答:不可以。中日两国政府于1972年9月29日发表了联合申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并同时撤销了它对“中华民国”的承认。(2)日本京都地方法院1977年的最初判决是否符合国际法?为什么?
答:符合国际法。1977年9月16日,京都地方法院对光华寮案作出了判决,确认光华寮是中国国家财产。因为日本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故前中国政府对中国国家财产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已经转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3)1982年及其后日本各级法院对光华寮案的判决或裁定是符合国际法吗?为什么?
答: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而1982年及其后大阪高等法院撤销原判是变相地承认台湾的合法性,因此是违反国际法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在国享有豁免权?为什么?
答:享有豁免权。依据国际法,国家享有主权豁免国法院不得强行将外国列为被告。(2)美国1976年的《国有主权豁免法》是否适用湖广铁路债券案?为什么? 答:不适用。美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管辖权。
(3)为什么说湖广铁路的债券是恶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否的义务继承?为什么? 答:属于恶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调查了湖广铁路债券的渊源,认定它属恶债。
第四篇: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教育不是为了摧残人
学号:2009127118
姓名:高娜
“教育不是为了摧残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12日在“浙江省教育厅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情况通报会”上表示,将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试卷质量评估制度,控制难度从而实现“减负”举措。对命题中出现较大问题、造成不良反响的单位,将收回其命题权。
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顾玮表示,在实际教学中,中考内容成为不少教师开展教学的“风向标”。“一些地市的中考命题过难、过杂,直接导致初中教学任务加压。”有鉴于此,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将成为减负的一招“绝杀”。
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获悉,为推进减负,浙江省打出了“组合拳”,建立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义务阶段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家校联动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证了减负。
可见,政府为了给学生“减负”、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做了不小的努力,然而,现在一些家长却在给孩子“增负”。
12月14日,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报道了北京一群家长带着自己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奔波于十几所课外辅导班,只为考上一所好中学。
看到这些报道,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小孩,或者说学生,还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吗?一到休息时间就去上各种课外辅导班,真的有必要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追求升学率固然是身为师长的美好愿望。可是,为了这样一个愿望,就该扼杀孩子的天性吗?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政府致力为孩子“减负”,家长为什么就不行呢?
追求升学率,是指人们主要是教育者希望把升学率提高到某一指标,并为实现这一指标采取行动,它是不可避免的,也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关键是看在什么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什么手段去追求。
家长及老师们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甚至是唯一的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这是违背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成为“孤独的学习者”、“被动的应试机”,同时也破坏了教育的协调发展,造成明显的危害:
首先是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使少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偏离正确的追求方向。第一,“高分低能”。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围绕考试进行,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系统,知识面窄,脱离实际,接受知识靠死记硬背,所
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灵活运用,这就造成了已引起人们重视的高分低能现象。值得指出的是,总起来看,考高分的学生并不多。第二,“低分低能”。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为了升学,因此,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尖子生身上,大多数非尖子的学生知道自己升学无望后,便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尽管他们在校规、班规的约束下和尖子生们一道在听课,在完成作业,但往往心不在焉,成绩很差,能力也无从谈起。通过调查就会发现,即使是那些好教师(升学率高的教师)所教的班,也大量存在着“低分低能”的学生。总起来看,农村学校中“低分低能”的学生比“高分低能”的学生要多得多。第三,学生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很多农村中小学校的音体美等课程名存实亡。课外活动时间被用来强化智育,课外阅读被视为越轨,课外作业侵占了学生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无论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或“低分低能”的学生都没有得到全面发展。