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人民读后感
《美国人民》读后感
西非的约鲁巴人有一句古老的格言:“无论溪流淌多远,永远不忘其起源。”《美国人民》一书,介绍了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这是一部丰富且复杂的历史,这种历史可以追溯到狩猎群从西伯利亚到达美洲的最后一个冰期,到这个国家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南美土著,欧洲和非洲等各洲的人民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由各种文化,宗教,肤色的人民聚合成的一个多样化的新民族,即美利坚民族,并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一个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所以,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美国社会是如何呈现出它当前的状态,并发展出当前的这种政体形式。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又如何进行对外交往和管理内部的经济,以及作为团体之内的个体,是怎样实现美国梦的。
《美国人民》分上和下两卷,共6个部分,它在写每一个部分时,每一个部分都会提出一个主题,用来帮助突显这一个阶段的特征。在开始阅读每一个部份时,首先都会是以一个美国故事为开篇,记叙再现那些普通的或不太知名的美国人的经历,用这些故事引出每一个部份的整个主题和概念。作者在写每一个美国故事时,都是记叙普通群众开始的,这样,作者把美利坚个人的遭遇与美国历史的大背景结合在一起,给历史一种鲜活性和真实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美国历史中的各色人在这些个美国故事登场,他们就是美国历史的缩影。所以,在讲述美国历史时,它试图展示美国历史的人性,就是用人们日常的生活所表现的模样来展现历史,如采用奴隶制度,工业化和改革等这样重大事件对其做出的真实的人的反映。因此,这本书以它特有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种丰富的,均衡的,能激发读者思考的美国历史,它的覆盖范围包括美国的所有地区和所有阶层,所有民族出身和文化背景的所有美国人的经历。如在第五章帝国的烦恼时,它的美国故事就是“一个鞋匠领导的波士顿暴动”接着引出了“七年战争的高潮、英国的危机”等相关时段的历史。此外,在每阅读完一章时,它会有有本章小结,推荐读物等,这样,我感觉会帮助我们巩固我们先前看的知识,并且扩大范围,让读者能阅读大范围的相关历史。在第五章的本章小结就是革命的前夜,就是重点概括革命前的事件,让读者加深对先前看过的知识的巩固。
在阅读每一本书时,都会发现它们岁持有的特色。在阅读《美国人民》一书中,它也有属于它的特色。就是再现历史,美国历史的国际背景,解析历史,美国历史在线和插图项目五个特色。再现历史就是在书的每一章,都会呈现一两页的在再现历史,向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包括民间故事、日记、广告、流行音乐等,此外,每一篇再现历史都会提供历史学家利用一种原始资料的记叙。这样,使读者能够看到一种更为丰富的协作形式,更加吸引读者阅读。美国的历史背景就是把国际叙事编进对美国的历史分析之中,就是美国受发生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重大事件影响,以及其他国家的历史与美国历史的联系。如第十章中改
革的国际特色,就是这个特色的很好的体现。解析历史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数据聚集在一起,展示出美国历史上特色时刻复杂的变化精密的缠绕在一起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相互的联系。美国历史在线就是提供一些网址,帮助读者探索与那些每一章内容有联系道德特殊领域,可以为对书的评价、学习活动等提供基础。插图项目就是各种绘画、照片、地图和数据表来凸显主题。通过这些图书,可以给人们是觉得冲击,让人们在理解某一个历史时,利用这些图片,加深印象。如第二章欧洲人与非洲人达到美洲,在这一章利用的图片,形象化的展示出了欧洲人达到美洲后,对美洲土著人的奴役,如书第57页,高大的西班牙征服者抓住一个小孩的腿往石头上撞,另外的一个西班牙人正在点燃一堆火烧死吊在绞架上的印第安人。从这幅图中,我看到了人性的泯灭,对于些个西班牙者憎恨,这些,使我加深了了解到了美洲土著人的艰辛以及欧洲征服者的残忍。还有一幅19世纪美国黑人奴隶的照片,他们的装束,神态,眼神以及照片的背景,反映出美国黑人的悲惨生活。这些一幅幅的图片,折射出当年美国土著和黑人的生活真是场景能够很读者震撼,无需史学家的千言万语,读者就会来街道当时的历史,所以,这些图片和相关的数据是帮助读者理解和解释它们所代表的信息,能够使读者更好的了解并掌握历史。
此外,在阅读《美国人民》一书后,看那一段段的历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人民的精神,那种为了追求自由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的精神,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把它叫做“不怕死”的精神。如美国人民的西进运动。西进运动,在当时,还未完全了解美国的西部,美国人民却带着他们的梦想向西前进。西进的路程是艰辛的,面前是等待着他们一道道的坎儿,但他们锲而不舍,直至到达终点,在西部建立起他们的新家园。此外,在建设新美国时,为了美国的繁荣,那些付出生命的美国人民,正式他们那种“不怕死”的精神,才铸就了美国精神、美国的成就。
