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成果评审办法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成果评审办法
(2003年4月中国统计学会统计信息化分会
常务理事会通过,2004年6月修订)
第一条目的。为了推动统计改革与发展,促进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决定定期进行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的评审,为此,特制订全国统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评审办法。
第二条评选范围和设奖类别。集体或个人在统计信息技术研究、应用方面的成果,指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成果,包括统计应用软件、研究课题、学术论文和专著(不包括相关教材和论文汇编)。应用软件、课题须经过鉴定、并已在统计工作中应用,论文须正式发表,专著须正式出版。
全国统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奖设优秀统计应用软件奖、优秀论文奖和优秀课题、专著奖等四个类别。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三条评审标准和评选条件。每个类别设三个奖励等级,即由高到低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特别奖。各个等级评奖的学术标准如下:
一等奖:在理论或方法上有重要创新;有较高的学术及实际应用价值;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
二等奖:在理论或方法上有新的创见;具有一定的学术及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理论界或实际部门得到较高评价。
三等奖:在理论或方法上有一定见解;对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学术理论界或实际部门受到好评。
特别奖:由统计部门力量为主为国家机构、社会公众服务开发的应用项目,根据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情况,给予特别奖项。
其中,软件项目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对统计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实施统计信息工程中以课题、项目或任务方式得到批准立项、开发研制,经过技术鉴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并已在统计系统投入应用的计算机软件或课题成果。其中,在主管单位职能范围内、权威机构授权 1
范围内进行的软件项目内部验收、鉴定,也认为是一种“经过鉴定”的形式,也可按规定程序、提交完备的文档参评,并以国家或省级统计局验收公函为据。
2、软件的方法、模型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在统计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一定数量的用户,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技术文档资料齐备,能提交软件产品简介、设计报告、用户手册、用户意见、测试版软件介质等。
4、在功能、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等方面相同情况下,参评项目中统计部门所占知识产权高者,在奖项评定上有一定的优先级。
5、应用软件或系统,应具备明显统计应用特点。由同一开发单位或核心工具软件进行的二次开发应用项目,要重点说明应用领域及特点的差异,或推荐其中一个优秀代表项目参评。评审委员会有权取消使用相同、相似开发工具软件、关键核心技术,且应用特点雷同的重复性项目的参评资格。
6、如申报项目及相关模块包含、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众利益的设计或隐患,或知识产权不清的,评审委员会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
论文、课题和专著项目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规定期间在省、部级正式刊物上发表、出版,经省级统计局推荐的关于统计信息化建设和统计信息工程方面的技术论文、论著。其中,《统计信息化》、省级统计局主办的正式刊物属论文正式发表的范围;由权威学术机构和省部级学术社团单位正式编印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选编的论文,也属正式发表。
2、能够运用信息工程理论、观点分析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开发、应用、管理中的问题,观点独到、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有力。
3、能够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分析、解决统计工作中、统计信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方法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学术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独创性、领先性和影响力。
4、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语义准确。
凡已获其他同级科研成果奖励的研究项目,不得申报。统计应用软件成果参研者申报人数一般不超过九人,课题类成果参研者申报人
数一般不超过七人,论文、专著类成果申报人数一般不超过三人。同一作者一般限申报一项成果,但可作为参研人申报其它成果。所申报项目限于每届规定时期(近两年)内完成的成果。
第四条评审机构。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复审委员会接受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终审委员会的领导,遵循其评审办法。同时,该委员会也是全国统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评审委员会,是全国统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的权威评审机构。
全国统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评审委员会由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中国统计学会信息化分会、社会科研单位、院校,以及省级统计局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
根据评审委员会提名,由国家统计局、省级统计局及相关单位具有一定技术资质的代表组成初评小组,协助评审委员会具体工作。初评小组的工作分初审、初评两个阶段。
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评审办公室设在中国统计学会统计信息化分会。
第五条报送渠道及条件。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统计信息化分会省级机构负责本地区内优秀成果的推荐工作。上报成果中软件、课题类项目一般应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同类成果二等奖以上的最终成果,或出具地市及以上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正式鉴定意见、推广意见,或出具必要的学术水平证明。各单位申报同一类优秀成果数量一般不超过五项。
2、报送材料一式四份,各类项目均应按要求填写《统计系统信息技术优秀论文评审表》(同时适用于专著)、《统计系统优秀应用软件评审表》(同时适用于课题),并加盖省级统计局公章。同时,要报送一套本项目的演示稿综述光盘,影像版的不少于25分钟,PowerPoint版的不少于20页,要求包括:项目背景、立项批件、鉴定文件、用户意见,以及技术报告、应用情况的综述。
3、设有统计系的高等院校也可直接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申报材料报送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评审办公室。其中,申报同一类优秀成果数量一般不超过三项。
4、评审办公室一般不直接受理个人评奖项目的申报材料,应由各地区有关机构归口推荐。
第六条 评审程序。全国统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评审工作程序为:组织申报、初审初评、复审、终审。
1、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单位、项目/课题组或个人需认真填写相关评审表,经各省级统计局推荐,在规定期限内报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评审办公室。
2、初审小组进行资格条件认证、文档完备性检查、打分;初评小组根据评审标准分别进行论文、课题评审和软件测试,综合进行无记名分项打分,按得分排出名次、等次。
3、按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各等奖项向专家评审委员会(复审机构)提交初评结果。
4、评审委员会预备会,学习评审办法、统一评审标准。
5、听取初审、初评小组工作报告。
6、复议并通过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各等奖项推荐名单和复审意见,报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终审委员会。
第七条 获得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信息技术应用类各等奖项的论文类成果将以论文集形式推广,软件类成果将以无偿或有限成本价形式在统计系统内推广、交流。
第八条 本办法经中国统计学会统计信息化分会常务理事会通过,中国统计学会批准后生效。
第二篇: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名次 学科 1 教育发展战略2 教育心理 教育发展战略4 基础教育 5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心理 体育卫生美育8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1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2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国防军事教育姓名 郝克明 林崇德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魏国栋 陈玉琨 莫雷
杨贵仁
杜育红 吴康宁 廖哲勋 田慧生 石中英 刘海峰 雷渊深
单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体育卫
生与艺术教育司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军事科学院
成果名称
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 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
