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
CNNIC发布《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
2009年3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8年中国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网民愿意使用免费的安全软件,而近八成的网民对于在网上提供个人信息安全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网民上网行为的重要因素。同时,调查显示,近半数网民从未听说或关注过第三方机构颁发的网站诚信标示,我国互联网亟需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信息安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价格因素影响用户选择 超七成网民愿用免费安全软件
CNNIC报告显示,96.1%的网民个人计算机中装有信息安全软件,其中70.5%的网民选择使用单一品牌的安全套装软件产品,即至少包含杀毒、防火墙两项功能的安全软件产品。28%的网民使用过在线查毒服务,其中近1/3的用户还使用了在线杀毒服务。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2008年底国内现有网民数量统计,目前尚未安装安全软件的网民数量超过1000万,这一数据反映出大量上网人群的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调研结果表明,74%的网民表示愿意使用免费杀毒软件,这说明免费杀毒软件对于绝大多数网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过半网民不识诚信标示 我国互联网诚信体系亟需建立
CNNIC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对于广大网民在网站安全性方面的知识普及力度远远不够。近年来,为避免钓鱼网站问题,国内涌现出一些第三方机构为公众网站颁发诚信标示,而CNNIC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网民表示从没有听说过或关注过此类诚信标示。调查还显示,当前网民中绝大部分对电子签名的概念不够清晰,其中19.1%的网民认为电子签名是将手写签名或印章扫描成数字格式,23.5%的网民认为是账户密码。四成以上网民从来没有关注过网站数字证书的问题。
尽管绝大部分网民对电子签名的概念不够清晰,但75%的网民对电子签名表示了不同程度的信赖,这充分说明了在网民中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有近一亿网民使用过网上银行专业版,占我国网民总数的33.4%。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娱乐转向购物、求职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第二篇: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
调查分析报告
一、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情况
今年6月,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举办了2010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新浪网等三家网站开设了在线调查栏目,各省区市公安厅、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组织本地重要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单位、互联网服务单位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我国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疫情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安全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按照行业划分,金融、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较完善。调查表明,一些单位信息安全事件处臵方法和手段单一,防范措施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被调查单位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仍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要求。调查表明,我国计算机病毒本土化制作、传播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一)信息网络使用情况
今年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3824份,比2009年增加15%。被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单位(25%)、政府部门(22%)、教育科研(10%)和金融证券(6%)等。其中,信息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达85%,比去年增加6%。互联网信息服务(42%)成为除办公应用(59%)外最广泛的网络用途。今年,Win7(81%)代替Winxp/Winvista(55%)成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比去年增加15%,而Winxp/Winvista比去年减少了18%。
(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54%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比去年上升5%;其中发生过3次以上的占22%,比去年上升7%。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仍然是最突出的网络安全情况,占发生安全事件总数的84%;“遭到端口扫描或网络攻击”(36%)和“垃圾邮件”(35%)次之。金融证券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最低,商业贸易、制造业、广电和新闻、教育科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高。
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攻击或传播源来自外部的占50%,比去年下降7%;内外部均有的占34.5%,比去年上升10.5%。发现安全事件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系统)管理员通过技术监测发现,占54%;其次是通过安全产品报警发现,占46%;事
后分析发现的占35%。未修补或防范软件漏洞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73%)。
(三)网络安全管理情况
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单位设立了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的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44%的被调查单位采购了信息安全服务,主要采购的服务有系统维护(79%)、安全检测(60%),其次是容灾备份与恢复(39%)、应急响应(31%)、信息安全咨询(25%)。在采取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68%的单位进行存储备份,67%进行口令加密和访问控制,56%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些情况表明,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并切实采取了措施。
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是使用最多的网络安全产品,近八成的被调查单位使用了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防火墙产品中,73%的是国内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中,79%的是国内产品。
