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场人大半缺氧 IT行业最缺氧最厌职
如果你经常感到厌倦松懈,对前途彷徨迷惘,为工作焦虑烦闷,那么也许你已经成为了职场“缺氧族”中的一员。前程无忧近日在网上进行的名为“你的职场是否‘缺氧’”的调查显示,高达96.82%的职场人,或多或少地处于“缺氧”状态,其中22.46%的网上投票者来自北京,上海居其次,广州第三位。受访者主要来自于计算机、电子技术、金融、互联网通信和机械制造等行业,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其中应届毕业生和工作1至5年的职场人占全部投票人数的63%。
“缺氧”症状厌职排第一
职场“缺氧”会有很多症状出现,调查发现“讨厌现在的工作,厌职”的症状比率最高,达到了48.74%,其次是“无精打采,无所事事”这类症状,比率为39.16%。有趣的是,女性的厌职情绪要远远高于男性,其间大约相差8%。
“感觉透支,身心疲备。”是另一种“缺氧”症状,在调查中的投票率达到了32.34%。可见职场人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小觑。有权威机构曾对职场人员进行健康调查:在所调查的被访者中,真正健康的人不到1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了70%。
最“缺氧”城市:上海
在本次调查中,上海成为最“缺氧”城市,得票率达到了31.92%;北京虽然位列第二,但得票率仅为14.76%,比上海少了16个百分点,位列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深圳和广州。在谈到城市“缺氧”问题时,人才集中,竞争激烈成为被访者提到最多的因素,而嘈杂的环境(就餐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评价一个城市“缺氧”的第二大因素。
各个城市都把“人才竞争激烈”列为城市“缺氧”第一因素,除此之外,不同居住地的人对于城市“缺氧”其他因素的意见则不太一致。比如居住在上海的被访者认为“城市消费水平高”同样是城市“缺氧”的重要因素。而居住在北京的被访者则被“拥挤的交通(地铁、公交堵车)”所困扰,有25.78%的北京人认为这个城市的交通让人很“缺氧”。
最“缺氧”行业:IT
IT也曾被人戏称为“挨踢”业,在此次调查中这个行业的得票率为32.8%,以绝对高的“缺氧”指数压过其他行业。列位第二的是金融业,达到了13.92%,排在第三的是建筑行业。在开放的选项中,零售业、生产制造业、物流和航空行业等也榜上有名。
“行业工作压力使个人脑力与体力透支”这一选项成为评判行业“缺氧”的最重要因素。不同行业对于行业“缺氧”的感受也不相同。IT行业中,“行业技术变化快”是令IT人最为“缺氧”的,选择此项的有27.4%;而媒体出版行业的“缺氧”点在:“行业变化太快”和“作息时间不正常,不能休息”。
最“缺氧”企业类型:民企
虽然在前程无忧每个月的招聘排行中,民企是目前职场上招聘量最多的企业类别,但此次关于职场“缺氧”的调查结果显示,民企也是最让求职者“缺氧”的企业类别,得票率达到了28%;其次是日韩类企业,达到了23.6%;第三名是国企,有18.22%。
调查发现,“公司搞派系,相互勾心斗角”、“缓慢的办事效率”和“老板个人独断专行或是个偏执狂”依次成为了决定企业是否“缺氧”的三大要素。其中以“公司搞派系,相互勾心斗角”最让人“缺氧”,得票率是35.84%。
最“缺氧”时刻是下班时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职场最“缺氧”时刻,竟然不是通常想象的午饭后时间或是没完没了的加班时间,有40.74%的被访者认为“忙乱一天,一事无成而下班”才是最“缺氧”时刻。这一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专家指出,职场人导致忙乱一天无收获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中关键的一条是不懂时间管理。
职场“缺氧”排名
“缺氧”排名第一:“每天机械重复地工作”得票率35.64%
“缺氧”排名第二:“被穿小鞋,没有机会展现才华”得票率14.81%
“缺氧”排名第三:“遭遇善变老板”得票率12.72%
“缺氧”排名第四:“背黑锅,含冤受屈”得票率8.36%
“缺氧”排名第五:“与同事没有话题,
第二篇:职场隐形人,最安全也最危险
职场隐形人,最安全也最危险
为什么工作了许久仍被人称呼职场菜鸟?
