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21:4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一篇:少年维特之烦恼

一、关于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他以自己长达六十余年的辛勤劳作,给德国和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多彩、光辉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德国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极大,马克思赞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恩格斯称他“在自己的领域里是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当今世人把他看作继但丁和莎士比亚之后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

二、《维特》创作背景

歌德对夏洛特·布夫的爱

小说的情节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当歌德在韦茨拉尔(Wetzlar)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期间,他结识了年轻的夏洛特·布夫,并爱上了她。但夏洛特已经和一位名叫约翰·克里斯蒂安·凯斯特纳(Johann Christian Kestner)的法律工作者订了婚。在夏洛特的父亲看来,凯斯特纳显然比年轻、有着艺术方面抱负的歌德更加稳重可靠;歌德在那时就已经更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而不是律师。歌德仓促地离开了夏洛特。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位枢密顾问的女儿马克西米利安娜·冯·拉·罗歇。歌德把两个女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合到了绿蒂的形象中。据歌德本人说,他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这部书信体小说,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

耶路撒冷的自杀

小说中的一部分情节,特别是结尾的部分,不同于歌德的经历。维特自尽了,歌德却沉浸在痛苦与写作中。小说中自杀的情节是受到了一位年轻的同事耶路撒冷的激发而产生的。耶路撒冷确实因为巨大的爱情上的不幸而自杀,他在韦茨拉尔的墓地成了不幸的年轻恋人的朝拜圣地。卡尔·威廉·耶路撒冷(Karl Wilhelm Jerusalem)是歌德的泛泛之交,他于1772年10月自杀。此事是凯斯特纳告诉歌德的。具有悲剧性的是,耶路撒冷用来自杀的手枪是凯斯特纳借给他的。这使歌德把他自己在1772年夏天的经历和耶路撒冷的命运混合起来,而在小说的第二部分,耶路撒冷的命运越来越多地成为叙述的主要对象。歌德将耶路撒冷的许多性格特点和其他特征转移到他的维特形象上。为了更近地了解耶路撒冷自杀的情况,歌德于1772年11月初再次短暂地来到韦茨拉尔。他以与熟悉耶路撒冷的人的谈话,以及他自己对耶路撒冷的记忆构成了小说的基础。他甚至原文引用了凯斯特纳对耶路撒冷之死的报告的一些段落。

关于《维特》的写作情况,《诗与真》第十三卷作了如下描述:“„„没过多久,这种情况我便觉得忍无可忍,一切从类似处境中惯于产生的不快,似乎都两倍三倍地压迫着我,我需要重新痛下决心,才能得到解脱。

“因苦恋朋友的妻子而自杀的耶鲁撒冷之死,从梦中撼醒了我。我不仅对他和我过去的遭遇进行思索,也分析眼下刚碰到的使我激动不安的情感,以致无从分辨艺术的虚构与生活的真实,我把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离起来,杜门谢客,集中心思,排除一切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杂念。另一方面,我又搜索枯肠,重温我最近那段还不曾写出来的生活,不放过任何有一点点关系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那么久和那么多的暗中准备,我奋笔疾书,四个礼拜便完成了《维特》,而事先并不曾写下全书的提纲或者内容的一部分。

“„„我像个梦游者似的,在差不多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写成了这本小册子。所以,当我最后通读它,对它进行修改泣饰的时候,自己也感觉十分吃惊„„”

三、《维特》及其时代

不能仅仅认为《维特》就是一部个人的恋爱悲剧;十九世纪的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等

早就提出,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换句话讲,《维特》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它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时代的普遍启蒙意义。

《维特》出版于一七七四年,欧洲正处在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时期。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新兴市民阶级已经觉醒,青年一代更是感情激荡,对自己政治上无权和社会上受歧视的地位深感不满,强烈渴望打破等级界限,建立符合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与人关系。他们提出“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等口号以反对封建束缚,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理想。在这种时代气氛下产生的《维特》,不只述说出了年轻的资产阶级的理想,揭示了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并让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主人公为这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自杀,以示抗议。这就使当时的一代青年在《维特》中照见了自己的影子,并像希腊神话里那个纳尔齐斯一样狂热地爱起它来。