总之,《美国人民》一书,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得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会感觉到阅读历史的乐趣。而且,《美国人民》一书没有可以渲染美国的历史成就,也没有隐瞒美国历史上的污点,如美国的黑人奴隶,迫害印第安人等一段历史,而是把美国历史上艰难曲折比较真实的刻画出来,像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比较真时的美国历史。所以,《美国人民》一书可读性强,有着很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可以使每一个阅读者都能了解到美国的人民,了解到美国的历史。
第二篇:谎言中的民主与平等——读《美国人民的历史》有感
谎言中的民主与平等
——读《美国人民的历史》有感
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唯一超级大国,代表着发达、民主和文明。当然我们也会想起美国作为“世界警察”,不断宣扬要维护每个人自由的权益,打着“人权高于一切”的口号而不惜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参与的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和每年发布的《世界人权报告》对世界各国人权情况进行批评。
美国仿佛是民主与平等的代名词。但是,美国真的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吗?读完霍华德津恩教授的《美国人民的历史》后,我对美国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更加现实的认识。
“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揭示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奴隶主和奴隶之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种族和性别压迫与被压迫之间尖锐的利益冲突。”所谓“美利坚合众国”,从来就不是一个代表着全体人民一致利益的共同体,而是统治阶级掌握的政府通过政治、文化手段,把人民笼络起来的一张大网。“政府的目标就是平息上层社会的争执,抑制社会底层的反叛,保持现行制度长期稳定。”[1]津恩教授的这段话说出了国家的统治阶层残酷却真实的道理,正如胡适所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许我们从历史书或是其他书本和报道上得知的,永远是当权者希望我们知道的,而真相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美国人民的历史》是一本非同寻常的历史书,它敢于讲述事实,大肆抨击美国的“伪民主”,让我看到了几百年间美国人民即原住民,黑人,奴隶和贫穷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使我感受到了另一个更加残酷也更加真实的美国。
一、人类史上的英雄?
《美国人民的历史》第一章便是《哥伦布、印第安人和人类的进步》,通读全文便知,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题目。
书中所谓“人类的进步”[2]竟然是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为了满足对黄金等资本的贪婪与渴求,开始了对另一个种族的灭绝行为。这样的血腥与残暴被描述为“进步”,而且是“人类的进步”,足见作者内心对于这段历史的厌恶与愤慨。
美国历史学家在评述哥伦布时,总是把他对印第安人的屠杀一笔带过,认为那是小事,重要功绩为他发现了美洲大陆。然而,津恩教授站在印第安人受害者的立场,引用大量的例证及数据揭露了哥伦布及其远征军在马哈马群岛、希思潘尼拉岛及海地等地对印第安人的残酷暴行。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哥伦布双手沾满了印第安人的鲜血,是个地地道道的种族灭绝者。
从哥伦布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刻起,欧洲人侵略美洲大陆印第安土著居民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这本是一部征服史,一部奴役史,也是一部死亡史。但在历史教科书里,它却被美化成一次不流血的英雄冒险行动,并把它一代又一代地灌输给美国的学生。它还被冠以“哥伦布日”的美名加以庆祝。[3] [1][2]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序2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2 [3]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9 内容详细描述了英国人入侵北美,对原始部族进行残暴的屠杀和掠夺的过程。欧洲侵略者以内心的贪婪和残忍为动力,弱肉强食,以怨报德,用印第安人的鲜血换来了美利坚的诞生。这样说来,美国不是“生来自由”的,而奴隶和自由人、主子和奴仆、佃农和地主、穷人和富翁的分别刻画在它的奠基石中。
在哥伦布到达北美的时候,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人有1000万之多,可是战争的结果,却使得这一数字目前已不足100万了。[4]1972年,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目前生活在康涅狄格的佩科特族印第安人仅有21人。人数如此剧烈的减少可以想象这是怎样一场残忍的行动,白人像饿狼一样强迫曾给予他们食物和住处的印第安人劳动、寻找黄金;给他们带来的只是瘟疫疾病和刀枪下的恐怖。哥伦布登陆到美洲大陆的那一天,对于如今的美国人来说可能是充满光明且值得纪念的一天,而对于过着淳朴平淡生活的印第安人,一定是噩梦的开始!
