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计法律法规
统计法调整统计部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统计法的特点
(一)统计法的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二)统计法规范内容具有专业性
统计法的作用
(一)有效、科学的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规范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经济组织以及公民在统计活动中的行为,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
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一、保障统计工作统一性原则
1、在统计体制方面,国家应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管理体制
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3、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分布
二、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
1、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独立单设
三、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
1、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2、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3、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是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把握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五、统计资料保密原则
1、依法保守国家秘密
2、商业秘密受国家保护
3、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统计法律体系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统计行政规章 统计行政法规由国家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有关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统计行政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所指的统计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合同及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统计职权
1、具有依照统计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2、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3、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需要改正不正确的统计资料
4、有权揭发、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5、有要求学习统计专业知识的权利
6、有要求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的权利
第二篇: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2007-02-02 21:54:4
5大家好,今年年报工作布置会的第一讲又是法律法规,今年××局长要求我们要讲执法检查,而且要结合案例讲,下面我就用几个案例给大家来分析一下,看看企业在执法检查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
根据市执法队工作安排,今年我局的执法检查任务是350家单位,差错率在5%以上的单位125家,工业有12家,建筑业7家,房地产业4家,商业48家,服务业54家.已经立案,正在处理的单位66家,立案率%。
一、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被查单位统计人员更换频繁,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造成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减弱;
我们检查了一家会计事务所,检查的是“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上报数30259元,检查数40060元,瞒报9801元,差错率%。原因是:这个企业规模特别小,领导也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工作由财务人员兼着,财务人员也不固定,今天来明天走,经济普查培训时是一个人,填表时又换了另外一个人,对指标一点都不理解,凭着自己那点财务知识,随便就把统计报表给填报了,结果把支付给个人的手机费和公交车月票费漏掉了。
2、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清,这就使其在填报统计数据时没有足够的把握确保统计数据填报的真实性;
有一家商业企业,检查出“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上报数210千元,检查数是1945千元,虚报1945千元。原因是:这个单位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根本就不理解,我们要求上报的“本年应交增
值税”指标,不包括上的留抵税额,当年发生了多少,就是多少,销项减进项,我们检查的时候,那个企业的统计还在那想我的税还没抵扣完呢,我实际交的税就是这么多,他就是对指标理解不清楚,他没有想我们的制度要求报的是当期发生额。
3、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不重视统计工作,造成统计数据差错。我们参加市局集中执法检查,在郊区遇到过这样一家企业,接待的人是这家企业的经理,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跟他说了半天,“我们北京市统计局的执法检查人员,要对你们单位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我们2个人的执法检查证,报表是你报的吗?”“不是”“那你把财务人员叫出来,我们问她一些报表的情况”“你们问我吧,她什么也不懂,我们是个家族企业,她是我家的亲戚”,我们说,不行,结果把统计人员叫出来一问,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查什么指标都不对,问她怎么报的也记不清了,最后就取了
几个主要指标的差错结束检查。这个案例是典型的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4、企业人员不重视统计工作,负责人对报出的统计数据不进行审批,造成统计数据没有依据可查。我们检查了一家房地产开发业企业,检查有差错的指标是“利润总额”指标:上报数是-106032千元,检查数是-104407千元,瞒报1625千元。原因是:该单位一直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人员报出数据没有依据。
5、企业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故意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某建筑业单位“工程结算收入”指标:上报数为10114千元,检查数为4114千元,虚报6000千元,差错率为%。原因是该单位为了达到资质等级,按照工程预算书填写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竣工就计收入,实际钱没收回来,财务上还没有入帐。
6、收表人员和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某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上报数为1984千元,检查数为3023千元,瞒报10千元,差错率为%。这个单位差错额上百万,差错率也较大,但是该单位的统计人员没有在报表上签字,我们取证取的是一张非法报表,企业很可能在后期处理时否认报表是他们填的,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大麻烦。