四、故事简介

作为一个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人,维特离开了市民的世界,来到了W城。在那里,他从在自然中游荡和练习绘画中获得享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个艺术家。一天他被邀请参加舞会,在这次舞会上,他认识了公务员的女儿绿蒂,绿蒂在母亲去世之后照顾着八个兄弟姐妹。维特先前就知道她已经订过婚,却不顾这些,立刻爱上了她。舞会期间下了一场暴雨。两人想到了克洛普斯托克的同一首诗,并由此意识到了两人间深深的灵魂的亲和力。从此,绿蒂和维特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

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出差回来的时候,维特的感情渐渐产生了变化。绿蒂未婚夫的存在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爱情的无望。尽管阿尔伯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好心肠的人,他和维特之间的关系仍是紧张的。当维特意识到他对绿蒂的感情因为这种棘手的局面不能继续下去时,他离开了这座城市,以避开绿蒂。维特为一座大使馆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事务的死板和礼仪的拘束摧毁了他的希望。他不能认同社会的上层和贵族的生活。他失望地回到了W城。这时绿蒂已经和阿尔伯特结婚了。

圣诞节之前,维特在阿尔贝特不在时拜访了绿蒂,并为她朗读了莪相(Ossian)的作品,他们情不自禁,相互拥抱、亲吻。但是绿蒂挣脱了,还发誓永远不再见维特。这次事件后,维特彻底绝望了。他写了一封诀别信,并以要旅行的借口向阿尔伯特借了两把枪开枪自杀。次日早晨,人们发现他身着他标志性的蓝-黄衣服死去了。《爱米丽雅·迦洛蒂》翻开放在他的桌上。由于是自杀,人们无法以基督教的方式埋葬他。

五、维特之死

1、绿蒂的选择

首先看一看维特和阿尔伯特这两个男性的特点:维特,感情细腻,但是容易激动、暴躁;而阿尔伯特,情感淡漠,但却冷静、沉着。再看一看两个人的经历,维特在社会上屡屡碰壁,很不得志;而阿尔伯特则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社会上受人尊重,正如绿蒂所言:“他的稳重可靠仿佛天生作为一种基础,好让一位贤淑的女子在上面建立起幸福的生活似的。”可以说,绿蒂的选择是维特自杀的导火线。

2、鄙俗的社会

绿蒂的选择正体现了社会道德规范对维特爱情观的排斥。维特的自杀绝不仅仅是爱情的悲剧,而是爱情悲剧下折射的社会政治经济悲剧。社会的种种鄙俗气使维特彻底失望了,他又重新回到绿蒂身旁,紧紧抓住除了给他同情别的什么也不能给予他的绿蒂作为情感支柱,终于导致了悲剧。

六、人物分析

维特

自杀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解脱,更不是对绿蒂单纯的爱,维特之死更像是对阿尔伯特的示威,对绿蒂某种程度的报复,他希望用自己的死唤起绿蒂的悔恨,激发阿尔伯特的恐惧。维特的梦想、计划、决定无法付诸实践,他的生命没有牢固的生存基础,没有物质,没有财富,但是沉重的经济压力在为难他,维特认清理想与现实的界限,理想需要金钱,而他厌恶金钱本身,而这构成的矛盾愈发彰显。维特内心的痛苦有着他对自身无法生存、无法妥协于现实的模棱两可的怨恨;有着对世俗粗鄙卑劣的轻蔑与愤怒;有着对无数无知者的无奈与忧伤;有着对自我自负的嘲笑与鞭笞;有着对家庭社会环境可能无法理解其思维而对其形成厌恶的担忧。最终他只能以“对不起”作为借口选择离世。

维特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死因,他唾弃无病呻吟,其实是对自身的厌烦,因为痛苦,表达成为一种治疗,但这种治疗往往成为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冲动,他厌恶,他恶心,他将表达颠覆,索性直面痛苦,用痛疗痛,以毒攻毒,后者的痛苦更加直观,后者是对身体的伤害,死亡便是伤害的极限。

