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解释
1.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解词: 昔:从前。矣:语气助词。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诗意:回想当年我出征时,正值春天,微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如今归来之日,已是满天飞雪的冬天。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词: 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乡间小路。晓:天刚亮的时候。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诗意: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催发植物生长。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在夜晚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春天的植物。雨意正浓,田野与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早晨起来,那潮湿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必将是一片万紫千红。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解词: 西江月:词牌名。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别枝惊鹊:惊动喜
鹊飞离树枝。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见:同“现”。
诗意:明月升上树梢,惊动了喜鹊飞离树枝,清风习习,入夜,有蝉在不时地鸣叫。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飘拂,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间细雨微洒。从前曾经游过的茅舍小店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山路忽然一转,那曾经熟悉的小桥、溪流突然呈现在眼前。
4.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解词: 天净沙:曲牌名。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诗意:夕阳西下,天边留下一抹残存的晚霞,在孤零零的山村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落光了叶子的老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天空中掠过一只大雁。远处是一片青山绿水,其间是白草、红叶、黄花,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注译
绝 :断绝
若 :像~~一样。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善 :擅长,善于。
洋洋 :广大。
鼓 :弹。
念 :心里所想的。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必 :一定,必定。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之:他。谓 :认为。
峨峨 :高。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乃 :就。
复:再,又。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
1、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标题含义:绝:斩断 伯牙绝弦:俞伯牙斩断琴弦
3、重点问题: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译: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于是就弹奏音乐来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翻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解释
1.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解词: 昔:从前。矣:语气助词。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思:语气助词。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诗意:回想当年我出征时,正值春天,微风吹拂着柔嫩的柳枝。如今归来之日,已是满天飞雪的冬天。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解词: 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乡间小路。晓:天刚亮的时候。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诗意: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飘飘洒洒地下起来,催发植物生长。春雨伴着春风悄悄地在夜晚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春天的植物。雨意正浓,田野与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早晨起来,那潮湿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必将是一片万紫千红。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解词: 西江月:词牌名。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见:同“现”。
诗意:明月升上树梢,惊动了喜鹊飞离树枝,清风习习,入夜,有蝉在不时地鸣叫。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飘拂,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间细雨微洒。从前曾经游过的茅舍小店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山路忽然一转,那曾经熟悉的小桥、溪流突然呈现在眼前。
4.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解词: 天净沙:曲牌名。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诗意:夕阳西下,天边留下一抹残存的晚霞,在孤零零的山村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落光了叶子的老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天空中掠过一只大雁。远处是一片青山绿水,其间是白草、红叶、黄花,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轻叩诗歌的大门》
《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0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阅读诗歌或者记录当地的民歌民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古诗等,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积累中华诗文。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等活动,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儿童诗。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3.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能力,我打算用三个模块十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诗歌及工作资料。2.预习古诗,扫清障碍。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制定学习计划(预习模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
(生:自己定计划,开展活动,成果交流分小组学习等)2.板书课题:轻叩诗歌的大门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介绍了许多著名诗人。师:李白、杜甫我们都非常熟悉了。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辞》这种诗歌形式的创始人。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女神》是当代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你还指导我国有哪些诗人?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会有多少不朽的经典名作流传至今,让我们静下心来深入地学习吧。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指名学生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1)自己动手写诗(2)举办诗歌朗诵会(3)合编小诗集(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五)教师小结
我们要利用语文课阅读课时间按照自己小组制定的计划开展这次活动学习。还要同学们利用课外一些时间去搜集整理。通过报刊、书籍或者访问别人来搜集诗歌。看看哪些是自己最喜欢的,别忘了几天后我们要展示成果呢。
第二模块:展示“诗海拾贝”学习成果
一、导入:我们经历了几天的学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跟老师一起回想一下学习的课本上的诗吧(回顾书上的六首诗)。我们还利用阅读课搜集了很多诗歌,咱们来展示一下吧。
二、小组交流
各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搜集的哪类诗歌。听了他们的汇报,谁有话要说?„„
教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发现你们这一周收获很大。而且按不同的方式给诗歌进行了分类,这些是各种肯定有你自己最喜欢的,推荐给大家吧!
三、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歌
四、教师小结
第三模块:展示“与诗同行”学习成果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进行“与诗同行”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汇报。这几天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老师很高兴,为了这次展示,你们一定准备好了。
二、小组汇报 1.诗歌朗诵会
第一步:必诵诗篇目(主要是“诗中的秋”中的几首,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先从近处着手)
第二步:自选诗歌
生生互相点评师生共同点评小组积分。2.知识竞赛:
填一填: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首诗歌是《 》。普希金是()国的著名诗人? 3.展示诗集
三、学习总结 1.教师指导。
2.小组互相交流活动收获。3.全班总结。
四、教师总结:诗歌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凝练,音韵的优美;诗歌还蕴涵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今后继续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吧。
五、拓展活动:
认真阅读材料中同龄人的诗,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再自己动手写写诗,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
给诗歌分类 按内容分: 按题材分: 按形式分: 按体裁分: 按国家发: 按创作方法分: 按时间分:
第四篇: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成语解释
雕梁画栋: 梁: 支撑屋顶的横木;栋: 最大的梁。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也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巧夺天工:夺:胜过。巧: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
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鼓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使人久经不忘。
不落窠臼:窠:鸟兽的窝。臼:一种中间凹下的舂米器具。窠臼:比喻老套子。形容文章或艺术等具有独创风格,不落伍。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能够承受的。
脍炙人口: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曲高和寡:曲:乐曲。高:高雅。和:应和、配合,跟着唱。寡:稀少。乐曲的格调越难,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知音难觅。妙笔生花: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别具一格:别:另外。格: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第五篇:人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注重让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