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计划数学
本学期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本人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培优补差目标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书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在本学期帮助和促进这一小部分同学能够得到新的飞跃,引导他们向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创新。
二、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0人,男生多女生少,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我们班一些优等生提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灵活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能够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其创造性,我特制定如下的辅导计划。
三、培优补差内容:
1、数学书和练习与测试中的思考题
2、补充习题尤其是计算题。
四、辅导时间:
1、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鼓励和启发的方法。
2、专门安排时间上辅导课。(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五、具体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3.课堂练习分成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六、培优补差注意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成学困生转化,提高优生率。
贤官中心小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补差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1)优生情况分析
董炎、赵冬晨、马苏鲁、赵依婷这几名同学品学兼优。他们都十分好学,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成绩优秀。但是他们也各有差异,董炎、赵冬晨见多识广,但纪律性稍差;马苏鲁、赵依婷比较内向,只愿学习,不愿参加各项活动;其余几名同学性格活泼,见多识广,但学习态度上有点浮躁,容易骄傲,需要时时提醒。
(2)学困生情况分析:
这几名同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臧啸元、李盼比较聪明,但上课不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周宇基础比较差,又不愿学习,粗心大意,课堂精力不集中。
2、优生与学困生名单
优生:董炎、赵冬晨、马苏鲁、赵依婷
学困生:臧啸元、李盼、周宇
3、辅导的内容
(1)优生辅导的内容:要逐步培养他们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简单应用题的分析能力,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使他们的计算能力及智力得到充分发挥,在竞赛活动中全部参加并取得好成绩。
学困生辅导的内容: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生活实际,以课本为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辅导的方法与措施
(1)优生辅导的方法与措施
①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的知识。
②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③集体学习与个别辅导接合。
(2)学困生辅导的方法与措施①树立信心,赢得信任。学困生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它需要我们坚定信念,树立信心,敞开心扉。②开展帮带活动,建立学习上的伙伴关系。将学困生与优等生的坐位排在一起,建立学习上的伙伴关系。③帮助后进生制定好补课计划,并监督落实。
5、预期目标 优等生:使优生在知识接受方面“吃得饱”。为本科各级竞赛培养“尖子”提高学科成绩的优秀率,培养学生学科的自学能力和兴趣,从而可以直接主动参加各种学科活动。学困生:通过辅导,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找出原因和差距,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