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反思15篇
识字教学反思1
《识字2》是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
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我将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能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常规的意识。而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识字起步的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我充分发挥教材看图识字的优势,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边看画面边识字、学词,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还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和扩展词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提高识字的效率。 由于《识字2》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坚持手、口、脑并用,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字形,掌握常见的基本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让学生在描红、读帖和临写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教学生字时我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在教学“太”时我先找出孩子们熟悉的字“大”然后告诉他们“太”是“大”加了一点形成的,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在教学“鸟”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那一撇是小鸟头上地羽毛,横折钩是小鸟的头,点是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小鸟的身子,最后一横是小鸟长长地尾巴,用这样形象的方法,他们很快就记住了,效果不错。
识字教学反思2
课的开始,就是一个设计和实施都很成功的教学环节,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能成功地运用了这样两条激发兴趣的规律:
①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②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从课的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装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这节课开头的教学过程,充分说明了教师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
识字教学反思3
一、创设教学情景,走进生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二年级教材识字部分的编排体现了在生活场景中识字的特点,在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创设一个个生活场景或氛围,就会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了学生开创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如教《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我用简笔画,图片,把黑板布置得像菜园,黑板前摆放着几种常见的蔬菜,引导学生走下座位,看看、摸摸、读读、认认,然后再给这些蔬菜贴上标签,学生的识字活动如同在菜园里劳动,调动了多种感管参与识字、记字过程,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没有疲劳,只有快乐与思考,识字活动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二、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栏目中,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所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这也是实验教材在识字编排上的重要意图。
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字和图有相似的特点。在观察中充分发挥儿童形象记忆的优势,让一个个文字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以图画的形式记忆在头脑中,从中学到识记象形字的方法,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
有形声字的教学中,如在教学“棵、课、颗”这些字时,启发学生比一比,能发现什么
识字教学反思4
《识字8》是形声字归类识字。“包”与“火”、“艹”、“饣”、“氵”通过组合组成新字。接着是一组“包”为声旁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书包、花苞、饱满、火炮、水泡,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识字效率。儿歌中的一些生字就是从该组形声字中选取的。这就为学生识字、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识字效果。
尽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但这一课只有四个生字:包、饱、泡、吐,学习任务很轻,所以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进一步理解形声字的含义,我还补充了一连串带“包”的生字词语:胞(双胞胎)、雹(冰雹)、刨(刨子)、袍(白袍)、咆(咆哮)。虽然增加了学习内容,但学生学起来倒也是兴趣盎然,并没有加重学生的任何负担。下课后,有些会查字典的同学还意犹未尽,捧着字典欣喜地告诉我:“老师,还有鲍鱼的鲍。”“还有孢、疱……”这一课真是收获不浅,我不由得喜滋滋的。
本课的一首儿歌浅显易懂,所描绘的.的情景是:池塘中两枝荷花亭亭玉立,正咧着嘴笑,小金鱼在水下吐着泡泡。儿歌配有一幅情景图,充满诗情画意。课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图想象,学生说得充满情趣。过了两天,我安排学生就这幅图画写了一篇短文。因为课上讲得十分清楚,而且时间间隔也不长,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写,没作什么辅导。在巡回检查过程中,我奇怪地发现:很多学生在写到“荷花苞”的“苞”时,大都用拼音替代。学生认为这是二类字,田字格中不要求写。这大概就是受到“田字格中不要求写!”这一思想的束缚吧。日后我将更多地鼓励学生学写更多生字,为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识字教学反思5
(一)改变备课的核心
