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扑克牌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由学生先出第一张牌,比大小采用三局两胜制。
(1)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3、5、7和4、6、8。
师: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
学生选4、6、8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学生选3、5、7这组牌时:
(生先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出法一一对应出牌:4—5、6—7、8—3)
师: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例3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师:古时候的人们就懂得运用对策使自己取胜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涵了这样的问题。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师: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孙膑这种策略才能赢齐威王呢?想验证一下吗?
师:表格验证,介绍填表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验证的活动来得出最优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中把对策论的思想方法渗透给学生。在情境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同学们,齐威王的三个等级的马都要比田忌的略强一些,田忌的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分别于齐威王的进行搭配,三局两胜。搭配时,要有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学生填表,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最优策略的唯一性。
师:填完表格,你发现齐威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又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才能赢?
(3)小结:田忌要想获胜要有什么条件?
①要让齐威王先出。
② 用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下这样的策略才能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有序了。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P106做一做
2.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学校下个星期举行跳绳比赛,我们班和四(2)班对阵:比赛规则是每班选派3名选手,三局两胜。
师:你们觉得我们班在比赛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利用怎样的策略获胜的可能性大?
(必须知道每位选手的大致成绩,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对策获取胜利)
课件出示资料:
四(3)班代表队 四(2)班代表队
李明 105个/分 齐航 110个/分
徐青 90个/分 王娜 95个/分
贾梦婷 60个/分 李萌 75个/分
师:请同学们帮助我排兵布阵,如何才能战胜四(2)班?
师:现在你明白刚开始时咱们玩牌时,老师总能赢的秘密吗?(将最大的牌对对方最小的牌,从而获取另两场比赛的胜利。)
【设计意图】让学生排兵布阵畅谈自己的经验,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
第二段(第二节至“那就来吧”),写孙膑帮助田忌准备再赛。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完)写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二比一胜了齐威王。
二、教学要求
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一)教学重点:
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
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
(二)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
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
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
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
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
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
部分板书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一个半课时<60分钟>
六、教学过程
(一)审题诱趣、理清文路。
板书课题后谈话
1、从课题上,你们知道什么?
2、从课题上,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教师过渡语(承上启下):
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想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课文告诉我们没有。
(二)指名学生读全文。
读后了解阅读情况。
1、读了课文,你们又知道了什么?(解答了哪些问题)
a、田忌和齐威王赛马。
b、赛了两次。
c、田忌先输后赢。
2、课文里还写了哪个人物?他和第二次赛马有什么关系?
(孙膑。他用计使田忌转败为胜)
板书:孙膑献计
设疑:这两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看来,有些内容我们读一遍课文就能了解,而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仔细地读,深入地想,才能很好理解,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是能弄懂这些问题的。
(三)给课文分段。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一下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的事,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第二次赛马。
1、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2、分的不一致、不统一,老师加以引导。
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
3、设问:这两次比赛之间的内容是什么?
4、确定分段依据。
我们是依据什么来给这篇课文分段的?
(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均可)
(四)了解兴趣点。
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
(五)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
教学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
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贴马图的形象直观。
教学形式:自学、画批。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1、组织自学。
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
主要有三处相同:
①二人的.马没换。
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
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主要有三处不同:
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②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
③人物心情不同:
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
①“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
②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
第二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③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理解比赛规则“各自”。
4、概括段意。
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
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
①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
②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
(六)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
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
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
例如:①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
②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
③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
2、组织学习第二段。
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全班讨论,教师据情指导。
①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
②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
为什么“胸有成竹”?
(对田忌、齐王的了解。)
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
6、教师小结。
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七)“投石”激趣。
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
2、组织学生“试验”。
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
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
例:
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
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
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
(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发展优化意识,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成语故事“田忌赛马”抽出本质的要素来构造数学模型,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田忌”的目标有关的解决方案;探索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构,并找到系统的探索过程;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能从多样化的.方案中,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实现方法最优化。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例4的教学内容————探讨田忌赛马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之前,人教版已经学过搭配和排列的有关知识,而且对可能性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主要是通过“田忌赛马”的实例,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对排列知识的巩固应用,
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初步接触了有关可能性大小的知识,一些有关排列的知识,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救问题中的运用。本课则以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作为的教学素材,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的应用“运筹”的故事,80%的学生对这一故事应经有了了解,但仅仅是听过这个故事,并不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本课就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体会对策论方法和运筹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我的思考:
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上。怎样能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我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通过比较扑克牌大小,了解基本应对规则。
1.游戏引入:比点数大小,一对一PK。
(1)红牌分别是10、7、4;黑牌分别是3、2、1,比较双方点数的大小。
师:这就说明,红牌和黑牌双方大小悬殊明显,胜负分明。
(2)红牌不变,黑牌变为9、6、3,再次比较。比赛的结果会是怎样?说说你的理由。
2.抛出问题,突破定势。
师:红10与黑9比,红7与黑6比,红4与黑3比。这是双方对局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
(1)还有没有其它的应对策略?一共有几种?
(2)在不同的比较过程中,黑牌是不是一定没有机会获胜?
师:请同学们把不同的应对策略都填在表格中,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交流。
学生活动。
通过第二次比较大小,引出与“田忌赛马”相同模型的数据,并且让学生突破根据扑克牌上下位置一一比较的定势,如红牌10可以和黑牌任意一张牌比较大小。
二)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初识取胜的应对方法。 1.分层反馈,感受应对策略的多样及思维的有序。
(1)反馈不完整的、无序的方案,突出每一局的比较结果及最后的获胜方。师:这位同学写了三种方案,我们来看看分别是哪一方取胜?(教师指这红、黑方的点数,学生一一判断,三局中黑方、红方分别赢了几次?)(2)反馈有序思考的完整方案,引导体会优势。出示学生作品,
师:请这位同学介绍他的方法。
师:同学们听懂了吗?他的方法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2.初步感受黑牌(弱队)取胜的策略。
师:我们发现当红牌分别出10、7、4时,黑方一共有6种应对方案。请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的,一看红、黑牌的点数,觉得红方要比黑方大一些,但现在看来,黑方还是有取胜的可能,想一想,这种取胜的方法有什么高明之处?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种高明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总结: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策略,这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课件出现)
(3)多次体验,探究黑牌取胜的条件。
1.调换一张黑牌,保证黑方有取胜的可能。
师:黑牌9、6、3应对红牌10、7、4,也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允许黑方变换一张牌,那黑方能否在比赛中还能有获胜的可能?你准备怎么换?
2.同时变小三张黑牌,保证黑方有取胜的可能。
师:刚才把一张黑牌变小,依然有取胜的可能,现在如果把三张黑牌都变小,并且要尽可能小,使黑牌还有可能取胜,你们觉得三张黑牌分别可以是几?可以怎样对局?想好后,请填在下面表格内。(学生活动)
3.初步提炼取胜的条件。
师:请同学思考,要使黑方在比赛中有获胜的可能。你认为黑方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4.师生比赛,进一步完善取胜的策略。
师:老师想和同学们挑战一下,我是红方10、7、4,你们是黑方8、5、1,你们能赢吗?
小结:刚才的两组牌,黑方实力稍逊,但应用策略还是能以弱胜强。
(四)介绍故事“田忌赛马”,内化对策略的理解。
1.课件出示故事“田忌赛马”,让学生说说田忌的应对方法。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田忌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获胜齐王田忌田忌
2.请学生用成语或是谚语来说说“玩牌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
(5)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1、争当优秀教练员。
2、说一说,田忌赛马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
(6)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分析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两次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2、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写了谁和谁赛马?
3、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一共赛了几次,每次几场?
(二)讲授新课
1、打开书,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写了第一次赛马?哪些自然段写第二次赛马?
2、学生汇报。
3、提出学习要求:先自由读一读描写这两次赛马的段落,然后拿出自己做的道具在小组内演示赛马的过程。
4、第一次赛马的`过程谁来读一读有关的段落?个别读,齐读。
5、谁来说说第一次赛马的过程?多请几个学生说,个别说完,全班一起说,师在黑板上用道具演示。
6、第一次赛马田忌输得这样惨,你知道原因吗?在书上找有关的句子读读,个别读完后,全班一齐读。
7、第二次赛马呢?请生读有关的段落,大家齐读。谁来说说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8、请生上台边说边演示。全班齐说。
9、请生看板书,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一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10、在书中找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个别汇报,大家齐读这一句话。
11、这样的顺序能随便换吗?请生上台做实验,大家一起推算结果。
12、师总结:这是唯一能让田忌取胜的办法,这个办法是谁想出来的?(孙膑)可见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足智多谋、关于观察的人)
13、为什么他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分成四人小组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讨论讨论。
14、学生汇报。
15、为什么田忌和齐威王想不出这样的好办法?请生分角色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表情的的词语。想一想。
16、学生汇报。
17、学了这一课,你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什么?
