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执法检查制度
巴彦县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制度
为保证统计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保证统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维护和监督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巴彦县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是指县统计局对其所属的统计基本单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二、统计执法监督必须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三、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1.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2.拒报或者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3.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
4.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报、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5.未报经审批或者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
6.在统计调查中,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或者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造成损害的;
7.未经批准,自行公布统计资料的;
8.无人负责统计工作,管理混乱或者统计人员调动工作不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的;
9.安排无《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的;
10.统计人员工作失职造成统计资料重大差错的;
11.阻挠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或者妨碍、抗拒统计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12.包庇、袒护统计违法行为的。
四、统计执法监督采取本级监督、上级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法,拓宽监察渠道,强化监督力度,有效促进依法行政。
五、对在执法监督检查中的发现问题,应予及时纠
正,对违法、违纪案件要及时查处,并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篇:统计执法检查制度
统计执法检查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青海省统计工作管理条例》和《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维护《统计法》的尊严,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规范统计行政执法行为,切实与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做斗争。根据统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我市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制度。
一、检查的组织与实施
为确保统计执法检查顺利进行,我市的统计执法检查以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进行。
二、检查的范围和内容
(一)检查的范围:西宁地区所有义务提供统计资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检查的内容:
1、对统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贯彻执行情况;
2、所提供统计资料中的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企业的生产总值及其主要财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产品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乡镇企业产值、劳动工资等)是否存在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等统计违法行为;
3、是否存在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4、是否存在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违法行为;
5、《统计法》及其《统计法实施细则》、《青海省统计工作管理条例》和《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所认定的上述三项未包括的其它统计违法行为。
三、检查的方法步骤
(一)方法:
要求提供统计资料者说明统计资料中每一个指标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并提供出相应的原始资料,然后根据其资料进行核查(包括对原始凭证、台帐与报表的核查)。
(二)步骤:
1、布置被检查对象学习统计法和进行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报我局制度法规处;
2、按所要检查的比例(比例根据省局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进行抽查(重点抽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对抽中的单位按检查的内容进行认真检查;
3、对检查中查出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要求对情节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和公开曝光),并就检查工作写出总结报告。
检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根据上级要求或各专业随时出现的统计违法行为,随时进行统计执法检查。
四、对执法检查人员的要求:
统计执法检查人员要认真学习统计法及有关行政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执法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和办理,如亮证执法、做好检查笔录、送达法律文书必须有两人以上、行政罚款上缴财政等等,坚决杜绝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否则,若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人为的错误,将按本局制定的《行政过错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第三篇:第八章 统计执法检查
一、统计执法检查机构
本讲主要内容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是指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统计执法检查的基本含义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专门办理统计执法检查事项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执法检查员 内设机构。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要求,国家统计局设立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 法制工作机构(政策法规司),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全国的统计执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 法检查工作。省及地市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设置专门的统计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 执法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统计执法检查员。县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徙法不足以自行”。法的完善并不同时意味着管理状态的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专门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未设机构完善,有了完备的统计法律制度,并不意味着可以做到或者已经的,应当配备必要的统计执法检查员。
做到了依法统计。有了比较完备的统计法律制度,还必须切实执
二、统计执法检查员
行这些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工作,必须实现执法工作的规范化、统计执法检查员是指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制度化。规范化是指统计执法活动的全部环节都必须纳入法制的任命或批准的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按照《统计执法检约束之下,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要依法执法;制度化是查规定》第九条的要求,统计执法检查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坚指通过建章立制对具体的执法活动进行约束,保障依法执法。它持原则、作风正派、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包括检查形式的制度化和案件查处工作的制度化。备相关法律知识,熟悉统计业务;参加统计执法检查员资格培训,自1983年《统计法》颁布以来,统计执法工作也逐步开展起经考试合格,取得统计执法检查证。
来。《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颁布实施,规范了执法工作程序,三、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检查员的主要职责
使执法工作在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均做到了有法可依,为统计执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的主法工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修订后的《统计法》专门增设监督要职责为:
检查一章,进一步加大了统计监督检查的力度。(一)宣传、贯彻统计方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管理统计违法案件;
第一节 统计执法检查的基本含义(三)受理统计违法举报,查办、转办、督办统计违法案件;统计执法检查的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四)办理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事项;
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职责。
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此外,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应当加强对所属统计执法检查动的总称。统计执法检查是使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得以实现的重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健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要保证,是实现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统计执法检查的实践,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统计执法检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是:
一、统计执法检查是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一)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提供统计法律咨询服《统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务;
