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时间:2019-05-14 22:4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第一篇: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简答题:

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答:

1、为社会主义服务

2、为人民服务

3、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二、如何贯彻“三为”方针?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2、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三、我党吸引群众参加新闻工作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1)建立以通讯员为主的群众性新闻工作网络

(2)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

(3)收集和研究来自群众的反馈信息

(4)联络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有代表性的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

(5)从内容到形式,尽量满足群众的需求

(6)举办各种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和有益于群众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人民群通

四、树立怎样的新闻工作的群众观?

(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工作路线

(2)新闻工作必须取得人民的信任

(3)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要求必须树立群众观

(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最集中的反映就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路线

五、新闻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的辩证统一(精选)

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新闻事业,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作机制,思想体系还是新闻价值取向都有着质的区别。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新闻事业,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这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和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正确处理好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之间的关系对搞好新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明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的异同以及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所谓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指新闻事业在思想上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要绝对接受党的领导,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说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要面向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相吻合,让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新闻媒介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和任务,表达自己的意志和声音,从而使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具有一致性。

首先,党性原则是群众性原则的最高体现。众所周知,党性就是一定的政治立场,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那么,我党它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政党的利益的体现理所当然是人民群众最高最集中的利益的体现。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应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失去了这一点,我们的新闻事业就不可能为人民群众说话,就不可能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这样的新闻事业也就会因丧失群众性(或者说人民性)而不成之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了。

其次,坚持群众性原则是坚持党性原则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实践。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新闻事业坚持了群众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作想,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就是坚持了这一重要观点,同时也体现了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当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解决的是新闻事业的性质问题。也就是说,坚持什么样党性原则的新闻事业就必定为什么样的政党和阶级集团服务。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解决的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工作方法问题。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只有通过坚持群众性原则这条唯一的途径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也只有有着鲜明党性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才会真正地坚持群众性原则,—真正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上述观点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搞好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正确处理党性原则和群众性原则之间的关系是编辑记者必修之课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工作方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搞好新闻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要弄清党性原则与群众性原则之间的辨证关系,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科学地运用群众性原则研究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一方面,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反对否认党性原则的错误思潮,又要防止把坚持党性原则公式化、简单化,以至于僵化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这些年来,新闻界曾经出现过诸如“党性来源于人民性,人民性高于党性”、“新闻工作只跟人民走,不一定要跟党走”的论调。这些观点和思潮是极端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认为,人民是一个政治的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可能不论国家和历史时期以及人们所属的阶级集团、经济结构、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而笼统提出“人民”这个概念。即便是在“人民”内部,人们所属的阶级、阶层也不会相同,他们的利益也会有不同之处。他们的共同利益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由他们中最具先进性和代表性的阶级来提出。我党的党性来源于我国全体人民的共性之中,但如果说人民性高于党性,这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常识性的观点,那就是个性与共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但绝不能说个性高于共性。因此,党性原本就与人民性是一致的。那么,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道理,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同时,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简单、僵化地坚持党性原则是对党性原则的曲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不是本本主义,不是教条主义,它管的是新闻事业的根本方向,有着鲜活的内容,切忌照搬照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既要遵循党性原则的精神实质,又要有创造性、灵活性,把新闻报道办得形式鲜活、内容丰富多采,群众喜闻乐见,最终服务于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在坚持群众性原则这个问题上,一要深入到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摸清新闻受众的心理,克服新闻媒体本位思想,实现新闻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移,言民之所言,急民之所急,需民之所需,解民之所忧,使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成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新闻事业;二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要为群众服务,又不要迎合群众,要摈弃媚俗煽情的歪风。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既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我们的新闻工作,又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不为个别现象所迷惑,准确地把握各个时期人民群众中所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予以及时正确的引导。三要正确理解“新闻自由”的内涵。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新闻,还是资本主义的新闻,都不可能有绝对自由的新闻,它总是要为一定的阶级、阶级集团和政党服务。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新闻自由,是在正确坚持党性原则前提下的自由,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的自由。因而,在坚持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践中,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才能真正成为党的喉舌,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才能经受住历史的检验,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三篇: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来决定的,这一点我们刚才也说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我们的喉舌论,不是过时,为什么说在我们国家我们的媒体都属于国家所有,这跟我们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密切相关。也就是刚才说世界三种广播电视体制,或者三种媒介性质,都是跟我们当前所存在的三种经济基础的经济性质密切相关。

