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真实的故事-安全生产月演讲稿
一个真实的故事
同事们、朋友们:
我没有从事过安全管理工作,所以我的安全知识也只限于大众的安全常识,比如怎样处理炒菜时着火的油锅,怎样使用ABC干粉灭火器,进入油气场站时要穿防静电服,不能拨打手机等等。总认为安全是安全员的事,是现场操作人员的事,离我这个坐办公室的人相距天涯。直到不久前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触碰到初为人母的我心底的柔软,伤痛氤氲着思绪,久久不去,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风险有时离我们很近,相距咫尺。
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200多名游客在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等待乘坐缆车去山顶吃中饭。11时10分,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的缆车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又一次缓慢上升,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了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走出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却离开了人世…… 事故
造成35名乘客死伤,其中14人死亡,死者中年龄最大的只有40岁,最小的才7岁。经调查,事故的发生是设计上有严重缺陷的缆车超载造成的。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的爱!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并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逝者已逝,在经历了许多苦痛和心酸之后,我们应该严肃的、静静地思考。为什么有设计缺陷的缆车能投入使用,为什么一个很小的轿厢允许乘坐35人,昨日的伤痕还隐隐作痛,那我们就要牢记这一次次血的教训,强化红线意识,将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别一而再、再而三的放任了,设备老化了,那是设备管理的事;电线裸露了拿胶布缠一下就行,平常都是这样处理的;这个地方才2米多一点,戴上安全带太不方便了;……无休止的放任,结果便是无休止的事故。更加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11.22”黄岛输油管线爆炸事故,在一声轰响中62条鲜活的生命消失了,造成了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让多少人痛不欲生。
请您记住吧,在您的身后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家里的每个人都祈盼您的平安归来。
请您记住吧,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你的生命并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你家庭的一份子,你的生命是爱你的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请您记住吧,安全,就象空气,安全,犹如阳光,我们无法
承受失去它的痛苦。
让我们认真地感悟生命的价值,理解安全的意义。安全,它联系着我们每一个人。不讲安全,哪怕是轻轻的一碰就能使“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炼油装置,怒火爆发;不懂安全,哪怕是小小的一只工具包,就能中断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不要安全,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个意念,就能让操作中的生命处于危险。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事石油行业的我们,如果没有“安全第一”的意识,那就是对企业和员工的不负责任,对自己的家人不负责任,对自己不负责任。听不进安全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按规范操作是行为的幼稚,不去想身边的风险是心灵的幼稚。
朋友,你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请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时刻用安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吧,在各自的岗位上,保质、保量、规范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严肃劳动纪律,遵守操作规程,平安度过每一天。朋友,请在自己的心中植下一棵安全树吧,让所有的人都在安全的大树下分享树荫,共同抵挡风雨!朋友,让我们携手筑起一道坚不可催的安全长城,迎着每一天明媚的阳光,一起记住:视安全为生命,重安全如泰山。这样,安全就会像你的影子,与你永远相随。
第二篇:真实故事(安全生产文章)
真实故事(安全生产文章)
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无私地奉献给人们光和热,并能够驱散乌云,为人们提供一个生存必须的朗朗乾坤,人们爱戴煤矿工人,是因为他们是“火神”是“太阳之子”,履行着与其母亲同样的义务。煤矿工人牺牲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阳光,钻到地层深处,为人们取出光和热,他们本应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和荣耀,然而由于种种不安全的因素,使得他们祖祖辈辈的头顶上一直笼罩着事故的片片阴云。因而说,安全在煤矿是一个非常敏感和沉重的话题,也是各级领导最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领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就是最大的福利”等等各种口号,这些无疑都充分体现了安全在煤矿运行中的地位,江泽民总书记也曾多次作出过重要批示,强调安全生产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搞好安全也是实践和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安全是煤矿的头等大事,安全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从大的方面讲它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从小的方面讲,它直接关系着每个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当我们看到失去亲人的孤儿寡母的眼泪时,当我们听到失去亲人那撕心裂肺的呐喊声时,当我们面临事故现场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时,相信人们都会流下怜悯的眼泪,并可以听到这样的叹息声:“这个家好惨!”“撇下的妻儿可怎么过呀!”等等,声声入耳,发人深省。可就是这种悲剧,却总
是在我们身边不停的上演。下面我讲述一位遇难工友的故事:
他叫钟士锁,从事井下工作的老工人,在一次处理冒顶事故时,因违章作业不幸身亡,事后,他妹妹对我哭诉了那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悲惨的经过。
那是一个万里无云,阳光灿烂的星期天的中午,久居外地难得归家的她回到家后,哄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依偎着双亲和嫂嫂围在一起包起了饺子,嫂嫂说:“哥哥上早班下班回家后,全家可以吃上一顿团圆饭了”。于是,饺子在家人的欢声笑语中包好了,哥哥下班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可还没有听见哥哥回家的脚步声,煮饺子的水已从温水到沸水,从沸水到温水开过好几次了,时钟也依然嘀嗒嘀嗒的悄然走着,一家老老小小,就这样由静静的等待,渐渐的变得浮燥不安起来。不知何时,天空中飘来了几朵阴云,让人隐隐约约感觉到,一种不祥的预感。“来了”、“来了”侄女欢快的叫喊着跑去开门,然而那来的不是哥哥而是哥哥单位的领导。
“士锁他,他……他出事了!”