三、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今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74%,继续呈下降趋势;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2%,比去年减少9%。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用户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增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全国没有出现网络大范围感染的病毒疫情,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今年5、6月份,出现了“敲诈者”木马
等盗取网上用户密码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制造、传播者利用病毒盗取QQ帐号、网络游戏帐号和网络游戏装备,网上贩卖计算机病毒,非法牟利的活动增多。
(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情况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损失的比例为62%。浏览器配臵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系统使用受限、网络无法使用、密码被盗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破坏后果。
(三)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浏览或下载仍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多的途径。通过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的比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优盘应用日益广泛,优盘支持程序自动运行,计算机病毒通过Autorun.inf文件自动调用运行病毒程序,从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因此,对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有待加强。
(四)我国最流行的十种计算机病毒
通过对用户上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查杀日志文件分析发现,“木马代理”和“下载助手”是传播最广的两种计算机病毒。这两种计算机病毒可以从指定的网址自动下载木马或恶意代码,运行后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信箱或网页。“传奇木马”和“QQ木马”能够窃取用户的游戏帐号和密码。“灰鸽子”和“德芙”具有后门功能。SDbot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后就会成为“僵尸”计算机,受黑客的远程控制。“爱之门”病毒主要通过邮件和系统漏洞传
播。StartPage会导致浏览器自动访问指定的或含有恶意代码的网站。当前我国网络流行病毒的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很多病毒主要是针对国内一些应用程序专门制作的。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信息网络联网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技术保护措施,加强用户信息安全防范宣传。
第三篇: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关于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消息,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共有十一条的司法解释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面临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威胁,是世界上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之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集中治理力度,网络安全诚信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问题仍不容忽视。
为此,笔者在珠海市香洲区、金湾区、斗门的部分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发出“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其中问卷的问题设置参考了《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了适当的修改。问卷涉及了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部分、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部分、移动终端安全调查部分三大部分,涵盖当前网民网络信息安全认知及相关应用情况,以期得到翔实可靠的参考数据,并通过宣传和推广调查活动成果,引导网民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5份,并顺利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抽取访问样本包括了社区的居民个人,也有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根据情况与收受访的市民进行口头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到作为个人和企业职工对当今网络安全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本次调查数据经整理后,反应了以下问题:
一、网络安全诚信问题严峻 手机终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商务类应用的快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纷纷将牟利黑手伸向互联网,导致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和诚信危机事件频发。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2009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篡改的网站达4.2万个;被“飞客”蠕虫网络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每月达1,800万台,约占全球感染主机数量的30%。而据公安部提供的情况,近5年来,我国互联网上传播的病毒数量平均每年增长80%以上,互联网上平均每10台计算机中有8台受到黑客控制,公安机关受理的黑客攻击破坏活动相关案件平均每年增长110%。由此可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见,网络安全环境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障碍。
其中,在是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问题上,发生过1次的占总数的19.5%,2次的占13%,3次以上的占19.3%。
图表1 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次数
从发生安全事件的类型分析,遭受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破坏的情况最为突出,占安全事件总数的35.6%,其次是网页遭篡改,占19.6%垃圾邮件,占36%,拒绝服务、端口扫描和篡改网页等网络攻击情况也比较突出,共占到总数的43%。
图表2 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能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使用移动终端产品机型互联网连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2.33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手机上网人群,手机上网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图表3是否使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互联网应用
本次调查显示,2009年网民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多问题就是手机病毒和恶意流氓软件扣费,近半受访者遭遇过手机病毒或者是恶意流氓软件扣费;同时,超过四成受访者因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图表4遇到移动终端产品的安全问题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图表5 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