教育评价学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系列实验研究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
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课堂教学社会学 课程新论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中国考试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教育发展史 成果
发表出版单位或
形式 适用范围 著作 广东教育出版社著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论文 心理学报
研究报告
大中小学校
著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南京师大出版社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著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军事科学出版社
国防军事教育 15 国防军事教育
于清吉 向德全
总参军训和兵种部
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研究
研究报告 研究
军委、各总部 总部机关、军事
空军工程大学 军事教育评价发展研究
报告 院校
二等奖(73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名次 学科 1 高等教育 比较教育 3 比较教育 4 高等教育 5 教育经济与管理 6 教育心理 德育 8 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心理 10 高等教育 11 高等教育 12 教育心理 13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4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16 教育心理 17 基础教育 姓名
单位
陈洪捷 北京大学 周满生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陈向明 北京大学 王孙禺 清华大学 丁小浩 北京大学 周宗奎 华中师范大学 王健敏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谈松华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 徐小洲 浙江大学 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 张文新 山东师范大学 郑金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石伟平华东师范大学 柯佑祥 华中科技大学 叶浩生 南京师范大学 张楚廷 湖南师范大学
成果名称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世界教育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 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 工程教育与工业竞争力 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
儿童的社会技能 道德学习论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 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 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 教育文化学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适度盈利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课程与教学哲学
成果形式
发表出版单位
著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著作 清华大学出版社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著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浙江教育出版社著作 广东教育出版社论文 中国特殊教育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论文 心理学报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著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心理学报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 19 高等教育 20 教育心理 21 基础教育 22 教育经济与管理 比较教育 24 职业技术教育 25 教育经济与管理 2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27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28 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础教育 30 德育 31 基础教育 32 德育 33 比较教育 34 教育经济与管理
高等教育 36 高等教育 37 德育 38 德育 39 基础教育 40 成人教育 卢家楣 上海师范大学 陈昌贵 中山大学 蔡笑岳 广州大学 张爱芬
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
李从松 清华大学 冯增俊 华南师范大学 蒋作斌 中共湖南省益阳市委 曾天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陈平原 北京大学 方晓东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红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应俊峰 华东师范大学 安云风 首都师范大学 罗星凯 广西师范大学 谢海光 上海交通大学 陈永明 华东师范大学 马永霞 北京理工大学 杨德广 上海师范大学 赵婷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胡珍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郑永廷 中山大学 华国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蓉
北京农业职业
学习的苦乐关新论 人才回归与使用
西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智力发展与教育
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
中国大学贫困生研究 走向新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与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现象剖析
中国大学十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 政府主导 多元筹资 制度创新——“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 研究型课程 性伦理学新论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日本教育——中日比较与展望 个人高等教育投资论 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与性教育研究
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差异教学论 成人高等教育学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广东人民出版社 著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著作 湖北人民出版社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著作 湖南人民出版社 著作 广西教育出版社 著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著作 海南出版社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著作 天津教育出版社 著作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著作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著作 中山大学出版社 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著作 中国农业大学出41 德育 42 基础教育
体育卫生美育
基础教育 45 比较教育 46 职业技术教育
德育 48 高等教育 49 高等教育 50 高等教育 51 基础教育 52 职业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 54 基础教育 55 体育卫生美育
基础教育 57 体育卫生美育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60 教育发展战略
学院
程天权 中国人民大学 郝德永 渤海大学
教育部体育卫廖文科 生与艺术教育
司
张文涛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汪霞 南京大学 邓泽民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
杜时忠 华中师范大学 张尧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刘献君 华中科技大学 戚业国 华东师范大学 李光树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 郭思乐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耀华 福建师范大学 杨荣 上海市实验小学
于可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肖海涛 深圳大学
王军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力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调研 课程研制方法论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加大课堂密度促进分层教学的实效性 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 德育十论
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论 上海高职人才报告 反思性教学 教育走向生本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超越“围墙”——小学开放教育初探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的研究 大学的理念
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教材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世纪初我国教育与人才战略研究
