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进事迹故事
先进事迹故事
冷永成,男,汉族,初中文化,1954年7月出生,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房山区周口店镇新街村农民。2012年7月21日,周口店镇普降特大暴雨,冷永成在防汛抢险第一线被洪峰卷走,因公牺牲。
一、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2012年7月21日,周口店镇突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几小时内降水近400毫米。因新街村地理位置特殊,该镇西北部山区近60平方公里流域的降雨流经该村,村党支部、村委会迅速组织抢险抗洪。晚17时左右,冷永成与其他几名村干部一同前往红新路水泥厂桥头,转移周边群众。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劝导,大部分群众安全转移,但仍有一名群众被困房顶。当时桥头洪水过于凶猛,救援人员无法靠近,冷永成立即指挥一台装载机前往救援。这名群众被救出几分钟后,房屋就被洪水冲倒。为了堵住洪水入村的去路,冷永成又站在齐胸的洪水中指挥装载机在桥头堆起一个土坝。晚21时,冷永成指挥堆完最后一铲土后,在开车准备撤离现场的瞬间,被一股洪峰连人带车卷走。晚22时,村民在出事地点下游200米处发现了冷永成,迅速将他送往医院,最终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二、兢兢业业,默默无私奉献
1972年初中毕业后,冷永成回村务农,先后担任新街村农机队长、车队队长、猪场场长。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工作积极主动,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促进增收致富,他不辞辛苦,和群众同吃同住,险事难事争着做,脏活累活抢着干,经常忙
得汗流浃背,腿裹一脚泥。特别是在农忙季节,他更是一刻不闲,把“家”安在了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收割播种、打药除草,干得不亦乐乎。由于他懂经营、善管理,农场和猪场的经济效益良好,为村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冷有成还不忘带动群众致富,他主动请缨,帮带2户困难户,不仅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且妥善为他们安排了就业。
三、爱岗敬业,守护一方和谐
2012年3月起,冷永成开始从事村里的民事调解工作。面对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他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无论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群众纠纷的地方就有他忙碌的身影。他性格豪爽、待人热情,工作中讲究秉公办理、以心交心。在担任民事调解员的短短几个月里,成功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劝阻上访人员40余人,较好维护了村内和谐稳定。有一次,因为家庭宅基地纠纷,有兄弟俩闹得不可开交。冷永成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和他们进行沟通调解,讲明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几次调解和劝说,兄弟俩被他的真诚打动,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最后和好如初,弟弟还帮助哥哥把之前的老房子盖了起来。在新街村村民眼里,冷有成既是一个“老好人”,也是一方和谐的“守护者”。
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的时刻,冷永成同志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组织的铮铮誓言。
第二篇: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5篇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1
在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一线奋战不足一个月,张忠德瘦了9斤。
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同时还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医疗队队长。
17年前,他冲锋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救治重症非典患者时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过一回。这一次,已56岁的他又来到火线,“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点”。
除夕夜逆行奔赴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张忠德坐上开往武汉的高铁,当晚8点多钟到达。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到了武汉最早、最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来不及多说,张忠德就穿上防护服进入病区采集相关资料。“采集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干了5个多小时,共采集了XXX名患者,通过中医四诊合参,了解他们的发病症状、流行病学史等。”张忠德说。草草吃过午饭,他们就开会研究。
正月初二,专家组兵分四路,分头出击。张忠德带队前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区,花了近3个小时采集数据,“把重症患者都看了一遍”。当天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来自全国的专家顾问一起,讨论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二版。
“我的工作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来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成员,要采集好临床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和修订国家推出的中医治疗方案;二来我们还援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组建病区,共3个病区105张床,其中广东省中医医疗队管理两个病区70张床。”张忠德告诉记者,在组建过程中,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我们对广东省中医医疗队XXX名队员进行严格培训,坚决做好防护、杜绝感染。”张忠德说,以前的培训全部归零,现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XXX名队员中,有XXX人是共产党员。“我们开了党支部会议,决定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必须是党员。”一个星期之内,医疗队有XXX人写下入党申请书。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救治过程中,张忠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采用中药“组合拳”对症下药。“药物有汤药、冲剂、颗粒剂,也有中成药和注射剂。”他说,他们针对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又在后续治疗方案中进行了个性化调整。