恶耗传来,一声晴空霹雳,她只觉得天旋地转的打颤,当看到哥哥的尸体被抬到井口时,她立即昏了过去,醒来时,父亲、母亲、嫂嫂、侄儿、侄女抱着哭成一团。
母亲像疯了似的向哥哥的尸体扑去,并放声哭喊着:“我要儿子,我要看看儿子呀!”
嫂子披头散发,急的碰头打滚、哭得死去活来,“苍天啊!你为什么把灾祸降临到我的头上,孩子他爹你不能走啊!我们这个家不能
没有你啊,你回来吧!”可是他却永远、永远也回不来了……
5岁的侄女抱着嫂子的脖子,边哭边喊:“妈妈、妈妈,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呀!”3岁的侄儿牵着嫂嫂的衣襟,眸着恐怖的眼睛,吓得哇哇直哭:“妈妈、妈妈,我怕、我怕。”
安葬哥哥的那天,风刮得很紧、很紧,一路上不时的卷起黄土,一家人送哥哥的遗体去安葬,哭声震天,一片悲哀,全村的老老小小,也都个个泣不成声、泪如雨下,哥哥他就这样去了。
当她得知哥哥是因为自己的违章作业而造成了此次事故的发生时,明白哥哥在断送了自己性命的同时,还造成了他的一位工友负了重伤的真情后,她不禁对这位她崇拜、思念的哥哥为之痛心,全家人为之悲怆的哥哥生出了恨意,哥哥啊,你在违章时,难道就没有想到你鲜活的生命就将从此而丧失?难道就没有想到你活泼、可爱、聪明的一双儿女?难道就没有想到你满头白发的双亲和这个你疼爱有加的妹妹,以及我们这个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多么美满的家吗?对此,我无言,耳边呜咽的哭声、沙哑的喊声,仍是那样的悲意凄凉,撕心裂胆。
朋友,当你听到这如泣如悲的故事时,你又有何感想呢?
违章,又是违章,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竟有多少人为此丢掉了生命,又有多少个家庭为他支离破碎。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样的悲剧总是重演?难道说这些以生命作代价换来的思考还不够深刻吗?难道说家人这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还不能够唤醒您那颗沉睡的安全的种子吗?
亲爱的矿工同志们,当您在倾听死者亲人哭诉的时候、当您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呼天喊地的时候,当您看着天真无邪的孩子哭喊爸爸的时候,当您看着失去理智的妻子哭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当您看到这样残缺家庭的时候,可千万莫忘记--“安全就是全家福,安全就是咱矿工的天啊!”此时此刻,也许你已在心里默默的起誓: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能发生了。是的,这样的悲剧决不能再次重演了,为了你的家庭,为了您那年迈的双亲,为了您的娇妻爱子,为了使这叫万人痛恨的悲剧不再重演,更为了天下的人们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哀,请您按章作业,注意安全吧!