18、生自由发言。
板书:
田忌赛马
第一次第二次
田忌
齐威王
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学反思
本课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胜了齐威王的故事。课文的文字浅显,情节简单,但读起来很有情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
本课思维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三人的思路,其中孙膑的思维推理是难点。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首先,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最后,我让学生看板书思考课文内容,谈自己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贯通全文的思考,必然是见仁见智、有话可说。至此,学生对课文蕴含着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肯定有所领悟,而学生思的能力也得到拓展,做到了学有所得。
在课上我设计了:还是原来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会有哪些方式?结果又会怎样?“大家都很兴奋,又摆弄起学具马来,课堂学习得到延伸,在这基础上,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收获,做到了”语思融合,文道统一“。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能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组织教学,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师生互动效果较好。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对策问题》属于数学广角的教学范畴,数学广角是以数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传递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目的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就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运用对策论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战国时期发生的《田忌赛马》中运用的对策论体现了我国古人丰富的运筹思想,对策论的方法也是运筹思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至今在体育比赛中还经常用到。比如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就要根据不同对手来排兵布阵,这里就用到了对策论的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储备相当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掌握了一些思想方法和探究策略,拥有了一定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态度。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他们前面学习的运筹思想和优化意识,是自主探究本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让学生不断体验作为策略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 通过玩游戏和听故事等活动,探究获胜的对策,体验策略的重要性。
2. 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寻最优的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感悟运用对策获胜的运筹思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究对策。
师:你们平时都玩哪些游戏?
1.玩扑克牌,比大小。
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先选牌者先出牌,采用三局两胜制。
第一次PK
教师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10、7、4和1、2、3,男、女生选牌。
师:你选择哪一组比大小?
(提示学生这里的1、2看作数字。)
师:选择1、2、3的同学总会输,实力太悬殊了!男生要求换牌!
(2)第二次PK
课件出示10、7、4和9、6、3两组牌,学生选牌,先选牌者先出牌,后出牌者怎么赢?
推送动画,两人一组进行游戏,并记录结果。
师:男生有多少应对的方法?请你写出来。
选手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获胜方
女生 10 7 4
男生1
男生2
男生3
男生4
男生5
男生6
……
师:你是怎么赢的?(引导学生说出用小牌对对方的最大的牌,剩下的两张牌要比对方的大。)试试!
从方案中你发现了什么?
男生赢的那次有什么高明之处?
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高明之处的?
出示PPT。(策略)
(3)想一想:如果允许男生换一张牌,男生还会赢吗?你想换哪张?
(师动画演示。)
A . 换3。 换大肯定赢,如果换小呢?
3换成2或者1,还会赢吗?学生试。
用3 对哪张牌?
B. 换9。9换成8、7,结果换8还是赢,换成7就输了。
C. 换6。 6换成5、4,结果换5还是赢,换成4就输了。
师:想一想,如果要确保男生在比赛中获胜,男生的3张牌最小可以是什么? ( 1、8、5)(也就是说要确保有两张牌大过对方的牌。)
师:要想男生赢过女生,要具备什么条件?
① 要用最小的牌应对对方最大的牌,使对方最大的牌发挥最小的作用。
② 要有两张牌大过对方的牌。
③ 必须后出牌。(在和老师玩牌后出示)
(4)和老师玩牌。
老师谦让,学生先出,学生输。小结“必须后出牌”。
(5)第三次PK 。 10、7、4 对10、7、4
师:怎样出牌会赢?
实力相当,智者为王!
何为智者?
听听我国古代智者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验证对策。
1.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用了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师: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孙膑这种策略才能赢齐威王呢?想验证一下吗? 师:表格验证,介绍填表方法
(1)学生填表,探讨田忌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
(2)汇报交流,验证田忌赛马最优策略的唯一性。师:填完表格,你发现齐威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又赢了几次,田忌只有怎样才能赢?
(3)小结:田忌要想获胜要有什么条件? ①要让齐威王先出。 ② 用齐上――田下,齐中――田上,齐下――田中这样的策略才能赢。
后来,人们把这种通过调换顺序,以弱取胜的策略称为“田忌赛马”。
3. 想一想,你能用成语或者谚语来说说“玩牌游戏”和田忌赛马”的共同点吗?
小材大用 后发制人 扬长避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巩固练习
1.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场拍球比赛, 我们班和四(2)班对阵:比赛规则是每班选派3名选手,三局两胜。
请看参加比赛队员的双方资料:
对方1分钟拍球个数: 1号20个 2号40个 3号60 个
我方1分钟拍球个数: 1号10个 2号30个 3号50 个
师:你们觉得我们班在比赛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利用怎样的策略获胜的可能性大? (必须知道每位选手的大致成绩,这样才能合理的利用对策获取胜利)
课件出示资料,师:请同学们帮助我排兵布阵,如何才能战胜四(2)班?
2. 摘星星游戏。
(四)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揭示课题: 策略
面对一次机会,一场竞技,我们光水平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己知彼,凡是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胜利。有些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可以用一些数学策略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有善于运用策略的意识。希望“策略”意识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教学反思
课后,孩子们看到我总还是念念不忘“玩牌游戏”。现在回顾起来,我想自己最成功的地方,主要在抓住了孩子们“好玩”又“好胜”的心理。课的开始, 我就与孩子们做了用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通过三次PK,和学生互动游戏,孩子们的情绪迅速被“点燃”,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并总结出取胜的策略方法。在第二次PK时,我给孩子们一张表格,孩子们很快就投入了探究的过程。 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在讨论, 因为他们都想自己一个人做出成绩来。大概, 5 分钟过去了,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但是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认为还没有找全。 其实我发现很多的孩子都已经找出了方法。 这个时候我通过教学软件展示他们的成果,来了一个“方法大展示”。孩子们畅所欲言,就这样,原本抽象的概念——“策略”,孩子们竟然自己理解得那么清晰。后面,我不失时机的把“最优策略” 搬出来,孩子们很快的得以领悟。
接下来又利用多媒体讲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 我看到有的孩子就蠢蠢欲动, 甚至,有人似乎在嘀咕着取胜的方法。而我不是很想这么快就把取胜的方法说出来。于是,我来了个激将,“我今天就看看,哪一个聪明的孩子能把所有田忌取胜的方法找出来。” 再如通过说一说,田忌这种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 解对策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的巩固练习联系学生实际,运动会的拍球比赛和摘星星,让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里享受着成功, 体会着游戏的策略, 感受着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 遗憾的是我还是“小气” 地限制了孩子们游戏的时间, 如果再多一些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孩子亲自体会到最优策略,那样知识会更扎实地印在孩子脑海中,且更多的孩子能够在当堂课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上完课,我想到了数学学者张奠宙讲的这样一句话: “数学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以至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要真正发挥“数学广角”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需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 抓住孩子的心, 让孩子们在享受成功, 享受数学的快乐。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6
一、说教材
第八单元是数学广角,这单元用四个例题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实例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增强用“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本节课为这单元中的例3,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列举田忌所有可采用策略”的过程,能在分析问题时有序思考,能在确定策略时有条理,并能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理解在比赛或对抗中策略是取胜的关键。难点是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说教法学法
“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除了把握好教学尺度,注重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扑克牌,让学生选择哪一组,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质疑:为什么老师总是能赢?
3.揭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策略问题”。
(二)听读质疑,自主探究
听故事:田忌赛马,思考下面的问题:
(1)齐王与田忌一共赛了几次马?
(2)第一次谁赢了?马是怎样出场的?
(3)第二次谁赢了?马又是怎样出场的?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学生分小组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填在106页中间的表格中。
2.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你发现田忌共有多少种应对策略?
(2)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
(3)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田忌如何做才能赢得比赛?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1.重温扑克牌游戏,思考老师为什么一直获胜?
师生共同小结要使弱方在比赛中有机会获胜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2.课件出示P107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展示,师生共同总结获胜策略。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数学游戏:两人用下列数字(1、2、3、4、5、6、7、8、9、10)轮流报数,甲报1个数乙就报2个数,反之甲报2个数乙就报1个数,且必须是接着前面的人的数报,谁先报到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学生两人一组,探究获胜策略,最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六)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1.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做108页的“数学游戏”并总结获胜的方法。 2.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羊,一匹狼和一些菜来到河边要过河,河边的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运猎人和一样东西。应该怎样安排他们全过河而避免伤害?小船往返一次需8分钟,需要多少时间?
