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教育之幼小衔接
摘要:幼小衔接在幼儿园和家长心目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经过多年带大班幼儿的经验积累,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探讨如何让幼儿顺利的从学前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
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可视为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幼小衔接的问题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作为了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太大
幼儿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体验了各方面的不同,生活环境上的不同,生活内容的不同,师生关系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等等,都让幼儿手足无错。幼儿园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的课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只有桌椅、没有玩具的课室;好玩的语言游戏、体育游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枯燥乏味的拼音、计算;像妈妈一样温柔体贴的老师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严格地、比较看重考试成绩的老师;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法不适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
2、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片面性
许多家长在幼儿升上大班之后,只注重幼儿在识字、计算、写字上的学习,不关注幼儿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上的培养,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本班今年刚好大班准备毕业,刚升上来时也有很多家长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每天只知道追着老师问:什么时候教写字?什么时候教拼音?为什么不布置家庭作业?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我更注重在幼儿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幼儿园的关键性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它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品质。幼儿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因素,可以在大班的活动教学组织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在一日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1)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幼儿升上大班之后,教师应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教学时间上可以向小学靠拢,每个教学活动时间延长至30到35分钟,教会幼儿在下课的十分钟休息时间里做好上厕所、喝水等事情。教学方式从游戏、户外活动等,向较为安静的图书阅读、手工绘画等转变,培养幼儿严格遵守上课纪律、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积极思考问题与发言的习惯。培养幼儿自己背书包上教室,不迟到等,同时还会安排值日生打扫卫生,请小班长管纪律,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生活方式。
(2)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幼小衔接活动能更好的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并对小学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今年我班孩子正好升大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的幼小衔接计划。从大班第二学期开始,每周都有不同的幼小衔接活动,首先,我对幼儿的坐姿、握笔进行了训练。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可以防止幼儿近视、驼背,同时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写字活动做好准备。其次,自己收拾书包也是一个重要的培养内容。教会幼儿怎样把课本、作业本叠放整齐,分类装格,准备好第二天要使用的课本等等。
(3)加强幼小教材的连续性,系统性
如果幼小教育内容重复,会使幼儿对所学内容兴趣降低,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虎,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反之,如果幼小教学内容出现明显脱节,则易造成儿童对所学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同样也会对所学新知识不感兴趣,丧失学习信心,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组织幼儿园大班教师与一年级教师对幼小教学内容进行仔细分析比较,认真调查研究,作好幼小教学内容衔接工作。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应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在孩子早晨入园时带孩子户外运动,进行空气浴,平时多开展体育竞赛游戏等。
(5)组织幼儿参观小学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逐步熟悉小学环境,观察一年级上课情况。请幼儿进入小学课堂,体验小学生上课的方式和学习环境。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在课堂上模仿小学生上课等组织主题区域游戏,在培养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幼儿熟悉了解小学教育的情景。
2、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要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必须重视一个客观因素,即实现幼小之间时间和环境的柔性过渡,这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可从以下着手:
(1)初步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
对孩子来说,全新的小学学习环境,不同的老师、同伴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都有可能是孩子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因此,作为幼儿的教师及家长应在幼儿学前班时期有意识的带孩子参观了解小学,在沟通中给幼儿介绍小学的生活内容,使他们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孩子以此来喜欢上小学,以上小学为荣。
(2)营造循序渐进的外部条件
可采用以下做法:第一,遵守作息时间,养成幼儿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离园的好习惯。第二,加强幼儿体育锻炼,重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使之入小学后能坚持小学的紧张生活,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缺乏自理能力,不会自己收拾书包,不会做值日,就容易产生自卑感。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做事要一心一意、多思考、多提问。
(3)了解小学学习内容,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大班后期多数孩子都会对小学里的新内容充满好奇,借此教师及家长可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可以在平时的沟通讨论中有意识的说一些关于“小学里的好本领”之类的话题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他们进入小学打下基础。
(4)培养幼儿意志力
告诉幼儿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侧重讲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上课为主。上了小学第一学期要学会汉语拼音,认识许多汉字,要考试,小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要求孩子有一定意志力。(5)做好幼儿毕业离园工作
大班幼儿在幼儿园快乐地度过了自己三年的学前阶段,即将进入小学学习,这是幼儿一生中头一件大事情。幼儿应严肃认真地做好幼儿毕业离园工作,使幼儿对老师、幼儿园产生依恋的感情,这是对幼儿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良好时机。
3、家长的重要性