在此,我再次向每一位矿工同志们发出呼吁,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提高警觉,把“安全为天”的思想牢固树立,坚决制止盲目蛮干和要钱不要命的行为,杜绝“三违”现象,真真正正的实现“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的心愿,唯有如此,那么您的家庭才是幸福和完美的。
让我这颗颤抖的心连同所有颤抖的心都平静而稳健的跳动吧!这里是我衷心的祝福。
第三篇:如何讲好一个真实故事
如何讲好一个真实故事——《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讲故事
一、人物(有成长,有弧度,饱满)
1.李延年,没有变化;但他为了打破“解放战士”的审查,冒了一次大险,带着所有解放战士“执行秘密任务”;李延年的连队因接受集中审查被轮换下来,自己因为“袒护”解放战士表现“不满”,争取了半天时间,却带着解放战士“执行秘密任务”;李延年本来要和刘家龙告知一下“执行秘密任务”的事,却因刘家龙太忙,未说出口,(这个小细节很到位);团长评价李延年的“秘密行动任务”(锄奸行动)比之前侦察部门出具的几个初步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把这次行动当成一次审查;李延年亲自实验通过炮击地段;
李延年总是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官兵的内心活动,比如在通过敌人炮火封锁区后,看见眼前摆着一具具战友的尸体,李延年在动员中第一句话便提到,“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布置任务后,最后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敌人压下去,为我们牺牲的战友报仇!”最后一个字几乎地吼出来的,怒目圆睁。振奋人心。
在冲锋前,说“能打白刃战的才是真正的英雄连队”。
白刃战结束时,副连长被狙击手射杀,面对副连长的遗体,李延年言语中带着哽咽,令人极为动容。
2.小安东的转变,在八班长和副班长牺牲后,3.陈衍宗的名字,“早娶媳妇、多生孩子”,除了连长谁都不服,个人英雄主义比较严重;在第一战斗中,只顾着缴获机枪、一个军官手枪,是二班长,是一班之长,不是普通战士,手上有9个人的生命,“老是想当孤胆英雄”;经过一次战斗,原来9人现在变成了3人,“想明白了”,都是自己的原因,想不干这个班长了;锄奸行动结束后,李延年找陈衍宗接着开展思想引导,“调到8班当班副”,不乐意,啥也不想干,就想痛快,“要有集体挂念、协同观念”(这里有个细节,李延年顺手递给他一杯水,,战友情);陈衍宗的转变在通过敌人炮火封锁区时,自己扛着弹药箱转头对大家喊道“散开,快隐蔽”,从这里可以看到,他转变了,不再是自己打自己的了。
4.罗厚财,五班的“老落后”,解放同志,从国民党过来的;原国军人员;视美军武器如命,5.王毓文的变化,“秀才”,写血书,想和陈衍宗搭班子,号称一文一武,“到前线就要杀敌立功当英雄”,《孙子兵法》倒背如流,自诩说会指挥。第一次上前线,一场战斗没参加,尿裤子,到最后……战斗日志;在346.6高地,冒着敌人飞机轰炸取回战斗日志。在敌人第二次进攻时,王毓文从尿裤子,到打到麻木,以致被提醒“敌人退了”。
打死2个敌人,缴获2支卡宾枪。
6.李源,第一个牺牲
7.五班长,李延年说“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每一个人都有长处,都有自尊心,要想发挥好每一个战士的优势,你要尊重他们,光靠命令可不行啊,要是没有人家罗厚财,你一个人端得了敌人的地堡?”
8.接受审查的解放战士一共是6个,小安东说“一次洗清白,死了也值”,9.李延年执行秘密任务一小时后,本以为“捅破了天”,但营长却“将计就计”借机行事,10.师曾副科长的形象,害怕出现政治保卫问题,二、细节(细节感人,细节显真实,细节伏线?)