7、最后讲一个案例,各大新闻媒体都暴光了,就是王府饭店有限公司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案件,因为这个案子是市执法队查的,也开了听证,我们是对听证的过程有一些了解,双方争议的焦点在3个方面:
1、参加年报培训会的回执和报表上盖的都是财务章
2、参会的人员不是有限公司的人员,而是王府饭店的人
3、法定代表人没有在经济普查报表上签字或盖人名章。这几方面的原因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在以后收审表时,不能光审指标,还要注意审核盖章的问题,签字的问题。
二、我区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全年350个单位的检查情况,上半年执法检查检查81个单位,7-8月份,参加市局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68个单位,8-10月份,区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201个单位,包括执法队专业科室和街道检查的单位.2、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业务水平还不高。表现在街道统计人员独立开展执法检查的案卷质量达不到要求,专业科室的执法检查工作还停留在检查阶段.二是对基层单位的日常统计工作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有待加强。三是文书制作初期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如:询问笔录没有截止时间;调查取证计算过程不详细;证据材料上不写财务明细帐科目名称;取证不全,如纳税申报表应取1-12月份的,只取了1张12月份的,有的没取纳税申报表附表;机械套用讲课时的示范文本,现场笔录上写的检查的相关资料不是实际取证的资料,如现场笔录上写的是取自财务明细帐,而证据材料取的是利润分配表;询问不到位,没有询问重点指
标或询问了,不写在询问笔录上,检查有差错的指标落早基本情况表里的,询问笔录里没有;现场笔录计算错误等等。由于前期我们对执法文书制作还比较生疏,运用不熟练,后期,经过我们几次培训和规范,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了。
四、各街道和专业科室对基层单位培训时应该注意问题
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统计局关于加强和规范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布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布置年报工作.我们给大家印了一个标准的年报布置会工作流程,各街道和专业科室在对企业进行培训时要严格按流程操作:
1、通知所有符合参加年报标准的单位参加年报布置工作会,统一印发《关于召开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工作布置会的通知》,发送每一个单位;也就是强调参加年报布置会的单位要全,收上来的年报表要全,因为我们要与经济普查的单位有一个衔接。
2、要求被调查对象持《参会回执》参加工作布置会,参会时回收,参会单位填写的《参会回执》必须完整,并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不能盖财务章。各街道和各专业要对《参会回执》进行录入,将软盘和《参会回执》一并交区统计局法制科;今年的《参会回执》我们用的是市统计局统一格式的回执,要求企业带着签了字、盖了章的《回执》来参会,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公章。就是怕给我们的执法后期处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防止败诉。
3、会标一律使用“2005年统计年报2006年定期报表工作布置会”;今年的布置会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要对统计部门自己的年报和定报工作进行规范,是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4、年报资料,文本式的统计指标解释、报送方式、报送渠道、报送时间等要发给每一个被调查对象;这是政务公开的需要,发不到企业手里,是我们统计部门的责任,发生了行政诉讼和行
政复议,统计部门就要败诉。
5、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未参加工作部署会,未领取统计报表,要进行“催促”或送达,“催促”和送达要有书面材料,要有被调查对象的签字。对于拒不领取年报资料的行为要提交区执法队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送什么,就是要送《关于召开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工作布置会的通知》,企业不来领通知怎么办,我们的专业人员和街道统计科的人员就要把参会的通知送到企业手里,还要让企业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6、工作布置会要宣讲统计法律、法规的内容,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告之企业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讲是我们今年的年报工作布置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宣讲的内容必须包括这样几部分:1统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2统计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3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把统计人员的法
律意识提高了,才能有自觉的报表行为,要普法先行。
7、将市统计局统一制发的《2005年年报工作布置会情况评价表》发给参会的单位,谁组织会谁负责收回,交区统计局法制科。要让企业来评价我们讲课的水平,也是对我们的统计行为的一种规范。
8、各专业科室和街道统计科的报表制度要在12月10日之前交法制科备案。
五、对年报布置会加强监督检查。成立督导组,督察每个街道布置年报工作的情况,重点检查内容有3个:
1、贯彻市局年报布置会要求贯彻落实情况,是否按统一的工作流程进行布置;2是指标讲解是否到位;3应该参加工作布置会的单位是不是全来了,报表是不是全收上来了,因为这关系到今年年报数据与经济普查总量的衔接问题.六、明年工作安排
(一)明年的工作主要有几个变
化:
1、检查的单位数量要增加,今年市局下达给我局的执法检查数量是350单位,明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增加10%,达到385个单位;
2、检查的范围要扩大,不仅要对基层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还要增加对街道数据质量的检查,检查有没有授意篡改统计资料和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对于发现基层单位统计报表中的错误,需要更改时,一定要与该单位进行核实,并要求基层单位据实修改,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不能自己修改,对于重要指标修改的情况,要有书面记录,一定要保证基层单位的上报数与统计部门的上报数据一致。我区还要增加对统计基础工作、统计登记情况进行检查;
3、工作的标准发生变化,明年市局不仅要对我区的执法文书进行考核,还要对立案单位的数量和处罚的额度进行考核。
(二)要增强统计人员执法的意识,今天是一个动员会,明年的执法检查工作还要写进统计局工作计划和折子工程里.对街道统计工作的考核要加大执法检查 的比例.(三)要强化对我区统计检查人员的培训,包括市执法队要对专业科的执法进行现场指导;年报工作结束之后,全区执法检查开始之前,我们要专门组织一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还要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考试。
(四)要改变执法检查的组织形式,明确个部门执法工作职责
1、执法队职责参加集中执法检查,完成日常执法检查任务,对街道案件后期的处理工作。
2、各专业科室要独立完成执法检查工作,执法对不再负责审理专业科室的案卷。
3、实行责任制。
4、规范执法的同时,注意积累,创造执法检查的新经验。