许多教师习惯于将备课的重点放在“备教材”上,因为追求“有效性”必须“吃透教材”,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显然是在“教教材”。如果备的是公开课,还得像演出一样进行“彩排”(试教),其目的是检验备课的有效性。那么我们要追求对幼儿有效的教学、有意义的教学,有发展的识字教学活动,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答案是“吃透幼儿”,备课的重点放在“备幼儿”上。具就是说准备教幼儿学的有关内容与幼儿的经验联系起来,通过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摆弄等活动,预先了解幼儿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有哪些错误经验,判断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教学让幼儿理解的,哪些是用任何方法都无法让幼儿理解的,从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备课”的意义就体现在为幼儿建立经验的连续体。
(二)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幼儿
以中班的识字活动《尾巴歌》为例:开展了一年的识字教育,在图文并茂、游戏识字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是时机到了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识字方法的时候了,比如:推理法,排除法,以旧引新法、偏旁理解法等。
以大班识字活动《两只小猫》为例:具有二年的识字量和常用识字方法的了解,在这个时候,我们从运用着手,展示自主式的学习,通过对汉字的观察,在结构和汉字规律上探索并运用汉字。
(三)目标的预测与把握
活动目标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影响到活动的范围,涉及到活动的难易程度。,每一个识字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能够达成的目标,在目标的制定上,我们既要关注到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要从幼儿的角度表述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相互融合;目标要具有可评价性并能理解运用;要具有弹性,既要发挥幼儿的潜力,又要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寻找确定的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参书中的目标和幼儿的实际经验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思考目标应该从幼儿的发展价值考虑,从本次活动的教育价值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性目标。因为发展性目标表现的是教师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起点出发,期望得到的新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发展是多方面的,诸如情感、态度、认知经验、技能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但是作为一个具体的识字活动来说,由于时间短,涉及领域的不同,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原有水平和本次活动的重点,筛选出主要目标,这样才能使每次活动具有本身的特质,才能为幼儿的发展构造一个不断前行的阶梯。在目标表述时,应尽量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改变过去喜欢把活动途径、方法写进目标的现象。如:通过看看、听听、讲讲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
例如:中班识字活动《尾巴歌》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汉字经验进行推理,认识汉字:兔、松。
2、理解并掌握汉字,体验识字的快乐。
大班识字活动《两只小猫》目标:
1、尝试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理解字义并正确使用汉字:招、掩、护。
2、能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快乐。
这两节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体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相互融合,体现了目标的可操作性。
(四)对教材进行正确地分析
以大班识字活动《两只小猫》为例,教材要求幼儿认读“招、护”,在对教材的分析中,儿歌还出现了3个扌旁的字“捉、打、掩”,其中“捉、达”学过,“掩”字不认识,同样是扌旁的字,我们也把它提令出来,做为活动重点要认识的字;儿歌中还有“扌、犭、木”的汉字,有必要进行渗透复习和巩固。老师对教材的分析,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第三个关注点: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五)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一个有效的识字教学活动,出了选材好、目标适切之外,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守望、注重体验、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这六个环节。
首先,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形象生动的手偶、色彩鲜艳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根据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上课后5分钟-15分钟这个阶段;其次,要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学的内容由易到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再次,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亲身参与,亲自体验;还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动静交替,又要考虑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安排有层次性、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关注全体。尽可能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震撼。
(六)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兴趣点的调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会经历:从唤醒→兴奋→保持→涣散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方法和策略不断监控幼儿的兴趣点,可以通过材料,形式的变化来吸引幼儿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
策略二:在设计中要注重幼儿汉字运用能力的发展。在识字活动中,识记只是开展识字的浅表阶段,关键是通过学习过程促进幼儿汉字思维结构的发展。如果我们把识字量比作建筑材料,把孩子比作建筑师,那么,汉字的运用能力就是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汉字是不变的,但汉字运用能力的发展,可使其构建的建筑物千变万化。