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二)检查统计法的实施情况,对揭发、检举和控告的有关统政府统计机构依照本法规定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国家统计局派出计违法行为的材料和线索,依法进行调查了解,并向统计执法检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查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三)对在统计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或者在统计法制建设中表可见,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提出表扬和奖励意见;
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依法授权的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法具有(四)负责本部门的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的复议工作,并根据受统计执法检查权。但是,根据该条第三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权承担本部门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工作;
规对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的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五)完成上级机关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
四、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检查员的主要职权
性和国家强制性《统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一方面,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要忠于职守,正确地履行职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责,认真做好对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不得(一)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随意放弃对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权。另一方面,各级统计律(二)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法检查机关在行使检查职权时,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必须予以配合,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不得干涉、阻挠或者拒绝检查。(三)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四)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首先,为了防止滥用检查权,保障被检查对象的合法权益,检查、核对;
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进行的。《统计法》第三十三条(五)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
第二款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调查队在统计违法行为的权限上作了如下划分:县级以上地方人资料;
民政府统计机构依照本法规定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国家统计局派(六)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照相和复制。
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其次,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第三节 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
程序、方式进行执法检查,不能自行其是。按照现行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
四、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要有以下三类:
统计机构要通过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统计监督,完成一、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
《统计法》所规定的各项任务,需要通过执法检查创造良好的外《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部环境,保障统计工作科学有序的进行。这就决定了统计执法检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查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活动。统计执法检查,不仅要对已经发有关规定,真实、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生的统计违法行业进行严肃查处,还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作,通过积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查找违法隐患,纠正违法行为,这是《统计法》对各类统计调查对象上报义务的规定,同时《统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预防、减少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计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四条对调查对象不履行生。如上法律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作了明确规定。依据这些规定,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是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有
第二节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执法检查员 义务接受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所进行的执法检查。
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充实统计执法检查人员,是贯
二、依法组织实施政府统计调查和管理公布统计资料的人民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的组织保证。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 第八章统计执法检查
根据《统计法》和《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的情况,实施监督;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权对下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同级政府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
2004年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涉外调查管理办法》对在我国境内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的资格认定和管理、涉外调查项目的管理,以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涉外调查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十三条第十款的规定,是否依法进行涉外调查是统计执法检查的检查事项之一。因此,在我国境内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也是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之一。
第四节统计执法检查的内容
统计执法检查是对现行统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全面监督检查。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统计执法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是否存在侵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的行为;
二、是否存在违反法定程序和统计制度修改统计数据的行为;
三、是否存在虚报、虚报、伪造、篡改、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四、是否依法设立统计机构或配备统计人员;
五、是否依法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六、统计人员是否具备统计从业资格;
七、统计调查项目是否依据法定程序报批,是否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
八、是否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有无随意改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等问题;
九、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的行为;
十、是否依法进行涉外调查;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一、单选
1.2001年全国统计法执行情况大检查,是根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开展《统计法》执法检查的通知,由()联合组织的。A.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司法部
【解析】1989年、1994年、1997年和2001年由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局、司法部联合组织了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
2.某市发生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需要派出()的调查人员。
B.至少二人
【解析】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要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应的调查力量。对于任何案件,调查人员都不得少于二人。
3.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为()。
D.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4.统计执法检查是()的统计法律监督。
A.主动 【解析】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权,不仅要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还要主动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积极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预防、减少各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5.下列主体中,不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的是()。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贯彻并监督执行统计法规的机关。”
6.某企业对统计局的统计行政处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统计行政诉讼,统计局局长出庭应诉,那么此统计行政诉讼的被告是()。C.统计局
【解析】统计行政诉讼中,原告只能是作为统计行政管理的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被告只能是各级统计行政管理机关,二者的诉讼地位不能互换。一般来说,行政首长应该代表本机关出庭应诉,即由作为被告的统计局局长(或副局长)应出庭应诉。本题中统计局长是应诉人。