在最近的30年里,全国新闻界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奏响时代旋律,弘扬民族精神,开拓了党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的新局面。30年来,全国新闻界始终坚持新闻宣传工作党性原则,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贴近”。30年来,全国新闻媒体品种增多,内容丰富,结构优化。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舆论环境的能力。创新经营管理,拓展经营领域,增强市场活力,激发了产业竞争力,壮大了经济实力,新闻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主要就是交流新闻事业30年来发展的成就经验,进一步推动新闻事业继往开来,科学发展。

五四时期新闻改革

“五四”时期的民主主义报刊、工人报刊、学生报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主办的《共产党》月刊和改组后的《新青年》等无产阶级报刊,既是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热情宣传者和鼓动者,又是这一群众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这一时期新闻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报刊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积极为现实斗争服务,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指陈社会弊端、抨击反动势力的重任,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和提倡民主、科学的口号,大张旗鼓地批判孔孟之道和各种封建伦理道德,介绍并阐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强调“科学与人权并重”。当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四大副刊”,即北京的《晨报》《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副刊,也积极配合现实斗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努力使自身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橱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阵地,它们刊登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戏剧、报告文学等作品,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就是首先在北京《晨报》副刊和《新青年》上发表的。当时许多读者反映,各种进步报刊登载的配合现实斗争的许多优秀作品,犹如“空谷之足音”“暗室之灯光”,对于国民的觉醒,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强有力地推进了“五四”运动向纵深发展。

“反客里空”运动的改革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存在,影响到了关于土改的宣传报道,过分夸大土改中的成就和主观造“英雄”,使得新闻真实性遭到严重的挑战。《晋绥日报》

率先进行自我检讨,倡导维护新闻性原则,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的序幕。

第一阶段:《晋绥日报》首先认识到错误,检查了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以及新闻失实问题,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发起了新闻战线上的反“客里空”运动。1947年6月15日刊登了《前线》相关情节,6月25日至27日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为题连续曝光失实报道。

第二阶段:运动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新华社的号召下,解放区新闻界9月开始普遍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的政治素质。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1.《人民日报》的改版:

①目的:率先行动,为全国新闻界改革做出了典范。它的改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求得更大进步。

②做法特点:

1)发扬全党办报的传统。先取得中共中央的关怀和领导;再发动广大读者参与报纸的改革。

2)编辑部全体人员开展报纸工作讨论,既务虚又务实,思想解放,措施落实。

3)广泛征求读者的批评和意见

4)研究和借鉴国外报纸的有益经验

中央和省市日报学习讨论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改版的报告,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经过半年的边讨论边改革,许多报纸都有不少的改进。

一些党外报纸和公私合营报纸,更加注重通过改革使自己的报纸更加有特色。

2)新华社和广播工作的改革

收获(意义与影响)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为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共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初步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

延安《解放日报》整改

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经过:《解放日报》解决,(1):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2):克服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1942年4 月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 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 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 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 报道提到了首位。

(二)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三)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①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

②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

③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 地反击了反共舆论。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基础,即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极端唯心主义的愚民哲学。

《解放日报》改版:1942年4 月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 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的《解放日报》过量刊登国外 通讯社的消息,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党的中心工作,脱离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际。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提出和解决那些新闻理论问题?《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署名文章,如(社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致读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党与党报》、《政治与技术 》、《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署名文章)等。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 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实。1946年9 月1 日,《解放日报》发表陆定一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新 闻的定义,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第二、确立“全党办报”思想,批判“同人办报”观点。“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 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所谓“集体”,“是指整个党的组织而言的集体”。全党办报的实质 就是:办报要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观点。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批判“技术第一”的思想。坚定政治立场,明确 政治方向。第五、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第六、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第七、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事业回顾与展望”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自觉从改革开放需要出发开展外宣,是做好外宣工作的根本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努力为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全面发展赢得更好的机遇。