第三篇: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大家好,今年年报工作布置会的第一讲又是法律法规,今年××局长要求我们要讲执法检查,而且要结合案例讲,下面我就用几个案例给大家来分析一下,看看企业在执法检查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
根据市执法队工作安排,今年我局的执法检查任务是350家单位,差错率在5以上的单位125家,工业有12家,建筑业7家,房地产业4家,商业
48家,服务业54家.已经立案,正在处理的单位66家,立案率23.4。
一、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被查单位统计人员更换频繁,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造成统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减弱;
我们检查了一家会计事务所,检查的是“全年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指标:上报数30259元,检查数40060元,瞒报9801元,差错率24.5。原因是:这个企业规模特别小,领导也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工作由财务人员兼着,财务人员也不固定,今天来明天走,经济普查培训时是一个人,填表时又换了另外一个人,对指标一点都不理解,凭着自己那点财务知识,随便就把统计报表给填报了,结果把支付给个人的手机费和公交车月票费漏掉了。
2、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清,这就使其在填报统计数据时没有足够的把握确保统计数据填报的真实性;
有一家商业企业,检查出“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上报数210千元,检查数是1945千元,虚报1945千元。原因是:这个单位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根本就不理解,我们要求上报的“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不包括上的留抵税额,当年发生了多少,就是多少,销项减进项,我们检查的时候,那个企业的统计还在那想我的税还没抵扣完呢,我实际交的税就是这么多,他就是对指标理解不清楚,他没有想我们的制度要求报的是当期发生额。
3、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不重视统计工作,造成统计数据差错。我们参加市局集中执法检查,在郊区遇到过这样一家企业,接待的人是这家企业的经理,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跟他说了半天,“我们北京市统计局的执法检查人员,要对你们单位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执法检查,这是我们2个人的执法检查证,报表是你报的吗?”“不是”“那你把财务人员叫出来,我们问她一些报表的情况”“你们问我吧,她什么也不懂,我们是个家族企业,她是我家的亲戚”,我们说,不行,结果把统计人员叫出来一问,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查什么指标都不对,问她怎么报的也记不清了,最后就取了几个主要指标的差错结束检查。这个案例是典型的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4、企业人员不重视统计工作,负责人对报出的统计数据不进行审批,造成统计数据没有依据可查。我们检查了一家房地产开发业企业,检查有差错的指标是“利润总额”指标:上报数是-106032千元,检查数是-104407千元,瞒报1625千元。原因是:该单位一直不重视统计工作,统计人员报出数据没有依据。
5、企业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故意虚报瞒报统计资料。
某建筑业单位“工程结算收入”指标:上报数为10114千元,检查数为4114千元,虚报6000千元,差错率为145.8。原因是该单位为了达到资质等级,按照工程预算书填写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竣工就计收入,实际钱没收回来,财务上还没有入帐。
6、收表人员和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某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上报数为1984千元,检查数为3023千元,瞒报1039千元,差错率为34.4。这个单位差错额上百万,差错率也较大,但是该单位的统计人员没有在报表上签字,我们取证取的是一张非法报表,企业很可能在后期处理时否认报表是他们填的,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大麻烦。
7、最后讲一个案例,各大新闻媒体都暴光了,就是王府饭店有限公司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案件,因为这个案子是市执法队查的,也开了听证,我们是对听证的过程有一些了解,双方争议的焦点在3个方面:
1、参加年报培训会的回执和报表上盖的都是财务章
2、参会的人员不是有限公司的人员,而是王府饭店的人
3、法定代表人没有在经济普查报表上签字或盖人名章。这几方面的原因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在以后收审表时,不能光审指标,还要注意审核盖章的问题,签字的问题。
二、我区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全年350个单位的检查情况,上半年执法检查检查81个单位,7-8月份,参加市局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68个单位,8-10月份,区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201个单位,包括执法队专业科室和街道检查的单位.2、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业务水平还不高。表现在街道统计人员独立开展执法检查的案卷质量达不到要求,专业科室的执法检查工作还停留在检查阶段.二是对基层单位的日常统计工作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有待加强。三是文书制作初期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如:询问
笔录没有截止时间;调查取证计算过程不详细;证据材料上不写财务明细帐科目名称;取证不全,如纳税申报表应取1-12月份的,只取了1张12月份的,有的没取纳税申报表附表;机械套用讲课时的示范文本,现场笔录上写的检查的相关资料不是实际取证的资料,如现场笔录上写的是取自财务明细帐,而证据材料取的是利润分配表;询问不到位,没有询问重点指标或询
问了,不写在询问笔录上,检查有差错的指标落早基本情况表里的,询问笔录里没有;现场笔录计算错误等等。由于前期我们对执法文书制作还比较生疏,运用不熟练,后期,经过我们几次培训和规范,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了。
四、各街道和专业科室对基层单位培训时应该注意问题
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统计局关于加强和规范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布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布置年报工作.我们给大家印了一个标准的年报布置会工作流程,各街道和专业科室在对企业进行培训时要严格按流程操作:
1、通知所有符合参加年报标准的单位参加年报布置工作会,统一印发《关于召开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工作布置会的通知》,发送每一个单位;也就是强调参加年报布置会的单位要全,收上来的年报表要全,因为我们要与经济普查的单位有一个衔接。
2、要求被调查对象持《参会回执》参加工作布置会,参会时回收,参会单位填写的《参会回执》必须完整,并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不能盖财务章。各街道和各专业要对《参会回执》进行录入,将软盘和《参会回执》一并交区统计局法制科;今年的《参会回执》我们用的是市统计局统一格式的回执,要求企业带着签了字、盖了章的《回执》来参会,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公章。就是怕给我们的执法后期处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防止败诉。