四、说教后反思
1.学生对田忌取胜的策略并不陌生,可见学生的知识经验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在同桌合作完成表格解决“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时,学生活动不顺畅,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去做,结果导致汇报时思路也不清晰。
2.本节课中田忌如何赢齐王的策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并体会了优化的好处。但是在报数游戏中,对与“确保取胜”,在同桌玩一玩后少数一部分学生找到了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沉浸在随游戏的兴奋中,很难冷静的思考,得出必胜策略。或许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来游戏,让他们慢慢领悟。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同等级的“马”。
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
(2)每次赛马怎样?
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初赛失败。
2、孙滨献计。
3、再赛胜利。
4、取胜原因。
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同等级的“马”演示比赛情况,并完成课堂练习题1:
第一次比赛田忌齐威王
( )上————( )
( )————( )
( )————( )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情况。
5、教师点拨。
6、学生质疑。
7、小结。
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
1、指名读。
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写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3、学生自学。(找出来读读)
4、检查自学情况,讨论思考题。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6、学生质疑。
7、小结。
六、导学第三段:再赛胜利。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中第二次赛马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完成课堂练习题2:
第二次比赛田忌齐威王
()———()
()———()
()———()
3、自学:同桌按课文内容演示第二次赛马情况,完成课堂练习2。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按课文内容演示。
5、指导表情朗读,想象每一场比赛后齐威王的表现。
6、学生质疑。
7、教师小结。
七、导学第四段:取胜原因。
1、齐读。
2、学生质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3、学生再读上文,对课堂练习1和练习2所填的两次赛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教师指导比较分析。
5、小结。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讨论课后思考题2,说说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三、领会文中所含的道理,概括中心思想。
1、思考:从田忌赛马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2、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3、概括中心思想。
4、指名朗读课文。
5、背诵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借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忙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
课文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可分成三段:
第一段(一、二节)初赛失败。写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三场都失败了。这一段重点讲了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以及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本段中写“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说明彼强我弱。但是比赛的时候却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都失败了。“各自”是各人自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各人自我给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田忌如能认真分析马力的状况,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就可能取胜。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所以失败了。
第二段(第三节至“那就来吧。”)孙膑献策。主要写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决定再战,齐威王应战。这一段主要写三个人的对话和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最后再赛胜利。)写孙膑帮忙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战胜了齐威王,点明孙膑以智谋取胜。第一场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第二场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了。第三场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赢了。结果是田忌两胜一负,赢了齐威王。使学生懂得,第二次赛马方法,能够把赛马的力量比较转为彼弱我强,其余的方法均对田忌不利。从而让学生明白孙膑善于动脑和惊人的智慧。为课文末句“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所包含的深刻含义的理解奠定基础。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地说明了比赛胜利的原因。
重点语言的咀嚼品味:
(一)描述田忌情绪的语言:
1、垂头丧气――低着头,很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失败后情绪颓丧,缺乏信心比赛的神情。
2、描述田忌情绪的三句话:
【第一句】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是写田忌一败涂地的情绪,认为好朋友孙膑也看不起他。
【第二句】
“你是说另换几匹马吗?”是写田忌只看到马力的强弱,没有认识到比赛方法的重要。
【第三句】
“那还不是照样输!”是写田忌没有信心,缺乏主动进攻的精神。
(二)描述孙膑神态的四句话:
【第一句】
“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是写孙膑当朋友失意时,热情鼓励。
【第二句】
“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是写孙膑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之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第三句】
“摇摇头说”是否定田忌的想法。“一匹也不用换。”初次露出马力强弱不能决定比赛的胜负。
【第四句】
“胸有成竹地说”是写孙膑早已思考成熟。“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是写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再三用必胜的语言鼓舞田忌的斗志,最后使田忌鼓起勇气,充满信心再次比赛。表此刻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三)描述齐威王情绪变化的语言
【第一句】
“正洋洋得意地夸耀自我的马”便讥讽田忌:“……还不服气?”是写齐威王根本没把田忌放在眼里,充分表现出骄傲自满的弱点。
【第二句】
轻蔑地说:“那就来吧”是说齐威王认为自我有必胜的可能性,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讲解以上两句话,要充分突出孙膑正是抓住了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安排了田忌先输一场,使齐威王仍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就为田忌取得后两场的胜利奠定基础。
【第三句】
“齐威王有点心慌了。”田忌胜了第二场,齐威王稍有觉醒但有点晚了,已无调整余地了,所以到第三场比赛下来“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如何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这个道理,是教学时要突出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
二、教学要求
(一)联系实际,理解课文。
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熟读课文,分析资料。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三)学懂课文,掌握生字。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
词语注释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忙都错误地理解了。
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状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讥讽:用尖刻的话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课文指齐威王嘲笑田忌赛马输了。表现出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文中指齐威王只凭马力不善智谋的盲目骄傲。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齐威王吃惊而发愣,觉醒过来为时已晚了。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逐段讲读、深入理解,把握中心思想。
第三课时:研究写作方法,如何表达中心思想。
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解题入手,理清脉络,感知全文。
(1)主要写什么?(赛马)
(2)“田忌赛马”是写谁和谁赛马?
(3)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比赛的结果怎样?
(4)教师边提问边板书
2、分段讲读
【第一段】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板书自读课文,然后提问:
(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一败涂地的情绪。
(2)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威王?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二段。
【第二段】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讲解体会三个人的对话。提问:
(1)孙膑是根据什么安排出场顺序的?
(2)孙膑想出的比赛方法是什么?
板书设计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后,帮忙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好品质。
(3)齐威王为什么失败?讲解描述齐威王情绪变化的语言,指出他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
(4)齐读最后一小节后,启发思考:
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先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
让学生统观全文从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来领会以强赛的方法不当,必然要失败。孙膑的赛法是在不一样等马出场顺序上想出最佳方案帮忙孙膑准备再赛。最后田忌按着孙膑的指点,终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
(5)从田忌第二次与齐威王赛马的胜利,你认为孙膑是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全面思索、多谋善断的人)
(6)说说你还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7)教师总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总结后完成全部板书。
3。通读全文,每读一段后说出段意,读全文后明确本文主要资料和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四、提示
(一)讲读重点:
1。全文抓住“赛马”这一线索进行讲读。
2。第一段抓住赛马失败的原因讲读。第二段抓住再赛转败为胜的原因讲读。第三段抓“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一句讲读。同时讲清比赛方法。
(二)教法推荐:
教学时,能够围绕“赛马”这条主线抓住三个“顺序”安排教学步骤:
1。抓情节发展顺序。紧扣题目,从田忌的角度,理清“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三个层次,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发展顺序记叙的。
2。抓马匹对应顺序。根据“初赛失败”和“再赛胜利”的原因理清出场顺序,使学生明确马匹对应顺序的改变才转败为胜的。
3。抓再赛胜利的输赢顺序。根据马匹对应顺序、理清输――胜――胜的顺序。明确田忌是在孙膑赛马的巧妙策略下的指点后取得再赛胜利的。
(三)朗读推荐:
1。(老师)讲前读:读全文,粗知课文主要资料;分节读,要扣住教师提问读。
2。(老师)讲后读:分主角读“孙膑献策”部分,要读出两个人物不一样的感情;分主角读田忌和齐威王的对话,要读出人物的不一样感情。全班齐读每次比赛结果的语言。结尾句是中心句,在教学中要结合讲解反复读。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三):
【设计理论】
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使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潜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为此,语文课堂就应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交际,展开语文活动的场所,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如此方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特色】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读了课题,你推想课文会写哪些资料?
(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怎样?)
2、带着以上三个问题自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
3、交流自读成果,串联问题答案,概括出课文主要资料。
(让学生透过看课题推想课文资料的方法来掌握课文主要资料,从而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并完成初读任务。)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1、课文哪部分写田忌初赛失败?哪部分写田忌再赛胜利?哪一部分写了由败到胜“转”的过程?
2、参考“转败为胜”这一成语,用自然段归纳法给课文分段。
(这样,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结构,初步感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过程。)
三、动手演示,理解两次赛马的状况。
1、自读课文,说说两次赛马的状况。
2、用已准备的“马卡片”(学具)演示两次赛马的状况,同时让学生板演并讲述过程。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兴趣盎然的演练过程中读懂课文一、三两部分资料,构成深刻印象。)
四、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1、什么叫“转败为胜”?看着这个板书,你想问什么?