1.文书的“挠树”挺好使。
2.锄奸行动中,李延年临机应变,假装逃跑,引诱皮特王(敌特分子王觉仁)。
3.演员的妆饰很到位,脸上从没有干净过,嘴唇还因缺水干裂了口。
4.七连在支援346.6高地临战动员,副连长?提醒大家把鞋带系紧了掖好;枪支要大背;身上所有的装备都要用腰带扎进;弹药箱不要两个人抬,一个人扛一个。
李延年在动员中,告诫大家,认认真真听他讲,一个字都不能漏,一个动作都不能错,否则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李延年在讲授通过炮火封锁区时,与八班副互动了一下。
三、情节设置
1.李延年执行秘密任务,一直到最后锄奸那一刻才知道这个“计划”是把李延年当成人质,而且在一刻,汉奸差点还没上当,不禁让观众捏了一把汗。这种情节的设置出人意料地抓人。随着李延年的行动小组向敌方逼近,“秘密行动”这场戏也一层一层拨开,吊足了观众的观感期待。途中,敌人派出侦察队向346.6高地侦察,给李延年行动小组设定了一个时间表,加快了观众的紧张感;
2.李延年本人的起伏点,李延年本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3.小情节设计巧妙。比如在李延年带领连队打白刃战时,一个战友拿着刺刀差点刺向自己战友(很到位地反映出高度紧张的战场心理);罗厚财与敌人搏斗中,打死了五班长身后的敌人,五班长又配合地射杀了罗厚财眼前的敌人,二人对了一下眼神,一笑泯恩仇。(这一刻,二人关系在战斗中缓解了。)(这其实也为狙击组组建买下伏笔,狙击手要在后方保护自己的战友。)
4.第一次白刃战结束,打扫战场时,副连长却遭到敌人狙击手射击,这一方面反映出战场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也为组建狙击组埋下伏笔。这个设置极为巧妙、自然、合理。
5.毛主席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李延年运用到自身上,就是包括也向敌人学习,就此组建狙击组,射杀三类目标,让敌人尝到同样的痛苦。
6.情节设置非常紧凑,特别是在镇守346.6高地时,第4集末尾就已经占领了,后边几集就一直在与一波有一波美国鬼子抗击。一场战斗刚结束,紧接着又上来一波敌人。
第5集开头,刚击退了敌人后还没缓过气,敌飞机就过来轰炸,节奏让人喘不过气了。
李延年在高地坚守了2集。
7.李延年,能打白刃战是“勇”,退到2号和3号高地之间埋伏,用一半美式武器一半自己武器放空枪是“谋”,8.节奏紧凑,在346.6高地
9.本以为在激烈的对阵中,剧情结束,意料之外是张排长孤身一人深入敌穴炸掉弹药库。(这个死,是明知没有后路,偏向虎山行)
10.这里面的战士的“死法”都不尽相同。(这个可以列举一下)罗厚财的死;五班长韩冬年的重伤是替战友报仇而死,警卫员小顾的死,八班长的死是为了保护小安东,拿着爆破筒跳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受此启发,也是前后逻辑一致;陈衍宗为保护小安东而受伤、牺牲,最后遗愿是让小安东“早娶媳妇,多生孩子”,11.最后,上演坦克大战。
12.八班长把小安东托付给陈衍宗,陈衍宗说小安东,就算是死也排在他陈衍宗后面,13.计算一下,在7连坚守346.6高地时,敌人一共发动多少次进攻,李延年一共打退多少次进攻?
14.小安东是开头第一个亮相人物,也是本剧最后一个人,首位呼应,很完整,15.越到最后,最后高潮迭起。敌人进攻的频次越来越高。
第四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学设计
宜昌市八中 何轶
教学思路:感受音乐──了解剧情──创编全剧──才艺展示──提高认识(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根据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创编音乐情景剧。
2.让学生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形式,接受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创编音乐情景剧,并对环保的意义有所认识。
教学难点:创编音乐情景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
1.提问:同学们饲养过小动物吗?
2.语言讲述: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养鹤的姑娘。
3.师朗诵: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沼泽地,再也没上来。
4.播放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听,使学生对整段音乐有一个粗略的感受,然后直接导入主题──创编音乐情景剧。
三、创编音乐情景剧
1.复听朗诵与歌曲,加深理解,感受情绪。
2.分配角色:朗诵者:自荐或同学推荐,最好是朗诵水平较高的同学。
丹顶鹤:自荐,机会均等。
女大学生:自荐,机会均等。
群众演员:分组担任。(含芦苇、风声、流水,也可添加雷雨声,创设背景,为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
3.自主创编。(提示:丹顶鹤最常见的动作:站姿与飞姿等。女大学生的形象:乐观向上,且热爱自己的家乡等。)
群众演员:创设情景:A.芦苇:用舞蹈动作来表现。
B.风声:用竖笛、口哨来表现。
C.哼唱旋律:学生哼唱。
D.可增设雷雨声:学生拟声。
4.表演。①首先,请朗诵者上场朗诵。
②丹顶鹤出场,伴有风声、雷声、芦苇的动态,预示雨的来临。
③女大学生出场,伴有风声、芦苇的动态、哼唱声、雷雨声,预示剧情的突变。
④全剧完毕,请学生综合丹顶鹤、女大学生、芦苇等动作,再加以空间、方向、速度的发展变化,组成一个简短的舞蹈,并表演。
⑤学生表演完毕,老师也可以来一个即兴表演,增添气氛。
四、环境保护教育??
讨论:谈谈自己保护动物的经历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①浅谈自己饲养小动物的经历。
②假如你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你将怎样对待它?
⑨保护环境有何意义?