3、会标一律使用“2005年统计年报2006年定期报表工作布置会”;今年的布置会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要对统计部门自己的年报和定报工作进行规范,是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
4、年报资料,文本式的统计指标解释、报送方式、报送渠道、报送时间等要发给每一个被调查对象;这是政务公开的需要,发不到企业手里,是我们统计部门的责任,发生了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统计部门就要败诉。
5、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未参加工作部署会,未领取统计报表,要进行“催促”或送达,“催促”和送达要有书面材料,要有被调查对象的签字。对于拒不领取年报资料的行为要提交区执法队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送什么,就是要送《关于召开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统计工作布置会的通知》,企业不来领通知怎么办,我们的专业人员和街道统计科的人员就要把参会的通知送到企业手里,还要让企业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6、工作布置会要宣讲统计法律、法规的内容,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告之企业必须依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讲是我们今年的年报工作布置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宣讲的内容必须包括这样几部分:1统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2统计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3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把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才能有自觉的报表行为,要普法先行。
7、将市统计局统一制发的《2005年年报工作布置会情况评价表》发给参会的单位,谁组织会谁负责收回,交区统计局法制科。要让企业来评价我们讲课的水平,也是对我们的统计行为的一种规范。
8、各专业科室和街道统计科的报表制度要在12月10日之前交法制科备案。
五、对年报布置会加强监督检查。成立督导组,督察每个街道布置年报工作的情况,重点检查内容有3个:
1、贯彻市局年报布置会要求贯彻落实情况,是否按统一的工作流程进行布置;2是指标讲解是否到位;3应该参加工作布置会的单位是不是全来了,报表是不是全收上来了,因为这关系到今年年报数据与经济普查总量的衔接问题.六、明年工作安排
(一)明年的工作主要有几个变化:
1、检查的单位数量要增加,今年市局下达给我局的执法检查数量是350单位,明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增加10,达到385个单位;
2、检查的范围要扩大,不仅要对基层企业进行执法检查,还要增加对街道数据质量的检查,检查有没有授意篡改统计资料和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对于发现基层单位统计报表中的错误,需要更改时,一定要与该单位进行核实,并要求基层单位据实修改,政府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不能自己修改,对于重要指标修改的情况,要有书面记录,一定要保证基层单位的上报数与统计部门的上报数据一致。我区还要增加对统计基础工作、统计登记情况进行检查;
3、工作的标准发生变化,明年市局不仅要对我区的执法文书进行考核,还要对立案单位的数量和处罚的额度进行考核。
(二)要增强统计人员执法的意识,今天是一个动员会,明年的执法检查工作还要写进统计局工作计划和折子工程里.对街道统计工作的考核要加大执法检查的比例.(三)要强化对我区统计检查人员的培训,包括市执法队要对专业科的执法进行现场指导;年报工作结束之后,全区执法检查开始之前,我们要专门组织一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还要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考试。
(四)要改变执法检查的组织形式,明确个部门执法工作职责
1、执法队职责参加集中执法检查,完成日常执法检查任务,对街道案件后期的处理工作。
2、各专业科室要独立完成执法检查工作,执法对不再负责审理专业科室的案卷。
3、实行责任制。
4、规范执法的同时,注意积累,创造执法检查的新经验。
《统计法律法规讲课稿》
第四篇:统计法律法规知识讲义
统计法律法规知识
培训材料
2015年5月
目 录
第一讲 统计法和统计法律体系------------------()
一、统计法律体系-----------------------------()
二、统计法----()
(一)统计法的概念及特点---------------------()
(二)制定统计法的目的-----------------------()
(三)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四)统计法适用范围-------------------------()
(五)政府统计()
(六)统计资料管理---------------------------()
(七)统计监督检查---------------------------()
(八)统计法律责任---------------------------()第二讲 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介绍-----()
一、制定《办法》的根本目的
二、制定的法律依据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四、企业出现以下行为,会被列为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
五、失信企业信息公示的内容
六、失信企业信息公示的原则
七、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期限
八、被公示失信企业的权利
九、公示失信企业信息方式 第三讲 “两个”统计工作规范介绍
一、“两个”规范
二、制定“两个”规范的目的
三、适用范围
四、工作任务
五、统计机构和人员
六、工作条件
八、统计资料管理
第一讲 统计法和统计法律体系
一、统计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部门、地方)--规范性文件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我国的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截止到目前的统计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由于法律关于行政权力的规定常常比较原则、抽象,因而还需要由行政机关进一步具体化。行政法规就是对法律内容具体化的一种主要形式。行政法规是由总理签发的国务院
部门行政规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加强和规范统计上弄虚作假案件查处工作的若干规定、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专业技术考试暂行办法、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
地方行政规章:安徽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等。5.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和特定事项,涉及或者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反复适用的行政措施、决定、命令或者指示等行政规范。
如:安徽省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安徽省乡级统计工作规范、安徽省企业统计工作规范、滁州市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实施办法(滁政[2011]88号)、进一步加强统计体系建设的意见(滁政[2011]89号)等。
二、统计法
(一)统计法的概念及特点
1.统计法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就是: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从狭义上来讲就是:
(2)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应当是统一的;(3)统计资料应当依法统一管理和公布。
2、统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原则(1)统计机构的职责是法定的;
(2)统计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其职权,既不能放弃职权,更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
(3)统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3、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原则(1)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是法定的;(2)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4、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
(1)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2)尽可能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3)对非法定统计义务,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
5、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1)建立定期公布统计资料的制度;
(2)采取多样化的统计资料公布方式和手段;(3)积极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6、统计资料保密原则(1)依法保守国家秘密;(2)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
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
国家统计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派出调查机构,承担国家统计局布臵的统计调查等任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臵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统计法》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臵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统计人员:
(1)统计人员的职权
①统计人员具有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三大职权)的职权;
②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有关人员;
③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人员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
④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人员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2)、统计人员的职责
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1)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2)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3)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4)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核对;
(5)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6)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八)统计法律责任
1、统计法律责任形式
(1)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适用于统计调查对象)
(2)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适用于公务员、参公管理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3)通报:县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4)《统计法》中关于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第二讲 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
暂行办法介绍
一、制定《办法》的根本目的
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国家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可靠信息。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统计领域信用建设的指示的需要。二是加强依法统计的需要。三是建立保障企业独立真实报送统计信息的长效机制的需要。四是适应统计数据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实需要。
二、制定的法律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统计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的界定,公示的严重失信企业信息所包括的内容,公示的主体和渠道,公示的期限,联合惩戒措施,纠错和救济制度,统计信用异常企业名录管理等内容。
四、企业出现以下行为,会被列为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 《办法》第二条规定: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是指在依
1位,公示期限延长至2年。
八、被公示失信企业的权利
《办法》第十条规定:政府统计机构发现公示的失信企业信息不准确的,应当及时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政府统计机构公示的失信企业信息不准确的,有权要求政府统计机构予以更正。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统计机构在公示失信企业信息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九、公示失信企业信息方式
国家统计信息网、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安徽省统计局门户网站、滁州市统计局门户网站。
31、乡级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规范》第三条:乡级统计工作在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领导,主要任务是:
(1)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标准、统计调查制度,依法依规完成上级政府统计机构布臵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2)在全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等大型普查期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本辖区的普查机构,负责辖区内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3)监测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组织实施辖区内的统计业务,指导村级和调查单位统计工作,管理和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库。