从目前使用手机安全情况来看,如何营造一个手机上网的绿色环境并增加网民安全防范意识是各部门、各行业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信息保护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从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中,占前两位的分别是“未修补软件安全漏洞”和“登录密码过于简单或未修改”,也表明了用户缺乏相关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因此,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网络安全宣传和培训,增强信息网络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是避免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图表6 遇到移动终端产品的安全问题
在采访中,问到是否担心会有黑客盗窃自己的个人信息时,在金湾区某大型公司任职的林女士笑称自己没有什么值得盗窃的信息,认为攻击者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不会对他们感兴趣,所以不是很担心。令人震惊的是,不少居民表示,他们不太担心黑客读取他们的电子邮件或查看其他私人资料。事实是,犯罪分子的目的可能只是窃取计算机容量以用于远程控制僵尸网络,或为了隐瞒犯罪而获取受害者的身份。这意味着对于私人数据处理不慎很可能导致法律纠纷,以及频繁的经济损失。笔者呼吁大家要提高对网络违法事件的警觉性,那些误以为网络犯罪分子只对高度机密的数据或银行帐户感兴趣的居民今后一定要提高警惕啊。
三、信息网络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不成熟
尽管受调查的网民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移动终端的安全产品,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次数依旧居高不下。我国的网络行业起步晚,信息网络还处于发展阶段,安全管理水平低,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的问题比较突出。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安全产品是导致网络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
图表7 如何发现网络安全事件
图表8 使用移动终端安全产品的类型
在相关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加上知名的网络安全产品需要支付不菲的费用,不少网民接受了效果一般的免费网络安全产品。网络产品不孚众望的效果使得原本混杂的网络环境雪上加霜。家住珠海市美丽湾的陈小姐声称因为杀毒软件效用不大的原因加上还要定期购买激活码,自己的个人计算机几乎不使用杀毒软件和其他防护软件。当问及如何应对电脑出现网络安全事件例如中毒情况时,陈小姐很简短的说:“一般是一键还原,实在不行就直接拿去修。”笔者在此要提醒各大网友,一键还原会对计算机的硬盘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并且会丢失还原的硬盘的文件内容,建议网友们还是安装基本的安全防护软件,爱护自己的计算机。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结束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各类日常应用(如:购物、办公等)的网络化也使得网络成为人们交互的巨大平台。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突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普通互联网用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在这样一个稳定与发展同时并行的网络行业,促进安全服务行业的发展,走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是提高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倘若出台支持信息安全服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信息安全服务行业的监管,积极引导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借助信息安全服务单位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相信我们的网络环境将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 杨威海.2004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报告[N].人民日报,2004-09-15(10)[2] 杨维汉.贩卖他人信息牟利百万元 香洲区法院宣判全国首例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犯罪案 [N].人民日报,2010-01-07(4)[3] 刘雅玲.我市今年保密工作重点: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N].珠海特区报,2010-02-11(1)[4]周楚卿.“两高”出台11条司法解释 9月1日起施行 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罪有标准 [N].珠江晚报,2011-08-30(18)[5] 卿静.平台软件改变世界 第1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昨日开幕[N].珠海特区报,2011-05-13(18)[6] 周文林.半数网民曾遇网络安全事件 安全意识待提高[N].新华日报,2010-03-30(07)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附录:
2010年珠海市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
1.今年是否发生过网络安全事件? A.0次 B.1次 C.2次 D.3次及以上
2.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类型? A.感染病毒/蠕虫/木马程序/恶意代码 B.网页遭篡改 C.垃圾邮件 D.遭到网络攻击或端口扫描 E.网络盗窃、网络钓鱼 F.其他
3.如何发现网络安全事件? A.网络(系统)管理员工作监测发 B.通过安全产品发现 C.通过事后分析发现 D.有关部门通知或他人告知 E.其他
4.您认为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大吗? A.影响很严重 B.比较轻微
5.导致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可能原因? A.未修补网络(系统)安全漏洞 B.弱口令或缺少访问控制 C.内部安全管理存在漏洞D.攻击者使用拒绝服务攻击 E.其他
6.目前使用了哪些网络安全产品? A.防火墙 B.防病毒C.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 D.信息内容和垃圾邮件过滤 E.安全审计F.UTM 网站防护G.其他
7.感染计算机病毒的途径? A.网络下载或浏览B.移动存储介质C.局域网 D.电子邮件E.其他
8.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
A.密码、账号被盗B.系统(网络)无法使用 C.浏览器配置被修改D.受到远程控制E.其他
9.是否使用移动终端产品进行互联网应用? A.事 B.否 广东商学院 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作者:欧阳桂萍 社会实践
10.遇到移动终端产品的安全问题? A.手机病毒 B.恶意/流氓软件扣费 C.网络欺诈D.个人敏感信息泄露E.其他
11.造成移动终端产品安全问题的途径? A.垃圾短信 B.网站浏览C.钓鱼(欺诈)信息D.骚扰电话E.电脑链接F.存储介质G.电子邮件 H.其他
12.感染移动终端病毒的途径? A.彩信 B.网站浏览C.普通短信D.电脑链接E.存储介质F.电子邮件 G.其他
13.感染移动终端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 A.影响手机正常运行 B.信息泄露 C.恶意扣费 D.其他E.远程受控 F.手机僵尸 G.其他
14.使用移动终端安全产品的类型? A.手机防病毒软件B.来电防火墙 C.短信防火墙D.其他
15.是否愿意为为网络安全产品支付服务费用? A.愿意 B.不愿意 C.无所谓
第四篇: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
疫情调查分析报告