7.如果某企业不服统计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应该由()向人民法院提供所主张的诉讼请求的有关证据。D.做出处罚决定的统计机关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此题中的被告即为“做出处罚决定的统计机关”。
8.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内既未申请复议,也未起诉,而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统计行政机关可以()。B.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案件经过审查后作出的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对复议决定必须履行。如果申请人对统计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统计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统计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①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②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由统计行政复议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9.统计行政诉讼的目的是保护()的合法权益。D.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
【解析】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决的活动。统计行政诉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即由《统计法》所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信息使用者及调查者。
二、多选
1.在调查统计违法案件的过程中,必须取得与该案件有关的证据,主要包括()。
A.当事人陈述B.证人证言书证物证C.视听资料E.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解析】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都可以作为认定案情的依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调查人员应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于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违法行为或者无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都应收集。
2.每个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都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查处,做到()使查处的案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B.手续完备C.处理恰当D.证据确凿E.事实清楚
【解析】每个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应做到:①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正确(即准确地适用法律依据);③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程序,无超越、滥用职权的情况。这三方面的内容是统计行政复议审查的内容。
3.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的主要职责有()。
B.宣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其他统计法规
C.完成上级统计机构下达的统计检查和案件查处任务
D.对符合《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人员或者集体,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E.对违反统计法规的人员或单位,依法进行处罚或者向有关单位、部门提出处罚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根据有关规定,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具有以下职权:①宣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其他统计法规、规章。②检查统计法规的实施情况,查处违反统计法规的行为。③对违反统计法规的人员或单位,依法进行处罚或者向有关单位、部门提出处罚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④对符合《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的人员或者集体,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⑤完成上级统计机构下达的统计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任务。
4.统计执法检查的特征是()。A.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B.统计执法检查属于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C.统计执法检查由具有法定监督权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E.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国家授权的统计行政执行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解析】统计执法检查是指统计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等各种活动的总称。统计执法检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统计执法检查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②统计执法检查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③统计执法检查是按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④统计执法检查具有主动性。
5.我国现有的统计检查员有()。
A.专职统计检查员C.统计检查特派员 D.兼职统计检查员 【解析】统计检查员,是指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任命或批准的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我国现有的统计检查员有以下三类:①专职统计检查员。是指专门从事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②兼职统计检查员。是指在从事统计工作的同时,兼搞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人员;③统计检查特派员。是指地区、行署以上统计处(局)向下一级统计局委派的、代表委派机关行使统计检查权,并执行委派机关交办的各项任务的统计检查人员。
6.统计行政应诉步骤是()。A.确定应诉人
B.审查本行政机关是否是“合格的被告”C.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D.准时到庭,正确行使诉权
E.积极主动协助法庭调查,有理有节陈述意见,积极辩论,据理力争
【解析】统计行政应诉步骤如下:①确定应诉人;②审查本行政机关是否是“合格的被告”;③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状;④准时到庭,正确行使诉权;⑤积极主动协助法庭调查,有理有节陈述意见;⑥积极辩论,据理力争;⑦对法庭判决作出及时反应。
7.统计管理相对人可以对()的决定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C.没收违法所得D.警告E.罚款
8.某市统计局对该地一家化工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负责管辖。B.该市人民政府E.省统计局
【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申请人可以选择由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辖。某市统计局对该化工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该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该市人民政府或省统计局负责管辖。
9.审理统计行政复议案件的程序是()。
A.申请B.受理C.审查D.决定E.执行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的程序,是通过统计行政复议解决统计行政争议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和步骤。它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统计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和执行。
10.追究统计法律责任时,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
C.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E.先向作出处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答案】CE
【解析】当事人如果对上述这类统计行政处罚不服,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统计行政诉讼,也可以先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统计行政诉讼。
11.统计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A.申请人B.被申请人C.复议第三人D.复议法定代理人
【解析】统计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加统计行政复议活动的当事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第三人、复议法定代理人。复议参加人主要是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12.下列统计行政复议主要特征包括()。
A.统计行政复议是具有统计行政管理职权的统计行政机关的活动
B.统计行政复议是统计行机关解决统计行政争议的活动C.统计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复议申请是统计行政复议产生前提
D.统计行政复议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13.统计行政复议机构和专职统计行政复议人员的职责是()。
A.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B.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复议决定
C.处理或者转送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D.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建议
E.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14.统计行政机关在统计行政管理和统计执法活动中,对当事人处以()等统计行政处罚行为,属于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
A.警告C.通报批评D.罚款E.没收违法所得
三、判断
1.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
【解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多年统计执法实践经验,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一般为:立案、调查、处理和结案。
2.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要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应的调查力量。对于任何案件,调查人员都不得少于三人。(×)