(4)组织开展辖区内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监督检查辖区内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贯彻实施情况,配合上级政府统计机构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2、企业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规范》第三条规定:
(1)完成政府统计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制定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2)协调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全面上报统计资料。
(3)管理与统计数据形成有关的原始记录和证明材料,5(4)对首席统计员、辅助统计员、辅助调查员和记账户等人员发放统计工作项目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保障。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制度;统计业务岗位责任制度和统计人员考核制度;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
2、企业:
企业必须配备至少1台计算机用于统计工作,并按照统计机构要求实现统计数据网上直报。
七、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
1、乡级:
乡级统计工作应建立和管理相关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并指导和规范辖区内基层单位依法设臵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原始记录内容应包括记录名称、日期、填写单位名称、填制人姓名、经济业务内容及相关数据等;统计台账的制作应以原始记录和基层报表为依据,统计台账内容应包括台账名称、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报告期、填制单位名称、填制人姓名、统计负责人姓名等;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的设臵和管理应规范化。
2、企业: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和政府统计需要设臵原始记录,确保上报的各项统计数据数出有据。原始记录的内容应
718-
第五篇:统计法律法规竞赛模拟试题
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制定《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目的是(A BCD)。A.加强统计工作 B.惩处和预防统计违法违纪行为 C.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D.促进统计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2.《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由(BCD)联合制订发布的。A.国家公务员局 B.监察部
C.国家统计局 D.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3.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中负有责任的(ABCD)人员,应当承担纪律责任。A.行政机关公务员
B.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C.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D.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4.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有(ABCD)行为之一的,应给予处分。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B.强令、授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拒报、虚报、瞒报或者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 C.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D.对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5.统计调查对象中的单位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AD)处分。
A.警告、记过 B.降级或者撤职 C.开除 D.记大过 6.统计调查对象中的单位虚报、瞒报统计资料情节特别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C)处分。
A.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B.降级或者撤职 C.开除 D.不予处分
7.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情节严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D)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记大过 C.降级或者撤职 D.开除
8.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有关人员有(ABCD)行为之一的,应给予处分。
A.泄露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商业秘密的 B.未经本人同意,泄露统计调查对象个人资料的; C.泄露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的
D.未经本人同意,泄露统计调查对象家庭资料的 9.《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由(ABC)解释。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B.监察部 C.国家统计局 D.国家公务员局 10.《统计法》规定的统计基本任务是(BC)。A.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B.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C.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D.维护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11.我国实行(A)的统计管理体制。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C.分散管理 D.分级负责
1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由该部门拟定,报(C)审批。
A.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政府有关部门 13.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ABCD)负有保密义务。A.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 B.属于私人的单项调查资料 C.属于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 D.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14.企业事业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应当由(B)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A.本单位统计员 B.本单位领导人或者统计负责人 C.本单位领导人或者财务会计负责人 D.本单位财务会计负责人 15.某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报送统计报表,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在催报单规定的期限内补报了统计报表,该企业的行为属于(A)统计资料的行为。A.迟报 B.瞒报 C.拒报 D.按时报送