阿尔伯特

阿尔伯特试图体谅维特对心上人的骚扰,在妥协与嫉恨中徘徊。徘徊往往只能是一种向心运动,它的中心叫做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又导致阿贝在两个“我”的概念中无法自拔,他同样需要治疗,治疗的方式是爆发,是歇斯底里;另一方面,阿尔伯特将自己的“治疗”动因或多或少(或者完全地)转嫁给绿蒂,他将向绿蒂施暴作为自我安慰,但这种安慰转瞬即逝,余下的只是他对绿蒂忏悔。忏悔又将引入下一轮的爆发,歇斯底里,如此循环。在循环运动的趋势上,偶尔会渐渐平静,将恶性循环指向良性的出口,偶尔又会遇到新的刺激,愈演愈烈。

宁可相信阿尔伯特即维特,只是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一个得不到爱而痛苦,一个试图摆脱痛苦地去爱,你会发现这两个类比可以颠倒顺序。他们是同一时空、同一范畴的一种对立,也是一种同病相怜,区别仅仅在于阿尔伯特在“剧本”中显示出某种虚伪的、假惺惺的理性,也正因此,阿尔伯特不愿赴死。

绿蒂

女人的软弱在于她太容易承认宿命,而不愿为真爱在所不惜,甚至献身。所以,女人太容易满足,这种满足往往借“安稳”“平静”为托辞。为此她更愿意屈从现有的这个阿尔伯特。这里没有贬低女权主义的意思,但事实往往如此,女人的爱情肤浅、庸俗、鄙陋。(也许这种界定正是维特式的)

绿蒂的两张面孔。一面迎合着周身附庸风雅的生活,虚荣心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在动力,她不愿被女性集体所抛弃,而愈加故作娇柔;另一面是女性的内心,男人无从知晓,也许某些人内心注定痛苦,因为痛苦最容易引起女人的注意,至于女人在面临真实与虚伪,强迫与妥协的处境如何释放与疗伤,往往被她们自身所忽略。女人的两面与男人不同,因为男人可以对此加以区分,而大多数绿蒂们恨不得将第二面展现的同样虚伪造作。

如果绿蒂能面对自我,独立思考,她将不再是绿蒂。

七、主题思想

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叙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

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少年维特之烦恼》充满时代精神,触发和引爆了淤积在青年一代人心中对现实不满的火药,同时也表达了青年一代既憎恶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徨情绪,这正是当时形成感伤主义思潮的现实基础。因此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艺术上,小说仿佛给文坛吹来一阵新风。他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拒绝一切清规戒律,充分发挥书信体的形式功能,让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向读者述说自己的遭遇和情怀,双方直接产生交流和共鸣。

八、艺术特点

1、书信体

在表现形式上,《维特》受了一度在德国很流行的英国理查生的小说和卢梭的《新哀露绮丝》的影响。但无论在思想的深刻或艺术的精湛方面,歌德都超过了他的前辈。

歌德非常成功地动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让主人公面对面地向读者述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展露自己的抱负与情怀。近百封长短书简巧妙地构成一个整体,前后加“编者”的引言和按语,中间穿插着注释,把一些平淡无奇的事情讲得真切感人,娓娓动听。信中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叙事,时而议论,读着读着,我们自己仿佛变成了收信者,听到了主人公的言谈笑语、啼泣悲叹,窥见了他那颗时时在柔弱地颤动首的敏感的心。

2、浓郁的诗意

《维特》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物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其本身也可称是一首凄婉的叙事诗。在很多情况下,主人公还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宣泄,如他那封在生命的最后两天断断续续写成的给绿蒂的长信,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即便是写景状的,作必要的情节交待,也始终起着烘托情感,揭示内心的作用。