除此之外,还对病人采取了外治法治疗。外治法主要采取针灸、按摩,打八段锦、太极等方式,“在一些病人的身上,效果立竿见影。之前有焦虑得睡不着觉、腹胀得吃不下饭的病人,用了外治法之后,既睡得着觉,又有了胃口。”
“目前的手段,就是中西医结合、协同作战。”张忠德说,对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医治疗,目前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收治了XXX个病人,出院跟转出的病人到18日下午刚好是XXX个,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张忠德说:“我们这个团队,虽然是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病救人,但我们得到的是全国中医人的支持,是集全国中医人的智慧来制定诊疗方案的。”
据了解,从临床数据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协同治疗手段介入后,重症转轻症率有所提升、重症转危重症率有所下降。“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危重症死亡率方面,数据显示也较有效,后续还需要更进一步观察,目前中医、西医团队都正在做这方面研究。”张忠德说。
任何医生都会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称了一下,发现体重降了9斤。”张忠德笑着说,前线医生工作都很累,“现在,很多危重症患者收进来以后,你得想办法不让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下去,要想办法治好病。任何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全力以赴的。掉几斤肉没问题,回到广州一个月又长起来了。而且,我年纪大了,还难得老来瘦。”
在武汉,早晨6点多起床后,张忠德就一直忙碌,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白天没时间休息,就在坐车时见缝插针眯一会儿,吃饭也很快。”2月17日,张忠德从早晨7点开始工作,晚上回到宾馆已经10点多。“又接着修改治疗方案,等弄完已经深夜1点多。”
在医院,遇到焦虑、紧张的患者,张忠德常常拿自己举例子:“我得过非典,现在还不是好好的,你们更要有信心挺过去!”
张忠德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务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勤洗手,又要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现在的人,有的太不爱惜身体了,经常熬夜,吃饭也不规律。”他说:“中医有句话,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说,增强体质才是最好的预防。”
“我所在两家医院的发热门诊病人数量在大幅度下降,收治病人的数量也有所下降。看媒体公布的数据,和我们了解的情况大致符合。战胜疫情,我的信心很足,胜利曙光就在前方。”张忠德说。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2
2020年1月24日,天气晴朗,心情有点压抑。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没有我和他的名字。但又有些失落,到前线去,应该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愿望。
全省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增派医务人员支援湖北,有医生、护士、感控人员、检验技术人员、影像师……但需求量最大的是护士,其次是医生,我和他都是医生,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医院最新的支援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了,“李材忠,重症组”。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真的见到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所有的不安与恐惧向我袭来。对于大家来说,他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爸爸,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当时,我第一时间就跑到办公室去找他。他微笑地看着我,平静地说:“你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忙,所以彼此都没通知对方就报了名。我是党员又是搞呼吸的,冲到前线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们是医务人员,应不忘医者初心,治病救人,义不容辞。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
李材忠到达前线后给妻子周仕群发回来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同作为一名医生,我理解他;作为一名妻子,我更要支持他。
2020年2月19日,最新通知下来了,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日出发。我当时反复对他说:“老公,去吧,除了支持你,还是支持你!但请你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我连夜替他打理行李,肉罐头、鱼罐头、麦片、士力架、水杯、茶叶……凡是能想到的,我都统统给他准备了,准备衣物、洗漱用品、保湿霜、纸巾等必备物资。睡到半夜想起来袜子备得不够多,赶紧起来网上买。但愿都用不上,但又希望带它们上战场。
巨大的箱子、巨大的背包,被塞得满满的。后来到了武汉,他说我准备的物资比臭美的女护士们还多,东西取得出来,但是临时搬家的时候却塞不回去了,只能用袋子提着。
儋州市人民医院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期待你们凯旋归来!
受访者供图
孩子他爸,虽然我们不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绑在一起。你尽管放心在前线救治病人,我负责坚守后方,照顾好家人。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
等到孩子们长大的那一天,我要告诉他们,在2020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春天,无数个身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奋斗在抗疫一线,为大家筑起一道道防病毒的“隔离墙”。
他们的爸爸,正是其中的一名“逆行者”!