除了哥伦布,在第九章《不甘屈服的奴隶,没有自由的解放》中还写出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林肯的不为人知的一面。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被视作美国人民的伟大英雄、维护人民自由和平等权益的使者,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十九世纪,奴隶的生存状况惨到了“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无法形容它。”[5]但是奴隶制确实为美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奴隶渐渐开始发起小规模的起义和叛乱。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这样的一个联邦政府,从来不赞成奴隶用起义的方式来结束奴隶制度。在它看来,只能由白人负责结束奴隶制度,并且只能是北方的商业精英在政治和经济上需要的时候才能结束奴隶制度。”[6]当最富有者的利益和黑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林肯能够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又能将这两者和当时美国正在冉冉升起的中产阶级联系起来由此看来,林肯称得上是一位极具头脑的政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抨击奴隶制的道德基础。可是纵然如此,他也并不认为黑人与白人的平等地位,他的提案始终有一个不变的核心,那就是:给奴隶以自由,将他们送回非洲。[7] 即使林肯的初衷的一部分是为了黑奴,但是他也绝不是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奴隶制度的英雄,相较之下,他更像是一个有一些仁义道德的政客。1856年,林肯在竞选美国总统的过程中为了赢得选票,他在伊利诺斯州南北两次演讲中发表了完全相反的论调,林肯狡猾老练的政客形象的一面暴露在我们面前。
最终,南北方的矛盾在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后爆发了,美国南部几个省份要求独立而引发了内战。就是在这矛盾不可调和之时,林肯依旧发表了“充满调和色调”的演说,就像一只记录压力变化的灵敏的气压计。当激进派的压力增大时,他就倒向了左边。[8] 哥伦布和林肯也许真的如本书中一样有不为人知的行为和事件,透过谎言和伪装,我们看到了美国史上所谓英雄的真实一面。
二、先进文明的传播?
作为自由平等之邦的美国,建立道路竟是充满了杀戮和流血。印第安人、非洲黑人深受西方资本主义野蛮扩张的迫害。让我们不禁怀疑,西方文明传播的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发展和进步,还是原始和野蛮?
不仅是几百年前的近代,在现代美国发动战争的野蛮行径也让我们怀疑和深思。[4][5]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7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47 [6]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60 [7]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61 [8]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163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不言而喻,短期内,超级强国的地位也难以撼动。但是,自认为国家制度最健全完善的美国,近年来以维护人权为名义,实则为了自身的利益入侵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而发动战争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同时,美国进行政治扩张,妄图通过扶植亲美政权把美国的制度照搬到其他国家,以巩固自己对全球的影响力。
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美国参与其中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似乎都事与愿违,国内外都怨声载道,内焦外困,最后给无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美国政府不得不草草收场,“先进文明的传播”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和数以万计的亡灵。
越南战争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胜利无望的越战”,描述了越战中美国军队的惨绝人寰的行径。
这一章揭露美军在越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美国国内人民的反战情绪及运动。津恩教授用一句话总结了越战:“在1964年至1972年,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富裕、最强大的国家动用最大限度的军事力量,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武器,去镇压一个弱小的农业国里发生的一场民族主义革命运动,结果却失败了。”[9] 越战是一场现代技术对民众之战,结果人民赢了。但是越南人民赢得战争所付出的牺牲却是触目惊心。津恩教授怀着满腔义愤历数美军在越南的种种罪行:他引用了部分美国退伍军人的自述,把美军在越南如何奸淫妇女,割人耳朵;如何给囚犯通电折磨,剁下四肢,炸飞人体;如何往井里及储存的食品中投毒等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暴露于全世界的面前。不仅如此,越战期间,大块地区被宣布为“任意交火区”,所有的越南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被看作是美军的敌人,可以自由进行射击。被怀疑藏匿越共的村民都要遭到搜查和消灭。达到可以拿枪打仗年龄的人统统被杀掉,他们的家都要被烧毁,女人、孩子及老人都被赶往难民营。
津恩教授重点列举了最能反映美军在越南实行种族灭绝罪行的美莱大屠杀,向全世界展现了越战中最可怕和最惨无人道的一幕。1968年2月16日,一连美军开进迈莱四村。他们把全村人包括老人及怀抱婴儿的妇女赶进一个沟里,然后残忍地用枪把他们全部射杀死。据估计大约有450—500名村民在这次大屠杀中死于美军枪口之下。
军方力图掩盖事实真相。但是一个名叫罗恩·赖德诺尔的美国兵发出的一封信传播了这则消息。罗恩听说过这次屠杀。另一个名叫罗纳德·黑伯利的随军摄影师还拍下了有关这次屠杀的照片。后来供职于东南亚一家反战新闻机构文传电讯社的西摩尔·赫什也曾报道过这次屠杀。但是,当时的美国新闻界对这件事却只字未提。后来,好几名军官因“美莱屠杀案”受到审判,但只有卡利中尉被判有罪。他被判处终身监禁,但又被两次减刊。他服了3年刑后即获假释,因为尼克松签署命令说.他应当在家里而不是正式的监狱里接受监管。数千名美国人为其声辩,其中一部分人认为,从反对“共产主义者”的必要性的角度看,他的行为是正当的爱国主义行为;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在许许多多的同类战争暴行中,单单把他当作替罪羊是不公正的。曾经对掩盖美莱屠杀提出指控的科·奥林·亨德逊在1971年初对记者说:“每一支部队在某个地方都有它们自己的美莱”。[10]犯下如此反人类罪行的刽子手们却只收到了这么轻的惩罚,美国政府的谎言掩盖了多少血的真相。