第二篇: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内容简介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俩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伯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学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大,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后来这个青年杀死了一个农夫,维特很同情他,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春风呵,你为何将我唤醒?你轻轻抚摩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以天上的甘霖!‟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吹打得我枝叶飘零!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却见不着我的踪影……””摘录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艺术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它所采用的书信体体裁,非常适于表现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深刻性、复杂性和细致性。维特的每一封书简,犹如作者假手维特写出了自身的心灵感受,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贴切而又动人。在手法上,作者始终牢牢把握“有感而发”的原则,不无病呻吟,而是把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维特在恋爱中的欢乐、悲哀与失望,全是通过叙述他与绿蒂间的结识与交往的过程来表达的,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维特在贵族宴会上受辱的过程,也描述得十分细致,随着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维特羞忿难熬的心情也跃然纸上。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艺术上的另一显著特色是通篇充满浓郁的诗意,被人们称为“抒情的散文诗式的小说”。作者还把写景与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当维特在恋爱中屡遇挫折,心绪抑郁时,作者描述了他与绿蒂的一次月下“幽会”,特别突出地描绘了当时月色之朦胧幽暗和深邃,借此映衬维特的心烦意乱,他那无可名状的隐痛和悲哀,以及他前途的晦暗莫测。真情实感,强烈的时代精神,高度民主的艺术性,三者结合起来,赋予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以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一个人只有在又回到时原地时,才会痛心地承认自己的是真的迷路了。我辛辛苦苦地在生的原野上奔走,我以为我走的很远,我以为不久我将抵达,然而现实却把我摔回了原地。风从四面吹来,我却不知该往那哪儿走。

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许我们都曾有。深深地爱着一个永远不可能得到时的人而无法自拔,这实在是人世间莫大的悲哀,值得人们同情。不幸的是,维特又是一个感情极其丰富而又极其偏激的人,一旦爱上一个人便把整个世界给忘记了。他的心智为爱而生,也为爱而灭。在他预感又确认这份爱永远要这样痛苦下去时,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最后他平静地选择了死亡。我惊讶世间竟有些强烈地爱。爱一个人竟可以达到如些是程度。但可怜的维特,是多么值得我们同情啊!

一个人可能在爱时变得才智超人,也可能变成世上最笨的人。《少年维特之烦恼》对人与人关系和情谊进行思考。维特对纯洁爱情的渴慕与膜拜,是他的精神上的支柱。小说鲜活地描写了青年的激动的心理和小鹿在跳的爱情体验“日月星辰尽可以安安静静地升起又落下,我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周围的整个世界全给抛到了脑后。”“她是圣洁的,一切欲念在她面前都会沉默无言。”维特渴慕的绿蒂善解人意,给人以安慰温暖。所以在困惑失败时常常回忆绿蒂而寻找寄托。辞去公职后,在与侯爵交往中又是那么苦闷,侯爵只注重他的办事能力,但维特看重心灵“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有。”于是他来到绿蒂那里寻求安宁,他把生命的依托赋予了绿蒂,却依然忧郁而彷徨。渐渐开始自杀的计划时,但是他发现“可是,你要是这会儿走了,从他们的圈子里消失了,他们又将多久会感到失去你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缺陷呢?在对自己的存在最有把握的地方,在留下了他存在的唯一真实印记的地方,在他亲爱的记忆中,在他们的心坎里,也注定了要熄灭,要消失,而且如此的快!”用他的话“人对人竟如此地缺少价值。”,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结论。他认清的事实是“攫取是人类最自然的欲望。婴儿不总是伸出小手抓他们喜爱的一切么?”对人与人的思考的结论其实不应是人对人竟如此地缺少价值,但是在18世纪的德国,一个反抗的青年,他用这样的结论,在他的反抗的道路上断去自己对生的留恋,做出义无反顾斗争。

带着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和不从,维特在安顿好一切后,与这个社会永别了。

第三篇:《少年维特之烦恼》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所描写的是18世后半叶的德国社会。当时的德国处于封建分裂,经济落后的时代,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濒临瓦解的前夕,封建贵族专横跋扈,穷奢极侈,教会人士虚伪腐朽,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男女青年婚姻不自由,整个社会如一谭死水。期间,德国的一些诚市知识分子和先进青年曾结成社团,奋笔疾书,抨击时事,他们崇尚自然,鼓吹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就是德国历史上“狂飙突进运动”,但失败后德国又陷入了一谭死水的境地。