我要他们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一群人在为大家负重前行。
要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人,以热情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天,以敬畏之心与一切生命和谐共生……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3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日前,一位年迈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XXX个重症病人,已有XXX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轻症变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杜荣辉认为,阻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刚进医院时往往缺氧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对其进行氧疗。”杜荣辉说,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疗以后,其血氧饱和度可能会达到XX%,正常人基本上是XX%左右,但当病人要进行喝水、上厕所,或者洗发、洗脸等行为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就会掉到XX%或XX%,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影响他的心脏、肝脏、肺等器官,导致病情恶化。而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忽略。
杜荣辉提醒,对病人要勤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尽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同时,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要抓好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离点,把轻症病人送到方舱医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点医院,避免病人因到处寻找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
“对病人的评估要提前,在病人处于轻症的时候,就要筛查出那些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并进行提前干预。”康焰表示,目前没有一种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病毒最终被消灭,依靠的是人体的自我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机体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功能尤为重要。对病人进行呼吸支持、循环功能支持等,目的就是保证机体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病人的免疫功能稳定,从而让病人能够渡过危机。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
“我和你妈妈都不需要你担心,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你不能倒下啊,要搞好工作啊……”每次打电话,余亭的父亲总会这样反复叮嘱他。
从去年12月29日到现在,余亭始终坚守在战“疫”一线,平均每天要工作XXX个小时以上,没休息过一天、没回过家。由于长时间绷着弦,随时准备收治病人,余亭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有时候自己在回答一些问题时会反应不过来。”他的妻子是金银潭医院的一名护士,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夫妻二人除了在电梯里偶遇时会当面说几句话外,平时基本都是靠电话或视频来沟通。
其实,像余亭一样,大量医务人员都在承受着压力。“病房里的床位住得满满当当,每个病人我们都会耐心救治。”余亭说,他们每天要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出来时经常会全身湿透。有的医生护士住在值班室,有的住在附近酒店,以便在有紧急任务时能迅速集结。这段时间,余亭经常会给病区里的医生护士们加油鼓劲:“我们身体上都很疲惫,但是心理上一定不能累,心理防线一定不能垮。”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杜荣辉告诉记者,她从1月3日开始就一直在肺科医院里救治病人,没有休息过,现在是战“疫”状态,医护人员就算疲惫也会始终坚守岗位。“国家调动一切力量,全民参与,让我们很感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的。”她说。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4
“您好,请停车登记、测量体温。”2月7日,室外温度在0℃以下,在外面站一会儿就冻得手脚发麻。衡水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一大队辅警周刚和同事一起,在桃城高速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登记。白班6个小时,赶上值夜班,要连续上XXX个小时。
忙了一天,下班后他还要照顾患病的妻子。2018年年底,妻子孙巧英确诊患上肺癌,如今癌细胞已经严重侵蚀骨质,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需要家人照顾。平时,周刚工作繁忙,妻子只能托付给岳母。这个春节,原本能休息5天,他打算用这难得的假期好好照顾妻子、陪陪儿子。
但因为疫情的到来,这个长假他反而比平时更加忙碌。农历腊月廿九,疫情形势愈加严峻,一大队号召全体民警、辅警放弃休假,做好准备抗击疫情。周刚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上签下名字,他坚定地说:“疫情当前,就是要舍小家为大家,我是共产党员,更要克服困难冲在前头!”