【解析】统计违法案件正式立案后,要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组织相应的调查力量。对于任何案件,调查人员都不得少于二人。
3.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是一项涉及到被查处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按照基本步骤进行。(√)
4.确认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由查处机关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行政责任。(×)
【解析】确认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由查处机关提请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5.统计行政诉讼是统计部门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作裁决的活动。(×)
【解析】统计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统计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裁决的活动。
四、综合应用题
(一)2009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纺织企业布置了《纺织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9年2月20日。经查,某纺织公司报表中的资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行政处罚。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此案例中某纺织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怎样的统计违法行为?()
C.瞒报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该公司上报的职工工资严重低于实际情况,属于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拒报统计资料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行为,省统计局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企业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2.对于该企业的行为,省统计局依法可对其作出何种处罚?()A.警告B.罚款
C.通报
3.在什么样条件下,省统计局应依法启动听证程序?()A.该企业在省统计局告知后三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解析】启动统计执法中的听证程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对单位罚款超过了一定数额(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二千元以上的罚款的);②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4.若该公司对省统计局的处罚不服,可以通过哪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D.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
【解析】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如果对国家统计局的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二)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8年建筑业总产出为
40263.4.万元,从业人员3258人,工资总额3596.08万元。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当地统计局认定该公司已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遂将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当地统计局认定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D.伪造统计资料
【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伪造统计资料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无法提供2008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伪造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当地统计局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A.通报批评B.行政处分
3.若该公司对该地统计局的处罚不服,可以通过哪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B.提起行政诉讼C.申请行政复议
D.向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统计行政复议,对统计行政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而统计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
(三)某市一单位未按要求到市统计局领取统计报表,收到送达的统计报表催领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领取统计报表。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此案中该单位的行为构成何种统计违法行为?()C.拒报统计资料
【解析】在实践中,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②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③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④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该单位的行为属于③、④情形的拒报统计资料行为。
2.该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单位作出的处罚有()。
B.警告C.罚款D.通报
3.该单位对统计局作出的处罚表示不服,因此准备采取行政复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它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B.省统计局C.市政府
【解析】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所以该单位可以向:①省统计局;②该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仍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该事务所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则它应向()提起诉讼。
C.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仍不服的,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四)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8至2009年问3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
2009年8月,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统计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此案例中,该公司的行为已构成()的统计违法行为。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解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在上一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不论所发生的迟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均构成屡次迟报。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8至2009年间3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构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对于该公司的统计违法行为,市统计局可依法对其作出何种处理?()
B.给予警告C.予以通报D.罚款
3.该公司所对统计局作出的处罚表示不服,因此准备采取行政复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它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市政府D.省统计局
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仍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该公司仍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则它应向()提起诉讼。D.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第四篇: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令第6号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已经200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局长朱之鑫
2001年6月20日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保障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统计行政机关负责贯彻并监督执行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统一领导、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同级统计行政机关的组织指导下,负责监督检查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协助统计行政机关查处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统计违法行为。
第三条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应建立统计执法检查责任制,切实保障统计执法检查所需的人员、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
第四条统计执法检查应当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坚持预防、查处和整改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合法、公正、公开、高效地进行。
第二章统计检查机构和统计检查员
第五条国家统计局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全国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地、县级统计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统计检查机构。未设检查机构的,应指定有关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及其直属的调查队、普查中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统计检查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统计检查员。
第六条 统计检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统计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三)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四)办理统计行政复议和本机关的统计行政应诉事项;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统计检查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忠于职守、遵纪守法;