这就是维特所处的那个社会的现实情况,到处弥漫着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处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环境里,维特的悲剧,应是必然的结果。维特的烦恼,即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内心的痛苦。

这个平民出身的具有“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知识青年思维特征的维特,在只重视出身,权势,地位和等级的社会里,尽管有出众的才能,高尚的情操,奔放的热情,远大的抱负,仍不能避免处处碰壁,头破血流,他爱自然,爱人生,同情孤苦无依的贫苦人民,然而,在那样的社会里,却动辄遭人白眼,受人非难。他追求爱情的幸福,寻找志趣相投的伴侣,可惜和他情投意合的绿蒂已经属于他人,他所追求的只能是个美丽的泡影。他失恋了,也失望了。

可他在社会上的遭遇,却让他对社会的现实更加厌恶,对社会更加绝望。他刚到使馆工作,就遇到一个既无能又顽固的公使,公使是个按部就班、拘泥细节的人,不满意维特傲慢无礼,处处挑剔,动辄训斥。社会本就与他的理想相差太远,原本就伤痕累累的维特,在面临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之后,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对事业彻底失望,进而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被迫在黑暗的现实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且,在那时,德国青年的生活和精神都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想要摆脱封建桎梏,却又没有力量,对社会都存在着普遍的消极萎靡情绪。所以维特的死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苦恼社会现实和当时没有反抗的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维特的自杀也可以说是他不能认清自己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爱情的失败恰巧成了他绝望的一个导火索。他作为一个德国觉醒中的知识青年,有着同时代一起前进的精神,有着新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而且代表了新时代的才智。他所追求的就是享受幸福,享受青春,享受爱情,享受现世生活的一切幸福。但是这些他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却被封建道德和封建制度所扼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在当时的德国社会,是被统治阶级所压抑的。维特对绿蒂的恋情自由而奔放,执拗而强烈,像飞蛾扑火一样义无反顾。因此,维特用他单薄的力量与此抗争着,到了最后的遍体凌伤,最终绝望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中,使维特的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具有了现实意义,这种狂飙突进式的理想与德国社会现实的格格不入导致了维特的自杀悲剧,也正是这种纯真美好的理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尽管维特以自杀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让人无法认同,但维特的人生故事仍然能够以真情打动人,这也正显示出《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不朽名著的永恒魅力。而且,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社会也是与我们思想有着冲突的,我们也会有和维特相似的烦恼,这时的我们,又是否有着和维特一样的勇气呢?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评说维特的死是对是错,但有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让我们提起自己的勇气,用我们最美好的心灵与行动,让我们的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有一点的不同。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10级硕勋励志班

李翠

第四篇:少年维特之烦恼

维特死亡悲剧的感想

惟有悲伤才可以抚平悲伤,惟有绝望才可以拯救绝望。他安顿好了一切,给朋友写完了诀别信,悲壮地走向了渴望已久的死亡。他走了,走得那么寂静,走得那么凄清,带着他那份至洁至纯的爱,带着他心中的烦恼与彷徨,愤懑与绝望,给读者留下的是钦慕与爱怜,是同情与怜悯,还是深沉的思索?

在爱情的国度里,上帝并没有额外地眷顾他,他毫无疑问地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一段感情波折后,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却陷入了另一段足以断送自己的爱恋。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他对于一段感情的专注与执着,他奋不顾身地投入了那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恋情中,哪怕是一厢情愿。虽也曾获得了短暂的快乐,但凡事都是有代价的,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能使人幸福的东西,同时又可以变成他痛苦的根源。”爱上有夫之妇,同鱼爱上飞鸟,火红狐狸爱上王子,香烟爱上火柴的结局是一样的,不是被爱情伤害,就是被爱情摧毁。爱上有夫之妇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个女人有个幸福的小家,有个近乎完美的丈夫,然而我们可怜的维特既然无力去争取,却又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折磨着自己。我们的女主人公绿蒂对维特的死也应该负有一定的责任,她称维特为“亲爱的”。这既让维特销魂,又让他痛苦发狂,“她正在酿造一种将把我和她自己都毁掉的毒酒;而我呢,也满怀欣喜地接过她递过来置我于死的酒杯,一饮而尽。”当我们无力去接受一份厚重的爱时,我们应该明确地分清界线,不应该拖泥带水,该果断的时候一定要果断,不要让他觉得还有希望,哪怕是一丁点儿希望,也许就是那一点儿希望,就足以摧毁一个人,在坚强的人在感情面前也脆弱得不堪一击

