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2019-05-14 22:5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群众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群众文化是指群众 在工作之余以群众自己为主体和对象,采用社会活动的方 式,开展群众文化性艺术活动和娱乐活动。其涉及面广,渗 透性强,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吸引力,遍及城乡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关系到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它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首先,群众 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群众文化是以全 社会为阵地,以全社会成员为对象,她具有比其它任何文化 艺术更为广阔的天地。在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农民 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协调各种利 益关系,促进形成科学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都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结合农村实际,就如何充分发挥 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群众文化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农民投身于新 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和智力支持。同时,文化也是生产力,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

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 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 素,有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了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二、群众文化推进农村乡风文明 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粘合 各种心理裂痕,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引领 和启迪思想,抚慰和激励精神,疏导和缓解矛盾,具有“润 物细无声”的功效,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 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 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但是,目前农村中传统陋习依然存在,迷信风、赌博风等死灰复燃,与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要通过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接受文化熏 陶,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 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倡导团 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 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尚。

三、群众文化提

升农民生活品位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品位,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条件 的改善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在生活富裕的同时,满足人 民的文化需求。要把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结构 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 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送书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文化工程,让农民就近就便 享受现代文化服务,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提供高 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品能够惠及广大农村群众,惠及普通老百姓,真正 提升新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品位。

四、群众文化影响农民对管理民主的追求 农民有了知识,视野变得开阔,思想观念开放,能更好 地理解国家的政策,更好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追求民主权益,更好地利用发挥自 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村民自治作用。农村文化建设 通过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文化艺术创作和演出,对农 民进行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及时将有关富民政策信息传递 给农民,以便农民自觉地贯彻执行,并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 身利益。所以,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是农村政治民主化的关 键,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五、群众文化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 造者,培育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就要从培育农民 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组织群众开展喜闻乐见

的各种文化活动,广泛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尊重农民文化首 创精神,增强吸引力,富有创造性,让农民群众在参与文化 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民间艺术 家”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悉农村,了解农村,活动在农村,其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 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和亲近性,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在民间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骨干和桥梁作用,也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农村文化实用人才的 挖掘和培养,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 积极作用,培养农村新型民间艺人,形成一支扎根农村的文 艺队伍,增加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农村自身的文 化活力。如何落实、开展群众文化现已成为摆在乡镇文化面前最棘手 的问题。乡镇文化站是群众文化、乡镇文化的前沿阵地。它 的存在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能 仅仅满足于吃

吃饱穿暖,而是希望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努 力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 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让群众文化显示出特殊的功能。比 如:举办歌咏比赛、舞蹈、戏曲、书法、美术、摄影、剪纸、秧歌、手工艺品、技能大赛等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通过用 文艺活动的方式去表达和塑造自然生活中的美。把人们的思 想境界引到更高阶段。使这些有益的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方

式的形成中起到规范、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乡镇文化建设不 仅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 提高。乡镇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要载体。国务院办公厅在 《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中指出:“十五”期间,要以乡镇农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基 层文化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求。作为公益性文化工作机构——县文化馆,如何在群众文 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首先从辅导培训农村群众 文化入手,发挥文化馆的职能。农村群众中有很多民间文化爱好者。他们中有的是戏 迷,有的是民间故事家,有的是声乐迷,有的是剪纸高手,有的是书法、美术、根雕的能工巧匠…这些方方面面的文艺 爱好者,在艺术修养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他们是乡镇农村 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这批骨干的带头作用,作为文化馆就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辅导和培训,通过 培训辅导,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另一方面使他们更 加自觉地为乡镇群众文化作贡献。使他们活跃在乡镇群众业 余文化活动之中,搞得红红火火,成为群众文化的主流。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必须把群众 文化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 特征。群众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 发展。因此,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积极搞好乡镇群众文化 事业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 要,对国家和民族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义。

作者:李丙贵


第二篇:乡镇文化站工作辅导的重要意义

乡镇文化站工作辅导的重要意义

摘要:乡镇文化站在传播文化工作发展中,辅导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采取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以较高的热情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来,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宣传,为群众提供各类文化艺术辅导培训,使文化蓬勃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丰富和活跃百姓的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助推作用;群众文化辅导