(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三)从事统计工作满两年以上并熟悉统计业务;
(四)参加统计检查员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八条统计检查员的资格培训及考核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划、组织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行政机关负责实施。
第九条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统计检查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健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
第三章统计执法检查的一般规定
第十条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统计执法定期检查制度,综合运用全面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等方式,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工作。
第十一条 统计执法检查事项包括:
(一)有无侵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的行为;
(二)是否存在违反统计制度和法定程序修改统计数据的行为;
(三)是否存在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四)是否依法设立统计机构或配备统计人员;
(五)是否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六)统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其调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七)统计调查项目是否依据法定程序报经审批、备案;是否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
(八)是否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有无随意改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等问题;
(九)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行为;
(十)从事涉外社会调查是否具备法定资格,是否依法报经审批或备案,是否在调查表首页显著位置标明法定标识;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在组织实施统计执法检查前应先拟定检查计划。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依据、时间、对象、事项和组织形式等。对未发现违法嫌疑的单位,同一检查机关每年对其实施统计执法检查不得超过一次。
第十三条实施统计执法检查,应提前通知被检查对象,告知检查机关的名称,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检查单位的具体要求等。对有统计违法嫌疑的单位实施检查,检查通知可于检查机关认为适当的时间下达。
第十四条检查人员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应先向被检查对象出示《统计执法检查证》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执法证件。未出示合法执法证件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接受检查。《统计执法检查证》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印制,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行政机关负责颁发和管理。
第十五条 实施统计执法检查时,检查人员有权:
(一)查阅、审核、复制被检查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
(二)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三)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询问,要求如实提供情况;
(四)经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就需要检查的事项向被检查单位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
检查人员对在检查过程中知悉的检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第十六条被检查对象和有关人员在接受统计检查时不得拒绝提供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检查,对《统计检查查询书》应按期据实答复。
第十七条检查人员应及时向检查机关提交检查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检查机关应分别以下情况予以处理:
(一)未发现统计违法行为的,作出《统计检查结论》并送交被检查对象;
(二)统计违法行为轻微的,向被检查对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或提出统计检查建议并责令限期整改;
(三)统计违法行为需要立案查处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四章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
第十八条 统计违法案件由各级统计行政机关负责查处。
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企业调查总队受国家统计局的委托,可以查处本总队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依法成立的统计执法队(室、所)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第十九条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统计行政机关的监察机构依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处理。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及时级统计行政机关处理。
第二十一条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第二十二条 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结案。对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并已调查清楚的统计违法行为,需要立案查处的,应当补充立案。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统计违法案件,适用简易处罚程序。
第二十三条 对下列统计违法行为,应当进行查处:
(一)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
(二)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四)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五)在接受统计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
(六)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检查的;
(七)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
(八)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或者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
(九)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
(十)非法进行涉外社会调查的;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对前款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统计检查机构或统计检查员应进行审查。需要立案的,办理立案报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 县级统计行政机关管辖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违法案件。
地级以上地方统计行政机关管辖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或认为应当由其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
国家统计局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或认为应当由其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
国家统计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行政机关依照管理权限管辖涉外社会调查违法案件。第二十五条决定立案查处的案件,应及时组织调查。一般案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重大案件应组成调查组。
调查人员应当合法、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不得主观臆断、偏听偏信,不得篡改、伪造证据。
第二十六条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或检查机构应将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重大案件的处理由检查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七条 统计违法案件审理终结,应分别以下情况作出处理:
(一)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证据不足,或者违法事实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追究法律责任的,即行销案;
(二)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尚未构成犯罪的,由统计行政机
关依法作出处理;
(三)违反统计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统计行政机关在依法作出统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统计行政机关在作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二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统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对较大数额罚款的额度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处理完毕;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应按规定报经批准,但延长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统计违法案件处理决定得到完全执行后,予以结案。
第五章备案与报告
第三十一条 下列统计违法案件应在立案后十日内报上一级统计行政机关:
(一)统计违法责任人涉及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
(二)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使用暴力或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执法检查的;
(四)群众集体署名举报或新闻媒介公开报道,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
(五)检查机关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案件。
第三十二条 下列案件应当在结案后十日内向上一级统计行政机关备案:
(一)给予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行政处分的;
(二)经统计行政机关举行听证会的;
(三)经复议变更或撤销具体统计行政行为的;
(四)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五)经新闻媒介曝光的;
(六)立案后已上报上一级统计行政机关的各类案件。