(还是同样的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2、研读第一次赛马以后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心理状态。
(1)指导学法:
一划(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
二研(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
三读(这些人物的不一样情感心理)
(2)范例引读,明确研读方法与目标。
(3)自我研读。
(4)交流感悟。
3、讨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随机板书:马快不了多少
仔细观察
│齐威王傲慢、轻敌
↓
认真思考分析
(解放学生的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段,品个够,议个透,充分发表自我的见解。或浅、或深、或对、或错,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说,都就应鼓励,从而激活课堂。)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六、适当浓缩课文,突出对话,指导分角度演读,体会情感。
七、作业。
设想这场赛马将电视现场直播,请你当节目主持人,写一段解说词。
【评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语文,体现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要求。教师的设计着力透过读、议、演、学具操作、当节目主持人等多种活动,顺应了培养学生语文潜力的“主要途径也就应是语文实践”的客观规律,而以凸显了设计的教学价值所在。(周一贯评点)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必须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必须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型: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资料,能用自我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必须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个性喜欢赛马。这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方是自我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明白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样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资料,能用自我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明白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一(1—2)二(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资料,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透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方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之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状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样赛的。
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必须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能够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貌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主角朗读3—12自然段。能够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我的马。(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⑤遇到困难,不灰心⑥骄兵必败……)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此刻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案: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有勇无谋、屡败屡战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大家学会的词语可真不少。老师准备了一张词语卡片,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卡片: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
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课外作业:(课件出示)
找自我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五):
教学要求
1。透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因为孙膑能仔细观察,进行巧妙安排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能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光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了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范读全文,了解大意。
2。预习课文。
①学习生字。
拼读生字,识别字音、字形、字义。
忌:上部分“己”不出头,不可写成已或巳。
丧:下部分不能多写一笔“丿”。
赢:下部分是三个字组成“月、贝、凡”
②学习词语。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消沉。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经有通盘思考。
夸耀:向人显示自我(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讥讽: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貌。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田忌赛马
审题,哪个字最重要?
由这个“赛”字你想到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写了什么?
2。分析重点句子“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用简练的话说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三~十二自然段)
分主角读课文。
练习有语气地读。
读文时讲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三段(十三~十七自然段)
1。指名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读后教师讲,这段的结构为总分总。
2。指名读。
抓“又”字,说明是第二次比赛。
分析第一场:赢的是什么马?(上等)输的是什么马?(下等)
找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安排?第一场比赛起什么作用?
3。用图片表示第
二、三场比赛的结果。
追问:齐威王最后怎样样了?失败。
“目瞪口呆”。什么是目瞪口呆?这表示什么?
再问:是谁起的作用?
板书:孙膑。
五、齐读最后一段(十八自然段)
齐读。
说说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小结: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巧妙安排,这是取胜的关键。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六):
教学要求:
⒈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懂得要分清主客观状况后再行事,这佯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⒉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为线索,了解段和段之间的承接关系,并给课文分段。
⒊学会9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赛马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光: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⒈出示课题,齐读
⒉田忌是谁?
二、自学课文,重点交流,理清层次
⒈用四步自学法自学课文。
⒉交流预习状况
①出示,写近义词
夸耀(炫耀,夸奖)讥讽(讥笑,讽刺)
轻蔑(轻视,蔑视)得意洋洋(得意忘形)
②自由交流词义
重点:
垂头丧气——低着脑袋,无精打采。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⒊指名分节读文,思考: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比赛顺序有何不一样?结果如何?
①出示填空:转败为胜
②什么叫“转败为胜”?
③课文哪一部分是写“败”的?哪一部分是写“胜”的?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
⒋透过讨论得出:
第1、2节写田忌初战失败。13-18节写田忌再战胜利。田忌依靠孙膑的帮忙转败为胜。
课文是按“失败——帮忙——胜利”的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的顺序来写的。
⒌在理清层次、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段。
板书:失败——帮忙——胜利
三、反复读文
四、布置作业
家默词语,熟读课文,做一套赛马的图片(田忌和齐威王各一套,并剪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田忌赛马,前后两次,为什么相同的马匹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这天这堂课,我们就从“转败为胜”这个词入手,学习文章,探求其中的原因。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⒈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局为什么田忌都失败了?
第一局他们是如何对抗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
⒉请同学用自我绘制的赛马小画片演示第一局三场比赛的情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找摆得较好的学生)。
⒊指名一学生上台操作图片,摆放图片。
完成后,请该生指着图片说明第一局比赛的情形。
教师归纳扳书:(第一局)
第一场:上—→上
第二场:中—→中
第三场:下—→下
⒋那么第一局比赛的结果怎样样?为什么呢?
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⒌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第一局下来,田忌每场都失败。
板书:场场失败
⒍失败后的田忌显得怎样?边看插图,边读第一段有关语句,从词语中理解。
(“扫兴”、“垂头丧气”。)理解这两词表达了田忌怎样的情绪?
指导朗读第一段,注意体会人物的情绪。
⒎师归纳:第一场比赛田忌用上、中、下等级的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上、中、下等级的马比赛,结果都失败了。
三、学习第二段。
⒈师引读:赛马失败的田忌失意地正想离开,但是好友孙膑却来劝慰他——
生接读,出示: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⒉田忌认为孙膑在讥讽、嘲笑他,可这却是一句很重要的话。
请大家想一想:“快不了多少”在那里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即“快一点儿”或“快得不多”,请大家检查自我摆放的小画片,看是否贴合孙膑所说的这句话?
⒊连这么细小的地方,孙膑都注意到了,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
⒋师引读:正因为孙膑对赛马情形作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所以他——(生)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师:胸有成竹?调换了出场顺序以后,就必须会胜利吗?学生各抒己见
生①:我认为孙膑能取胜,有100%的把握。
生②:我说只有50%的可能。假如齐威王也来一个调换顺序,田忌也照样输。
⒌师:多好的50%啊!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请读书,答案在书中。
生①:我从“得意洋洋”这个词体会到,齐威王的马必定按刚才的顺序出场。
生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能够看出齐威王一点没有防备田忌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的办法出其不意。
生③:齐威王正夸耀自我的马呢!
师:“夸耀”与“夸奖”一样吗?
生:“夸奖”是一种鼓励,而“夸耀”表现出了十足的傲气。
师:夸奖自我的马该怎样说?夸耀自我的马又该怎样说?
生:“这匹马真好!”这是夸奖。“我的马天下无敌!”这是夸耀。
师:好,大家又从“夸耀”这个词体会到齐威王压根儿不会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我们透过读课文,找根据,看到了孙膑这一个办法看似简单,但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的。
过渡体会:孙膑的胸有成竹并充满自信地鼓励田忌再度参赛,他的自信渐渐影响了田忌,鼓起了田忌的信心。
⒍读好两个人物语气——
孙膑:充满信心,胸有成竹
田忌:“垂头丧气”—→没信心—→不服气—→鼓起勇气。
指名学生分主角朗读。
⒎段意:师引读:在孙膑的鼓励下——生接:田忌准备再与齐威王比赛一次。
四、学习第5段。
⒈在孙膑的鼓励下,田忌又开始了第二局的赛马。这一局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忙田忌取胜的呢?
请同学自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有关语句,并用图片摆放出比赛的情形来。
⒉摆放完后,指名一学生上台操作图片,并说明比赛情形。
教师归纳板书:(第二局)
下—→上
上—→中
中—→下
⒊这样第二局三场下来,田忌最终以——生:二比一转败为胜。
板书:转败为胜
⒋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为什么第二局不换任何一匹马却能够转败为胜?
⒌学生讨论后归纳:在对赛马的双主作了准确的分析后,调整秩序,合理安排,使得田忌最终胜利了。
板书: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⒍归纳段意:孙膑用改变马匹出场顺序的方法,使田忌转败为胜。
五、总结全课点明中心。
⒈《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要结束了,这篇课文以“田忌赛马”为题,那么本文的中心人物到底是谁?
讨论小结:孙膑才是本文的中心人物,文章要表现的也正是他。
⒉那么透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从孙膑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呢?