一、文化站文化辅导过程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是宣传方针

文化活动是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从不同角度,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抵制陈旧文化,用社会主义发展观占领文化阵地。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是和谐社会的载体

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这是建设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通过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促进社会繁荣的重要手段。

根据这一观点要先看辅导者综合完成辅导过程的各项基本任务,即给辅导对象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辅导对象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发展辅导对象的智力、意志,激发辅导对象的学习兴趣、创造潜能等。重视乡镇文化站的文化工作,提高群众的文化道德修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重要意义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不断强调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文化辅导如果没有目的和内容,辅导就失去了意义,没有动机、意志,辅导就缺乏了推动力,没有方式方法,辅导就无法进行,没有控制,辅导就会杂乱无章,综合运用辅导原则和辅导方法。辅导过程是具有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在辅导过程中,不能把辅导原则和辅导方法之间绝对化。只有总体实施,最优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每个辅导原则和每种辅导方法的重要意义。

二、乡镇文化站创造文化价值与先进意义

乡镇文化站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仅是要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跟上时代、世界的轨道,还要把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跟上时代步伐。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情况下,乡镇文化站文化工作要寻找发展空间,还要开展公益化工作。只有在文化上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物质与文化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当前,要做乡镇文化站辅导工作,首先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营造一种高尚的、有趣的、健康的文化氛围。把过去指令人们从事高尚的文化活动变为让人们自觉、主动地从事高尚健康的文化活动,并抵制那些有害身心健康的所谓“文化活动”。从而积极采取一些丰富多彩的、文明向上的文化形式,并使之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也强化了文化的先进意义,这是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心态,使文明和进步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行为意识,从而积极投身到其中,并贡献一份力量。利用闲暇时间为社会创造价值,其中的文化意义,利用闲暇时间创造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普遍意义。例如,有的人喜欢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看报、看电视,从现象上看同价值无关。但是,我们都知道“秀才不出门,方知天下事”这一常理。这种人书读多了,道理自然懂得多,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多。读书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而又通过他事物间接为社会创造出经济价值。对于包含在其中的文化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乡镇文化站文化工作者就是做这项工作的专职人员,当前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的思想,才能逐步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丢掉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把文明、高尚、先进的文化思想溶于头脑中,变成自觉的行为意识。也只有这样,文化事业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才能真正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乡镇文化站文化辅导的创新题材

新农村文化站要想巩固好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阵地,必须不断创新,必须发挥示范、导向作用。用创新思维、创作思想的指导和有关基础知识的引导,要进行辅导,促进文化站文化顺利进行。在文化站文化辅导上,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结合业务技能和提高业绩综合素质。因为文化站文化工作的内容广泛而又复杂,就现阶段而言,归纳起来,是组织文化活动、对文化活动进行指导和?o导、进行文艺精品创作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从审美上来讲,文化站文化活动具有求新的特性。指导和辅导文化活动的各种项目,文学创作、观赏学习等活动,都需要我们在指导和辅导上不断有所创新,以创新指导促其发展。广袤的农村题材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农村题材创作理念的宣传,引领农村题材创作的潮流,贯彻以人为本,反映民意。农村题材的内容,特定民族和时代的形象表达,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时代的。从选择上来说,要多创作表现新农村真善美的作品,那种“思接千载”之势,“视通万里”之象,“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色”,将形象思维的动态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尽形尽神。范文澜先生有一段极好的诠释:“此四句极有伦序。虚静之至,心乃空明。于是禀经酌纬,追骚稽史,贯穿百氏,泛滥众体,巨鼎细珠,莫非珍宝,然圣经之外,后世撰述每杂邪曲,宜斟酌于周孔之理,辨折于毫厘之间,才富而正,始称妙才,才既富矣,理既明矣,而理之蓄蕴,穷深极高,非浅测所得尽,故精积阅以穷其幽微。若关键将塞而苦欲搜索,所谓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伤神劳情,岂复中用。”同时,刘勰还十分重视情感在题材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形象思维的运作,是包孕在情感的变化之中的,“神用象通,情变所孕”,题材创新在形象思维的动态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它可以造成作家暂时的心理时空,更好地把握物象,创造出题材新颖的艺术作品。