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越来越高,反战人士从学生到工人,覆盖了社会中的各个阶层。1969年10月15日,在波士顿公共广场抗议战争的集会人群已多达10万人。当天全国各地村镇举行反战集会的群众人数达到了200万人左右,这是史无前例的。[11]而军队中的反战情绪也在迅速蔓延,大量军人宁可服苦役,上军事法庭也不愿被送往越南战场。即使是这样,美国政府在1973年秋才因为感到胜利无望而撤军,但是仍然向北越房屋和医院发动了空袭,妄图迫使其投降,丝毫不在乎又有无数平民的伤亡。[9]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398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407 [11] 【美】霍华德·津恩 著 许先春 蒲国良 张爱平译 《美国人民的历史》2000年10月 第一版 P413 [10]美国或许是民主与平等之邦,但是从历史的事实来看,有太多的压迫和剥削自始至终地存在在美国人民的历史中。谎言中的民主与平等,从美洲的发现到三角贸易的盛行,从南北战争到越南战争,其中有太多被压榨迫害的普通人民的血和泪。
霍华德·津恩教授笔下的美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共二十二章的内容,每一章都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多角度还原了历史,让我看到了它隐藏一面。
第三篇:对美集体误判!你可以不习惯特朗普,但美国人民不会不习惯
对美集体误判!你可以不习惯特朗普,但美国人民不会不习
惯
感谢杨院长,使我有机会和各位在此交流。我去美国快三十年了,出国前近三十年我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燕园。我和北大是一生的约定。我就出生在这朗润园,因为家父从58年起在北大任教。当我83年从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台工作,单位一直分不了房子,所以我还是不得不回到燕园与父母同住,直至出国留学,就没离开北大。
但即便是有如此特殊的缘分,当杨院长请我来国发院演讲时我心中还是充满了担心和忐忑。因为我知道上一个我们中文系的系友刘震云(他也是我的朋友)来国发院演讲就一下出了名。而且近些日子好象他越来越出名。
所以我临上飞机前我老婆对我嘱咐:你也是有孩子的人了,咱不出名行吗,我可不想过名人家属的日子。你看看小崔的老婆和孩子!
我想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命运在很多时候却不给我们主动选择的权利。就像我今天要讲的题目一样,因为特朗普,因为科技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等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定的年代。这一点我们无可选择。但我们还是可以审势度时,做出尽可能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想通这点,我就毅然决然地答应杨院长,来到今天的会场。定义特朗普—— 【民主制度下野蛮生长的独裁者】—在他的心目中他不是美国总统而是美国国王。(时代周刊的最新一期封面也是这样一个解读)。
【美利坚股份有限公司CEO】—把国家经营成一个公司,赢利是核心目标。特朗普的行为方式——
强势出击,唯我独尊,不谈主义,只谈生意。特朗普的全球战略速描—— 【美中关系】
特总名言:“在贸易上我美国已经吃尽了亏!但不赖你们中国,全怪我的前任美国政府”。—有谁能想到是这种聊法? 但你别笑,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到我这儿就不会再吃亏啦!” 【美朝美系】
摒弃六方会谈,(多边没有效率,单边就可以解决。日韩的意见无足轻重—取消早已定好的军事演习不用商量,直接通知朝鲜)。准备美朝战争,制裁所有和朝鲜发生的机构。以打促谈。【美俄关系】
叙利亚一战即可看清,特朗普不怕与俄一战,甚至是期待擦枪走火。当美英法第一轮导弹两百多颗打下去后,一贯被认为是强人的普京连个屁也不敢放。—当强人遇到狂人,狂人完胜。【美加关系】
对加坚持加征关税。加拿大总统特鲁多弱弱地说:“别忘了在阿富汗我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特总的回答:“这小子是个不实在的家伙。” 【美欧关系】
在刚结束的G7大会上以德国为首的欧盟认识到几月前其总理默克尔就意识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也许我们要适应一个没有美国的欧盟”。
这个世界不习惯特朗普,是因为这世界没有经历过一个终身经商且只重自己利益的美国总统,(况且他已年过70,到了自以为是,横竖不懔,依老卖老的年纪)。是因为他打破了一种你已经习惯的平衡。
但你也许权衡一下利弊就能习惯了。就象当年美国人民也不习惯克林顿总统一样——谁能习惯自己的总统和女实习生在白宫里干那种事?但当一场关于该不该弹劾总统的全国大讨论结束后,人们最终就答成了新的共识——那是他和他老婆的事。只要他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那就让他有一百个女朋友吧。(克林顿执政期经济突飞猛进)。
特总就职500天,各种经济数字表明他超越了美国历任总统——股市创有史以来最高达到两万五,失业率达18来新低达3.8%。全美领粮食卷(生活补贴)的达8年新低,全美偷渡人口达45年来最低。
你可以不习惯特朗普,但美国人民不会不习惯经济的高增长,人人有工作;世界不会不习惯一个无核的朝鲜。美国企业乃至世界各国在美国的企业不会不习惯低到21%的企业所得税。
中美贸易战和全球贸易战,这是一盘深谋远虑的大棋—— 特总从上任开始就谋划这盘大棋,先是历尽辛苦通过了举世注目的减税法案,这就为美国在全球范围的资本竞争打好了基础。然后再普增关税,(当然最大贸易逆差国中国首当其冲,现在已经看到他实施到很多国家)。这样就把就业和资本圈进美国。正如他力主驱逐500万非法移民就是相信会创造出上百万的就业岗位一样。中国企业家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发展之道,必须面对现实,永远与时俱进。不变山穷水尽,变则海阔天空。好在改革开放40年来已很多中国企业具备了“因时而变”的实力——
1,一些企业可以变国际贸易为美国制造,就象美日贸易战后已经发生的丰田,本田汽车在美国建厂生产一样。2,一些企业可以把研发中心建在在美国。这样不仅便于招到高端人才,在知识产权在美注册后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受保护。所以打造跨国企业在今天,邀你携手中美企业峰会,我们的口号是“助力中国人成就美国梦,也助力美国人成就中国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相信这两个梦是相通的。任泽平: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 为何市场人士集体误判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罗志恒经过前期双方试探接触,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 1)6月15日,白宫对中美贸易发表声明,对1102种产品总额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白宫的声明提到了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关税清单包含两个序列,第一组中国关税涵盖340亿美元进口,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第一组中国关税将于7月6日开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对160亿美元的第二组关税进行进一步评估。2)当天,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对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114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布。3)中国外交部当天声明:“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对于中美双方如此快速、如此强硬、如此大规模开打贸易战,国内外媒体和市场再次出现集体性误判,可以说,这种集体性误判从特朗普逆袭总统到中美贸易战一再上演,值得深思。