为什么有人比你小却能经常委以重任?
为什么你努力了许久却看起来没有丝毫进步?
不懂这几点,你永远都只是一个职场菜鸟。
01
公司新接了一个项目,一个知名的快消品品牌要做下半年的营销推广策划,全英文的客户简报,需要做翻译。
客户经理Mark找我帮忙,我说我在赶明天的提案方案,Linda的组不是新招了一个实习生吗?让她翻译一下,刚好趁这个机会让她学着分析标准版的客户简报。
Mark一脸茫然,你说的是哪个实习生啊,叫什么名字?
我说,我也不记得什么名字了,一个短头发的女孩子,就是之前坐在Linda对面的。转身问身旁的Jane那个女生的名字,Jane也说没什么印象。
Mark说,得,我还是直接去找Linda吧。
你有没有过职场隐形人的经历?明明每天勤勤恳恳地上班、下班,可公司里的老员工多半连你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同事平日里点餐、聚会也常常把你落下?
偶尔,有天请假没上班,也几乎没人发觉。更有甚者,实习期间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头到尾无人问津。
嘿,职场新人,为什么你的存在感这么弱?为什么你像个隐形人一样不被察觉和在意?
你可能不够自信,换句话说,你多少有些自卑。
你可能能力欠佳,职业化程度偏低。
你可能没有明显的特点或优势。
也许作为职场新人,但你有着老员工的心智,认为“低调”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然而你忘了,对于公司而言,那些看起来很安全、价值不明显的员工,也是最容易成为弃子的员工。
加上,国内这几年互联网经济泡沫太大,实体经济又不景气,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了。
02
英国天才哲学家乔治·贝克莱,在代表作《人类知识原理》的第一部里曾说过:“一个观念的存在,正在于被感知”。
抛开这句话的唯心主义色彩,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个体的存在,要被他人的心灵看到和感知到,才算是真的存在。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职场存在感呢?
第一,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我们都知道自信的人是会发光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人天生有一种王者气质,随便一站都能叫人移不开眼睛,但,绝大部分人的自信是靠后天才华的累积和能力的提升换来的。
如果你从事的是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就请你利用业余的时间好好地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你工作领域的事情做到极致。
如果你是跨专业就业的,那么,就请你利用好业余时间,尽快地将自己就职公司所在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补上,以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公司的节奏和行业的竞争。
增强你的人和所处职位的匹配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场价值就对了。
我相信,当你的能力足够强、又很自信的时候,你的光芒是很难被掩盖的。
到时候,就算你有意做个默默无闻的人,可能客观环境也不允许了,而且,就算你自己能忍住不暴露实力,也总会有人想起你,总会有领导找你做事情的。
第二,花点时间和精力培养1-2个特长,为自己贴上“正面标签”。
没有特长的人,经常会遭遇一些尴尬,比如入职时,员工档案特长那一栏经常不知道填什么,比如公司开年会,想表现一下却发现自己唱歌不好听,跳舞不会,相声小品又演不了。
可见,有一个特长有多么重要。
在职场上,特长是“正面标签”的重要延展。
比如,你PPT做得很好看,能把一份丑爆了的PPT报告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你英语真的很好,不论口译还是笔译都难不倒你,能在与国外客户对接的时候发光发热。
再比如,你对心理学有研究,特别擅长通过细枝末节的观察来捕捉他人的心理状态,能跟客户进行高效的沟通。
第三,适当地参与同事聚会,尽快地融入公司这个集体。
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好的运气,初入职场,就能遇上一个善解人意愿意无私带新人的人,所以提高自身交际的主观能动性很有必要。
远离办公室政治,绝对是聪明的做法,但远离办公室政治,不代表要跟每个同事保持冷冰冰的关系。
接触,是了解的前提。你不跟别人接触,别人对你怎么能形成印象,怎么能记住你呢?
