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
2012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虽然很久之前就听说过维也纳音乐会,但一直没去真正接触。所以对于不懂音乐的我这一直是高雅的象征。
在课上随着视频的开始,那富丽堂皇的金色大厅被鲜花点缀着,人们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没有人带小孩子,没有人来回走动,没有人吃东西,没有人打手机,没有人摁闪光灯......,人们仿佛是进入教堂一般地在肃静等待着。乐坛上,乐手们一律黑色西装,白色衬衣。少数的几位女乐手跟男乐手一样的服饰。他们或各自调试着乐器,或静坐着等待着演出开始。而我们这些不懂音乐之辈也开始沉浸在这氛围中,虽然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多遍了这大厅但她还是给人金碧辉煌的感觉。然而她却不媚不俗,她不是皇宫,不是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地方,她是音乐的神圣殿堂。观众,来自各个阶层,他们是为古典音乐而来。一年前,他们就订购了新年音乐会的票。年轻的大学生,靠打工求学,买不起坐票,举办者会在二楼出售部分站票以满足酷爱古典音乐的青年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们来自世界各地,对他们的聘任有着严格的选拔条件,必须在著名的乐团担任过三年以上的乐手,才有资格参加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岗位竞争。也就是说,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是世界上顶级的演奏家!听这种水平的音乐会,就是不懂音乐的人,如我之辈,也依然能从心灵上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宁静、舒缓和享受。
除了音乐外,这次的指挥马瑞斯·杨松斯的幽默与优雅却是另外的亮点。时而自信时而幽默时而淡定时而谦逊。如同那醉人的音乐般给人难忘的身影。后来才了解到这次是他继2006年的以23首打破演出曲目总数记录后再度“发力”。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师对音乐的激情,也让我们享受到独一无二的音乐盛会。
在曲目单中,最大亮点当属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首次登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舞台。给维也纳音乐会带来了新的活力。指挥和乐团也在积极拓展施特劳斯家族的生僻曲目,从节目单上看,开场的三首作品均为新年音乐会首演,令人耳目一新;加上之后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加洛普》以及柴可夫斯基《睡美人》中的两个选段,首演曲目共计六首。此外,继1998年之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将时隔14年后再度登上新年音乐会的舞台,演唱《闲聊波尔卡》和《打铁法兰西波尔卡》。
我不懂音乐,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音乐的热情。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欣赏经典古典音乐,真的能深切地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情感上的那种感染、慰藉和升华。
感谢音乐,感谢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刘海清1024023
第二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作者:玉树迎风
每年的新年伊始我都有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直播的习惯,随着二00七年新年钟声的敲想,又一顿由亚洲三杰之一的祖宾.梅塔先生主厨的音乐大餐被端上了我们的桌面。在花坛锦簇、金碧辉煌的音乐圣殿,伴随着大师上下左右挥舞的手势和指挥棒的指点,仿佛将去年一年的愁怨和烦恼一挥而去,同时又点石成金般的点拨起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和无限遐想。
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工作、生活就象音乐会演奏的曲目中那节奏紧促的快三,一步踏不准,都会让你踉踉跄跄、举步蹒跚,只有象乐队中的每个成员,每种乐器那么专心致致,找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调子,喝着指挥的节拍,何时小提琴为主弦律,何时小号该唱主角,单簧管什么时候应独奏,竖琴什么时候该行云流水般的弹拨,孰轻孰重、孰急孰缓,个体的准确无误才能带来整个乐队的整体化一,只有个人的三者合拍才能融入整个社会的和谐,新的一年也才会有新的气象。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你准备好了没有?我们都有父母儿女、朋友知己、爱人情人,人的情感世界如此之丰富和复杂,你可要摸的清理的顺。亲情、友情和爱情就象音乐会中那轻盈、悠扬的华尔兹,看似平和、舒缓,令你心灵荡漾。轻舞飞扬,可真要把握不好火候,人间最最珍贵的三种情感,也能变得沉重和凌乱,令你重负不堪。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人的心境好似一汪平静的湖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又酷似湖边的亭台水榭,山雨欲来风满楼,就象曲目中四步的布鲁斯,踏着四季的节拍,虽然时前时后、时左时右,但只有不断向前,也才能完美的划出你人生的弧步,绘出你心境的灿烂。你的思绪应有春风化雨般的清新,你的心态应有荷塘月色般的宁静,你的袋囊该有秋日果园般的沉甸,你的心志应是冬日寒梅般的毅然。
生活的索然无味常常使人们郁闷,彷徨和烦躁不安,在新的一年里建议大家多给生活添点彩,就象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兄弟众多曲目中的波尔卡、马祖卡一样,打破常规,时儿来点《雷鸣闪电、叽叽喳喳波尔卡》,时儿又来点《啤酒桶和拨弦波尔卡》,既轻快,又幽默,不单单是一种音乐的表现形式,更是生活的体现和写照,只有那样,一场举世瞩目的音乐会才会热情洋溢、风趣诙谐,你一年的生活也才会多姿多彩,其乐融融。