第四篇: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 新闻媒体的创建

在我国,新闻机构属国有事业单位,新闻机构所开展的活动直接受国家机关行政手段的干预。

批准登记制手段:

设立新闻媒体,接纳境外新闻媒体的派出机构与记者,建立新闻网站等都必须向相应的政府部门履行申请登记程序,获得许可。未经批准,则为违法行为。

申请——批准——登记 意义:

一是确保媒介切实遵循《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二是便于对新闻媒体的发展规模、总体布局、资源配置等进行调整。

打破长期以来“只进不出、只生不死”格局。

据介绍,辽宁省率先出台了《关于报刊退出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在报刊退出机制试点中停办12家报刊,涉及安置人员242人、处理债务5000余万元。河北省制定了分类指导的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退出报刊3种,涉及安置人员52人,处理债务420万元。江西、上海、浙江、北京、内蒙古、广西、海南、湖南等地也结合当地报刊实际相继建立了评估标准,结合报刊核验,对严重违规或整改不合格、不具备出版条件的报刊试行退出。

“对那些宗旨不明、读者不认、效益较差、资不抵债、发展难以为继的报刊,要下决心注销停办;对那些不符合核验条件的,要予以注销退出;对那些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吊销。”柳斌杰表示。

据介绍,报刊退出目前有三种形式:一是调整定位,包括调整业务范围、报纸改为期刊;二是由有实力的传媒集团或报刊企业兼并、重组或托管;三是报刊停办。此外,各省区市退出报刊的刊号资源,由各省留用、自主调控。

柳斌杰表示,报刊准入退出制度和报刊出版质量评估制度,可以实现报刊市场有进有退,盘活报刊出版存量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解决长期以来“只进不出、只生不死”的状况,激活报刊出版业整体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提升报刊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新闻报刊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报纸1943种,期刊9821种。报刊管理:新闻出版署 广播电台、电视台管理:国务院广电部门

网站管理:网络新闻管理归属于国务院新闻办网络管理局 来华采访管理: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

《香港、澳门新闻机构在内地设立常驻记者站及派遣常驻记者须知》 《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1987年,台湾《自立晚报》两名记者冒着坐牢的危险来大陆采访,这是首次公开派遣记者到内地采访的台湾新闻机构。

第二节 新闻媒介日常运作秩序的 行政监管

出版刊播秩序管理:

1、传播内容的监管

2、版面、网页、播出时段的日常运作是否有序化的监管(一号多报、一号多刊,随意改变刊期或版数、临时增刊等)

3、对主办单位的监管

广电传输设施管理 网络非法信息传播问题

第三节 新闻媒介经营活动的规范 

1、媒介产权国有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90年代开始,国家逐渐改变了靠财政拨款办新闻事业的管理模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办法逐渐被推广。报刊经营被列入了第三产业。最后的一个暴利产业,投资传媒一度成为激动人心而又敏感的社会话题。(P98)

报刊创办筹资中的企业赞助系无偿赠与,个人或企业垫资属借贷关系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案例:

《中国经营报》现象

关于《中国经营报》原社长王彦的传奇故事,王彦以五千元在1985年创办了它的前身,那是顺乎彼时经济改革的大潮,为不断涌现的个体户,经营者量身订做的报纸。十四年后,报社资产变成了数以亿计,于是产权纠纷发生了。我们接着看到社科院,财政部,中宣部纷纷对报社产权提出了异议,最后财政部一纸公文,《中国经营报》资产属于国有,王彦带着被认定为借贷资产的五千元和十多年来的利息区区数百元黯然离场,《中国经营报》及子报《精品购物指南》由社科院属下的工业经济研究所全面接管。