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做任何事情,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像田忌那样灰心丧气,而要像孙膑那样,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正确估计双方力量,在可能的状况下,克服困难,争取成功。
⒊教师简介孙膑。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兵法》就是他写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世界各国军事家公认的一本伟大著作,在现代战争中,仍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⒋生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10、田忌赛马
(第一局)(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下—→上
第二场:中—→中上—→中
第三场:下—→下中—→下
场场失败转败为胜
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七):
教材:
《田忌赛马》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进行赛马。第一次比赛,是同等级的马比,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输了。之后孙膑为田忌出主意,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赢了齐王。这个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聪明才智,语言文字生动、简洁。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既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又能借以进行思维训练,同时也是一篇语言文字学习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状况。
2、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取适宜的方式有所表达。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透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潜力。
4、掌握课后生字。
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透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状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立刻想出对策,帮忙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透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本地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必须的思维潜力,读懂两次赛马的状况并不存在很大困难。但是本地区的学生的口头语为广州话,广州话和普通话的差别较大,因此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潜力稍差些,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多读,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领悟到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模式:
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氛围,如透过表情朗读、表演来表现齐王的得意洋洋和孙膑的聪明智慧,用关联词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制作交互性比较强的赛马课件。
教学时光:一课时
课堂的总体结构:
语文阅读课堂结构有许多,如:平推式——课文的结构就是教学的结构。重点突破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进行突破。倒推式——根据课文叙述的结果来推原因,从而构建课堂结构。这些课堂结构大多按课文的思路来构建的。
本节课尝试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来构建课堂结构,即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恰当的引导,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向学生征求意见:你们向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构成课堂结构,或者演示赛马的课件,或者分主角朗读,或者表演,还可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答,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当然,教师在关键处就应巧妙的引导。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
指导书写课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人们似乎对书写要求降低了,所以语文课的书写指导(个性是高年级)比较少见。但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培养学生认真、有耐心、对学习负责的一个好做法,不能忽视。
总体把握课文
自主选取读书的方法,自主选取交流的对象,读后有所表达(你明白了什么?)
因为教师几乎没有提什么读书的要求,所以学生能充分地自由地读书,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禁锢,利于学生充分地感知,自由地思考,大胆地探索。
询问学生:你们想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再读书?提问讨论?演示课件,看看怎样赛马?还是找几个同学来当齐王、田忌、孙膑演一演?
根据多数学生意见,灵活处理。
预测:
展示课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如让学生当其中的一个主角,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喊加油,读书读清楚如何赛,结果如何,什么原因。
表演课文:要加强朗读人物对话的指导,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真正有所感悟。
提问讨论:估计学生会提到“‘胸有成竹’等其他的新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讨论,不要满足于明白答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应如何做?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可能,也大致设计了引导的方向。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可能,教师要灵活引导,但不能强导。在注意教学的原则性同时,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研究:为什么第二次比赛齐威王不跟着变换出场的顺序?
(展示课件)
那里是说“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学生有必须的思维潜力,加上前面学生自主选取了学习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所以,这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有可能学生会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到达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程度,那么,教师可先展示课件,假设齐王也跟着调换出场的顺序,会怎样?让学生看课件时有所疑。
指导感情朗读,读中领会,读中解疑。
“读中来,读中了”,“自读、自悟、自主表达”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读”,在读中抠“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来理解,引导学生最终理解孙膑不仅仅观察马,而且揣摩齐威王,这才是他“胸有成竹”的保障,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总结:
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完成对课文的整体回归。
拓展性阅读:
读《孙膑和庞涓斗智》。推荐学生读这个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八):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学生透过学习课文资料,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必须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一样,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一样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这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资料,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明白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田忌和和谁赛马?
b、一共赛了几次马?
c、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方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
4、思考: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
d、“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就应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状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应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现怎样?从齐威王身上我们想到,应对胜利就应怎样办?
12、指名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13、思考:
a、第二次比赛,孙膑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学生用图演示比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比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思考:
a、为什么这个办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5)<(6)()?(6)
(7)<(8)()?(8)
(9)<(10)()?(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比赛必须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十分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办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第一次齐威王(赢)
上上
中中
下下
田忌(赢)第二次齐威王(输)
下上
上中
中下
设计时光:20xx。10
《田忌赛马》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透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节课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教学。
一、学生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我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资料,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学生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透过让学生揣度田忌失败的情绪,谈自我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学生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就应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学生自我动手摆马,思考取胜的办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学生的用心性。
4、学生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办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学生透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透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潜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含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务必调换出场顺序,才能赢田忌,可怎样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想办法,大大培养了创造思维的潜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九):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的资料,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一样,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
教学时光:两课时
教具准备: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一样等级的“马”。
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此刻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状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状况。(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
(2)每次赛马怎样?
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初赛失败。
2、孙滨献计。
3、再赛胜利。
4、取胜原因。
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一样等级的“马”演示比赛状况,并完成课堂练习题1:
第一次比赛田忌齐威王
()上————()
()————()
()————()
4、检查自学状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状况。
5、教师点拨。
6、学生质疑。
7、小结。
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
1、指名读。
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述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3、学生自学。(找出来读读)
4、检查自学状况,讨论思考题。
5、指导分主角朗读课文,体会不一样人物的性格特点。
6、学生质疑。
7、小结。
六、导学第三段:再赛胜利。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中第二次赛马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二次赛马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完成课堂练习题2:
第二次比赛田忌齐威王
()()———()
()———()
()———()
3、自学:同桌按课文资料演示第二次赛马状况,完成课堂练习2。
4、教师检查自学状况,指名到黑板前按课文资料演示。
5、指导表情朗读,想象每一场比赛后齐威王的表现。
6、学生质疑。
7、教师小结。
七、导学第四段:取胜原因。
1、齐读。
2、学生质疑:为什么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3、学生再读上文,对课堂练习1和练习2所填的两次赛马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4、教师指导比较分析。
5、小结。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讨论课后思考题2,说说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三、领会文中所含的道理,概括中心思想。
1、思考:从田忌赛马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2、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
3、概括中心思想。
4、指名朗读课文。
5、背诵课文。
四、质疑问难。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
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学习按必须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推想资料
1.这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搞笑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资料: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资料。看了本课课题,我们能够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方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1)指名读生字,注意“丧、惑、蔑”三个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
1.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
加以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次赛马失败孙膑授计,第二次赛马取胜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描述两次赛马的段落,好好读一读。
3.思考这两次赛马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的地方。
4.交流:相同之处——马匹相同;马的主人相同;规则相同;比赛的地点相同。
不一样之处——马的出场顺序不一样,结果不一样;人物的神态、情绪不一样。
为什么田忌只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呢?
田忌的根据是什么?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每位学生做三种马共6匹,并分别标上三个等级号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齐观看了田忌与齐威王两次赛马的激烈场面,我想问大家,相同的马,为什么田忌第一次赛马输了,第二次能转败为胜呢?
生答。
出示课件: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
2)还是原先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3)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师:你是怎样理解第三句的?
二、领悟关键词句。
1、师:第一次赛马后田忌、齐威王各是怎样的神态?
指导朗读: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理解“扫兴”:在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表演“垂头丧气”(低着头没有精神的样貌),找近义词---无精打采
2、师:第二场赛马,齐威王又是怎样的神态?
生朗读:齐威王有点心慌了。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表演“目瞪口呆”(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形容吃惊的样貌。
三、指导分主角朗读(3—12自然段)
师:作者用精练的文笔描述了两次赛马的过程,又用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是每个人不一样的神态、不一样的心理。这段对话既适于分主角朗读,又适于表演,你们想怎样学?
分主角朗读:田忌、孙膑、齐威王的话怎样读?试着演一演。
相机指导朗读或表演:注意“瞪、疑惑、摇摇头、没信心、胸有成竹、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的语气与神态。
初次比赛后,三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出来。
田忌:垂头丧气
齐威王:得意洋洋
孙膑:胸有成竹
四、引导探究,合作讨论。
师:还是原先的马,田忌如果要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有哪些方式?每次赛马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师演示课件。
小结:我们发现几种方案中,只有一种是三局两胜,其他几种虽然调换了顺序,但田忌却赢不了。看似简单的方法,田忌却想不出来,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仔细分析、认真思考)
五、总结体会,拓展阅读。
读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期望大家多读读让自我动脑筋的故事,相信你们会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越来越聪明。
附板书:
田忌赛马
田忌齐威王孙膑
第一次败垂头丧气胜得意洋洋胸有成竹
第二次胜败目瞪口呆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掌握课后生字。
3、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情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马上想出对策,帮助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通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读懂两次赛马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困难。但是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多读,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领悟到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模式:
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氛围,如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来表现齐王的得意洋洋和孙膑的聪明智慧,用关联词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制作交互性比较强的赛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课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人们似乎对书写要求降低了,所以语文课的书写指导(特别是高年级)比较少见。但是,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培养学生认真、有耐心、对学习负责的一个好做法,不能忽视。
三、总体把握课文
自主选择读书的方法,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读后有所表达(你知道了什么?)
因为教师几乎没有提什么读书的要求,所以学生能充分地自由地读书,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几乎是没有禁锢,利于学生充分地感知,自由地思考,大胆地探索。
询问学生:你们想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是再读书?提问讨论?演示课件,看看怎样赛马?还是找几个同学来当齐王、田忌、孙膑演一演?