④发出号召:请爱护你身边的动植物,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第五篇:光绪年间一个真实的故事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念善恶,决定未来命运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半天,早已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正好来到“十六铺”的茶楼,进去匆忙喝了点茶就急忙赶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贾先生回到商行才发现皮袋子不见了,顿时如雷轰顶、大汗淋漓、吓懵了,慌乱中更加说不清道不明。老板看他神色慌张、张口结舌,语无伦次,认为其中有诈。于是厉声斥责他辜负了东家的信任,并说如不赶快归还就送他见官。
一千八百多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阿,如果不乱花,足够一个人用一辈子,他贾先生又如何赔得起呢,责任重大,又有口难辨,感到这辈子完了,绝望地大哭起来。
话分两头,另有一位浦东人,姓义,也在租界从商,因运气不好,赔了个精光,于是买好了那天午间的船票准备渡江回乡。因为离上船时间还早,也来到“十六铺”茶楼,想慢慢喝着茶来消磨这段时光,也好考虑一下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恰好是在贾先生刚匆匆离去时义先生就到了。义先生刚坐下,发现身边的椅子上有个小皮袋子,也没多加理会,慢慢喝起茶来。许久仍不见有人来取,义先生疑惑起来,提了提感觉沉重,打开一看,他眼珠子差点没惊的掉出来:竟然全是光闪闪的银元!
义先生惊喜交加!这可真是一笔大财啊,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目前的穷困潦倒状态,而且后半生衣食也有余了。但他又转念一想:不行,钱财是各有其主的,这钱我不能要!要是因为我把钱拿走了,失主因此而丧失名誉,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佐大了!
那个年代,一般正经人都知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的道理。义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让我拾到了这些钱财,我就应该尽到责任、物归原主。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茶楼的客人只剩了八九个,看他们的神色,没有一个象是丢了钱的,只好饿着肚子等下去。
一直等到掌灯的时分,茶客都回家去了,只剩了义先生一人,他仍然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过往的人„„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面色惨白、锒锒跄跄的朝这里奔来。来人正是贾先生,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进茶楼,贾先生就指着这个茶桌对那两人说:“就是那里,我当时就是坐在那里的!”,三人径直向义先生桌子走来。
义先生看得出他们就是失主,笑着对贾先生说:“你们掉了钱袋吗?”贾先生不可置信的盯着他一个劲的点头。“我等你们很久了”,义先生说着拿出那个皮袋子给他们看。贾先生感激的浑身颤抖,说:“您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没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来,贾先生发现钱丢了时,就想返回去沿途找一遍,虽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潜逃,不准他出门,他费尽口舌说了半天,主人才叫两人陪他出来寻找,还嘱咐陪人务必把他带回去。
二人互报姓名后,贾先生要以五分之一作为酬谢,义先生坚决不要;又改为十分之一,义先生还是不要;再改为百分之一,义先生生气了,严词拒绝。
贾先生不知如何酬谢才好,于是说:“那我请您喝酒,好吗?”义先生仍然坚决推辞。最后,贾先生说:“不谢我心怎安!明天早晨在下在某某酒楼恭候,恳请恩公大驾光临,不见不散。”说罢一揖,掉头走了。
第二天早晨,义先生居然来了。贾先生正要施礼再谢,义先生却抢先道谢,说:多亏您昨天丢了钱,让我捡回了一条命!”贾先生一头雾水,正待细问,义先生接着说:我昨天原定渡江回乡的,已经买好了午间一点钟的船票,因为等您来取钱把船耽误了,回到住处得知,那条船行驶到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中23人全都淹死了。我如果上了那船,岂不也一命归西了?是您救了我的命啊!”说罢再拜。两人互相感激的一塌糊涂。
周围的客人们听了都啧啧称奇,纷纷举杯向他二人祝贺,说义先生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故事到此还没结束。贾先生三人回去后,把事情一说,老板也十分惊奇,感慨地说:“这么好的人真是难找啊!”非要见见义先生不可。
结果两人见面后非常投缘,经过一番长谈后,老板极力挽留义先生,并高薪聘请他主管账目。几个月后老板就招义先生当了上门女婿。再以后干脆把生意全交给了他打理。
穷困潦倒的义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快传开了,他的诚信、仁义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大小客商都纷纷找上门来与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义先生竟拥资数十万,成为了当地的大富翁。
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善恶报应”是一点不假、一点不会错的,关键时刻的善恶一念,就将决定自己的未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