版社 研究报告
内部报告
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著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著作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教育部
论文 高等教育研究 著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 著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中国音乐教育 研究
上海科学普及出
报告 版社
著作 浙江大学出版社 著作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教育部 61 基础教育 62 基础教育 63 基础教育 64 基础教育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国防军事教育 张先亮 浙江师范大学 杨明华 王素
上海市大同中学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学生语文水平标准研究 走向创新,走向未来——大同中学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青少年科普创新在行动中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军队院校教育学
临战及战争时期军队院校教育对策研究 军事创新教育论
军事装备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著作 吉林人民出版社 研究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上海科技教育出
报告 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胡平平安徽省教育厅 刘志辉 国防大学 袁文先 国防大学 李元奎 车先明 陈庆华 方 江 桂剑国 孙大淮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海军司令部军训部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著作 国防大学出版社 著作 国防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总参谋部
著作 国防大学出版社 研究
总参军训和军种
报告 部
研究海军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海军
报告 军队指挥院校跨世纪教员队伍建设研究 军校创造性教学方法研究 关于调整改革院校和训练机构体制编制的建议
著作 军队指挥院校 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军队院校 总参谋部 库桂生 国防大学
三等奖(197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名次 学科 姓名
单位
成果名称
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 创造性研究手册
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 情绪智力——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 超常与普通儿童元记忆知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儿童心理辅导
成果形式
发表出版单位 教育心理 2 教育心理 3 教育心理 4 教育心理 5 教育心理 6 教育心理 7 教育心理 郭秀艳 华东师范大学 张庆林 西南大学 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 王晓均 深圳大学 王沛 桑标
西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四川教育出版社 著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 著作 甘肃教育出版社 论文 心理科学 著作 安徽大学出版社 姚本先 安徽师范大学 8 教育心理 9 教育心理 10 教育心理 11 教育心理 12 教育心理 13 教育信息技术 14 教育信息技术 民族教育 1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18 教育信息技术 成人教育 20 基础教育 21 成人教育 22 比较教育 23 高等教育 24 基础教育 25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基础教育 27 民族教育 28 基础教育 29 高等教育 方平首都师范大学 张明
东北师范大学
李伟健 浙江师范大学 才让措 青海师范大学 李宏翰 广西师范大学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张舒予 南京师范大学 胡春梅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刘复兴 北京师范大学 刘莉莉 华东师范大学 丁新 华南师范大学 孙绿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张维忠 浙江师范大学 黄健
华东师范大学
吴遵民 华东师范大学 谢安邦 华东师范大学 马云鹏 东北师范大学 陶天麟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何金娣 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 李黎明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 高耀明 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心理综合量表的特点及中国城市修订版常模的研制 学习困难学生视空间工作记忆提取能力的多指标分析 目标定向与进步反馈对优差生写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小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预期记忆的老化研究:理论与实验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视觉文化概论 民族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若干专题研究
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 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
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 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 云南教育史
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云南少数民族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研究 学前课程价值论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
量表 首都师范大学 论文 心理科学 论文 心理科学杂志 研究报告
中国藏学
著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江苏人民出版社 著作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著作 吉林人民出版社 论文 中国远程教育 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报告 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研究论文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云南教育出版社 著作 上海远东出版社 论文
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采用
著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 著作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民族教育
基础教育 33 成人教育 34 基础教育 35 基础教育
民族教育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42 德育 43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4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48 高等教育 49 教育信息技术 50 教育信息技术 毛亚庆 北京师范大学
吴晓蓉 西南大学
湖南省隆回县陈富昌 金石桥镇教育
办
余凤英 长江大学 吴子健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刘志军 河南大学
刘玉彬 大连民族学院 黄书光 华东师范大学 张德祥 辽宁省教育厅
范文曜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张少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杨志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詹万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董泽芳 华中师范大学 方展画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炳照 北京师范大学 石亚军 中国政法大学 张继如 内蒙古大学 祝智庭 华东师范大学 符美瑜
贵州省教育学会
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
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论研究
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7省市14所三级医院护理队伍的需求调查与相应对策 学生创新力培养序研究 课堂评价论
语码转换理论在民族高等院
校多层次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
高等教育社会学
以学科费用及绩效评估为基础的高水平大学拨款模式设计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引论 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现状、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 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意向调查 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
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
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成熟的思考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