2、媒介经营中的问题:

广告虚假、夸大等

根据《广告法》,广告经营者、发布者都有对发布广告的审查义务,但是在实践中很难对“未尽审查义务”进行界定。同时,《广告法》对于未尽审查义务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的比较笼统,因此,很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尽管制作了虚假广告,却声称尽了审查义务而被免除了责任。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有关问题的通知》:

符合经营条件和获得经营资格的报社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活动,必须由报社的经营部门进行,任何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分开

记者有偿新闻、编辑记者拉广告、推销报纸等

3、媒介资产经营:入股、控股等现象

中国媒介资本运作的三个阶段

在巨额闲置资本的增值冲动和媒介产业对资本进入的高度饥渴的双向作用下,资本与媒介的结缘成为了这几年我国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在看到媒介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新的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走势下,媒介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国新闻媒体对开展经营活动的认识和实践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资本运营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为补充、融合发展。多种经营阶段

从广义上讲,我国新闻媒体在80年代起步的开发三产,多种经营,可以认为是资本运营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传媒业经营的范围从广告、自办发行、代印、彩扩、音像制品等扩展到节目制作、信息咨询、房地产、运输、旅游、饮食服务等。这种单个新闻媒体的多种经营,增强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和经营意识。虽然因缺乏经营管理人才,成功的不多,但第三产业多种经营仍是新闻媒体经营的重要内容。集团经营阶段

90年代中期以来,组建媒体集团客观上促进了媒体对子报子刊、频率频道及区域内报刊、广电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发挥规模优势,壮大了媒体实力和竞争力。1996年,广州日报正式挂牌,开始了首家报业集团的试点工作。如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等先后挂起了报业集团的大字牌匾,从而使用权我国报业发展步入集团化的新的历史阶段。

目前新闻出版署已批准成立了一批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广电总局已要求各地在2001年6月底前完成有线台和无线台的合并,正在加快组建广播电视集团和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公司。在经济和新闻业发达的地区,已有新闻媒体提出要发展成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传媒集团的构想。《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要中央新闻媒体也都按照传媒集团模式发展,并初具雏形。资本经营阶段

新闻媒体发挥自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优势,由子公司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筹资融资,吸纳社会资金,可以说是新闻媒体资本运营的高级形态。1994年初,上海广电局下属的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上市,1999年第一支媒体股——电广实业(后更名为电广传媒)在深市挂牌上市,其后又有《人民日报》、《成都商报》间接控股上市公司,是我国新闻媒体尝试利用资本经营的成功实例。

媒体的核心业务是媒体自身,而资本依附在媒体身上,所追求的即成为攫取更多的资本和占据更大的市场。媒介与资本的结缘,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我国的传媒领域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前进。

第五篇: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名词解释

41.“开元杂报”是唐代开元年间的朝廷公报抄件。

1、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王朝制定“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相关部门审查,即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

2、《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是维新派的著名报刊。梁启超主编,发表了许多维新变法的主张,著名的有《变法通议》,1898年8月停刊。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1918年10月成立,该会以研究新闻原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专业只发展为宗旨。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刊,英国传教士所办,以传播宗教内容为主、注意满足中国读者(华人)的心理需要,1822年停刊。

2、时务文体: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的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刊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时务文体的特点:a、写作上无拘无束? b、文章浅显易懂? c、笔端常带感情

3、邵飘萍:著名新闻工作者。办通讯社、办报纸,新闻采编写经验丰富。为人正直、揭露军阀罪行、1926年6月被军阀杀害。

4、《向导》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由蔡和森等主编。《向导》周报集中宣传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主张。

苏报案:1903年五、六月间《苏报》推介邹容的《革命军》,发表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之关系》等遭到清朝政府和上海租界当局的联合镇压。7月7日报馆被查封,相关人员被捕。

13、苏报案--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时务文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维新变法宣传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因其多谈救亡图存的“时务”和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为代表而得名。“时务文体”写作上有如下特点:①“纵笔所至,略不检束”;②“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③“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时务文体”在戊戌变法前后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文体有很大的影响。