《蓝色多瑙河》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曲目,之所以常演不衰,就是因为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包含着生活的哲理与人文主义的浪漫情怀。蓝色代表浪漫,河流象征生命,纵有九曲八弯,纵有湍急平缓,时儿轻曼、时儿奋亢,直时舒缓,弯时激昂,活脱地就象人的一生,千回百转,磕磕绊绊,却还是勇往直前,流向东方。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一直都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后曲目,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一种现象,大师的指挥棒并不是在单纯的指挥乐队,而是在指挥全场;台上台下并没有曲高和寡,曲子结束时,也没有停息喝彩、曲终人散,而是掌声、乐器声齐响共鸣,合着一个节拍,让人精神抖擞,情绪高昂。现实中也是这样,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大家只要合着和谐的音符,踏着进行曲的节奏。朝着一处使劲、鼓掌和呐喊,才能奏响来年生活的新乐章。无论是什么团队,都要荣辱与共,共创辉煌;无论是什么家庭,都要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无论你做什么投资,都要与时俱进,与庄共舞;无论是什么情感,也都要交流沟通,和睦融洽,只有这样,新的一年才会有新的收获和进展,社会和家庭才能和谐进步、共同发展,以新的姿态和景象展望二00八。
第三篇:维也纳音乐会
今年的指挥家是音乐会上的老朋友,第五度登台的祖宾· 梅塔。这几乎是一个快被大家认为不再可能登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人选,也几乎是当代还在世的指挥家中的一个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代表式人物。他曾经带给我们的四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留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是传统时期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同时,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不再像往年那样引入一位全新的作曲家的作品。这倒不是说维也纳爱乐乐团打消了这个念头,乐团本来打算在这一年里引进芬兰的耶安·西贝柳斯的《悲伤圆舞曲》来纪念这位作曲家的150周年冥诞,可是后来由于该作曲家的作品的版权问题,乐团最终不得不取消了这部作品的演出。
但这却成全了今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新年气息。西贝柳斯的《悲伤圆舞曲》本是一部描绘死神与病妇的场景的音乐,虽然名为圆舞曲,却实质上更像是一首交响诗。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奏这部作品显然与新年气息不符。而如果真的要选一首西贝柳斯的作品,其实本人更倾向于他的《卡雷利亚组曲》中的进行曲。当然,这种设想已经成为泡影,在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不再包含新作曲家的作品。
相较于梅塔上一次指挥的200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状态上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梅塔的指挥动作幅度更小了,不似当年的铿锵有力,大开大合。岁月的侵蚀让这位79岁的指挥家不再意气风发,音乐也更加柔和平缓。这也让这一年的新年音乐会听起来在处理上更加细致,更加注重乐句之间的对比和乐团整体的音色的和谐。在这一点上,梅塔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要更胜于往年。而这一风格在这一年的开场曲目,苏佩的《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中就已奠定。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大提琴独奏时均匀的呼吸,不同乐句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强弱对比,同时,乐团在整体音色上更加和谐融洽。音色一直是维也纳爱乐乐团最引以自豪的特点之一,但并非所有指挥家都能调动起这个乐团演奏最美妙的音色。而今年梅塔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这种音色出现了。
不可否认,梅塔这几年正如所有垂垂老矣的指挥家一样,无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哪怕在八年前的那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梅塔铿锵有力的乐声,那一年的第二首曲子《意气风发圆舞曲》(央视译作《不安鬼魂圆舞曲》)就与梅塔的指挥风格相得益彰。而今年的第二首曲子《东方童话圆舞曲》在2009年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全曲充满了浓郁的东方气息,旋律优美,生机盎然。而我曾一度以为,如果梅塔以当年指挥《意气风发圆舞曲》的风格来诠释《东方童话圆舞曲》的话,效果很有可能会胜过巴伦博伊姆在2009年的版本。然而正如这几年梅塔的风格变换,这首《东方童话圆舞曲》梅塔并没有将精力放在调动气氛上,而是用更加柔和平实的方式进行演绎。这就让这首圆舞曲乍一听起来在层次上就显得欠缺,情绪上也不尽如人意。