在儿童从学前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家长起着十分要的作用。家长工作包括端正家长对儿童入学前后要求的认识,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和学校对儿童入学过渡的要求和教育措施,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以及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许多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上,往往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如何正确发回家长的作用。
(1)激发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为让孩子愿意上小学,有成为一名优秀小学生的向往,家长应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带孩子去邻居的小学生家做客,了解小学的生活,知道哥哥姐姐上小学后学到了许多本领,这些都是幼儿园所学不到的;或请一年级小学生回园谈学习体验与收获,培养幼儿上小学的欲望;早上送孩子入园,路上看见小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可以对孩子说:“瞧,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
(2)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
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幼儿园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有些幼儿有迟到、早退、经常请假的情况,家长应从大班下学期开始就有意识地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睡觉、上学的相对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生活节奏,以适应小学严谨的学习生活。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家长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单独睡一个房间,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家长还应多和孩子开展阅读图书、手工制作等安静的活动,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倾听能力,同时还应协助教师培养幼儿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幼儿园与家长达成了共识,统一认识,家园合作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更好的提高幼儿园整体的工作质量,让幼儿更好的渡过幼小衔接这一转折点。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余晓红 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
3、郑立华 周芳纤 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适应性之我见
4、崔雪 贯彻新《纲要》 做好幼小衔接
5、谢广田 幼小衔接:突变·减坡 幼儿教育 2003第二期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7、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范出版社2004年7月
第二篇:幼小衔接论文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之我见
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幼小衔接现状目前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迎合家长,幼小衔接教育严重小学化。现在以各种社会名义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这些普遍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每天给幼儿布臵许多作业,甚至布臵短文写作,实行各种填鸭式教育,如果当天布臵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还会被老师留下来补课。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一旦实施不当,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产生对上学的恐惧,出现厌学心理,这样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严重的摧残。
(二)、家长陈旧的教育理念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到小学学习跟不上,不招老师喜欢,从而忽视儿童兴趣开发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过分看重学前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技巧的训练,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这样一来许多家长开始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会了写字、拼音和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事实证明,经过“特殊训练”的幼儿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容易产生优越感,从而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三).教师缺少相关培训,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不足。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这种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这样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幼小衔接成为了一个盲区。
怎样使幼儿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③ 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小学班上没有专职的保育员照顾幼儿生活,这就需要幼儿园大班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刚上小学时丢三拉四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④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进入大班后,我开始重点发展幼儿的书面语言。一方面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认读书写汉字的兴趣,以便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
5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2、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家长应从开学前两周开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专家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可以早晨6点起,晚上8点睡,总之至少要保证10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最好让幼儿有50分钟午睡时间。给幼儿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比如在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决心,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而并非压力,培养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他们长大了,正在学本领,使幼儿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
4、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算术本),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
第三篇:幼小衔接论文
论文:浅谈农村教育的幼小衔接
内容摘要:幼小衔接工作是做好学生入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是当前的农村幼儿教育中,由于家长和社会原因,学前教育小学化、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相脱节等现象相当严重,无视幼儿身心特点,不顾幼儿成长规律,导致大量新入学的农,儿童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许多儿童面对不一样的角色与环境有着较大的压力,有的甚至会出现难以适应小学而产生抗拒心理。文中,笔者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试从树立幼儿园的正确办学宗旨、加强小学与幼儿园沟通、改变家长观念等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个中规律,以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真正走出一条激发幼儿兴趣,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让农村幼儿也能轻松自如的度过人生这一重要转折期的切实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幼小衔接 农村教育家长 幼儿园小学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它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它与小学阶段是不同的,但是其过渡是自然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可见,幼小衔接工作,关系到如何使幼儿以良