在文化站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的辅导工作越来越繁重,在有限的资源里,在未来的工作中,逐渐完善乡镇文化站文化辅导工作,坚持提高文化素质这一方向性目标。加强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的开展,令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达亮.论如何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J]黄梅戏艺术,2009,(04).[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黄玉才.试论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第三篇:浅谈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广大乡镇群众物质生活日趋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所以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应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点。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具体到乡镇,实施起来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笔者有幸参加区社会建设(上海)专题培训班,通过专题学习和对上海社会建设的考察,结合乡镇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经过近阶段的调研,现就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浅谈如下:

一、农村文化的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新建、改建、扩建了农村文化设施;充实了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干部;文化与旅游结合,推出了地方文化品牌;民间文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大提高;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节日文化活动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增强;“三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状态。这些,为进一步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应当看到,城市和乡村两级分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生活愈来愈丰富,一方面是农村文化萎缩,出现荒漠化的倾向,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农村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镇村文化阵地丢失严重,农村文化失去载体。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乡镇文化站基本做到四有,即有阵地,有队伍,有经费,有活动,农村文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势头。90年代末本世纪初以来,文化站不再担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职能,文化站经常搬迁,把最好的地段让给了有经济效益的其他部门和企业。文化设施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条件。影剧院破漏不堪,甚至把影剧院改造为工厂,乡镇没有设置群众展示的文艺广场。文化站保留牌子,但无人管理,无人活动,形同虚设。

2、没有文化活动经费,群众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经费是群众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资金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得到保障。乡镇搞好群众文化活动采取了拉企业赞助、搞校园文化、镇里补助等形式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但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3、农村文化队伍流失,农村文化建设无人问津。文化站站长在职不在岗,文化干部干文化工作的时间少,主要是完成乡镇分配的中心工作,专业素质欠缺。常常是身兼多职,平时搞其它工作,节庆活动来了突击性的抓一下文化活动,这就存在群文干部业务工作基础差,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4、农村健康文化生活贫乏,腐朽没落文化抬头。

农民除能收看几套电视节目之外,基本上无健康的文化生活。打麻将、斗地主、诈机之类的赌博活动成风,上至老人,下至小孩,达到基本普及。农民几年乃至十多年未看到一场电影或演出,失去人与人交往的平台,因而赶集和庙会成为人群汇集的基本方式。

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正在丢失,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法律的普及、公民道德教育形成一些死角。宗教活动频繁,封建活动抬头,出现“门徒会”等组织。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道、贞洁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庭极不稳定,社会治安问题增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农村文化滑坡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正确的文化政绩观。市、区两级的大型文化活动近几年来可谓一个比一个做得大,做得强,质量高,一个活动耗资上百万,却不愿意在农村群众文化上投入一点资金。在一些领导眼中,投资农村文化建设往往不显眼,虽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但短时间难见成效。

2、搞文化主要是给上级领导看的。不少领导对农村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根本解决。基层面临的问题多,至于文化工作,少看几场电影、几场戏、几张报纸、几篇文章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因而顾不上。文化工作是雷声大、雨点小。

3、农村文化建设缺少政策和法律的保证,没有从人治走向法治。一些地方的文化工作往往因领导的变迁而变迁,因大气候而影响小气候。在对干部的考核中,文化工作缺乏硬指标,搞与不搞,搞得好不好,不受影响。

总之,在解决农村“三农”问题中,重视了农民的物质生活的提高,但是忽视了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伟大思想中,一些地方设有认真实践如何在农村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维护农村群众的文化权益的问题。

三、农

村文化建设应当采取的措施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群众文化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江苏要在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建设文化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文化。本人根据实际浅谈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三个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也是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角度,对文化工作和

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乘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中办发和国办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认真制定符合当地农村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的实施意见,制定方案,落实政策,提出措施,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精神落到实处。

2、抓住江苏建设文化大省的机遇,全面发展乡镇文化,乡镇文化应抓住这千载难得的好机遇,乘势而上,打造、发展文化事业。认真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重点是体制、设施、队伍、经费。关键是增加投入,应当强化文化站的公益性职能,落实场地、人员、经费、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在新形势下农村文化的运行机制。