但是,我们还是能听出梅塔更加注重音乐的转承启合的态度的,因而,在这一年的音乐中,各乐段的衔接也更加巧妙,更值得一听。比如在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中,我们就很明显地发现了这一点。《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是一首纯粹的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讲述了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因而,这首圆舞曲听起来也像是一个讲故事的老者一般,娓娓道来,一唱三叹。梅塔的处理不似普莱特那般添油加醋的演绎,也不似哈农库特那般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的演绎,更不似克莱伯那般大开大合,酣畅淋漓。梅塔对这首圆舞曲的处理更加平和,更加注重音乐内在的联系。因而,我们很难听出这首圆舞曲在技术上的破绽,同时也的确流露出了维也纳的味道。用同样的手法,梅塔还演绎了今年的《加速圆舞曲》——这首小约翰·施特劳斯用一顿饭的功夫构思出来的作品。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中,梅塔赋予的额外的东西太少,同时,用来模仿鸟鸣的哨子偶尔会被乐团的声音盖过去,因而也让点睛的鸟鸣声黯然失色。不得不说,这是梅塔在这首圆舞曲诠释上的百密一疏。
而那首《易北河畔圆舞曲》则让蒂勒曼在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上的版本黯然失色。在我们常听的能够与梅塔形成对比的版本也就只有蒂勒曼的版本。然而蒂勒曼与德累斯顿国立交响乐团浓厚的德国风格在演奏这首圆舞曲时,失掉了维也纳特有的沙龙的味道,更多的是严谨厚重的织体和规整的节奏。而梅塔在诠释这首曲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圆舞曲中更自由的节奏和更清晰的织体。同时,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演奏起这首曲子的时候也显得更信手拈来,轻松自如。不得不说,维也纳出动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五朝元老祖宾·梅塔来跟蒂勒曼比拼,毫无悬念地赢得了这场“比赛”。
而正式曲目单上最后的那首《美酒、女人和歌圆舞曲》则是这几年中最令我满意的演绎。这首圆舞曲有着长大的序奏,而且序奏中的进行曲式的段落占着非常重要的部分。2000年穆蒂演绎的版本过于清淡,节奏也过于平滑,削弱了进行曲的节奏感。而普莱特在2010年的演绎又显得过于软,他更注重音乐中甜美的一面,而在序奏的气氛烘托上稍有欠缺。而今年梅塔的版本却兼顾序奏的节奏感和音乐的气氛,序奏中很好的推进让气氛在圆舞曲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达到了高潮,给了呼之欲出的圆舞曲极好的铺垫,也让整首圆舞曲的演绎更加顺理成章。
今年出现的几首波尔卡也非常令人惊喜。约瑟夫·施特劳斯的《维也纳的生活法兰西波尔卡》是一首典型的施特劳斯家族式的法兰西波尔卡,音乐在节奏上充满了跳跃性,同时在结构上也有着明确的对比。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做是施特劳斯家族中法兰西波尔卡的代表性作品。梅塔的演绎也遵循了作品本身的特点,恰如其分地将其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下半场爱德华·施特劳斯的那首《蒸汽快速波尔卡》则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又一首描写火车的作品。施特劳斯家族,包括后来的伦拜,在描写火车的手法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小约翰的《游览列车快速波尔卡》用小鼓和铜管乐器模仿了火车运行时的声音,伦拜的《哥本哈根的蒸汽机车加洛普》则是用刮胡和摩擦板来模仿火车的声音。爱德华的这首《蒸汽快速波尔卡》则是用一个特大号的棘轮来模仿火车,棘轮摩擦时“嚓嚓嚓”的声响就仿佛是火车烟囱不断喷出的蒸汽。
此外,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还出现了在往年的正式曲目单中极少出现的老约翰·施特劳斯的进行曲:《自由进行曲》。这首曲子与他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创作时间非常接近,因而我们几乎可以把两首曲子放在同一个历史背景中去欣赏。此外,今年还是维也纳大学650周年校庆,因而,这首曲子连同小约翰的《大学生波尔卡》被一同献给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梅塔演绎的进行曲一向为观众所津津乐道。今年的《自由进行曲》同样有着梅塔特有的突出的节奏感,是对这首进行曲完美的演绎。
也许是梅塔指挥过太多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并且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太过熟络的缘故,在今年的很多作品中,梅塔在配器和旋律上都作了不少小改动。比如开场的《维也纳的早中晚序曲》、《自多瑙河之滨快速波尔卡》、《无穷动》和《爆炸波尔卡》。这种改动无所谓好与不好,而且在音乐的整体表现力上与以往的版本不分伯仲,反而可以看做是梅塔带给大家的一个小惊喜。或许我们曾经都期待过梅塔在这场音乐会上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就如他在2007年的《威尼斯狂欢节梦幻般的回忆》中表现的一样。而今年,梅塔在音乐会上玩的噱头却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伦拜的《香槟加洛普》理所当然地会出现香槟,而小约翰的《爆炸波尔卡》也理所当然地会漫天飞纸花——就像他在1990年所安排的那样。大概是因为在这次的《爆炸波尔卡》中,“爆炸”的节点安排与1990年有所不同,因而这一年的“爆炸”让很多人都吓了一跳。漫天的纸花与香槟、《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前的新年致辞以及《拉德茨基进行曲》一样,成了今年梅塔对全世界最由衷的新年祝福。
总的来说,梅塔在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虽然鲜有新意,中规中矩,不过在音乐会曲目的演绎上也算完成度极高,几乎无懈可击。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位年逾八十的指挥大师的大脑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冒出层出不穷的新想法,而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算是近几年中最为贴近传统的一次。或许正是这种我们最为习惯的传统式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才会让我们在最为熟悉的气氛中迎接新的一年。对于每一位喜爱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人们来说,聆听这场音乐会几乎也成了新年伊始的一种仪式,而对于台上的指挥家,我们也会对他们带给我们的愉悦表示以最衷心的感谢。