根据多数学生意见,灵活处理。
预测:
展示课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如让学生当其中的一个角色,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喊加油,读书读清楚如何赛,结果如何,什么原因。
表演课文:要加强朗读人物对话的指导,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入情入境,真正有所感悟。
提问讨论:估计学生会提到“‘胸有成竹’等其他的新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讨论,不要满足于知道答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如何做?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本节课设计了多种可能,也大致设计了引导的方向。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可能,教师要灵活引导,但不能强导。在注意教学的原则性同时,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四、精读课文,深入领会
研究:为什么第二次比赛齐威王不跟着变换出场的顺序?
(展示课件)
这里是说“研究”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学生答。这是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加上前面学生自主选择了学习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所以,这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有可能学生会提出。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达到能提出这个问题的程度,那么,教师可先展示课件,假设齐王也跟着调换出场的顺序,会怎样?让学生看课件时有所疑。
五、指导感情朗读,读中领会,读中解疑。
“读中来,读中了”,“自读、自悟、自主表达”的教学模式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读”,在读中抠“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来理解,引导学生最终理解孙膑不仅观察马,而且揣摩齐威王,这才是他“胸有成竹”的保障,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六、总结:
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完成对课文的整体回归。
七、拓展性阅读:
读《孙膑和庞涓斗智》。推荐学生读这个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0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田忌赛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出谋划策,让田忌通过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赢得了比赛。文章的结尾,孙膑被举荐给齐威王并成为其军师,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注原著:本文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军事家的合传。作者着重写了孙武“吴宫教战”,孙膑以兵法“围魏救赵”、马陵道与庞涓智斗,以及吴起在魏、楚两国一展军事才能,使之富国强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结,中间以兵法作骨贯穿始末。
关注人物的思维过程:孙膑是整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孙膑善于观察、分析,所以才能给田忌提供合理的策略,让他稳操胜券。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孙膑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能联系孙膑观察到的情形,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清田忌获胜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今天咱们来学习第16课《田忌赛马》,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了吗?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1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
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
附: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孙 膑↘
智 智
高 高
田忌→第一次(输)→齐威王
↘
第二次(赢)↗
课前准备(学生):
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问题。
3、制作“赛马”。(应做几匹?怎样区分?)
课件准备(教师):
1、句子:(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2、图表:
比赛场次齐威王(马)田忌(马)比赛结果(田忌)
第一次第一场上上败败
第二场中中败
第三场下下败
第二次第一场 上下败胜
第二场中上胜
第三场下中胜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听一听,想一想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请同学们边听边闭目想象。(播放《赛马》)
2、欣赏了这段曲子,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二、猜一猜,读一读
1、赛马是古时候人们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它不仅体现马列的实力,还展示人的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赛马场去看一看。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将会讲哪些内容?
(估计学生会答:作为比赛,要有对手,那么赛马的对手会是谁?是怎样比赛的?结果会怎样呢?……)
师据生所答进行板书:跟谁赛?怎样赛?赛马结果怎样?
2、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你只要仔细读读课文就都能了解。自读课文,等会儿请同学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说。
3、生作答,师相机板书:
第一次 第二次
初赛失败 孙 再赛胜利
田忌 齐威王 膑 田忌 齐威王
上——上 献 下——上
中——中 策 上——中
下——下 中——下
三、看一看,说一说
1、咱们先来看一看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实况录象。(播放两次赛马场面)
2、同学们能当一当体育播音员,将比赛的实况解说下吗?请读一读第2和第13-17自然段,先准备准备!
3、生上台解说,评价促进。
四、演一演,评一评
1、你解说得这样清楚明白,如果宋世雄在场也一定会为你竖起大拇指。同学们当了一回体育解说员,下面请同学们再当一当演员,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演一演,再现当年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场面,那一定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想尝试尝试吗?那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先4人一组来演一演,每组安排一人作赛马解说员。
(每组安排4人:一人饰田忌,一人饰齐威王,一人饰孙膑,一人作赛马解说。)
2、掌声有请第一组上台表演。(生表演)
3、欣赏了赛马场上田忌与齐威王、孙膑的表演,你们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呢?对照课文内容,我们来评一评!
4、估计生会指出扮演齐威王的同学没有把齐威王正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列的情节表演出来。相机作如下指导:引导想象:齐威王可能会怎样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呢?他夸耀自己的马时可能会怎样说?还可能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在组内说一说,演一演。
5、指名“齐威王”上台表演。
6、再一组完整地演演。
五、访一访,问一问
角色转换,教师扮演记者进行赛马现场采访。估计教学程序如下:
记者:观看了这场赛马,我(老师饰)作为一名记者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孙膑,田忌第二次赛马取胜,这可多亏了你呀!请问当时你是怎么想到调换马列的出场顺序这个好主意的?
孙膑:当时,我看见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于是我就想田忌的上等马比不过齐威王的上等马,但肯定能赢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也一定能赢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会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于是就为田忌出了这个主意。
记者:请各位观众评价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众生评)
记者:的确是一个善于观察、足智多谋的人啊!(板书:勤观察 善思考)
记者:田忌,祝贺你!第二次赛马大获全胜!这一败一胜,你心里一定很不平静。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吧,能跟大家说说吗?
田忌: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丧失了再战的.勇气。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计策,多一个计策就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记者:说得多好!谢谢你的至理名言。
记者:尊敬的齐威王,这次你输给了你的手下,你一定很懊恼!其实没什么,常言说得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买个教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恕我冒昧,敢问大王,您认为这次失败给您的教训是什么呢?
齐威王:哎,我太骄傲了哪有不失败的?
记者:是的,我们做任何事都就记住“胜不骄,败不馁”!(板书:胜不骄 败不馁)
记者:如果再来第三次赛马,有一批谋士能让您取胜,您愿意挽回败局吗?
齐威王:十分愿意,有出此良策者,赏上等马一匹。
注:以上采访的田忌、孙膑、齐威王可以是班上任何一个学生,且每个问答不局限于一问一答,鼓励一问多答。)
六、写一写,练一练
1、齐威王已经下了赏赐令,请大家都来为齐威王献出良策,并依照前两次赛马的写法,写一写第三次赛马的经过和结果。
提示: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齐威王先拿上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再拿中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最后拿下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比赛结果,齐威王胜两场输一场赢了田忌。(加“——”线处为学生填写。)
七、读一读,写一写
逛作业超市:任选一题做一做
1、我国人民有着无穷无尽的聪明才智,像这类以智取胜的故事还很多,如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课外,请搜集以智取胜的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2、观看运动会上60米赛跑的场面,按一定的顺序将比赛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第一次 第二次
初赛失败 孙 再赛胜利
田忌 齐威王 膑 田忌 齐威王
上——上 献 下——上
中——中 策 上——中
下——下 中——下
(勤观察 善思考 胜不骄 败不馁)
反思
对策问题是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在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对策问题,了解一些对策方法是十分有益的。
成功之处:
1.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生活或历史事件。在教学中,通过田忌赛马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在第一次的比赛中,田忌是怎样和齐王对阵的?为什么输了?在第二次比赛中为什么能战胜齐王?为什么要用自己最弱的马对齐王最强的马?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田忌以弱胜强的策略产生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寻找、分析最优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让学生填写在书上,从而找到获胜的策略,经历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事件,寻求最优策略的过程,并积累相应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应对策略中使学生深入进行思考,以弱克强必须满足什么前提条件:一是齐王必须先出,知晓他的应对策略;二是全盘考虑,田忌先以最弱对齐王最强的马,然后再依次应对,从而整体取胜。
3.发现报数问题的规律,分析应对的策略。在教材的数学游戏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在这一问题中,先通过学生实际的报数,初步体会报数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发现规律:10÷(1+2)=3……1,如果出现余数我先报并且先报余数1,然后对方报2,我报1,对方报1,我就报2,保证每个回合中所报数的和为3,这样我就能确保获胜。如果没有余数就让对方先报,对方报1,我报2,对方报2,我报1,保证每个回合中所报数的和为3,这样我就能确保获胜。如果出现对方先报2,我要想确保获胜,就必须用(10-2)÷(1+2)=2……2,我就要必须接下来报2,然后对方报1,我报2,对方报2,我报1,保证每个回合中所报数的和为3,这样我就能确保获胜。
不足之处:
这节课内容较多,特别是在处理练习题的游戏中出现了时间不充裕的问题。
再教设计:
可以把报数游戏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练习,发现规律,这样效果会更好。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1)、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思考能力
3)、化解课文的难点。
设计过程:
一、整体感知 情景导课
1、先让学生按板书回顾全文内容,提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教师提出学习重点: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二、读课文 理解两次结果不同的原因
1、情景朗读《田忌赛马》 后再读赛马的段落。这一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朗读能让学生形象了解当时的场面及人物的表现。
2、小组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创新讲解 学生动手操作并讲解的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样设计就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突破了难点。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质疑,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个问题,老师应指出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输?并导入对“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虽然很简洁,但它包含的内容却很广。只有提出这一问题,学生才能感知得全面,理解得深刻,并借助视觉器官充分地观察、思考,从而体会到:原来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强,中等马也比田忌的强,即使是下等马,也比田忌的强,所以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然后我让学生把六匹小马拿到桌上自己边看书边排出第二次比赛的阵容。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排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试着排排,看哪种方法最好,再讨论。这一设计可以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摆、推敲、比较、联系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分析人物 渗透思想教育
1、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好办法?而田忌却不能?