从农历大年三十接到命令开始,他就和同事们在高速路口坚守,为城市守好大门。1月28日深夜,正在执勤的周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妻子虚弱的声音:“我感觉浑身疼,快撑不住了,你回来吧……”得知此事,单位马上安排周刚休班。原本已经请好了假,周刚思考再三又拨通了妻子的电话:“我走不开啊!先让儿子给你做个伴,等我下了班再陪你。”妻子知道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是嘱咐他做好防护就挂断了电话。直到第二天早晨交班后,周刚才赶紧带妻子去了医院。
事后得知,那天晚上妻子因为身体剧烈疼痛,几乎彻夜未眠,周刚满心愧疚。“最近一直在忙,感觉最亏欠的人就是妻子。不过,疫情当前,大家都非常疲惫,我要是休假了,其他同事的工作量就会增加。家里的困难我能克服,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质朴的周刚说。
2月3日上午,是妻子进行肝介入手术的日子。当天,周刚正好值上午班,他悄悄和同事换了班,手术完成后,又出现在执勤岗位上。每天在医院和执勤点两点一线奔波,周刚脸上难掩疲倦,但是他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从除夕到现在,周刚和同事们累计监测车辆近8000辆。
“家事、国事自古难两全,我是党员,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周刚的脸上坚毅而平静。“我现在就盼着,等到春暖花开,疫情过去了,媳妇的病也能有所好转,我在家好好陪陪她……”说到这里,周刚的眼圈湿润了。
抗击新型肺炎感人故事先进事迹5
连日来,疫情牵动人心。在海垦八一总场,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放弃家庭的团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战斗在抗“疫”前线,只为守护垦区群众的健康。有效的防控措施也得到了群众认可、支持,爱心人士送来口罩、热水汇聚成爱心力量,温暖了防控疫情的一线人员。
“都快12点了,那么冷的天,你们在这守了一天了,肯定累坏了吧,快来吃碗方便面,怕你们没有热水,我们就连热水都给你们带来了。”夜晚时分,八一总场公司的一对爱心夫妻为坚守在八一彩门疫情防控执勤点的工作人员送来慰问。
“已经不止一个爱心居民给我们送来物资了,有的连名字都不愿意留,只说自己和我们一样,都是八一人。这让我们特别感动。”八一居的黄育顶说,危难时刻,最能彰显真情。群众的这一个个暖心的举动,也是对广大执勤人员工作最大的理解及支持。
八一总场公司的项目合作伙伴海南嘉雨园置业有限公司,积极调动内外部资源,将1XXX个口罩和XXX个防护手套等防控疫情物资送到了疫情防控点。
此外,在八一总场场部、铁路桥、东山、金川、长岭等各分场的入口处与当地所属的居工作人员共同设卡值守,对来往车辆及人员等信息进行登记,并对进出人员宣传科学防护知识。公司副总经理王克兵不仅每日都到防控疫情执勤点来检查指导工作,更是不断创新宣传防控疫情的方法,他夜晚加班自编自写防控宣传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进行防控宣传。
年轻党员主动作为,老党员也积极发挥余热。在公司协同各居在各连队点设立执勤点的时候,长岭312队的一位退休老党员陈荣仲,自发加入到了执勤队伍中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方伟吉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几个月了,当问及妻子支不支持他的工作时,方伟吉说道:“我是党员,我就要先上。我妻子是预备党员,每天我出门,她总是和我说,要尽职尽责,会在家做好饭菜等我回去吃。”
同时,八一总场公司工会也为坚守在防控疫情一线执勤点的工作人员送来消毒液、口罩,食物,水等防控物质,保障好坚守在执勤点上工作人员的防控物资需求。
第三篇: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故事_个人先进事迹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故事,但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有的人活的充实自信、积极向上,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绥德县农行就有这样一个人。每当你走进绥德县农行大门,就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绥德县农行的上上下下,领导办公室有他、职工灶上有他、“职工之家”有他。哪里有困难有问题就有他的影子,他就是绥德农行综合管理部经理霍泽利同志。
霍泽利同志1980年参加工作,3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始终把农行的工作放到首位,他从普通的信贷员干起,到基层营业所副主任、主任、支行营业部主任、客户部经理、至现在的综合管理部经理,一路走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思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绥德农业银行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霍泽利同志对待工作那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特别是对信贷工作的执着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在基层网点工作的时候,为了使农行的资金不受损失,他一笔笔抄录贷款清单,记录着每个贷户的业务发展情况和家庭状况,他不断的为贷户们出谋献策,帮助他们经营。在收贷收息中,有时连续好几天下乡不回家。在涉及他所管辖业务的每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经他放出和审批过的贷款从未有过逾期和欠息。1988年他荣获陕西省优秀贷信贷员,1989年总行授予他“优秀信贷员称号”。他对待工作持之以恒的态度让人敬佩不已,霍泽利同志对业务工作认真负责,他的管理能力也非常出色,如2007年绥德支行营业部出现了经济案件。当时绥德支行营业部一盘散沙无人接这烂摊子,当时绥德支行领导一筹莫展,是由市分行领导亲自点名将霍泽利由东新分理处调到营业部任主任,他一干就是4年,在4年中他将绥德支行营业部的工作搞得蒸蒸日上,各项业务突飞猛进,特别是各项存款四年净增四个亿,不良贷款四年累计下降两千多万,各种零售业务也完成的相当好,他本人也在此期间连续几年被评为榆林分行优秀党员。2012年他被聘任到支行客户部任经理,两年的客户部工作时间,他对业务的熟悉和管理水平是有目共睹的。经他审批发放的贷款无一笔逾期和欠息。2012年、2013年客户部所属业务在市分行也是名列前茅的。他也被评为榆林分行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能手”。2013年12月被聘任到绥德支行综合管理部任经理,他尽快熟悉业务,投入到工作中,不负领导所望,特别是在今年4月以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担任办公室主任,他积极配合领导创办党教学习园地、党教活动掠影,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创办了“职工之家”,堪称领导班子的好助手,员工们的好服务员。