地、县级统计行政机关处理的前款所列
(一)(三)
(四)项案件,应在结案后三十日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行政机关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国家统计局建立统计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定期统计制度。地方各级统计行政机关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向上一级统计行政机关报告统计执法检查情况。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统计行政机关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并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提请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接受统计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
(二)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检查的;
(三)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企业事业组织有前款违法行为之一的,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由统计行政机关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有前款违法行为之一的,由统计行政机关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及其他责任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统计行
政机关予以通报批评,并可以提请主管单位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接受或不按规定组织实施统计执法检查,造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要统计数据失实的;
(二)对抵制、揭发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的。
第三十六条检查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单位或监察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瞒案不报,压案不查,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的;
(二)不按法定权限、程序和要求执行公务,造成不利后果的;
(三)违反保密规定,泄露举报人或案情的;
(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五)其他违法违纪行为。检查人员泄露在检查过程中知悉的检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统计法规检查暂行规定》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统计执法检查规定[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令
第9号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已经2006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第8次局务会议修改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局长:邱晓华
二○○六年七月十七日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2001年6月20日国家统计局制定
2006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保障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是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负责监督检查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实施,依法查处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行为。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应当分工协作、加强沟通,避免重复检查。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组织指导下,负责监督检查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协助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统计违法行为。
第四条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保障统计执法检查所需的人员、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
第五条统计执法检查应当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坚持预防、查处和整改相结合,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合法、公正、公开、高效地进行。
第六条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鼓励对统计法贯彻实施情况的社会监督。国家统计局设立举报中心,受理社会各界对统计违法行为的举报。
第二章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
第七条国家统计局法制工作机构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全国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省及地市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设置专门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统计执法检查员。
县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专门的统计执法检查机构。未设机构的,应当配备必要的统计执法检查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统计执法检查员。
第八条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统计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管理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三)受理统计违法举报,查办、转办、督办统计违法案件;
(四)办理统计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事项;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统计执法检查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忠于职守、遵纪守法;
(二)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三)具备相关法律知识,熟悉统计业务;
(四)参加统计执法检查员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统计执法检查证。
第十条统计执法检查员的资格培训及考核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划、组织和管理,省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负责实施。
第十一条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加强对所属统计执法检查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健全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
第三章统计执法检查的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统计执法检查制度,综合运用全面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等方式,进行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第十三条统计执法检查事项包括:
(一)是否存在侵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职权的行为;
(二)是否存在违反法定程序和统计制度修改统计数据的行为;
(三)是否存在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和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四)是否依法设立统计机构或配备统计人员;
(五)是否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六)统计人员是否具备统计从业资格;
(七)统计调查项目是否依据法定程序报批,是否在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标明法定标识;
(八)是否严格按照经批准的统计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有无随意改变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等问题;
(九)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的行为;
(十)是否依法进行涉外调查;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组织实施统计执法检查前应当先拟定检查计划。检查计划包括检查的依据、时间、对象、内容和组织形式等。
对未发现统计违法嫌疑的单位,同一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每年对其实施统计执法检查不得超过一次。
第十五条实施统计执法检查,应当提前通知被检查对象,告知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的名称,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被检查对象的具体要求等。
对有统计违法嫌疑的单位实施检查,检查通知可于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认为适当的时间下达。
第十六条检查人员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应当先向被检查对象出示统计执法检查证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执法证件。未出示合法执法证件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统计执法检查证是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有效证件,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印制,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负责核发。
第十七条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和检查人员具有下列职权:
(一)依法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被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二)要求被检查对象提供与检查事项有关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证明、资料,进入被检查对象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录入、处理系统检查有关资料;
(三)进入被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及货物存放地进行实地检查、核对;
(四)经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被检查对象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五)就与统计执法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统计人员、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
