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如实
统计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根据研究的和如实、有效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保障统计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揭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作用。
统计工作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客观性和科学性上。客观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用大量客观数据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科学性体现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统计制度和各项统计指标,从而对大量现象的资料进行研究,得出反映客观真实情况和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结论。
统计工作的职能是通过正确地完成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及时地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和实现统计监督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
(1)全面地正确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规模、结构、布局、速度、比例和效益,预测其发展趋势,阐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党政领导决策、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篇: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范文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以评促教对老师来说的,学生对老师公正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鼓励老师创新,对学生而言,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有效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学习!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是构成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努力做到在评价学生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
1、以激励评价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用赞赏的眼光,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学生所作出的努力而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教学的结合点、兴奋点,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使其成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亢进的良好心态,其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学生一点鼓励,会带给课堂一片精彩。
2、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不过度重视一次性成绩,而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与肯定与鼓励。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提高学科兴趣,逐步提高学科成绩。同理,也能关注到学生的退步及原因,及时补救,避免学生在学业测评时成绩一落千丈。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我会真的把学生看做自己的伙伴,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
3、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合理运用
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评、他评、互评、师生互评等。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革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更有重要意义。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不在教中反思,以评促教,那是不会有进步,也不会提高的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感受幸福。而不是使学生盲目地被表扬所驱使,一味地为表扬而学习。因此,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构建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避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时,总是挑对方的“刺”,老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引导他们慢慢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
2、课堂评价必须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华,必须注重人性化,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真正体现评价所应有的教育意义。课堂评价还应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而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教学的结合点、兴奋点,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其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学生一点鼓励,会带给课堂一片精彩。我们在对评价形式进行创新的时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传统评价方式。如:点头、微笑、眼神、口头与书面结合、当众与个别结合等等。
3、评价活动不应该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而应该追求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
4、以激励评价为主,如:“孩子,你太富有想象力了!”“ 孩子、你说的太感人了!”“孩子,你的心思太细腻了”、“你是一个用心的孩子”、“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你是一个善于提问的孩子”等等用不同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挖掘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而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教学的结合点、兴奋点,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其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5、切忌不理不睬,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既不判断正确也不判断错误,给学生留下了不知怎么办这种悬念,学生也不知所以然,一头云里雾里的感觉。在时下的课堂中不时出现,美其名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
总之,如何进行评价活动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抓住评价的实效性,来支撑和丰富我们的教学过程,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通过第四模块的学习,我对“评价”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的评价。我们考试的改革过程曾经经历了从教育测量运动到教育评价的过程,也就是从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从对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考试筛选变得更加的理性。
之前的考试更多的关注结果,用于学校招生、分班,中、高考更是一考定终生,分数成为了很多人的命根子。我们必须承认儿童是有学习差异的,但是教育考试,并不是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是儿童具有共同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使个体得到各不相同的发展。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感受幸福。在课堂层面上,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个别性评价。
二、评价标准
评价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公开的,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不是依据教材进行而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的。关键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应该到哪儿、在哪儿、和位置与目标的差距。应该到哪儿,就是教师要把课表总的目标分解到单元,章节,课时,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程度。在哪儿,是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位置与目标的差距,就是明确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学生达到目标,或者是达到哪个高度。