面对成绩和荣誉,霍泽利同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我能够有今天是农行这个大家庭培养教育的结果,他看着自己一摞一尺多高的荣誉证书,并没有骄傲,他将此作为鞭策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每当领导或同事表扬他时,他总是说: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霍泽利同志就是这样,他以坚定的信念、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为我们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事。
农行绥德县支行 2014年7月28日
第四篇: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杨善洲的故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对学习、工作、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南省原x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x地委领导近20年,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
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在杨善洲近4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创先争优精神实质。“创先”在于他该安享晚年之时,毅然选择无私奉献国家;“争优”在于他扎根基层始终默默无闻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如果说将党的政策路线认真贯彻视为尽职,那么将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是一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质体现,显然杨善洲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做实事固然可喜,但能否将实事一做到底,并且甘愿选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余热,则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验金石”,所以坚持恒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退休离岗的时候,只有随时抱有杨善洲同志的那种坚持信念,将创先争优活动的本质传承下去,有理由相信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富强,因为大家无形中把创先争优这个活动载体,作为自己勤廉履职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就是一种可贵的坚持信念。为人民服务一直是党员干部的履职宗旨,其中的含义不仅在于把一件为民的大事做好,更在于将一切涉及人民利益的小事做实。创先争优贵在持之以恒,哪怕是退休离岗不在其职,也要将服务人民的信念贯彻到底。所以创先争优不能图短平快,更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将创先争优视为一种“植树”,短期是不可能见实效的,但长远来看将受益无穷。由此可以看出,杨善洲同志已经将植树造林联系到创先争优活动中,用坚持的信念将创先争优诠释的淋漓尽致。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国上下掀起空前的开展热潮。对于已经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实效者,应当深入学习一下杨善洲同志的坚持信念,将创先争优变成一种恒久的追求目标;对于尚且徘徊于创先争优活动入口者来说,应当沉下身子效仿杨善洲同志,将本单位的“树”种好,并以此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全国上下将会涌现出更多的杨善洲,那么创先争优活动也就达到了预期目的。
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二】
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杨善洲老书记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x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八万亩、价值一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位于施甸县城西北边,距县城60多公里的大亮山,平均海拔2600多米。在这里你看不到一点树木的影子,只有一望无际的荒凉和空旷。杨善洲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林场实现他的绿色的梦想?一个曾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人深情地回忆说,杨善洲在施甸县当县委书记时曾徒步在大亮山走了20多天,大亮山的荒凉无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个地方只有栽树,不然永远也富不起来。退休前他两次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当地农民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要在这片辽阔而荒凉的高原上,用他60岁以后的生命建立一个5万亩的绿色王国。
在杨善洲近40年的工作中,他一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创先争优精神实质。“创先”在于他该安享晚年之时,毅然选择无私奉献国家;“争优”在于他扎根基层始终默默无闻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如果说将党的政策路线认真贯彻视为尽职,那么将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是一种优秀*员的本质体现,显然杨善洲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做实事固然可喜,但能否将实事一做到底,并且甘愿选择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余热,则是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验金石”,所以坚持恒久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的。每个领导干部都有退休离岗的时候,只有随时抱有杨善洲同志的那种坚定信念,创先争优活动的本质传承下去,有理由相信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富强,因为大家无形中把创先争优这个活动载体,作为自己勤廉履职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