第四篇: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地球科学系08级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王沛一08353029
每年的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即北京时间 1月1日18:00,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厅——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被鲜花装点得分外秀丽,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全球的瞩目下举行。演出的曲目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及其家族的音乐作品,由世界历史最悠久、素质最高超的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新年音乐会展示的是人类最文明、最欢快、最明亮的侧面,高雅、轻松、豪华、热烈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大特点。
就个人感觉而言,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取决于指挥的表现,指挥是乐队的灵魂,偌大的现场,成百的技艺高超的各类乐器演奏家,在指挥棒的一起一落中,达成了无形的默契,指挥指导整个乐队的音乐演奏,使得多个声部的演奏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对乐队的指挥也是音乐的一种诠释和再创作。指挥家詹姆士·列文曾说:“指挥棒也是一种乐器。”有人说,听音乐,就可以知道指挥的性情修养。
面对演出,本身就会让指挥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
而05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由美籍法国指挥家、作曲家、小提琴家洛林·马泽尔做指挥,在当代指挥家中,马泽尔是个音乐鬼才。在过去30多年指挥生涯中,他指挥100多个乐团演出超过4000场次的歌剧及音乐会,所指挥录制的唱片获
奖更是无数。据说他有对生谱一读就能熟记的能力,甚至能背谱指挥整部歌剧。
在富丽堂皇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下,他的指挥动作直接干脆,音乐处理上奇峰突起,有极为强烈的对比,这一刻,观众众,演奏家,指挥者所有人的心意,都随着指挥棒的摆动,而渐渐进入了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世界…… 蓝色进行曲、上流人物波尔卡、兴趣盎然的圆舞曲、冬趣快速波尔卡、解放波尔卡—玛祖卡、一千零一夜圆舞曲、印度舞伎快速波尔卡、轻歌剧《美丽的加拉蒂亚》序曲、噼噼啪啪加洛普……这一系列的曲子,或轻快,或悠扬,或如狂风骤雨般急促,或如汪洋大海般舒缓而偶有风浪……在强烈的氛围下,最终加演了两部曲目,在猎场上快速波尔卡和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这部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曲目,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每年都会作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在华丽,高雅的格调中,在热情,连绵的掌声中,维也纳音乐会缓缓落下了帷幕。而众人的心灵亦如得到净化般,舒畅,欢心……
至于我,亦流连于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世界无法自拔……
第五篇:维也纳2013新年音乐会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半场)
来源:ORF2套
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指挥: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曲目:
01 约瑟夫·施特劳斯女高音快速波尔卡
02 小约翰·施特劳斯亲吻圆舞曲
03 小约翰·施特劳斯剧场四对舞
04 约瑟夫·施特劳斯来自山中圆舞曲
05 冯·苏佩轻骑兵序曲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下半场)
来源:ORF2套
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指挥: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曲目:
08 理查德·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 09 小约瑟夫·赫尔姆斯伯格幽会玛祖卡波尔卡 10 约瑟夫·施特劳斯金星轨迹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信使快速波尔卡约瑟夫·兰纳施蒂亚德的舞蹈小约翰·施特劳斯旋律四对舞朱塞佩·威尔第《唐·卡洛斯》芭蕾音乐-急板 15 小约翰·施特劳斯柠檬树花开之处圆舞曲 16 老约翰·施特劳斯威尼斯狂欢节的梦幻回忆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加演部分)
来源:ORF2套
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指挥: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曲目:约瑟夫·施特劳斯小嘴不停快速波尔卡 18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