第四,关注一些时尚杂志公众号和时尚类KOL,培养符合职场氛围的独特穿衣风格。
你不用穿得像T台走秀那么夸张,也不用穿得五颜六色,但你要有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或简约,或清新,或时尚,或职业。
坦白说,当我们还记不住一个人五官的时候,眼睛里最先看到的、脑海里最先映射的多半是那个人的穿着打扮。
第五,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心地完成手上的每一项工作。
你每天的考勤,HR是看在眼里的,你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你的直属上司是看在眼里的,你每天工作的态度和状态,是每个坐在你周边的同事能看到和感知到的。
如果,你能将每一件细微的小事情做得足够出色,你在别人脑海里的印象,就一定会从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变清晰的,这也是一种吸引力法则。
最后,希望每一个职场新人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坚持,尽快度过有点黑暗的职场适应期,摘掉“职场隐形人”的这顶尴尬帽子,在你所在的公司和领域里发出独有的耀眼光芒。
第三篇:最容易被淘汰的八种职场人
最容易被淘汰的八种职场人
职场竞争可谓激烈,职场人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职场江湖的边缘人士,久而久之被雇主抛弃。一方面,职场人必须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避免被淘汰;另一方面,职场人必须建立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营造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职场氛围。
但大家记住一个江湖规则: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职场江湖必须不时淘汰一些人以保持新鲜的血液、江湖的活力以及前进的动力。那哪些职场人容易被淘汰了?
1、不爱学习的人
在知识更新快速的今天,要想在职场里成为常青树仅靠在某一阶段积累的或者是大学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家会发现很多曾经非常牛A的职场人士过了几年后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很多知识丰富满腹经纶的人过了几年后变得平平淡淡与常人没有多大差别,我想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持续的学习。
在提倡“ 活到老学到老”的今天,不学习的职场人士将很快成为被拍到沙滩上的那一股浪。正如某家培训机构广告语说的那样:学习是一种信仰。职场人士更要将这种信仰转化为日常习惯与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2、单打独斗的人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很难获得胜利的,哪怕个人的能力再强。由多种能力互补的职场人组成的团队是获得长久胜利的保证,无数个案例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如果你的能力很强但团队合作能力很差不能与其他团队成员很好融合的话,你就是团队里的害群之马。
可能你短期为团队的贡献很大,团队不会裁掉你;一旦业务稳定下来,你必将成为团队业绩增长的阻碍,必是团队边缘化和淘汰的人。
3、缺乏激情的人
每一个职场人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焦虑感强等困扰着每一个职场人士。要想不被淘汰,职场人必须时刻保持激情去接受每一个挑战。可以短暂失去激情,但早上醒来必须焕发激情,因为一切还要继续着。
缺乏激情的人不但会影响自身的生活与工作,还是影响他人的情绪以及团队的激情,继而影响团队的绩效。反过来想,你会喜欢没有激情的人吗?送给大家两句话:工作失去激情,业绩将会变得怎样;一个人没有激情,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4、吃里扒外的人
所谓吃里扒外就是利用公司的资源去牟取自身不应该得到的利益,比如说吃回扣、打外单、干私活等。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吃里扒外的理由。任何一个老板都不会喜欢这样的人。
很多人吃里扒外看起来很隐秘伪装很好,但实质上老板都知道。职场人士必须记住:你的任何行为老板都会知道的,要知道老板是过来人。吃里扒外的那一
刻,就是老板对你不信任的开始;一旦吃里扒外,职场上的提升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5、斤斤计较的人
斤斤计较的人太在乎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机遇与发展。职场人士要懂得佛家所说的“舍得”,懂得舍才会得,不懂得舍就不会得。舍越多得越多,舍越少得越少。如果你斤斤计较,交往对象会认为你是个不懂得分享的人,俗话说的好:这哥们太小气,真没意思。