这就使得中国广大的青少年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审美能力乃至想象力、创造力等比外国青少年低。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人,但他们的素质并没有明显提高。第四,学生厌学,真正的人才不能脱颖而出。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枯燥无味,使多数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甚至厌学。这就造成了几种情况:一是导致一些学生躲学,到社会上去寻自由,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日子,染上抽烟、酗酒、争强斗狠、赌博、追求性刺激等恶习。二是许多家庭环境好,遗传基因和身体状况好,智商高的学生或吃不了苦,或知道自己的父母有能力,便在学校混日子,这些学生当然的被排排斥在高一级学校门外而没能“成才”。而那些家庭环境不够好、智商也不够高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不允许他们混日子,便老老实实的接受老师的监督,刻苦的死记硬背,硬是以高分考入高一级学校,进入了大学。大学本应是青年们最理想的知识王国,真正的人才便是在大学里培养出来的。但是,许多青年考入大学后却没有了以前勤奋学习的精神,因为他们过去实在太累了,太辛苦了。他们觉得在大学里应该得到补偿,于是他们懈怠下来,没有学进多少知识。而有的学生的天赋实在不够好,对高深的知识只得望而却步,这样,他们怎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呢?第五,学生的思想品质、性格、习惯、气质等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是形成不良社会风气的原因之一。中国目前的各类大学生不少,高中生很多,初中生更普遍,广大的农民也脱了盲。可是中国人的文化素质还是显得不高。以高中生为例,现在高中毕业生到处都是,可他们多数没有“苦读十年”的读书人的气质。许多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有的甚至显得粗野庸俗。他们出了校门,追求的是金钱虚荣,贪图的是安逸享乐,参加的活动主要是打麻将等活动,聚会也以吃喝为主。究其原因,是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所致。
其次是忽视了对基础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基础教育阶段是开发基础人力资源的最佳时期;
其三是妨碍了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社会方面讲,一是二元结构与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屡禁不止的社会根源,二是通过升学追求理想职业出路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的经济根源,三是学历、文凭与待遇、地位挂钩的政策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难以克服的政策根源,四是传统的价值观念与科举制度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深入人心的文化根源,五是国民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受教育的期望水平普遍提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难以纠正的心理根源,六是不恰当的社会舆论与社会评价对学校形成的压力是加剧学校升学竞争的直接诱因。
从教育自身来讲,一是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二是缺乏合理教育分流的结果,三是封闭课程体系的制约,四是片面教育评估的引诱,五是高考指挥棒的误导;六是过分重视重点学校的制度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摧残人的。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确实出现了像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样摧残人的事实。为了纠正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制约,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教育制约上讲,首先是教育系统自身要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教育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其次是引导社会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其三是进一步深化教育内部的配套改革。从社会配套改革讲,一是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二是广开升学路和就业路,三是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以引导社会风气的转变。
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局面有所改善,教育从此不再是一种摧残人的存在了。
第五篇: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
在Ⅹ中学,二年级三位男生在五楼抽烟被教育处老师逮到。进行了教育和批评之后,交由班主任处理。这次是他们半月以来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班主任非常生气。三人之中的李某成绩最差,并且在上期写了数学考不及格就转学的保证书。于是以这个借口,班主任准备轰他回家。
他母亲非常生气一声不响离开学校,留他一人给老师道歉。他在我每节课下课站在办公室外向班主任求情。都被班主任拒绝。中午时他终于离开办公室。班主任在教室工作到下午一点。下午两点半,他又开始出现在办公室外。班主任仍然没有理他。跟他讲了几句话,他流下了眼泪。当时班主任并没有被他的眼泪所打动。(后来想他大约是被同学们感动的)办公室外站了两节课后,他拿给了班主任一张全班同学签名的悔过书。而老师看到全班同学签名的悔过书,就去开班会,讨论该怎么惩罚她。
而他们一起讨论时,老师说按照他之前写的保证书,让他回家,这时候有的女同学哭着求老师给他一个机会,讲到非常动情,有讲他态度诚恳的,有讲他早上主动打扫卫生的,有对他充满希望的,有分析他的心理因素的。说以后全班同学帮老师监督他,帮助他,全班同学都求老师给李某机会,而他也保证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学生们以一个好的班级,优秀的班级为条件预支她们的话语权和信誉。将李保进教室。
分析
社会心理学家对群体心理学怀有浓厚的兴趣,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而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系统、集体、初级群体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促使群体成员结合在一起区别于其他群体成员的一种群体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而案例中的李某同学虽然违反了学校的校规,而让班主任非常生气,但是他知道自己错了,向老师那儿道歉,但是老是不理他,而他知错能改的行为得到了班里其他同学的支持,而班里的全部成员都对他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都对老师说,他平时好的表现,都非常相信他,感情非常好,都非常舍不得让他离开这个班级。