笔者自2010年以来便开始研究《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与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自美国大选开始,我们便系统研究并持续跟踪美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背后的经济社会基础、特朗普新政主张及进展等,推出了14期“中美贸易战”系列研究报告(见文末)。我们提出了一些与市场流行观点不同的判断:“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 “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中美贸易战,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只有深入研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的经济社会背景,清醒认识特朗普新政的核心、诉求和底牌,才能避免战略误判,放弃幻想,着眼长远,沉着应对。我们对中美贸易战的几个基本认识和判断:
一、为什么国内外媒体和市场人士一再集体性误判:从特朗普逆袭总统到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误判的根本原因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的经济社会背景、美方的核心诉求、特朗普政府的底牌等认识不清楚。比如,5月19日《中美经贸磋商的联合声明》 发布当天,国内市场一片欢呼,认为贸易战就此结束,事实证明是一厢情愿,仅隔10天美方单方面撕毁联合声明。5月29日白宫声明表示,美国将对500亿美元含有“重要工业技术”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最终清单将在6月15日之前公布,关税将在此后不久施行。再比如,6月2-3日市场充满期待的中美经贸谈判,结果无果而终,罗斯在北京的讨论不仅聚焦于削减贸易赤字,还包括中国有争议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这不仅关乎(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商品,这关乎结构性变化。”“中方要求特朗普政府公开宣布不会征收关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国内外媒体对2016年11月特朗普逆袭美国总统都出现了集体误判,面对具有丰富政治经验、有华尔街和主流媒体力挺的希拉里·克林顿,毫无从政经验、一路被媒体黑、不被华尔街看好的嘴炮——唐纳德·特朗普一路逆袭问鼎总统宝座。
二、特朗普竞选总统逆袭、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以及民粹主义盛行,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具有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历史必然性1)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QE和零利率导致资产价格大涨,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空前拉大,制造业大幅衰落,底层沉默的大多数被剥夺感加深;2)美国货物贸易逆差创2009年以来新高、再度接近峰值,其中,对中国货物贸易逆差占美国逆差来源的46%,与60年代西欧、80年代日本类似,当前的中国成为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对象;3)过去五年中国占全球经济规模比重从11%上升到15%,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十九大报告、“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宏伟蓝图,新冷战思维引发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
三、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和大选期间的“初心”“铁锈州”失落的工人投票给特朗普逆袭总统,而不是东部的华尔街和西部的硅谷。大选期间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是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混合体。胜选后特朗普政策框架核心开始明确细节并着手实施,比如签署税改法案、加快加息节奏、收紧移民政策、对中日欧全面开打贸易战等。我们在《如果希拉里or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政策分歧及影响 》《特朗普逆袭:这是“沉默大多数”对精英主义的胜利——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传递出的时代信号》《特朗普政策效果展望》《特朗普税改:主要内容、影响、全球减税竞争与中国税改》等文章中系统研究并持续跟踪了特朗普大选期间的政策主张及其后续推进:1)财税政策:特朗普倡导减少政府开支,如废除奥巴马的医保方案和停止政府部门的新员工招聘。特朗普财政政策的另一核心是减税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同时加大基建投资刺激经济。2)货币政策:特朗普曾多次抨击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带来的扭曲,特朗普的言论表明未来可能调整低利率政策。3)贸易政策: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更为激进,为保护传统产业,他一直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自由贸易协议如NAFTA和TPP。特朗普建议把中国宣布为汇率操纵国,并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45%的关税。4)金融监管:特朗普认为应该放松金融监管,建议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5)移民政策: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偏极端,他宣称当选后会在墨西哥边境筑墙,并驱逐1100万的非法移民。6)对中国的态度和立场:特朗普在中国议题上政策立场强硬。特朗普经常批评中国,将美国的困境归咎于中国的崛起。他曾表示,当选后将加强美在东海、南海的军力部署,威慑中国。