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向小学过渡,使之顺利的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变换。
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小学教育要按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增加一个环节。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的教育越来越小学化或是小学的教育越来越幼儿园化,这都是不科学合理的,只能适得其反,反而更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村教育的幼小衔接现状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幼教工作者们便进行了许许多多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幼小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论文等。但是在农村,虽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目前的农村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本身存在的客观原因,由于农村家庭、社会、学校对幼小衔接的不正确认识,也由于幼小衔接的强调提出,使得当前农村教育的幼小衔接产生了误区——学前教育小学化、幼儿园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相脱节。笔者认为,造成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正确认识。
农村家长大都教育理念落后,教育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不懂得早期幼儿教育的规律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幼儿园付出比小学高几倍的费用,但所学的知识却远远不如小学班的孩子;有些家长认为哪些幼儿园所学的知识多,就把孩子送到哪个幼儿园,片面重视儿童的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与能力的培养;有些农村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就应该让幼儿学会读与写,学会数学题。
2.农村幼儿园的媚俗心理。
如上所言,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给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在一些农村幼儿园为了生源的增多,一味迎合家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幼儿园不能开设的课程,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要求,并以次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又因为农村幼儿园大都属于家庭式幼儿园,不够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幼儿园聘请的教师也对自己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缺乏理性思考,有的并不重视素质教育,有的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不顾幼儿身心特点。这种教育现象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多幼小衔接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在农村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缺乏联系。
因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大相径庭。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都不了解,幼儿园也没有去观察小学的环境,不了解小学的学习等习惯,幼儿园对小学是那么的陌生。加上小学教育并不重视低年级要与幼儿园衔接的这块工作,他们认为幼儿如小学是必然的过渡,是自然而然的事。长期以来,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幼小衔接工作造成了农村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都缺乏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导致大量新入学的农,儿童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许多儿童面对不一样的角色与环境有着较大的压力,有的甚至会出现难以适应小学,进而出现抗拒心理。
二、解决农村教育的幼小衔接的相应措施
目前的这种农村教育幼小衔接现象,需要解决问题是必然的。要真正的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走出误区,进行正确的教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村有着农村的实际困难,与城市是有着一定的区别。只有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的方案与措施,解决问题的根本,真正从激发幼儿的兴趣,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出发,让农村幼儿也能轻松自如的度过人生的这一重要转折期。按照笔者设想,解决措施应该如下:
1.幼儿园要树立自己正确的办园宗旨,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模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与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在教育教学上,不是一味的把小学的上课模式、小学的教学内容、小学的教学方法搬到幼儿园里来,要从幼儿角度考虑,从兴趣入手,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将教学结合在游戏中,开设一些接近于小学的拼音认识、口语表达、数学内容等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加强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数的概念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常规,加强对幼儿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在时间上,可根据幼儿兴趣转移快,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在进行教育教学时逐渐加长时间,从时间上也慢慢向小学靠拢。
2.幼儿园应注重与小学的联系。
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参观,了解小学的情况,激发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大班教师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参加小学一年级的活动,并向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让小学低年级教师也了解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上做到幼小衔接。并与小学商议制定相应的幼小衔接计划:在幼儿入学时合理适当的调整作息时间,再慢慢向正常的上课时间靠拢;适当调节课堂节奏,暂时降低教学难度,以减轻儿童刚入学的压力;低年级教师也重视游戏化教学,力求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通俗易懂,把儿童的兴趣引导到主动学习中去使幼儿度过不适应期。
3.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热心支持。
作为农村家长,他们并不是给幼儿教育制造问题,他们大都望子成龙心切,而是不懂得怎样更好的教育幼儿,不知道怎样的教育更适合幼儿。因此,幼儿园要切实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利用家长会、家访、成立家长学校、家长联系窗、家长开放日、教育知识讲座等各种宣传途径,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孩子,提高家长素质,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早期幼儿教育的正确内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让幼儿园与家长共同探讨高效率的解决方法,有效的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调整幼儿的生活规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信心。
幼小衔接工作是做好学生入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有着自己的基本标准:
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要使幼儿身心健康,达到如此标准,使幼小衔接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我们只有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出发,视农村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计划,扎实的开展好衔接工作,一批又一批的“准小学生”才能轻松自如的度过这一重要的转折期。
第四篇:幼小衔接论文