爱情,也许总是在患得患失的時候最美好.如果永远不去开始, 也许永远就不会消逝。维特不明白这一点,他努力与现实抗争着,挣扎着,伤害着自己,也伤害着他钟爱的绿蒂。看着他心中的郁结始终无法排遣,忧伤苦闷的情绪与日俱增,有时我就忍不住想对他说:放下吧,放下就不会那么痛苦了,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呢?得到就可能会失去,得不到就一定不会失去。在你没有遇见她之前,你的生活不是很快乐吗?就算得不到他,生活只是饶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为什么不能象从前一样快乐地生活呢?

世界上最痴心的爱情不是得到或占有,更不是为她生为她死,而是一直爱下去,不知道她会不会爱,不知道她爱了会不会离开,也许她永远不会爱,还是一相情愿地爱下去,无可奈何,却心存盼望。记得张小娴说:“缘起缘减,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珍惜短暂的时光。”

维特性格中的自欺自恋导致他太执着于妄念,沉浸在自己编制的美好的梦中,当现实把梦境撕得支离破碎时,他发现自己处于极度的苦恼之中,无法自拔。他很苦恼,无处不在的苦恼,无孔不入的苦恼。有时,爱人是很卑微的,特别是那个人不爱你的时候。再卑微地活者与高傲地死去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也许他在死之前,想对绿蒂说:“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我自己。”可是他不明白,其实可以这样的的“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他放下了生命,却仅仅因为放不下一个人。有时放下也是美的,正如破碎也会绽放出美丽一样。如果说相遇是一种美丽,再见只是将这样的美丽延续下去而已。

爱情的失败并不是维特走向死亡的唯一原因,其人生目标的狭隘,人生理想信念的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把他推向了死神。他爱上绿蒂,他的生活总绕着绿蒂转,绿蒂就成了他的全部,他荒废了作画,与最好的朋友断了联系。理想,信念,朋友等都被他抛入云霄,没留下任何痕迹。爱上了一个女人,却忘记了全世界,这样的人理智为爱生,也会因为爱而灭,似乎这样的人就是为爱而生的,那么他也注定了为爱而死。

没有理想,信念的生命就象失去了柱子的宫殿,稍经历风雨,就由内向外崩塌,摧枯拉朽式地崩塌。我们或许不能把握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宽度是由我们掌控的,毕竟人生是

难以捉摸的,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争取,去珍惜,我们应该坚毅地前行。站在社会这个尺度上,人应该担当;站在生命层面上,人应该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们的生活或许不能没有爱情,但绝不能让爱情主宰了我们的生活,人是为了生活而生存,不是为了爱情而生存。生命的柱子应该包括生的意义,真挚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诚恳的信仰,唯美的爱情……不能过分倚重某一个,更不能集中于少数,让各个柱子均衡地承受,这样生命才会厚重,才不会那样脆弱。维特把生命的一切都贯注于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时,他就失去了唯一的生命支柱,于是生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或许死亡,是他唯一的选择。我觉得维特没有认清生活的本质,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对待自己。生是一种状态,活是一个过程。爱情的失败只是生活中一个小过程的错误,应该改变的过程,而维特却改变的是状态。生这个状态是不会错的,我们永远没必要也不应该去改变它,生活中的坎坷,不如意,是由于过程出了问题或毛病,应该对症下药。

我还是不太理解和赞同维特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来祭奠自己的爱情。自杀,本身就死一种罪过,一种错误,不论什么原因,什么借口,都不可以原谅。为什么一个有勇气杀死自己的人,却没有勇气勇敢地面对生活呢?死亡,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却是懦夫逃避现实的最好方式。自杀是自私的,以死亡来寻求自我解脱,推卸责任,把无尽的伤痛留给了活着的人。维特口口声声说这样做是为了让绿蒂有个平静而安定的生活,可是他这样做绿蒂今后的生活会平静吗?我想: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无法忘记;有些伤痕,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复原。