LOGO技术用于西部中学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研究
著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湖南省教育厅
论文 中华护理杂志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大连民族学院
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教育部
著作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教育部
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著作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著作 山东教育出版社 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 著作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研究报告
实验学校 51 德育 52 德育
高等教育 54 基础教育 55 高等教育 56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58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基础教育 60 基础教育 61 基础教育 62 职业技术教育 63 教育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65 基础教育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68 德育 69 基础教育 70 教育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孙来斌 武汉大学 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
李福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张静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 牛征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袁韶莹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 霍益萍 华东师范大学 乔际平首都师范大学 李希贵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 马叔平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游泽清 天津师范大学 林金辉 厦门大学 王敏勤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坤庆 华中师范大学 胡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 刘守旗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朱德全 西南大学 李艺
南京师范大学
章仁彪 同济大学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 德育环境研究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 历史学习方略
当前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状况调查
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 吉林省高等教育史 当代教育学
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 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
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语文实验室计划
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
和谐教学的原理与模式 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
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
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 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 教育实验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模型建构
“全球化”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纲
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著作 人民出版社
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著作 天津教育出版社 著作 时代文艺出版社 著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 著作 广西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北京教育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 著作 重庆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论文 教育改革与管理 72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73 教育经济与管理
高等教育 75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基础教育 77 基础教育 78 高等教育 79 基础教育 8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战略 83 教育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85 教育经济与管理 8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87 教育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 89 基础教育 90 教育经济与管理 91 教育信息技术 92 职业技术教育 冯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 朱家存 安徽师范大学 李岚
南华大学
刘世民 四川师范大学 张熊飞 陕西师范大学 孔企平华东师范大学 林汉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江东霞
上海市长宁区实验小学
卜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宋秋前 浙江海洋学院
刘大为 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司 胡瑞文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掌然 武汉大学 赖德胜 北京师范大学 张人杰 广州大学 李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 袭普良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孙绵涛 沈阳师范大学 林福宗 清华大学 马必学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主体教育论 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 面向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并行培养模式的研究 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经济管理类博士培养新模式探索
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
课程理念探析——历史,现在与未来
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
西部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做大、做强、做活”上海教育 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思维训练
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中小学教育与教师 教学过程设计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教学的再创造——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创造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国家教育政策体系的探讨
网上教学行为与教学系统设计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研究
著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 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文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著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陕西人民出版社 著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著作 贵州人民出版社 研究
咨询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教报告 育部
研究咨询上海市教委
报告
著作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广东人民出版社 著作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同心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论文 Behavior&Information Technology
研究报告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93 教育心理 94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基础教育 96 基础教育 97 基础教育 98 德育 99 基础教育 100 德育
基础教育 102 基础教育 103 基础教育 104 德育 105 基础教育 106 体育卫生美育
基础教育 108 基础教育 109 基础教育
体育卫生美育 111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德育 113 高等教育 吴增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胡淑云 北京教育学院 封莉蓉 宋庆龄幼儿园
张曼玲 上海市卢湾区教育局
李培湘 西华师范大学 毕世响 福建师范大学 和学新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郭成
沈阳师范大学 温恒福 哈尔滨师范大学