5、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 园文录外编》等。

7、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

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11、郑贯公--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8、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它们突破先前我国报纸副刊的低级、消闲格调,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潮的园地。

23、万国公报--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30、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杂志。1833年8月1日在广州由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创刊。1837年迁移到新加坡。已知最后一期出版于1838年。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等也参加编辑工作。

简答题

2、试分析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杰出新闻记者和出版家。一生主持以《生活》为代表的六刊一报。他对新闻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读者负责,《生活》深受读者喜欢,发行量达到15万份。“九·一八”后邹韬奋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积极投身到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病逝。中共中央追任其为中共党员。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贡献。(96)

答:(1)邹韬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2)其报刊活动:①1926-10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②1932-1-9,他宣布《生活》周刊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③ 1932-7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④1933-7至1935-8游历欧美,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新生事件”后返回上海,1935-11-16创办

《大众生活》;⑤1936-3-7生活

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⑥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1936-6-7主办《生活日报》,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份日报。同时创刊的有《生活日报星期赠刊》;⑦1936-8-23在上海创刊《生活星期刊》。“七君子事件”当事人之一

(3)贡献:首先,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还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报刊思想:①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②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③办报要有创造精神,造就报刊的个性④文风要“明显畅快”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种外语。其次,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

这主要表现在:(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

7、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97)

答:(1)邵飘萍,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用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素昧。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于北京。(2)1911年赴杭州办《汉民日报》。因反对袁世凯,3次被捕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课余创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报纸发稿。1916年回国,任上海《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先后写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及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同年与蔡元培、徐宝璜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聘为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1919年《京报》因刊载指责段琪瑞政府的新闻和评论被查封,他再次逃亡日本,任大阪《朝日新闻》中国问题顾问。旅日期间撰写《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赞扬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秋回北京,复刊《京报》。1923年后在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

学任教,讲授新闻采访课,撰写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京报》为讲坛,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3)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

13、试论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主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99)

答:(1)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到华北记者团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即《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谈话提出了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①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思想上要艰苦,独立地做理论的、系统的工作,要独立思考,在分析之后加以正确的判断;③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④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还要懂得两条战线的斗争,善于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办报,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

(3)意义:①刘少奇的谈话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文献,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希望;②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③为当时的新闻业务学习与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迎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到来做了准备;④对今天广大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宋代的邸报改革: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3)管理上:在宋代

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

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试述《解放日报》的创办及其整风改革

答《解放日报》改版及整风改革:

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走在了新闻界改革的最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

通过改版,《解放日报》摆脱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克服了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

经过1942年开始的整风改革,《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报的工作人员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大大发扬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与收获

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①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 ②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

③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下载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新闻事业史

    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各章复习资料(1) 1、依据形式的演进,大致上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2、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公元前3、4千年就出现了象......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合集)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定义: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指媒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所性。新闻具有阶级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新闻事业实际上......

    当代新闻事业史

    当代世界新闻事业 1. 新闻传播事业的定义 事业的两种定义:一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二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负担经费开支......

    新疆新闻事业概况

    第八章新疆新闻事业概况 《新疆日报》是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用四种文字出版。汉文版创刊于1949年12月6日;维吾尔文版、哈萨克文版创刊于1950年元月1日;蒙古文版......

    审视中国新闻事业

    审视中国新闻事业 ——《畸变的媒体》读后感 新闻1102班李静媛 自从上次阅读过李希光教授的《找故事的艺术》后,顿时觉得受益匪浅,于是对李希光教授的书开始感兴趣,觉得有必要......

    新闻事业史论文

    中国新闻事业史学年论文题目: 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葩--邹韬奋学院数计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学号2032姓名2011年12月25日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奇葩--邹韬奋 【摘要】 邹韬奋“舍己为公......

    新闻事业管理.doc笔记

    新闻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科学,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就经营事业与管理。 新闻媒介系统:有报、通讯社、广播电视台......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 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