如果将他的死放在当时广泛的社会背景中,死亡也许是对当时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的最好控诉,虽然无声,但是强烈。于是他成了一个时代青年的缩影,通过他我们听到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维特无法排遣自己心中构想的世界与现实大相径庭而产生的极端情绪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感情,憧憬和痛苦。当无力与一个时代抗争时,或许死亡是最好的抗争。从这个角度看,或许维特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与其说他是自己杀杀死了自己,不如说是那个时代杀死了他。但是他性格中极度地偏激也是导致他精神崩溃的一个原因。无论怎样,死亡不能改变任何现状,好好活,比什么都强。

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许我们都曾有。这是一种经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不曾经历,只能说我们还需要经历。

第五篇:《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小说出版于1774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出版以前,欧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连在一起。《少年维特之烦恼》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全书以主人翁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连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

有评论家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出版,使作者歌德从“德国的歌德”成为“世界的歌德”,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有多高。与此同时,老一辈的人么对这本书的批判和控诉也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本典型的资产阶级毒害青少年的大毒草,许多青少年由于读了这本书而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作品反而受到吹捧,甚至有人说自杀的人越多,说明这本书越有价值。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价值观是多么自私、残酷和荒唐!一个作家可以只为了自己的成名成家而不顾任何社会道德责任、甚至不惜剥夺读者的生命!”

究竟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本书才是客观公正的,我想这不是我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决定的,所以我决定不让这个问题来打扰自己,我想,只要我们读完一本书后能有所启发,有所收益,或有所快乐,这样的书就可以说是有价值的吧?

读完这本书,忽然想起曾在网上与朋友争论的话题:真正的爱情究竟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于是忍不住想到用这本书中的故事做一个案例来分析一番,顺便也与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们作一个交流探讨。感性派认为:真正的爱情是感性的,感性的爱情一旦上升为理性就不纯洁了,就变味了,所以“发乎情而止于礼”之类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等同于爱情的枷锁,必欲除之而后快。理性派则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理性的,爱情属于人类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情感,缺乏理性的爱情只是一种肤浅的动物性的本能,而在处理感情时能不能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正是区别人类的爱情和动物本能的重要标致之一。

还有一种爱情感性派甚至认为:“真正的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爱就是爱了,没有任何理由,一旦可以说出具体的爱的理由,爱情就有功利性了,也就不纯洁了。”这样的爱情观之所以会得到流传,我想影视作品和流行歌曲功不可没。爱情真的是这样糊里糊涂吗?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维特对绿蒂的爱情,看看这份让他甘愿献出年轻生命的爱情是说得清的还是说不清的。

维特第一次见到绿蒂是在她的家里,书中写到:

“正要进门,一幕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景象跳入我的眼帘。前厅是六个十一岁到两岁的孩子围拥着一位容貌可人的姑娘,她中等身材,穿一件简单的白色衣服,袖口和胸襟上系着粉红色的蝴蝶结。她手里攥着一个黑面包,根据周围孩子的年龄和胃口一块块切下来,均匀地分给他们„„”

书中告诉我们,绿蒂是法官的长女,自从法官的妻子去世后,绿蒂接受了母亲的临终嘱托,像母亲一样照看八个幼小的弟妹,那时最小的弟弟才两个月。所以作者通过这个景象展示的不仅是绿蒂的外貌美,还有行为美和心灵美。所以这个景象顿时就让维特的“整个灵魂都停留在她的容貌、声调和举止上了。”

接着,维特又发现绿蒂喜欢读书,而且她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情趣和审美标准与自己的非常一致,彼此交谈是一见如故,然后接着发现绿蒂和他挑起舞来也非常优美、默契,连钢琴也弹得非常棒。最后发现绿蒂不但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充满爱心关怀备至,还像天使一样去关怀那些贫穷的病人和临终的老人,陪同他们或度过病痛、或安然去世。这一切的一切使维特非常理性地得出一个结论:绿蒂是这世界上最完美无缺的最值得他爱的女人。书中是这样