一旦这话传开,你很难再成为交往对象分享的对象。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职场交际圈的边缘人,也不可能成为能跟团队好好合作的人。在团队合作日益加强的今天,斤斤计较的人是不会成为上司青睐和同事支持的对象,很难有出头之日。
6、过多心计的人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现在的职场是个团队战斗或跨部门协同的天下,是需要大家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不能过多使用心计。
使用心计短时间内或许能获得利益,但这种利益定会很快失去。这是个轮回的世界,你用什么手段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什么手段对待你;你用什么方式得到的东西,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失去的。
7、太势利眼的人
势利本身无可厚非,我相信每一个职场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势利,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势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好事,但凡事不能过度,过度表现就会被他人瞧不起,认为你是个没有出息的家伙。一旦你被贴上了这个标签,再想“翻案”改变他人对你的认知是相当困难的。
太势利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容易被他人看穿看透,很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继而成为“暗算”的对象。
8、没有特长的人
职场人士必须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一技之长,就是其他人不会你会、其他人会一点你会很多、其他人会很多你可以做的更精更完美。特长是价值的体现,是拥有职场影响力的重要工具。没有特长的人是很难获得同事的认可与领导的青睐的。
这里注意一点,特长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并不一定是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或者掌握了某一非常复杂的技术,也可能是其他的生活上的特长,比如说有的很善唱歌,有的很善调节气氛等,不要小看这些特长,很多人正是依靠这些特长融入团队,影响团队的武器之一。
第四篇:职场人 周一到周五哪天最辛苦(定稿)
职场人 周一到周五哪天最辛苦
进职场,电影中的场景比比皆是。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一周中每个人的心理周期、工作节律、生理指标都会有细微的差别。本周的主题策划,让我们通过一周情况调查,带您寻找属于自己的“工作节律”。
关键词:七日节律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加拿大心理学家、麦吉尔大学教授德比。莫斯考维茨曾作过一个有趣的研究,根据人一周的行为规律画出了一幅一周工作节律图,她认为,人的一周是有规律性的。周一到周五,工作节律大不相同,一周的前半部,人的精力旺盛,态度和行为比较激进;一周的后半部,人的精力逐渐下降,却也更易通融。
这样的结果也间接验证了医学界普遍流传着的一种人体循环“七日节律”的说法。古埃及人早在6000多年前就曾有过“七日神力”说,认为生命过程(包括疾病的征兆)有7天重复的周期性。医学上也充分证实了这一规律。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说过这样一句话:“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大部分医生认为:在一周的生理周期里,人体组织工作效能会发生明显变化,既表现在体力上,也反映在智力上。一般说来,星期一这天能力最低,表现为精神欠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绪不宁,之后逐渐恢复,精力充沛,体轻手巧,情绪乐观,思维敏捷,到了星期一,又转向衰退。
星期一非诚勿扰
日前,前程无忧针对职场人群做的调查显示,42%的职场人士不希望自己在星期一被打扰。如果这个时候你去拜访客户或者找老板谈判,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大家都在应付堆积了两天而杂乱的工作,没有人会有心情听你描述某个计划和方案。尤其是在星期一的早晨,可能你的客户正因为股市开盘遭遇“黑色星期一”而恼怒,你的出现只会让他失去理智。
作为一周工作的开始,有人说,星期一是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过渡期”。双休日之后,人体的生物钟往往还没有调节过来,一下子从休闲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总感觉有很多的事忙也忙不完,却偏偏又丢三落四。伴随着疲倦、头晕、周身酸痛、注意力不集中的“星期一综合征”,一周工作的开始如此令人懊恼。据了解,星期一迟到者增多、看病者增多、疲劳者增多……