2、齐威王为什么不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这一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从字里行间进一步领会人物的想法,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一设计我想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水平,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并把所想的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说出来,这是培养学生词语的组织运用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创新学习
本设计是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和不同的兴趣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去发挥。而且此设计也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尤其是学生在思维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他们的创新展示会把课堂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分四步。
一、情景朗读激发兴趣。
当播放情景朗读时,学生个个兴致盎然,仿佛真正置身于赛马场一样。他们时而睁大眼睛,时而顿悟般点点头,时而露出微笑。尤其是播放到齐威王目瞪口呆的镜头时,部分学生还不停地模仿呢!
二、小组合作创新展示。
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课前,我让学生自制了六匹小马。上课时,学生们就兴致勃勃的,有个学生还戏言他是“骑着马”来教室的。当让他们小组合作演一演赛马的经过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取出小马,说着、演着。更为开心的是展示时,我请了两组学生进行表演,他们手举纸马,解说着、表演着,教室里不时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可见学生们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但这环节还是有一点遗憾的——只找一组学生表演就可达到教学目的,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只顾看热闹,而没有进行细致的思考。尽管我强调在看表演的过程中,要进行质疑,但实际上学生是思绪只停留于看热闹,几乎没有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想:如果在让学生表演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时,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三个句子,让学生边演示边解说,就更能突破难点。
三、深入分析人物,渗透思想教育
本设计重视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众所周知,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当我设问:为什么田忌没有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一个学生说:“田忌是武将军,其实武将军一般都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是个很有哲理性的回答,看来学生懂得还真多。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回答。
实践证明: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只有让他们真正地动起来,才能有所收获和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课堂上每个生命是那样鲜活可爱。
四、不同层次练习设计
这一环节体现了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布置任务两分钟后,两位学生展示了c层次(利用文中的生词创编故事)的创新成果。短短的两分钟准备时间,就能流畅地讲一个完整的、内容丰富的故事,真是不简单。这都与我平时对他们进行这样的训练分不开的。唯一不足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两个学生展示了c层次的题,而另两个层次的题没时间检查完成的情况。主要就是表演赛马的经过浪费了时间,否则,这节课会更理想。如果我还进一步引申;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很多。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很多的话又会是什么样?也许会争论的很激烈的。(可惜我没有进一步引申)
总之,这节课学习氛围活跃,师生相互合作、讨论、探究,做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从教学理论上讲,课程已由教师“专制”走向师生“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现代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科学观。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教学整体优化上下功夫,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我们应该相信并时刻用“每个儿童都是天才”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留给每个生命一片活动的天空,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尽情歌唱。而不要总是以没完没了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路走,那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享受的过程。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思考: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田忌和和谁赛马?
b、一共赛了几次马?
c、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部分。
4、思考: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比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比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这次比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第一次比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现怎样?
d、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我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垂头丧气,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现怎样?从齐威王身上我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
13、思考:
a、第二次比赛,孙膑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学生用图演示比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比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思考:
a、为什么这个办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5)<(6) ( ) ? (6)
(7)<(8) ( ) ? (8)
(9)<(10) ( ) ? (10)
(转败为胜?)
六、以转败为胜为切入口,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何败?
2、田忌第二次赛马为何胜?
3、孙膑凭什么断定田忌第二次比赛一定能胜?
数学游戏提示:
(7)>(6)
(9)>(8)
(5)<(10)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办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比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 第一次 齐威王(赢)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田忌(赢) 第二次 齐威王(输)
下 上
上 中
中 下
《田忌赛马》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这节课分四个部分进行了教学。
一、学生质疑,理清思路。
首先引导学生围绕田忌赛马这一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想弄清的问题,教师经过归纳整理,引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这就是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明理育心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1、学生观看录像,养成仔细观看的习惯,教师通过让学生揣度田忌失败的心情,谈自己的看法,明白怎样正确对待失败。
2、学生细读人物对话,了解人物性格,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胜利这一问题。
3、学生自己动手摆马,思考取胜的办法,教师再演示孙膑的做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学生讨论孙膑为什么能想出办法而田忌却不能这一问题,明白做事要注意方法,讲究策略这一道理。
以上几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既明白了道理,又受到了良好的心理熏陶,在有效地进行了学科心理教育,从而体现协同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通过摘李子这一游戏,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课文所包含的道理。
四、改写故事,培养思维
齐威王必须调换出场顺序,才能赢田忌,可怎么调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想办法,大大培养了创造思维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自主学习、讨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15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3、概述课文,继续培养概括潜力。
4、认字8个,写字8个。练习独立识字。
5、理解“扫兴、疑惑、讥讽、轻蔑、换掉、顺序”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等成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应冷静仔细地分析局面,把握时机,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
激趣法、质疑法、悬念法、自主合作交流法、顺学而导法等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孙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示先在黑板上用红颜色的粉笔写上“赛”字。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个字吗?请大声的读出来。(赛)能组个词吗?(比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象棋……)
2、这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请看黑板。我在“赛”字的后面写出“马”字,学生们立刻说出“赛马”,我之后问:“谁赛马呢”同时在“赛”字的前面写出“田忌”,学生又立即说出“田忌赛马”。
3、看到这个题目,你猜想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田忌赛马的事)
过渡:田忌和谁赛马?结果怎样样?让我们一齐去文中找找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浏览全文,思考:文中写了田忌和谁赛马?共赛了几次?每次结果怎样?
2、生答。(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田忌输了,第二次田忌赢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资料:
田忌第一次赛马输了,第二次赛马赢了,那他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怎样呢?
1、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第二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一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第三、第四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
⑴师问:首先请一、二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的过程。
⑵指名答。(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⑶师问:下方请三、四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⑷指名答。(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之后他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他又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⑸(学生在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用连线的方式画出每次比赛所对等级马的具体过程,并且用蓝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输的场次,用红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赢的场次。)之后又问:从黑板的线条能够他们两次比赛的结果怎样?
⑹生答。(第一次田忌以0:3输了齐威王,第二次田忌以2:1赢了齐威王。)
⑺师问: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难道是换了马?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⑻生读。(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⑼师问:马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⑽生齐答:孙膑。
⑾师问:孙膑是怎样明白这个十分妙的主意?老师看谁能从文中很快的找出句子?
⑿(出示黑板)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刚才的情形”指的是什么情形?