16.违反《统计法》有关规定,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奖励或者晋升职务的,由(D)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物质奖励和撤销晋升的职务。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统计机构
C.查处其违法行为的统计部门 D.做出有关决定的机关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一家组织需要在北京、上海、广州范围内开展一项调查活动,应当(B)。
A.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专业调查机构进行
B.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具有涉外统计调查资格的机构进行 C.直接向国家统计局提出申请
D.向北京、上海、广州的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分别提出申请 18.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A.一般应设立统计机构
B.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立统计机构 C.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D.应当独立或与其他机构合署设立统计机构
19.统计人员依法进行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时,向统计调查对象出示的相应有效合法证件包括(ABCD)A.统计调查证和临时统计调查证 B.普查员证和普查指导员证 C.统计执法检查证 D.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 20.国家统计数据以(B)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最先公布的部门 D.主管部门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修正。(D)
2.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D)
3.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D)
4.统计人员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D)
5.统计人员依法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D)
6.对未标明法定标识或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权废止。(D)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和乡镇统计工作站有权对统计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统计违法行为予以处罚。(C)
8.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违反《统计法》规定,泄露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或者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D)
10.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D)
11.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调查为主体。(D)
12.某市统计局接到举报,立案查证某镇副镇长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可以建议该县监察机关依法对其给予处分后直接予以通报。(C)
1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资料。(D)
1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相当于具备了统计从业资格。(C)
15.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要求被查单位提供若干职工的人事资料以核对指标数据。被查单位可以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上述资料。(C)
三、简答
1、统计调查对象应尽哪些统计义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2、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统计调查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3、什么是统计人员的职权,包括哪些方面:(一)统计人员具有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二)统计人员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依照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三)统计人员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四)统计人员有权揭发和检举统计调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4、什么是统计违法行为,都有哪些特征: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
2、不按规定办理统计登记的;
3、不按规定建立健全或擅自涂改、销毁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的;
4、不按规定设置统计人员或统计人员未按规定持证上岗的;
5、未经批准或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
6、违反规定公布统计资料的;
7、违反统计保密规定的;
8、对统计人员打击报复的;
9、利用统计调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
统计违法行为的特征:(1)统计违法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统计违法行为是行为人有过错的行为;(3)统计违法行为是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
四、案例分析
1、甲单位上报统计报表的期限为6月30日。6月28日,县统计局打来电话,提醒其按时填报。此后,该单位统计人员疏忽,未按时上报。7月2日,县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单》,要求7月5日前上报,该单位仍未按期上报。7月6日,县统计局到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其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请回答:
⑴.该单位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有()。
A.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D.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
⑵.县统计局进行催报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未进行催报
⑶.县统计局依法可以对该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是()。
A.停业整顿 B.警告 C.吊销营业执照 D.罚款
⑷.县统计局作出处罚决定后,该单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向县统计局申请听证 B.向市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
C.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某市统计局向A单位布置《成本费用调查表》,A单位法定代表人多次以涉及企业机密为由,明确表示拒绝填报。之后,市统计局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A单位限期提供有关资料。A单位仍未按期提供。此后,市统计局对A单位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检查过程中,A单位法定代表人拒不配合,拒不提供有关资料。请回答:
⑴ A单位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是()。
A.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B.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打击、报复统计人员
⑵.市统计局对A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是()。
A.警告
B.20万元以下罚款 C.停业整顿 D.责令改正
⑶.市统计局若依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启动听证程序,应满足的前提条件时()。
A.拟作出1万元罚款的处罚款决定
B.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C.拟作出警告的处罚决定
D. A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
⑷.下列各项听证程序正确的是()。
A.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听证权利后三日内提出
B.在任何情况下,听证应公开进行
C.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
D.当事人在听证过程中可以申辩和质证
3、某乡主管统计工作的副乡长要求统计站统计员修改当年全乡经济统计年报数据,统计员拒绝进行修改。该副乡长遂亲自修改年报数据,后以不服从安排为由将统计员开除。县统计局了解情况后,对上述违法行为作出了处理。
请回答:
⑴.副乡长在本案中构成的统计违法行为有()。
A.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B.自行修改统计资料
C.打击报复拒绝统计违法行为的人员
D.对本地方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⑵.县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理决定是()。
A.对乡政府罚款 B.对该副乡长作出警告
C.责令乡政府改正上报的数据 D.向监察机关提出给与副乡长处分的建议 ⑶.该副乡长可能受到的行政处分是()。
A.记过 B.警告 C.罚款 D.调整原工作岗位
⑷.该副乡长若不服行政处分决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申请行政复议 B.向统计局申请听证
C.向上级部门申诉 D.提起行政诉讼
⑵
16.某单位收到一份本县统计局制发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统计报表。请回答: ⑶
⑷
(1)该县统计局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A)⑸
⑹
A.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 B.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 ⑺
⑻
C.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统计资料 D.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⑼
⑽
(2)依照统计法,这个单位应当如何应对?(CD)⑾
⑿
A.按照要求填写报送该统计报表 B.有选择地填报该统计报表的部分内容 ⒀
⒁
C.拒绝填报该统计报表 D.有权向有关单位检举县统计局的违法行为 ⒂
⒃
(3)该县统计局制发统计报表应当依法由谁批准?(C)⒄
⒅
A.县统计局自身 B.县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⒆
⒇
(4)有关部门对县统计局及其有关人员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如何处理?(BD)21
2A.给予县统计局罚款的行政处罚 B.给予县统计局中的主管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处分 23
2C.责令县统计局公开检查
D.给予县统计局通报批评 25
(2011年试题)27
17.甲单位上报统计报表A的期限为6月30日。6月28日,县统计局打来电话,提醒其按时填报。此后,该单位统计人员疏忽,未按时上报。7月2日,县统计局向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单》,要求其7月5日前上报。该单位扔未按期上报。7月6日,县统计局到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其上报的统计报表B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29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1
(1)甲单位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有(AC)。33
A.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B.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C.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D.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 35
(2)县统计局进行催报的次数是(A)。37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9
(3)县统计局依法可以对该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是(BD)。41
A.停业整顿 B.警告 C.吊销营业执照 D.罚款 43
(4)县统计局作出处罚决定后,甲单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D)45
A.向县统计局申请听证 B.向市统计局申请 C.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47
18.市统计局向A单位布置《成本费用调查表》,A单位法定代表人多次以涉及企业机密为由,明确表示拒绝填报。之后,市统计局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A单位限期提供有关资料。A单位仍未按期提供。此后,市统计局对A单位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检查过程中,A单位法定代表人拒不配合,拒不提供有关资料。49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51
(1)A单位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有(ABC)。53
A.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B.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打击、报复统计人员 55
(2)市统计局可以对A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是(AB)。57
A.警告 B.20万元以下罚款 C.停业整顿 D.责令改正 59
(3)市统计局若依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启动听证程序,应满足的前提条件是(BD)。61
A.拟作出1万元罚款的处罚决定 B.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63
C.拟作出警告的处罚决定
D.A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申请 65
(4)下列各项听证程序正确的是(ACD)67
A.当事人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听证权利后三日内提出 B.在任何情况下,听证应公开进行 69
C.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 D.当事人在听证过程中可以申辩和质证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