以中班识字活动《尾巴歌》为例,实施策略为:游戏导入,以旧引新→运用经验,推理新字→认读识记,理解运用→游戏巩固,操作提高。
以大班识字活动《两只小猫》为例,实施策略为:尝试阅读,发现问题→运用经验,解决困难→理解运用,阅读提高→游戏渗透,复习巩固。
(七)激发师幼互动
在识字活动中,我园采取了支持型互动、介入式互动、诱导型互动、合作式互动等。这些互动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互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察与判断,在于教师的即时调控和专业化水平。
支持型互动:激起幼儿识字的兴趣,帮助幼儿在识字中积累和提升经验。
介入式互动:采用抛砖引玉、设疑推理的方法,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识字,鼓励幼儿破解问题,组织幼儿互教互学。
诱导型互动:帮助幼儿分析阅读材料,启发幼儿思考,并给予适时的点拨诱导,提供阶梯。
合作式互动:通过平等对话,使幼儿在交流中分享识字和阅读的快乐。
(八)教学效果的分析与反思
每个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求老师对教学活动实践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反思,将教学过程中引起教学共振的做法、措施及时总结归纳;对教学中的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进行剖析和探究;课后静心沉思,摸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的新招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我们在探索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抓住各种机会去掌握和使用汉字,去体验阅读的乐趣,最终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提高。
识字教学反思6
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总目标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特别是低段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近几年来,自己一直带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常常苦恼学生形成的、不良写字姿态势和习惯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所以自己经常要苦口婆心地劝诫,甚至不时要动点“武”,但收效甚微,结果也不是很好,经常是在老师面前,学生迫于老师的“恐吓”,不得以而为之;老师一离开,姿势和习惯又恢复了。最近又听了几节低年级识字课,结合近年来的反思,我认为我校的识字教学、写字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重在要求学生会认会读,而在汉字偏旁部首和字形结构,以及笔顺指导上有所忽视。表现是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部首和结构,不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主要原因是低段年轻老师对新课标低段具体目标把握的不是很到位,特别是低段第三条没有吃透。
2、我们的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具体目标。比如第一条: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三条初步感谢受汉学的形体美。我们的教师大多认为只要学生做起作业,写起就可以了,从来没有把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重点来要求学生,特别是在考试当中,评价时从来都没有对写字的态度作出过评价,只要写起,只要得数正确,就算对了。对学生的字根本不作要求,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因而在学生那里养成了“只要得数正确就行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写字要求方面是“管它春夏与秋冬!”,无形中形成了写好写坏无所谓的态度与意识。
3、识字的形式还是比较单调,其实小学生还是比较好调动的,只是我们要注重识字的形式。最近听了二年级语文,一节课教师只是以多媒体为手段,来认字识字,读了一节课。为什么不换一种形式?如摘果识字,还有小组卡片识字,自己制作卡片,开火车,找朋友,让学生更有趣、更开心地去学习。
4、写字姿势不正确。
我发现大多低段老师,只注意教给学生拼音,读读、认认就罢了。而对学生的错误写字姿势,执笔姿势,并不作更多的要求。比如写字时要做到的三个“一”:执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作业本距离一尺,胸部离桌边一拳。还有写字的姿势,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前端,而中指要抵在笔杆的后部。而现在不少生的执笔姿态势,不但看起来很别扭,很笨拙,甚至还影响到位学生的视力。不少学生的写字速度进步了,但执笔姿态势和写字姿势却让你难受的要命。所以,从低年级起把正确的写字姿态势和执笔姿势教给学生很重要,还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要求学生这样去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完成了低段具体目标(4)的要求。
5、学校领导在检查评价时,过多地关注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最后的考试成绩。成绩好,一好百好,一了百了;成绩不好,其它方面再好,也没有用。我们的考试评价制度过分的功利,造就了我们领导评价的“势利”。因而也就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学校的终级目标,形成了我们现在教育的`畸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绩,为了一切学生的成绩。什么时候我们的评价才能凸显对学生的人性关怀,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学校这个快乐的家园里愉快地成长呢?我曾经想在教研组内,发起全校语文教师参与的“写字”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学字帖、写好字活动,但由开得不到领导的允许与资金支持,只好放弃了。因为活动就要投资,比赛就要有奖励,学校领导大概觉得这样的活动实际意义不大,也就没有赞成。记得我们读初中时,学校组织了古诗文背诵比赛,我们课外背诵了大量的古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积累,也锻炼了我们的记忆能力,许多好的诗篇就这样永久地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我们那时背得不错的同学,还得到不同的奖励,好像是一本新字典和新词典,捧着学校发给的奖品,我们是多么的快乐,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我们这些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这是莫大的鼓劲,它对一个初中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让我们有了学习的动力,让我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为什么现在的学校领导不愿意搞这些活动呢!