一、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情况 今年6月,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举办了2010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新浪网等三家网站开设了在线调查栏目,各省区市公安厅、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组织本地重要信息系统管理和使用单位、互联网服务单位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我国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疫情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网络使用单位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安全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按照行业划分,金融、证券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较完善。调查表明,一些单位信息安全事件处臵方法和手段单一,防范措施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被调查单位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仍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要求。调查表明,我国计算机病毒本土化制作、传播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信息网络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一)信息网络使用情况
今年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3824份,比2009年增加15%。被调查单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单位(25%)、政府部门(22%)、教育科研(10%)和金融证券(6%)等。其中,信息网络接入互联网的达85%,比去年增加6%。互联网信息服务(42%)成为除办公应用(59%)外最广泛的网络用途。今年,Win7(81%)代替Winxp/Winvista(55%)成为使用最多的操作系统,比去年增加15%,而Winxp/Winvista比去年减少了18%。
(二)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54%的被调查单位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比去年上升5%;其中发生过3次以上的占22%,比去年上升7%。感染计算机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仍然是最突出的网络安全情况,占发生安全事件总数的84%;“遭到端口扫描或网络攻击”(36%)和“垃圾邮件”(35%)次之。金融证券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最低,商业贸易、制造业、广电和新闻、教育科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高。
在发生的安全事件中,攻击或传播源来自外部的占50%,比去年下降7%;内外部均有的占34.5%,比去年上升10.5%。发现安全事件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系统)管理员通过技术监
测发现,占54%;其次是通过安全产品报警发现,占46%;事后分析发现的占35%。未修补或防范软件漏洞仍然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73%)。
(三)网络安全管理情况
调查显示,83%的被调查单位设立了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的单位建立了安全组织。44%的被调查单位采购了信息安全服务,主要采购的服务有系统维护(79%)、安全检测(60%),其次是容灾备份与恢复(39%)、应急响应(31%)、信息安全咨询(25%)。在采取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68%的单位进行存储备份,67%进行口令加密和访问控制,56%制定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些情况表明,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不断增强并切实采取了措施。
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是使用最多的网络安全产品,近八成的被调查单位使用了防火墙和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防火墙产品中,73%的是国内产品;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中,79%的是国内产品。
三、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用户病毒感染情况
今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74%,继续呈下降趋势;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2%,比去年减少9%。这说明我国计算机用
户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增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全国没有出现网络大范围感染的病毒疫情,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今年5、6月份,出现了“敲诈者”木马等盗取网上用户密码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制造、传播者利用病毒盗取QQ帐号、网络游戏帐号和网络游戏装备,网上贩卖计算机病毒,非法牟利的活动增多。
(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情况
今年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损失的比例为62%。浏览器配臵被修改、数据受损或丢失、系统使用受限、网络无法使用、密码被盗是计算机病毒造成的主要破坏后果。
(三)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网络浏览或下载仍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多的途径。通过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的比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优盘应用日益广泛,优盘支持程序自动运行,计算机病毒通过Autorun.inf文件自动调用运行病毒程序,从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因此,对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有待加强。
(四)我国最流行的十种计算机病毒
通过对用户上报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查杀日志文件分
析发现,“木马代理”和“下载助手”是传播最广的两种计算机病毒。这两种计算机病毒可以从指定的网址自动下载木马或恶意代码,运行后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信箱或网页。“传奇木马”和“QQ木马”能够窃取用户的游戏帐号和密码。“灰鸽子”和“德芙”具有后门功能。SDbot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后就会成为“僵尸”计算机,受黑客的远程控制。“爱之门”病毒主要通过邮件和系统漏洞传播。StartPage会导致浏览器自动访问指定的或含有恶意代码的网站。当前我国网络流行病毒的本土化趋势更加明显,很多病毒主要是针对国内一些应用程序专门制作的。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建议信息网络联网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技术保护措施,加强用户信息安全防范宣传。
第五篇:中国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网民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
“这个夏天,我要享瘦!”这也许是每年的初夏很多年轻女性说得最多的美丽宣言。如今夏季已经悄然过去,您真的“享瘦”了吗?