与此同时,班里其他同学的行为让李某特别感动,让他觉得有种归属感,他的母亲不仅不帮她求老师,也不管他就离开了学校,但是班里的同学们不仅不批评他,反而用宽容的心接纳他,并且全班一起悔过书给老师,让老师给他一个
机会,让他去老师那边道歉的自信更大,觉得这么多的同学支持他,自己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作为一个群体应该要相互之间要互补,一个班级里各个同学之间的智力、性格、性别、年龄等方面都不一样,若能做到各个之间互补,我觉得会让这个班级的集体感变得特强。
就智力水平而言,有的人聪明些,有的人迟钝些,前者适合担任较复杂而难度高的工作,后者可以担任那些机械而简单的工作,而一个班的班主任也一样,不能按一个同学的学习成绩而否定这个学生的全部,李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抽烟,但老师不能因这两个原因而开除他,老师也不能让学生因学习不好而他施加压力,更不能让他签保证书,而班里的其他学生能跟老师说出那么多他的优点,这说明这个班里的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是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班级。
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看,班级既是一个“社会组织”,也是一个“社会体系”,又是一个“初级群体”,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级社会学研究有三种角度:第一,以美国早期教育社会学家华勒为代表的“群体”角度的分析,把班级看成是特殊的社会群体;第二,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为代表“社会系统”角度的讨论,把班级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第三,把班级视为“社会组织”角度的探讨。事实上,班级的第一特性是“社会组织”;班级的第二特性是“社会体系”;班级的第三特性是“社会群体”。
在这里,就班级的社会群体性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班级学生群体的形成与类型
(一)班级群体的形成班级群体的形成受制于多种因素。在班级群体形成的初期,主因是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概括地说,主要受到四类因素的影响:熟悉程度、任务、座位和性别。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和作用
1、学生群体的类型主要有:
(1)游戏群体。在米德看来,游戏是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媒介,同时他将游戏列为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游戏使学生学会交往、增长社
会生活能力。在学校中,以玩为主的游戏性群体占学生群体中的多数,包括:临时性游戏群体;偶发性游戏伙伴。
(2)兴趣性群体。它比游戏群体具有更高的相融性和聚合力。这类群体有自身的目标和任务,个体有一定的意志、持续时间通常较长,具有“迷”的主要特征。如收藏、欣赏、制作等。
(3)倾吐性群体。它以倾吐心理感受、表达内心活动为主。所以,此类群体往往是固定的,有很紧密的心理联系,群体中的对方往往被一方认为是知己好友。
(4)互助性群体。以相互帮助为目的,具有帮困解难的作用,有很重要的社会生活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自立、自学、自主水平。但互助性群体反而发生了损伤个体心理品质的现象。
(5)冲突性群体。此类群体主要以侵犯其他同学、惹事生非、逞强称能为特征。尤其是当前,由于各种影视媒介的不少暴力故事,成长中的学生带来了许多参照群体。
2、学生群体的存在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社会需要。学生群体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
(1)提供同伴影响。
(2)有助于促进社会性发展。一个群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在其中的活动,就是在进行初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3)有助于促进个性发展。
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
(一)反抗行为
反抗行为主要发生于教师和个别学生之间,但也可能发生于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在华勒看来,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性的冲突,即教师需要以权威迫使学生顺从,而学生则反抗教师的权威。70年代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则用“反学校文化”的概念解释了反抗行为产生的原因。
(二)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主要是因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三)时尚趋求行为
时尚是一个时期人们通过审美、道德、情感的方式表现出的对某一事物的喜好与追求。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模仿特点,他们通过对时尚的模仿来表现成人感。对时尚的趋求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时尚、过分投入,就可能会影响学习。如果一味反对他们追求时尚,就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四)嫉妒行为
嫉妒心理与行为是学生群体中的常见现象。这种情形会在以下几种条件下产生:条件不如自己或相同者处于优势位置;自己所讨厌的人处于优势位置;同性者处于优势位置;强于自己但又爱炫耀的人处于优势位置。
三、班集体的建设
(一)班集体的发展过程
班集体本身也有一个生命周期:诞生、成长、成熟、衰落的阶段。
(二)班集体的衡量标准
1、单纯以班级组织的结构化程度来区分。可区分为两种类别,将班级组织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两类。前者是指个人在客观上隶属的群体。后者是指对个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形成特别重要的群体,是个体在主观上期望归属的群体。
2、根据班级的结构化程度与社会价值两种标准,而首先强调的往往是社会价值标准。譬如,以班级集体研究而在国内地方教育科研中颇具特色的无锡市教科所,将班集体素质水平和班集体教育职能水平作为判断班集体发展水平的两大方面,而在班集体素质水平的六项标准中,前三项都是社会价值方面的,其第一条便是具有与社会目标一致的、对成员具有参照性的组织目标。
上诉案例说明班级绝不仅仅是学习的集体,它更是一个生活的集体,是一个人的学习、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