谢宏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汪潮
浙江教育学院
沈壮海 武汉大学 曹中平湖南师范大学 顾荣芳 南京师范大学 王秀兰 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 王在勇
山东省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钱源伟 上海师范大学
邓宗琦 华中师范大学 刘晓东 南京师范大学 扈中平华南师范大学 周其凤 北京大学
当代青年心理辅导 九品官人法考论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宋庆龄幼儿园质的案例研究
新世纪中小学校长培养的创新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研究 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生活道德教育
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应用
大学校园文化的嬗变和构建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实施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新技术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 中国传统德教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 主动教育理论构建 农村地区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
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儿童精神哲学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著作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著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研究报告 人民教育出版社
研究报告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著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 著作 吉林人民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著作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研究报告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著作 杭州大学出版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 著作 天津人民出版社 著作 山东教育出版社 著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研究报告
北京大学 114 基础教育 115 高等教育 116 高等教育 117 职业技术教育 118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19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121 高等教育 122 高等教育 123 高等教育 124 教育经济与管理
基础教育 126 教育信息技术 127 教育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129 教育经济与管理 130 教育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132 高等教育 133 高等教育 134 教育经济陶文中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祖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胡成功 长江大学 周明星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姜乐仁 华中师范大学张东娇 北京师范大学邬大光 厦门大学 张慧洁 复旦大学 何仁龙 华东理工大学刘俊学 湖南工学院 吴开俊 广州大学 徐承博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夏旭 南方医科大学张武升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阎亚林 西北政法大学曲绍卫 北京科技大学景民
甘肃省教育培训中心
滕利荣 吉林大学 刘海波 华东师范大学董云川 云南大学 张新平南京师范大学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高校德育评估概论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问题
职业教育学通论
启发式教学新探——从小学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开始的研究报告
教育沟通论
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姻——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道路选择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概述 基础性 实践性 国际性——
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论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的影响
发达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及实践研究 生物医学搜索引擎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教育创新论
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 教育特区——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建实验教学精品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
SARS对高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教育组织范式论
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
著作 浙江人民出版社 论文 高等教育研究 著作 天津人民出版社
著作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著作 山西教育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吉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论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著作 湖南人民出版社 论文 教育与经济 研究报告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著作 甘肃人民出版社 论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论文 教育发展研究 著作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与管理 135 教育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140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高等教育 142 教育经济与管理
高等教育 145 基础教育 146 德育 147 德育
教育发展战略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151 基础教育 152 高等教育
153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54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吴远香 中国传媒大学 胡有清 南京大学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
冯惠敏 武汉大学
王国荣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金林祥 华东师范大学 张进辅 西南大学 杨颖秀 东北师范大学 林茂全
大连轻工业学院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 林庭芳 西南大学 刘慧 沈阳师范大学 中央教育科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
罗选民 清华大学
尚元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龚春燕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亚平大连大学
郝文武 陕西师范大学 胡劲松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主动适应需求的机制研究
文科理论教学论
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
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现状调查
与分析报告及通识课程设计方案
工读交替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
中国大学生传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研究
开放与变革中的高等教育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两课”教学法专题研究 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21世纪中国教育展望
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及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
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 高等教育——理念重塑、流程再造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
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
著作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著作 南京大学出版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研究报告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著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辽宁省民族出版社 著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著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山东教育出版社