四、史蒂夫·班农在日本东京的演讲《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已经清晰地传递了特朗普政府的理念以及对中国的态度史蒂夫·班农,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特朗普竞选班子的宣传总长和核心智囊。2017年12月17日班农在日本东京发表《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的演讲,以下为其演讲摘要:1)这次民粹主义大规模的兴起发生在一个独特的全球阶段,就是中国的崛起。美国的精英们长期一直错误的期望中国会成为自由市场经济。而今我们看到的却是儒家重商主义模式。2)因为中国出口过剩使得英国中部和美国上中西部的工业地区被掏空。美国的劳动阶层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过去几十年倒退。3)中国的19大报告计划有五个方面,他们实际上是在规划未来几年控制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一是制造业2025,将使中国在21世纪里统治全球的制造业;第二是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的扩张主义;第三是5G网络,在科技技术上占主导地位;第四是金融技术,未来没人能够将中国和中国的体系从全球资金市场中赶出去;第五是开始用人民币,中国要让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4)特朗普将如何能够做到呢?第一,他将阻止大量的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第二,他将把产业工作重新带回美国。第三,他是将要重新审视美国已经陷入十六七年的国外战场,如果我们把5.6万亿美元军事费用花在发展我们的城镇和基础设施,我们应该已经在与中国在国际经济上的竞争中远远处于优势。5)特朗普总统的中心目标是重振美国,其中的重要策略是对中国的货币操纵、贸易不公平加以反制。更重要的是,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系统的花朵,那就是我们的创新。中国的要求是,如果我们的公司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就要交出他们的技术和创新。川普总统开始实施301行动,就是研究中国政府是如何强制要求以技术换市场,美国应当如何去纠正过来。你们会看到川普政府公布对301报告的更多增加信息以及他们将要采取的行动。还有一个报告是232,是关于钢铁和其他可能领域,美国如何限制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五、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的诉求和底牌:直接原因是贸易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重演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1)中美贸易失衡既有中国部分领域开放度不够、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较高、政府给予部分国企补贴以保护发展中的幼稚产业等原因,但更主要、更深层次的七大原因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经济结构、全球价值链分工、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元嚣张的特权、美国低储蓄过度消费模式、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美国大量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等。这在当前美欧、美日贸易战均有清楚的先例。2)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政策主张和班农传递的民粹主义理念基本一致,5月4日美方要价清单展示了其真实意图:中方削减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逆差;停止对“中国制造业2025”的补贴和支持;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关税;扩大农产品进口;改进美方在中国的投资限制。其中,“中国制造2025”被三次提及。只有客观、理性、清醒地认识美方真实意图和底牌,才能作出客观理性的战略判断。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领域并不是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而是《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赤裸裸的遏制,展现了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美国利益优先思维。新冷战思维引发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3)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是由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差异所引发的世界领导权更迭之争,其未来演化的参考模式不是过去四十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模式,而应参考英美世界领导权更迭、日美贸易战等的演化模式。4)在1960-1990年三十多年时间里,日美之间共发生过6次大型贸易冲突,先后涉及到了纺织品行业(1957-1972年)、钢铁行业(1968-1978年)、家电行业(1970-1980年)、汽车行业(1979-1987年)、电信行业(1980-1985年)和半导体行业(1987-1991年)。从早期的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纺织、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自愿扩大进口、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行业)、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行业)、对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价格管制(如半导体产品)等条件,日本汽车厂家甚至选择直接赴美投资,以不断满足美国花样百出的诉求。但是日美贸易战并未根本解决双方贸易失衡问题。因此,除了贸易战之外,美国还对日本挑起了汇率战、金融战等。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值;1989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要求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并直接强制日本修改国内经济政策和方针,之后日本政府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公共投资(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昌盛、杨光普:《应对美国贸易大棒:日本的经验与教训》)。“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双下行,为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银行开始不断放松银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过剩资金剧增,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进而推动了投机热潮的高涨,最终酿成了1991年平成泡沫的破裂,日本从此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再也没有资格挑战美国经济霸权,日美贸易战才以日本金融战败宣告结束。