数据: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研究表明,周一的血压比一周当中的任何其他时段都要高。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由心脏病发作和中风引起的死亡率总会在周一早上达到顶峰。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星期一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平时高33%.据深圳某医院门诊部统计,周一就诊的人数通常比其他日子平均多出10%至20%.星期二牛仔很忙
刚刚挨过紧张、纷杂的星期一,很多事情好像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据英国Bimuno保健品公司研究人员格拉哈姆。瓦特斯说:人们通常认为周一是整周中最糟糕的一天,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部分白领会轻松度过周一。他们和同事闲扯周末趣闻,同时调整精力准备进入工作状态。到了周二,他们开始走出闲散状态,着手处理遗留的电子邮件,安排本周工作计划,压力也随之而来,工作量和压力水平都将达到峰值。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在周二通常会放弃午休时间,加紧干活。
数据:从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对人一周行为规律的研究报告看,星期二是主导性最高的时候。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
据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求证,星期二下午也是网上求职的高峰期。求职网站的流量最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星期二10时到中午这段时间,人头脑最好使。
英国Bimuno保健品公司对3000名白领展开调查显示,周二11时45分为他们的压力峰值点。
英国Bimuno保健品公司调查的3000名对象中,约20%受调查对象周二会加班到深夜以弥补之前未完成的工作。
据英国Bimuno保健品公司调查,职场人群普遍压力过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将压力归咎于工作量过大;超过十分之一的人表示工作时上司给他们带来压力;另有9%的人则认为同事让自己焦虑不安。
营养学家和美食作家菲奥娜。亨特说:“压力过大会影响饮食,从而使消化系统受损。”
星期三超人总动员
星期三是一周的转折,延续了星期二的忙碌,周三职场人士已经完全适应了忙碌的工作状态,星期三的职场人士可以和“超人”媲美。同时,周三处在一周工作日的正中间,上一个周末的快乐已经远去,而下一个周末似乎还遥遥无期,人们仿佛坠入到“工作泥沼中”,心理兴奋度会出现下滑。
数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心理学家查尔斯。阿热力教授最新的研究结果表示,周三是人们情绪最低点。研究者调查了350名受访者后发现:受访者一周7天中间段更容易对实际问题感到焦虑和担心。
查尔斯-阿热力教授调查显示,周三接受的信息变多,极易造成信息焦虑,进入人们视线和大脑中的信息越多心理受到的冲击和负累也越多,致使人感到疲惫和焦虑。据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分析,星期三的精力最旺盛,且思路活跃最具创造性。莫斯考维茨指出,这一天是制定战略、开展“头脑风暴”的最佳时间,也是决策技能最能得到发挥的时候。此时的人都会寻求一种平衡。在处理了两天内部事务之后,在星期三人们或许更希望和外界做一种交流以达到平衡。有鉴于此,她建议这一天可安排会议。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
在经过了前三天高效率的工作、高强度的加班后,职场人士都已经身心疲惫,生理和心理都受到挑战,有人说,星期四属于“黎明前的黑暗”,就好比熬夜的人,凌晨四五点往往是最难熬的时候,跨过这道坎,便又海阔天空了。
数据:
前程无忧对中国职场人群做的在线调查显示,上班族一周的工作效率,由高而低依次是:星期五(35.78%)、星期二(30.89%)、星期三(13.98%)、星期一(13.49%)、星期四(5.86%)。星期四成为效率最为低下的一天。
据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分析,星期四的时候,人的顺从性最高、最好说话、比较通融,这种时候去找客户,客户向你妥协也最有可能。
星期五胜利大逃亡
星期五了,你不妨留意一下,这一天里你完成的工作,在数量、质量上是否比平时都要高?一些在平时看来有些头痛、棘手的事情,在这一天里却比较容易OK.如果你是个最不情愿加班的人,碰到这天你会不知不觉地干过了点,直到有电话邀请才把你唤醒,你还会惊叹:“时间过得真快啊!”