论文 翻译季刊 著作 苏州大学出版社
著作 科技文献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论文 教育研究
155 教育发展战略 156 职业技术教育
157 基础教育 158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59 德育 160 成人教育 161 教育经济与管理
162 基础教育 163 体育卫生美育
164 基础教育 165 高等教育 166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167 体育卫生美育 168 教育发展战略 169 教育经济与管理
170 基础教育 171 基础教育
172 体育卫生美育 173 体育卫生美育
174 德育 苏竣 清华大学 刘俊卿
辽宁教育研究院
恽昭世 上海师范大学 马啸风 首都师范大学
钱焕琦 南京师范大学
何非 辽宁省教育研究院
张学敏 西南大学 马芯兰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季浏
华东师范大学
邱才训 广州市教育局 王根顺 兰州大学 周浩波 辽宁省教育厅 周爱光 华南师范大学 孙卫国 四川大学 祁型雨 沈阳师范大学 袁征 洛阳大学 徐崇文
上海市学习指导研究所
于景春 云南艺术学院 施永 东北师范大学 栾传大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高等院校教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盲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
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中国师范教育史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与实际演练
辽宁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布局的科学化研究 论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教育投资宏观调控与教育成本补偿体制建构研究
小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生物教学设计导论 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教育哲学 竞技运动异化论
我国西南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 超越利益之争——教育政策的价值研究 小学素质教育论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
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
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著作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论文 课程.教材.教法 著作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著作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论文 辽宁民族出版社
论文 中国教育学刊
著作 北京科技出版社 著作 湖北教育出版社 著作 新世纪出版社 著作 兰州大学出版社 著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 著作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著作 四川大学出版社 著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著作 河南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上海三联书店
论文 民族艺术研究
著作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 175 教育经济与管理 刘力 浙江大学
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 教育时机论
量子教育学:100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
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论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76 基础教育 177 基础教育 178 基础教育 胡志刚 福建师范大学 陈建翔 北京师范大学 刘晶波
南京师范大学
著作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论文 教育研究
著作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79 高等教育
180 国防军事教育 181 国防军事教育 182 国防军事教育 183 国防军事教育 184 国防军事教育 185 国防军事教育 186 国防军事教育 187 国防军事教育 188 国防军事教育 189 国防军事教育 190 国防军事教育 191 国防军事教育 192 国防军事教育 193 国防军事教育 194 国防军事教育 195 国防军事教育 196 国防军事教育 朱樑 第二军医大学
库桂生 国防大学 苑士军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董会瑜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杨洪江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杨世平西安通信学院 耿福荣 炮兵指挥学院 马金海 炮兵指挥学院 任富兴 炮兵学院 苏怀东
工程兵指挥学院
戚世权 电子工程学院 韩向前 南京政治学院 袁健康 汽车管理学院 韩福辰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杜 辉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李志恒
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
籍长国 空军航空大学 朱平
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
儿园看到了什么? 医学计算机化题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关于调整改革院校和训练机构体制编制的建议 国家领土主权意识教育论 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 新时期军队领导干部教育概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军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世纪中国军校民族精神教育论
“自控式教育”研究 军事创新教育论 论工程兵科技练兵 构建新型信息战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军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分析与应用研究
21世纪的军校人才培养模式 军事飞行教育概论 创新教育对策研究与应用探索
士官教学法 研究报告 全军医学院
软件 研究报告
总参谋部 著作 海潮出版社 著作 军事科学出版社 著作 军事科学出版社 研究
报告
军队院校
著作 炮兵院校 著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著作 解放军出版社 著作 解放军出版社 著作 解放军出版社 著作 四川教育出版社 著作 军事科学出版社 著作
兵器工业出版社、军队院校
著作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 著作 蓝天出版社 著作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著作 二炮司令部军训部 197 国防军事教育 陆思厚 武警指挥学院 武警院校教育特点规律研究 著作 人民武警出版社
第三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
教社科〔2009〕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奖励高等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鼓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每三年评选一次,包括下列奖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奖(人文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奖(人文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研究报告奖(人文社会科学)。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普及奖(人文社会科学)。
所有奖项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四条 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学部召集人和教育部有关司局、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奖励委员会负责审定评奖方案、聘请评审委员会专家、拟定获奖名单和奖励等级等。
第五条 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专家应根据申报项目的学科分布等具体情况,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学术造诣高、学风优良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六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由奖励委员会授权负责评奖组织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 申报条件与组织
第七条 普通高等学校均可按要求推荐申报。申报者资格为:成果公开出版、发表或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期间,正式人事关系在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
第八条 推荐申报成果包括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以及普及类成果(教材、教辅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
第九条 申报人应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申报材料须真实可靠,符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地方院校和其他部委院校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限额推荐申报。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后,在规定日期内集中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交。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不受理个人申报材料。