三、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为综合素质的评价:
1、着眼全面,关注特长。
2、依据事实,重在知道;引导学生多方面,合理的自评,真是的进行互评。
3、客观记录,公示审核。
4、谁用谁评价,公平公正。因为生源学校与学生厉害关系高度一致,所以,倡议谁用谁评价更合理。
四、评价方式
评价的方式:纸笔测验、表现评价和成长档案袋。纸笔评价也就是书面考试。优点是:规模大、效能高、稳定性好,机会均等,可复查,可比较。一次测验,可以是全班或者是全校一次甚至是全国一起的考试,规模可大可小。阅卷过程效率也相对高。稳定好,机会均等,是说,测试者面对同样的试题,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也能让每个测试者具有好的比较性。而且卷子在学生手里,可以进行反复的反思。缺点是:容量有限,时间有限。对于教师来说,编制好每次的测试卷子,十分的重要。要多方面的考虑因素,试题难易得当,时间使用合理,技能对基础知识起到巩固和检测的作用又能给有能力的学生已拔高的机会,既要鼓励又要有所警示。表现评价,就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或者是情景评价。缺点是:标准不统一。
现代教育的评价,是为了学习的评价,一切的评价手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当下,以及以后的学习和全面的成长。
第三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任务范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与利用以及其它劳动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研究范围是:
企业人力资源诸现象。
3.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
4.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
5.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是工资。
6.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
(1)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配置统计
企业人力资源是指在企业内部从事生产、工作或服务并由企业支付工资的全部从业人员,它既包括长期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和临时职工,也包括在企业中工作的外方人员或港、澳、台方人员。
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分析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及构成情况;
二是分析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减变动情况;
三是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潜力,为劳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为了准确统计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各企业应该执行的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原则。下列人员虽和企业有某种关系,但不应列为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统计:
一是实行个人承包,离开单位经营,不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二是经单位批准停薪留职、自费脱产学习、出国探亲以及离开单位自谋出路的人员; 三是参加企业生产劳动的在校学生;
四是已由国家司法部门法办,在一定时期内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包括:优化配置、比例配置、均衡配置等。
人力资源的构成有专业构成、技术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要满足最大利润化原则
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统计方法是分组分析法
为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常将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按以下类别来分组。①用工期限
长期职工是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及国有经济单位使用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人员和其他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②性别
③工作岗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和建筑业企业内部劳动岗位分为六类:工人和学徒;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其他人员。
为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在各工种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可按工种分组,并编制分布数列,然后再进行分析。
④年龄或工龄、⑤文化程度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统计;
人力资源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市场竞争归根到底
1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主要指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为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构成及变化,可按文化程度分组并编制不同时间的分布数列,然后进行分析。
(3)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
(4)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措施统计、安全生产统计或工伤事故统计、职业病统计、劳动环境统计等。
(5)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率指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核心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水平。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也可决定劳动报酬水平。
(6)劳动定额统计
(7)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报酬统计;
(8)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
(9)人力费用统计;
(10)劳动关系统计。
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的过程:三个阶段
(1)一是搜集人力资源现象数量方面的原始资料,称为统计调查。
主要任务:是对企业内每个单位人力资源现象的具体事实及其所表现的数量特征进行登记,搜集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数量方面所需要的原始资料。
(2)二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汇总,称为统计整理;
主要是将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汇总,以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总体的特征,为统计分析打下基础。
(3)三是对统计整理好的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称为统计分析。
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现象发展趋势、原因和特点,发现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
9.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原始记录。
10.从现象上看,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售后服务的竞争。市场竞争实质是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水平的竞争。
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
第四篇:我们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和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
兴隆完小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机制
我们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和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建设“民主、幸福和学习”的职工之家为目标,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主线,突出工会维护职能、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全方位推进校务公开制度,支持和监督行政工作,全面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了温馨、和谐校园的建设,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并不断深化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建家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加大师德建设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素质