识字教学反思7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读写问题,进而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帮助。但我们的识字教学的功能还不仅仅这些,它除了具有帮助人们进行读写的功能外,还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文化功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在通过识字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兼顾到汉字的文化教育功能?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努力着、思索着……在一次偶然中,我的一堂识字教学随堂课,却不经意间实现了这一愿望,这真让我茅塞顿开!
西师版教材第三册识字课《十二生肖歌》,介绍了十二生肖动物的名称及排列顺序,语句生动俏皮,诙谐风趣,极富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读一读、演一演的愉快氛围中认识生字,了解简单的生肖知识。当学生戴着动物头饰,介绍着喜欢的动物时:
片断一学习生字“鸡”
生:我知道一个成语“闻鸡起舞”,说的是鸡叫头遍就起床舞剑练武。
生:古人每天以天亮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而什么时候天亮,却是由公鸡报晓来决定的。所以就有“金鸡报晓”的说法。
(教室里静悄悄,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着)
生:鸡不只叫得好听,斗鸡就更来劲了。古时候有钱人常常进行斗鸡,可激烈了!(该生讲得眉飞色舞)
生:在中山路街头,有“烧鸡公”“王记棒棒鸡”“醉鸡”,我们全家去吃过,味道鲜美,吃的人可多了。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从一个小小的“鸡”字,谈到了古人的生活习性、娱乐方式,谈到了有关鸡的饮食文化,你们的视野真开阔。
(紧接着,学生兴趣盎然地记了“鸡”字。)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又”加“鸟”就是“鸡”。
生:可以用换一换。鸣叫的“鸣”把“口”字旁换成“又”字,就是鸡。
生:可以用想象法。一只小鸟吃了很多东西,长胖了飞不动了,就变成了我们的鸡。
生:可以用编儿歌的方法。小鸟又吃了很多东西变成了小鸡,成了我们的家禽……
片断二学习生字“鼠”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来记。“鼠”上半部分像鼠头,被小猫咬去了一只耳朵,只有一撇,下半像老鼠的四只脚和一条长长的尾巴。
师:对,“鼠”字是象形文字。(师立刻板书)
师:我们的汉字最初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激动地鼓掌,惊叹“鼠”造字的精妙)
(师生一起把“鼠”字请到田字格中。学生书空。)
生:老鼠是人类的天敌,常常听到外婆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生:对,老鼠对人类不友好。它到处打洞,糟蹋庄稼,凡是能吃的,可恶的老鼠就会一扫而光。上次还咬断了我家洗衣机的电线呢!
生:我知道“胆小如鼠”。
师:你说了一个带“鼠”的成语。
生:我还知道“鼠目寸光”。(该生早已迫不及待了)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投去赞赏的目光。)
片断三学习生字“蛇”
生:蛇,古人叫它大虫,它身体弯弯曲曲的,常常生活在草丛中。
生:我一看到这蛇,吐着红色的芯,瞪着双圆圆的双眼,就害怕。
生:那种怕叫胆战心惊。(一男生夺口而出)
师:是啊,老师也怕蛇,蛇真令人毛骨悚然。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念道:胆战心惊、毛骨悚然……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积累了词语)
生:蛇不能忍受低温,冬天来临,它就一动不动,开始冬眠了。
生:从《百科全书》中我还知道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人都把蛇视为它们的保护神。
生:在中国,人们认为蛇年出生的人聪明、灵活、幽默。我爸爸就是属蛇的,这是爸爸告诉我的。
生:蛇的种类很多,有眼镜蛇、蝰蛇、响尾蛇、蟒蛇。
生:夏天,妈妈的裤子上都有蛇的图案,可好看了。
师:从小小的蛇身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知识,小朋友真了不起。那么怎样记住这个“蛇”字呢?(我顺水推舟,推波助澜)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沱——蛇,加一加的方法:它——蛇。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来记,它是一条大虫。
生:我用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
片断四学习“稻”
生:老师,我发现了“稻”字很容易记,左边是一个禾苗的“禾”,右边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舂”米的“舂”里的“臼”。稻子的果实叫谷子,稻谷很坚硬,舂去壳叫米,这样才能煮着吃,所以我们才能吃到又白又香的米饭。
师:你真了不起,观察到了“稻”字的字形,还给大家形象地描绘稻米的加工过程。是的,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有趣的故事。
……
回顾这堂课,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堂识字课,更是引导孩子们探究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过程。以上这四则识字随堂课片断,让我感悟到识字教学的文化底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指教学本身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二是教学的材料——汉字自身的文化底蕴。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及变化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包含着物质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住文化……既然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那么识字教学就应当去弘扬这些文化。
(一)教师首先有一种汉字文化意识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于汉字的功能和作用,教师首先应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认识,在教会学生通过认识汉字进行读写的基础上,还应当教会学生赏析汉字、体会汉字内在的文化底蕴。通过汉字文化底蕴的发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高超与久远。