第十一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推荐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推荐奖励范围、成果形式、申请书等是否符合要求。所有推荐材料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进行公示。
第三章 评审标准
第十二条 获奖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体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
第十三条 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了本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推动了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第十四条 应用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在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党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五条 普及类获奖成果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阐释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方面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第四章 评审原则与程序
第十六条 评审工作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申报者不参加奖励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第十七条 评审采取集中独立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委员会专家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评审标准,独立对申请材料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评审委员会作出的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进行复核。
第十八条 奖励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听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评奖工作情况汇报,审定获奖成果名单和奖励等级。
第十九条 拟获奖成果名单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进行为期1个月的公示。
第二十条 奖励委员会向教育部报告评奖结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评奖结果并授奖。
第五章 异议与处理
第二十一条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均可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不符合本款规定和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有异议的材料组织专家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奖励委员会审议裁定。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保密。
第二十二条 推荐单位或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奖励的,经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核实,通报批评或取消其参评资格。
第二十三条 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的,经奖励委员会核实并报教育部批准后,撤销其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四条 参与评奖活动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泄露秘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原《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审办法
附件: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水平提高,进一步完善国家优质工程奖评审内容,保证国家优质工程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优质工程审定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确认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作品,均可依据本办法申请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定。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分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项目可作为国家优质工程奖的评选依据。
第三条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审工作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负责,设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处(以下称秘书处)组织实施。
第二章
评审范围
第四条
申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的项目,应当是按规定通过竣工验收,达到设计能力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具有独立生产能力和完整使用功能的新建、扩建和大型技改工程。
第五条 引进境外技术或者中外合作设计在我国境内建设的工程项目中,由中方进行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的可以申报。
第六条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境外承接的工程设计项目可以申报。
第七条
下列项目不得申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
(一)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造成安全质量隐患、功能性缺陷的;
(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质量事故的;
(三)与设计任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内容不符的;
(四)工程决算超过概算(或修正概算)的(特殊原因除外);
(五)规划类项目;
(六)竣工后被隐蔽且不可查证或保密的。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八条 申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审的项目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设计方案须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相关要求。尚未颁发国家规范、标准的,可按行业规范、标准进行核定。有环保要求的工程在正常投产后须达到原设计的环保指标和国家相应的环保标准。采用突破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须按照规定通过技术审定、鉴定,并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三)具有先进的勘察设计理念、方法、手段,采用适用、安全、经济、可靠的新技术;
(四)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各项手续完备,取得建设规划、环保、节能、安全、消防、卫生、城建档案管理等相关审批、验收文件,以及项目业主、生产运行单位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评价意见;
(五)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申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程勘察设计资质证书,且最近3年内没有发生过重大勘察设计安全质量事故。
第九条 申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的项目,其主要技术成果指标应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公认的突出成就(附查新报告),对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申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二等奖的项目,其主要技术成果指标应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在技术创新上有显著成就(附查新报告),对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申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三等奖的项目,其主要技术成果指标应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在技术创新上有显著成就(附查新报告),对推动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申报程序
第十条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的申报程序:
(一)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定由勘察设计单位自愿申报。
(二)全国性行业(专业)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筑)协会、勘察设计协会,经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认定的国务院国资委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或者其他机构为初审受理单位。
(三)初审受理单位依据本办法对参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检查、审核,并分别征求申报项目参建各方和项目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初审受理单位对推荐项目应签署审核意见和申报等级推荐意见,并出具正式的推荐函。
(五)成果申报材料由申报单位或初审受理单位报送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处。