1、配合学校党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十八大精神重要思想为指针,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法律、法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工道德规范》,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引导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2、全校教职工师德素养的提高,体现在我校老师在多次社会活动中的积极行动。我校教职工都能积极因素响应政府扶贫、救灾,助残等号召,积极募捐义款、善款,大家通过这类积极有意义的活动,对生活,对社会更加热爱,更有信心,充分体现了我校广大教职工乐助崇德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二、紧扣中心,把握重点,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业务素质
学校工会很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倡导全体教职工立足本岗位,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进取,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化教职工”活动,为广大教职工提高素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搭建平台。积极配合学校教研室以岗位练兵,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经常培训学习,并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学校每年不惜代价,走出去,只要有机会就派教师到上级单位、兄弟单位听课学习。
三、坚持校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一贯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教职工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1、民主管理: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做到教代会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每次召开教代会前,学校党支部与工会委员先讨论列出教代会要解决的问题及要点,拟定审议的方案、决定,教代会代表经全校教职工的民主选举,代表们广泛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教代会上,相关领导分别做《学校工作计划》,《财务工作计划》,《工会工作计划》等,全体代表共商学校大事,民主评议校领导,对中层干部的竞岗进行评议,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均经过教代会审议通过,如:教职工考核方案、晋升职称方案、年级考核方案、班级考核方案等。真正把教代会开成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求真务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大会。
2、坚持校务公开:对校务公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党、政、工、教职工代表参加的校务公开监督组。监督组成员就财务收支情况、教师职称的评审考核和奖励、基建、教职工考核、学校的规章制度、近期内的工作任务等方面进行了监督。凡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公开。几年来,学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遵照规范程序,按照制度全面实施校务公开,设置对内、对外两个专门公开栏,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自觉接受社会、家长、全校师生的监督,并且建立校务公开制度执行档案。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发扬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全面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
四、关心教职工生活,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
我们深知:要让教职工爱岗,我们必须先爱教职工,要使教职工敬业,我们必须先敬业。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教职工,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帮助教职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做教职工的贴心人,使教职工倍感“家”的温暖。实施送温暖工程,情系教职工群众。
1、做好对生病、受伤以及困难教职工的关心、慰问、救济工作。我校老师住院及去世期间,学校领导和工会干部多次到医院探望、慰问。
2、认真做好离退休教职工的慰问工作。对已经退休的老师,工会也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病痛。过年过节,工会都会有组织的对离退休老教师进行慰问,或邀请他们回校聚会,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3、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落实教职工的保健工作。
4、在一些传统节日来临时,向全校教职工表示慰问。如:三八节、五一节、中秋节、教师节、春节等。
五、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工会坚持以校园文化建设及群众性活动为载体,使工会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坚持在各个不同时期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样既活跃气氛,陶冶情操,又增进教职工之间的友谊,丰富了教职工的课余生活,提高教职工的文明素质,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给学校工会工作带来蓬勃的生机。
1、组织书法,绘画作品展览,倡导读书精神,提高教职工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质。
2、坚持在三八节、五一节、国庆节、教师节、元旦组织歌咏比赛、象棋、围棋、跳棋比赛、拔河比赛、步调一致比赛、跳绳比赛、迎新晚会以及美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
二、今后的工作展望
1、工会的工作台要在党支部的领导者下,带领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积极引导教职工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统一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深化课程改革,把我校办成地区内,乃至省内一流的名牌学校。
2、坚持和健全教代会制度,进一步推进制度化建设和校务公开,依法治校。深入学习有关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会职责等法律法规,在党的领导下,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谋发展、干事业”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精神努力工作。
3、坚持服务宗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福利,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和健身运动,使教职工以更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使各项活动次次有新意,年年有进步。
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先进教工之家。
4、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自我完善。引导会员学习先进理论、学习师德规范、学习业务知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开阔眼界,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提升理论和业务水平。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埋头苦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当前改革事业的高速发展,为学校做出更大贡献。
5、我们计划从抓工会信息工作入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学校网站创建职工之家信息平台。网站内容包括各类政策法规、工会动态信息、论文及理论知识,还有留言信箱这些互动平台,开创工会信息工作新局面,给广大教职工创建新的学习的平台。
总之,我校工会将会在教育工会的领导下,为争创四星级优秀工会之家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围绕学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努力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权益,在工作中起到协调、督促、维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作用。在维权中关心教职工,凝聚教职工。在深化建家工作中,想尽办法尽量为教职工营造一个温馨、安全、幸福的“星级职工之家”。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把工会真正办成教职工民主之家、温暖之家、学习之家。为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构筑温馨和谐发展进步的兴隆完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小而努力!