3、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干部工作的目标考核,并制定出具体细则,检查落实。

4、在规范管理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创收,用“以文补文”的市场运行方式来改善文化设施设备,以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达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全面发展乡镇文化。

第一、加大基本文化设施的投入。群众文化网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力量,没有必要的条件无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因此,发展乡镇文化,必须加强基本设施建设,改建影剧院,新修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楼、组建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都十分重要,积极拓展阵地,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提高群众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第二、经费是乡镇文化活动的重要保证。要开展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保证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并且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

第三、加强乡镇文化活动,丰富乡镇群众文化生活,巩固文化阵地。调动广大农民文艺骨干自己创作、自编、自演具有乡土风味的节目、农村题材的小戏和民间艺术等,创造条件,使群众自发参加各种音乐、舞蹈和健身健美活动,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活动。

第四、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它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创建民间艺术之乡,有利于发展民间艺术,弘扬、繁荣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

总之,只要乡镇文体中心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利用乡镇资源,把先进性、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贯穿于活动之中,可望有一个长足的发展,通过我们主观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借助外部客观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一定能开创出管理有序、活动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精彩纷呈的乡镇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

第四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具有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功能,是文化知识和科技信息的传播基地。本文首先分析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立起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并发挥其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文化站图书室;现状;发展

乡镇文化站开办图书室是贴近基层农民,为其提供文化服务,构建文明窗口的重要手段。文化站图书室作为文化站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文化站图书室的良性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加快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特征

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作为农村的信息交流站,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改变农民生活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发展中扮演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科学技术传播桥梁的角色,这是由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首先,公益性。公益性即文化站图书室中的一切服务都是免费的,基于此,发展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发展公益性图书室作为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导向。

其次,基本性。基本性是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服务和满足的对象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需求,而是最广泛和最普遍的需求。在图书室所有资源都是普遍享有的,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最后,均等性。均等性是指所有的人,性别不分男女,年龄不分长幼,身份不分贵贱,职务不分高低,经济不分贫富,都可以平等地享有均等的服务,不存在差别化待遇。

二、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基本现状

目前,文化站图书室虽然总体状况比较良好,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图书室发展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镇村干部对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无法准确把握新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丰富内涵。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认识偏差,认为图书室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是一项是“软任务”,没有一个硬性指标,而且它的作用也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于是没有把图书室的运作当作一件事来抓,在图书室建立以后,基本上就不闻不问了。因此图书室建设仍然“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长期存在。另外,农民读者也普遍认为看书只是消遣而已,因为没有多少实用的书,不能给自己实际的帮助,只是有时间或农闲时来看看,了解一下感兴趣的东西。

2.经费严重短缺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也没有明确规定运作经费来源或设立专项资金,致使图书室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图书室建室以后,就没有再投入任何经费,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新书得不到补充,报刊、杂志订不上,没有专职管理员(基本是站长兼管),管理员无法接受业务培训,藏书结构得不到有效改善,就很难吸引读者光顾,借阅人数少,管理员更是没心思管理„„这种恶性循环可想而知,结局将令人担忧。

3.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

部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不但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而且连全职的图书管理人员也没有,大部分图书管理人员都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无法为读者的信息需求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作,严重地降低了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缓慢的原因之一。

三、发展文化站图书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重视和加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站图书室建设。把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站图书室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人员调配、资金投入、评先奖优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切实把图书资料工作与其他工作同等看待。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目标责任制,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把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青少年儿童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体制创新,多元化办室。经费紧缺已出现图书室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制约了图书室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壮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建立图书室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图书室的正常运行。不可否认的是,图书室的发展仅靠地方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模式上创新,多方入手,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在基础设施、购书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可以争取乡镇企业或学校的帮助,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可以与各类出版社联系,争取得到帮助;可与高校图书馆或社团联系,请求帮助组织募捐一些书籍或在管理方法上给图书室以帮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基层文化团队力量。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创建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文明服务岗位,为乡镇图书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图书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和整体素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村级图书室是农民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的学堂,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阵地,是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要加大基层辅导,提升服务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建设,实现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较好保障的总体目标,笔者坚信,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服务到位,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杰.有关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3,(12).[2]顾惠冬.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7,(29).[3]王雪峰.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图书馆学刊,2008,(30).