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应认识到识字教学中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在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母语教学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从事母语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如何面临世界的挑战,如何保持教学的民族特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识字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让学生产生对民族文化的亲和力,让学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亲近感,进而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这样,学生对自身所处的这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对历史悠久、勤劳智慧、卓越才能等词语的.理解才不会变成纸上谈兵,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应以一个开放的心态、高远的气魄为我们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一个文化的“根”,因为根繁才能叶茂,根深才能蒂固。
(二)教学中注意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和渗透
识字教学首要任务是认识和运用汉字。但在识字教学讲解和渗透汉字的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却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认识汉字的内驱力。如果,在学生眼里汉字不是冰冷冷的笔画组合、单调的说教,而是如同一段优美的故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那么,他们识字的兴趣提高了,认识汉字的动力逐渐增强了,认识汉字的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进而更好更快地为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另一方面而言,通过对汉字文化底蕴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品位,真正做到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三)努力开发关于汉字文化底蕴的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资源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科书、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旅游、网络……及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学习语言的课程资源,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汉字自身所蕴涵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都是一种非常丰厚的课程资源。假如教师能把这些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无疑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文化课程开发的捷径。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我们应把每一个汉字看成一个生命的个体,把汉字系统看成一种生命系统,带领学生去欣赏和掌握它的骨骼、血脉、经络、风韵、气质,让汉字变得更加富有灵性,让汉字文化在新世纪中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识字教学反思8
《识字4》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本课要求识记14生字,会写2个字,识字量比较大。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
学生在课前背诵有关春天的诗,我就从季节导入,启发学生想象夏天的情景。此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带领学生走入情境,走入“动物王国”,说说夏天里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使学生有识字的冲动,能体会到识字的快乐。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识字,而图片是个好帮手。因此由图片进入词语的认读,学生积极性很高,但这一次对词语的认读,是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来的,这是最浅显、最直观的;接下来去掉图片,让学生翻开书来拼读书中的`词语,这是学生借助拼音来认字的过程,加上“小老师”的领读,是学生不断跟词语见面的过程;带着拼音直呼词语,使学生能够熟读词语,逐渐丢掉拼音这根拐棍;最终去掉拼音打乱顺序读,就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词语认读的检测。识字时,我将所有虫字旁的字放在一起,举例说明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在掌握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后,学生自主识记其他虫字旁的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运用,说出其他虫字旁的字,真正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本文的另外三个生字“展、运、网”利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字义,其中“网”字运用自理识字,观察古体字,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写字教学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对比观察“蚂、蚁”两个字,使学生发现虽然都是虫字旁的字,但在占格上有不同。范写时强调虫字旁的“提”不能写成“横”,“蚁”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点、撇、捺,以达到学生练写时正确、规范,再通过展示与评价,使学生的书写达到美观。同时,强调写字姿势必不可少。一年级学生学习写字,写字姿势十分重要,因此我通过儿歌提醒大家“写字姿势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学生通过背诵,自觉地坐直。在提笔写字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占格,范写时再次强调,以达到学生练写时正确、规范。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有问题的书写,通过投影仪展现出来,大家共同评价,从而使学生的书写向“美观”这一目标迈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写字,因此我播放了乐曲,使学生在音乐中静下心来练写,效果不错。
本节课中还有一些不足:在运用课文插图上应更细致些,一方面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如观察蜻蜓的翅膀,就很容易理解“展”的意思。在讲解形声字时,本课大多是虫字旁的字,可对比较难的生字提出来讲解,简单的可以快速带过以节省时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形声字的特点,以及本文句式的特点要启发学生自主发现。
识字教学反思9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对学生说:“大家应该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对于老师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些天我们学校组织了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用书和语文课程标准,在网上也查阅了相关课文的资料,认真准备执教了《识字5》一课。