第五篇: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在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探索实践中,以合训专业学员培养为例,说明以培养学员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从增强任务的层次性、突出任务的真实性、提高任务的目标性、注重任务的启发性4方面探讨任务设计思路,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具体的教学活动说明实践模式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
在以培养学员计算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设计的理念和效果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1 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增强任务的层次性
近几年合训学员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方高中毕业生(普招),另一类是部队生(单招)。学员入学时的学习起点不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普招学员文化基础扎实,计算机专业知识薄弱,起步较困难,但入门提高较快。单招学员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学在读期间入伍,后考入军校,计算机专业知识基础较薄弱且不系统,学习进步较慢。另外还有部分学员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入伍,考入军校时文化基础较差,计算机专业知识几乎零基础,学习进步非常缓慢。学员实际水平与学习目标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对以培养计算思维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活动提出更高要求。
教员在进行任务的选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员来源多样、起点不同、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差异大的现状,遵循“因材施教、能者多学”的原则,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员设计分层次、有梯度的任务,供学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完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避免学员成绩两极分化和知识点的疏漏,增强学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全体学员共同进步。
1.2 牢牢把握课程专业特点,突出任务的真实性
合训学员学历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培养信息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为任职教育阶段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军人的任职能力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出来的,是适应部队岗位任职需要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最后一年的任职教育是不够的,特别是大多数合训学员入伍前学历低,缺少社会和军事活动实践,这就需要在学历教育阶段提前熟悉部队、了解基层,以便与任职教育阶段相衔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基础课内容选择上尽量向部队现实需要靠拢,以学员毕业后的实践应用为出发点。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合训专业学历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建没和学员知识结构建设中起支撑性作用,同时也是专业应用阶段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该课程实践性强、极富创造性,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采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模式,尤其符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和实践性;通过分析讨论、分工协作、自主探索、模仿创新、总结归纳等学习方式,摸索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行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循序渐进地锻炼学员分析分解问题、抽象表达、独立获取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计算思维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将知识点巧妙地融入任务,围绕实际“任务”展开教学,教员引导学员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给学员亲切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1.3 合理选择任务难度,提高任务的目标性
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多、内容丰富,课程教学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充分考虑学员专业素质的差异,做到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任务。一要注意任务的大小,单一任务包含知识点数量要适中,随着课程的推进,任务逐步加大;二要体现综合性,知识点要新老结合,温故而知新,同时提高学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三要明确教学内容所涉及计算思维的内容。
任务设计要系统规划,具有较强的目标性。教员首先设计出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框架树,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子目标,每个子目标根据知识点数量再细化。在框架树中,根节点是总体目标,每个叶节点对应一个包含适量知识点的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对应一个学习模块,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多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对应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小任务中的新、旧知识点可以跨章节,不同任务涵盖的知识点可以相互交叉覆盖。教员根据框架树的各级、各类目标,布置一个阶段、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分解任务、探索问题等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计算思维意识。
1.4 重点突出能力培养,注重任务的启发性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更注重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进行求解问题和设计系统,重点突出计算思维意识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员形成自主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教员设计任务、下达任务、总结评价的过程以及学员明确任务、自主探究、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运用计算思维方法的过程。一个好的任务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员进行思考创新。由于学员认知水平不同,认识问题的深度必然不同,教员应启发学员用不同视角发现、分析问题,寻找完成同一任务的不同算法,激发学员计算思维的活跃度;通过对多个算法的比较,帮助学员明确运用计算思维方法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计算思维意识。另外,鼓励学员重构问题求解过程,融入自己的思考对程序进行创新;通过重构引导学员总结同一类问题的共性和个性,启发学员寻找自身对问题理解的薄弱环节,以此锻炼学员的计算思维能力。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践