我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觉得我们每一位新党员、老党员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员的风采。杨善洲同志担任x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人的浩然正气。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x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总之,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实实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三】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女儿,乡镇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面对着最为普通的老百姓,她们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水平低,法律观念淡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生中都不会有太大的报复,只想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当秋收粮食丰收时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属于即得利益群体。近几年来,国家的惠农,利农政策相继出台,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等足以说明我们党的心中是有百姓的,可是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是千差万错,总有一种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就拿现在搞的节水项目膜下滴灌来说吧,几年的干旱,使我们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对于我们这个以山坡地为主的乡镇,更能体会水的重要性。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搞节水膜下滴灌,按道理说应该能得到老百姓的积极响应,可是事实上却相反,而是我们的干部把它当成是一项硬性任务,天天蹲点,帮助老百姓去完成,农时不等人,种了这么多年地的老百姓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吗?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件事是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多年的来的事例,让我们的老百姓怕了,失去了信心了,所以只要是政府组织的事就心不甘,情不怨,那是怎么立上项的呢,是我们的村干部报上来,乡里觉的行,就上报了呀,以往的项目都是这样的呀,缺少民意基础,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搞调研吗,搞,只是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种养大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座谈会来决定一个村的经济发展,或是要求村干部报一下自己村的发展,可是我们的村干部也是为了自己的那一点利益,在那漫无边际的吹嘘着报,真的缺少事实基础的,再加上我们的村干部素质有限。
读了杨善洲的事我才明白,只有沉下去,真正的听一听老百姓的心声,才能取得民心,只有更深入一步的调研,才能找对发展本乡经济的支撑点。那时我们的工作可能就好干了。杨善洲在接到原地待命,有重要领导来访时还能深入田间地头,这样的官,老百姓能不记的吗?我们的党能不记得吗?所以才有了“心为人民原不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的提词,诚然幸福一词被写入十二五,成为两会的热点,要想老百姓幸福,只有让他们心服口服,真正感到党和政府是为他们着想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常深入基层,真正沉下心去了解百姓的心声呀!我们中有的干部说“只要集中精力干好手里的活,其它时间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试问这和钟点工有什么区别,那还要这一级组织做什么呀?这也不能怨我们的干部,是我们的组织体系,工作模式所决定的,所以都争先恐后的当官或是往旗里调,当然我个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们普通,所以在百姓面前说话也没有什么份量,想干点事,也是空头支票,纸上谈兵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真希望多一些像杨善洲这样能沉的下去的干部呀。
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四】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观看并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杨善洲同志从x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他的这些光荣事迹让我深有感触。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
学习杨善洲同志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但他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艰苦朴素,时常是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
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把毕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杨善洲老书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我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善洲的故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五】
我喜欢与山相拥,轻嗅山的味道,感受他的胸怀和气质;喜欢与水散步,执子携手,倾听她的语言,感受她的柔情与奔放。我登过不少山,涉过不少水,五岳独尊之泰山,咆哮奔腾之黄河,都曾踏余足下,揽于胸中。然而,却从没有这样深深地爱过一座山—---大亮山,因为,这座山上深深刻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铮铮誓言,如今,它又有了一个可以触动到我们内心最柔软处的亲切的名字:善洲林场。
有一种奉献,叫不计个人得失,且微小而又悲壮!有一种感动,总是在刹那间悄然袭上心头,让我的心悸动而潮湿。感恩之心,于无声处绽放!