⒀生答:“刚才的情形”指第一次赛马的状况,从中可知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也就是,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不了多少,那田忌的上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多了,同样,田忌的中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多了。
⒁师问:从中能够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⒂生答:他是一个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人。
⒃师问:孙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黑板:简介孙膑)
孙膑简介: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齐国人。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孙膑为什么会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同学们课后能够上网或书中找答案,进一步了解他的状况。
⒄师问: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智慧)你认为孙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现实生活中或你读的书中,你认为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毛泽东、“发明大王”爱迪生、喜羊羊……)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爱动脑筋思考、分析的人)老师期望同学们能成为这样的人。
四、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第一次赛马后,田忌失败了,他是怎样表现的?孙膑又是怎样献策的?齐威王又是如何表现的?请在文中找出他们三人的对话,读一读。
2、从你的品读中能够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田忌是一个遇到失败就没信心、不自信的人;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齐威王是一个骄傲、自满、得意扬扬的人。)
3、你从文中的哪个词语能够看出?(描述田忌:扫兴、垂头丧气、疑惑)(描述孙膑:胸有成竹)(描述齐威王:讥讽、得意扬扬、轻蔑)
4、指导学生用贴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主角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五、发挥想象,练习写作
过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赢了,他还是这样的表现吗?(出示黑板)
续写: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轻蔑、疑惑、讥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用纸片做三种马共6匹,分别标上(齐威王、田忌)三个等级号码。
2、可以用讲以智取胜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运用智慧,打破惯性思维的妙处。
3、在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中,教师可用“析题抓事件”的方法,让学生先确定本文写的是田忌赛马的事,然后再去抓主要内容,看哪些段落是具体写赛马过程的。赛马过程是按赛马的起因、比赛的经过和赛后总结三方面内容来安排先后顺序。中间的比赛部分又以第一次赛马、孙膑授计和第二次赛马三个层次来写。
4、深入探讨时,要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历史价值,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为什么只调换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轻易地转败为胜?在这一阶段中可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三种马拿出来,和同桌的马进行一场模拟比赛,摆一摆,联系课后“思考·练习”2想一想,孙膑是怎样取胜的。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比赛“没信心”,孙膑却显得“胸有成竹”?他为什么能想出调整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而田忌却没有想到?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正因为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打破常规,调整思路,扬长避短,才想到了要调整三等马的出场顺序,用输一场来换取赢两场的巧妙办法来取胜。当然,如果齐威王的每一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快得多,孙膑也就不会用“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比赛顺序取胜了。可见,要创新,要打破常规,不仅要有胆识,还要善于观察,精于分析,从全局出发,为了全局的胜利,不怕牺牲局部的利益。
文章导读
本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赛马中取胜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的机智和谋略。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赛马前,各人根据自己马的奔跑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赢的场次多,谁就取得取胜。
难句解析
课文中有三个句子,体现了孙膑分析问题的思路: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3、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同时发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也就是说,齐威王的上等马比田忌的上等马快不了多少,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快不了多少,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快不了多少。正是有这样的发现,孙膑才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还是原来的马,只要调换一下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结果正是如此。如果说,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得很多,调换一下出场顺序,情况会怎样?如果是那样的话,转败为胜的可能性就不大。因此,只有把各方情况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想出正确的办法。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开头到“准备离开赛马场”):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第二段(从“这时”到“那就来吧”):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到“赢了齐威王”):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学习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态度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分配并使用力量。教学设计示例
(一)田忌赛马
教学目标:
1.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体会孙膑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并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并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田忌赛马》一课讲的就是田忌参加赛马的事。这场赛事如何呢?请同学们借助字典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起一个指导作用,学生借助字典自己完成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结构的分析。之后教师要对这一学习内容进行检查和讲评。
(二)检查预习,扫除课文中的文字障碍。
1.读熟生字,填写生字表。
2.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生字“讽”是后鼻音,可以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一定要读准。
“忌”字是上下结构,心字底。上面是“己”,不是“已”。
“蔑”字的下面不要少写一点。
“序”字是半包围结构,广字作偏旁,里面的“予”不能加上一撇,写成“矛”。
3.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讥讽:用含蓄尖刻的语言嘲笑刺激别人。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情之前已经计划好该怎么办。
扫兴:(因遭到阻碍或挫折)败坏了兴致。
垂头丧气:形容失意或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意气颓丧。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得意洋洋: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神态,也叫“洋洋得意”。
夸耀:向别人显示自己的本领、功劳、地位、势力等。
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轻蔑: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
孙膑: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4.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请同学自由读一遍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上下文,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
“垂头丧气”一词是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挖苦”这个词是讲有的人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别人。这个词在这篇课文中出现是表现了田忌在赛事不利的情况下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不能正确地理解了。
“胸有成竹”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了。在课文中说明孙膑经过对主客观的分析,已有了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讥讽”的意思是用尖刻的话嘲讽对方的错误、缺点和某种作法。本课中讲到田忌的马输了,齐威王嘲笑田忌。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威王骄傲自满,这是他的弱点。
“轻蔑”就是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课文中讲到齐威王的马赢了以后盲目乐观,实际上暴露了他只凭马力不善于智取。
“目瞪口呆”说的是眼睛直盯着一处不动,嘴说不出活来的样子。课文中表现了齐威王看到意料之外的结果之后吃惊而又发愣的样子,可是他现在觉醒已为时太晚。
这样分析理解词语能够使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对理解课文有好处。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全文。
学生一边听教师朗读一边要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在同学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要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田忌赛马》讲的是战国初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事。
6.理清课文条理,分析课文结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根据故事发展的几个部分可以把课文分成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三场全输了。
第二段(第3~12自然段)讲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再和齐威王赛一次。
第三段(第13~17自然段)讲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第四段(第18自然段)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从课文的结构可以看出来,《田忌赛马》一文是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在结尾处又画龙点睛地点出了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
(三)朗读全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3.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从田忌第二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讲的是谁和谁赛马?进行了几次比赛?
学生读书后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课文中讲的是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前后进行了两次比赛。)
(板书:田忌 齐威王 第一次 第二次)
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的呢?比赛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认真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教师抓住时机进行提问。
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垂头丧气”说明什么?
(课文中讲到比赛时“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齐威王的马每个等级都比田忌的马强,谁强谁弱已经很明显了。在比赛中又恰好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失败了。“垂头丧气”是低着头,很失望的样子。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田忌失败后情绪颓丧,缺乏信心再战的心态。)
(板书:齐威王 上 中 下 田忌 上 中 下 败 胜)
“各自”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文中说明什么?
(“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这个词说明比赛前各人自己给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
理解了这一点很重要,这说明马的出场顺序是由自己决定的。如果田忌很好地观察对方,做一番周密的计划,可能也不会失败。你认为田忌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呢?他怎样做才能赛过齐威王呢?
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地发表意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抛开课文设身处地地给田忌出主意想办法。同时也进行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遇事要多观察,多思考。
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今后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动脑筋,经过认真观察思考后再做决定,不要再做第二个田忌了。其实,后来田忌也胜了一次,他是怎样转败为胜的呢?我们学习第二段。
(三)学习第二段
请学生小声读第二段,画出三个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每个人物的精神状态。
找同学说一说文中三个人的表现。
(孙膑胸有成竹;田忌垂头丧气,没有信心;齐威王得意洋洋,很有把握再取胜。)
孙膑凭什么说“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这一问题主要是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由此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分析的好习惯和好品质。
(因为孙膑对第一次比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得出的这样一个结论。)
请同学再读一读这一段再看一看齐威王的表现。
(“齐威王正洋洋得意地夸耀自己的马,”还讥讽田忌“还不服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齐威王根本就没有把田忌放在眼里,表现出非常的骄傲自满。
还有一处是这样写的: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齐威王有胜利的自信,没有失败的思想准备。
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以上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孙膑正是抓住了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才决定安排田忌与齐威王再赛一次,使仍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齐威王毫无失败的思想准备。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一段,要读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二次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田忌取胜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前后桌讨论一下孙膑采取的战术。
(孙膑重新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或在投影机上用不同颜色的棋子代表双方的马,摆出孙膑安排的马的出场顺序,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请几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演示。教师可选取与课文中讲的内容相同的方法进行板书。
(板书:下 上 中 上 中 下)
这样的出场顺序就一定能取胜吗?经过和结果如何呢?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说明他非常聪明,有智慧。第一场比赛用的是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结果输了。第二场用的是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结果赢了。第三场比赛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又赢了。三场比赛两胜一负,田忌赢了齐威王。)
(板书:胜 败)
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明白孙膑针对彼胜我败的原因采用了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法,除此之外什么办法都对田忌没用。从而让学生明白孙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着惊人的智慧。为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奠定了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齐读最后一句话,然后启发学生思考。
马还是原来的马,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能二比一取胜呢?
指导学生统观全文讨论分析,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而田忌又不懂得调配自己的马,比赛中采取的方法不当,只注重马的力量,必然要失败。孙膑观察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所以采取了重新排列马的出场顺序并以此帮助田忌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这次突出了人的智力。经过这样的讨论之后,学生会很自然地明白“马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子一下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这句话中的“只”“就”说明什么?
(说明很简单,没有费太多的力气,结果却大不一样。)
教师要补充说明智慧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不是谁都能想的出来的。
通过田忌第二次与齐威王的马比赛,你认为孙膑是怎样的一个人?从田忌赛马的这件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发散思维。)
(六)总结板书,归纳中心思想。
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第一次失败是“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田忌都失败了。孙膑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所以采取了新的方法,田忌转败为胜。前后两次比赛的区别就在于斗力和斗智。因此可以说,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不是力量的比赛,而是智力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
(板书:斗力 0 3 斗智 2 1)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请同学体会并归纳中心思想。
(这个故事说明了只有细致观察,认真思考,把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方法取得胜利。)
(七)齐读全文,进一步理解两次比赛的不同结果。
(八)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