2.1 教员教学活动的实施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结构体和文件这两部分内容在章节安排上比较靠后,通过前期学习,学员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数组批量处理数据,使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利用指针灵活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对象。相对于之前章节的任务而言,结构体和文件章节的任务充分体现了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设计性。
1)设定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见表1。
2)演示实例。
以输出本班学员基本信息为授课实例,演示结构体和文件的基本操作。要求:输入学员的基本信息(学号、姓名、队别、成绩),存人“student.dat”中并从文件中读取信息进行显示。演示结束,归纳实例中的知识点,重点强调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简要说明文件打开、关闭、读、写4个函数的使用。
3)下达任务。
通过实例演示,学员基本熟悉新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员下达新任务:为某部队的军械仓库设汁一个物资管理系统。其作用是对库房物资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物资日常登记、出入库记录等,要求:物资信息以文本文件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管理。物资基本信息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出厂日期,显示输出时需显示物资的全部属性。下达任务后,教员要引导学员采用计算思维的抽象、分解方法深入剖析任务,把大任务约简、转化为小任务,通过解决各个小任务完成复杂任务。
4)督促引导。
教员引导和辅助学员循序渐进地明确学习任务,运用计算思维方法的相关概念进行知识点的构建、学习问题的思考以及问题解决思路的深入探索。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简单知识点则主要由学员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例如,“物资的显示”任务可以分解为物资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物资显示函数的定义和调用两个子任务,教员已通过实例演示使学员理解了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在新任务中由学员自主学习加深理解。新任务中使用结构体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教员应引导学员思考“基本类型变量和基本类型数组分别做函数参数的区别是什么”“结构体变量和结构体数组分别做函数参数有什么区别”“结构体数组和基本类型数组分别做函数参数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对后续算法的设计和实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总结评价。
当所有组完成任务后,教员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一是运用计算思维系列方法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性总结;二是对符组的完成情况、组内成员学习过程、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对优秀成果进行分析讲解,学员进行自评、互评,相互共享学习资料和交流学习心得。
6)启发思考。
教员可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员巩固课堂知识点,加深对使用计算思维方法的理解。作业如下:①指针和数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州,如何对现有任务进行重构,将程序中的数组换成指针,请给出解决方案;②在现有任务基础上如何实现物资按名称模糊查找并显示;③试用两种不同的排序算法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并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对学有余力的学员可以附加要求:如果将文本文件换成二进制文件,对其进行读写操作如何实现?
2.2 学员学习活动的实施
1)明确目标,整体规划,分解任务。
学员在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之后,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根据任务的功能描述,采用计算思维方法中分析、比较、约简、抽象、概括和分解等方法,对物资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建模;按照“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划分为物资的显示、新增、编辑、保存、删除、检索等模块,每个模块是一个子任务,每个子功能抽象为一个函数原型。
2)任务驱动,分工协作,探索新知。
学员分组完成不同的子任务,每组学员根据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及组员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水平,结合个人意愿进行分工,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计算思维方法探索完成任务的技术思路和实施方案。组内成员利用教材、文献及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以基于计算思维的协作学习方式,共同分析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挖掘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所有组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深入探究,完成任务,成果展示。
学员运用计算思维的抽象方法进行算法设计和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具体的算法设计思路可以通过流程图呈现。组员相互切磋交流,深入探究算法设计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补充、修正、完善算法,确定算法和实施方案;最后,编写代码实现算法,通过测试调整获得正确运行的程序二任务完成后,集体展示学习成果,每组派代表讲解本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
4)归纳总结,交流共享,巩固拓展。
学员首先讨论教员对任务的评价总结并消化吸收;其次进行组内互评,交流心得,共享学习资料;再以反思评价的方式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综合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课后通过完成教员布置的思考题加深知识点的内化和对计算思维的理解。在掌握计算思维的相关方法之后,学员可再通过已获取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内化知识,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框架和思维方式;在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教学实践结果
笔者将以培养学员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随机选取两个班次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践结果对比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践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结语
在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探索实践中,以培养学员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开展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使学员不仅具备了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求解的能力,而且掌握了计算机方法论,有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信息素养。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