现针对《识字5》一课,做一简单分析如下:
(一)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本节课我设计在识字后感情朗读课文,本以为能读得很令人满意,但是学生学的不是很感兴趣,没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朗读,读出来总令人感觉干巴巴的,没有一点生机。如果能做一个优秀的课件,让学生感知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面,红色的晚霞,相信朗读效果肯定会更棒!
(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跳课文教学,使他们难以“消化”。
《识字5》是第四单元的识字课文,挑出来放在刚学完拼音后上,他们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课上我引导学生把“沙滩”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学生就读得很轻很拖,以为这样就是“舒服的感觉”。而在生字教学“浪”字时,对这个左右结构的字,他们怎么都摆不准位置,虽然我多次强调“左窄右宽”,学生写得也很辛苦,但写出来的字还是“左右胖瘦不相宜”。回到办公室,自己反复的琢磨思考,思来想去,终于豁然开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究竟是为了模仿还是借鉴?如果一味的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甚至是一句话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但不会见效,反而还会事倍功半。还记得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领导对我说过: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备教参,更重要的还要备学生。不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适用于任何一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能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鼓励学生,方法多样,要适合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上课很活跃,一个问题问下去,抢着回答,或者举手时发出“我、我、我”的声音,这是就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很好,但要遵守课堂纪律,如果你能安静的举手,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有些学生很内向,上课不敢举手,但是坐的很端正,这时就要引导他们,你坐的真端正,如果你能胆子大一些,勇敢的举手发言,就更好啦!有些学生回答偏离了问题,我就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试试看。经过老师提醒,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总结,我学到了许多教学中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总结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
识字教学反思10
这是一堂二年级的语文课,内容属归类识字,即由熟字带出两个加上了表义形旁的生字,每个生字组一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如:直 值(值日)同学们做值日很认真。
植(植树)老师带领我们去后山植树。
在传统的该类型识字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在复习熟字后,直接出示生字,让学生将生字与熟字比较,再根据字义去分析、理解生字为何加上那样一个形旁,以此帮助学生记住生字字形。这个过程即识字的过程,教学目的是迅速、准确识记生字。
这堂课,教师采用的方式则不同。首先只出示生字字音,不直接出现生字字形,让学生先读懂句子,理解词义及字义;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形声字的知识积累,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们探究生字的字形可能会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局限只有一种结论。这个过程类似造字的过程。教学目的不只是识字这个结果,更在造字这一过程。
从识到造,看似教学方式的不同,其实反映出理念的差异。不同的教学观会导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堂课,更关注人的发展。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造字的.过程中学习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收集事实依据、得出结论与解释、反思评价、报告与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识字教学反思11
《识字6》以词串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这些词串组成的韵语,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的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关于本课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反思如下
一、激趣导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课堂气氛、情境创设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他们觉得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学得消极,被动。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
上课伊始,我请学生看优美的画面,并充满激情地说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番,好,我们出发了!”课文导入直观、自然。课伊始,趣即生。学生充满了好奇心,马上就被老师给吸引过来,使整堂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二、批文入境: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带他们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秀丽的江南,细雨蒙蒙,杏花格外娇艳;海岛盛夏,骄阳似火,高大的椰树绿荫如盖;塞北秋风瑟瑟,骏马在草原上奔腾;冰雪覆盖的高原上,牦牛在缓慢前进。课堂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介绍风光美景,设计了“我是小导游”的环节,学生的语句完整,语言丰富,仿佛真的当上了小导游,正向大家介绍美景呢。最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风光,并让他们用词串的形式写了下来。如果能同时配上相关的音乐《天堂》等,生动的画面,各具风情的'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获得深刻的体验,让学生被深深打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读中悟情:
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中一个个词组成了一个诗篇、一幅图景,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韵味。如果能给学生的朗读配上音乐。如,朗读“塞北”这一组词串时,配上一段塞北风情的音乐,学生会读得更高昂、激扬;在朗读“江南”这组词串时,如果配上一段江南风情的柔和些的音乐,学生就会读得轻柔、悠扬。让学生入情入境,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外现表达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有效果。
识字教学反思12
课始,配上音乐,美丽的画面,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烟波、水乡、菱藕、芦苇、荷塘、归舟、枫叶等画面就这么直接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什么解释都不必,孩子们就明白了!所以这课的重点我就放在了说话上。看看图,用完整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比如水乡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莲藕?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塘,荷叶长得怎么样,荷花呢?春天的芦苇什么样的,”陆铭锋说“水下有白白胖胖的藕娃娃!”陈梦卓说:“荷叶碧绿碧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可是这样的孩子只占我们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孩子都睁着大大的眼睛被动地听着,每次都眼巴巴地期待更多的孩子能举起小手,哪怕说上一句很短的话,我肯定毫不吝啬我的表扬,可是他们连这个机会也不给我,真是无力极了!
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诉说欲望呢?除了精美的图画外,我想一定要积累他们的词汇,归根结底,还是多看书吧!
识字教学反思13
《识字7》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学生通过“对子歌”的学习,不仅完成识字的任务,还要初步领悟“骄傲”、“虚心”、“热情”、“诚实”等词语的含义,从而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对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领悟起来有一些困难,只凭教师的说是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图片把学习语言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本这个范例,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去学生字、学语文。但这一点也需要自我反思,如果能“以读代讲”,可能比只看画面效果好些。
课中巩固生字的环节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每个图片后面都有生字),让孩子们争卡片读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我对教材的把握还不太准确,学生对“骄傲”、“虚心”、“热情”、“诚实”等词语的含义还没能做到加深理解,在加深学生理解词语方面还需要加强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识字教学反思14
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这2500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怎样才能使这些刚上学的学生将这些比较枯燥的字,认得清,记得牢,而且能正确运用呢?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反思。
汉字分为四类,即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一二年级学生学的字按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独体字大部分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合体字大部分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在教学中以形声字为最多。
在教独体字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的'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原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看像什么?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日、———月、———网、———刃。笔画稍多一点的独体字,如“鸟”,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乐意学,学得又很有趣味。
在第一二册掌握了大部分独体字的基础上,再学习三四册出现的合体字时,就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这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体字的教学,如用讲故事识字法、肢解字形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猜谜识字法、熟字带生字等方法,不同生字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教。下面再具体说说这几种识字法的运用。
一是讲故事识字法。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再如:闻,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
二是肢解字形识字法。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一见认为难记、难写,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鼓”,可分成十豆十又;“赢”可分为亡、口、月、贝、凡。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易记住如:丸…、享,可释为丸子放在水里煮发出香味就是“熟”字。
三是比较识字法。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四是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如提、抬、挑、担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但也有个别字形旁与字义不符的,如学习“牺牲”这个词,学生知道字义是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有的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是牛字旁呢?”我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得出:“牺牲”过去指杀牛、羊等来进行祭祀活动。学生马上就理解这两个字的牛旁的含义。
五是猜谜识字法。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如: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直,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会少离多———禽。