一位领导干部退休放着安乐生活不去享受,来山沟里找苦吃。阴冷潮湿的窝棚,他住的.时间最长;披荆斩棘植树造林,他总
是苦干在前。这位老地委书记为什么一定要在这穷山沟度晚年,吃这样的苦?他的回答很简单:自己常常有一种欠债感,很想为人民多做点事。他廉洁自律,品格高尚。林场里的应酬花的是自己的钱,出差常常不报销出差费,还自费买苗木给场里。这种操守,是一贯的。敬爱的善洲书记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身为地委书记,他“当权”多年没有为小山窝里浑身尘土的妻子儿女们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本本,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窝,睡处有个“窝”就行。1980年,老伴曾给杨善洲捎信来说:家里老小挤住着的一间草房,已经漏雨了,能不能凑点钱把这房子修一修。他勉强凑了600多元寄回家,嘱咐老伴说:这几个钱不够修房子用,你就买几个盆盆罐罐,哪里漏放在哪里,先凑合着住一下吧!话虽这么说,他总觉得自己工作了大半辈子,却没给家里搭建起一个放心睡下的“窝”,确实内心有愧呀。但是,为了自己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和铸就绿色王国的梦想,他已无法顾及这许多了。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回家又钻山沟沟……”如今,在他的名字又一次传遍云岭、感动神州的时候,他却走了。
生命的每一天,我的心都被老书记的事迹感动着,他的故事比他的树还要多,他用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和无言的忠诚,实践着他的人生价值,也许,他的名字与名族的脊梁、社会的中坚、时代的中流砥柱毫无关系,他只是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这是一个令人自豪的称号,它的意义是奉献,它的内涵是忠诚,它的感受是温暖,他的光辉是永恒。
此刻,我想,对我们广大党员来说,书记该是盏灯光微弱却温暖的桥灯吧,桥上的灯,守着桥,为桥亮着,把桥照亮了,还不停息,把桥下的水也照亮,让桥以水为镜,日夜注意服务的形象,日夜注意自己共产党员的形象。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历史将不断证明,崇高、无私、忠诚的共产党员精神会穿越时空,不停地回响在中华大地。
敬爱的书记啊,我们幸福,因为您的奉献。
第五篇: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 故事演讲稿
一次战争,一生党员
——献给我亲爱的爷爷
76岁的老人,56年的党龄,他,就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我最尊敬的人——我的爷爷。爷爷是一辈子的共产党员,他有着共产党员所拥有的一切高贵品质:正直,勇敢,舍己为人。
爷爷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也从不主动跟我们提起他以前的事,关于他的这些事情,也是我从其他长辈那听来的。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爷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因为爷爷小时候受过伤,腿脚一直不太利索,只是在后线做物资补给工作。二次战役的时候,爷爷所在的志愿军的部队接到切断敌人的逃路的任务。当他们赶到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为了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爷爷本不用到前线拼命,但看见凶残的敌人杀红了眼,也不顾组织纪律,从身边一具敌人尸体上扯下枪就向前冲去。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了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敌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他们纷纷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爷爷是幸运的,被之后到达的部队给救了下来,只是整个右手被烧的面目全非。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受伤让爷爷在医务所认识了当时身为护士的奶奶。战争结束后,爷爷和奶奶在部队的见证下结了婚,而爷爷的党员证和所有有关部队的照片,随同他的上半辈子一同锁进了老屋那个朱红色的抽屉。
随着改革开放,家里的条件渐渐富裕了,政府对当年抗美援朝的老党员实行优惠政策,每人都可以从单位分配一套房子,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因为两位老人一直住在三十多平的老房子里,梅雨季节潮湿不堪。政策落实的很快,第二天,爷爷就被接去开会选房,没多久,爷爷就回来了,家人都很奇怪,忙上前去问情况。爷爷呵呵一笑,说“单位房子少,这是第一批,先给别人,我们等下一批。”奶奶一听顿时来了脾气,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责怪爷爷。爷爷看着奶奶,第一次阴了脸,正色道“我们现在好歹还有个地方住,有的老党员为革命奋斗大
半辈子,现在连饭都吃不上,单位这批房子是解决问题的,不是给你享受的!”见奶奶不吭声了,才放缓声音:“别着急,我们等一等,还有下一批。”
而这一等,就是四年,在我上初一的时候,两位老人终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等一等。”是爷爷最爱说的话,每次我们叫他吃饭,他总说“等一等,你们先吃。”有时候爸爸妈妈想给爷爷添置几件衣服,他总说“等一等,把这些旧的穿完。”政府发补贴的时候,他也总是“等一等,让别人先领。”奶奶每次又气又急的骂他是“榆木脑袋,不开窍。”爷爷总是笑呵呵的不说话。
现在,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以前还会跟我们讲讲故事,逛逛公园的爷爷,现在只是越来越久的坐在那把和他一样年迈的椅子上,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精神好的时候,爷爷便会打开那个锁着他半生回忆的抽屉,颤抖的手一遍遍的抚摸那鲜红的党员证,将里面的照片小心翼翼的一张张拿出来仔细端详。
爷爷的一生,并非伟大,却是我心中最典型的共产党员,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深刻影响并鼓励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今天,我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将这次演讲献给我的爷爷,也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党的九十年华诞之际,祝福我们的党生生不息,党的事业更加蓬勃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