表达维特对绿蒂的判定的:

“她那么有灵性,却又那么纯朴;那么刚毅,却又那么善良;操持家务那么勤劳,而心灵又那么宁静。”

“在我心目中,她是神圣的。在他面前,一切欲念都消失了。在她身边的时候,我始终弄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似乎我已经神魂颠倒了。她有一支曲子,这是她以天使之力在钢琴上弹奏出来的,那么纯朴,那么才华出众!这是她心爱的歌,也是她的心声。她只要奏出第一个音符,困扰我的一切痛苦、混乱和郁闷就统统无影无踪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维特不但对为什么爱绿蒂清清楚楚,就连处于爱情状态下的种种感觉也写得明明白白。所以我觉得,那种认为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观点,反应的并不是爱情的本质状态,而只是由于某些处于爱情状态下的人们缺乏充分表达的能力才使他们觉得说不清道不明,一旦相爱的人们都具备了充分的表达能力,爱情、没有表达不清的。

爱情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感性是基础,理性是深度,越是理性的爱情,越令人刻骨铭心。“发乎情而止于礼”不但是区别人类的感情和动物的本能的重要标致之一,往往也是区分甜蜜的爱情和痛苦的爱情的因素之一。当维特的爱情被控制在理性范围内的时,他感受到的是爱情的甜蜜和快乐,当他试图冲决理性的束缚时,他就感受到了痛苦和绝望。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我若不是呆子,我的生活本可以过得最好,最幸福。像我现在所处的困境,既优美,又让人心悦神怡,这是不易多得的。啊,只有我的心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这话说得对——我是这可爱的家庭的一员,老人爱我如子,孩子爱我如父,绿蒂也爱我!——在就是厚道的阿尔贝特,他没有以脾气怪嫡和举止无礼来打乱我的幸福,他待我以亲切的友情,在他心目中,除了绿蒂,我就是世上最亲爱的人了!——威廉,我们散步时彼此谈着绿蒂,真是一大乐事。要是听听我们的谈话,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此种关系更可笑的事了,然而我们却时常为此而泪下。”

如果我们把爱情比着高山流水,那么,理性就好比是大河的两岸,流水只有在两岸的规范下流淌,才会给大地带来幸福和快乐,流水也才可能流得更加长远直达大海。流水如果不受两岸的束缚,就只能给大地带来痛苦和灾难,也往往不可能流得太远就会消失,更无法到达大海。

维特对绿蒂的爱情可以说是在理性基础上的激情,他越是理解他爱她的理由,越是被她所吸引,他越是被她所吸引,越是知道不应该爱她。如果这时候理性能够战胜感性,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局。遗憾的是被激情烧毁了理性堤岸的维特终于选择了吞枪自杀的下策。

他杀死了他自己,也等于从精神上杀死了他所爱的绿蒂和阿尔贝特,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血的警示:不受理性束缚的爱情是多么可悲和可怕。

下载少年维特之烦恼(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年维特之烦恼(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 10高级文秘班学号:20梁靖仪 合上书,回想起书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刻骨铭心的情节,心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本书出版以前,自......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使歌德由德意志诗人而成为一个世界诗人,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可看作是他前半生的写照。《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融进了他大量真实的生活经......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有感 记得在《青年报》的“说书人论坛”上看到过关于歌德和村上春树的“忧伤论”,其中有人这样讲述歌德的这本影响了多少国家多少......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班王嫘3010207192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读完《少年维特之烦恼》,老实说,我并不喜欢维特这个形象。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 ————读后感《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书信体小说,同时也是文坛巨匠歌德的成名作。看了这本书后觉得它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心理倾诉小说,融强烈的时代精神......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维特召唤我们走向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黎明时的一声枪响,惊醒沉睡的天空,维特就这样死了,没有别人的陪伴,静悄悄地死去。他多么希望能依......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近日,借着假期的闲暇,我阅读了德国作家歌德的着作《少年维特之烦恼》。闭上眼,主人公维特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想着维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