XX年7月9日~XX年8月10日《家庭药师》与39健康网联合推出了“中国人肥胖与减肥调查”,统计数据样本量达91,493份。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在运动、节食、中医、手术、偏方等等减肥方式中,16%的人投靠中医,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比例。然而,自行减肥失败或者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人们决定求助于减肥机构时,正规医院中医科室或知名品牌中医减肥机构变成了首选。
结合抽样调查,造成两个数据差异的原因是:人们既信任老祖宗传下来的减肥的法子,又对它充满了不了解和畏惧——针灸适合什么人?会不会很痛?效果如何?有没有副作用?……针对众多网友对中医针灸减肥的疑问,家庭药师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赵仓焕教授。
part1 解惑篇
针灸减肥5大误区盘点
家庭药师记者:赵仓焕教授您好!减肥这个话题是长盛不衰的,甚至很多朋友称“生命不息,减肥不止”。对于中医针灸减肥这个源远流长的经典方法,被调查网友既信任,又存在诸多不了解。根据您的临床经验,目前大家对针灸减肥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赵仓焕教授:的确,现在人们对于针灸减肥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的现象,针灸减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疗程结束后体围和体重均有双重改善。
误区二:针灸不卫生,易感染
提到针灸,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古代神医随身携带的一把银针,其实,现代针灸所用的针都是一次性合金所制,用完即扔,不存在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针灸对皮肤的创伤极小,洗澡、游泳也不成问题。
误区三:针扎得越多越好
有人认为针扎的越多,减重就越多,于是要求医生给自己多扎几针。这也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针灸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取最适宜的一些穴位,这点我们稍后还会谈到。因此,选穴的技巧和扎针的手法才是减重效果的决定因素。
误区四:方法越多越好,盲目跟风
不同的人减肥起效的时间不同,针灸减肥初始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体重降低,减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平台期,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信心,换其他减肥方法。其实频繁地变换减肥方法,或多种方法同时应用,是不科学的。采取多种途径,如针灸减肥时过度节食,或同时服用药物,可能体重会很快减轻,但减轻的主要是水分,不是脂肪,而且容易反弹。
误区五:期望快速减肥
实际上,科学的减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要2~3 个月。只有经过一个较长的减肥过程,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才能调整到正常水平,并得以维持,也是针灸减肥不易反弹的原由所在。
part2原理篇
针灸减肥≈抑制食欲?
家庭药师记者:针灸减肥是通过抑制食欲实现的吗?
赵仓焕教授:是的。
据研究,针灸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减少摄食。另外,针灸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减肥目的:
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②针灸使血中胰岛素回降,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
③针灸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加快能量代谢。
④针灸可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交感-肾上腺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脂肪动员,消耗多余脂肪而实现减肥效应。
三部曲,打造你的专属减肥方案
家庭药师记者: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那么针灸减肥是否也要求辨证施治,给患者打造专属减肥方案呢?
赵仓焕教授:没错,种以上肥胖的情况有很多种,因此在临床上我们一般是通过肥胖检查、体质检查、针灸治疗这样三部曲打造因人而异的减肥方案。
首先,我们为减肥者测量身高、体重、体围等,判断其脂肪含量是怎样状况。
然后,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减肥者的体质,综合考虑选取穴位。例如,痰湿的肥胖者可以侧重于利尿、发汗,“胃火旺”的肥胖者由于饥饿感强烈,可以侧重于降胃火从而降低食欲,抑制吸收,而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通过刺激通便的穴位,也能达到减重效果。
在治疗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针、不同的手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