六、与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很快会结束不同,我们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1)广场协议签订前,日本GDP占美比重接近40%;中国当前GDP占美比约60%。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再增长十年左右,即大约在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80年代日本不同,中国不会拿核心利益作交换。2)从全球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来看,美国和中国占了超七成以上的企业,展现了中国新经济的勃勃生机。据CB Insight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来自美国的共118家,占49.78%;中国紧随其后,共62家占26.16%;排名第三和第四为英国和印度,分别有13家和9家。3)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中国工程师人数逐步上升,理工科毕业生逐年增加,中国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4)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比持续上升。中国发展高端制造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不可能拿核心利益做交换。5)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未来不排除从贸易战扩大到汇率金融战。
七、谈判策略:力争达成共识,守住底线,寻求共赢,避免最坏情形和摩擦升级,赢取改革开放的时间窗口1)双方要有基本共识和谈判前提:中美双方必须管理好贸易争端,防止升级,否则受损的将是两国人民,比如提高关税带来的更高的产品价格以及福利损失、通货膨胀、美国加息进程加快、贸易和经济下滑等;2)通过共赢来缓解中美贸易失衡:中国可以主动扩大进口,美方在贸易上的大部分诉求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消费需求和削减美国贸易赤字,努力寻求共赢;3)最大原则是守住底线:中国制造2025,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换,坚决抵制遏制美国的霸权行为;4)中国将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和结构性改革,双方可以进一步推进、磋商和明确: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放开投资限制;5)最大的问题是,美方必须清楚,中国单方面作出努力不能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虽然中美贸易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美元霸权、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全球价值链分工等;6)中国需要赢得时间窗口来去杠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高质量发展:务必保持清醒,继续谦虚学习、韬光养晦,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八、沙盘推演1)短期边打边谈,以“升级—接触试探—再升级—再接触试探—双方妥协”的逻辑演化,打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要个好价钱,斗而不破。但中长期随着中美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和经贸竞争性的增强,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2)如管控失当,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不排除后续扩大到金融战、经济战、资源战、地缘战等,美方将动用其二战以来建立的霸权体系从贸易、金融、汇率、军事等全方位遏制中国崛起。3)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贸易战,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网络、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方位综合实力较量。美国积累起贸易(对华摩擦的五大方面)、货币金融汇率(对日本)、资源战(对欧洲)的多维打击经验和手段。不排除,贸易战之后可能是汇率金融战。我方应对:1)联合欧盟、东盟、日韩、南美、非洲与“一带一路”国家,寻求WTO等国际协调机制,避免贸易战升级扩大。2)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中美贸易战,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3)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之前,国内存在一些过度膨胀和过度自信的思潮。中美贸易战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等领域跟美国的巨大差距,中国新经济繁荣大部分是基于科技应用但是基础技术研发存在明显短板,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学习,必须继续保持韬光养晦,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此次中美贸易战未必是坏事,转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4)近期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战引发货币再度放水刺激的呼声和讨论,这是非常短视和误导的,如果面临中美贸易战的外部冲击重回货币刺激的老路,将重演1990年日美贸易战的失败教训。最好的应对是顺势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类似1960-1980年的日本、1960-1990年德国产业升级应对模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开国内行业管制、降低制造业和部门服务业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下决心实施国企改革、改革住房制度、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大规模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改善营商环境、发展基础科技的大国重器、结构性去杠杆、防化风险等。
第四篇:美国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美国人民都不忍了:中国为何都比美国好!
美国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美国人民都不忍了:中国为何都
比美国好!
美国治安究竟有多差?
社交网络上,不少网友感叹美国治安差,身在国外十分担心自身安全。6月13日,在美国版知乎Quora上,有网友发起“为什么去过美国和中国的游客认为中国比美国更安全?”的提问。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的Perry Jones表示,自己去过美国35个州以及几乎每个大城市,已经3次被抢劫,2次被追逐,经常被人大吼大叫,当然还有很多地方他都不敢去。但在中国南方独自旅行时,他从来都没感受到过危险。
现居泰国清迈的英国人Stephen Whitehead对比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国家中国和泰国,认为中国更加安全。他将此归功于中国人更友善、礼貌,人们不携带武器,警方安保得当。在Quora问题下,网友不仅回答了在中国生活的见闻,还为自己的结论“中国更安全”给出了很多基于不同视角的解读。曾赴澳大利亚留学的华人网友Yf Yao写道:儒家文化、道教、佛教从不鼓励人们使用暴力,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最重要的原因是禁止枪支,这可以将暴力减少到相当低的水平上。”中国网友Nicolas Tsue表示。关于美国社会枪支泛滥的情况,网友用这幅图片形容的非常形象▽
嘭的一声众人惊,慌乱拔枪眼大睁。自由屁民不轻松,时间久之尽神经。
老外眼中,中国的治安究竟如何?