(六)对与统计违法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和复制;
(七)要求被检查对象将有关资料送至指定地点接受检查。
第十八条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和检查人员对在检查过程中知悉的被检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九条被检查对象和有关人员不得拒绝提供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检查,对统计检查查询书应当按期据实答复。
第二十条检查人员应当及时向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提交检查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应当分别以下情况予以处理:
(一)统计违法行为轻微的,责令被检查对象改正,或者提出统计执法检查意见;
(二)统计违法行为需要立案查处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四章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
第二十一条统计违法案件由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负责查处。
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可以委托依法成立的统计执法队(室、所)等组织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第二十二条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由该机关或监察机关依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处理。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及时移交给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处理。
第二十四条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第二十五条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的一般程序为:立案、调查、处理、结案。
对在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并已调查清楚的统计违法行为,需要立案查处的,应当补充立案。
第二十六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统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应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适用简易处罚程序,当场作出统计行政处罚决定。
第二十七条对下列统计违法行为,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依法进行查处:
(一)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
(二)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
(四)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五)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六)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普查资料的;
(七)在接受统计执法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
(八)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执法检查的;
(九)国家机关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
(十)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或者私人、家庭单项调查资料的;
(十一)利用统计调查窃取国家秘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
(十二)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聘请、任用未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的;
(十三)违法进行涉外调查的;
(十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管辖发生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违法案件。其中,在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违法案件,由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管辖。
国家统计局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或认为应当由其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第二十九条决定立案查处的案件,应当及时组织调查。一般案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重大案件应当组成调查组。
调查人员应当合法、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不得主观臆断、偏听偏信,不得篡改、伪造证据。
第三十条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当将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报领导审批。重大案件的处理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十一条统计违法案件审理终结,应当分别以下情况作出处理:
(一)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证据不足,或者违法事实情节轻微,依法不应追究法律责任的,即行销案;
(二)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规章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尚未构成犯罪的,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法作出处理;
(三)违反统计法,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依法作出统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三十三条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作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二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当事人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要求听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对较大数额罚款的额度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立案查处的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处理完毕;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但延长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统计违法案件处理决定执行后,予以结案。
第五章备案与报告
第三十五条下列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十日内报上一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一)统计违法责任人涉及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
(二)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使用暴力或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执法检查的;
(四)群众集体署名举报或新闻媒介公开报道,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的;
(五)检查机关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案件。
第三十六条下列统计违法案件应当在结案后十日内向上一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备案:
(一)给予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行政处分的;
(二)举行听证的;
(三)经复议变更或撤销具体统计行政行为的;
(四)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五)经新闻媒介曝光的;
(六)罚款数额三万元以上的;
(七)立案后已上报上一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的各类案件
前款所列
(一)(三)
(四)项案件,应当在结案后三十日内由省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第三十七条国家统计局建立统计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定期统计制度。
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应当定期向上一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报告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并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提请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接受统计执法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
(二)使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挠、抗拒统计执法检查的;
(三)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企业事业组织有前款违法行为之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体工商户有前款违法行为之一的,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及其他责任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予以通报批评,并可以提请主管单位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接受或不按规定组织实施统计执法检查,造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要统计数据失实的;
(二)对抵制、揭发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三)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的。
第四十条统计执法检查机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单位或监察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瞒案不报,压案不查,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的;
(二)不按法定权限、程序和要求执行公务,造成不利后果的;
(三)违反保密规定,泄露举报人或案情的;
(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五)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统计执法检查人员泄露在检查过程中知悉的被检查对象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造成损害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统计法规检查暂行规定》和《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工作暂行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