六是熟字带生字法。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还有许多其他教学生字的方法,如通过画画教学生字,借助实物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笔画添加等。在教学中各种方法可结合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反思15
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到两个月的拼音教学,就进入的很重要的识字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识字教学,对学生刚入门,就要求会写的字有100个,会认的字有400个,当中要教会学生认识笔画、偏旁部首、还要交学生学会笔顺、间架结构等,识字任务是很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就会觉得非常枯燥,厌倦。如果学生没有过好识字的这一关,将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因此,识字教学一定要注意要有趣性。那么些有趣识字要从何引导呢?我是这样做的:
1、从造字源头说起。中国文字几千年,文字是有一个演变过程。有些字是要跟学生简单讲一讲造字过程。如象形字:“口耳目,羊鸟兔,木禾竹”这些独体结构的字。就给学生讲述造字的演变过程,给学生一个深刻的记忆。再如教学《日月明》这一课生字时,发现这些生字都是单独的字加起来的合体字,而且还是会意字。大部分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造字是很感兴趣的.。老师要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一规律。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字,讲清楚这些字的造字规律,要给学生分析造字思路,让学生思考造字原理。如果学生发现这一特点,识字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2、用同偏旁方法识字。当学生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老师可以适当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如“木”旁的字有——树、林、森、机、桥、杏、松等;“艹”头字的字有——花、草、苗、苹、萝、蓝、落等;“氵”的字有——海、沙、河、洋、洗、清等,这些字只要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去认识很多字,识字教学也会变得轻松。
3、课外识字。老师要鼓励学生多用课外识字,如利用电视、广告、招牌、商标等方法识字。现在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学生的智力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也会增进发展,接受能力也会相当快。让学生从这方面识字,增长学生识字兴趣也是一个好办法。
4、此外还可利用读课外书进行识字。现在教育观都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学生通过读课外书,会根据字的意思组词;从组词中可以识字,或是从连词成句读一读中也会认识很多字;从跳读课文过程中认识一些生字。因此老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读课外书,如每周一节课余时间读课外书,利用图书角作用,读图书角的书;还要要求家长配合读课外书。学生通过多读课外书,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读书的兴趣,也是大提高学生识字量,是一个识字的好办法。
总之,一年级识字教学,必须从学生识字兴趣入手。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识字教学的反思
原来把教学识字分为四步,经过仔细分析之后,发现这四步法虽然能够完成识字教学的目标,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的:
一、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将全班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学习活动。使得那些学优生和学困生一起被禁在这一模式中。
二、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当前,教师们都会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并进行预习内容和预习方法的指导。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起点很低,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而教师课前提出的预习要求,形同虚设,久之,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也会丧失,就更别提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了。
三、不符合课标中关于要求认识的字(即通常所说的二类字)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教科书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而上述四步法中的第四步教学,拔高了这一要求。有的老师认为,对要求认识的字,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能提高认字质量。这样,花费的时间很多,又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效果不一定好。
其实,对于要认识的字,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有利于巩固记忆、强化记忆的游戏,给学生以强烈的第一刺激,提高识字的效率。对于那些规律性的识字方法,诸如字源法、运用形声字特点法等,应针对那些学生识记的难点字和特点明显的典型字使用,而不可不顾学生的学情和生字的特点,泛泛使用。
分析了常用四步识字教学法的不足,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变革。第一步,出示标注了拼音的生字词,指一至两名学生领读。而后,教师通常会问“这些生字有哪些是要注意的?谁来提醒大家?”这是学生们会找出一些易错字音领读,教师也会进行补充与点拨。之后必定是多种形式的读生词活动;
第二步,去掉生字上的拼音,只留生词,再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教师的过渡语言一般都是“小朋友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吗?”孩子们也必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能——!”;
第三步,去掉熟字,只保留生字,依旧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教师此时的过渡语言一般都是“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要再加大点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吗?”孩子们仍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能——!”而且,大部分的学生此时的确能够读准这些生字;第四步,点拨识记生字(要求认读的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