第五篇: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模式的探索

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模式的探索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为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为“十二五”规划发展制定好规划,要切实找准乡镇综合文化站自身发展的奋斗目标,笔者认为,其工作重心在于“五个着眼点”,找准发展思路,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开好局,并又好又快发展。

一.着眼于建设。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建设”两字上下功夫。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要积极主动争取领导重视,当好参谋。

1)狠抓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努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综合面积达到了国定目标1000平方米,成为当地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时拥有一定的演出设备,有几十万元的固定资产,有万册以上的图书,有较好的排练、培训、创作辅导场所,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供各年龄层次文体活动的场所,有传播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长廊,有较强责任感的一班文化站工作人员,有较高的工作事业性,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文艺队伍和文体人才。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评选,明确规定文化建设坚持“四纳入、四确保”,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确保每阶段按规划实施;纳入乡镇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每年开展2次以上专题研究文化会议;文化事业经费纳入财政指标,确保乡镇常住人口的年人均文化活动经费5元以上,并随着经济增长而逐年增加;纳入领导干

部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确保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抓住难得的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在建设上狠下功夫。

2)人才建设:站内拥有一批专职和兼职的有较强较高创作、辅导、管理能力和各个门类的业余团队。发挥各自的艺术才华,为当地的群众文化事业献计献策。

3)制度建设:建立一套科学、有序、有效的管理制度,简纳有力,奖优罚懒,鼓励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有经验的老同志,激发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干部群众的满意度。

二.着眼于基层。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当地政府所办的面向基层的综合性文化事业机构。国家宪法中明确规定,乡乡要有文化站。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主要是面向广大乡村农村群众,对城市群众的渴望,需求爱好的研究并不断满足他们,求得最大的覆盖面、参与性,应该是文化站人员的痴心追求。不该向上看追求得奖,应该是送文化下乡,与农民群众交朋友,这样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才有生命力,有活力。

三.着眼于活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各阶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求得文化活动在量和质的提高方面得到统一,营造全民参与,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达到以文聚人、以文乐人,以文育人的良好社会效果。当前,特别要注重传统的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传统的特色文化,注重研究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结合新型文化的崛起,两项融合一体,更进步完善发展壮大。

四.着眼于繁荣。文化的繁荣包含着文艺创作的繁荣,活动的繁荣,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繁荣,在策划筹办各项文体活动时,注重突出主题的鲜明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面的广泛性。坚持集镇与乡村相结合,专业与业余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型与小型相结合,广场与室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创作与引进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社会与个人相结合,文化与经济相结合。

五.着眼于特色。特色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之源。没有个性的活动就会失去光彩。根据上级文化部门提倡一镇一品,一村一品,这是完全正确的,抓住自己的特色不放,深入持久地抓下去,才能推动整个农村文化建设。建设有特色的文化,理解不能狭隘,目光要远一些,认识要深一些。比如:我县有些镇搞文化葡萄节、文化芦荟节,在种植业发展做特色,为更多农民架起通向富裕的桥梁。为此,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文化节,让广大农民参与,根据种植业的季节,经常性举办科技知识培训,请专家教授讲课,请示范户典型介绍,开展科技文化宣传,科技咨询服务等等,树立典型榜样,类似这种活动的开展,最终让广大农民群众收益,而且深受欢迎。年年搞,年年红火,越搞越大,成为当地特色文化的影响,可以学习,借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需要得到各种科技知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产业,有科技含量的产业才有生命力,所以建设这样的特色文化,前途是广阔无量的。探索新的思路,不仅在这方面,还有更多更好的领域,关键在于站得高看得远,眼界放阔些,思想观念更新些。时代

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建设有特色的文化,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应从培养文艺人才着手,培育群众需要的,产生经济效益的,这样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群众文化事业才能大发展、大繁荣。

总之,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目标,必须在这五个着眼点上下功夫,依靠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靠文化站全体人员的自身努力,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来探索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发展目标,为“十二五”规划发展起好步。

2012年2月

下载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文化站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一)基础建设情况。“九五”期间,乡镇文化站建设有一定的发展。目前,全市114个乡镇中,113个乡镇建立了文化站。至2004年底,全市已建成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