美国《哈特福德新闻报》网站6月21日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一位在中国的美国女孩的见闻:
作为美国人,我们一直认为自己生活在最伟大的国家。但若这个国家受困于枪支暴力怎么办?我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纽顿市的桑迪胡克,曾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德里亚帮助希拉里竞选。后来我来到上海一所公立中学教英语。上周发生在亚历山德里亚一棒球练习场的枪击案,唤起我对桑迪胡克的痛苦记忆。2012年12月的一天,还是大学新生的我一早醒来得知故乡发生不幸枪击案的新闻。如今我热爱的第二个地方也遭到枪支暴力侵袭。而目前我所在的中国,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当我告诉中国学生们有关美国的枪击时,他们非常吃惊,“可是你们的政府当然可以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我回答,“美国政府允许,且这种事很多。”据统计,美国每天有93人死于枪下。中国孩子们睁大眼睛,无法想象这会发生在中国。我曾在不少国家待过,但中国是让我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实际上,作为年轻的小个女孩,我能够在白天晚上的任何时间在上海(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转悠,而且感到很安全。在中国安宁地生活了6个月后,我开始想念美国、想念家乡,但不想念我们的枪支法律。我的中国学生们想去美国旅行、感受那里的“新鲜空气”和“自由”。对此,我不停地自问:若民众每天都生活在枪支暴力的恐惧中,美国真的那么自由吗?这是要为“自由”付出的应有代价吗?越来越多美国人都会说不。对特朗普的很多做法我都不赞同,但有一点他是对的:中国人在许多方面都在赶超我们,比美国做得好,枪支管理就是其中一项。
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的一位外籍撰稿人——在上海工作的法国汉子,在法国遭遇恐怖袭击后写了好几篇文章大夸“还是在上海有安全感”:▲标题:无论对当地居民还是外来者而言,上海都是个十分安全的天堂 这篇文章里,有这样几句话——
在巴黎这样的高度紧张的城市里,你难免会染上点“被害妄想症”。啥意思?比如,你会没由来地时时注意周围外来的人,甚至仅仅是看上去有些古怪的路人甲乙丙丁。如果不巧看到一个箱子之类的东西孤零零地搁在那里,那你估计就要紧张得抓狂了……真的,回到上海的感觉真好。我可以在午夜时分轻松地在街头闲逛,不用担心下一刻会不会祸从天降。
中国到底有多安全?
处在安全环境的人通常不会刻意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对于那些来到中国的老外们来说,“安全”这个问题可就太值得说一说了……
下面这个视频是一枚在上海读书的瑞士妹子做的。她和几个中国小伙伴一起,在街头采访了许多外国人,询问他们“你觉得中国安全吗?”
而老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1.中国到底安全吗?
各路外国人的回答出奇地统一:2.中国比你老家安全些吗?
这枚俄罗斯妹子异常耿直——
博茨瓦纳妹子也直言不讳——
这枚英国大叔表示,英国的乡村还是挺安全的,但是……
克罗地亚妹子觉得自己国家也蛮安全哒——
塞浦路斯的汉子则觉得,拿自己国家和中国比吧,有点难比……3.为什么觉得中国安全?
英国阿姨觉得,走在中国大街上就倍儿有安全感呀——
德国汉子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克罗地亚妹子给中国的警察叔叔表了个白——
比利时汉子似乎想起了什么在其他国家不愉快的经历……
西班牙姑娘也提到了类似的原因——4.你在其他国家最危险的经历是?
唉,直接看图……
为什么大街上随便问的老外都有过如此可怕的遭遇……
那么,你在中国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
所有人的回答几乎都和下面这位西班牙妹子一样——
哎……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啊!
第五篇:读后感
《红楼梦》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清代著名文学家。内务府正白旗出身。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茶馆》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茶馆作为人们喝茶和闲聊的地方,在老舍的笔下,却成了诅咒了给人民带来灾难的黑暗年代,控诉吃人的旧社会舞台,是我国当代具有世界性深远影响的优秀剧作之一。
《茶馆》只有三幕,却分别写了三个时段,通过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突出了表现了分别“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无法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能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一个典型小商人形象,却无法逃脱自已破产、悬梁自尽的命运。常四爷是一个有爱国心的旗人,是统治阶级内部进步人士的代表,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乐于助人,最终没摆脱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命运。秦仲义是出身于北京城大财主家庭,是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的代表人物,实业报国,开办工厂,最终因工厂被霸占而失败告终。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受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最深。当自已深受其害的旧时代,只有对自已苦难的愁苦和愤恨,对人吃人的旧时代显得如此苍白无助。例如:王利发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他也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常四爷在绝望时也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对几千年来封建制度麻木和毒害可想而知了。
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只有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才是中国的出路。《茶馆》的第一幕,戊戌变法虽失败了,真实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腐朽吃人的本质,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进步人士通过改良运动,拯救中国的梦想破灭。第二幕,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增添了更沉重的灾难,军阀们为各自的利益,不顾人民的死活,更谈不上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途,也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疯狂掠夺,残酷欺压。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了,国民党腐败,不顾人民安危,卷入内战,并且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遭受官僚资本主义盘剥,重新沦落灾难的深渊。因此,在当时的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成为中国的唯一出路。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粉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才会使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出苦难,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时代要求,代表着最广大劳苦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茶馆》反映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使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旧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倍加珍惜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记住这段历史,激发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已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