数据:前程无忧对中国职场人群做的在线调查显示,按道理因为即将放假而没有心思工作的星期五成为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天。这就像你手里拿着一张马上可以兑现并且由你自由支配的大额支票——今天下班后,意味着“漫长”的双休日开始了,于是你的心情也会随之欢快。
美国时代广场附近有一家餐馆,名叫“感谢上帝,今天星期五了”。这家餐馆据说是连锁的,在法国、英国已经有同样的主题餐馆,而且家家生意火爆,家家有人在那天喝得酩酊大醉。星期五到了,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不会发生。
据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发现,星期五:最容易冒险。这一天参加其研究的人员喜欢进行高风险的投资。另外,熬到了星期五,人们总希望一周事一周清,一些一周内纠缠不清的事情这个时候来个了断。
统计表明,星期五是炒人的最佳时间,最省心。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星期五这一天司机也更愿冒险,且有很多人赶时间参加星期五安排的工余活动。据司机体验,马路上最难开车的时间就是周一的上午和周五的下午。
据加拿大心理学家德比-莫斯考维茨教授实际观察,星期一是员工请假的高峰日。请假的人数不但最多,制造请假借口的创意也最活跃。有人说他车胎被蜗牛扎了,爆了;有人说他外婆死了;有的人让外婆死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活不过星期一。
实验科学社会研究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42%的女性和36%的男性在一周的工作开始时感到上司让自己精神紧张。而很多单位有很多工作都是星期一做决定,牵涉到的个人或部门,就会感觉到比平时的压力要大一些,精神也相对紧张一些。
德国汉堡“耳目”市场研究所最近的一个问卷调查显示,近80%的德国人星期一早晨起床后情绪低落。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德国雷根斯堡大学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于尔根。楚尔莱认为,原因不在星期一早上,而在星期天夜里。“问人们什么时候睡得最差,您总能听到同样的回答:星期天晚上。”楚尔莱说。为什么呢?人们在星期天就开始为星期一的烦恼担心了:起床、上班、干活。人们思前想后,无法安然入睡。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的节律研究者蒂尔。伦内贝格说,许多人在早晨都会受“社会时差感”折磨。
畅销书《幸福公式》的作者斯特凡-克莱因则认为,人们在周一早上情绪低落,这种感觉与囚犯的心态类似。克莱因说:“在星期一,我们在享受了两天自由后突然又得约束自己。”他认为,令人高度紧张的是被他人指使的感觉,“长期有这种感觉会让人生病,没有什么比能自由支配时间更幸福了。”
第五篇:做好本职工作是职场人最根本的职业道德
做好本职工作是职场人最根本的职业道德
把工作当回事儿,就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对工作负责的一个最起码的标准。作为一个员工,只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员工。
对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来说,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是你的天职。这就像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百姓做事是官员的天职一样。这里没有任何条件可讲,也没有任何借口可说。如果你连起码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总有一夭日子会把你给混了。
做大、做强是任何一个企业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只能靠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来实现。所以,如果要造就一个强大的公司,就必须打造一个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来说,把工作当回事儿,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员工,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称职的员工。
一家建筑企业的CEO曾经在培训内部员工时说:“假如你是一名打胶人员,如果你能在每次打胶时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做得比别人更好,你就会一生受用。不仅打胶人员如此,其他所有不同职位的人都是如此。只要你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比别人做得更好,那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会为生计发愁。”
的确,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将本职工作做好,以求得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这不仅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原则。无论你身居贫穷困苦的逆境中,还是衣食无忧的顺境中,如果能把工作当回事儿,全身心地投人工作,最后都会获得工作的快乐以及工作带来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不能全心全意地将本职工作做好,无论他认为自己多么辛苦与劳累,最终都将一无所获。真正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的人,要比对很多事情都只懂一点皮毛的人更有收获。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员下,你就应该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尽量追求精确和完美。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工作负责的一个最起码的标准。
对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来说,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天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如果你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把工作当回事儿,那么,用不了多久,单位就不会拿你当回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就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说要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知难而进,以大局为重,以公司的利益为重,尽心尽责,乐于奉献。这就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做好公司、部门交办事情的同时,献计献策,勇于创新,力争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要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做到把工作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