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读《中华美德颂》有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具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中华美德。中华美德是始终贯穿着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道德品质。对我们民族而言,中华美德就像源泉,滋润人们心灵的生长;中华美德就像脊梁,支起人们的胸膛;中华美德就像号角,鼓舞人们前进。
读了《中华美德颂》后,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映入我的脑海里。我有感而发,要和大家分享中国的思想文化,分享那些英雄的美德故乡,让那些英雄停格在我们的灵魂!
拾金不昧,看起来这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好多人都做不到。但是,一位七旬老人做到了,在浙江省,70多岁的老奶奶,步行两个多小时找到了派出所,只为将孙子捡到的钱包和身份证还给失主,失主找到后,老人没有留下姓名,就匆匆起身回家了。这是一位多么“美”的老人!她为她孙子做了表率,为我们做了表率,真是一位好奶奶啊!她是一个让我们佩服的老奶奶。想想我自己,那次,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我正走在去买东西的路上。突然,我看到地上有一元钱。于是我便用脚把钱踩住,端下去假装系鞋带,等到没人的时候,再把钱捡起来,装作没事一样,去买东西了。今天看到老奶奶的事迹,我很惭愧。我想:“老人都这么诚实,能做到拾金不昧,我却这样贪图小便宜,真不应该啊!我应该向老奶奶致敬,学习她那拾金不昧的品质。
最美司机——吴斌,大家看到题目,一定很困惑吧,那司机长得美吗?不,听我慢慢来讲给你听吧。2012年5月29日中午,吴斌在驾驶车的时候,突然,一块大铁片飞来,击中挡风玻璃,然后击中了他,当时他的呼吸很微弱,可是他用24秒,把住了方向盘,保住了一车人的生命,自己却永远的离开了世界,他是多么伟大!他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想,如果我是司机,我一定会第一时间,捂住受伤的地方,很可能让一车人全部伤亡,但是,他没有,难道他不值得我们敬佩吗?让我们默默地为他在天之灵祈祷吧!
让我们向这些好人致敬吧!让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弘扬他们的美德,传承民族文化。因为他们是英雄,是我们的好榜样。今天,我们将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国心,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我们为创造中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白塔子镇中心小学
五年三班
张贺
指导教师:于红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了一箱牛奶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奶奶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将水果和奶放在桌上,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不一会儿,白花花的饺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这是科学中浮力原理,饺子熟了,体积膨胀,浮力增大,于是浮起来了。爸爸把饺子盛了许多碗,一字排开,两碗留给爷爷奶奶,其余的送给邻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香气,就知道是我们来了。吃到饺子的邻居爷爷奶奶,都来到奶奶家,跟我们唠叨唠叨家常,都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孙女。我们都很开心。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第三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继承优良传统,让我们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请听中华美德故事。
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更加勤奋地学习。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老师、同学们,感谢您的收听,让我们明天再相聚。
第四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文化——《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祖先留下的科学技术、文化瑰宝。当时,中国的许多技术都十分拔尖。但,如今的我们,却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多年的战争。使我们的祖国饱受蹂躏,各方面都不比从前。虽然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改变了许多,从以前的积贫积弱、饱受耻笑,到如今的富裕强盛,跻身世界前列,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是,我们仍然不可以松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只要稍一松懈,就会被别的国家追上。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使国家富强起来。同时,我们也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使这一传统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这本《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便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它不仅使我们增长了智慧,丰富了知识,还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更鞭策我们,要成为一个有美德、有文化的人,为中华民族争气!
本书分为15课,每课都有不同的主题,都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养成好习惯的,诚实守信的,勤俭节约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个主题,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争做有礼貌、有美德的好孩子,成为未来中国最优秀的主人。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传承伟大先辈创造的辉煌文化,学习古代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
首先要了解的,便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周总理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在古代,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地区,分别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如今,其它三大文明都断裂了,只有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至今。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更加努力地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不仅有悠久的传统文化,还有优良的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呢?它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古代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的故事萦绕耳畔,而今又有“诚信老爹”省吃俭用替子还债的故事,我们常常被这些感动着。“忠、孝、诚、信、礼、义、耻、廉”这八个字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浓缩精华,我们要恪守这八个字,做一个有美德的少年。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炎黄子孙,应当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文化,胸中怀着一颗真挚的爱国心。今天,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我们为创造中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中华美德
三年级三班
美德乃无价之宝,包含礼让、谦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等。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孔融让梨》吧。小小年纪的孔融知道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拿了个最小的,这就是中华美德中的尊老爱幼的典型。
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当他做了好事,别人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他却不以为然:“我叫解放军,家就住在中国!”这句话,被人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记得在幼儿园时,老师讲过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正是这种谦虚的态度成就了他的才学,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所以谦虚真的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弘扬这种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当责无旁贷。
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礼让、谦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无穷。