第五章 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秘书处按申报项目专业需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建专家评审小组。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审专家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及15年以上的工程设计工作经验,身体健康;院士和设计大师优先选任。
第十二条 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评定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初评。秘书处对申报资料进行合规性审查。
(二)复查。设计内容评审以资料审查为主,除个别有异议的项目外,原则上不安排现场复查。
(三)评审。专家评审组对符合评选条件的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 “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提名名单。
(四)审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会议或通讯方式对提名名单进行记名投票并最终确定获奖成果。
(五)公示。经审定通过的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项目名单,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官方网站上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对有异议的项目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核查、复议。
第六章
评审纪律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评审结果公布后如发现与评定条件不符,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降低奖励等级、撤销奖励、通报批评、暂停该单位两届申报资格的处理。
第十四条 参加评审的专家要以严肃、认真和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评审工作,违反评审纪律的,取消专家资格。
第七章 奖
励
第十五条 荣获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单位,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奖牌、证书。
第十六条
对荣获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主要设计人员给予颁发荣誉证书等形式的奖励。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的通
知
教社科[200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了表彰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鼓励广大高校研究人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勇于创新,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我部在对原《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
日
附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奖励高等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鼓励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每三年评选一次,包括下列奖项: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奖(人文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奖(人文社会科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研究报告奖(人文社会科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普及奖(人文社会科学)。
所有奖项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四条教育部设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学部召集人和教育部有关司局、有关
单位负责人组成。奖励委员会负责审定评奖方案、聘请评审委员会专家、拟定获奖名单和奖励等级等。
第五条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专家应根据申报项目的学科分布等具体情况,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学术造诣高、学风优良的专家学者组成。
第六条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由奖励委员会授权负责评奖组织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申报条件与组织
第七条普通高等学校均可按要求推荐申报。申报者资格为:成果公开出版、发表或向实际工作部门提交研究咨询报告期间,正式人事关系在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
第八条推荐申报成果包括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以及普及类成果(教材、教辅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
第九条申报人应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申报材料须真实可靠,符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地方院校和其他部委院校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限额推荐申报。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汇总、审核后,在规定日期内集中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交。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不受理个人申报材料。
第十一条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推荐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推荐奖励范围、成果形式、申请书等是否符合要求。所有推荐材料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进行公示。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十二条获奖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体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
第十三条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了本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推动了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第十四条应用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在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党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十五条普及类获奖成果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阐释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方面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第四章评审原则与程序
第十六条评审工作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申报者不参加奖励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第十七条 评审采取集中独立评审的方式进行。评审委员会专家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评审标准,独立对申请材料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评审委员会作出的获奖人选和奖励等级的建议进行复核。
第十八条奖励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听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评奖工作情况汇报,审定获奖成果名单和奖励等级。
第十九条拟获奖成果名单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进行为期1个月的公示。
第二十条 奖励委员会向教育部报告评奖结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评奖结果并授奖。
第五章异议与处理
第二十一条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有异议,均可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不符合本款规定和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有异议的材料组织专家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奖励委员会审议裁定。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对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保密。
第二十二条推荐单位或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奖励的,经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核实,通报批评或取消其参评资格。
第二十三条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励的,经奖励委员会核实并报教育部批准后,撤销其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
第二十四条参与评奖活动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泄露秘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原《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