领悟——幼小衔接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从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幼小衔接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有着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是帮助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生生活的基础。
一、兴趣,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工程。
二、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工程。
三、必要的入学前准备,是幼小衔接的辅助工程。
【关键词】幼小衔接 重点工程 【正文】:
学前班幼儿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从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的教育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幼小衔接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有着自身的意义与价值,是帮助幼儿较好地适应小学生生活的基础。
一、兴趣,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工程。
孩子入学以前,认识多少个字并不重要,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
奇心和兴趣,产生认字、写字和阅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是第一任务,让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是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是造成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活动。
1、初步激发孩子的入学兴趣。
对孩子来说,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同伴不同,学习要求不同„„这些原因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影响学习成绩,对健康成长也不利。因此,作为老师与家长,可在大班下学期,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参观小学,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孩子从了解小学到喜欢小学,以上小学为荣,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如进入大班下学期后,家长便可经常有意识地带孩子经过小学时,适时告诉孩子:进入小学后,会认识更多的老师、朋友,会学到更多的本领„„还可以引导孩子主动与周围的小学生交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从而向往小学生活。与此同时地,老师再适时地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里的课程、作息时间等,并适当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升入小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介绍进入小学后即将学到的新本领,提高学习兴趣。
大班下学期,孩子们便对小学里的新本领充满了好奇,有的幼儿
经常早晨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自豪地告诉老师、同伴:“我已经会念小学里的拼音了”、“我已经会写小学里的算式了”„„看到他们一脸地骄傲,兴高采烈地互相分享,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珍贵的教育良机: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讨论一些关于“我学会的小学新本领”,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他们进入小学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得在一次游戏中,康康、诺诺、丁丁等几名幼儿跑到我身边,康康问我:“老师,你知道88加88等于多少吗?”我想了一会儿,皱着眉头说:“好难啊,我不知道,你知道吗?”他骄傲地昂起头,大声说:“我知道,是176。”我惊讶地问:“呀,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他连忙告诉我:“我会列竖式的,不管多大的数字都会算出来。这是小学里的本领。”“呀,这是谁教你的啊?”“是我哥哥教我的,他已经上小学了。”其他孩子听了,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康康:“康康真棒!”自从那一天开始,每天都会有孩子到我面前“炫耀”他的新本领,都说是小学里的哥哥姐姐教的,一脸的自豪。
3、认识小学里的老师,进一步提高入学欲望。
孩子入学后,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新的朋友,新的老师。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新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新老师对孩子来讲,具有新鲜感,充满好奇,易引发兴趣。幼儿园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点,向孩子介绍小学里的新老师,从而引导孩子进一步喜欢上小学。
二、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基础工程。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拼音、英语、思维训练等教学,使得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幼儿园小学化无异于拔苗助长,而拔苗助长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过早地促使果实早熟,只会让它们既不漂亮,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许多家长害怕孩子进入小学后,跟不上小学里的学习进度,便在大班时,安排孩子在假期中去兴趣班提前学习拼音、奥数等,剥夺了属于孩子的假期,减少了本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据调查,部分孩子进入小学后,发现课本里的知识自己都曾经学过,便没有了新鲜感。于是上课也不专心了,骄傲地认为自己都会了,丧失了学习动机,从而导致上学期成绩优秀,下学期便开始逐渐下滑。事实证明,幼小衔接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加完善。
三、必要的入学前准备,是幼小衔接的辅助工程。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是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最佳时间。在此期间,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全面出击,将孩子顺利地护送进小学门槛。
1、入学前的知识准备。
在幼儿园,孩子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后,学习便
取代了游戏,成为学校的主要活动方式。为了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在入学前做些必要的知识准备。
如语言方面,在入学前,一定要认识和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尽量认识和会写常见的一些数字、汉字,这样孩子在学汉字以前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数学方面,因为许多幼儿园学习过的知识在小学还要学,为了维持孩子的新鲜感,提高学习动机,只要孩子掌握所学内容便可以了。
2、适当调整幼儿的生活作息制度。
为了使幼儿进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
下学期,可延长上课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缩短游戏时间。
3、加强独立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放在首位的,早晚由家长接送,整天由老
师和保育员看管;而学校则是教育放在首位,儿童独立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均扩大了,因此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经常有家长这样说:“我家孩子进了小学后老是丢东西,经常要给他买橡皮、铅笔。”还有的家长说孩子的书包像“垃圾箱”,乱得要命。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可能家长包办—切所致。作为现在的家长,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如让孩子自己起床、吃饭、收拾房间、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
他们接受教育的标志性阶段。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幼儿、幼儿家长三个方面的互相配合。在这个过程中,分清各自的职责,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因素,而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互相配合与经验交流,则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奠基石。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幼儿一定会顺利的过渡到小学生活,从而快乐的学习成长。
第五篇:幼小衔接论文
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如何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地过渡到小学,并能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尤其是正在带大班的教师更有责任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例如可先借鉴一些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有益经验,吸取优秀的幼教工作者想法和措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我们现阶段的幼小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 幼小衔接问题; 小学化倾向; 对策
一、问题提出
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角色、要求和家长期望值的改变,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如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加上一些家庭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更加剧了这种不适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家长期望不同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既有教育性也有福利性,一方面要承担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要服务家长。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是幼儿园调整工作的重要依据。如我们县城幼儿园通常会分别主要接收来自城市家庭与农村务工及留守等家庭的幼儿,他们家长对幼儿园的期望因其自身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必然会表现出差异。城市的幼儿父母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工作,且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比较高,对孩子发展的理解更为全面和科学,有着较为合理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因此城市园家长除了希望幼儿园能够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之外,还非常重视孩子在园的营养健康、情绪情感体验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农村的幼儿父母主要是农业劳动者,而且大多数只接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较低的家庭收入与社会地位使他们更多地赋予教育以改变孩子命运的功利色彩,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实现向上流动,而不再像自己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这必然会促使他们更多地希望孩子在园多学习知识与技能。他们希望幼儿在园“能掌握拼音的正确读法,能熟练算数,能记住更多的英语单词”等。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太大(1)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2)生活内容的变化。幼儿园活动内容以孩子的兴趣为宗旨,志在孩子玩中求学。而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3)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教师对孩子亲切体贴,幼儿倍感温馨。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4)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现片面性
许多家长到大班只重孩子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的私利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或过于考虑小学读写算的教育要求,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致使许多家长常给我们教师施压,要多教授孩子的文化知识。我曾遇到一位家长不止一次地责问我为啥没给孩子留家庭作业等。对这种背离“幼儿教育大纲”的要求,拼命在知识上加码,甚至用小学一年级课本进行教学,有的还把小学的一些做法如考试、留家庭作业搬到幼儿园,过早地让幼儿进行紧张的学习活动,我甚是反感。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会致使儿童在入学后出现了下列一些情况: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所以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三、幼小衔接的对策 幼儿园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因素,可以在大班的活动教学组织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1)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 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督促孩子能按时休息、按时上学、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上课纪律、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积极思考问题与发言,爱护书籍、文具和独立活动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书写能力和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幼儿阅读,使幼儿学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顺序地看书。比如我会常开展一些猜谜语、找错等活动,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
(2)使生活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
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最近为了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我还开展了竞选小组长和争当值日生等活动,孩子们不在需要我扯着嗓子的“循循教导”了,而是很自觉,积极的参加活动。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要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在孩子早晨入园时带孩子户外运动,进行空气浴等。(4)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逐步熟悉小学环境,观察一年级上课情况。组织幼儿参加少先队活动,树立戴红领巾的光荣感,组织大班幼儿和小学生一起升旗、开联欢会或进行其他活动等,增进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友谊。或请一年级小学生回园谈学习体验与收获,培养幼儿上小学的欲望 2 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
(1)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 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2)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可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3)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 往往大家都把幼小衔接当作是幼儿园的工作,其实幼儿园只是引导贯穿的作用,小学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教授一年级学科的老师,他们应全面了解幼儿、熟悉幼儿园工作,在国培的讲课中一位老师曾说过,小学教师也可来感受幼儿园的上课氛围,也可把幼儿园的亲和力带入小学课堂。另外小学教师可深入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家表现、父母的态度、家教环境,指导家长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必要准备,尽量与幼儿接触,谈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消除幼儿的陌生感。
科学制定小学初的生活制度,努力减少“坡度”,一年级教师应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后期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当安排入学初的课程、课时,增加活动性课程,减少知识性课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尽量减少作业任务、控制家庭作业量,动静搭配,寓教育与游戏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配合幼儿园做好大班后期衔接工作。小学教师要热情接待来参观的幼儿,开展活动时主动邀请大班幼儿,教育小学生热情照顾幼儿园小弟弟小妹妹,加深幼儿对小学的了解,并对小学环境、老师、同学产生亲切感。
总之,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幼小衔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环境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帮助儿童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千千万万儿童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